导读:本文包含了包装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红外光谱,热分析,食品包装袋,成份分析
包装膜论文文献综述
孙秋菊,王昕彤,苗月珍,初增泽,张文婷[1](2019)在《利用现代仪器快速鉴别食品包装膜袋材料的成份》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外卖行业越来越多的进入人们的生活,其包装安全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收集了校园范围内的26种外卖食品包装袋和零食食品包装袋,利用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法(ATR-FTIR)和热分析法(DSC/TG)对与食品直接接触面的材料成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26种食品包装材料的成份主要有聚乙烯、聚丙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聚氯乙烯,其中20种聚乙烯材料、4种聚丙烯材料、1种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1种聚氯乙烯材料。按照GB/T 23509—2009和SN/T 1504.3—2005标准,聚乙烯、聚丙烯和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可用于食品包装,聚氯乙烯不能用于食品包装。(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芯钥,林琼,陈云堂,崔龙,段玉权[2](2019)在《可降解抑菌食品包装膜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常用的抑菌剂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开发具有可降解性、抑菌性、绿色环保的新型智能食品包装材料。方法总结可降解抑菌膜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合成的食品包装膜中常用的抑菌剂(如壳聚糖、植物精油、植物提取物、细菌素)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淀粉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纤维素、蛋白质等)的相关学术研究进展。结论可降解抑菌膜大多被应用于果蔬采后运输贮藏的包装,如果将其应用于田间,可以更好地避免杂菌的污染。(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19期)
郑宁来[3](2019)在《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开发出二元乙丙橡胶可溶性包装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项目组历时3年成功研发出牌号为J-0010的二元乙丙橡胶(EPM)可溶性包装膜,打破了国外对该产品长期的技术垄断。目前,该科研成果已全面投入工业化生产,上半年累计产出31.7 t,预计全年可节约包装成本500万元。EPM主要用于生产润滑油的黏度指数改进剂,由于其门尼黏度低,出厂运输需要用外包装和内衬薄膜相复合的包装形式,以保证产品质量。(本文来源于《合成橡胶工业》期刊2019年05期)
[4](2019)在《吉化研发EPM可溶性包装膜》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吉林石化科研团队历时3年成功研发出J-0010牌号二元乙丙橡胶(EPM)可溶性包装膜,一举打破国外长期的技术垄断。目前,该科研成果已全面投入工业化生产,上半年累计产出31.7吨,预计全年可节约包装成本500万元。EPM主要用于生产润滑油的黏度指数改进剂,由于门尼黏度低、性状黏软,出厂运输需要用外包装和内衬(本文来源于《塑料科技》期刊2019年09期)
王浚杰[5](2019)在《基于有机酸的新型抗氧化抑菌包装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目的是肉类保鲜膜。通过测定水杨酸、柠檬酸、乳酸和DL-苹果酸四种有机酸综合性能,结合绿色成膜基材,制备出一种新型抗氧化抑菌包装膜。成膜基材选择可降解兼顾经济性,本次实验研究选用壳聚糖与可溶性淀粉混合,加入适量丙叁醇及聚乙二醇6000制备基膜,理化性能基本符合要求。(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徐忠,高阳,王友健,陈晓明,冯欣宁[6](2019)在《调味品可食性内包装膜制备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可食性内包装膜具有可食性、营养性、生物可降解性、可溶性和抗氧化性等优点,随着我国方便食品和调味品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可食性内包装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总结了近10年来调味品可食性内包装膜的制备及应用研究情况,为推动可食性内包装膜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调味品》期刊2019年08期)
常南[7](2019)在《浅谈食品用塑料复合包装膜中溶剂残留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食品用塑料复合包装膜是目前市场上常用的软包装材料,生产中使用过的油墨、胶黏剂等有机溶剂,可能挥发不充分从而残留在复合膜中,给食品安全带来一定隐患。本文介绍了塑料复合膜中溶剂残留问题及其种类,详细阐述了溶剂残留现象产生的原因,为塑料复合膜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新农业》期刊2019年15期)
陈曦,卢立新,丘晓琳,唐亚丽[8](2019)在《内嵌混合乳化剂微球的海藻酸钠食品抗菌包装膜的机械和释放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制备了内嵌混合乳化剂包裹肉桂精油微球的海藻酸钠食品包装膜,并表征其乳液的形貌,膜的机械性能和膜中肉桂精油的单侧释放性能。混合乳化剂由明胶/阿拉伯胶(GA)、明胶/吐温80(GT)和明胶/阿拉伯胶/吐温80(GAT)3种组合组成,以单一乳化剂明胶(G)作为对照。乳液形貌与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乳液中形成大量微球,吐温80的加入使微球大量聚集,并显着降低了乳液的中值粒径。膜的机械性能表明,混合乳化剂膜GAT的机械性能显着优于对照膜G,吐温80的加入对膜的机械性能有提升的趋势。膜中肉桂精油的释放性能表明,混合乳化剂显着降低了肉桂精油的释放速率,吐温80的加入显着降低了肉桂精油的释放速率。(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潘少菲[9](2019)在《亚纳米级银胶体的制备及其在抗菌包装膜方面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银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在生物医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而粒径较小的银纳米颗粒抗菌效果尤为优异。目前制备稳定的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大多均使用含硫或磷的强稳定剂。而硫和磷的引入,不仅会影响银纳米颗粒的化学性质,而且会影响银纳米颗粒的抗菌性能。水性聚氨酯材料因其各项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食品包装等领域,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由于水性聚氨酯中亲水基团的存在,使其制品在使用和存放过程中,极易受周围环境微生物的侵害引起细菌滋生,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采用小粒径的银纳米颗粒与水性聚氨酯进行复合,制备抗菌包装膜。一方面水性聚氨酯可以作为分散体系让银纳米颗粒高度分散,充分发挥其优良的抗菌性能。另一方面银纳米颗粒可以抑制水性聚氨酯中细菌的生长,且不会影响水性聚氨酯的各项性能。本文首先设计并合成了同时含有还原性基团和配位基团的硅氧烷低聚物,其中Si-H作为还原性基团,-NH作为配体基团与银颗粒配位,实现了一种简便且不需依赖强稳定剂制备银胶体的方法。通过定量水解过程调节两种基团比例,在原子水平上控制银的还原和成核过程,成功制备出粒径分布均匀,尺寸小于2 nm的高度分散的银纳米颗粒。通过TEM、DLS、UV-vis等表征手段可知,样品Ag-90粒径最小,能够控制在1nm左右。当还原性基团和稳定性基团越接近,银纳米颗粒的粒径小且分布窄;对比常温下和0℃下制得的样品Ag-RT和Ag-90,结果表明0℃制备的银纳米颗粒粒径更小、分布更均匀。随后采用大自然中常见的雪作为分散剂,制备得到六组软段不相同的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各项性能检测,发现当软段均使用分子量为2000 g/mol的多元醇时,使用该方法制得的聚醚型水性聚氨酯(样品WPU-N220)整体性能要优于聚酯型水性聚氨酯(样品WPU-PNA)。最后,将制备得到的粒径最小的银纳米颗粒(样品Ag-90)与性能最优的水性聚氨酯(样品WPU-N220)进行复合,得到具有抑菌功能的亚纳米级银胶体/水性聚氨酯复合薄膜,结果表明,当不含银纳米颗粒时,单一的水性聚氨酯薄膜不具有抗菌功能。当加入了一定量的银纳米颗粒后,复合薄膜的抑菌圈直径明显增大,且随着复合薄膜中银纳米颗粒含量的增加,抗菌效果也逐渐提高。该复合为银颗粒的分散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水性聚氨酯的细菌滋生,该薄膜将在食品包装领域有着潜在应用。(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周美玲,蔡蕾蕾[10](2019)在《让包装膜厚度更薄强度更强》一文中研究指出“300吨试验品我们全买了,以后就用你们的原料。”近日南方一家包装膜生产厂试用天津石化首次生产的厚度为0.14毫米的叁元共聚聚乙烯F1815原料后,当场拍板。叁元共聚聚乙烯F1815是天津石化首次研发成功的新产品牌号,使用此产品生产出的包装膜在(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06-17)
包装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常用的抑菌剂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以开发具有可降解性、抑菌性、绿色环保的新型智能食品包装材料。方法总结可降解抑菌膜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合成的食品包装膜中常用的抑菌剂(如壳聚糖、植物精油、植物提取物、细菌素)与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如淀粉及其衍生物、壳聚糖、纤维素、蛋白质等)的相关学术研究进展。结论可降解抑菌膜大多被应用于果蔬采后运输贮藏的包装,如果将其应用于田间,可以更好地避免杂菌的污染。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包装膜论文参考文献
[1].孙秋菊,王昕彤,苗月珍,初增泽,张文婷.利用现代仪器快速鉴别食品包装膜袋材料的成份[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刘芯钥,林琼,陈云堂,崔龙,段玉权.可降解抑菌食品包装膜的研究进展[J].包装工程.2019
[3].郑宁来.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开发出二元乙丙橡胶可溶性包装膜[J].合成橡胶工业.2019
[4]..吉化研发EPM可溶性包装膜[J].塑料科技.2019
[5].王浚杰.基于有机酸的新型抗氧化抑菌包装膜的研究[J].石化技术.2019
[6].徐忠,高阳,王友健,陈晓明,冯欣宁.调味品可食性内包装膜制备研究进展[J].中国调味品.2019
[7].常南.浅谈食品用塑料复合包装膜中溶剂残留问题[J].新农业.2019
[8].陈曦,卢立新,丘晓琳,唐亚丽.内嵌混合乳化剂微球的海藻酸钠食品抗菌包装膜的机械和释放性能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19
[9].潘少菲.亚纳米级银胶体的制备及其在抗菌包装膜方面的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19
[10].周美玲,蔡蕾蕾.让包装膜厚度更薄强度更强[N].中国石化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