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系统的特大城市热岛强度的预测分析—以天津市夏季热岛为例

基于灰色系统的特大城市热岛强度的预测分析—以天津市夏季热岛为例

论文摘要

城市热岛已对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研究其形成和演变规律对城市建设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文中利用天津市近25年Landsat卫星影像反演的温度数据、近60年人口与城镇化率等数据,运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了热岛强度与常住人口、市区人口、城镇化率、全国城镇化率等五个因素的关联程度。优选灰色预测、S型、线性等19种曲线模型进行热岛强度双指标的预测,根据热岛强度与中国城镇化率变化趋势进行相关驱动因素的讨论,结果表明:1)最高热岛升温与特大城市热岛强度曲线相似性和变化率都与国家城镇化率的变化相一致,主要受国家城市化空间格局影响。2)最高热岛升温采用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热岛升温总量预测采用时间和中国城市化率的复合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模拟结果与实际城市热岛效应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3)模拟结果显示2025年天津市城市热岛强度持续升温,热岛升温进一步加强,但趋势大大减弱,预计2025年达到顶峰。4)特大城市热岛与国家城镇化进程密切相关,主要原因是特大城市作为国家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空间,担负国家城市化的重要职能。

论文目录

  • 1 理论方法
  •   1.1 热岛强度定义
  •   1.2 灰色系统方法
  •   1.3 城市化规律-诺瑟姆公理
  •   1.4 研究区概况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数据处理
  •   2.2 灰色预测分析
  •     2.2.1 灰色关联分析
  •     2.2.2 最高热岛升温预测
  •   2.3 预测结果
  •     2.3.1 中国城市化进程预测
  •     2.3.2 热岛升温总量预测
  • 3 讨论
  •   3.1 双指标的变化趋势
  •   3.2 预测模型的适宜性
  •   3.3 热岛强度与城市化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黄焕春,陈逸伦,周婕,李志刚,运迎霞

    关键词: 热岛强度,灰色预测,灰色关联度,城镇化,特大城市

    来源: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9年06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气象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600571),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13&ZD162),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PPZY2015A063)资助

    分类号: X16

    DOI: 10.13448/j.cnki.jalre.2019.178

    页码: 126-133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2970K

    下载量: 485

    相关论文文献

    • [1].福建省晋江市城市热岛强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019(06)
    • [2].厦门市热岛强度与相关地表因素的空间关系研究[J]. 地理科学 2020(05)
    • [3].基于局地气候分区的北京夜间热岛强度空间分异特征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20(05)
    • [4].北京市城市形态与热岛强度关系的日夜对比研究[J]. 地理信息世界 2020(05)
    • [5].济南市城市热岛强度的变化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6(33)
    • [6].广州市热岛强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分异特征[J]. 生态学杂志 2017(03)
    • [7].京津冀城市群热岛强度时空变化及对比研究[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17(04)
    • [8].风速及风向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研究[J]. 环境工程 2016(07)
    • [9].2005-2014年北京市主要城建区热岛强度时空格局分析[J].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5(09)
    • [10].天津城市热岛强度的精细化时空分布特征研究[J]. 生态环境学报 2020(09)
    • [11].乌鲁木齐城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和季节特征[J]. 沙漠与绿洲气象 2018(01)
    • [12].时间升尺度方法对城市地表热岛强度计算的影响研究[J].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8(03)
    • [13].北京地区城市热岛强度长期变化特征及气候学影响机制[J]. 地理科学 2018(10)
    • [14].重庆永川城区热岛强度特征分析[J]. 园林科技 2016(04)
    • [15].用流动观测数据计算城市热岛强度的数学模型[J].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16].沈阳近郊和远郊的热岛特征及其与城市化的关系[J]. 应用生态学报 2010(06)
    • [17].合肥城市发展对热岛强度的影响[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S1)
    • [18].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城市热岛驱动因素分析——以武汉市为例[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20(08)
    • [19].长江中游水网地区城市热岛效应研究——以岳阳为例[J]. 中低纬山地气象 2020(04)
    • [20].西安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分析[J]. 陕西气象 2019(01)
    • [21].热浪背景下大连城市热岛强度反演及缓解策略[J]. 低温建筑技术 2019(10)
    • [22].沈阳2001-2010年热岛变化研究[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3(S1)
    • [23].一种城市热岛强度的计算方法——以合肥市为例[J]. 科技导报 2009(20)
    • [24].威海城市热岛效应特征及其与城市化进程的关系[J]. 气象与减灾研究 2016(03)
    • [25].1971-2010年京津冀大城市热岛效应多时间尺度分析[J]. 气象 2016(05)
    • [26].南京细颗粒物对城市热岛强度的影响[J]. 大气科学学报 2014(04)
    • [27].1959—2008年西安市城市热岛强度非对称变化特征[J]. 宁夏农林科技 2013(01)
    • [28].廊坊市城市热岛效应的昼夜变化特征分析[J].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9(02)
    • [29].不同气象条件下廊坊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09(06)
    • [30].沈阳市热岛动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J].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2008(04)

    标签:;  ;  ;  ;  ;  

    基于灰色系统的特大城市热岛强度的预测分析—以天津市夏季热岛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