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耆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蒙古高原,青藏高原,表皮,形态,序列,豆科,分类学。
黄耆属论文文献综述
黄姗,杨韩,苏春,常朝阳[1](2018)在《中国黄耆属糙叶组叶表皮毛状体微形态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产黄耆属糙叶组34种植物的叶表皮毛状体的形态特征及其分布进行了观察,以探讨中国黄耆属糙叶组物种表皮毛微观形态的变异式样及其分类学意义,为糙叶组物种的分类鉴定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除乳白花黄耆(A.galactites)仅在叶下表面被毛外,其余种类上下表皮均有毛,且毛的分布、形态、长度和臂比在不同种类间存在差异。叶表皮毛为伏贴或开展的中空管状毛,伏贴毛着生部位基部膨大,整体形态从中部向两端由粗逐渐变细,开展的毛大部分为细长的丝状或线状,光滑或具条纹状纹饰,上面分布有乳突。研究认为,叶表皮表面伏贴、短而平直、其上光滑具密集乳突、臂比值小、整体宽扁的毛是祖先特征;而叶表皮表面向上开展、长而密集、外形呈丝状或线形、其上具条纹状纹饰、乳突稀疏、臂比值大的毛是进化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黄姗[2](2018)在《中国黄耆属糙叶组植物的分类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耆属糙叶组(Sect.Trachycercis Bunge)植物共77种,其中中国分布43种,主要分布在华北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糙叶组黄耆植物以丁字毛、无茎或茎极短缩、花簇生于叶腋为主要特征,其中多数种类缺乏对居群和形态学的系统研究,导致在种的分类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故本文以糙叶组黄耆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式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对国产糙叶组33种黄耆和科布尔黄耆的叶表皮和花粉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分析了其花粉外壁纹饰、叶表皮毛表面纹饰等性状的演化趋势,结合地理分布及形态适应特征,为该组的分类和系统演化提供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4种黄耆植物叶表皮均被白色丁字毛,但毛有长短之分。其中仅乳白花黄耆小叶单面(背面)被毛,其余物种小叶两面被毛;毛的状态和被毛数量在种间存在差异。毛表面不论光滑或具条纹状纹饰,均有乳突分布。气孔器为无规则型,在上下表皮都有分布。叶表皮细胞多为不规则形,少数多边形,垂周壁式样从平直-弓状到波状。角质层纹饰多样,即使同一物种上下表皮的角质层纹饰特征也存在差异。(2)34种黄耆植物均为叁孔沟花粉,单粒,等极。花粉大小差异较大,网眼大小及内部突起在种间差异不大。极轴长与赤道轴长的比值(P:E)大于1,赤道面观花粉形状有近长球形、长球形和长圆球形叁种。萌发沟细窄或中部宽两极窄,沟长延伸至两极。孔膜突出或不突出。花粉外壁纹饰在不同物种间有差异,但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网状纹饰是主要的外壁纹饰,有的还具小穿孔;网脊光滑或褶皱状。多数种类极区近光滑,少数具脑纹状或网纹纹饰,极区纹饰可作为很好的分类依据。(3)糙叶组黄耆植物以旱生类群为主,在中国15省都有分布,新疆分布的种类最多。糙叶黄耆、乳白花黄耆分布广泛且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带,1000-2000 m是该组植物的垂直分布中心。海拔对物种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大多数类群不适于在低海拔区间(0-500 m)生长。物种分布存在地理替代与重迭现象。(4)根据物种的现代地理分布、分布中心和亲缘关系将其划分为东北亚-华北-唐古特成分、蒙古高原成分、蒙古高原-准噶尔成分、帕米尔-天山-阿拉善成分和准噶尔盆地成分5种不同的区系地理成分。新疆分布的类群与中亚有着明显的联系。综上,糙叶组黄耆植物叶表皮和花粉微形态特征可为该组植物分类、系统演化规律等提供一定证据。地理分布特征说明该组植物的形态特征与所处生境相适应,也可根据地理分布推断其在中国可能的分化或迁移路径等。(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小林,常朝阳[3](2017)在《黄耆属裂萼亚属6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黄耆属裂萼亚属内部类群的关系,该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黄耆属裂萼亚属6个组6种植物的叶表皮特征。结果表明:(1)在光学显微镜下,裂萼亚属6种植物的表皮毛密度、长度、臂长比以及气孔频率都存在较大差异:除莲山黄耆和地八角上表皮无毛外,其他种上下表皮都有毛分布并且下表皮毛密度较大;表皮毛臂长比在1.22~2.15之间;表皮毛的长度为104.7~902.0μm,同一个种的同一叶片上表皮毛长度差异在200~400μm之间,但上下表皮毛长度没有明显差别,其中短序组地八角的表皮毛长度最短(195.5μm),剑叶组鸡峰山黄耆的表皮毛长度最长(781.6μm)。(2)在光学显微镜下,裂萼亚属6种植物的表皮细胞形状和垂周壁式样也各不相同,其中灰叶黄耆和地八角垂周壁平直,莲山黄耆和鸡峰山黄耆为明显的波状,而斜茎黄耆和糙叶黄耆的垂周壁介于两者之间,相对应的表皮细胞形状分别为:多边形、不规则形和近多边形,这些特征可以作为物种鉴别的依据。(3)扫描电镜下,裂萼亚属6种植物的微形态特征基本一致,表皮毛均呈圆柱状,表面具有棱状条纹或乳头状突起,其中地八角的棱状条纹最为明显,其他各种之间的毛表面特征差异不明显;表皮细胞的蜡质层纹饰均为薄片状,气孔器外拱盖边缘平滑或微波状,其中地八角的气孔器周围角质层有明显的"T"型加厚。(4)比较不同环境下6种植物的气孔频率和密度发现,采自水边的地八角气孔频率最大,且上下表皮气孔频率一致,而采自黄土高原干旱地区鸡峰山黄耆的气孔频率却最小,与前人研究结果不一致。(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刘培亮[4](2017)在《豆科岩黄耆属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一文中研究指出豆科(Fabaceae)是有花植物第叁大科,全科约有751属19500种。本科植物在全世界多种生态系统中展现出了极高的物种多样性水平和适应性。岩黄耆属(Hedysarum L.)是豆科岩黄耆族(Hedysareae)的成员,该属约有160种,通常为多年生草本,少数为半灌木状,主要分布于欧亚大陆温带,有少数种类也分布于非洲北部和北美洲。前人对岩黄耆属进行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属在核基因树和叶绿体基因树上的拓扑结构可能存在冲突,藏豆组演化枝的系统位置也不确定。为澄清这些问题,本文对岩黄耆属进行了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基于核基因ITS,ETS,PGDH,SQD1,TRPT序列,以及叶绿体基因psbA-trnH,trnC-petN,trnL-trnF,trnS-trnG,petN-psbM序列,重建了岩黄耆属的系统发育树。核基因树和叶绿体基因树上均有两个支持率良好的演化枝:Hedysarum s.s.演化枝和Sartoria演化枝。在核基因树上,岩黄耆属是二系的,因为Hedysarum s.s.演化枝与羊柴属+刺枝豆属+Greuteria属+驴食豆属(CEGO)演化枝形成姊妹群,Sartoria演化枝与Taverniera属形成姊妹群。而在叶绿体基因树上,岩黄耆属是单系的,并与Taverniera属形成姊妹群。Hedysarum s.s.演化枝在核基因树和叶绿体基因树上矛盾的系统位置,可由渐渗杂交-叶绿体捕获事件解释。在核基因树和叶绿体基因树上,藏豆演化枝均与Hedysarum s.s.演化枝是姊妹群,因而这些结果支持将藏豆属合并到岩黄耆属中。基于多个基因位点的新证据表明岩黄耆属不是单系类群,属的界限需要重新界定。本文认为传统的岩黄耆属应该划分为两个属,即狭义岩黄耆属(Hedysarum s.s.)和旱岩黄耆属(Sartoria),使得它们各自均是单系类群。(2)本文利用核基因ETS和ITS序列以及叶绿体基因psbA-trnH,trnC-petN,trnL-trnF和trnS-trnG序列对狭义岩黄耆属进行了系统发育重建,分化时间估计和祖先分布区重建分析。结果表明,核基因树与叶绿体基因树的拓扑结构存在许多冲突的地方,这表明该类群的演化经历过多次杂交渐渗事件。狭义岩黄耆属的起源时间是中新世早期,与青藏高原的一次快速隆升阶段相关联。狭义岩黄耆属的祖先分布区为西亚-地中海+泛喜马拉雅,后来发生隔离事件,狭义岩黄耆属占据了泛喜马拉雅地区。随后该属经历了多次扩散与隔离,可能由泛喜马拉雅地区经“中亚高地走廊”,“中国西南-东北走廊”向中亚、东亚地区迁移。第四纪时,H.ussuriense可能在冰期日本与中国大陆有陆桥相连时传播到日本。岩黄耆属植物可能经白令陆桥到达北美洲,但最终在第四纪时与旧世界的姊妹群发生了隔离,形成现生种类的洲际间断分布现象。此外,依据系统发育结果,本文认为中国岩黄耆、山西岩黄耆、宽叶岩黄耆、北美岩黄耆的种级地位均应予以承认,一些类群的分类学地位仍需进一步研究。(3)发现产自中国西藏东喜马拉雅地区的岩黄耆属一新种,错那岩黄耆。该新种与西藏岩黄耆接近,但其小叶片披针形或狭椭圆形,小苞片卵形或披针形,长度约为花萼筒的一半,旗瓣先端急尖或钝圆,龙骨瓣先端有一小突起。也与长柄岩黄耆接近,但其小叶片每边具13–19条二级脉,下萼齿长度约为上萼齿长度的1.5倍,旗瓣与龙骨瓣等长,荚果的节荚椭圆形或卵形。基于核基因ITS和ETS序列,以及叶绿体基因psbA-trnH,trnC-petN,pet N-psbM序列的系统发育树表明,错那岩黄耆与西藏岩黄耆是姊妹群,它们又与长柄岩黄耆形成姊妹群。(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魏莹[5](2017)在《黄耆属与棘豆属花发育形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花的形态学特征常被用来构建系统演化关系,花器官的发生和发育蕴含了其早期进化的轨迹。因此,探寻植物的花发育过程可以了解其所属的分类学地位及其性状演化关系。我国作为黄耆属的一个多样性分布中心,在花发育方面的研究却较少。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4种黄耆属和1种棘豆属植物的花,将黄耆属之间花的形态发育进行对比,并将其与棘豆属1种植物的花发育进行比较,试图探寻黄耆属之间以及其与棘豆属在花发育方面的联系,为黄耆属植物的研究提供一些花发育方面的资料,为黄耆属的研究提供一种思路。具体结果如下:(1)黄耆属花器官发生方式多样,最常见的单向发生是指从远轴端向侧边再到近轴端的发生方式。器官重迭与共同原基的出现也许能缩短发育时间,可能代表了一定的进化性;这些现象在蝶形花亚科的其它属中也有出现,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黄耆属在花发生上具有一定的进化性和特殊性。(2)黄耆属花器官发育的早中期阶段的形态特征都比较相似;中晚期才出现一些有鉴别性的特征:花瓣之间的卷迭、龙骨瓣边缘愈合、形成二体雄蕊等。在秦岭黄耆中还发现了半环状的花托蜜腺。通过对膜荚黄耆和秦岭黄耆的花序发育的比较,发现膜荚黄耆只形成一个顶端花序分生组织,最终形成总状花序,而后者则起始多个花序顶端分生组织,形成多个总状花序,由总状花序分支形成圆锥花序。(3)黄花棘豆与黄耆属花的发生发育过程相似,都是单向发生,发育过程中也有共同原基和器官重迭现象,最大的区别点在于:黄花棘豆龙骨瓣尖端在后期形成短喙。(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张敏,王平,赵晓文,刘建军,徐朗然[6](2014)在《蒙古高原黄耆属部分争议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蒙古高原黄耆属属下部分争议类群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用11条ISSR引物对8个种的45份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条带188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78条,多态性条带百分率达94.7%。用NTSYSpc2.10e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UPGMA聚类分析,在相似性系数为0.73处,45份材料被划分为7大类群,其中,科布尔黄耆(Astragalus koburensis)与乳白花黄耆(A.galactites)聚为一支,表明前者可能仅是后者的生态型,应当处理为后者的异名;不同产区的糙叶黄耆(A.scaberrimus)和变异黄耆(A.variabilis)分别聚为一支,其各自的形态变异得以区分,但均应属于种内变异的范畴;莲山黄耆(A.leansanicus)与长管萼黄耆(A.limprichtii)分别聚为一支,支持将二者处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种。在相似性系数为0.66处,45份材料又被划分为4大类,类群的划分与黄耆属属下"组"的划分接近,但又存有差别。PCoA分析的结果与UPGMA聚类分析基本一致。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以组为单位划分黄耆属植物具有合理性,但部分组的设立以及部分种的归属仍需调整,准确地揭示黄耆属植物间的系统进化关系,还需要更多的材料采用多种分子标记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张敏[7](2014)在《蒙古高原黄耆属植物分类学订正及区系地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蒙古高原为研究对象,针对该区黄耆属(Astragalus L.)种下等级相对混乱的分类现象,在经典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ISSR分子标记以及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其中部分争议类群进行了修订。实验中,筛选出11条ISSR引物对9个种的45份材料进行扩增,共获得条带188条,其中多态性条带178条,多带性条带百分率达94.7%。采用NTsys2.10e软件相关数据进行了UPGMA聚类分析和PCoA主坐标分析。对20份材料的ITS序列进行了扩增,扩增片段序列长度介于667-673bp之间,平均为667.8bp,结合Genbank的相关序列,以膨果豆属为外类群,在MEGA ver.5.1中分别采用简约法(MP)和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最后,在分类学订正的基础上,建立了蒙古高原黄耆属植物名录,并对其区系地理特征及其与周边地区的联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具体结果如下:1、将宁夏黄耆(A. ningxiaensis)和科布尔黄耆(A. koburensis)处理为乳白花黄耆(A.galactites)的异名;2、长管萼黄耆(A. limprichtii)与莲山黄耆(A. leansanicus)的亲缘关系较近,但仍支持将二者处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种;3、支持将阿拉善黄耆(A.grubovii)和鄂尔多斯黄耆(A.ordosicus)处理为同一个种,将后者处理为前者的异名;4、通过与Genebank里的相关ITS序列比对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不支持黄耆属属下8个亚属等级的划分,支持“Flora of China(V10)”中属下“组”这一等级的划分。但部分种的归属需要调整;5、在分类学订正的基础上,以组为单位初步建立了蒙古高原黄耆属植物名录,共收录该区黄耆属植物112种,划归39个组;6、通过对蒙古高原黄耆属植物的分类和分布学研究,将分布于该区的黄耆属植物划归泛北极成分、东古北极成分、古地中海成分、亚洲中部成分、达乌里-蒙古成分、蒙古高原-黄土成分以及特有成分7种不同的区系地理成分。蒙古高原黄耆属植物与中亚包括我国新疆的种类有着明显的关系,属于中亚分布种在该处的延伸,这些种类进入该区后进一步演化发展,形成了一些新的类群,并与周边地区发生紧密积极的联系,进一步丰富了其区系地理成分。(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4-06-01)
岳晓娜[8](2011)在《青藏高原黄耆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典植物分类学研究的基础上,以现有的青藏高原黄耆属植物为材料,进行ITS序列和trnL-F序列扩增分析,ITS序列扩增产物采用单向引物测序,trnL-F序列扩增产物采用双向引物测序。测序结果用ClustalX2软件进行比对、排序,手工校正。以3种锦鸡儿为外类群,用PAUP4.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地理分布,对其系统学关系加以探讨,结果如下:1.簇毛类群是一个独立的自然类群,作为一个独立的属是合理的,并且占有独特的生态地理分布区,其表征也是一致的。支持将其转移至蔓黄耆属(Phyllolobium)。《Flora of China》已经采纳了这样的分类处理。从系统树中可以看出,簇毛类群的材料聚到了一起,并得到了较高的自展支持率,支持这种划分依据。2.黄耆亚属多枝组与密花亚属灰毛组应该合并在一起。黄耆亚属多枝组与密花亚属从形态上看,托叶不同。黄耆亚属多枝组的托叶离生或仅基部合生,而密花亚属托叶在叶柄相对一侧合生。从系统进化树中看,这两个亚属的种类聚到了一起,在图中没有明显的界限,支持《Flora of China》的观点,将二者合并到一起。黄耆亚属虽然大多托叶离生,但是基部与密花亚属类似,仅根据托叶的不同将二者分为不同的亚属明显是不合理的。3.黄耆属中除将簇毛亚属的多数种类转移至蔓黄耆属之外,不支持其余亚属的划分。然而,把黄耆属直接划分为不同的组是可行的,但现有的组需要调整。如系统树中,多枝组的类群与短翼组及灰毛组的种类聚为一起,支持将其合并为一个组。4.丁字毛类群可能源自华黄耆亚属或者密花亚属,并且呈现出向旱生方向的演化,在干旱半干旱生境产生适应性分化;而上述两个亚属占据的生境更为多样,且主要向高寒生境适应性进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1-05-01)
兰芙蓉[9](2011)在《基于ITS序列和trnL-F序列探讨中国岩黄耆属植物的系统学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驴食草属为外类群,利用核糖体DNA ITS序列及叶绿体非编码区trnL-F序列对岩黄耆属及其近缘属藏豆属进行了分子系统学研究。共测序17种33个个体。并从Genbank上下载岩黄耆属(2个种1个变种)的ITS序列和驴食草属的ITS序列、ITS2序列和trnL-F序列各一条。用最大简约法和邻接法两种方法构建系统树,对其系统学关系加以探讨。ITS序列用两种方法构建的系统树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支持将岩黄耆属的木本组独立出来,将藏豆属归并至岩黄耆属中。多茎组和短茎组的同源性很高,可以推断出它们在进化的过程中具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同样,在ITS2序列区段构建的最大简约树和邻接法构建的系统树结果也基本一致。且本序列与ITS序列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也支持将木本组独立成属,并将藏豆属归并入岩黄耆属中。在叶绿体非编码区trnL-F序列中,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的系统树和前两个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得出的结论也相同。而用邻接法构建的系统树得出的结论和前面的系统树有一点差别,即藏豆属没有和扁荚组聚为一支,而是独自成为一支,但也聚到岩黄耆属的内部。综合ITS序列、ITS2序列和trnL-F序列的六个系统树,支持将岩黄耆属的木本组独立成属,将藏豆属归为岩黄耆属,作为岩黄耆属下的一个组。多茎组和短茎组在岩黄耆属中,是亲缘关系最近的两个组。结果还表明,ITS和ITS2序列在岩黄耆属中的进化速率比trnL-F序列快,ITS和ITS2序列的进化程度相近,差异程度都在25%左右,trnL-F序列则只有14.1%。综上所述,本研究支持Choi和Ohashi(2003)的观点,即其对岩黄耆属的界定比较符合实际,能够得到分子系统学的支持,并对其属下系统学关系有更进一步的阐述。(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1-05-01)
杜诚[10](2010)在《青藏高原黄耆属植物地理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野外考查以及对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标本馆(WUK)、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植物标本馆(NWHP)黄耆属标本的研究,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得了青藏高原黄耆属171种(含变种)植物的地理分布信息,分别以县和山为单位描绘在51张地理分布图上。结合分布图件和标本原始记载的分布区域,根据吴征镒和武素功的中国植物区系划分方法,统计了青藏高原分布的171种黄耆属植物的区系成分。并对区系成分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对青藏高原所包含的6个植物地区和13个植物亚地区均进行了区系成分分析,对各地区、亚地区以及整个青藏高原框架的局地特有种、青藏高原特有种、非特有种的区系成分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分别阐明了青藏高原所包含的6个植物地区的黄耆属植物区系特征。得出如下结论:1.青藏高原黄耆属植物特有成分较高整个青藏高原范围内分布有黄耆属植物171种,其中145种为特有种,占总数的84.8%。非特有种中,中亚成分较为重要,有17种为中亚沙漠成分,占总数的10%左右。其它成分相对较少。2.青藏高原是黄耆属植物的一个多样性中心本区有黄耆属植物171种,占中国黄耆属总数的41.3%,这是第叁纪以来青藏高原迅速隆起的结果。大量的种类在这里发生演化,形成了现代分布格局,它代表了向寒化的发展方向。3青藏高原地区黄耆属植物存在明显的地理替代现象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植物区系有着广泛联系,相似的物种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分别生存,出现了一些地理替代现象。4青藏高原黄耆属植物有3条主要的扩散路线A.横断山植物地区——洮河-岷山亚地区——中亚沙漠,欧亚草原和中国-日本植物亚区;B.唐古特植物地区——祁连山植物亚地区——柴达木盆地植物亚地区——中亚沙漠植物亚区;C.喜马拉雅西部植物地区——帕米尔、喀喇昆仑、昆仑山高山亚地区——中亚沙漠植物亚区。(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0-06-01)
黄耆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黄耆属糙叶组(Sect.Trachycercis Bunge)植物共77种,其中中国分布43种,主要分布在华北及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糙叶组黄耆植物以丁字毛、无茎或茎极短缩、花簇生于叶腋为主要特征,其中多数种类缺乏对居群和形态学的系统研究,导致在种的分类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故本文以糙叶组黄耆为研究对象,利用体式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对国产糙叶组33种黄耆和科布尔黄耆的叶表皮和花粉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分析了其花粉外壁纹饰、叶表皮毛表面纹饰等性状的演化趋势,结合地理分布及形态适应特征,为该组的分类和系统演化提供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34种黄耆植物叶表皮均被白色丁字毛,但毛有长短之分。其中仅乳白花黄耆小叶单面(背面)被毛,其余物种小叶两面被毛;毛的状态和被毛数量在种间存在差异。毛表面不论光滑或具条纹状纹饰,均有乳突分布。气孔器为无规则型,在上下表皮都有分布。叶表皮细胞多为不规则形,少数多边形,垂周壁式样从平直-弓状到波状。角质层纹饰多样,即使同一物种上下表皮的角质层纹饰特征也存在差异。(2)34种黄耆植物均为叁孔沟花粉,单粒,等极。花粉大小差异较大,网眼大小及内部突起在种间差异不大。极轴长与赤道轴长的比值(P:E)大于1,赤道面观花粉形状有近长球形、长球形和长圆球形叁种。萌发沟细窄或中部宽两极窄,沟长延伸至两极。孔膜突出或不突出。花粉外壁纹饰在不同物种间有差异,但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网状纹饰是主要的外壁纹饰,有的还具小穿孔;网脊光滑或褶皱状。多数种类极区近光滑,少数具脑纹状或网纹纹饰,极区纹饰可作为很好的分类依据。(3)糙叶组黄耆植物以旱生类群为主,在中国15省都有分布,新疆分布的种类最多。糙叶黄耆、乳白花黄耆分布广泛且有明显的垂直分布带,1000-2000 m是该组植物的垂直分布中心。海拔对物种的影响程度不同,且大多数类群不适于在低海拔区间(0-500 m)生长。物种分布存在地理替代与重迭现象。(4)根据物种的现代地理分布、分布中心和亲缘关系将其划分为东北亚-华北-唐古特成分、蒙古高原成分、蒙古高原-准噶尔成分、帕米尔-天山-阿拉善成分和准噶尔盆地成分5种不同的区系地理成分。新疆分布的类群与中亚有着明显的联系。综上,糙叶组黄耆植物叶表皮和花粉微形态特征可为该组植物分类、系统演化规律等提供一定证据。地理分布特征说明该组植物的形态特征与所处生境相适应,也可根据地理分布推断其在中国可能的分化或迁移路径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耆属论文参考文献
[1].黄姗,杨韩,苏春,常朝阳.中国黄耆属糙叶组叶表皮毛状体微形态学特征[J].西北植物学报.2018
[2].黄姗.中国黄耆属糙叶组植物的分类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8
[3].刘小林,常朝阳.黄耆属裂萼亚属6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17
[4].刘培亮.豆科岩黄耆属的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5].魏莹.黄耆属与棘豆属花发育形态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6].张敏,王平,赵晓文,刘建军,徐朗然.蒙古高原黄耆属部分争议种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14
[7].张敏.蒙古高原黄耆属植物分类学订正及区系地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8].岳晓娜.青藏高原黄耆属植物的分子系统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9].兰芙蓉.基于ITS序列和trnL-F序列探讨中国岩黄耆属植物的系统学关系[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0].杜诚.青藏高原黄耆属植物地理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