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梯级含义与语力的传递(论文文献综述)
郑玉贵[1](2017)在《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肯定否定的极性视角切入,运用结构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的相关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地探讨。全文由十三章组成。第一章为绪论,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意义、理论背景及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说明语料来源。第二章到第六章是在宏观层面上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第二章重点考察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本章首先探讨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的概念,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对象“否定极性副词”,接着对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进行探讨,提出界定该类副词的三个重要标准进而框定出其范围与具体成员。最后分别根据该类副词成员在语法意义和对否定结构的依赖程度等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进行类别划分,为进一步展开考察打下基础。第三章重点对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在句法和语义方面表现出的共性和差异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在句法特征方面,主要从其句法功能、修饰成分、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对否定词的选择限制以及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等方面进行描写和解释。在语义特征方面,重点对该类副词成员具有的极量特征进行描写和分析,初步从极量角度探寻了该类副词倾向于与否定结构结合的内在机制。第四章在根据此类副词语法意义的分类基础上分别考察各类成员与含“不”“没(有)”“别”否定结构的分布组合情况。虽然同为否定极性副词甚或是内部的同一小类,其组合情况也并不完全一致,既有共性也有差异。第五章首先引介学界对情态的定义以及大致的分类,然后据此对各种否定结构可能包含的情态语义类型做分析,最后集中通过描写分析该类副词成员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进而考察否定极性副词内部各成员呈现出的情态语义特征。第六章详细描写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与肯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状况进而归纳出可共现的肯定结构具有的一些特征,并尝试解释一些肯定结构可以允准部分否定极性副词使用的原因。最后对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进行分析和总结。第七章到第十章是在微观层面上对否定极性副词进行研究,分别从程度类、时间类、范围类和语气类四类否定极性副词中各选取一个词语进行个案研究,分别是“丝毫”“始终”“一概”和“万万”。各章首先利用北大语料库对这4个副词的语例进行定量调查和分析,为它们能否成为否定极性副词成员进行定性。接下来根据语料从它们与否定结构的强制性程度、与否定词的组合位置、组合自由度以及间隔距离等角度考察分析它们作为否定极性词语所表现出来的极性特征。然后调查它们的语境分布状况,重点分析与否定结构搭配时表现出的各种句法格式特征和语法意义、与之共现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的选择限制规律以及在句中表达的语用功能等进行考察。最后提出观点,认为这些副词的语境分布之所以受到限制是其自身的极量语义特征、强调的语用功能以及梯级逻辑等因素相互协调的结果。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是对汉语和日语中都存在的否定极性副词进行对比研究。第十一章是在宏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分别从句法分布、语义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首先确立界定标准并框定出拟对比的汉日否定极性副词成员,然后分别从词语的构成方式、在实际使用时共现成分的类型差异、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量性特征以及该类副词的形成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考察,总结并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第十二章是在微观层面对汉日否定极性副词中的日语“决して”与汉语“并”和“决/绝”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它们在各自的语言中都是典型的否定极性副词且语义上具有相通性。本章分别从否定的类型归属、各自的语义背景及用于否定句的语法意义、否定量域、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等方面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之处,总结彼此对应及不对应的状况并尝试解释原因。第十三章是结语。
张琳[2](2016)在《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夸张的级差含义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言语行为理论、临时语用级差为理论基础,按照级差含义的属性,从当代着名作家老舍的文学作品中收集了有言语行为特征的夸张表达包括承诺类、表态类、威胁类。主要采用定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其中级差含义产生的机制,以及其推理过程。从而揭示出:级差含义通过临时语用等级的建立,对比参照点(较高、较低)和目标点(较高、较低)的关系来推导;富有级差含义的夸张表达可以更加强烈的表达说话人的情感和交际效果,使言语行为表达的更彻底,促使言后行为的出现。
贾丽[3](2014)在《中国电视剧语言的梯级会话含义研究 ——以《奋斗》和《北京青年》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电视剧中的人物对话是一种特殊的会话文本,是真实话语在荧屏上的再现,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目前梯级含义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研究层面,如Horn (1973)提出了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Levinson (1983,2000)和Hischberg (1991)丰富了Horn等级,Carson (1998)则探讨了关联原则对梯级含义生成的影响。而将梯级含义理论应用于文本会话含义分析的研究还不多见。龚卫东(2009)提出将广义梯级含义理论应用于文本会话的研究建议。本文正是出于这个目的,选取了中国国产电视剧《奋斗》与《北京青年》中主要人物间的间接会话作为研究对象,从认知和语用的角度来解读和探索话语传递的梯级含义的内容与过程。本文用梯级模型、临时语用梯级来分析会话含义的推演过程,为研究会话含义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梯级模型、临时语用梯级和关联原则为理论基础,按照梯级含义的属性,从国产电视剧《奋斗》和《北京青年》中收集了25个间接表达话语,主要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主要人物间对话产生梯级含义的种类,梯级含义的产生机制以及梯级表达实现语用功能的类型。通过分析,本研究发现:(1)梯级模型传达的梯级含义多以梯级算子作为标志,通过语用梯级的建立、对比参照点与目标点的关系推理梯级含义;(2)临时语用梯级框架下,以不同的概念范畴或夸张隐喻传达梯级含义,这集合了新格莱斯主义和后格莱斯主义关于梯级含义的观点;(3)梯级表达可以加强话语语力,传达批评、讽刺、鼓励等交际效果,促使言后行为的实现,有助于观众预知电视会话含义。
何瑜群[4](2014)在《交通宣传用语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交通宣传用语作为一种社会用语,是人们比较常见的语言形式之一。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交通宣传用语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文明的交通宣传用语更是当今时代的具体体现。目前,从语言学角度对交通宣传用语进行研究的论文很少,本文运用语音学、语法学和语用学理论和方法对交通宣传用语进行多层次的考察和探究。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介绍了交通宣传用语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方法;第二部分对交通宣传用语作了界定,并指出交通宣传用语具有公众性,简洁性,丰富性和幽默性,此外,从不同角度,对交通宣传用语作了分类;最后探析了交通宣传用语的功能;第三部分对交通宣传用语的语音特点进行了分析;第四部分从交通宣传用语的句型、句类以及句式上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对交通宣传用语作了语用学上的研究。首先从修辞学的角度对交通宣传用语进行了统计分析;接着,从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两方面对交通宣传用语进行了研究,得出恰当合理地遵守或者违反这些原则可以更有效实现交通宣传用语的功能;最后,探究了交通宣传用语的语力特点。第六部分是对全文做出总结。
赵晓炜[5](2012)在《语言力视角下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话语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依据节目进程、节目预期目标以及谈话风格,采取一定的话语策略,对嘉宾的介绍、话题的转换和引入、现场气氛的调节等,将节目逐渐呈现。节目整体效果是在主持人的控制和引导下,以提问-回答-合作的形式展开的一种互动过程。访谈节目进程中迥异的语言类型,体现了主持人采用不同的语言策略引导谈话在节目预设的进程推进。谈话在主持人话语策略选择过程从开端进入高潮再到落下帷幕,在规定的范围内完成预定话题,主持人语言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凸显。语言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方式的内在体现,任何一种言语交际都包含有语言行为。通常在人们语言交际的过程中产生语言之间的碰撞、摩擦、冲突甚至产生的行为方式都是语言力作用的结果。作为言语交际的特殊表现形式,谈话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表现不仅关系到节目的类型,进程,甚至关系到节目中话题的深入,现场气氛等多方面,可以说主持人的语言是访谈节目的标识,是桥梁,也是纽带。首先,本课题研究和探讨语言力,语言力是语用学视域下的一个新的理论。语言力是借助物理学来研究语言学,不仅把说话人、受话人、说的话以及影响说话的因素列入研究范围,突破了静态、孤立研究语言的局限,与语言使用实践相结合,而且从关注主持人说什么转变为主持人怎么说的状态,对言语实践很有指导意义。其次,本课题以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为研究对象,并从语言力的角度对主持人语言从节目宏观形态到微观环境进行分析,详细阐述谈话节目主持人语言力的具体体现及主持人在节目中应该注意的语言策略。再次,在语言力的理论基础下,着重研究主持人在谈话节目语言交流中主持人在语言的使用的特点。包括对主持人开场语言、节目语言交流过程中,主持人结尾时语言的特点及话语权交替、言语中的重复、打断现象和附加语、称呼等主持人语言的特点。最后,对语言力作用下主持人的言语应对策略做了简要的分析。马克吐温说“恰当的词和差不多恰当的词之间的差别,就像闪电和避雷针之间的差别。”语言是有等级之差的,语言是表达和交流的工具。主持人通过语言表达思想情感,同时也可以传达言语信息。言语交际中选择哪些词合适,能够被理解,如何准确的、清晰的、生动和合适的使用语言,使语言更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就需要主持人对语言进行把握和斟酌。以语言力这一较新的理论为基础,以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语言为切入点,论文结合会话结构理论、会话修辞和语用学的基本理论,重点分析了语言力的表现。语言是主持人的工具,本文的写作目的就是阐述语言力的理论,以语言力为理论基础,梳理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语言运用和把握,为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对主持人有声语言进行研究,对于提升节目质量、增强节目传播效果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本课题收集了《非常道》、《非常静距离》、《爱传万家说出你的故事》、《光荣绽放》、《今夜有戏》、《鲁豫有约》、《名人面对面》、《面对面》、《艺术人生》、《名人访谈录》等诸多国内优秀的电视访谈节目,并把访谈内容转为文本语料进行分析,详细的探讨了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对语言力的运用。这一研究对语言力在主持人在访谈节目中的话语应用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
蒋勇,翟澍,邢雪梅[6](2011)在《极性隐喻的梯级逻辑》文中指出极性隐喻反映了隐喻思维与梯级逻辑的交融。极性隐喻有两个主要特点:极性敏感性和统指功能。本文结合Israel(1998,2001)的研究和信息论中的自信息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概率的梯级模型,指出极性隐喻的极性分布受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制约,并用单调函数区分典型和颠倒型极性隐喻,用概率与自信息构成的单调递减函数解释极性隐喻的命题内容与隐喻源域的逻辑相对立的现象。
翟澍[7](2011)在《双重否定的语义与功能的关联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解决汉语双重否定结构的语义定位和功能定位问题。双重否定有时相当于肯定,但有时高于肯定或低于肯定。高于肯定时是超量肯定用法,具有加强语气的功能,如:无非、无不、不能不、不得不、不算不、不可不、不会不、不敢不、不该不、非……不可、不可谓不等。低于肯定时是非全量肯定用法,具有减弱语气的作用,如:不无、莫非、不失为、不一定不、未必不、不见得不等。许多汉语语法书,如丁声树(1961)、吕叔湘(1982)、王力(1985)胡裕树(1989)、黄伯荣,廖序东(1991)等都描述了双重否定的加强和减弱肯定的功能。Horn (1989), Levinson (2000)借助一般会话含义理论从语用分工的角度分析了双重否定减弱语气的功能。根据这种观点,简洁表达式暗示典型的、常规的含义,复杂表达式暗示偏离典型的和非常规的含义,因此相对于单个肯定表达式,双重否定是标记式,能够引导方式含义,其所指的外延不同于单个肯定式表达的意义,即低于单个肯定式所表达的程度。这一解释存在两个问题:(a)双重否定用于加强肯定语气时也是偏离单个肯定式所表达的意义,为何不把这种用法也算作方式含义?(b)许多双重否定或多重否定式(如:不是不、不能不说是、不是不能够、未免、不免、未免不)的语义是含糊的,也可以表示强于肯定式的意义,如例(1),还可以表示弱于肯定式的意义,如例(2),如何把握它们在语境中的语义和功能?(1)他不是不高兴。事实上,他非常高兴。(2)她是高兴的,或者至少不是不高兴的。我们认为双重否定结构具有曲言功能,脱离具体的语境很难把握其语义和功能。所谓曲言是指在交际中具有掩饰意图的保守陈述,即以语义模糊的逻辑命题代替具有具体语义的命题。本文首先从双重否定内部语义项之间的矛盾关系和对立关系出发,分析双重否定的逻辑语义所具有的歧义和潜在的超量肯定和非全量肯定功能。其次,用Sperber & Wilson(1986/1995)的最佳关联原理分析听者是如何启动最佳相关的语境假设确定它在具体的语境中所表达的语义和把握它的修辞功能。最后,结合Blutner(1999)的双向优选理论,拟将竞选表中的经济性生成条件修改为具体语境因素,展示双重否定内部歧义消解的推理认知过程,解决一般会话含义理论在歧义消解问题上存在的问题。本文在以下方面为双重否定的理论研究做出了很小的一点贡献:其一,从曲言这一新的视角重新审视双重否定的会话含义特征,分类讨论双重否定加强和减弱语气的语用功能。其二,用关联论的最佳相关和语用定位原理,阐释双重否定结构与语境的互动过程,解决了双重否定内部消歧的问题,而这是Levinson (1991/2000)、Horn (1989)等学者用一般会话含义理论未能解决的问题。其三,修改双向优选竞选表的生成性条件为具体语境参数,使言者使用双重否定的动因进一步直观化。其四,归纳了双重否定的语境分布特点、标记共现规律和语境允准条件。其五,从双重否定的命题义和语境的协调关系解释了某些双重否定结构具有非全量肯定意义的原因。第一章介绍双重否定式曲言的两种可能性理解和语用指向功能,分析双重否定结构超量肯定和非全量肯定的修辞功能。第二章综述前人研究成果,评述从一般会话含义理论和准则、哲学逻辑范畴和语言学的语义范畴等角度对双重否定的研究。第三章,结合汉语实例中双重否定结构的表现形式,指出双重否定结构引导的会话含义的五大特征:可取消性、不可分离性、可推导性、非规约性和不确定性。这些特征是产生双重否定结构的模糊语义的根本原因。虽然会话含义理论(Grice,1989)的质的原则及量的原则能在一定程度上从说话人的角度说明双重否定的语用动因,但未能从听话人的角度解决双重否定的歧义消解问题。第四章分析双重否定的语义定位和内部语义的歧义现象,指出只有双重否定的显义才能确定语句的真值及其衍推关系,而显义是在组合语义的基础上借助具体语境而充实得到的。推断显义的过程叫做显谓。在显谓的过程中,关联理论(Sperber & Wilson,1986/1992)的语用定位思想能确定有歧义的逻辑语义在具体语境中的单一意义,从而达到显谓的目的。第五章对双向优选理论(Blutner,2000)进行重新解释,将经济性的生成条件修改为具体的语境参数要求,对双重否定形式的生成和解释过程进行说明。第六章是结语,总结全文观点。
方瑞芬[8](2008)在《对等级含义研究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对国内等级含义研究进行了概述,对选择强项否定弱项产生的意义以及等级含义与认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选择强项意味着否定弱项,而对弱项的否定意义同样是选择强项的等级含义,把等级含义置入认知环境中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理解等级含义的本质。
龚卫东[9](2006)在《极向性表达的认知研究及思考》文中指出近年Israel从量值、语用蕴涵和梯级推理的角度研究极性表达及其分布规律,发展了分别由Fillmore和Kay和Fauconnier提出的关于极性表达的梯级模型(SMP)。然而,梯级模型尚未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即讲话人使用某些极性表达引导听话人依据认知图式进行梯级推理,但为什么当命题陈述符合认知图式的内容时,极性表达的使用反而不恰当?为什么讲话人在使用增强型极性表达时总是要违背认知图式中的规定?本文用“相对性准则”来解答这两个问题。本文首先分析相对性准则对极性和极量表达的管约,然后指出极性和极量表达的语用限制条件反映了交际中的认知推理对语用原则的顺应。
龚卫东,蒋勇[10](2006)在《国外极性词语的梯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srael运用Ducrot,Fillmore,Kay和Fauconnier等关于梯级推理的思想,提出了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及其修正方案。文章在简要介绍极性词语的概念及其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运用命题图式和相对信息力度分析Israel的梯级模型及其修正方案,总结归纳出增强型极性词语的语用合适性条件和含有增强型极性词语的命题的梯级推理的总则。
二、梯级含义与语力的传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梯级含义与语力的传递(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关注现代汉语否定现象的缘由 |
1.1.2 将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作为研究对象的考虑 |
1.1.3 基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考虑 |
1.2 研究对象和语料来源 |
1.2.1 研究对象 |
1.2.2 语料来源 |
1.3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1.1 描写和解释相结合 |
1.3.1.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
1.3.1.3 归纳和对比相结合 |
1.3.1.4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背景 |
1.4.1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理论 |
1.4.2 关联理论 |
1.4.3 预设理论 |
1.4.4 主观性与主观化 |
1.4.5 标记理论 |
1.5 相关研究动态 |
1.5.1 否定极性词语相关研究概况 |
1.5.1.1 国外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1.2 国内的否定极性词语研究 |
1.5.2 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研究概况 |
1.5.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类别 |
1.5.2.2 微观层面的对比研究与历时考察 |
1.5.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1.6 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类别 |
2.1 引言 |
2.2 否定极性词语概念的提出 |
2.2.1 极性词语与否定极性词语 |
2.2.2 否定范畴与否定句的界定 |
2.2.3 否定极性词语的类别 |
2.3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与界定 |
2.3.1 否定极性副词的范围 |
2.3.2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与判定标准 |
2.3.2.1 否定极性副词的概念界定 |
2.3.2.2 否定极性副词的判定标准 |
2.3.3 与否定极性副词相关的几点说明 |
2.4 否定极性副词的分类 |
2.4.1 按照语法意义的分类 |
2.4.2 根据对否定性语境依赖程度的类别划分 |
2.4.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2.2 非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2.4.3 根据与否定词组合自由度的类别划分 |
2.4.3.1 自由组合类 |
2.4.3.2 不自由组合类 |
2.4.3.3 限制组合类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语义特征及成因 |
3.1 引言 |
3.2 否定极性副词的句法特征 |
3.2.1 句法功能的单一性和附属性 |
3.2.2 句法分布与辖域范围 |
3.2.3 对否定词的选择 |
3.2.4 对句类的选择 |
3.2.4.1 对陈述句的选择限制 |
3.2.4.2 对感叹句的选择限制 |
3.2.4.3 对祈使句的选择限制 |
3.2.4.4 对疑问句的选择限制 |
3.3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义特征 |
3.3.1 语义弱化或虚化 |
3.3.2 语义指向特征 |
3.3.3 极量特征 |
3.4 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4.1 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形成机制 |
3.4.1.1 自然语言的肯定与否定公理 |
3.4.1.2 违背肯定与否定公理的语言现象 |
3.4.1.3 关联标记模式对极量与肯否极性关系的解释 |
3.4.2 非极量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因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与否定结构的组合分布特征分析 |
4.1 引言 |
4.2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 |
4.2.1 否定极性副词+不+VP |
4.2.2 否定极性副词+不+助动词+VP |
4.2.3 否定极性副词+V+不+X+(O) |
4.2.4 否定极性副词+不+AP |
4.2.5 否定极性副词+A+不+X |
4.2.6 与含“不”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3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 |
4.3.1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VP |
4.3.2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AP |
4.3.3 否定极性副词+没(有)+NP |
4.3.4 与含“没(有)”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 |
4.4.1 时间类成员 |
4.4.2 程度类成员与范围类成员 |
4.4.3 语气类成员 |
4.4.4 与含“别”否定结构的组合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否定结构情态语义的选择限制考察 |
5.1 引言 |
5.2 情态的定义和类型 |
5.2.1 情态的定义 |
5.2.2 情态的类型 |
5.3 否定结构的情态类型 |
5.3.1 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3.2 不具备情态义的否定结构 |
5.4 对否定结构的情态语义选择 |
5.4.1 时间类成员 |
5.4.2 程度及范围类成员 |
5.4.3 语气类成员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与肯定结构的组合状况及语用功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与肯定结构组合的否定极性副词 |
6.2.1 强否定极性副词 |
6.2.2 弱否定极性副词 |
6.3 可共现肯定结构的特征 |
6.3.1 与隐性否定动词连用 |
6.3.2 与隐性否定副词连用 |
6.3.3 与隐性句否定表达共现 |
6.3.4 与其他词形成固定搭配 |
6.3.5 与非典型动词的连用 |
6.3.6 语境中临时获得消极否定语义 |
6.3.7 其他 |
6.4 可用于肯定结构的原因 |
6.4.1 语言的动态性 |
6.4.2 语言使用的个性差异 |
6.4.3 肯定结构与否定含义 |
6.5 否定极性副词的语用功能 |
6.5.1 增强语气 |
6.5.2 提高否定等级,凸显否定 |
6.5.3 主观性功能 |
6.5.4 反预期功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丝毫”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7.1 引言 |
7.2 “丝毫”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7.2.1 严格否定极性副词 |
7.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7.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7.3 “丝毫”的句法特征 |
7.3.1 “丝毫”的语法功能及词性探讨 |
7.3.1.1 作状语的“丝毫” |
7.3.1.2 做定语的“丝毫” |
7.3.1.3 做宾语的“丝毫” |
7.3.2 副词“丝毫”的句法格式特征 |
7.3.2.1 丝毫+否定动词+NP |
7.3.2.2 丝毫+否定副词+(助动词)+VP |
7.3.2.3 丝毫+V+否定词+C+(NP) |
7.3.2.4 否定词+助动词+丝毫+VP |
7.3.2.5 丝毫+否定词+AP |
7.3.2.6 丝毫+A+否定词+C |
7.4 “丝毫”的语用功能分析 |
7.4.1 通过焦点表述加强否定语气 |
7.4.2 通过强调“反预期信息”加强否定语气 |
7.4.3 通过全量否定加强否定语气 |
7.4.4 通过凸显主观性加强否定语气 |
7.5 “丝毫”与否定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7.5.1 基于客观世界肯定否定公理的解释 |
7.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始终”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8.1 引言 |
8.2 “始终”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8.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8.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8.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8.3 “始终”的各层面分析 |
8.3.1 “始终”的语义分析 |
8.3.1.1 表主观长时 |
8.3.1.2 表持续 |
8.3.2 “始终”的句法分布 |
8.3.2.1 “始终”位于主谓语之间 |
8.3.2.2 “始终”位于句首 |
8.3.2.3 “始终”与其他词的连用 |
8.4 “始终”的语境分布状况 |
8.4.1 “始终”与肯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1.1 “始终”与状态动词 |
8.4.1.2 “始终”与动作动词 |
8.4.1.3 “始终”与变化动词 |
8.4.1.4 “始终”与形容词 |
8.4.2 “始终”与否定结构共现分析 |
8.4.2.1 “始终”+没(有)+(助动词)+VP∕AP |
8.4.2.2 “始终”+不+(助动词)+VP∕AP |
8.4.2.3 “始终”+V不 C |
8.5 “始终”的极性分布规律 |
8.5.1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5.2 “始终”与[-持续性]谓语情状类型 |
8.6 “始终”的语用功能分析 |
8.6.1 主观评价 |
8.6.2 客观描述 |
8.6.3 焦点表述 |
8.6.4 对预期的否定 |
8.6.4.1 “始终”搭配肯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6.4.2 “始终”搭配否定结构的否定作用 |
8.7 “始终”极性特征隐现的语用认知阐释 |
8.7.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8.7.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8.7.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
8.7.3.1 “始终”的扩域和增强信息度的功能 |
8.7.3.2 “始终”隐藏极性特征的原因 |
8.7.3.3 “始终”显现极性特征的原因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一概”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9.1 引言 |
9.2 “一概”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9.2.1 倾向性否定极性副词 |
9.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3 非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9.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9.3 “一概”的语境分布特征 |
9.3.1 “一概”与显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1.1 格式“一概+否定词+VP” |
9.3.1.2 格式“一概+否定词+AP” |
9.3.1.3 格式“一概+其他+否定词+其他” |
9.3.1.4 格式“否定词+一概+VP” |
9.3.1.5 格式“否定词+其他+一概+VP” |
9.3.2 “一概”与隐性否定表达共现 |
9.3.2.1 与词语否定表达共现 |
9.3.2.2 与句否定表达共现 |
9.3.3 “一概”与肯定表达共现 |
9.4 与“一概”有关的语义问题 |
9.4.1 否定量域 |
9.4.1.1 全量否定 |
9.4.1.2 部分否定 |
9.4.2 “一概”的语义特征分析 |
9.4.2.1 表统括整体 |
9.4.2.2 表方式 |
9.4.2.3 表定量 |
9.4.3 语义特征对句法的制约 |
9.4.3.1 “一概”不能离谓的定位特征 |
9.4.3.2 “一概”不能直接被否定词否定 |
9.5 “一概”的语用功能分析 |
9.5.1 焦点表述 |
9.5.2 凸显主观性 |
9.5.2.1 主观评价 |
9.5.2.2 主观视角和主观情感 |
9.5.2.3 主观倾向 |
9.5.3 突出强调反预期信息 |
9.5.3.1 “一概”搭配否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5.3.2 “一概”搭配肯定表达的否定功能 |
9.6 “一概”与否定相亲和的允准动因 |
9.6.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9.6.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 |
9.6.3 主观增量 |
9.7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万万”的极性特征分析及语用认知阐释 |
10.1 引言 |
10.2 “万万”的否定极性类型特征 |
10.2.1 强制性否定极性副词 |
10.2.2 自由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3 定位类否定极性副词 |
10.2.4 直接组合与间隔组合 |
10.3 “万万”的语义分析 |
10.3.1 副词“万万”的句类分布 |
10.3.2 副词“万万”句的句式语义 |
10.3.2.1 “万万”+不+(助动词)+VP |
10.3.2.2 “万万”+V不 C |
10.3.2.3 “万万”+没(有)+VP |
10.3.2.4 “万万”+没(有)+NP |
10.3.2.5 “万万”与其他否定词 |
10.3.3 副词“万万”的语法意义 |
10.3.3.1 “万万”与否定词的共现语序规律 |
10.3.3.2 “万万”的语法化过程 |
10.3.3.3 “万万”的语境分布演变 |
10.4 副词“万万”的语用功能分析 |
10.4.1 传信评价 |
10.4.2 焦点表述 |
10.4.3 凸显主观性 |
10.5 “万万”与否定结构相亲和的语用认知阐释 |
10.5.1 基于标记模式理论的全量肯定否定规律 |
10.5.2 基于量值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5.3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的解释 |
10.6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对比分析 |
11.1 引言 |
11.2 相关研究概况 |
11.3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与构词方式 |
11.3.1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成员及数量 |
11.3.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构词方式 |
11.4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特征 |
11.4.1 否定极性副词的允准成分类型 |
11.4.2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极性敏感分类 |
11.4.2.1 极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2 强否定极性副词 |
11.4.2.3 弱否定极性副词 |
11.5 与否定词的语序及辖域关系对比 |
11.5.1 与否定词的语序关系 |
11.5.2 宽域型和窄域型否定极性副词 |
11.6 汉日否定极性副词的量性特征 |
11.6.1 极小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2 极大量否定极性副词 |
11.6.3 极大量与极小量之间的流动关系 |
11.7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对比分析 |
12.1 引言 |
1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否定类型 |
12.2.1 汉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2 日语界对“否定的性质与类型”的观点 |
12.2.3 “并”“决/绝”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2.4 “决して”的否定类型归属 |
12.3 从否定类型看“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1 作用于“语义否定”的“决して”与“决/绝” |
12.3.2 作用于“语用否定”的“决して”与“并”“决/绝” |
12.3.2.1 语境预设 |
12.3.2.2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义背景 |
12.4 “决して”与“并”“决/绝”的语法意义 |
12.4.1 “决して”的语法意义 |
12.4.2 “决/绝”“并”的语法意义 |
12.5 “决して”与“并”“决/绝”表达的否定含义 |
12.5.1 完全否定 |
12.5.2 部分否定 |
12.5.2.1 “决して”与部分否定 |
12.5.2.2 “并”与部分否定 |
12.6 对共现成分的选择与限制 |
12.6.1 对形容词的选择与限制 |
12.6.2 对句类的选择与限制 |
12.6.3 与“预设否定”专用表达呼应的“决して” |
12.7 本章小结 |
第十三章 结语 |
13.1 基本观点与结论 |
13.2 本文的特点与创新 |
13.3 今后的研究课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夸张的级差含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理论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问题与展望 |
第二节 夸张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问题与展望 |
第三节 级差含义的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 |
三、问题与展望 |
第四节 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夸张级差含义研究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级差含义分析理论框架 |
第一节 言语行为的分类 |
一、言语行为的定义 |
二、行事行为的分类 |
(一)Austin的分类 |
(二)Searle的分类 |
第二节 级差与级差含义 |
一、级差与级差含义的定义 |
(一)级差的定义 |
(二)级差含义的定义 |
二、级差含义的推导机制 |
(一)级差模型 |
(二)临时语用级差 |
第三节 言语行为与夸张的关系 |
一、承诺类言语行为中的夸张现象 |
二、表态类言语行为中的夸张现象 |
三、威胁类言语行为中的夸张现象 |
第四节 级差含义与夸张的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夸张的级差含义研究 |
第一节 承诺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级差含义分析 |
一、承诺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高参照点分析 |
二、承诺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低参照点分析 |
第二节 表态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级差含义分析 |
一、夸赞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级差含义分析 |
(一)夸赞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高参照点分析 |
(二)夸赞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低参照点分析 |
二、贬损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级差含义分析 |
(一)贬损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高参照点分析 |
(二)贬损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低参照点分析 |
第三节 威胁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级差含义分析 |
一、威胁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高参照点分析 |
二、威胁类言语行为中夸张的低参照点分析 |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主要成果 |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对后续研究的建设性意见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中国电视剧语言的梯级会话含义研究 ——以《奋斗》和《北京青年》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
1.1 Conceptualization of Scalar Implicature |
1.2 Properties of Scalar Implicature |
1.3 Research Questions |
1.4 Research Significance |
1.5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
2.1 Previous Studies on Scalar Implicature |
2.1.1 Previous Studies on Scalar Implicature Abroad |
2.1.2 Previous Studies on Scalar Implicature in China |
2.2 Previous Studies on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n TV Dramas |
2.3 Summary |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
3.1 Cognitive Mechanism of Scalar Implicature |
3.1.1 Scalar Model |
3.1.2 Ad hoc Pragmatic Scale |
3.2 Pragmatic Constraints on Scalar Implicature |
3.3 Summary |
Chapter Four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Scalar Implicature in TV Drama Conversations |
4.1 Scalar Implicature via Scalar Model |
4.1.1 Scalar Implicature via Canonical Scalar Reasoning |
4.1.2 Scalar Implicature via Inverted Scalar Reasoning |
4.2 Scalar Implicature via Ad hoc Pragmatic Scale |
4.2.1 Construction of Ad hoc Pragmatic Scale |
4.2.2 Rules for Deriving Scalar Implicature via Ad hoc Pragmatic Scale |
4.3 Communicative Effects Conveyed by Dramatic Conversations |
4.3.1 Strengthening the Force of Expressions |
4.3.2 Saving Hearers' Face |
4.3.3 Expressing Blame |
4.3.4 Delivering Irony or Satire |
4.4 Summary |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
References |
Appendix Ⅰ |
Appendix Ⅱ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Acknowledgements |
(4)交通宣传用语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交通宣传用语及相关研究 |
1.2.1 标语研究现状 |
1.2.2 交通宣传用语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方法 |
1.4 语料来源 |
第二章 交通宣传用语概述 |
2.1 交通宣传用语的定义和特点 |
2.2 交通宣传用语的类型 |
2.3 交通宣传用语的功能 |
2.3.1 说服功能 |
2.3.2 提醒功能 |
2.3.3 强制功能 |
2.3.4 激励功能 |
2.3.5 感情功能 |
第三章 交通宣传用语的语音研究 |
3.1 音节协调 |
3.1.1 音节的匀称整齐 |
3.1.2 节奏明快 |
3.2 同韵呼应 |
3.2.1 排韵 |
3.2.2 随韵 |
3.2.3 交韵 |
第四章 交通宣传用语语法研究 |
4.1 交通宣传用语的句型 |
4.1.1 单句 |
4.1.2 复句 |
4.1.3 重复句中分句的结构类型 |
4.2 交通宣传用语的句类 |
4.2.1 交通宣传用语中的陈述句 |
4.2.2 交通宣传用语中的祈使句 |
4.2.3 交通宣传用语中的疑问句 |
4.3 交通宣传用语的句式 |
4.3.1 多用整句,少用散句 |
4.3.2 多用短句,少用长句 |
4.3.3 多用肯定句,少用否定句 |
第五章 交通宣传用语的语用研究 |
5.1 交通宣传用语修辞格的运用 |
5.1.1 对偶 |
5.1.2 比喻 |
5.1.3 排比 |
5.1.4 双关 |
5.1.5 仿拟 |
5.1.6 比拟 |
5.1.7 顶真 |
5.1.8 回环 |
5.2 交通宣传用语所遵循的语用原则 |
5.2.1 交通宣传用语和言语行为理论 |
5.2.2 交通宣传用语和合作原则 |
5.2.3 交通宣传用语和礼貌原则 |
5.3 交通宣传用语的语用力度研究 |
5.3.1 什么是语力 |
5.3.2 交通宣传用语的语力级差 |
5.3.3 影响语力级差的因素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语言力视角下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点 |
第2章 电视访谈节目相关概述 |
2.1 电视访谈节目的含义 |
2.2 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的含义 |
2.3 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 |
2.3.1 访谈节目中主持人语言特征 |
2.3.2 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特色 |
2.3.3 访谈节目中主持人的语言误区 |
第3章 语言力相关概述 |
3.1 语言力的含义 |
3.2 语言力理论的发展 |
3.3 语言力的特征 |
第4章 访谈节目主持人语言力的体现 |
4.1 访谈节目宏观框架下主持人语言力分析 |
4.1.1 节目开端的主持人语言力分析 |
4.1.2 节目本体中的主持人语言力分析 |
4.1.3 结尾中的主持人语言力分析 |
4.2 微观视野下的主持人语言力分析 |
4.2.1 主持人语言力在话语交替中的分析 |
4.2.2 话语标记语中语言力分析 |
第5章 语言力作用下访谈节目主持人应对策略 |
5.1 语言力下主持人语用策略 |
5.1.1 语言力下主持人的合作原则 |
5.1.2 语言力下主持人的礼貌原则 |
5.1.3 语言力下主持人的维护“面子”原则 |
5.2 语言力下主持人话语的适度策略 |
5.3 语言力下主持人话语的缓解策略 |
5.4 语言力下主持人的调整策略 |
5.5 语言力下主持人的引导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6)极性隐喻的梯级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极性隐喻的特点 |
1. 极性敏感性 |
2. 统指功能 |
二、极性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
1. 如何区分同级词语的极性? |
2. 如何解释对立现象? |
三、基于概率的极性词的梯级模型 |
1. 自信息 |
2. 基于概率的梯级逻辑 |
四、对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 |
1. 同级的极性隐喻的区分 |
2. 对立现象的解释 |
五、结语 |
(7)双重否定的语义与功能的关联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引言 |
1.双重否定的修辞功能的修辞功能介绍 |
1.1 双重否定的语用功能 |
1.2 曲言介绍 |
1.3 双重否定的修辞功能 |
1.4 双重否定结构的语境特征 |
2.国内外对双重否定的语义语用研究情况 |
2.1 Jespersen:冗长的形式能够减弱语气 |
2.2 范振强,肖治野:否定管辖与语义等级变换 |
2.3 Horn对双重否定现象的解释 |
2.4 Levinson:新格赖斯语用机制 |
2.5 上述观点的评述及启示 |
3.双重否定的会话含义特性及语用动因 |
3.1 对立关系与矛盾关系——否定之否定的语义分析 |
3.2 双重否定结构的会话含义特征 |
3.3 使用双重否定的语用动因 |
4.双重否定的语义定位和解歧 |
4.1 双重否定的规约含义与特殊会话含义的推导 |
4.2 关联理论对双重否定语义定位的贡献 |
5.对双向优选论的重新解释 |
5.1 优选论及双向优选论的介绍 |
5.2 双向优选论的分析模式 |
5.3 双向优选理论的不足 |
5.4 基于语境效果与关联定位的双向优选模型 |
6.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对等级含义研究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内等级含义研究概述 |
二、对等级含义研究的思考 |
(一) 强项对弱项的否定 |
(二) 认知与等级含义 |
结语 |
(9)极向性表达的认知研究及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极向性表达①及其研究概况② |
二、Israel对PIs的认知研究 |
1.语用梯级与梯级推理 |
2.Israel的PIs梯级模型① |
1) 初始方案:模型1 |
2) 修正方案:模型2 |
三、讨论:一个疑问 |
四、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相对性准则 |
五、结语 |
(10)国外极性词语的梯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极性词语 |
3 极性词语的多维研究概况 |
4 极性词语的梯级模型 |
4.1 梯级模型 |
4.2 极性词语的原始梯级模型 |
4.3 极性词语的修正梯级模型 |
5 语用合适性条件和梯级推理的总则 |
6 结束语 |
四、梯级含义与语力的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否定极性副词研究[D]. 郑玉贵.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2]言语行为理论视角下夸张的级差含义研究[D]. 张琳. 黑龙江大学, 2016(03)
- [3]中国电视剧语言的梯级会话含义研究 ——以《奋斗》和《北京青年》为例[D]. 贾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14(02)
- [4]交通宣传用语调查研究[D]. 何瑜群. 广西师范大学, 2014(11)
- [5]语言力视角下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话语分析[D]. 赵晓炜. 陕西师范大学, 2012(03)
- [6]极性隐喻的梯级逻辑[J]. 蒋勇,翟澍,邢雪梅. 当代修辞学, 2011(03)
- [7]双重否定的语义与功能的关联定位[D]. 翟澍. 复旦大学, 2011(04)
- [8]对等级含义研究的思考[J]. 方瑞芬.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05)
- [9]极向性表达的认知研究及思考[J]. 龚卫东. 国外外语教学, 2006(04)
- [10]国外极性词语的梯级研究[J]. 龚卫东,蒋勇. 外语学刊, 20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