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晓维(四川省泸州市医学院附属中医院外三病区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中药保留灌肠对于治疗结肠炎的方法护理及体会,结果:溃疡性结肠炎84例,治愈36例,显效4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治愈率92.8%;慢性结肠炎52例,治愈24例,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治愈率90.3%。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是临床治疗慢性结肠炎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中药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结肠炎护理
【中图分类号】R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326-02
结肠炎属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易反复发作且常规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为寻求其有效的治疗方法,我们采用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方法治疗结肠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9年1月至2010年5月门诊及病房住院治疗的结肠炎患者共136例,主要临床症状为反复发作的腹泻、腹痛、黏液便、脓血便及里急后重感等。所有患者均由纤维结肠镜检查确诊,肠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或溃疡。其中溃疡性结肠炎84例,慢性结肠炎52例;男32例,女20例;年龄29~68岁。其中轻度腹泻45例,中度腹泻68例,重度腹泻18例,严重腹泻5例(轻度腹泻3~4次/天,中度腹泻5~8次/天,重度腹泻9~10次/天,严重腹泻≥10次/天)。
1.2灌肠液的配制中药灌肠液:马齿苋、柴草根、白头翁各20g,白芷、地榆各15g,黄莲、五倍子、秦皮各10g,肉豆蔻各10g,浸泡30min,微火煎药液2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治疗2周[1]
2护理
2.1体位一般于晚9时左右灌肠,嘱患者灌肠前排空大便,灌肠时要少暴露患者的肢体,以防止受凉,对肛门周围进行坐浴清洗。保留灌肠的体位非常重要,患者一定要取左侧卧位,我们曾经对20例患者采取第一次左侧卧位,第二次右侧卧位,进行临床自我对照观察,发现左侧卧位保留灌肠后排便的间隔时间平均大于8h,而右侧卧位保留灌肠后,平均排便的间隔时间为4h[2],反之,右侧卧位时乙状结肠的平面高于直肠,这样灌肠后药液容量溢出,另外在左侧卧位的同时将患者的臀部抬高。临床上结肠炎80%的病变在乙状结肠和直肠,这样左侧卧位,灌肠后抬高臀部可使药物直接长时间地作用于病变部位,可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灌完后仍然要求患者保左侧抬臀卧位,不要变动体位。同时也要了解患者的病变部位,根据病变部位的不同采取相应的体位[3]。对于少数患者的病变在左半结肠或全结肠及肛门失禁的患者,我们采取膝胸卧位,药物灌入后嘱患者保持膝胸卧位20min,取俯卧位,然后转向左侧或右侧卧位[4]。
2.2方法灌肠药液的温度,一般应以肠腔温度稍高或相同,肠腔温度为37℃~37.5℃,所以灌肠药液的温度一般多保持在37℃~38.5℃之间,这样有利于药液的保留及吸收,温度过高可使肠腔黏膜受刺激处于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的肠黏膜易引起排便反射,过低不利于药物的吸收,达不到治疗效果,同时会刺激肠黏膜引起蠕动,不宜于药液的保留。肛管插入的深度,一般在15cm~20cm,大于20cm时,患者会自我感觉不适,而且创伤过大。过浅而小于10cm时,药液进入直肠后,刺激引起排便反射,从而使药液排出,不宜保留。因乙状结肠弯曲较多,过浅则达不到病变部位。插管后,手扶肛管或固定,防止滑出。肛管的型号应选择16号18号肛管,便于灌肠后保留有利于药物的吸收。灌肠后应用40℃的水将肛灌肠管适温插入,插入肛管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防止患者产生恐惧心理,而不给操作,灌肠药液注入的速度不宜过快,以60点/min的速度为宜,否则过快时肛门处肿胀不适出现便意,对肠腔充盈过快,直肠压力增高即引起排便反射。速度过慢,药液温度难以维持,在灌肠的过程中,要有整体观念,密切观察患者的颜面部颜色,心律的快慢,血压的高低,呼吸频率的快慢,有无烦躁不安,汗出等症状。若发现应立即终止灌肠,并且对症处理[5]。
2.3健康指导患者在整个灌肠治疗期间要作好饮食护理,出院时要做健康指导,嘱期禁食油腻,辛辣以及刺激性食物,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为主,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及饮食习惯,戒烟、戒酒,调整心情,保持愉快乐观,劳逸结合,方能达到最佳疗效。
3结果
3.1疗效判定标准[6]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成形,1~2次/天,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2~3次/天,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炎症或溃疡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减轻,大便3~4次/天,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炎症减轻或溃疡缩小;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乙状结肠镜检查肠黏膜无变化。
3.2两种结肠炎的治疗结果溃疡性结肠炎84例,治愈36例,显效4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6%,治愈率92.8%;慢性结肠炎52例,治愈24例,显效23例,有效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治愈率90.3%。
4体会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肠炎,中药直接于作用肠粘膜发挥作用,迅速消除或缓解症状,无不良反应,疗效显著,治愈率高。
参考文献
[1]张金玉.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J].山西中医杂志,增刊,2001,1.
[2]刘辉锡类散保留灌肠辅肋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
[3]肖小娥,朱云霞.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灌肠方法的改进[J].护理学杂志,2002,2.
[4]王新德,张俐,兰英.保留灌肠应注意五度[J].护理研究,2002,10.
[5]徐新华,卜文红,石全东.预防清洁灌肠时肛管堵塞法[J].护理研究,2000,14
[6]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93,13(6):354.
[7]李艳华,邵静梅.改进中药保留灌肠方法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9,34(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