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薇[1]2004年在《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及其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与城镇化的迅猛发展,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在小城镇建设中只注重经济利益,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个人利益的现象大有存在,同时由于小城镇经济发展的外向性,致使生态环境,资源遭到了掠夺式的开发与破坏。 针对当今小城镇发展的不经济性、不可持续性,本论文从小城镇概念的界定出发深入研究了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与可持续发展对策,同时分析了我国城镇化对小城镇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最终提出了指导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并分析了此调控体系的调控目的,体系内涵及调控途径,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指导的深远意义。 小城镇建设作为中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导思想上,必须尽最大努力,切实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所体现的经济和社会的相互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使小城镇建设迈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而在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的同时,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协调经济与人口、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使它们之间可以协调,互相促进,使小城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罗崇敏[2]2006年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叁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叁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叁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王素斋[3]2014年在《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驱动力量。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数以亿计的中国人从农村走向城镇,推动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转变。在我们感叹这史无前例的大变革的同时,也看到,城乡差距日益加大,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进城农民工不能享受到均等化的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和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等诸多问题,使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难以为继,成为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瓶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推进城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文力图将新型城镇化发展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论文从世界城镇化发展一般规律出发,从科学发展观的视角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分析传统模式存在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准确把握中国城镇化的特殊性,论证选择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必然性及其内涵、特征和战略方向,在借鉴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典型案例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国模式”的基本要求、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从而为转变城镇化发展模式,实现城镇化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具体来说,论文结构上共分为理论基础、问题与经验、对策建议叁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导论和第一章),主要是对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国城镇化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阐述城镇化发展模式的基本概念和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城镇化思想、中国化城镇化理论、西方学者城镇化理论以及科学发展观理论在内的相关理论,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选择提供理论基础。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章),主要是用科学发展观审视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回顾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总结成就和历史经验,分析问题及成因,阐明城镇化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并对中外城镇化发展模式进行案例研究,为明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价值取向提供现实依据和经验借鉴。第叁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目标、基本思路和原则,构建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框架,提出新型城镇化推进路径和体制机制保障的对策建议。本文在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就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着力推进以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升人口城镇化水平;坚持生态优先,建设集约、智慧、绿色、低碳的城镇化,为人们提供生态宜居的生活环境;强化产业支撑,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为农业人口转移夯实产业基础;优化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构建科学的城镇体系,引导人口合理流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化质量,为人们生活品质提升创造条件;尊重自然与传统,塑造城镇特色,让人们看得见、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统筹城乡,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让城乡居民共享城镇化发展成果。
王丽洁[4]2008年在《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对"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的深刻认识、国家一系列鼓励小城镇发展的政策出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小城镇在数量和规模上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然而在小城镇快速发展的背后,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使原本紧张的人地矛盾更是雪上加霜。一方面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土地后备力量不足;另一方面建设用地扩张严重,土地粗放利用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势在必行,对其研究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从生态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城市规划学等多学科角度出发,在对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一般性问题分析的前提下,着重对个性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文章首先在调查分析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阐述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理论的基础上,对小城镇土地利用存在问题的深层内因、小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动力、土地集约优化影响因素及技术指标等展开系统分析,进而构建不同类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综合评价体系,为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提供决策依据。其次,提出了利用片区规划、生态规划、动态规划等新的规划方法实现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的新思路。然后探讨了城市边缘地区、城镇密集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等不同类型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对策以及小城镇内部工业用地、居住用地、绿化用地等各类用地的集约优化利用模式。同时在对天津、唐山、张家口市小城镇实地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把新方法与策略运用到实践中,提出叁地市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途径。最后,文章从保护生态环境景观、继承文化传统、加强城镇体系规划、提高公共参与程度以及小城镇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协调五个方面,探讨如何真正实现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为以后的研究工作开启了新的方向。
田宇鸣[5]2007年在《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实施城市化战略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然而,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在促进了小城镇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急剧推进的城市化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实现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生态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生态规划是确保小城镇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实现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论文对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生态规划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初步研究,具体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探讨:1)基于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分析了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特征,指出城市化与小城镇生态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并通过实践调查、理论分析,阐明了苏州高新区内小城镇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实质与原因,指出在小城镇尺度上展开生态规划是必要的。2)分析了小城镇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通过辨析得出影响小城镇生态规划的不确定因素主要来自小城镇自身发展、生态规划本身以及外部环境的边界效应叁方面。3)探讨了基于不确定性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的功能、目标、研究方法和内容,指出在小城镇生态规划过程中要重点考虑外部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4)选择苏州高新区正处于城市化发展中的典型小城镇——浒墅关镇展开生态规划实践研究。首先,确定了浒墅关镇生态规划的内容与技术路线;其次,在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辨析浒墅关镇的生态功能,并通过建立指标体系进行差距分析,确定浒墅关镇生态规划的目标与重点内容;最后,在生态功能区划的基础上重点对浒墅关镇生态经济发展、生态人居建设、生态中心镇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具体规划。
肖万春[6]2005年在《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融合的通途。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揭示农村城镇化的实质内涵、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角度评价农村城镇化水平,提出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方针、战略目标、发展思路、对策建议和政策选择,以加快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第叁步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叁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经济学理论为基础,主要运用以下几种研究方法:①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②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③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④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⑤比较分析与历史分析相结合;⑥结构分析和制度分析相结合。在这些方法中贯穿调查研究:一是对我国几个典型地区农村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广泛调查,力求获得全面、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二是利用信息手段网上收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便于比较分析;叁是召开有关专家、部门负责人座谈会,进行专家咨询。在收集丰富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理性分析和思考探索,努力形成比较系统的在理论上有创新性和超前性,在实践中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本文围绕中国农村城镇化这一主题,从四大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引言。主要阐述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现实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重点和方法,为下面对农村城镇化问题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提供平台。 第二部分:第 1 章至第 4 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在详细分析农村城镇化理论研究情况的前提下,站在前人研究成果之上,进一步进行基础性分析,揭示农村城镇化的内涵、特征、类型、水平度量,剖析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原理;运用这些理论和原理,探讨中国农村城镇化的依托和机制,构造农村城镇化机制体系,揭示农村城镇化运行的内在规律和农村城镇化机制体系运行的条件。第 1 章剖析农村城镇化内涵:一是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和城镇聚集;二是城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叁是城镇反哺农村,城镇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促使农村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和农民生活方式现代化;四是城乡作为一个整体达到融合,实现城乡资源的高度共享。2第 2 章和第 3 章揭示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农村城镇化发展,依托结构互利效应、结构升级效应、结构聚集效应和结构开放效应的强化。农村城镇化结构效应的发挥,是在相应的动力机制、聚集机制和开放机制作用下实现的。比较利益驱动是城镇化的原动力机制,城镇间以及城镇与农村间的相互作用是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强化的基本动力机制,技术进步和新型工业化发展是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提高的主导动力机制;农村城镇化的聚集机制是由竞争利益机制、政策调控机制和分工协作机制有机结合形成的;农村城镇化开放机制主要是指产业关联机制、贸易机制和教育培训机制形成的机制体系。农村城镇化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是:良好的资源配置制度、有效的产业组织制度和灵活的企业制度;有效率的供求结构和科学的收入分配结构;现代化的社会结构。第 4 章建立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体系和度量模型。单一的人口指标标准不能准确衡量农村城镇化水平。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度量指标的设置,既不能照搬单一的人口指标法,也不能面面俱到,要从城镇化数量和素质的有机结合上设置由农村城镇化基础水平指标、农村城镇化社会发展水平指标和农村城镇化潜在动力指标等 3 个一级指标和 16 个二级指标组成的城镇化水平指标体系。根据发达国家农村城镇化基本实现的一些参考标准和我国 21 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标准,结合我国当前实际,设置我国农村城镇化基本实现的指标体系标准值和相应的权数,建立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模型和城镇化水平阶段标准。第叁部分:第 5 章至第 9 章。这一部分是论文的主干。从实证角度对国内外农村城镇化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揭示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规律。第 5 章比较分析美、日和印度等典型国家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城镇化发展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这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具体体现在:一是城镇化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和企业聚集为支撑;二是市场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前提;叁是大城市的超先发展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为依托;四是政府的有效调控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五是人的需求和创造性是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第 6 章分析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历史进程和现状: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综合指数还处在初期阶段的后期。农村城镇化结构互利效应机制被扭曲,城镇化结构互利性差;创新机制乏力,城镇化结构升级效应不明显;产业布局分散,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城镇化结构聚集效应弱;充分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没有形成,城镇化开放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以城镇建设政策替代城镇化政策;二是把城镇化政策等同于工业化政策;叁是缺乏区际城镇化协调政策;四是城乡政策分割。3第 7 章主要对我国农村城镇化典型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基本结论:一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道路是从全国整体而言的;二是各区域城?
许玲[7]2004年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学科、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研究方向:农村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博士研究生:许 玲 导 师:陈宗兴教授 在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的背景下,小城镇作为城乡之间的中转站和联系的纽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处在一定的经济区域中,受到大城市的辐射、扩散和周围农村腹地的双重影响,加之其自身的农村城市化发展过程,它们的发展,对区域城镇化进程、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城乡一体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出现了诸如人口管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严重问题。本文基于区域经济学及城镇化理论对大城市周边地区的小城镇及其发展机制进行了探讨,利用系统及区域的观点,将小城镇放进大城市——小城镇——农村腹地共同构成的经济区域中,研究了这些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对策和途径。全文由八章主体内容构成。一、导论首先介绍了论文研究的国际和国内的现实背景、理论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和动态作了较为全面、客观的综述和评价,明确了研究的重点;最后,就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创新之处和文章的框架结构进行了说明。二、相关概念界定首先对小城镇概念进行界定。在分析讨论小城镇的内涵、几种有关小城镇的概念、小城镇的经济特征、地位与作用、国外小城镇建设的经验与发展趋势等的基础上,本文中小城镇概念界定为:小城镇包括四类,县城(县政府所在地的建制镇)、其他建制镇和有一定规模的集镇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卫星城镇。然后进行了大城市周边地区的界定。探讨了大城市周边地区的概念、主要特点和地域范围。叁、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相关理论本章介绍了城镇化和区域经济学这两大对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影响较大的理论。在城镇化理论中阐述了城镇化的含义、进程与特点、主要形式和动力机制及相关因素,在对世界、中国城镇化发展分析基础上明确了中国重点发展小城镇的城镇化道路。在区域经济学理论中论述了区域空间结构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前者包括区域空间结构模式、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和空间近邻效应,后者包括区域增长极和点轴开发理论、区域经济发展梯度理论和区域经济发展辐射理论。最后,对城镇化过程中的一个发展阶段——郊区化的理论和发展模式进行了论述。四、小城镇的特点、发展模式、动力及其存在问题
张秀波[8]2013年在《黑龙江省生态型城镇建设的公共政策体系研究》文中提出建设生态城镇,不仅是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城镇自身发展的要求。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功能。”加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规划建设将成为今后我国城镇化的重点。但是在小城镇生态治理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城镇生态价值常常被忽略。所以,为了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我国今后城镇化道路的重点应放在建设生态型城镇。黑龙江省作为欠发达省份,发展小城镇尤其是生态型小城镇应该成为黑龙江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一条独特道路。黑龙江省城镇发展中表现出的各种生态问题和现实状况,对黑龙江省政府的生态城镇建设和生态治理提出了严峻考验。当前黑龙江省在生态城镇建设方面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在公共政策的制定上有许多探索和创新,也产生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生态城镇建设的公共政策体系存在缺失,各项公共政策并未真正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公共政策完整体系。论文在系统总结前人关于生态城市的内涵、建设模式、基本特征、空间形态及其规划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生态城镇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采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以黑龙江省小城镇为研究对象,对黑龙江省生态型小城镇建设中的生态现状和政策因素进行研究,分析黑龙江省在城镇化面临的生态问题和政策原因,并通过介绍国外典型地区的生态城镇建设的典型案例,全面系统的剖析生态城镇的建构方法和模式,总结国外生态型城镇建设的经验及对黑龙江省的启示,根据生态型城镇建设和发展的客观需求,从政府职能的视角,构建促进黑龙江省生态型城镇形成与发展的完整公共政策体系,以期为黑龙江省的生态型城镇建设提供参考,并为我国其他类似省区的小城镇建设提供借鉴依据。论文从动态的角度提出了“生态型城镇”的完整概念,将生态型城镇从一种静态的城镇类型发展成为一种动态的发展模式,在系统研究黑龙江省生态城镇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型城镇建设的公共政策体系,公共政策体系内部各政策要素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发挥政策合力,既实现城镇化快速发展的目标,又兼顾到生态环境、资源的良性利用,为推进黑龙江省生态型城镇建设的健康发展提供新思路。
赵莹[9]2013年在《我国长叁角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持续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更是城镇与农村、传统和现代社会发展差距全面缩小的过程,城镇化水平是我国发展程度的综合性标志。经过长期建设,我国“人口转移型”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结构转换型”高级城镇化特征也初现倪端。在此背景下,党中央进一步提出未来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战略目标,即:努力实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这表明,城镇化将是我国发展的新引擎,如何更好的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值得研究的重大问题。从人口结构看,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较大,需要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虽然目前“人口转移型”初级城镇化建设己取得不错的成绩,部分地区也逐渐呈现出“结构转换型”高级城镇化特征,但到2030年,我国转移到城镇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预计还会增加3.5亿。很明显,单纯依赖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我国城镇化建设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只有借助于小城镇这个重要平台,城镇和农村、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之间才更容易形成一种平衡关系。所以说,建设好小城镇是触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深层次矛盾的关键,也是实现城乡统筹、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地区,我国长叁角地区小城镇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代表全国小城镇建设的最高水平。而在具体建设过程中,长叁角地区小城镇也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其它地区小城镇而言,这些经验都是宝贵的财富,对其健康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在当前的国际经济、国内政策环境下,我国长叁角地区小城镇建设依然面临众多严峻的挑战;按照新型城镇化建设标准,长叁角地区小城镇自身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些对我国其它地区小城镇建设也具有一定的警戒作用。鉴于此,在简单分析了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内涵、小城镇建设理论基础、小城镇功能及发展动力因素、小城镇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本文将我国长叁角地区小城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剖析其发展历程及现状;归纳、比较分析、评价长叁角及东部其它地区小城镇特点,总结长叁角地区小城镇发展趋势;结合小城镇建设的国际经验和教训,获得长叁角地区小城镇建设的相关启示;初步探索长叁角地区小城镇发展规律,指出长叁角地区小城镇遵循自身发展规律、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径,从而为我国长叁角及其它地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依据。
付红军[10]2005年在《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对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的总结与借鉴的基础上,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操作性较强的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 (1) 评述了国内外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及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成果,为后面的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和方法背景。 (2) 根据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理论和构建原则,将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成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能力、旅游经济效益、旅游社会效益、旅游软硬环境建设能力及旅游客源市场开拓能力五大子系统,并在初选74项单项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小城镇的具体情况进行指标的完善过程。 (3) 应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层和单项指标的权重,然后用线性加权法求得综合评价分数,初步建立了一套比较科学、操作性较强的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 (4) 在评价方法的应用上,通过使用SPSS软件、MATLAB软件,详细地阐述了凤凰县沱江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综合评价的过程,得出目前沱江镇旅游业处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阶段,正在向旅游业初步可持续发展阶段过渡。 (5) 在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制约沱江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参考文献:
[1]. 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及其宏观调控体系的研究[D]. 张薇. 河北农业大学. 2004
[2]. 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3].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D]. 王素斋. 南开大学. 2014
[4]. 小城镇土地集约优化利用研究[D]. 王丽洁. 天津大学. 2008
[5]. 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生态规划研究[D]. 田宇鸣. 苏州科技学院. 2007
[6]. 中国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D]. 肖万春. 中共中央党校. 2005
[7]. 大城市周边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 许玲.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
[8]. 黑龙江省生态型城镇建设的公共政策体系研究[D]. 张秀波.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3
[9]. 我国长叁角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 赵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3
[10]. 小城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付红军. 中南林学院. 2005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小城镇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论文; 农村人口论文; 城镇体系规划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城镇人口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农村论文; 土地政策论文; 宏观调控手段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