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伦坡拉盆地沉积特征分析及油气地质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钟凌林,钟康惠,秦覃,严钊,杨雄,何智远,张洪杰,彭杰,Johan De GRAVE,Stijn DEWAELE,周慧文,何兴杰,韩文文,龚晓波,杨海锐,董随亮,常宇鹏,李开智,窦杰,李林,何明峰,刘毅龙[1](2022)在《西藏班公湖—怒江构造带尼玛盆地构造性质》文中研究指明雅鲁藏布江洋俯冲及印度-欧亚陆陆碰撞导致了强烈的大陆岩石圈挤压变形与青藏高原的隆升。研究青藏高原内部破碎带构造-沉积演化,对理解相关变形如何向欧亚大陆腹地扩展传递至关重要。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发育一系列白垩纪—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保存了关于该时期高原内部构造-沉积演化的丰富信息。针对该类盆地的构造性质和形成机制有走滑拉分盆地、断陷盆地、前陆盆地3类不同观点。若要检定上述观点,需要开展如下工作:(1)查明盆地基底与充填建造变形特征;(2)结合构造背景探究其演化机制。鉴于此,本文对该带内尼玛盆地开展大比例尺地质填图与构造分析,结合前人成果,对盆地构造背景、构造性质和构造演化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了如下认识:(1)尼玛盆地基底为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形成的软碰撞缝合带内的变质岩与海相沉积岩。基底断裂为近东西走向,倾向或南或北的逆冲断裂。(2)盆地充填建造为上白垩统—新近系多旋回河湖相沉积。其变形样式主要为轴向近东西延伸的非对称褶皱,局部卷入基底断裂变形。多幕次变形自边缘向盆地中心前展式递进发展。(3)盆地可以划分为盆北掀斜隆起、南部推覆扇状隆起两处主要剥蚀物源区、中部基底断片掀斜隆起一处次要剥蚀物源区,以及北部叠瓦状压陷区与南部对冲压陷区两处主要构造沉积单元,其构造格架可以概括为"三隆夹两坳"。(4)尼玛盆地肇始于班公湖—怒江洋闭合导致的南北向地壳缩短。其后,雅鲁藏布江洋北向俯冲与印度-欧亚碰撞所致南北向挤压,导致盆地基底断裂发生周期性活动,伴有多旋回磨拉石建造与递进变形。简言之,尼玛盆地为软碰撞缝合带之上发育的山间压陷盆地。
卢鹏羽[2](2021)在《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坡拉盆地地处羌塘地块和冈底斯地块的结合带上,从西到东可划分为蒋日阿错、江加错及爬错三个凹陷,资源潜力巨大。本文选取优质烃源岩层段始新统牛堡组三段下亚段(E2n3-3)、牛堡组二段上亚段(E2n2-1)、牛堡组二段中亚段(E2n2-2)进行研究,通过TOC、岩石热解、显微组分、元素分析等地球化学实验,饱和烃、芳烃等生物标志物特征,BP神经网络模型方法,对伦坡拉盆地纵向上三个亚段以及平面上蒋日阿错凹陷、爬错凹陷、江加错凹陷进行了烃源岩评价,并计算生烃量,取得以下认识:1.查明研究区牛堡组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通过对比各种烃源岩评价指标明确了适用于伦坡拉盆地的烃源岩评价标准。通过镜检干酪根类型指数、岩石热解等有机地球化学实验进行了烃源岩评价,其中牛三下段、牛二上段、牛二中段烃源岩均属于优质烃源岩;有机质类型显示腐泥组和镜质组占主要成分,牛三下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1型,混有部分Ⅰ型;牛二上和牛二中有机质类型为Ⅰ型、Ⅱ1型共存,少量样品有机质类型为Ⅱ2型;三个层段的有机质成熟度都达到生烃门限,且随着深度的增加成熟度不断升高。2.应用生物标志化合物,分析烃源岩的母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特征。总体上样品植烷优势明显且伽马蜡烷和硫芴含量很高,反映出牛堡组沉积时处于高盐还原环境,其中牛三下亚段的咸化程度最高、还原性最强。四环萜烷含量较低,芳烃中二甲基菲呈“V”字型分布,甾烷中牛三下C28占据主要优势,牛二上、中亚段C29占据优势,综合分析得出有机质母质来源为藻类等低等水生生物,混杂有部分陆源植物。3.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有机碳含量的预测,针对对研究区三套烃源岩进行了生烃量计算。优选出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声波时差(AC)、体积密度(DEN)及深度作为输入层,结果显示训练样本与测试样本拟合程度良好并克服了Δlog R法中人为去除异常点的情况。有机碳含量预测结果显示从盆地边缘至中心TOC含量增加,在0-1.5%之间,与实测数据相吻合。使用有机碳法计算盆地生烃量,三套烃源岩总生油量达1.179×109t,总生气量达158.266×109m3。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生油量较高,同时蒋日阿错凹陷生气量也很高,有进一步勘探的潜力;而纵向上,牛二段中亚段无论是生油量还是生气量都比较高,有较大的生烃潜力。
王代春[3](2021)在《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其主体由喜马拉雅地块、拉萨地块、羌塘地块、松潘-甘孜地块以及各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以及雅鲁藏布缝合带构成。这些块体间相互挤压、剪切以及块体内部的一系列构造作用导致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裂带和走滑断裂带并使地壳缩短加厚,伴随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发生,使得青藏高原成为了研究地球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共同组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在两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大洋闭合的标志,也是板块之间碰撞造山的标志。伦坡拉盆地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部,是研究拉萨-羌塘块体拼接过程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关键位置。本文通过对伦坡拉盆地新近系丁青湖组碎屑沉积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研究,揭示碎屑源区发生的冷却剥露事件,结合前人对此盆地的地层年代、沉积特征、火山活动及构造事件的研究,综合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得到的11个样品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中心年龄的范围在50-151 Ma,其中主要集中在50-94 Ma左右。样品单颗粒年龄分解后的拟合组分年龄集中在50-110 Ma,占样品颗粒数70%以上。拟合组分年龄P3(120-75 Ma)、P2(60-50 Ma)可视为“静态峰”。(2)“静态峰”年龄P3(120-75 Ma)指示沉积物源区南羌塘地体在晚白垩世发生了显着的岩石剥露,代表晚白垩世班怒洋闭合、拉萨-羌塘地块碰撞导致的变形剥露信号。(3)“静态峰”年龄P2(60-50 Ma)指示沉积物源区南羌塘地体在早新生代发生了快速岩石剥露,代表新生代早期青藏高原中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变形响应。
曾胜强,王剑,陈文彬,付修根,孙伟,李金锋,刘君豪[4](2020)在《伦坡拉盆地西部丁青湖组新发现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坡拉盆地丁青湖组沉积时代的确定对于研究青藏高原中部的古高度和古气候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但由于没有精确的年龄数据,其顶部是否跨入了新近系,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论。作者在伦坡拉盆地西部鄂加卒地区开展野外调查过程中,在该剖面中部和上部新发现两套凝灰岩夹层,对凝灰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获得了两件凝灰岩样品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4.05±0.24Ma(MSWD=1.07,n=24)和22.64±0.33Ma(MSWD=0.45,n=17),时代分别为晚渐新世和早中新世。根据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和前人研究成果,将鄂加卒剖面的细碎屑岩地层重新厘定为丁青湖组,并将丁青湖组的沉积时代定为渐新世-中中新世。根据丁青湖组地层厚度及沉积速率估算,该组沉积持续时间在21~23Ma之间,其顶部地层的年龄在11~13Ma左右。由此可见,伦坡拉盆地接受连续沉积一直持续到了中中新世,这比过去普遍认识的晚始新世-渐新世时期青藏高原中部的古高度和古气候变化时间更晚。前人在该地区发现的近无角犀化石、攀鲈鱼化石、棕榈科叶片化石以及孢粉化石等研究结果共同证实,青藏高原中部渐新世晚期的古海拔高度低于~2500~3000 m。因此,该区晚渐新世-早中新世温暖潮湿的气候特征很可能是受到了印度洋气流穿透的影响,而且该影响可能一直持续到了中中新世,从而造就了该时期青藏高原生物的多样性。
闫梦琪[5](2020)在《西藏赛布措地区牛堡组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赛布措地区在青藏高原形成时记录的地质信息,有利于恢复其构造古地理从而为羌塘-拉萨地体碰撞过程提供沉积学证据,目前关于赛布措地区牛堡组地层的研究相对薄弱。论文的开展是在前人所做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野外获取牛堡组地层的实测剖面和实测古水流数据,运用沉积地层学和岩相学分析研究区域的沉积环境特征。通过古水流分析、碎屑砂岩分析、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对研究区牛堡组沉积环境及物源区进行分析。砂岩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牛堡组砂岩以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砂岩中石英颗粒最多且保存较好,岩屑含量次之且成分以火山岩岩屑为主,长石以斜长石为主且风化程度较高。母岩经过长期的风化搬运以及再沉积作用。沉积环境分析结果显示赛布措地区沉积相为三角洲-河流相。锆石U-Pb年龄存在3863Ma、110121Ma、220235Ma、448568Ma、17531927Ma、24562578Ma这6个特征年龄区间。物源区分析结果显示牛堡组碎屑岩物质来源为羌塘地体及拉萨地体的结晶基底岩浆岩、羌塘地体南部逆冲带岩席及拉萨地体古生代沉积物、羌塘盆地南部的晚三叠世沉积物、拉萨地体北部及羌塘地体南缘的白垩纪火成岩、拉萨地体的林子宗火山岩及逆冲推覆构造的构造混杂岩带。结合牛堡组古水流分析结果可知,始新世中-晚期的古水流方向为南东东与北西西向,与尼玛盆地存在相连的水道。结合物源区及区域构造背景分析结果显示赛布措地区始新世中-晚期构造模式为南北挤压环境下由逆冲断层控制所形成的坳陷盆地
李东阳,邢凤存,陈孝全,刘中戎,陈天一,周绍鹏[6](2020)在《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湖相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藏伦坡拉盆地中北部始新统牛堡组发现湖相白云岩,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但勘探程度相对较低,白云岩储层特征研究薄弱。基于野外剖面和岩心观察、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鉴定,采用物性及X线衍射等测试方法,分析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湖相白云岩储层特征和主控因素,结合沉积相展布进行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结果表明:研究区牛堡组白云岩中白云石质量分数差异明显,整体不纯,岩石类型包括凝灰质白云岩、含铁质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白云质泥岩和含陆源碎屑白云岩等;储集空间类型主要为晶间孔、溶蚀孔和裂缝等;储层以低孔低渗(孔隙度为10.00%~15.00%,渗透率为(0.1~1.564 6)×10-3μm2)和特低孔特低渗(孔隙度为0.73%~10.00%,渗透率为(0.001 9~0.1)×10-3μm2)为主,少量中孔低渗(孔隙度为15.00%~16.72%,渗透率为(0.1~1.564 6)×10-3μm2)。白云岩储层受岩性和沉积微相控制明显,白云石质量分数越高,储层物性越好,中低能云质滩和泥云坪物性较好。研究区白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牛二段中亚段和牛三段上亚段,盆地隆起和东部为湖相白云岩储层的主要发育区。该结果为拓展研究区的油气勘探提供参考。
黄若寒[7](2020)在《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代与物源分析》文中指出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形成了地球上规模最大、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由多个不同的块体拼贴形成(高原主体包括喜马拉雅、拉萨、羌塘和松潘-甘孜块体以及金沙江、班公湖-怒江和雅鲁藏布缝合带),是研究大陆碰撞及其动力学机制、岩石圈形成及演化过程的天然实验室,不断孕育着新的学术观点和理论突破。青藏高原中部的班戈盆地和伦坡拉盆地地处拉萨地块北部,位于羌塘和拉萨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段,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上分布的一系列陆相盆地中的典型代表,盆地内沉积的巨厚新生代地层记录了大量有关高原隆升、地貌演化的信息。根据盆-山耦合关系,在新生代地层年代学框架基础上,本文主要通过对班戈和伦坡拉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龄物源研究,结合沉积相和古水流分析以及前人研究成果,恢复盆地新生代物源变化历史,探讨新生代盆地形成与演化及盆地周缘构造隆升过程,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伦坡拉盆地新生代地层主要包括扇三角洲相、滨浅湖和半深湖-深湖相,其中始新世时期盆地沉积面积逐步扩大,沉积物以湖相沉积为主,渐新世时期湖盆面积逐步缩小,由滨浅湖环境逐渐转变扇三角洲、冲积扇环境。到中新世时期湖盆面积再次断陷、湖水变深,发育了深湖-半深湖沉积。2.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至少经历了3次物源变化:始新世-早渐新世(30Ma以前,牛堡组中段)碎屑锆石U-Pb年龄主要集中在75-160和190-290Ma,并形成优势峰,次为350-720Ma,物源主要来自拉萨地体;渐新世(30-22Ma,牛堡组上段)75-160Ma年龄组份骤然减少,而190-320、720-1000、1600-2000和2080-2640Ma组分增加,物源来自拉萨地体基础上,接受羌塘地体物质增多;中新世以来(丁青湖组)相对前期75-160Ma、720-1000Ma组分增多,物源来自羌塘和拉萨地体、并以羌塘地体为主。3.始新世(>38Ma)高原中部构造活动,主要导致拉萨地体隆升和伦坡拉-班戈盆地形成开始接受牛堡组沉积;早渐新世(30Ma左右)高原中部构造活动,导致羌塘地体隆升加剧以及盆地抬升沉积环境由湖相转变为水上冲积环境;晚渐新世-早中新世初高原中部构造隆升活动,导致拉萨和羌塘地体快速隆升以及伦坡拉-班戈盆地再次断陷由冲积环境快速转变为半-深湖相沉积。中中新世以来高原中部构造活动,盆地由前期拉张环境转变为挤压环境,结束丁青湖组沉积,盆地由前期沉积区变为剥蚀区。
汪锐,伍新和,夏响华,李英烈,曹洁[8](2020)在《应用盆地模拟技术评价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资源潜力》文中认为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唯一取得工业油流的含油气盆地,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油质偏稠,导致油气勘探进展缓慢。为了明确盆地油气资源潜力,有效指导下一步勘探方向,文章结合新钻探及地震资料,运用盆地模拟方法开展埋藏史、热史及生烃史研究,计算了盆地古近系生烃量和资源量。结果表明伦坡拉盆地古近系生烃量为49. 80×108 t,资源量为1. 507×108 t。其中以蒋日阿错为最大生烃中心,生烃量20. 93×108 t,资源量1. 05×108 t,江加错和爬错北部为次重要生烃中心,生烃量分别为8. 83×108 t和14. 76×108 t,资源量分别为0. 41×108 t及0. 71×108 t。从模拟结果可知,蒋日阿错洼陷、江加错洼陷资源丰度相对较高,为油气资源富集有利区,爬错洼陷由于烃源和圈闭条件较差,目前仅发现罗玛迪库构造圈闭,资源丰度较低。应用盆地模拟明确了伦坡拉盆地油气资源构成和油气资源分布有利区带,为下一步勘探指明了方向。
耿涛,毛小平,王昊宸,范晓杰,吴冲龙[9](2019)在《伦坡拉盆地热演化史及有利区带预测》文中指出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已发现的最具油气勘探潜力的盆地,勘探前景广阔。为研究该区烃源岩热演化史和油气运聚规律,开展了钻井岩心分析、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单井热演化史模拟、油气运聚模拟及分析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在W1和W2井牛堡组三段下亚段底部识别出厚层的浊积砂体;②始新世末期,受高热流和高地温梯度双重作用的影响,牛堡组二段中亚段烃源岩开始生烃,并一直持续至今,烃源岩的成熟呈现出西早东晚的趋势,期间油气主要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发生少量运移,并在凹陷内部的隆起带及周缘聚集;③渐新世早期,爬错凹陷发生大规模运移,油气沿优势运移通道向北和向南,并通过断层向上覆地层运移。由此推测,在盆地北部的逆冲推覆带中段和南部冲断隆起带中西段,以及江加错凹陷的东部和爬错凹陷的西部存在10处有利油气聚集带。该研究成果为伦坡拉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刘一茗[10](2019)在《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坡拉盆地位于西藏自治区班戈县境内,是在燕山褶皱期海相基底上发展起来的新生代陆相盆地,盆地经历了断陷、拗陷及构造隆升三个构造演化阶段,后期的构造隆升对盆地原生油气藏有着强烈的调整改造作用。伦坡拉盆地的勘探程度较低,实际资料和理论认识也比较少,但作为西藏地区唯一获工业性油气流的盆地,不管是勘探实践,还是理论研究,均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意义。本文基于伦坡拉盆地实际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料状况,充分利用研究区现有钻井、测井、地震及分析测试资料并吸纳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和勘探最新进展,补充开展野外地质调查、岩心观察及相关测试分析工作,以油气成藏动力学理论为指导,点(钻井)-线(剖面)-面(平面)相结合,系统分析评价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储层、保存及温压等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定量、动态刻画其油气生排运聚过程,并探讨油气藏的调整改造过程,最后在典型油藏对比解剖的基础上,建立油气成藏模式,总结成藏主控因素,进而预测盆地有利油气成藏区带。论文主要取得了以下成果及认识:1.油气地质成藏条件伦坡拉盆地以始新统牛堡组为主要烃源岩,且有机质丰度在不同凹陷不同层位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横向上,各层系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分布总体上有“西高东低、北高于南”的特征,好烃源岩(TOC>0.8%)主要发育于盆地中西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元素分析法、显微组分分析法、岩石热解分析法和氯仿沥青“A”族组成判别法等多种方法研究表明,伦坡拉盆地牛堡组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以II1型为主,I型次之。实测镜质体反射率(Ro)揭示,牛堡组二段烃源岩现今大多处于中成熟阶段(0.7%<Ro<1.3%),牛堡组三段烃源岩则多处于低成熟阶段(0.5%<Ro<0.7%)。油源对比证实,储集于牛堡组二段的原油主要来源于其自身烃源岩,属自生自储型,而储集于牛堡组三段的原油部分来源于牛堡组二段,部分来源于其自身,既有自生自储型,也有下生上储型。伦坡拉盆地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湖底扇等储集体,岩性以砂砾岩、细砂岩、白云质粉砂岩、灰质粉砂岩及白云岩等为主,其储集物性多呈低孔低渗的特征,且不同凹陷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西部蒋日阿错凹陷和东部爬错凹陷以牛堡组三段中亚段储层物性最好,而中部江加错凹陷牛堡组二段下亚段储集物性最好。伦坡拉盆地发育牛堡组二段、牛堡组三段、丁青湖组二段及丁青湖组三段四套泥质岩盖层,其中以牛堡组二段上亚段和牛堡组三段下亚段盖层最为重要,其单层泥岩厚度最大可达600m,泥地比最高达0.9,排替压力最高达13MPa,具有较强的区域封盖能力,为油气保存提供了有利的封盖条件。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地层水型以NaHCO3型为主,pH值普遍高于7,Ca2+与Mg2+成正相关关系,地层水矿化度较低,且随深度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反映该区地层水处于积极交替带内,多为开启的、氧化-弱氧化水文地质环境,油气保存条件多为较差-差级别。伦坡拉盆地受晚期断裂改造强烈,中东部发育大量张扭性质的调节断层,对原生油气藏起调整改造作用,西部则多为“通天”类型的大断裂,对原生油气藏有着较大的破坏作用。2.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及地震资料识别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流体包裹体法、泥岩声波时差法及地层对比法恢复的牛堡组顶界面剥蚀量在平面上表现为中部剥蚀量小,南北剥蚀量大,且北部大于南部的特征;应用地层对比法估算的丁青湖组顶界面剥蚀厚度在盆地西部约600m,东部约300m。伦坡拉盆地单井埋藏史曲线呈“两段式”,断陷期的总沉降速率及构造沉降速率明显高于坳陷期及调整改造期。伦坡拉盆地具有较高的古、今地温梯度,属于典型的“热盆”,受牛堡组沉积末期和丁青湖组沉积末期两次地壳抬升的影响,盆地地温场经历两期“升温-降温”演化过程。不同凹陷烃源岩热成熟史存在较大差异,蒋日阿错凹陷牛堡组一段和牛堡组二段下亚段烃源岩进入生油及生气门限的时间均早于江加错凹陷和爬错凹陷,且现今多处于中-高成熟阶段(Ro=0.7%-2.0%),而牛堡组二段上亚段及以上层系烃源岩则表现为中东部江加错凹陷和爬错凹陷进入生油门限的时间早于西部蒋日阿错凹陷,且现今多处于低成熟阶段(Ro=0.5%-0.7%)。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同一层段烃源岩开始生排油的时间早于生排气时间,且生排油率大于生排气率,但排气效率高于排油效率,排气效率多高于50%,而排油效率则多小于50%;受烃源岩热演化程度的制约,深部烃源岩生排烃时间早于浅部烃源岩,生排油气率也相对较大;牛堡组二段中亚段及其以上烃源岩层段至今尚无规模天然气的生成与排出。伦坡拉盆地主成藏期的压力和流体势平面分布具有较好的继承性,古压力在平面上呈现为“中部高两侧低”,古流体势在平面上呈现为“中南部高,西北及东部低”。在此基础上,结合沉积相、烃源岩热成熟度以及封盖能力分布对油气二次运移路径和圈闭预测的结果揭示,盆地中央凹陷带的岩性圈闭是原生气藏的有利聚集区。显微岩相学观察揭示伦坡拉盆地牛堡组储层发育盐水、含烃盐水及烃类三种类型的流体包裹体,并主要呈线状、带状分布在石英微裂隙和方解石胶结物中。烃类包裹体的荧光颜色丰富,具蓝白色、蓝色、黄色及橙黄色等,定性指示不同成熟度原油的多期充注;烃类包裹体荧光光谱主峰波长存在495nm与540nm两个峰值,定量揭示盆地牛堡组存在两期油气充注。基于与烃类包裹体相伴生的同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地层埋藏史图上的投点结果,确定出伦坡盆地牛堡组储层两期油气充注的时间分别为距今30-27Ma与23-21Ma,并以第二期为主。伦坡拉盆地晚期断裂活动、地层褶皱、抬升剥蚀及地层切割作用强烈,原生油气藏形成后普遍经历了物理调整改造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大多遭受了生物降解、水洗、氧化等化学调整与改造作用,导致其原油轻质组分减小,重质组分增加,密度变大,黏度增高,从而形成了现今的稠油藏。3.油气成藏模式及主控因素伦坡拉盆地目前已发现的8个油藏中有7个为稠油藏,1个为轻质油藏,且现已发现的油藏主要分布在中央凹陷带的断裂发育区,并具纵向分布层位多,横向运移距离长,油藏调整改造活跃的特点。基于典型油藏精细解剖,可将伦坡拉盆地油藏的成藏模式划归为“晚期破坏型”与“晚期保存型”两大类。其中,“晚期破坏型”多形成稠油藏,如红星梁稠油藏(早期超压-断层联合封闭晚期断层破坏型)、红山头稠油藏(近源断层垂向输导晚期断层破坏型)及长山古油藏(中源砂体侧向输导晚期抬升破坏型),而“晚期保存型”则形成常规油藏,如罗马迪库油藏(远源砂体侧向输导晚期保存型)。综合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成藏动力学过程重建及典型油藏精细解剖等成果,提出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受烃源、储层和保存“三元”复合控制,并进而将伦坡拉盆地的勘探区带按成藏条件评价划分为I、II、III三类,其中I类区带2个,包括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蒋日阿错凹陷及爬错凹陷,其成藏条件最为优越;II类区带2个,为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达玉山逆掩推覆带及以岩性圈闭为主的江加错凹陷;III类区带3个,包括以构造圈闭为主的鄂加卒逆冲褶皱带与伦坡日-长山褶皱隆起带及以构造-岩性圈闭为主的蒋日阿错南冲断褶皱带,其成藏条件相对较差。
二、西藏伦坡拉盆地沉积特征分析及油气地质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伦坡拉盆地沉积特征分析及油气地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西藏班公湖—怒江构造带尼玛盆地构造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背景 |
2 盆地变形特征 |
2.1 基底变形特征 |
2.1.1 基底组成 |
2.1.2 基底变形 |
2.2 充填建造变形特征 |
2.2.1 充填建造组成 |
2.2.2 建造变形 |
2.3 总体变形特征 |
(1)变形具有递进演进发展特征。 |
(2)箕状与对冲压陷形式并存。 |
(3)断块具有差异运动特征。 |
(4)基底具掀斜和扇状两种推覆隆起并存特点。 |
(5)盆地总体格架具有“三隆夹两坳”的特点(图11)。 |
3 盆地构造单元 |
3.1 构造单元划分 |
3.2 盆地构造单元特征 |
3.2.1 盆北掀斜推覆隆起剥蚀区(Ⅰ) |
3.2.2 盆内坳陷沉积区(Ⅱ) |
3.2.3 盆南推覆扇状隆起剥蚀区(Ⅲ) |
4 盆地构造性质与演化机制 |
4.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特征 |
4.2 盆地构造性质 |
4.3 盆地演化机制 |
5 结论 |
(2)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研究区概况 |
1.2.2 烃源岩研究现状 |
1.2.3 生物标志化合物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3 伦坡拉盆地地层特征 |
3 烃源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3.1 样品来源 |
3.2 烃源岩有机质丰度 |
3.2.1 有机质丰度划分标准 |
3.2.2 有机质丰度特征 |
3.3 烃源岩有机质类型 |
3.3.1 有机质类型划分标准 |
3.3.2 有机质显微组分分析 |
3.3.3 干酪根元素分析 |
3.3.4 烃源岩热解参数分析 |
3.4 烃源岩有机质成熟度 |
3.4.1 烃源岩成熟度划分标准 |
3.4.2 镜质体反射率(R_o)分析 |
3.4.3 岩石热解峰温(T_(max))分析 |
3.5 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
3.5.1 饱和烃色谱 |
3.5.2 芳烃类化合物 |
3.6 烃源岩总体评价 |
4 神经网络法预测盆地有机碳分布 |
4.1 TOC含量的测井响应特征 |
4.2 神经网络方法及应用 |
4.2.1 BP神经网络原理 |
4.2.2 Δlog R法与神经网络法拟合结果比较 |
4.3 TOC平面分布预测 |
5 牛堡组烃源岩潜力分析 |
5.1 主要参数确定 |
5.2 有机碳法计算生烃量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3)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研究现状 |
1.2 选题依据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2 南羌塘地块 |
2.3 拉萨地块 |
2.4 伦坡拉盆地地质概况 |
2.4.1 盆地地层特征 |
2.4.2 新生代地层年代 |
2.4.3 丁青湖组研究剖面 |
第三章 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 |
3.1 裂变径迹原理 |
3.1.1 裂变径迹形成 |
3.1.2 径迹的观测 |
3.1.3 裂变径迹年龄计算 |
3.1.4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模型及数据解释 |
3.2 裂变径迹退火 |
3.2.1 退火行为及封闭温度 |
3.2.2 退火的影响因素 |
3.3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实验方法 |
3.4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地质应用 |
第四章 伦坡拉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 |
4.1 样品采集 |
4.2 实验方法及具体流程 |
4.3 碎屑磷灰石热年代学测年结果 |
第五章 伦坡拉盆地及周缘山体的变形演化 |
5.1 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退火分析及沉积物源 |
5.1.1 退火分析 |
5.1.2 丁青湖组沉积物源 |
5.2 AFT年龄意义及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演化 |
5.2.1 AFT年龄意义 |
5.2.2 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演化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伦坡拉盆地西部丁青湖组新发现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
3 分析结果 |
4 讨论 |
4.1 鄂加卒地区细碎屑岩地层的重新厘定 |
4.2 丁青湖组时代的限定 |
4.2.1 丁青湖组底部年龄的限定 |
4.2.2 丁青湖组顶部年龄的限定 |
4.3 对青藏高原古高度的指示意义 |
5 结论 |
(5)西藏赛布措地区牛堡组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成果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区域构造背景 |
2.3 地层发育特征 |
2.3.1 中生界 |
2.3.2 新生界 |
3 剖面地层与沉积特征 |
3.1 实测剖面描述 |
3.1.1 HD剖面 |
3.1.2 P17剖面 |
3.1.3 ZP剖面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3 沉积相特征 |
3.3.1 三角洲相 |
3.3.2 河流相 |
4 物源区分析 |
4.1 古水流分析 |
4.1.1 方法与过程 |
4.1.2 古水流分析结果 |
4.2 碎屑砂岩成分分析 |
4.2.1 方法与过程 |
4.2.2 镜下观察与矿物颗粒统计 |
4.2.3 Dickinson三角图与解释 |
4.3 碎屑锆石年龄分析 |
4.3.1 方法与过程 |
4.3.2 样品位置与锆石形态 |
4.3.3 锆石U-Pb年龄分析 |
5 讨论 |
5.1 物源区 |
5.1.1 碎屑砂岩成分和古水流方向对物源区的约束 |
5.1.2 碎屑锆石U-Pb年龄对比对物源区的约束 |
5.2 沉积环境及古地理意义 |
5.2.1 沉积环境 |
5.2.2 古地理意义 |
5.3 构造意义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个人简介 |
(6)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湖相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储层特征 |
2.1 岩石学 |
(1)凝灰质白云岩。 |
(2)含铁质泥晶白云岩。 |
(3)泥质白云岩和白云质泥岩。 |
(4)含陆源碎屑白云岩。 |
2.2 储层孔隙类型 |
2.2.1 孔隙 |
(1)晶间孔。 |
(2)溶蚀孔。 |
2.2.2 裂缝 |
(1)构造缝。 |
(2)溶蚀缝。 |
2.3 储层物性 |
3 储层主控因素分析 |
3.1 岩石矿物 |
3.2 沉积相 |
4 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 |
5 结论 |
(7)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代与物源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现状 |
1.1.1 印度和亚欧板块初始碰撞时限 |
1.1.2 青藏高原隆升史 |
1.1.3 青藏高原隆升机制 |
1.2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4 研究工作量与创新性成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青藏高原中部地质特征 |
2.1.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
2.1.2 拉萨地体 |
2.1.3 羌塘地体 |
2.2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3 新生代地层划分 |
2.4 研究剖面地层与沉积相 |
2.4.1 伦坡拉盆地 |
2.4.2 班戈盆地 |
第三章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 |
3.1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原理 |
3.2 碎屑锆石地质年代学应用 |
3.3 实验操作步骤 |
第四章 源区与盆地锆石U-Pb年龄 |
4.1 源区锆石U-Pb年龄 |
4.2 盆地新生代地层碎屑锆石U-Pb年龄 |
第五章 盆地新生代沉积物源及构造演化 |
5.1 盆地新生代地层物源分析 |
5.2 盆地沉积-构造演化 |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应用盆地模拟技术评价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资源潜力(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盆地模拟 |
2.1 埋藏史模拟 |
2.2 热史与烃源岩成熟度史模拟 |
2.3 生烃潜力 |
2.4 盆地资源量 |
3 结论 |
(9)伦坡拉盆地热演化史及有利区带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 |
2 成藏条件 |
3 W1和W2井单井沉积相 |
4 热演化史模拟 |
4.1 模拟参数的选取 |
4.2 热演化史模拟结果分析 |
5 油气运聚模拟及分析 |
5.1 剖面运聚分析 |
5.2 三维流线模拟 |
6 油气聚集带预测 |
7 结论 |
(10)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成藏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2 伦坡拉盆地油气勘探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 主要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盆地位置及构造区划 |
2.2 区域构造特征 |
2.2.1 青藏高原演化 |
2.2.2 构造边界及邻盆特征 |
2.2.3 伦坡拉盆地构造演化 |
2.3 沉积地层发育特征 |
2.3.1 牛堡组(E2n) |
2.3.2 丁青湖组(E3d) |
第三章 成藏地质条件 |
3.1 烃源条件 |
3.1.1 烃源岩分布 |
3.1.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
3.1.3 油源对比 |
3.2 储集条件 |
3.2.1 岩石类型 |
3.2.2 沉积环境 |
3.2.3 储层物性 |
3.3 保存条件 |
3.3.1 盖层发育特征 |
3.3.2 水文地质条件 |
3.3.3 断裂对保存条件的影响 |
3.4 温压条件 |
3.4.1 地温条件 |
3.4.2 压力条件 |
第四章 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 |
4.1 构造-沉积演化史 |
4.1.1 剥蚀厚度恢复 |
4.1.2 埋藏史及构造沉降史 |
4.2 热史及热成熟度史 |
4.2.1 热演化史 |
4.2.2 烃源岩热成熟演化史 |
4.3 生排烃史 |
4.3.1 生烃史 |
4.3.2 排烃史 |
4.4 油气充注史 |
4.4.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 |
4.4.2 流体包裹体显微荧光光谱分析 |
4.4.3 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 |
4.4.4 油气充注时间 |
4.5 油气运聚史 |
4.5.1 油气运移动力 |
4.5.2 油气运聚史 |
4.6 油气调整改造过程 |
4.6.1 现今油气藏类型及分布 |
4.6.2 油气藏的物理调整与改造 |
4.6.3 油气藏的化学调整与改造 |
第五章 典型油气藏解剖及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
5.1 典型油气藏解剖 |
5.1.1 罗马迪库常规油藏 |
5.1.2 红星梁稠油藏 |
5.1.3 红山头稠油藏 |
5.1.4 长山古油藏 |
5.2 成藏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成藏区带评价优选 |
5.2.1 烃源岩控藏效应 |
5.2.2 储层控藏效应 |
5.2.3 保存控藏效应 |
5.2.4 有利成藏区带评价 |
结论及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西藏伦坡拉盆地沉积特征分析及油气地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西藏班公湖—怒江构造带尼玛盆地构造性质[J]. 钟凌林,钟康惠,秦覃,严钊,杨雄,何智远,张洪杰,彭杰,Johan De GRAVE,Stijn DEWAELE,周慧文,何兴杰,韩文文,龚晓波,杨海锐,董随亮,常宇鹏,李开智,窦杰,李林,何明峰,刘毅龙. 地学前缘, 2022
- [2]西藏伦坡拉盆地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及生烃潜力评价[D]. 卢鹏羽.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D]. 王代春. 兰州大学, 2021
- [4]伦坡拉盆地西部丁青湖组新发现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层学意义[J]. 曾胜强,王剑,陈文彬,付修根,孙伟,李金锋,刘君豪. 地质学报, 2020(08)
- [5]西藏赛布措地区牛堡组物源分析及其构造意义[D]. 闫梦琪.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伦坡拉盆地始新统牛堡组湖相白云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J]. 李东阳,邢凤存,陈孝全,刘中戎,陈天一,周绍鹏.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2020(02)
- [7]青藏高原中部伦坡拉-班戈盆地新生代碎屑锆石U-Pb年代与物源分析[D]. 黄若寒. 兰州大学, 2020
- [8]应用盆地模拟技术评价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资源潜力[J]. 汪锐,伍新和,夏响华,李英烈,曹洁.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1)
- [9]伦坡拉盆地热演化史及有利区带预测[J]. 耿涛,毛小平,王昊宸,范晓杰,吴冲龙. 岩性油气藏, 2019(06)
- [10]西藏伦坡拉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研究[D]. 刘一茗.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