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雪松,形态,石蒜,物候。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杨鹤[1](2019)在《日本厚朴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简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述了日本厚朴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现状,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本文来源于《吉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张蓉[2](2019)在《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西花蓟马是世界性农业和园艺作物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对内检疫对象。西花蓟马具有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两个品系,二者在寄主范围、抗药性、生存环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但外部形态相似,无法准确鉴别,生殖隔离及生态环境适应性未知,明确以上信息对西花蓟马的靶向性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为靶标,采用基于mtDNA COI基因的种特异性PCR法,研究一步双重品系快速检测技术,并通过室内生态学实验研究两个品系的生殖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种特异性COI标记的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一步双重快速鉴定技术研究。以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为靶标,以田间常见的其他14种蓟马为参照,根据COI序列设计筛选获得特异性组合引物(TF6/GR32/LR12),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温室品系362bp、羽扇豆品系541bp。结果当组合引物TF6/GR32/LR12比例为1.0/0.2/0.8、退火温度为44℃时,扩增效果最好。该检测鉴定技术体系,特异性强,仅对西花蓟马的温室品系和/或羽扇豆品系具有扩增能力。灵敏度高,对单一或混合品系的西花蓟马各虫态都具有同等的扩增能力;对温室品系的最低检测阈值为35.90 pg·μL~(-1),对羽扇豆品系的最低检测阈值为146.95 pg·μL~(-1)。该检测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对有效阻截西花蓟马的进一步传播扩散及其靶向性防控措施制定意义重大。(2)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雌雄虫个体和群体杂交实验,观察比较杂交组合的雌雄虫寿命、产卵量、后代性比和存活率及杂交F1代繁殖力。研究结果表明,西花蓟马两个品系可以杂交,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研究结果明确了两个品系的分类学地位,表明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应属于同一物种。(3)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田间高雌种群稳定机制研究。针对西花蓟马田间自然种群雌性比例高的问题,采用种群生物生态学技术方法,进行单性种群维持机制研究,以及种群数量和雌虫占比动态趋势监测。结果显示,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种群中雌虫比例均长期维持在70%以上;进一步的回交实验结果表明,孤雌生殖的雌虫可以与子代雄虫交配,产生雌性后代。西花蓟马雄虫有多次交配行为,1头雄虫24h内可以与1-6头雌虫交配。雄虫多次交配行为的存在可能是维持西花蓟马种群高雌比例的重要因素,对其在新入侵地的种群建立意义重大。(4)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种群竞争互作研究。针对西花蓟马两个品系在野外分布不均,可能适应不同的温湿度环境的现象,在低温高湿、适宜温湿和高温低湿叁种温湿度组合条件下,研究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竞争互作和生物学特性,竞争结果表明在叁种温湿度条件及不同种群比例下羽扇豆品系的竞争力均强于温室品系,生物学特性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两个品系的发育历期均没有显着差异,但羽扇豆品系的产卵量较高。总体表明,羽扇豆品系生态适应范围更广,产卵量更高,种群竞争力强,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准确地靶向性预测西花蓟马品系适生区,并制定靶向性防控措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9-05-01)
李思怡[3](2018)在《石蒜绵粉蚧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 Ferris是一种我国近几年新发现记录的重要检疫性害虫,目前,国内外对其研究还尚未成熟。本研究对石蒜绵粉蚧于实验室条件下在南瓜Cucurbita moschata上各虫态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进行了观察和描述,并系统的研究了该虫在莴苣Lactuca sativa Linn上不同温度下的生殖方式,并组建了不同温度下(20,23,26,29,32℃)以莴苣为寄主的实验种群生命表,以研究该害虫的在莴苣上发生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等生物学特征,为对该虫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为制定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观察并描述了石蒜绵粉蚧各个虫龄的形态特征及其产卵、孵化、取食、蜕皮等习性。石蒜绵粉蚧未发现雄虫,雌虫的生活史包括卵、若虫和成虫,其中若虫有3个龄期。生殖方式的研究表明,石蒜绵粉蚧可营产雌孤雌生殖,且所有雌成虫均能产卵。温度是决定石蒜绵粉蚧能否建立稳定种群的最基本因素。石蒜绵粉蚧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增长,若虫期的发育历期在20℃下最长,为35.75 d;若虫期最短的发育历期在32℃时,为17.90 d。此外,温度显着影响石蒜绵粉蚧的存活,在26℃时若虫期的存活率最高,为67.33%。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均符合Logistic模型。该虫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23℃,有效积温为770.90日·度。石蒜绵粉蚧的产卵前期和成虫寿命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长;在20℃时成虫产卵量达到最高,为88.02粒/雌;最小为32℃,仅为37.61粒/雌;在20-32℃种群趋势指数都大于1,说明石蒜绵粉蚧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但在32℃时,产卵前期存活率明显降低,说明高温不利于石蒜绵粉蚧的繁殖。温度对石蒜绵粉蚧的生长发育、存活、繁殖及种群增长有显着的影响,26℃是最适宜石蒜绵粉蚧生长发育和繁殖的温度。(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8-12-28)
田恬[4](2018)在《雪松长足大蚜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雪松长足大蚜(Cinara cedri Mimeur,1936)是2014年报道的中国新记录种。此后,多地市的雪松上发现了该蚜虫的危害。为了科学有效地持续控制该蚜虫的危害及扩散,保护好全国各城镇多年的绿化成果,明确该蚜虫的基本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雪松长足大蚜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对其不同龄期的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测定了4项形态指标。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龄期形态特征无翅和有翅成蚜所产一龄若蚜分别为棕黄色和棕红色;无翅成蚜所产二龄若蚜较有翅成蚜所产二龄若蚜前胸背板两侧有两个瘤突;无翅成蚜所产叁龄若蚜前胸背板中央有一个“八”字形凹陷;无翅成蚜所产四龄若蚜较有翅成蚜所产四龄若蚜尾片较为明显,尾片为叁角形。测量发现无翅型不同龄期蚜虫的体长、体宽、头壳宽度及触角长度4项指标重迭严重,不能用于雪松长足大蚜不同龄期的鉴别。2.生活史雪松长足大蚜若蚜有四龄,营同寄主全周期生活;在山东省泰安市,越冬的受精卵在3月中下旬开始孵化,4月中旬开始出现有翅孤雌成蚜,7月蚜虫虫口数量开始减少,9月中下旬虫口数量开始回升。11月中旬产生有翅雄蚜,雌蚜在针叶上产卵。3.雪松长足大蚜对不同温度的响应在10℃、15℃、20℃、25℃和30℃下,雪松长足大蚜各龄期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各温度下若蚜期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0.3d、24.3d、17.1d、14.5d和13.3d。在10℃~30℃的范围内,雪松长足大蚜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由48.4d缩短到21.0d。雪松长足大蚜整个生命周期的长短与温度呈负相关,在10℃~30℃时,生命周期由66.1d缩短到25.6d。雪松长足大蚜若蚜各龄期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关系能够很好地被二次曲线模型拟合。温度对雪松长足大蚜的产仔期、产仔后期及产仔量产生显着影响,对产仔前期影响较小。在10℃~30℃的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雪松长足大蚜的产仔期和产仔后期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在10℃时,产仔期和产仔后期最长,分别为24.5d和5.9d;而在30℃时,该大蚜的产仔期和产仔后期均缩短,分别为7.8d和2.2d。随着温度的升高,雪松长足大蚜的产仔量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20℃时,该蚜虫的产仔量最大,平均每头产若蚜25.7头,显着大于其他温度条件下的产仔量。10℃和30℃时产仔量较小,分别为13.2头和8.6头。在10℃~30℃的范围内,内禀增长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0℃时内禀增长率最大为0.110,同时净增殖率最大、种群加倍时间最短,故20℃是最适宜实验种群增长的温度。雪松长足大蚜的发育起点温度为4.5℃,完成一代所需的有效积温为521.2d·℃。通过推算可得,雪松长足大蚜在山东省泰安市的理论发生代数约为7代。雪松长足大蚜无翅孤雌成蚜4月、5月、10月和11月份的过冷却点分别是-11.80、-11.68、-11.65、-11.93℃,平均过冷却点为-11.66℃,四个月份的过冷却点无显着性差异。(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18-10-01)
廖秋菊[5](2018)在《稻显纹纵卷叶螟与稻纵卷叶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四川、重庆稻区,稻显纹纵卷叶螟Marasmia exigua与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是水稻上两种重要的卷叶性食叶害虫,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由于其相似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并且常在田间混合发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被误认为是同一种害虫危害。目前关于这两种水稻纵卷叶螟比较研究的文献极少。本学位论文主要通过田间调查与室内实验对两种水稻纵卷叶螟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稻显纹纵卷叶螟与稻纵卷叶螟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通过田间调查与实验室研究对稻显纹纵卷叶螟和稻纵卷叶螟形态学和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虽然两者为近似种,但各虫态(卵、幼虫、蛹、成虫)均有明显易于区分的特征。稻纵卷叶螟能在包括水稻、玉米、稗草、狗尾草等在内的多种禾本科作物和杂草上完成生活史,稻显纹纵卷叶螟仅能在水稻、游草和秕壳草上完成生活史,稻纵卷叶螟的食性范围大于稻显纹纵卷叶螟。两者为害水稻的症状、取食习性基本相似,但稻纵卷叶螟的取食量(90.9 cm~2/虫)大于稻显纹纵卷叶螟(50.9 cm~2/虫),对水稻造成的为害更大。在四川、重庆稻区,稻显纹纵卷叶螟以幼虫在稻茬里越冬,每年发生4-5代;稻纵卷叶螟不能在本地越冬,发生代数因迁飞时间而异,每年一般发生3-5代。2温度对稻显纹纵卷叶螟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在恒温培养箱设置10,15,18,20,22,25,27,30,32,35℃十个温度梯度,分别建立稻显纹纵卷叶螟的生命表,结果表明稻显纹纵卷叶螟能够在18-30℃完成生活史,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育历期缩短;在25℃和27℃饲养条件下,其存活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净生殖率相对最高,产卵量最多,生殖力最强,在25℃以下及27℃以上温度,上述生命表参数有明显降低的趋势;在15℃和35℃时卵的孵化率极低,死亡率极高。采用线性模型对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发育速率进行拟合,估算得出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卵期、幼虫期、蛹期及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和有效积温分别是14.47℃,47.62日度;14.6℃,200.00日度;11.56℃,111.11日度;13.67℃,333.33日度。通过Briere-1温发育模型拟合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发育速率得到卵期、幼虫期、蛹期及未成熟期的发育终止温度(T_M)分别是35.13℃,38.49℃,40.10℃,38.13℃。3波动变温和恒温下两种水稻纵卷叶螟生长繁殖的比较研究利用两性生命表技术,在20-32℃波动变温和恒温26℃条件下分别构建稻显纹纵卷叶螟和稻纵卷叶螟的两性生命表。比较在恒温和波动温度下两种水稻纵卷叶螟的各生长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对稻纵卷叶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比稻显纹纵卷叶螟大,与恒温条件相比,在波动温度下稻纵卷叶螟的发育历期更短,繁殖力更强,内禀增长率、净生殖率更大,世代周期更短,稻显纹纵卷叶螟的发育历期、繁殖力以及种群参数却没有显着差异。而在同种温度条件下稻纵卷叶螟的繁殖能力明显比稻显纹纵卷叶螟弱,内禀增长率和净生殖率均低于稻显纹纵卷叶螟。4两种水稻纵卷叶螟幼虫种内、种间关系研究通过田间成虫诱集实验证明了稻纵卷叶螟和稻显纹纵卷叶螟在田间有混合发生,但两者发生的比例存在较大差异,说明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通过设置不同的种内密度梯度实验比较分析各生命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稻显纹纵卷叶螟和稻纵卷叶螟均存在一定的种内竞争,表现为随密度增加,幼虫历期均延长、化蛹率、羽化率均下降。稻纵卷叶螟的种内竞争比稻显纹纵卷叶螟更强,表现在其化蛹率和羽化率更低。在22℃、26℃、30℃叁个温度条件下混合饲养两种水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大、食物匮乏,两种水稻纵卷叶螟的幼虫发育历期均延长、化蛹率均很低。但稻纵卷叶螟的幼虫发育历期更短,化蛹率和羽化率相对较高,稻纵卷叶螟表现出更强的种间竞争力。5重庆稻区稻纵卷叶螟易于暴发成灾的原因分析在重庆稻区,稻纵卷叶螟常年发生,间歇性的大暴发,造成水稻的严重经济损失。作为本地近缘种的稻显纹纵卷叶螟在重庆稻区的发生为害则比较轻,不易暴发成灾。根据本学位论文所得结论,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重庆稻区稻纵卷叶螟易于暴发成灾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稻纵卷叶螟对环境适应性强,与本地近似种稻显纹纵卷叶螟相比有较广的温度耐受范围,较宽的食性范围、较强的取食能力和转苞为害率以及更强的种间竞争力;二是虫源基数大,重庆渝东南的武陵山脉和渝南的大娄山脉形成的槽谷地形是“两迁”害虫迁入重庆稻区的两条重要通道。来自广西、贵州、云南的稻纵卷叶螟大量迁入重庆稻区,虫源充足是暴发成灾的基础;叁是天敌控制不力,重庆稻区稻纵卷叶螟自然寄生率低,杀虫剂的滥用导致天敌被伤害,并导致稻纵卷叶螟种群抗药性增强,稻纵卷叶螟易猖獗发生危害;此外,重庆稻区主栽水稻品种多、栽种时间不一,生育期长,桥梁田多为稻纵卷叶螟种群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8-05-29)
杨亚蓉[6](2018)在《蜡彩袋蛾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4-2017年,对龙海市浮宫镇蜡彩袋蛾(Chalin larminati Hevlaerts)的发生为害情况、形态特征、生活史和天敌情况等进行了系统调查。结果表明,蜡彩袋蛾在福建省龙海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袋囊中越冬。野外调查结果发现,该虫主要危害香樟、洋蒲桃、树葡萄和脆桃等树木,而对荔枝、龙眼和金煌芒果等危害较轻。试验中偶然发现了蜡彩袋蛾寄生天敌——绒茧蜂,该蜂成虫羽化期和蜡彩袋蛾羽化期基本吻合,且对蜡彩袋蛾幼虫的寄生率较高,对抑制害虫大发生,具良好的控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生物灾害科学》期刊2018年01期)
杨虎彪,刘国道[7](2017)在《鹧鸪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鹧鸪茶是近年来市场需求较大的海南特色农产品,然而鹧鸪茶的加工利用完全依赖于野生资源,过度采摘致使野生资源大量破坏。本文通过对自然居群的定点观测,详细描述了鹧鸪茶的形态特征、繁殖特性、物候及生态学特性,为实现野生鹧鸪茶的驯化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7年09期)
殷山山,钏相仙,白燕冰,李文伟,张孝云[8](2017)在《橡副珠蜡蚧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橡副珠蜡蚧(Parasaissetia nigra Nietner)是橡胶树的重要害虫之一。综述该虫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的现状,针对目前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并对橡副珠蜡蚧可持续防治的研究趋势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03期)
王勇,周国强,贾廷彬,何兴炳,胡炎彬[9](2016)在《佯黄竹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野生资源分布区及人工培育栽植区域内调查记载其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竹种发笋期长,发笋量大,易繁殖,适应性广,耐肥,耐湿,抗污染、抗台风、抗雪压能力强,有较强的抗性及抗病虫害能力。该竹种较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生地区年均气温为18℃左右,绝对最低温度可达-2℃,绝对最高温度可达39℃,喜欢在光照充足,海拔1 0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向阳山地生长,尤其在溪河两岸的冲积土上栽植,生长最好。(本文来源于《四川林业科技》期刊2016年06期)
邵长凯[10](2016)在《济南市主栽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及开花和传粉的生态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定位观测了济南市主栽葡萄(Vitis vinifera)品种“贵妃玫瑰”、“巨峰”、“藤稔”和“巨玫瑰”的花期、花部综合特征、访花昆虫的种类及访花行为。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葡萄花粉、柱头和蜜腺的亚显微形态特征。室内检测了葡萄的花粉活力、花粉营养成分和柱头可授性。主要结果如下:气候尤其是气温对葡萄种群进入花期的早晚影响较大,但对单花花期的长短影响较小。2014年,四个葡萄品种的花期均始于5月上旬,整个花期持续两周。2015年,春季气温回升较慢,5月中旬才进入始花期,5月底花期结束,花期也持续了近两周。2016年,春季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四个品种的葡萄花期产生了分化,贵妃玫瑰在5月上旬开花,其余叁个品种到5月中旬才进入花期。开花率随气温上升而升高,气温的降低会导致次日开花率降低。温室大棚恒定的温湿度使葡萄花期提前2~3周,但对整个种群花期持续时间的长短影响不大。葡萄花冠较小,呈绿色帽状,开花时花冠脱离。花直径约9~11mm,高约5~8mm,花药与柱头之间的距离约为3~7mm。花粉胚珠比(P/O)均超过1000,预示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杂交指数(OCI)为3,预示这几个葡萄品种的繁育系统都属于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葡萄花粉为近圆形,具有叁条或四条孔沟,沟细长且在顶端形成连接,孔沟的中部有圆形的萌发孔,花粉表面均有网状或者孔穴状的纹饰。葡萄花粉在蔗糖溶液及合适的温度条件下能很好地萌发,在开放前一天花粉活力达到20%以上,开放后6小时达到最高值80%左右。几个品种的葡萄在开花72小时后花粉的活力还有10%左右,且品种间差异不大。葡萄花粉在低温冷藏条件下更有利于活力的保持,-20℃保存3周后的花粉活力还超过30%。葡萄花粉的主要成分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可溶性糖的含量约为1~3%,氨基酸含量为50~100mg/kg,蛋白质含量低于5%,各成分含量显着低于蜜源植物花粉的水平(可溶性糖:25~48%,氨基酸:130mg/kg,蛋白质:20%)。葡萄的柱头开花前一天即开始变得凹凸不平,表皮细胞为接受花粉增生为乳突细胞,柱头可授性也达到最强,花朵开放3天后可授性基本丧失。开花后蜜腺增大,颜色逐渐由绿色变为黄色。不同品种葡萄的主要访花者的类别基本相同,多属于昆虫纲的膜翅目和双翅目,其中意大利蜜蜂(Apis melliferaligustica Spinola)、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a De Geer)、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ionicus Mary)为主要访花者。访花昆虫在一天内一般具有两个访花高峰,上午10:00~11:00的访花高峰以意大利蜜蜂和食蚜蝇为主。访花高峰期的访花次数平均为每15分钟30~50次,而同花期蜜源植物黄荆在访花高峰期则每15分钟超过了100次。套袋去雄和粘胶试验证实栽培葡萄在花朵开放前大部分已经完成受精(闭花受精),这是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的结果,但是传粉昆虫对于葡萄传粉有辅助性的作用,也有助于完善葡萄园的生态系统稳定。总之,研究发现葡萄种群进入初花期的时间受气候影响显着,而单花的花期长度不受影响,对花部的参数和花粉营养成分也做了研究。这些研究可以深化对传粉生态学的理解,并可以为葡萄的栽培、育种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鲁东大学》期刊2016-12-01)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西花蓟马是世界性农业和园艺作物害虫,也是我国重要的对外对内检疫对象。西花蓟马具有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两个品系,二者在寄主范围、抗药性、生存环境等方面均具有明显差异,但外部形态相似,无法准确鉴别,生殖隔离及生态环境适应性未知,明确以上信息对西花蓟马的靶向性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为靶标,采用基于mtDNA COI基因的种特异性PCR法,研究一步双重品系快速检测技术,并通过室内生态学实验研究两个品系的生殖生物学特性和生态适应性,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种特异性COI标记的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一步双重快速鉴定技术研究。以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为靶标,以田间常见的其他14种蓟马为参照,根据COI序列设计筛选获得特异性组合引物(TF6/GR32/LR12),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温室品系362bp、羽扇豆品系541bp。结果当组合引物TF6/GR32/LR12比例为1.0/0.2/0.8、退火温度为44℃时,扩增效果最好。该检测鉴定技术体系,特异性强,仅对西花蓟马的温室品系和/或羽扇豆品系具有扩增能力。灵敏度高,对单一或混合品系的西花蓟马各虫态都具有同等的扩增能力;对温室品系的最低检测阈值为35.90 pg·μL~(-1),对羽扇豆品系的最低检测阈值为146.95 pg·μL~(-1)。该检测鉴定技术体系的建立,对有效阻截西花蓟马的进一步传播扩散及其靶向性防控措施制定意义重大。(2)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生殖生物学特性研究。通过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雌雄虫个体和群体杂交实验,观察比较杂交组合的雌雄虫寿命、产卵量、后代性比和存活率及杂交F1代繁殖力。研究结果表明,西花蓟马两个品系可以杂交,并产生具有生殖能力的后代,不存在生殖隔离。研究结果明确了两个品系的分类学地位,表明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应属于同一物种。(3)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田间高雌种群稳定机制研究。针对西花蓟马田间自然种群雌性比例高的问题,采用种群生物生态学技术方法,进行单性种群维持机制研究,以及种群数量和雌虫占比动态趋势监测。结果显示,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种群中雌虫比例均长期维持在70%以上;进一步的回交实验结果表明,孤雌生殖的雌虫可以与子代雄虫交配,产生雌性后代。西花蓟马雄虫有多次交配行为,1头雄虫24h内可以与1-6头雌虫交配。雄虫多次交配行为的存在可能是维持西花蓟马种群高雌比例的重要因素,对其在新入侵地的种群建立意义重大。(4)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种群竞争互作研究。针对西花蓟马两个品系在野外分布不均,可能适应不同的温湿度环境的现象,在低温高湿、适宜温湿和高温低湿叁种温湿度组合条件下,研究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竞争互作和生物学特性,竞争结果表明在叁种温湿度条件及不同种群比例下羽扇豆品系的竞争力均强于温室品系,生物学特性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温湿度条件下两个品系的发育历期均没有显着差异,但羽扇豆品系的产卵量较高。总体表明,羽扇豆品系生态适应范围更广,产卵量更高,种群竞争力强,研究结果有助于更准确地靶向性预测西花蓟马品系适生区,并制定靶向性防控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杨鹤.日本厚朴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简介[J].吉林林业科技.2019
[2].张蓉.西花蓟马温室品系和羽扇豆品系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9
[3].李思怡.石蒜绵粉蚧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8
[4].田恬.雪松长足大蚜基本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8
[5].廖秋菊.稻显纹纵卷叶螟与稻纵卷叶螟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8
[6].杨亚蓉.蜡彩袋蛾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初步研究[J].生物灾害科学.2018
[7].杨虎彪,刘国道.鹧鸪茶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研究[J].热带作物学报.2017
[8].殷山山,钏相仙,白燕冰,李文伟,张孝云.橡副珠蜡蚧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防治研究现状及展望[J].热带农业科学.2017
[9].王勇,周国强,贾廷彬,何兴炳,胡炎彬.佯黄竹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6
[10].邵长凯.济南市主栽葡萄的生物学特性及开花和传粉的生态学研究[D].鲁东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