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市场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有效市场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张微微[1]2016年在《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效应研究》文中认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建立公平、公正、公开股票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途径,也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重要前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效应可以涉及资产定价、市场流动性、引导投资者决策、资源配置、产品竞争、上市公司价值、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等诸多方面。本文根据信息经济学有关信息传播的相关理论,从信息披露的主体、接收者及其最终影响的角度选取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股票价格效应、投资者投资行为效应及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应叁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选取的股票价格效应、投资者投资行为效应及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应叁方面效应,虽然选取的角度不同,但是它们之间并非完全孤立,而是有一个共同的内在联系,即都会对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产生影响。从信息披露的主体来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股票价格就越能够体现出其真实价值及公司的特质信息,有助于投资者更好地了解公司经营状况,便于投资者对股票进行选择,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信息接收的主体来看,投资者通过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能够对其加深了解,能动态地对其内在价值进行评价,便于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并在形成市场均衡价格及其调整过程中得以反映,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从信息披露直接影响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来看,通过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融资资本产出效率及宏观资源配置效率均得以随之提高,实现了促进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效应。本文研究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效应对于股票市场的健康发展、发挥股票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股票市场通过筹资聚集社会资本,使得社会资本得到合理配置,优质企业和项目更易得到直接融资,从而促进社会整体产出水平和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信息经济学理论的观点,随着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信息不对称状态得以有效地降低,便于投资者区分优质及劣质资产,从而更加准确的预测股票的预期收益,提高股票市场的价格效率及资源配置效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产生的效应对于股票市场的有序建立,对于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特别是对于中国尚未成熟的股票市场都极为重要。但是从中国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一方面,中国股票市场虽然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已初具规模,但是由于发展历史较短,经验相对缺乏,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仍不完善。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作为股票市场的主力军,虽然已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最具发展前景的群体,以其为核心的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也建立起来并逐步得到完善,但上市公司所披露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情况较为普遍,容易对广大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利益造成损害,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由此降低,市场的应有功能也难以充分发挥,不利于股票市场的建设与健康发展。因此,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效应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基本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提出了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分析了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最后是本文的创新点和不足;第二章,信息披露理论概述。主要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理论依据、信息披露传播过程模型、信息披露的决策选择及影响因素、信息披露的质量标准及衡量方法、信息披露的效应几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描述;第叁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股票价格效应分析。理论部分首先对信息模型进行了概述分析,并在O'Hara的理性预期模型基础上对信息不对称如何影响资产价格进行了理论模型分析。实证部分,首先对信息披露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定价效应进行了研究,将中国股票一级市场成立之初至今划分为六个阶段,选取IPO折价率为衡量资产定价效率的指标,实证分析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与IPO折价率之间的关系;其次对股票二级市场中价格的波动效应进行了研究,将中国股票二级市场成立之初至今划分为四个阶段,选取股价波动同步性为衡量股价波动的指标,实证分析了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与股价波动同步性之间的关系;第四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投资者投资行为效应分析。从投资者角度研究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投资者投资行为产生的效应,理论研究部分以行为金融学为研究视角,并分析了DHS模型、HS模型及博弈模型,对信息披露与投资者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理论分析;实证研究部分通过选取了股票市场中较有代表性的交易指标来对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考察,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投资者投资行为产生的效应;第五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应分析。理论部分首先分析了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理论基础,并通过模型分别分析了信息披露产生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情况下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机制;实证分析部分,分别从微观及宏观两个层面,选取了较有代表性的公司指标及宏观经济指标来对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考察,实证分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所产生的效应;第六章,剖析了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于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现状,主要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及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产生的效应叁方面;对于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主要分析了信息的虚假记载及盈余管理问题、信息的延迟披露及未完整披露问题、信息披露效应不高的问题叁个方面;最后从内部治理因素、外部监管因素、中介机构因素及投资者因素四个方面分析了信息披露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七章,有针对性地提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策。根据上一章总结的信息披露问题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从内部治理、外部监管、中介机构及投资者四个方面提出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对策。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为以下五点:一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降低了IPO折价率。在股票发行市场上,随着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随之提高,股票的发行价格与其真实价值越来越接近,使得IPO折价率逐渐降低,定价效率得到了提高;二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发展降低了股价波动同步性。在股票交易市场上,随着信息披露制度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随之提高,因此股价波动更能够反映出上市公司特质信息,股票价格波动同步性程度降低,股票价格的信息含量得到了提高;叁是上市公司通过信息的充分披露,使得投资者能够对其加深了解,能动态地对其内在价值进行评价,便于投资者做出投资决策,并在形成市场均衡价格及其调整过程中得以反映。本文通过股票换手率及股票收益波动程度两个指标来考量投资者投资行为:一方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越高,投资者投资股票的意愿越强烈,股票的流动性越强,从而体现为换手率较高。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越高,投资者能够获得的上市公司相关信息的数量及质量水平越高,因而收益率的波动程度就越低;四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有利于降低投资者的逆向选择及道德风险,微观层面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融资资本产出效率,宏观层面提高了以宏观经济指标衡量的资源配置效率,最终实现促进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效应。但是无论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均较低,导致了所在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也处于较低的状态;五是通过对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及问题进行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整体不高,信息披露几个主要效应没有得到充分的实现。研究表明内部治理效率低下、外部监管不到位、中介结构不健全及投资者整体素质较低是导致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体现在以下叁点:第一,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并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模型分析、博弈分析等方法对信息披露影响资产定价、股价波动、投资者行为及资源配置效率的内在机制展开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为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第二,本文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与股票发行市场的定价效率、股票交易市场的股价同步波动性、投资者投资行为及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目前,国内还没有学者将它们放在一个框架内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以期在本研究领域能够形成基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系统性实证结论;第叁,本文的研究较为系统和全面。研究对象涵盖了信息传播过程的叁个主要方面,即从信息披露的主体、接收者及其最终影响的角度选取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股票价格效应、投资者投资行为效应及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应叁方面效应进行研究,试图研究并总结出信息披露过程叁个主要阶段所产生效应的系统性结论。其中,由于股票价格在不同层级的股票市场中表现有所不同,因此本文不仅从股票一级市场研究了信息披露对股票发行定价产生的效应,还从股票二级市场研究了信息披露对股票价格波动同步性产生的效应,这样就得出了较全面的结论。并且,本文在研究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时,从微观和宏观层面分别进行了检验,为的就是能够全面反映信息披露对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产生的效应。论文的不足之处:本文致力于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股票价格效应、投资者投资行为效应、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应叁方面效应,由于选取了股票发行市场、股票交易市场、投资者投资行为及股票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四方面进行研究,数据量需求较大。但受制于数据的可得性及有限性,有些研究变量选择受到了限制,例如第四章研究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中,实证研究部分的控制变量只选取了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及风险因子叁个,虽然有力的推出了结论,但是如果能充实变量将会更有说服力。在以后的研究中会通过数据的不断搜集,希望能增加变量强化研究结果的说服力。

袁小平[2]2007年在《基于公司特征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有关国际组织在分析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时,把东南亚国家不透明的会计信息归结为金融危机爆发的直接诱因。2001年,世界500强排名第7的安然公司伴随着一系列会计丑闻而轰然倒塌,引发了各方对美国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的强烈谴责及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信任危机。这两大事件使得会计信息透明度的概念浮出水面并且逐渐变得深入人心,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因而成为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为主题进行相关研究,对促进我国新兴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界定入手,沿着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产生机理-->现实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主线,立足中国实际背景,基于系统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公司特征的角度,探究中国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关于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和证券市场的规范和完善的建设性建议。本文认为在中国现阶段的会计环境中,宜于从会计信息披露结果透明的角度界定会计信息透明度,这将使其更能体现中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对会计信息的透明度要求。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整体上不容乐观,信息质量低是其直接和关键的因素,对会计信息透明度的衡量应以信息质量为基础。实证检验表明,固定资产的比例、成长性、总资产利润率、财务风险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而波动性、上年亏损对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透明度负相关,但不显着,这为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以及资本市场的规范和完善提供了科学的实证依据。

谢清喜[3]2005年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文中提出证券市场是一个信息流动的市场,及时、完整、真实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实现“公开、公平、公正”叁公原则的具体体现,也是提高证券市场有效性的根本保障。从各国证券市场发展历程和经验看,只有及时、完整、真实公开的信息披露才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因此,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既是一部规范信息披露的历史,又是一部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历史。 一、本文重新探讨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理论,把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区分为证券信息的有效性和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证券信息的有效性是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前提。本文首次把证券信息的有效性区分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证券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是本文研究的主题,它要求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过程中,不能违反信息披露的相关法律法规,要做到及时、完整、真实,符合证券市场的“叁公”原则。证券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就是上市公司披露的证券信息能否充分地在股票价格的波动中得到反映,一般包括证券信息传递、信息运用和信息反馈叁个阶段。 目前,理论界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的文献很少,大部分学者集中于证券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方面,即集中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后的信息传递、信息运用和信息反馈等阶段。通常的方法是,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之后股票价格或股票成交量的波动特征,以此分析整个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这种以研究信息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来代替分析整个证券市场的有效性的方法有失偏颇,它忽略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证券市场资源配置的有效性等方面。 因此,本文从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角度出发,探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完善了证券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具体内容。本文认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是信息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前提和最基本的保障,更是实现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有效性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目的。 二、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的构建状况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过程的有效性分析。 一方面,论文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分为两大部分,即证券发行市场中的上市企业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和证券交易市场中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建设。首先,完善地概括了我国已经建立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并对中外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制度体系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简要评述了近期颁布的几项重大信息披露制度。其次,通过分析证券发行市场和证券交易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历程、发展脉络和存在的问题,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构建的有效性进

马倩[4]2006年在《有效市场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文中指出上市公司有效的信息披露是证券市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是维护投资者利益的基本保障。在法制较健全的证券市场上,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市场监管者的主要交流渠道。目前,我国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管理和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成绩,已初步形成一套有效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这对保证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证券市场的历史毕竟较短,目前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管理还不很完善。由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许多不规范行为,使中小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决策,给投资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导致股票价格重大波动,危及了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关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有关问题。而会计信息披露与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证券市场的有效性,是判断证券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效率高低的重要依据。如何通过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提高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这是我国理论界和经济工作部门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首先,本文从有效市场相关理论入手,论证了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会计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其次,文章结合我国证券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发展的现状,对市场的有效性及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建议。文章一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的引言部分,介绍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提出了文章所要研究的问题和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理论基础——有效市场相关理论,对相关理论涉及的文献进行了评述和综合分析。第叁部分分析了有效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的关系。第四部分对我国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及其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找出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第五部分提出了建立我国有效证券市场的对策建议。

张希虹[5]2006年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纵观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一直是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核心任务之一,对上市公司会计规范的研究主导着各国会计规范变革的进程与方向。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证券市场不断扩张,上市公司真实、准确、完整的信息披露对促进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作用将更加显着。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时间短,有关上市公司与会计规范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理论成果不多,且大抵为零散和非系统化的研究,无论在广度和深度上均显不足。因此,本文针对我国当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问题,系统研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尤其是会计信息披露与会计规范的基本规律,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有助于我国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会计规范体系。 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是为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和会计信息披露而建立的一系列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会计道德规范和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等的总称。其基本目标是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从而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建立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应当遵循公平性、权威性、统一性、国际性和系统性等基本原则。上市公司的会计规范不应是零散和孤立的,而应形成一个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的完整的会计规范系统。 本文对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新会计准则体系进行了综述和评价,认为新会计准则体系实现了理念创新、体系创新、内容创新和与国际标准趋同。考虑到独立审计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作用,本文将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纳入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对我国目前上市公司会计规范存在的缺陷进行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现行会计规范提出一系列建议、措施和方案,并进行系统设计:①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以《会计法》为核心各种相关法律协调配套的上市公司会计法律规范体系,根据上市公司发展变化的需要制定《会计法》、《证券法》的实施细则;建立投资人索赔制度,对因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而导致的投资人经济损失进行必要的补偿;加大打击证券市场会计违法犯罪的力度。②根据《会计法》的要求,设计、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上市公司会计制度规范体系;针对《企业会计制度》执行中发现的问题,对现行会计制度进一步修改和完善,③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制定《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准则》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一套适用于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会计道德规范体系。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会计规范相关关系的分析,为建立上市公司的会计规范体系提供科学的理论框架,从而发展和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理论,弥补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理论方面的不足;本文研究的实际意义在于通过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构造与设计,从制度建设方面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突出问题,从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资本运营效率,促进我国上市公司和证券市场健康发展。

孙美琪[6]2017年在《农业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质量研究》文中提出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由"叁农"政策的提出可见农业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农业上市公司的发展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方向和动力。随着农业上市公司综合性的发展,信息使用者已经不满足于合并报表披露的信息,作为合并报表的补充,分部报告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更详细全面的信息。在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研究文献基础上,主要整理概括了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农业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和分部信息披露质量的叁方面的有关理论成果,阐述了分部信息的基本理论包括分部信息的含义,如何确定可报告分部以及农业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的内容,并且将分部信息的理论基础应用到农业上市公司中。探讨其分部信息披露质量的现状,这里的农业上市公司是广义的,包括农、林、渔、牧业,分析发现了披露的信息缺乏真实性,充分性不足、时效性差等问题,对农业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规模、财务杠杆、股权结构以及董事会特征等内部因素进行实证研究,选取我国在深交所和上交所上市的农业上市公司2013—2015年的分部信息披露质量考评结果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最后,通过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解决对策,从公司内部治理上的解决措施是改善股本结构和完善董事会特征和提高盈利能力,从外部治理上的解决措施是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和处罚力度,对分部信息披露的相关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使农业上市公司披露更为详细、真实的分部信息。

托合旦木·坎吉[7]2013年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证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局。证券市场的健康和有效发展建立在上市公司信息的真实、完整、规范和及时披露的基础上。而会计信息披露作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部分,其披露质量的如何直接关系到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成熟程度。纵观我国目前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状况,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接连不断地发生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严重地影响了广大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尤其是,这些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发生,严重地打击了广大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了诚信危机,从而严重地破坏了证券市场赖以存在的基础,扰乱了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可以说,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已经成为阻碍证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绊脚石。所以抑制和预防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发生,能够保护广大投资者的利益、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和有效发挥其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从而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论文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分析及个案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分析有机结合,对研究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系统的分析,并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首先,本文对借鉴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借鉴的相关理论包括:有效市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舞弊叁角型理论和公司治理理论等。其次,通过规范分析和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表现形式、主要类型、手段以及其带来的危害进行理论分析和归纳总结。(1)其主要表现形式归纳为: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完整、不规范和不及时等。(2)其主要类型归纳为:虚假陈述、严重误导性陈述、重大遗漏陈述和不正当披露等。(3)其主要手段归纳为:制造假文件、虚构收入、虚构利润、虚增资产、虚减负债、虚假交易、隐瞒关联交易、隐瞒担保事项、隐瞒委托理财事项、隐瞒重大诉讼事项、采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及坏账准备、设立帐外账户等。(4)其所带来的危害归纳为:会计信息的违规披露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决策,导致市场经济秩序的混乱;会计信息的违规披露会导致市场经济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误导广大投资者,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会计信息的违规披露导致诚信危机,破坏了证券市场赖以存在的基础;会计信息的违规披露影响经济预测与决策,导致社会经济资源的严重浪费;会计信息的违规披露诱发腐败和违法违纪行为的蔓延,严重地恶化市场经济环境。再次,从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特质和外部因素等方面,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动机和主要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归纳总结。(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动机主要归纳为:①受利益的诱惑;②处罚政策的压力与配股政策的诱惑。(2)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产生的原因包括: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原因概括为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等存在的不合理性和缺陷性导致的;公司特质方面的原因概括为公司规模、公司成长性、公司盈利能力和财务杠杆等因素的不合理性导致的;外部原因主要概括为会计人员的素质不高、市场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督不力和会计法规制度的缺陷等原因导致的。最后,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若干理论假设。然后利用2004-2010年在深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数据,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来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的结论:①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董事会会议次数等因素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型关系。②公司规模、监事会会议次数、董事前叁名薪酬总额等因素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有显着的负向型关系。③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两职兼任、监事会规模、公司成长性、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杠杆等因素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没有显着的影响。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对如何抑制和预防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的发生提出了如下的政策建议:①经过降低股权集中度,优化股权结构;②董事会保持适当的规模,加强董事会的监督职能;③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必须分开;④建立健全独立董事制度,加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⑤建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机制;⑥完善监事会制度建设,加强监事会的监督职能。

赵迎红[8]2013年在《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状况及与股价变动关系统计分析》文中指出会计盈利问题的研究,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着名学者Ball和Brown开创的,伴随着经济学、财务学和统计技术的发展,促成了实证会计理论的诞生和发展。实证会计理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掀起了一场重大的会计革命,其研究吸收了经济学和金融学的研究成果,对会计研究的困惑做出了解释。同时,对资本市场中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之间关系问题的研究便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实证会计理论的提出,使对资本市场的研究成为西方财务理论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理论和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这种将财务理论与资本市场相结合所进行的研究,既丰富了资本市场的研究理论,也为资本市场的实践提供了借鉴和参考。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法律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促进了我国对资本市场上会计盈利问题研究的深入发展。我国沪、深证券交易所的成立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使我国的证券市场无论是在市场容量、市场上交易的品种与交易的手段,还是在监管体系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建立、健全市场体系、优化资源配置、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证券市场迅速发展的过程中,目前仍存在许多现实问题,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如何,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成长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盈利信息与资本市场上股票价格的波动是否相关,它们之间存在怎样的相关关系,这些都是理论界和实务界非常关注的问题。在资本市场上,投资者需要利用已有的信息进行投资决策,在这些已有的信息中,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盈利信息是投资者用以进行股票投资决策最为重要的信息。这些信息是上市公司特有的信息,是能够通过投资者自身分析来进行股票投资决策的非系统信息。因此,对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以及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盈利信息对股票价格的影响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同时也有助于实证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由于受到一些客观条件的制约,国内有关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变动关系问题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是很多,适合研究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利问题的研究方法尚需探索和总结。中国证监会自2002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对外公布季度财务会计报告,目前已经具备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上市公司会计盈利问题进行研究的条件。本文以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信息为依据,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其成长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会计盈利与股票价格变动关系,进行研究时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资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在进行实证研究时,需要运用数量经济学的计量分析方法和统计学的统计工具。本文使用的数量经济学计量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回归分析、向量自回归(VAR)分析方法、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等;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主要有描述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等。本文是在实证会计理论和财务分析理论基础上,以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信息为依据,采用经验研究、事项研究等实证研究方法,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盈利信息进行分析,进而对会计盈利与股价变动关系进行研究,论文整体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对选题背景、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的方法与思路以及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的方向进行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国内外有关会计盈利问题研究的现状、取得的研究成果以及对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研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与成长性之间的关系以及会计盈利与股价变动关系的理论基础,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实证会计理论和财务分析理论。第叁部分共分2、3、4、5、6章,是论文的核心内容。第2章从静态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状况和盈利能力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时对研究的方法和视角进行了创新,将剩余收益定价理论与财务分析理论相结合,分析指标的选取从多个角度、多侧面,考虑绝对指标和相对指标。第3章从动态的角度对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的规律性进行分析。第4章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盈利信息是否具有信息含量进行分析。第5章分析会计盈利能力与上市公司成长性之间的关系。第6章对会计盈利信息与股价变动关系问题进行研究。研究首次使用VAR模型,同时对分析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分析,并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误差修正以及脉冲响应分析。第四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章是对全文研究结果的总结,阐述研究的主要结论,并对如何提高上市公司的会计盈利和投资者如何根据会计盈利信息进行投资决策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第一,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状况总体比较平稳,销售净利率出现左侧肥尾的特征,资产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呈现出一定的循环性或周期性,即表现为季节性时间序列的特性,上市公司的会计盈利状况具有行业特征。第二,实证检验证明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的会计盈利具有随机游走的动态规律性。第叁,我国资本市场能够区别对待不同性质的每股盈利,会计盈利信息具有明显的信息含量和市场效应;季度每股盈利虽然能够解释股票价格的变动,但是解释力度很弱。第四,上市公司的成长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会计年度和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因素对上市公司成长性的影响程度各不相同,这一研究结论与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是一致的。第五,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披露的会计信息与股票价格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只是反映不同能力的会计信息指标与股票价格之间相关性的强弱程度不同;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逐年在增强,综合会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解释力最强;盈利能力信息和发展能力信息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基本会计信息;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的长期增长是由公司自身的管理决定的;股票价格的长期均衡是很微弱的。

俞常娥[9]2015年在《独立董事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加强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制衡大股东的权利,切实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8月16日正式颁布了《关于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这标志着我国正式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制度设立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而独立董事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重点就是利用其专业知识对上市公司信息尤其是会计信息进行监督,以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从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正式实施到现在的十余年间,虽然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有所改观,但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甚至有意舞弊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独立董事制度在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方面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和有效市场理论,考察独立董事比例、薪酬、会议出勤率和任职的企业数量四个特征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判断独立董事履行职责的有效性是否受到其特征的影响。本文选取了深圳证券交易所2009—2013年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运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独立董事特征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独立董事比例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不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因为我国上市公司中有关独立董事比例的规定是政策硬性要求,并没有完全反映出公司治理的具体需求,造成独立董事占董事会人数的比例出现了趋同现象且普遍偏低,大都在叁分之一左右,上市公司主动提高独立董事比例的意愿不强。(2)独立董事薪酬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为在一定范围内提高独立董事薪酬,有助于提高独立董事工作的积极性,增强独立董事对公司的责任感,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督力度,从而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3)独立董事会议出勤率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为出席董事会会议是独立董事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情况,获取公司相关信息的主要途径,独立董事的会议出勤率越高,那么独立董事就越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获取公司相关信息、了解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这也就越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4)独立董事任职的企业数量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因为证监会对独立董事任职的企业数量做出了不得多于5家的限制,从而保证独立董事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履行职责;独立董事任职数量的多少,往往也是其社会声誉的体现,具有良好声誉的独立董事其任职的企业数量也就越多,独立董事为了维护自身的声誉就会更加努力的工作。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具体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讲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框架;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分别通过总结国内外关于独立董事特征、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独立董事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影响的相关文献,充分了解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根据相关研究成果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第叁部分为理论概述,主要是界定独立董事、独立董事特征和会计信息披露的定义,并分析相关理论基础;第四部分为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根据相关理论基础和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独立董事的四个特征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本文的研究假设;第五部分为实证分析,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选取样本公司、处理数据,对变量进行定义,并构建本文的研究模型,然后运用SPSS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具体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以检验独立董事的哪些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了显着的影响;第六部分为结束语,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总结文章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关的建议,即完善独立董事选聘机制、完善独立董事薪酬制度、建立独立董事考核机制和推动独立董事的职业化发展,并指出研究的创新之处和局限性及未来的展望。

关永静[10]2015年在《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分析》文中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的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因此,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合法合规会计信息的提供对于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在我们国家,在会计信息披露方面的有效性,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在对国内外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了解、学习、梳理和思考之后,本文首先在理论层面分析公司规模、独董在董事会人数中的比例、高管持股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公司盈利能力和上市公司当年的审计意见与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之间的关系,其次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现状的进行分析,再次使用多种实证方法研究公司规模、独董在董事会人数中的比例、高管持股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公司盈利能力和上市公司当年的审计意见与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影响,最后得到有关结论。希望通过此次研究结果能够明确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的-些不足和改进方法,进而为建设我国证券市场环境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效应研究[D]. 张微微. 辽宁大学. 2016

[2]. 基于公司特征的会计信息透明度研究[D]. 袁小平. 西南交通大学. 2007

[3]. 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研究[D]. 谢清喜. 复旦大学. 2005

[4]. 有效市场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D]. 马倩.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5].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规范体系研究[D]. 张希虹. 东北林业大学. 2006

[6]. 农业上市公司分部信息披露质量研究[D]. 孙美琪.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7

[7].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研究[D]. 托合旦木·坎吉. 西南大学. 2013

[8].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盈利状况及与股价变动关系统计分析[D]. 赵迎红. 辽宁大学. 2013

[9]. 独立董事特征对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研究[D]. 俞常娥. 江西财经大学. 2015

[10]. 中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效性的分析[D]. 关永静. 中央民族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  ;  ;  

有效市场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