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殖吸虫论文_郭苗,李寄仟,徐伟江,范丽仙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殖吸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吸虫,牛栏,大亚湾,中国,石斑鱼,牛蒡,南海。

单殖吸虫论文文献综述

郭苗,李寄仟,徐伟江,范丽仙[1](2019)在《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的金沙江德泽段鲶寄生撒氏虫属(Thaparocleidus)单殖吸虫的系统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28S rDNA部分序列,对采自金沙江水系牛栏江支流德泽段鲶(Silurus asotus)鳃上寄生的9种撒氏虫属单殖吸虫:牛栏江撒氏虫(Thaparocleidus niulanjiangensis sp.nov.)、撒氏虫属未定种(Thaparocleidus sp.isolate G1-6)、撒氏虫属未定种(Thaparocleidus sp.isolate I3-1)、凶恶撒氏虫(T.asoti)、奇异撒氏虫(T.varicus)、大茎撒氏虫(T.magnicirrus)、变形撒氏虫(T.obscura)、多形撒氏虫(T.mutabilis)、撒氏虫属未定种(Thaparocleidus sp.isolate MG-2018)进行分子系统发育关系重建.研究结果表明:28S rDNA可作为撒氏虫属及属内种分类阶元的分子鉴定靶基因.撒氏虫属为非单系群;奇异撒氏虫(T.varicus)与撒氏虫属未定种(Thaparocleidus sp.isolate G1-6)组成的进化支位于系统树的基部,推测奇异撒氏虫为研究中引入的撒氏虫最原始的物种.(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郭苗[2](2019)在《金沙江德泽段撒氏虫属(Thaparocleidus)和指环虫属(Dactylogyrus)单殖吸虫的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殖吸虫为一类主要寄生于鱼类、水生及陆生脊椎动物的扁形蠕虫。单殖吸虫具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全世界已记录5000余种,我国淡水鱼类单殖吸虫已记载577余种,指环虫属(Dactylogurus)是单殖吸虫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属,全球共记录900余种,我国共记载400余种,撒氏虫属(Thaparocleidus)现已记录77种,我国共记录35种。鉴定指环虫属和撒氏虫属单殖吸虫,研究其系统发育关系具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对金沙江水系牛栏江支流德泽段鱼类寄生撒氏虫属和指环虫属单殖吸虫的感染情况、分类、分子鉴定进行了研究,记录新物种、新宿主及地理分布新纪录,同时,基于28S rDNA和18S rDNA+ITS1+5.8S rDNA联合序列初步研究了撒氏虫属及指环虫属单殖吸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呈现了金沙江水系鱼类单殖吸虫部分物种的多样性,丰富了我国单殖吸虫动物志,为后续开展单殖吸虫–宿主协同进化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研究中共采集金沙江水系牛栏江支流德泽段鱼类标本317尾,隶属于3目6科15属15种,于鲶(Silurus asotus)、鲫(Carassius auratus)、?(Hemiculter leucisculus)、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四种鱼类上检获单殖吸虫2科2属16种,包括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 Bychowsky,1937)撒氏虫属(Thaparocleidus)9种,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 Bychowsky,1933)指环虫属(Dactylogyrus)7种;其中新种2种,已记录种4种,未定种3种,宿主新纪录1种,中国地理分布新纪录6种。结合形态学和基于28S rDNA、18S rDNA+ITS1+5.8S rDNA联合序列对本研究中撒氏虫属和指环虫属单殖吸虫进行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于鲶(S.asotus)的牛栏江撒氏虫(T.niulanjiangensis sp.nov.)为科学上1新种,撒氏虫属未定种(Thaparocleidus sp.isolate G1-6)、撒氏虫属未定种(Thaparocleidus sp.isolate I3-1)分别为科学上1未记录种;寄生于鲫(C.auratus)的左氏指环虫(Dactylogyrus zuoi sp.nov.)为科学上1新种,指环虫属未定种(Dactylogyrus sp.isolate B14)为科学上1未记录种。(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3)

涂笑[3](2019)在《牛蒡子苷元作用鱼类单殖吸虫靶标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殖吸虫(Monogenean)是一类常见的鱼类寄生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淡、海水水域。常因大量寄生及其引起的继发性疾病感染,造成幼鱼大量死亡,给水产养殖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指环虫属(Dactylogyrus)和叁代虫属(Gyrodactylus)是单殖吸虫纲中物种数目最丰富、也是危害最严重的属。目前,渔业生产中,国标渔药因长期、连年持续增加使用剂量引起寄生虫的耐药性发生,加大了单殖吸虫病防治难度,因此,新药的创制引起水产领域极大的关注。天然产物不仅生物活性丰富而且骨架结构多样,是药物研发的理想来源。前期,本实验室运用活性跟踪法从药用植物中分离鉴定出多种杀灭指环虫的活性小分子,其中牛蒡子苷元(Arctigenin,ARG)杀虫效果显着、对鱼类毒性低,是理想的开发成为专用杀虫渔药的先导化合物。然而,缺乏对先导化合物作用靶点和机制的研究将限制先导化合物的进一步结构优化,阻碍药物的研发进程。本研究首先构建小林叁代虫(Gyrodactylus kobayashii)感染金鱼实验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ARG作用小林叁代虫形态学、RNA-seq转录组学和iTRAQ定量蛋白组学以及利用金纳米探针分离鉴定ARG作用靶点蛋白,揭示ARG杀虫机制。取得结果如下:1.小林叁代虫感染金鱼实验模型的建立采用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确定自然感染金鱼的叁代虫种类中小林叁代虫(G.kobayashii)是绝对优势种(70.8%);随后,通过吡喹酮药浴获得无虫金鱼、尾鳍人工接种感染、叁代虫种类鉴定和种群维持等步骤,建立了小林叁代虫感染金鱼系统。采用ApoⅠ酶切法定期对系统中叁代虫种类进行鉴定,结果发现:随机采样获得的144条(12条/次)叁代虫均属于小林叁代虫,表明该实验模型叁代虫种群单一且能稳定传代。最后,利用该模型研究叁代虫感染规律及宿主免疫反应,结果显示小林叁代虫种群数量在感染前8天呈爆发式增长,随后急剧下降并保持低密度感染;金鱼肝脾肾组织中促炎性细胞因子如TNF-α、IL-1β、IFN-γ以及iNOS等在整个叁代虫感染过程中表达量均显着上调,其中iNOS表达量最高,同样,在感染叁代虫的金鱼血清中一氧化氮的含量也发现显着升高,说明细胞因子的表达在清除叁代虫感染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上结果表明:定期添加无虫金鱼是获得大量小林叁代虫的关键,为下一步药物作用靶点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2.牛蒡子苷元安全性评价及作用小林叁代虫形态学研究利用上述构建的实验模型进行ARG杀虫活性及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离体条件下,8 mg/L ARG在33 min内即可造成小林叁代虫全部死亡;在体条件下,4.00 mg/L ARG作用4 h即可达100%杀虫率,24 h和48 h的EC_(50)分别为1.85 mg/L和1.58mg/L。ARG对金鱼安全性评价结果发现:96 h对金鱼的LC_(50)值为11.63 mg/L(95%置信区间为11.29-11.99 mg/L);1.85 mg/L(EC_(50))的ARG浸泡24 h引起金鱼肝脏外源物质敏感基因(cyp1a、hsp70、gst及sod)差异表达,48 h和96 h时表达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着(p<0.05);4 mg/L(EC_(99))的ARG浸泡96 h sod的mRNA水平与初始水平无显着性差异,其余3个基因表达量呈明显的恢复趋势,表明ARG对金鱼毒性较低。ARG药浴后可见叁代虫的活动能力急剧下降,而后直接中毒死亡,与呼吸抑制剂鱼藤酮和寡霉素A引起中毒症状类似;扫描电镜观察叁代虫表皮出现明显的损伤;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叁代虫表皮肌肉结构出现明显的溶解,线粒体可见大规模肿胀和空泡化现象;肌动蛋白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叁代虫肌肉结构明显被破坏。以上结果表明ARG作用叁代虫靶点可能位于表皮肌肉结构或者线粒体中,杀虫机制可能与表皮损伤以及呼吸被抑制有关。3.牛蒡子苷元对小林叁代虫转录组水平的影响采用转录组测序(RNA-seq)技术研究了ARG作用对小林叁代虫转录组水平的影响,筛选相关差异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ARG杀虫分子机制和潜在作用靶点。结果发现:(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 mg/L ARG,0.5 h处理组共获234个差异表达基因;1.85 mg/L ARG,0.5 h处理组共获118个差异表达基因;1.85 mg/L ARG,4h处理组共获493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755个,下调4181个。(2)GO注释结果表明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胞外基质组成(extracellular matrix)、电子传递链(electron carrier activity)、大分子跨膜活性(macromolecule transmembrane transporter activity)以及能量代谢过程(energy metabolic process)等重要的机体过程。(3)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蛋白质加工、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糖酵解/糖异生过程、心肌收缩,氧化磷酸化等途径。(4)以上结果表明ARG主要通过破坏叁代虫表皮正常生理结构,抑制能量代谢通路中某些关键基因的表达,从而造成虫体死亡。4.牛蒡子苷元作用小林叁代虫蛋白质组比较研究采用iTRAQ定量蛋白组学技术研究ARG对小林叁代虫蛋白质表达谱的影响,对差异表达的蛋白质进行GO功能注释、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结合转录组学数据探讨ARG作用叁代虫潜在作用靶点和分子机制。结果显示:(1)共鉴定到总蛋白2850个;与空白对照组相比,4 mg/L,0.5 h处理组、1.85 mg/L 0.5 h和4 h处理组分别引起335个、223个和313个差异表达蛋白,叁个ARG处理组中均差异表达蛋白82个。(2)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细胞骨架、离子转运以及肌肉收缩等生理过程。(3)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关联分析发现19个mRNA和蛋白水平差异表达一致的蛋白,也是ARG直接或间接的药物杀虫靶点,被富集到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内吞作用(Endocytosis)以及黏着斑(Focal adhesion)等通路中。其中ATP synthase E chain(ATP合成酶E链)参与机体ATP直接合成过程。(4)进一步利用qRT-PCR技术研究ARG对叁代虫ATP合成酶不同亚基以及呼吸链复合物Ⅰ-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各基因经1.85 mg/L的ARG处理6、12和24 h后均显着下调;此外经ARG离体和在体处理后的叁代虫体内ATP含量均急剧降低,表明ARG确实能引起叁代虫能量供应不足。5.利用金纳米探针鉴定牛蒡子苷元作用小林叁代虫靶点利用金纳米探针法通过亲和层析原理直接从叁代虫的总蛋白中直接分离ARG作用小林叁代虫靶点蛋白,取得的结果如下:(1)首先通过破坏ARG内酯环获得化合物2,其结构与ARG类似但活性差异巨大(EC_(50)为68.9 mg/L),选为阴性对照排除假阳性蛋白;(2)ARG和化合物2分别进行侧链羟基修饰连接硫辛酸结构,使其通过金硫键连接到金纳米颗粒表面,获得金纳米探针GNP-6(ARG连接的金纳米颗粒)和GNP-10(化合物2连接的金纳米颗粒);(3)高分辨透射电镜观察到金纳米探针GNP-6呈均匀的球形,平均粒径为3.58 nm,此外,还可观察到GNP-6能进入小林叁代虫细胞核等部位,且仍保持杀灭小林叁代虫活性;(4)将GNP-6和GNP-10分别与小林叁代虫蛋白裂解液孵育,经SDS-PAGE分离,获得两条GNP-6中特异性条带,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TOF MS)分析并采用Mascot 2.2软件搜索Uniprot秀丽隐杆线虫数据库,确定了ARG的靶点蛋白为肌球蛋白(MyosinⅡ)和肌肉M线装配蛋白(Muscle M-line assembly protein,UNC-89)。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构建的小林叁代虫感染金鱼实验模型,进行形态学研究、转录组学和蛋白质学组关联分析以及靶点蛋白的分离鉴定,初步确定ARG杀灭鱼类单殖吸虫作用靶点是MyosinⅡ和UNC-89,均与维持肌球蛋白正常结构有关,表明ARG杀虫机制与药物破坏肌球蛋白结构,引起虫体能量供应不足最终死亡有关。上述结果为ARG进一步结构优化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谢志胜,马江霞,郝翠兰,段成任,杨昆明[4](2018)在《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 bicirrhosum)寄生单殖吸虫中国一新纪录属》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新疆观赏鱼市场双须骨舌鱼感染单殖吸虫的种类情况,采用形态学比较具有鉴定依据的背腹中央大钩、联接片、交接器等结构,初步鉴定为寄生在双须骨舌鱼鳃部的单殖吸虫有两种,分别为角棒虫属(Gonocleithrum)的银龙角棒虫(Gonocleithrum aruanae)、相似角棒虫(Gonocleithrum coenoideum)。经资料检索,该属种在我国均未报到,故为属种新纪录,该新纪录属区别于其他属的主要特征是在身体中部有一"Y"形的性腺片和呈螺旋形卷曲的支持器。所有标本均保存于新疆农业大学鱼类寄生虫学实验室。(本文来源于《经济动物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周形,杨芳,丁雪娟[5](2018)在《南海鱼类单殖吸虫之单杯科二新记录种》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海南文昌清澜港的尖吻魟Telatrygon zugei鼻腔的长旋分盘虫Merizocotyle macrostrobus Chisholm&Whittington,2012和广东汕尾的何氏鳐Okamejei hollandi泄殖腔的澳洲小杯虫Calicotyle australis Johnston,1934。所获标本与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仅个别量度略有差异:长旋分盘虫的中央大钩比原始描述长;澳洲小杯虫的雄性交接器较原始描述短。小杯虫亚科为中国新记录亚科,长旋分盘虫与澳洲小杯虫为我国新记录种,尖吻魟与何氏鳐分别为二者的宿主新记录。(本文来源于《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郑晓淇,周形,刘琳,丁雪娟[6](2017)在《似杯盘虫属4个中国新记录种的记述(单殖吸虫纲:鳞盘虫科)》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中国南海鱼类的4种鳞盘虫科单殖吸虫,分别是寄生于姬鮨Tosana niwae鳃的眶棘鲈似杯盘虫Calydiscoides scolopsidis Lim,2003,寄生于裸颊鲷Lethrinus spp.鳃的澳洲似杯盘虫Calydiscoides australis Young,1969、棱纹似杯盘虫Calydiscoides duplicostatus(Yamaguti,1953)Young,1969与复杂似杯盘虫Calydiscoides difficilis(Yamaguti,1953)Young,1969。其中,眶棘鲈似杯盘虫的交接器长管状,支持器末端扩大呈斧状,阴道片状,底部连接一弯管;澳洲似杯盘虫交接器由背腹两块骨片构成,腹片末端分叉,背片具薄膜,阴道球状且中部具不规则褶皱;棱纹似杯盘虫交接管基部分叉,支持器Y形,右支长度约为左支的1/3,末端连接一几丁质管;复杂似杯盘虫交接器由两块大几丁质片构成,阴道由杯状部与块状部构成。所获标本与原始描述基本一致。眶棘鲈似杯盘虫、澳洲似杯盘虫、棱纹似杯盘虫与复杂似杯盘虫均为我国新记录种。(本文来源于《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李有智,周梓华,袁凯,肖智,刘琳[7](2017)在《南海叁沙海域单殖吸虫分类研究初报》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南海叁沙海域岛礁众多、鱼类资源丰富,但叁沙鱼类单殖吸虫研究记录空缺,其种类组成与感染状况等基础性资料亟待补充。2016-2017年春,我们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的渔业资源调查船叁赴南海渚碧礁、永暑礁等岛礁及西沙群岛附近海域对鱼类寄生单殖吸虫进行了采样调查,共检测鱼类95种1316尾,其中有单殖吸虫寄生的宿主鱼多达49种。检获单殖吸虫标本一批,所获标本的形态学分类鉴定及DNA序列研究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目前已鉴定出26种单殖吸虫,其中2种拟定为新种,11种为中国新记录种;扩增并测定了18种虫的28S r DNA 5’端部分序列,并基于该序列构建了相关虫种的分子系统树,探讨了新种南沙嗜若梅鲷虫(Paracaesicola nanshaensisi n.sp.)及盾尾鱼伪似缪穴虫(Pseudomurraytrematoides axinurus n.sp.)的分类地位。研究结果填补了我国南海叁沙海域单殖吸虫研究之空缺,同时为单殖吸虫分子条形码数据库的建设积累了宝贵资料。(本文来源于《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七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10-13)

曾碧健,黄建荣,杨廷宝[8](2017)在《大亚湾海域石斑鱼(Epinephelus spp.)寄生单殖吸虫群落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调查了大亚湾海域13种石斑鱼(Epinephelus spp.)寄生单殖吸虫群落,结果发现有10种鱼感染单殖吸虫,占调查鱼种类的四分之叁,检获单殖吸虫16种,隶属于3科5属,其中拟合片虫属(Pseudorhabdosynochus spp.)10种;除鞍带石斑(E.lanceolatus)和拟青石斑(E.fasciatomaculosus)外,8种鱼可分别感染3—7种单殖吸虫;感染单殖吸虫种类最多的是玳瑁石斑(E.quoyanus)达7种,次之是青石斑(E.awoara)和养殖的橙点石斑(E.bleekeri)均感染6种;各单殖吸虫种类中,感染强度最大的是拟合片虫(P.serrani))(棕点石斑,E.fuscoguttatus)128只/尾,次之是石斑拟合片虫(P.grouperi)(青石斑)62只/尾,接下来是斜带拟合片虫(P.coioidesis)(大斑石斑,E.macrospilos)59只/尾和杯阴拟合片虫(P.cupatus)(玳瑁石斑)49只/尾;平均密度最高的是棕点石斑上检获的拟合片虫128只/尾;在检获的16种单殖吸虫中,8种可分别寄生于2种或2种以上石斑鱼,石斑鳞盘虫(Diplectanum grouperi)和拟合片虫在6种石斑鱼上都能检获,符合广寄生单殖吸虫种特征。有5种鱼检查尾数5尾以上的,其中玳瑁石斑单殖吸虫感染率最高62.07%,其内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与宿主体长呈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海洋与湖沼》期刊2017年02期)

杨长平,胡盼,丁雪娟[9](2017)在《南海轮盘虫属(单殖吸虫,分室科)一新种及一新记录种》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中国南海日本红娘鱼(Lepidotrigla japonica)鳃上的单殖吸虫1新种:红娘鱼轮盘虫(Trochopus lepidotrigla sp.nov.),以及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kumu)鳃上的1中国新记录种:戈尔韦轮盘虫(Trochopus gaillimhe Little,1929)。新种红娘鱼轮盘虫以其后吸器上3对锚钩特殊的形态大小而区别于该属的近似种。所有标本均保存于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鱼类寄生虫学研究室。(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杨芳,丁雪娟[10](2016)在《中国海洋鱼类单殖吸虫研究XXV.单杯科二新记录种》一文中研究指出记述采自广东汕尾软骨鱼类鳃上的2种单杯科单殖吸虫:叁睾单杯虫(Monocotyle tritestis Young,1967)和凯西单杯虫(Monocotyle caseyae Chisholm&Whittington,2005).所获的叁睾单杯虫标本与YOUNG(1967)的原始描述基本一致,但中央大钩的长度、后吸器脊片的形状略有不同;凯西单杯虫标本与CHISHOLM&WHITTINGTON(2005)的原始描述基本相同,但虫体后部的6个附加结构未见.叁睾单杯虫和凯西单杯虫均为我国新记录种,赤魟和尖吻魟分别为其宿主新记录.(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5期)

单殖吸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单殖吸虫为一类主要寄生于鱼类、水生及陆生脊椎动物的扁形蠕虫。单殖吸虫具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全世界已记录5000余种,我国淡水鱼类单殖吸虫已记载577余种,指环虫属(Dactylogurus)是单殖吸虫中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属,全球共记录900余种,我国共记载400余种,撒氏虫属(Thaparocleidus)现已记录77种,我国共记录35种。鉴定指环虫属和撒氏虫属单殖吸虫,研究其系统发育关系具重要科学意义。本研究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对金沙江水系牛栏江支流德泽段鱼类寄生撒氏虫属和指环虫属单殖吸虫的感染情况、分类、分子鉴定进行了研究,记录新物种、新宿主及地理分布新纪录,同时,基于28S rDNA和18S rDNA+ITS1+5.8S rDNA联合序列初步研究了撒氏虫属及指环虫属单殖吸虫的系统发育关系。该研究呈现了金沙江水系鱼类单殖吸虫部分物种的多样性,丰富了我国单殖吸虫动物志,为后续开展单殖吸虫–宿主协同进化关系提供了重要基础。研究中共采集金沙江水系牛栏江支流德泽段鱼类标本317尾,隶属于3目6科15属15种,于鲶(Silurus asotus)、鲫(Carassius auratus)、?(Hemiculter leucisculus)、似鱎(Toxabramis swinhonis)四种鱼类上检获单殖吸虫2科2属16种,包括锚首虫科(Ancyrocephalidae Bychowsky,1937)撒氏虫属(Thaparocleidus)9种,指环虫科(Dactylogyridae Bychowsky,1933)指环虫属(Dactylogyrus)7种;其中新种2种,已记录种4种,未定种3种,宿主新纪录1种,中国地理分布新纪录6种。结合形态学和基于28S rDNA、18S rDNA+ITS1+5.8S rDNA联合序列对本研究中撒氏虫属和指环虫属单殖吸虫进行分子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寄生于鲶(S.asotus)的牛栏江撒氏虫(T.niulanjiangensis sp.nov.)为科学上1新种,撒氏虫属未定种(Thaparocleidus sp.isolate G1-6)、撒氏虫属未定种(Thaparocleidus sp.isolate I3-1)分别为科学上1未记录种;寄生于鲫(C.auratus)的左氏指环虫(Dactylogyrus zuoi sp.nov.)为科学上1新种,指环虫属未定种(Dactylogyrus sp.isolate B14)为科学上1未记录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殖吸虫论文参考文献

[1].郭苗,李寄仟,徐伟江,范丽仙.基于28SrDNA部分序列的金沙江德泽段鲶寄生撒氏虫属(Thaparocleidus)单殖吸虫的系统发育[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郭苗.金沙江德泽段撒氏虫属(Thaparocleidus)和指环虫属(Dactylogyrus)单殖吸虫的鉴定及系统发育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3].涂笑.牛蒡子苷元作用鱼类单殖吸虫靶标及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谢志胜,马江霞,郝翠兰,段成任,杨昆明.双须骨舌鱼(Osteoglossumbicirrhosum)寄生单殖吸虫中国一新纪录属[J].经济动物学报.2018

[5].周形,杨芳,丁雪娟.南海鱼类单殖吸虫之单杯科二新记录种[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8

[6].郑晓淇,周形,刘琳,丁雪娟.似杯盘虫属4个中国新记录种的记述(单殖吸虫纲:鳞盘虫科)[J].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17

[7].李有智,周梓华,袁凯,肖智,刘琳.南海叁沙海域单殖吸虫分类研究初报[C].中国动物学会寄生虫学专业委员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第七次国际寄生虫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8].曾碧健,黄建荣,杨廷宝.大亚湾海域石斑鱼(Epinephelusspp.)寄生单殖吸虫群落结构研究[J].海洋与湖沼.2017

[9].杨长平,胡盼,丁雪娟.南海轮盘虫属(单殖吸虫,分室科)一新种及一新记录种[J].水生生物学报.2017

[10].杨芳,丁雪娟.中国海洋鱼类单殖吸虫研究XXV.单杯科二新记录种[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论文知识图

叁种单殖吸虫的照片我国内陆水体中所有已发现的单殖吸虫我国内陆水体中所有已发现的单殖吸虫我国内陆水体中所有已发现的单殖吸虫我国内陆水体中所有已发现的单殖吸虫叁种单殖吸虫的照片

标签:;  ;  ;  ;  ;  ;  ;  

单殖吸虫论文_郭苗,李寄仟,徐伟江,范丽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