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

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

(广西防城港市实验高级中学,广西防城港538021)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文化特征和功能,并且在新课标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逐渐形成一种文化观,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主要阐述了高中语文教学的文化心态由保守向开放转变,并分析了高中语文新课标文化观突出了学生作为文化传播者和创造者的地位,希望对今后高中语文水平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标;文化观

引言: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模式已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在新课标的规范下,语文课程的文化知识更具有一定的特色,并形成了鲜明的、开放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文化观。在多元文化共存、碰撞交融的背景下,对其主要内涵进行梳理、探索和整合,将有利于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深化改革和发展。

1文化心态由保守向开放转变

我国拥有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就传统文化而言,一直处于相对保守的状态,但如今已经是互联网时代,科技发展的进程不断加快。因此,也延伸出了两种文化态度,其一是文化保守主义者,其二是文化激进主义者。两种文化各持己见,使得我国语文文化多元化,这对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有着重要作用。开放的文化心态一直是我国教育所支持的,其可以让国内教育与世界教育接轨,更好的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基于此,高中新课程的旗帜清晰地表达出一种文化理念,即发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国知识教学离不开传统文化,高中语文知识的学习更是将传统的文化整理成课本引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不忘中华文化的民族精神。高中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树立一种观念,没有传统文化,当代文化就失去了无尽的生命之源。重视对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已成为世界各国对母语课程的共识。

目前,我国文化意识不断增强,弘扬传统文化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第一,是热爱本国语言,比如,法国强调应该为学生提供法国文化的元素。俄罗斯强调,在学习俄语的同时,应向学生介绍俄罗斯文化。从语言层面重视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字的热爱,并且可以利用文字来撰写优秀的作品。20世纪80年代中期兴起的汉字文化和语言文化研究表明,语言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汉语强调意义、精神和形象,并且通过学习汉语知识可以了解到我国文化内涵,不同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的文化观,引导学生拉近对语言文字的亲近感和热爱感,使学生热爱学习语文知识和传统的文化知识,这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价值。第二,追求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语言教育担负着传承民族文化、为学生生活打好"精神基础"的重任。因此,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通过阅读和欣赏,加深对祖国语言的热爱,体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化是人类创造的,同时,文化也可以创造和发展人类。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沉入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大河,让他们进行思考和探索,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学生诚信人格的建设,实现"立人"的目标。

2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突出了学生作为文化传播者和创造者的地位

在传统的语文教育中,教师的身份往往被过分的尊重和魅化。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育人子弟,将文化不断的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我国文化底蕴以及其崇高的品德文化。但传统的教学观念中,主要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听课,并且学生对教师更多的是尊敬,甚至会有些胆怯,师生之间不能和谐共处的谈论文化观。所以,应该充满活力和文化意蕴的教育过程被异化为一个简单的"文化运输"或"文化再生产"过程。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我国教学观念发生重大变化,师生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频繁,并且在现代化的教学理论中,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课堂上不再是教师独自讲课,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对文化的自我理解、探索精神。关注生活中的各种语言现象,我们可以从这些现象找寻找文化相关的不同点,从后现代文化的角度出发,从时代特征出发,肯定了青年一代在文化传承和创造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让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并对传统的文化观做出正确的判断。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播者,需要不断建设文化、创造文化。但学生的创造力首先源于教师的引导,通过高中语文教师对文化知识的传授,让学生学会如何创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对复杂的自然现象进行多种文化探索和个性化解读等。通过社会现象,探究其本质,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是对学生文化本质的释放和张扬,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学生价值生活的实现。

3语文教材从强调工具性、思想性性向追求生活性、文化性转变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主要工具就是语文教材,教材中包含当代、现代、古代的文章、诗词等,但这些教材都注重工具性和思想性,盲目强调语文教育的技能训练和学生的思想灌输功能的倾向。但忽视了汉语语言文字固有的文化特征,忽视了语文教学文本所应承载的文化。自21世纪以来,我国对语文教育知识有了新的认识,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人类最重要的沟通交流载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在对传统教材进行深入反思的基础上,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坚持了一种科学的编写理念,将教材中加入时代性的知识,这与世界各国重视本土语文教材的文化构成,追求其文化内涵和生活内涵的价值取向是一致的。文化作为教科书之母,决定着教科书的文化品格。在现代教育新理念的烛光下,高中新课程标准设计的五门选修课中,"诗文"、"小说戏剧"和"文化作品研究"三大系列鲜明地体现了对文化的关注。同时,在新的编写理念指导下,语文教材中增加了我国传统文化与先进的文化,并将其与文化特色融合一起,共同提高高中语文的教学水平。为了更好地学习各民族的文化以及多元化结构的文化底蕴,将语文教材作为学习文化知识的平台,让学生们可以更好的接触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综上所述,新课标的文化观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有利于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生活观和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孟祥英.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04,19(2):72-74.

[2]张敬茹.新课标理念下的高中语文教育观[J].新课程(中学),2014(5):17-17.

[3]何跃.论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文化意识与人文意识的培养[J].中学语文,2012(24):4-6.

标签:;  ;  ;  

谈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文化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