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limate change in the Tibetan Plateau(论文文献综述)
李凡怡[1](2021)在《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说明气候变化和湖泊生态系统转型与人类生存条件和社会发展紧密相关,已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学者已经利用不同地质载体的多种代用指标探索了全新世以来的湖泊环境与气候演化的规律。然而已报道的古气候记录大多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南方的记录还相对较少,尤其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可靠的高分辨率记录更为稀少,难以满足不同区域古气候记录对比的要求,因此亟需在该区域开展高分辨率的古气候与古环境重建工作。另外,尽管湖泊藻类生长周期短,但繁殖速度快,其生物量和群落的组成与演替可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是湖泊环境变化的直观体现,可作为湖泊生物监测和气候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但是,传统的藻类鉴定和分类方法以形态学为主,一些亲缘相近的物种很难在外部形态上表现出差异,并且相当多的浮游微生物死后并不会留下任何化石诊断特征,从而被排除在传统微古生物学观察之外。最新研究表明,藻类古DNA(Ancient DNA)可以克服长期监测资料缺乏的困难,并弥补形态学鉴定的不足,为研究过去长时间尺度藻类群落结构变化提供新的视角,可更详尽地揭示过去藻类群落结构演替与生物多样性变化。综上,我们选择位于长江中下游的南漪湖作为研究对象,对湖泊岩芯样品中的总DNA进行提取、扩增与测序分析,并结合AMS14C测年结果重建了~13cal ka BP以来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演变历史。根据南漪湖优势藻类生态习性重建了全新世以来该区域的温度变化,并分析了驱动温度变化的可能因素及其与东亚夏季风变化的关系。此外,本文也探讨了全新世以来南漪湖湖泊生态变化特征,尤其是藻类多样性变化及其驱动因素。基于以上研究工作,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南漪湖沉积物岩心藻类保存较好,共检测出藻类50属,隶属于5门13纲,其中南漪湖藻类优势属主要包括隶属于绿藻门的叶球藻属(Lobosphaera)、星空藻属(Coelastrella)以及隶属于蓝藻门的聚球藻属(Synechococcus)。整体而言,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组成以绿藻-蓝藻型为主。(2)基于南漪湖优势藻类生态习性(Warm/Cold指标)重建的夏季温度变化趋势与其它区域相关温度记录及东亚季风降水记录的对比结果显示:(i)13.0cal ka BP以来该区域的温度变化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在13.0-8.0 cal ka BP阶段南漪湖区域温度虽然较低,但总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8.0-3.0 cal ka BP为整个全新世期间温度最高的阶段;而3.0-1.0 cal ka BP阶段温度则有所下降,较中全新世低。(ii)将南漪湖区域全新世以来的温度变化与其他古温度记录进行对比,发现它们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总体呈现出全新世以来我国南北温度变化一致的格局,同时进一步证实了在古气候学中以藻类古DNA作为温度指标的可行性与可靠性。(iii)全新世以来南漪湖区域温度变化趋势可能主要受控于北半球夏季太阳辐射变化,但同时受到冰盖消融、温室气体浓度变化以及降水导致的植被变化等多重因子的驱动。(iv)前人大量研究表明中全新世强盛的东亚夏季风,会导致雨带北移,长江中下游降水减少(干旱频发);而本文研究表明此时该地区为全新世温度最高时段,蒸发作用增强,这可能加剧了中全新世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干旱气候,进一步促成了“北涝南旱”的降水空间模态。(3)基于南漪湖DNA测序结果,本文分别计算的Simpson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Richness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等一致性地指示:8.5-5.5cal ka BP之间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最高,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性最高。此外,13.0 cal ka BP以来南漪湖藻类多样性变化可能主要受控于气候驱动的湖泊养分变化,温度并不起主要作用。本文推断,早全新世降水量充足,湖泊外源碎屑物质输入较多,携带大量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湖泊营养满足大多数藻类生长繁殖条件,藻类多样性也随之升高;而在中全新世干旱期,降水量减少导致湖泊外源碎屑物质输入降低,随之输入湖泊的营养物质也减少,进而导致藻类生物多样性呈现下降趋势,但整体仍在8.5-5.5 cal ka BP期间保持较高水平;晚全新世以来,降水和湖泊营养盐再次增加,藻类多样性也随之呈现上升趋势。
刘彩红[2](2020)在《青藏高原雪灾频数变化及其对海温异常强迫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雪灾是青藏高原最主要、影响最广、破坏力最大的气象灾害,加强高原雪灾变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对藏区防范气候风险和生态风险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78—2014年青藏高原72站冬半年(10月—翌年3月)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定义了雪灾发生的指标,分析了雪灾变化特征,采用广义平衡反馈分析与主成分分析(GEFA-EOF)相结合的最优反馈模分析方法,探讨了雪灾频数与海温异常模态的反馈关系,揭示了关键区域海温异常对高原雪灾变化的相对贡献及影响机制,并采用ECHAM5模式敏感性试验,进一步证实了海温对高原雪灾的反馈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1978—2014年,青藏高原冬半年降雪量表现出区域性差异,高原西南及东南部降雪量减少,其它地区增多。冬半年高原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为-4.0℃。积雪日数总体减少,平均积雪深度无明显线性趋势变化,雪灾频数主要表现为显着7a的准周期性振荡。(2)冬半年青藏高原雪灾频数自北向南增加,高值区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山脉北坡及嘉黎地区,累计发生雪灾80~105次,青海西北部及东部农业区在10次以下。多雪灾年,对流层中高层,极地至亚洲中高纬地区高度场整体偏低,亚欧中高纬位势高度异常自西到东呈现“+-+”配置,为典型两脊一槽型,乌拉尔山槽区引导冷空气南下,高原上空为异常中心,中低层,高原上为异常气旋性环流,加之贝湖附近异常反气旋影响,西北太平洋的东风湿润气流和孟加拉湾异常反气旋顶部西南偏西暖湿气流在高原上空辐合,降雪量增多;少雪灾年,亚欧中纬地区自西到东呈现“-+-”配置,为典型两槽一脊型,青藏高原受脊前西北气流系统控制,无明显水汽输送至高原地区,降雪量减少。(3)冬半年,高原雪灾频数与热带海表温度异常有显着的统计关联。GEFA诊断显示赤道中东太平洋El Ni(?)o型(TP1)海温异常和热带印度洋海温偶极子模态(IOD)对雪灾频数变化的贡献在45%以上,其中TP1贡献为23.8%。当赤道太平洋或热带印度洋SSTA有TP1或IOD型正位相的海温强迫时,雪灾频数分别增加3.6、3.9次。El Ni(?)o发生时,对流层中高层“+-+”环流形式加强,中高纬乌拉尔山地区为异常高压,贝湖以北及我国均为异常低值区,西北太平洋面上存在异常高值中心,东亚大槽偏弱、偏西,高原西部存在低值中心。IOD正位相时,中低层的水汽输送加强:欧亚大陆中高纬为异常反气旋,伊朗高原至我国东部为异常气旋,西北太平洋湿润东风气流在中高纬异常反气旋作用下进入高原北部,阿拉伯海暖湿气流在南海-孟加拉湾-印度洋异常反气旋作用下经伊朗高原输送至高原南部,高原上空水汽增加,对流加强;两关键海域的共同作用,促使气流在高原辐合,利于高原降雪发生。(4)ECHAM5模式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赤道中东太平洋El Ni(?)o型海温异常在对流中高层强迫一Rossby波列,位势高度异常从热带太平洋向北到中纬度太平洋,向西到东亚大陆,再到印度半岛为正-负-正-负的环流型态,其与控制降雪多年的环流异常型相似。这样的环流型使东亚大槽减弱,东亚异常反气旋南侧的异常东风与来自北印度洋偏南风在高原辐合,有利于降雪发生。印度洋偶极子型正位相海温异常强迫作用,使对流层中高层,来自西伯利亚异常反气旋东侧的干冷空气与西北太平洋异常东风的湿润气流进入高原,易在高原产生降雪。
褚昕阳[3](2020)在《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之一。“世界第三极”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部,是全球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人类活动较少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青藏高原依托具备全球稀缺性多元文化景观和生态环境风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旅游经济对区域贡献度逐年增加。旅游产业的高速发展必然会对高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在此背景下亟需对旅游业的生态环境效应展开系统研究。为细化研究问题,笔者将旅游业发展解译为旅游经济增长与旅游者数量增加。以此为前提,基于耦合协调理论、交互胁迫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将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分为青藏高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效应、青藏高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效应和青藏高原旅游者造成的生态环境压力三个具体维度开展综合研究。结合研究成果,提出青藏高原旅游业在未来的发展中,应树立复合系统发展观念,促成高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有序发展;需要关注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交互响应机制,及时调整发展规模;基于旅游生态环境压力现状,系统开展青藏高原旅游业总体空间规划布局。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0-2018年,青藏高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显着提升,西宁和拉萨旅游经济指数呈现快速增长趋势,省会城市首位度明显,除省会城市以外地市州旅游经济增长较为缓慢,地区间差异较小,说明青藏高原省会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尚未很好发挥对其他城市带动作用。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发展总体发展较为平稳,2000-2018年,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缓慢下降态势,仅有少部分地市州在2013年后生态环境发展水平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中出现显着好转的有西宁、山南、林芝,出现明显恶化的有海西、玉树、那曲。说明近年来投入巨额资金对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已初见成效,但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治理工作任务仍旧十分艰巨。(2)2000-2018年青藏高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效应,主要类型大多为旅游经济滞后,生态环境系统普遍相对优于旅游经济系统。仅西宁与拉萨两个省会城市协调类型呈现“旅游经济滞后-系统均衡发展-生态环境滞后”演替模式。在时间尺度上,整体呈现出波动向好态势,耦合协调效应受突发安全事件的影响较大。在空间尺度上,整体呈现边缘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青海整体呈现以西宁为核心,东北高、西南低,逐渐向外围递减的“核心-边缘”空间分布格局;西藏2018年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以拉萨为核心,日喀则、林芝为两翼,带动边缘地区发展的“一核-两翼”空间分布格局。说明当前青藏高原旅游经济-生态环境复合系统正朝着日益优化的方向发展。(3)2000-2018年青藏高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交互胁迫效应,在青藏高原不同城市的响应机制和演变轨迹不尽相同。就拐点出现时的旅游经济水平而言,旅游经济发展指数更好的省会城市在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重视程度更高,在生态环境发生恶化之前,旅游经济更能达到比较理想的发展程度。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交互响应机制在时间上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说明青藏高原旅游经济应密切关注生态环境的发展状态做出及时调整。(4)2000-2018年青藏高原旅游生态环境压力等级普遍处于较不安全状态,说明旅游活动对青藏高原现有生态环境造成较大压力。在时间尺度上,青藏高原大部分地区旅游生态压力等级不断增加,仅有极少数地区呈现下降趋势。在空间尺度上,青藏高原旅游生态压力指数呈现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其中,青海东北部和西藏东南部旅游生态压力较小。说明青藏高原旅游生态环境压力除了受到旅游者数量影响外,还与地表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
张焱[4](2020)在《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文中提出能源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经济运行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的重要物质保证。能源的短缺是社会动荡的开始,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接连爆发了两次石油危机,石油输出组织(简称“欧佩克”)因不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中东政策,对西方国家采取石油禁运的措施,这导致了石油的价格从几美元一桶迅速提高到30多美元一桶。进而导致缺油国家的工业生产成本大幅度上升,出现了因为石油短缺而导致经济衰退的现象。中国是少油国家,经济发展所需石油基本依靠国外进口,在石油主导权被中东以及西方国家掌控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犹如悬着一把利剑。中国煤炭资源丰富,正是由于资源禀赋的限制,煤炭是中国主要的消费能源,但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煤炭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经跃居世界首位。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增长与环境恶化的矛盾问题,并将该问题定位为中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能源安全、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多重压力之下,中国发展绿色能源势在必行。本文以中国绿色能源为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由九个章节组成,每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在此基础上概括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研究框架,最后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第二章:首先对绿色能源和产业政策两个关键词的内涵和概念进行了总结,并阐述了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的关系。然后对本文的理论基础做了介绍,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市场失灵理论、产业管制理论与产业组织理论。其次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文献综述:一是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二是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研究综述;三是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四是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第三章:本章阐述了以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核能为代表的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现状,梳理了中国近年来发布的所有与绿色能源产业相关的政策文本,然后从文本数量、颁发部门等方面对政策文本进行了统计,最后从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政策、价格补贴政策三个方面对所有的政策进行了归类分析。第四章:本章对美国、德国、日本三个发达国家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支持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进行了梳理。经过梳理与比较后发现,为推动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通常采用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技术与研发激励等政策工具。最后阐述了国外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第五章:本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同时提出了促进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然后在此基础上,从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两个方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成长路径进行了分析。第六章:本章首先在第五章的基础上阐述了绿色能源企业的成长路径,然后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第七章:本章通过“民众能源问题政策倾向调查”的数据研究发现,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除此之外,本章通过实证还系统地研究了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第八章: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先来测定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对二者之间的发展趋势进行判断。然后加入城镇化、产业结构等因素通过构建ECM模型对我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做出进一步分析。第九章:本章首先对全文进行了概括总结,得出了五个结论。然后从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联系四个方面进行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的特征是宏观规划类文本过多,微观执行类文本过少;税收优惠政策数量过少。(2)企业获得的财政补贴对企业效益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企业投资、研发支持与劳动力投入对企业效益呈正向的影响关系。通过企业经营类别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补贴对太阳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风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企业融资对风能企业呈正向影响,而对太阳能企业影响作用不明显。(3)中国民众对绿色能源的支持度较高,对电价问题比较关心。大多数民众的社会责任感也比较强,为了保护环境,降低环境污染,宁愿多承担部分用电成本也支持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4)人口统计学特征、教育水平及能源知识、环境意识等因素对民众支付意愿的影响随着能源类型的不同而产生了差异性。对于可再生能源来讲,女性支持的概率较高,而对于核能则男性支持概率更高;年龄对两种能源的影响作用一致,随着民众年龄的上升,民众支持绿色能源的概率是下降的;收入因素对于两种能源的影响结果也是一致的,随着收入的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支持概率都会上升;受教育程度与能源知识均对民众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但是受教育程度因素对核能支付意愿的影响并不显着;拥有环保意识会提高民众对可再生能源的支付意愿,而对于核能来说这一因素的影响并不显着。(5)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呈向右上倾斜的“N”字型,且没有拐点,表明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加入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等因素进一步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城镇化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双向影响关系,即绿色能源的消费量会随着经济增长而不断提高,国家经济发展总量的扩大和发展质量的提升都会促进绿色能源的发展;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但在短期内影响力度较小,在长期内影响力度逐渐增大。本文创新点有三:(1)研究视角的创新。本文在宏观、企业微观与民众个体微观三个层面对绿色能源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分析。(2)数据开发的创新。本文中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个体微观数据是通过问卷调查的途径来获得的,这具有独一无二性。在对数据进行整理之后,首先针对民众对绿色能源政策的态度倾向、民众对绿色能源的偏好等问题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并形成了一个有关能源公共政策的调查报告。其次,使用probit计量模型,对影响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3)对绿色能源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创新性论证。本文通过时间序列模型对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后得出,绿色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会像煤炭能源会出现“增长极限”的问题,绿色能源消费量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可持续的。
黄建平,陈文,温之平,张广俊,李肇新,左志燕,赵庆云[5](2019)在《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文中研究指明气候与气候变化一直是大气科学的重点研究领域,为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在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概况,中国科学家对国际大气科学和全球气候变化研究所做的贡献,分析气候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前瞻性的科学问题,本文根据正式发表的文献对以上的内容进行梳理,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了总结:(1)气候研究,(2)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3)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4)大气活动中心与西风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5)气候动力学与气候模式的发展,(6)气候变化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前瞻性的科学问题.
罗宝坤[6](2019)在《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被称为“中华水塔”,在我国乃至全球的生态保护战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国家发改委明确至2020年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然而,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三江源地区先后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与灾后重建,致使该地区的空间在演进的速度与强度方面均呈现出了剧烈的变化。通天河流域作为三江源地区传统藏族聚落数量最多、规模较大的河谷聚居区,主要包括高寒草原的游牧聚落与河谷小块农田的定居聚落,如何保护与传承该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是一个重要且迫切的问题。本研究希望通过梳理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的空间演进历程及各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掌握该流域内聚落空间的演进机制与聚落典型的空间形态类型,结合聚落空间现状,积极探究流域内聚落空间优化的原则。论文首先对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的情况进行了介绍,然后以时间为线索,通过文献资料与实地调研,对传统聚落自然生态制约时期的采集狩猎阶段、原始农业阶段以及传统农业阶段的聚落空间进行分析,得出聚落选址与空间格局的类型,并通过对具体聚落案例的解析,得出聚落空间演进的相关适应性机制;对传统聚落生态安全建构时期的现状、演进机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将传统聚落现状分为“特色保护类”、“空废类”、“搬迁撤并类”。最后,从“适应与共生”的原则出发,结合调研访谈中居民的意见,以实际聚落空间为例,对聚落空间现状进行优化探究。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实现指导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的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意义、完善该区域藏族聚落人居环境理论研究的科学意义、保护与修复三江源地区自然环境的生态意义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卓燕星[7](2019)在《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文中提出北部湾位于南海西北部,由于其地理位置,是受东亚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的气候敏感区域,因此是较为理想的气候变化研究场所。回顾前人对北部湾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的研究,大部分为全新世时期,且分辨率不高。本研究测定了北部湾两个沉积物岩芯BW1和BW2,共387个样品中生源物质(生物硅、碳酸盐和有机碳)和元素(钴、锌、铅、钡、铀和钍)的含量,对该区域生源物质和元素的地球化学进行研究。然后结合各指标的分布情况和两个岩芯的年代学框架,对北部湾全新世和晚更新世时期的古环境变化进行研究,为重建北部湾古环境变化提供依据。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果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1)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北部湾两个岩芯中生物硅含量均值为2.22%,范围值为0.97%-4.17%;碳酸盐含量均值为16.22%,范围为2.23%-36.24%;有机碳含量均值为1.64%,范围值为0.43%-3.29%,结果均在参考文献给出的范围内。两个沉积物岩芯中生源物质的垂直分布差异较大,综合分析认为BW1岩芯生源物质的分布是受陆源物质输入的变化,以及气候对海水中硅质和钙质生物生产力的影响导致。BW2岩芯的生源物质含量分布是由沉积单元的变化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W1岩芯中的生物硅、碳酸盐和有机碳主要为海洋生物的堆积。而BW2岩芯样品中碳酸盐含量受到陆源组分的影响较大。(2)元素的地球化学北部湾两个岩芯沉积物中元素钴、锌、钡、铅、钍和铀含量均值分别为10.40、75.72、315.02、18.99、12.46 和 2.19 μg/g,范围值为 5.50-17.02、29.45-118.94、172.53-468.81、13.99-29.87、6.50-16.25 和 1.20-3.44 μg/g。元素分析表明 BW1 岩芯存在三个不同的沉积单元,推测元素含量的变化与物质来源和海平面的变化有关。BW2岩芯中沉积物受到一定的压实作用,认为存在7个沉积单元,与该岩芯的地震剖面图有很好对应。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BW1岩芯沉积物中铀主要来自陆源物质的输入,还有一部分为有机物的吸附沉积。BW2岩芯中其他物质含量有受到陆源碳酸盐的稀释作用。(3)北部湾全新世的环境变化根据岩芯BW1沉积物的表观性状、生源物质和元素的含量和分布状况,以及生源物质的堆积速率,对北部湾全新世以来的环境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全新世期间北部湾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的海平面变化;古生产力存在高低旋回变化,分别在约384、1050、2207、3184、4627和10700cal.aBP时出现相对高值,对应着一系列冷事件的发生;全新世期间经历了六个气候变化阶段分别为:寒冷干燥时期(12480-11360cal.aBP),寒冷湿润时期(11360-10195 cal.aBP),温暖湿润时期(10195-5140 cal.aBP),气候凉爽、干湿交替时期(5140-3447 cal.aBP),冷热交替和干湿交替时期(3447-1376cal.aBP),凉爽湿润时期(1376-0cal.aBP)。且存在6400、3200、2133、1600、1280、914和711 a的气候变化周期。(4)北部湾晚更新世的环境变化研究表明,晚更新世北部湾经历了六个气候变化阶段,分别为倒数第二次冰期(165.0-125.0kaBP),末次间冰期(125.0-68.0kaBP),末次冰期早冰阶及弱暖期(68.0-30.0kaBP),末次冰期晚冰阶(30.0-12.0 kaBP),全新世冰后期(12.0-0 kaBP)。且存在 128.0、42.7、32.0、21.0、18.3、16.0、11.6、9.1和和7.5 ka的气候变化周期。
赵艳芳[8](2018)在《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文中研究表明基于大量风成沙和古土壤年代的分布情况及统计分析,本文揭示了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过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及重建的气温和降水变化,分析了沙漠化过程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并探讨了现代沙漠化逆转的原因及未来趋势。具体如下:(1)过去2000年以来,中国东北部沙地的沙漠化经历了三次逆转和三次扩张。三次逆转分别发生在公元0210年、7701050年以及11701440年;三次扩张分别发生在公元210770年、10501170年和1440年以来;第一次逆转导致大部分区域在公元0350年被古土壤统治;第一次扩张导致大部分区域在公元3501230年被风成沙统治;第三次逆转导致古土壤在公元12301660年再次统治了大部分区域;由于第三次扩张,公元1660年以后,大部分区域再次被风成沙统治,这也指示了中国东北部沙地的现代景观形成于过去300年以来。(2)过去2000年以来,中国东北部沙地沙漠化的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逆转全部由暖湿的气候导致;第一次和第二次扩张全部由冷干的气候引起;第三次扩张的早期受冷干气候控制,中期由冷湿气候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晚期则完全归因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3)在当前暖湿的气候背景下,只要人类干扰减少,中国东北部沙地的植被完全可以自然恢复。因此将中国东北部沙地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沙漠化逆转完全归功于人工植被恢复工程并不合理。在21世纪气候持续暖湿的背景下,只要人类活动减弱到适当的程度,即使不实施人工植被恢复工程,中国东北部沙地甚至整个中国北方的沙漠化将持续逆转。
王蕾[9](2015)在《基于大气环流指数与区域降水关系的模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指出东亚夏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副热带西风急流是影响中国夏季降水主要的东亚大气环流系统。本论文利用NCEP2、ERA-interim、MERRA、JRA-55四套再分析资料,评估了CMIP5(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 phase 5)中的31个模式对东亚大气环流的模拟能力。基于观测中四项东亚大气环流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物理联系,结合Taylor模式技巧评估方法,发展新的模式评估方法,并探讨了CMIP5模式模拟、预估中国夏季降水和极端降水的不确定性问题。全文主要结论如下:一、夏季东亚大气环流模拟能力评估评估了CMIP5模式对东亚大气环流气候态的模拟能力。研究发现,多模式集合平均可以较好的再现850hPa和200hPa纬向风场以及850hPa位势高度场气候平均态,而大部分模式对500hPa位势高度场气候平均态的模拟偏弱。基于CMP5模式对各气象要素场的模拟能力,选取适合CMIP5模式评估的四个东亚大气环流指数:东亚夏季风强度指数(EASM)、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WPSHI)、南海副热带高压强度指数(SCSHI)、副热带西风急流轴线指数(EASJI)。四套再分析资料在描述环流指数之间关系方面有较好的一致性,EASMI、WPSHI和SCSHI这三个环流指数是相互关联的,EASJI是独立的环流指数。CMIP5模式对环流指数年际变化幅度模拟效果差异较大,多模式集合的结果与实况接近。二、CMIP5模式中大尺度环流与夏季区域降水的联系观测显示,东亚大尺度环流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有显着的、稳定的相关关系,这种相关关系可以合理表征大尺度环流系统影响中国夏季降水的物理过程。基于观测中东亚大尺度环流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物理联系,结合Taylor模式技巧评估方法,我们提出一种新的模式评估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模式对中国地区夏季降水的模拟及预估。模式对现代气候的模拟能力是其对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预估的基础,因此在研究CMIP5模式预估未来中国地区夏季降水之前,首先必须评估模式对现代降水的模拟能力。本论文采用Taylor提出的技巧评估方法定量评估每个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的模拟能力,发现该方法可以区分模式对降水的模拟能力,但不能减小模式对未来预估的不确定性。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模式模拟的四项大气环流指数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相关系数与Taylor模式技巧评分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因此我们将两者结合建立一套新的模式评估方法,根据模拟性能的优劣将31个CMDP5模式分为三组:模拟最优的前5个模式(Top5),模拟能力居中的21个模式(Middle21)和模拟能力最差的5个模式(Bottom5)。这样选出来的能够合理模拟东亚大尺度环流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物理联系的模式对我国夏季降水也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通过比较三组模式对未来中国地区夏季降水预估的差异,发现该方法不但可以区分模式对现代气候的模拟能力,还可以减小模式对未来中国夏季降水变化预估的不确定性。三、CMIP5模式对中国夏季极端降水的模拟及预估利用中国地区台站逐日降水资料,考察CMIP5模式对4个极端降水指数的模拟能力,并对基于东亚大尺度环流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物理联系的模式评估方法适用性问题进行探讨。结果表明,CMIP5模式集合平均可以较好的模拟出中国地区夏季强降水量(R95pTOT)气候态的空间分布,模拟的西北以外地区最长连续湿日数(CWD)较实况偏高,青藏高原东部至西南的最长连续干日数(CDD)较实况偏低。CMIP5模式整体对水文强度指数(HY-INT)的模拟能力较弱。对比三组模式集合平均对极端降水指数的模拟能力,发现能够合理模拟东亚夏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南海副热带高压与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物理联系的模式对中国地区R95pTOT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对CWD和CDD具有一定的模拟能力,但相对R95pTOT,CWD和CDD的模拟结果在所有模式中没有特别突出的表现。进一步研究表明,该方法不但可以区分模式对中国地区R95pTOT的模拟能力,还可以减小模式对未来中国地区R95pTOT预估的不确定性。CMIP5模式预估未来CWD、CDD和HY-INT变化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从CMIP5模式集合成员预估性能的一致性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中国地区每个格点模式集合成员预估极端降水指数一致增加或减少的概率,对未来中国地区极端降水变化进行合理预估。结果表明:21世纪末,60%以上的模式预估CWD在东北和华北部分地区增加,CDD在长江以南以及青藏高原东部部分地区一致增加。CMIP5模式成员预估中国地区HY-INT变化的一致性不高。
沈飚[10](2013)在《雅隆迁都逻些的历史地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为了进一步经略整个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域,更好的推进和巩固对整个高原的治理,决意从雅隆①迁都逻些②。迁都的历史事件在藏族历史上是一场划时代的伟大历史变革。③尤其在整个藏族古代历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并且具有深远的历史影响。长期以来,国内、外藏学专家对于“迁都”“建都”还是“定都”虽颇有争议,④但从多数相关的论文或专着来看均趋向于“迁都”。且分析雅隆迁都逻些的历史事件的原由时,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是从军事扩张、政治斗争和宗教⑤的角度展开的。近些年来随着古地质学、古气候学、古地理环境学及青藏历史地理研究的兴起与发展,虽有学者涉及到地理环境因素对迁都的影响作用但却未能做更加深入的、详尽的探讨与阐释。列宁指出:“地理环境的特性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⑥斯大林也曾提出:“地理环境当然是社会发展的经常必要的条件之一,而且它无疑是能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加速或者延缓社会发展的进程。”⑦从这两句话中可以证明人类是不可能离开一定的地理环境而生存,地理环境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大舞台。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人们对地理环境的依赖程度大,因此对大自然的索取较现在大得多。从宏观的角度,从不同的地域进行对比研究地理环境因素有着重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地理环境因素的优劣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就对社会生产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①同时,可以推想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先民在一千三百多年前,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低,对自然环境依赖程度极大的情况之下,地理环境对于远古时期高原上藏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军事、政治与宗教等方面的历史发展过程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可以说地理环境既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又是人类精神文化赖以滋长的温床。②论文共分为四章十一个小节,将依据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试从地理环境的视角对雅隆迁都逻些的历史事件进行较为系统的分析与比较,推论出雅隆迁都逻些的历史事件是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
二、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limate change in the Tibetan Plateau(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limate change in the Tibetan Plateau(论文提纲范文)
(1)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全新世以来温度变化研究进展 |
1.2 湖泊藻类古DNA及其古气候应用 |
1.3 湖泊生态系统驱动因素研究进展 |
1.4 论文选题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与选题依据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样品采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生物多样性概况 |
2.2 岩芯钻取及岩芯描述 |
2.2.1 沉积物岩芯钻取、分样与实验室预处理 |
2.2.2 沉积物岩性特征 |
第三章 实验方法与数据分析 |
3.1 年代学方法 |
3.2 藻类DNA的提取、扩增与测序 |
3.2.1 DNA的提取与检测 |
3.2.2 DNA的扩增与检测 |
3.2.3 DNA的序列数据分析和分类分配 |
3.3 南漪湖岩芯元素测试 |
3.4 数理统计分析 |
第四章 南漪湖沉积物钻孔的实验测试结果 |
4.1 岩芯钻孔年代框架 |
4.2 全新世以来南漪湖藻类 DNA 记录 |
4.2.1 南漪湖藻类DNA测序结果 |
4.2.2 南漪湖藻类群落结构演变 |
4.2.3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变化 |
4.3 南漪湖岩芯元素含量变化 |
第五章 南漪湖藻类重建的全新世以来温度变化及其与东亚夏季风的关系 |
5.1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的环境指示意义 |
5.2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变化及其驱动机制 |
5.2.1 南漪湖藻类优势属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变化 |
5.2.2 与中国其它全新世古温度记录的对比 |
5.2.3 南漪湖区域全新世温度变化模式的可能驱动机制 |
5.3 南漪湖藻类重建的温度变化与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关系 |
第六章 全新世以来南漪湖湖泊生态系统变化及驱动机制 |
6.1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演化及其指示意义 |
6.2 南漪湖藻类多样性演化的可能驱动因素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2)青藏高原雪灾频数变化及其对海温异常强迫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各章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资料 |
2.3 技术方法 |
第三章 青藏高原雪灾影响要素的气候变化事实 |
3.1 引言 |
3.2 气温时空变化特征 |
3.3 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
3.4 积雪时空变化特征 |
3.5 本章讨论与小节 |
第四章 青藏高原雪灾指数及其变化特征 |
4.1 引言 |
4.2 雪灾指数定义 |
4.3 雪灾变化趋势及区域性差异 |
4.4 典型多、少雪灾年份异常环流合成分析 |
4.5 本章讨论及小结 |
第五章 海温异常对雪灾变率强迫作用的诊断 |
5.1 引言 |
5.2 海温强迫场的选取 |
5.3 雪灾频数对海温强迫作用的GEFA响应 |
5.4 关键SSTA模影响雪灾生成的可能过程 |
5.5 本章小结及讨论 |
第六章 海温异常对雪灾异常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
6.1 引言 |
6.2 模式对大气环流模拟能力的评估 |
6.3 试验设计 |
6.4 海温异常对青藏高原雪灾异常的强迫效应 |
6.5 本章小结及讨论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特色及创新点 |
7.3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3)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背景 |
1.1.2 国内背景 |
1.1.3 区域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 |
1.4.1 技术路线图 |
1.4.2 研究方法 |
1.5 文章创新点 |
1.5.1 理论创新 |
1.5.2 研究方法创新 |
1.5.3 研究区域创新 |
2 理论基础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旅游业 |
2.1.2 生态环境 |
2.1.3 旅游生态压力指数 |
2.2 理论基础 |
2.2.1 耦合协调理论 |
2.2.2 交互胁迫理论 |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3.1 国外研究综述 |
2.3.2 国内研究综述 |
3 青藏高原旅游业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现状 |
3.3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
3.4 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3.4.1 正面影响 |
3.4.2 负面影响 |
4 青藏高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效应和交互胁迫效应评价 |
4.1 指标体系与数据来源 |
4.1.1 指标体系 |
4.1.2 数据来源 |
4.2 研究方法 |
4.2.1 标准化处理 |
4.2.2 确定指标权重 |
4.2.3 耦合协调度模型 |
4.2.4 交互胁迫模型 |
4.3 青藏高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效应评价 |
4.3.1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测评 |
4.3.2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度测算 |
4.3.3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效应分析 |
4.3.4 青藏高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效应评价结果 |
4.4 青藏高原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交互胁迫效应评价 |
4.4.1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效应测度 |
4.4.2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效应分析 |
4.4.3 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交互胁迫效应评价结果 |
5 青藏高原旅游生态环境压力评价 |
5.1 计算方法步骤 |
5.2 青藏高原旅游生态压力测算 |
5.3 青藏高原旅游者对生态环境压力分析 |
5.3.1 子类别划分 |
5.3.2 时空变异规律 |
5.4 青藏高原旅游者对生态环境压力评价结果 |
6 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2.1 树立复合系统发展观念,促成高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有序发展 |
6.2.2 关注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间的交互响应机制,及时调整发展规模 |
6.2.3 基于旅游生态环境压力现状,系统开展青藏高原旅游业总体空间规划布局 |
6.3 存在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框架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绿色能源 |
2.1.2 产业政策 |
2.1.3 绿色能源与产业政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市场失灵理论 |
2.2.3 产业组织理论 |
2.2.4 产业规制理论 |
2.3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2.3.1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
2.3.2 绿色能源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3 民众对绿色能源支付意愿的研究 |
2.3.4 绿色能源消费与宏观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3.1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历程和现状 |
3.1.1 中国水能发电产业 |
3.1.2 中国核电产业 |
3.1.3 中国风电产业 |
3.1.4 中国光伏发电产业 |
3.2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梳理 |
3.3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分析 |
3.3.1 财政政策 |
3.3.2 税收优惠政策 |
3.3.3 电价补贴政策 |
3.4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政策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借鉴 |
4.1 美国 |
4.1.1 美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1.2 美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2 日本 |
4.2.1 日本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2.2 日本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3 德国 |
4.3.1 德国绿色能源发展现状 |
4.3.2 德国发展绿色能源产业的相关政策 |
4.4 国外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对我们的启示 |
4.4.1 加强立法工作 |
4.4.2 重点运用税收优惠政策 |
4.4.3 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
4.4.4 有效的财政补贴政策 |
4.5 本章小结 |
5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动力机制与路径 |
5.1 相关概念 |
5.1.1 动力机制 |
5.1.2 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5.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分析 |
5.2.1 产业成长与成长动力 |
5.2.2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5.3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动力因素 |
5.3.1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内部动力 |
5.3.2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的外部动力 |
5.4 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1 政府政策的传递过程 |
5.4.2 政府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3 市场导向绿色能源产业成长路径 |
5.4.4 政府导向与市场导向的协调 |
5.5 本章小结 |
6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企业层面 |
6.1 绿色能源企业成长分析框架 |
6.2 模型与数据 |
6.2.1 面板数据模型 |
6.2.2 变量定义 |
6.2.3 数据来源 |
6.3 实证结果分析 |
6.3.1 实证结果 |
6.3.2 结果分析 |
6.3.3 基于实证结果的评价 |
6.4 异质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基于民众层面 |
7.1 相关研究回顾 |
7.1.1 国外研究 |
7.1.2 国内研究 |
7.2 调查问卷设计、内容及框架 |
7.3 调查问卷基本问题数据整理与分析 |
7.4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7.4.1 基本情况 |
7.4.2 调查问题 |
7.5 中国民众对可再生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7.5.1 理论基础和假说 |
7.5.2 数据及变量描述 |
7.5.3 中国民众绿色能源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8 中国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预测 |
8.1 理论基础 |
8.1.1 经济增长理论 |
8.1.2 增长极限理论 |
8.1.3 峰值理论 |
8.1.4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8.2 文献研究 |
8.3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库兹涅茨曲线的测定 |
8.3.1 指标的选取 |
8.3.2 模型的选择 |
8.3.3 实证分析 |
8.3.4 研究结论 |
8.4 绿色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等多因素长期均衡分析 |
8.4.1 数据来源及变量描述 |
8.4.2 模型分析 |
8.4.3 研究结论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9.2.1 完善绿色能源产业财税政策 |
9.2.2 改进绿色能源定价制度 |
9.2.3 加强绿色能源产业研发 |
9.2.4 强化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联系 |
9.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5)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气候研究 |
3 青藏高原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
4 季风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
5 大气活动中心与西风带对中国气候的影响 |
6 气候动力学与气候模式的发展 |
7 气候变化研究 |
8 总结与展望 |
(6)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0 研究缘起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及自然因素的影响 |
1.1.2 国家政策对乡村的关注 |
1.1.3 通天河流域藏族聚落传承与创新的诉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基本内容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 |
1.4 相关概念 |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6 论文研究的方法与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2 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认知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区位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特征 |
2.1.4 自然资源与灾害 |
2.2 人文环境 |
2.2.1 宗教信仰 |
2.2.2 日常生活 |
2.3 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对聚落生产生活的影响 |
2.3.1 农牧混合的生产生活方式 |
2.3.2 与天然牧场相适应的游牧聚落 |
2.3.3 与小块农田相适应的定居聚落 |
2.4 传统聚落保护的价值与困境 |
2.4.1 传统聚落保护的价值 |
2.4.2 传统聚落空间优化的的困境 |
2.5 本章小结 |
3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演进 |
3.1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
3.1.1 社会政治结构 |
3.1.2 社会文化结构 |
3.1.3 自然环境结构 |
3.2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的传统聚落的空间演进的过程 |
3.2.1 采集狩猎阶段 |
3.2.2 原始农业阶段 |
3.2.3 传统农业阶段 |
3.3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特征案例解析 |
3.3.1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一:卓木其社 |
3.3.2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二:吾云达村 |
3.3.3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三:塘龙社 |
3.3.4 传统聚落空间解析四:扎哈村 |
3.4 自然生态制约时期传统聚落空间演进机制 |
3.4.1 生态环境适应性 |
3.4.2 生产生活适应性 |
3.4.3 宗教文化适应性 |
3.4.4 生产生活适应性、宗教文化适应性与生态环境的关联 |
3.5 本章小结 |
4 生态安全建构时期传统聚落的空间现状 |
4.1 三江源地区的的生态地位与变迁 |
4.1.1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地位的重要性 |
4.1.2 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变迁 |
4.2 聚落扩张影响下的传统碉房聚落空间现状 |
4.2.1 聚落扩张的影响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
4.2.2 空间扩张聚落演进现状案例:吾云达村 |
4.3 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影响下的传统游牧聚落空间现状 |
4.3.1 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影响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
4.3.2 生态移民聚落空间演进现状案例一:扎哈村 |
4.3.3 生态移民聚落空间演进现状案例二:治多县 |
4.4 “4.14”玉树震后重建下的传统定居聚落空间现状 |
4.4.1 玉树地震影响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的影响因素 |
4.4.2 玉树震后重建下的聚落空间演进特征 |
4.4.3 玉树震后聚落空间演进现状一:卓木其社 |
4.4.4 玉树震后聚落空间演进现状二:塘龙社 |
4.4.5 玉树震后聚落空间演进现状三:英达社 |
4.5 传统聚落的空间现状分类 |
4.5.1 “特色保护类”聚落 |
4.5.2 “空废类”聚落 |
4.5.3 “搬迁撤并类”聚落 |
4.6 传统聚落空间的演进机制 |
4.6.1 传统聚落空间演进机制 |
4.6.2 传统聚落空间面临的问题 |
4.7 本章小结 |
5 基于“适应与共生”原则下的传统聚落空间优化 |
5.1 传统聚落空间演进的“适应与共生”原则 |
5.1.1 传统聚落空间“适应与共生”的特殊性 |
5.1.2 传统聚落空间与生态环境“适应与共生” |
5.1.3 传统聚落空间与宗教文化“适应与共生” |
5.1.4 传统聚落空间与社会环境“适应与共生” |
5.2 基于“适应与共生”原则的传统聚落空间优化探究 |
5.2.1 “特色保护类”聚落空间优化——以卓木其社为例 |
5.2.2 “空废类”聚落空间优化——以英达社为例 |
5.2.3 “搬迁撤并类”聚落空间优化——以扎哈村为例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1.1 通天河流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机制及各时期空间特征 |
6.1.2 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空间优化探究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1: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调研现状汇总表 |
附录2:通天河流域传统聚落调研访谈汇总表 |
(7)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意义 |
1.1 生源物质 |
1.2 铀钍及其同位素 |
1.3 元素钴、锌、钡和铅 |
2 研究进展 |
2.1 ICP-MS多元素测定的方法 |
2.2 晚更新世南海古环境变化研究 |
2.3 北部湾古环境变化研究 |
3 研究计划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1 研究海域与样品 |
1.1 研究海域概况 |
1.2 研究样品 |
2 海洋沉积物生源物质的测量方法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测量流程 |
2.3 计算过程 |
2.4 平行实验 |
3 海洋沉积物元素测量 |
3.1 仪器和试剂 |
3.2 测量流程 |
3.3 计算过程 |
3.4 质量控制 |
4 年代学 |
4.1 沉积速率 |
4.2 年代序列的建立 |
第三章 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 |
1 生源物质的含量水平 |
1.1 生源物质的含量 |
1.2 与文献中生源物质的含量比较 |
2 沉积物岩芯生源物质的垂直分布 |
2.1 BW1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
2.2 BW2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
2.3 NS-7和NS-8岩芯生源物质垂直分布 |
3 沉积物岩芯中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
3.1 BW1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
3.2 BW2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
3.3 NS-7和NS-8岩芯生源物质相关性分析 |
4 小结 |
第四章 重金属的元素地球化学 |
1 元素的含量水平 |
1.1 元素钴、锌、钡和铅 |
1.2 元素铀和钍 |
2 元素的垂直分布 |
2.1 BW1岩芯中元素的垂直分布 |
2.2 BW2岩芯中元素的垂直分布 |
2.3 NS-7和NS-8岩芯中铀钍含量的垂直分布 |
2.4 沉积物中Th/U比值及其揭示的沉积环境 |
3 铀钍同位素含量 |
4 铀、钍和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
4.1 BW1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
4.2 BW2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
4.3 NS-7和NS-8岩芯铀钍与生源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
5 小结 |
第五章 北部湾沉积物岩芯指示的环境变化 |
1 BW1岩芯指示的全新世环境变化 |
1.1 海平面变化 |
1.2 海洋生产力变化 |
1.3 气候变化 |
1.4 气候变化周期 |
2 BW2岩芯指示的晚更新世环境变化 |
2.1 气候变化 |
2.2 气候变化周期 |
3 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1 方法学 |
1.1 生源物质的测定 |
1.2 金属元素与铀钍同位素的测定 |
2 地球化学 |
2.1 北部湾沉积物中生源物质的地球化学 |
2.2 北部湾沉积物中元素及同位素的地球化学 |
3 北部淹沉积物岩芯指示的环境变化 |
3.1 BW1岩芯指示的全新世环境变化 |
3.2 BW2岩芯指示的晚更新世环境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沙漠化研究的背景 |
1.2 中国及其东北部沙地沙漠化研究进展 |
1.2.1 现代沙漠化研究进展 |
1.2.2 历史时期沙漠化研究进展 |
1.3 研究依据和目的 |
1.3.1 研究依据 |
1.3.2 研究目的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及总体特征 |
2.1.2 科尔沁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
2.1.3 呼伦贝尔沙地自然环境特征 |
2.2 研究方法 |
2.2.1 数据来源 |
2.2.2 分析方法 |
第三章 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过程 |
3.1 风成沙和古土壤年代的分布与统计分析 |
3.1.1 风成沙和古土壤年代的分布 |
3.1.2 风成沙与古土壤年代概率密度分布 |
3.1.3 风成沙与古土壤年代累积频率分布 |
3.2 风成沙和古土壤年代统计分析揭示的沙漠化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力 |
4.1 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过程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
4.1.1 第一次沙漠化逆转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
4.1.2 第一次沙漠化扩张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
4.1.3 第二次沙漠化逆转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
4.1.4 第二次沙漠化扩张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
4.1.5 第三次沙漠化逆转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
4.1.6 第三次沙漠化扩张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
4.1.7 沙漠化过程对气候变化响应的机理 |
4.2 过去2000年以来特征时期的沙漠化过程 |
4.3 过去2000年以来沙漠化与沙尘暴的关系 |
4.4 现代沙漠化逆转的原因及未来趋势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9)基于大气环流指数与区域降水关系的模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中国夏季降水以及极端降水模拟和预测的不确定性研究 |
1.3 气候模式评估和预估方法 |
1.3.1 气候模式评估方法 |
1.3.2 气候模式评估、预估方法——多模式集合 |
1.4 中国夏季降水与大尺度环流的联系 |
1.4.1 观测事实 |
1.4.2 数值模拟研究 |
1.5 内容安排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夏季东亚大气环流模拟能力评估 |
2.1 CMIP5模式和再分析数据 |
2.1.1 CMIP5模式介绍 |
2.1.2 再分析数据介绍 |
2.2 CMIP5模式对东亚夏季大气环流气候态的模拟能力评估 |
2.3 典型东亚夏季大气环流指数评估 |
2.3.1 东亚夏季大气环流指数定义 |
2.3.2 东亚夏季大气环流指数评估 |
2.4 总结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三章 CMIP5模式中大尺度环流与夏季区域降水的联系 |
3.1 资料和方法 |
3.1.1 资料 |
3.1.2 Taylor模式技巧评分方法 |
3.2 再分析资料中大尺度环流与夏季区域降水的联系 |
3.3 CMIP5模式中大尺度环流与夏季区域降水的联系 |
3.3.1 CMIP5模式对中国夏季降水的模拟 |
3.3.2 CMIP5模式对大尺度环流与夏季区域降水关系的模拟 |
3.3.3 CMIP5中大尺度环流与夏季区域降水关系的稳定性 |
3.4 CMIP5模式对未来夏季降水的预估 |
3.5 CMIP5模式对未来大气环流的预估 |
3.6 总结和讨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四章 CMIP5模式对中国夏季极端降水的模拟及预估 |
4.1 极端降水指数定义 |
4.2 新的模式评估方法在CMIP5模式模拟极端降水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
4.3 CMIP5对中国夏季极端降水历史模拟能力 |
4.4 CMIP5对未来中国夏季极端降水的预估 |
4.5 总结和讨论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讨论和展望 |
本章参考文献 |
Refereed Publications |
致谢 |
(10)雅隆迁都逻些的历史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目的及其意义 |
理论意义 |
现实意义 |
二、 研究状况 |
三、相关的国内、外着作及论文 |
1、 国外对于西藏历史地理方面的研究 |
2、 国内相关的历史地理书籍 |
3、 国内涉及到迁都的历史地理研究的相关论文 |
4、 分析与展望 |
5、 论文的创新点 |
6、 论文运用的方法与研究中存在的困难 |
第一章 公元七世纪初的西藏高原基本概况 |
第一节 西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概况 |
一、 西藏高原的地理位置 |
二、 西藏高原的气候特征 |
第二节 西藏高原各部落的分布及发展概况 |
一、 羊同部落 |
二、 附国部落 |
三、 党项羌部落 |
四、 吐谷浑部落 |
五、 白兰羌部落 |
六、 苏毗羌部落 |
第二章 公元七世纪初西藏高原的社会形势 |
第一节 雅隆河谷地区的社会形势 |
一、 社会经济状况 |
二、 社会政治状况 |
三、 宗教文化状况 |
第二节 逻些地区的社会形势 |
一、 社会经济状况 |
二、 社会政治状况 |
三、 社会习俗与宗教的关系 |
第三节 社会形势对迁都的影响 |
第三章 迁都的“自然拉力”与“自然推力” |
第一节 雅隆河谷地区的自然因素及农牧经济 |
一、 雅隆河谷地区的畜牧业及自然因素 |
二、 雅隆河谷地区的农业及自然因素 |
第二节 逻些地区的自然因素及农、牧经济 |
一、 逻些地区的畜牧经济及自然因素 |
二、 逻些地区的农业及自然经济 |
第三节 雅隆的自然推力与逻些的自然拉力在迁都中的作用 |
一、 自然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二、 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
第四章 迁都逻些在吐蕃外向发展中的作用 |
第一节 迁都对统一战争的作用 |
第二节 迁都对吐蕃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
第三节 迁都对吐蕃文化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
一、 唐文化对吐蕃的影响 |
二、 南亚文化对吐蕃的影响 |
三、 中、西亚文化在吐蕃的传播 |
四、 佛教在吐蕃的兴起与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语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Seve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limate change in the Tibetan Plateau(论文参考文献)
- [1]南漪湖藻类DNA记录的全新世温度和湖泊生态系统演变历史及其驱动机制探讨[D]. 李凡怡. 兰州大学, 2021(09)
- [2]青藏高原雪灾频数变化及其对海温异常强迫的响应[D]. 刘彩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3]青藏高原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褚昕阳.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4]中国绿色能源产业发展研究 ——基于企业、民众和宏观三个层面的实证分析[D]. 张焱.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5]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中国大气科学研究:气候与气候变化篇[J]. 黄建平,陈文,温之平,张广俊,李肇新,左志燕,赵庆云.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10)
- [6]三江源地区通天河流域传统藏族聚落空间演进研究[D]. 罗宝坤.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
- [7]北部湾沉积物生源物质和重金属的地球化学和指示的环境变化研究[D]. 卓燕星. 厦门大学, 2019(01)
- [8]中国东北部沙地过去2000年以来的沙漠化[D]. 赵艳芳. 山西大学, 2018(04)
- [9]基于大气环流指数与区域降水关系的模式评估方法及其应用[D]. 王蕾. 南京大学, 2015(02)
- [10]雅隆迁都逻些的历史地理研究[D]. 沈飚. 西藏民族学院,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