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慢性间质性肾炎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肾炎,间质,肾小管,中药,干细胞,药疗法,马兜铃。
慢性间质性肾炎论文文献综述
李维,李优,姜红[1](2018)在《间充质干细胞对慢性间质性肾炎大鼠转分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慢性间质性肾炎大鼠模型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间充质干细胞组。关木通水煎剂灌胃12周后尾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后第8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肾组织连续切片,分别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记及RT-PCR方法检测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和m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病理改变明显,肾损伤严重、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明显,间充质干细胞组肾损伤明显改善,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模型组肾脏α-SMA蛋白和m RNA阳性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间充质干细胞组较模型组表达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减少慢性间质性肾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与降低α-SMA的表达相关。(本文来源于《解剖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6期)
李维,杨园园,姜红[2](2018)在《间充质干细胞对慢性间质性肾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慢性间质性肾炎大鼠模型肾脏病理变化,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非治疗组。对照组大鼠饮用水灌胃12周,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大鼠关木通水煎剂灌胃12周。第12周末,治疗组经尾静脉输入间充质干细胞,非治疗组和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后第8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肾组织连续切片,分别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及半定量逆转录PCR (RT-PCR)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8 (CK18)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非治疗组肾损伤严重、肾间质纤维化明显,而治疗组肾组织损伤减轻、纤维化明显改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治疗组肾脏CK18阳性表达明显多于非治疗组,但仍低于对照组。RT-PCR检测显示,治疗组CK18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非治疗组CK18的表达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肾脏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CK18的表达,减少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从而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范平云,彭红伟[3](2018)在《金蝉补肾汤结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金蝉补肾汤结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给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研究组62例给予金蝉补肾汤结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3个月。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尿渗透压、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沉和全血还原黏度)。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β2-MG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尿渗透压均较治疗前显着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24 h尿蛋白定量和尿β2-MG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尿渗透压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浆黏度、低切全血比黏度、血细胞比容、血沉和全血还原黏度指标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着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金蝉补肾汤结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疗效显着,同时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8年20期)
赵晓兰[4](2018)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TIN-ag)在慢性肾脏病(CKD)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76例CK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微小病变组(对照组)和非微小病变组(观察组),每组38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普通病理改变;采用免疫荧光检测肾脏组织TIN-ag的表达变化。结果通过对患者常规病理检查发现,对照组患者在HE染色显示下,肾间质和肾组织小管无明显异常,光镜观测下足突融合正常;观察组患者肾小球发生病变,并伴随有局部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的情况。在免疫荧光显示下,对照组患者肾组织系统的TIN-ag症状表达清晰,观察组表达相对较弱;两组患者的免疫荧光吸光度(A)为:观察组4.72(3.01,10.63),对照组21.79(8.17,35.0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IgA肾病、膜性肾病(MN)、狼疮性肾炎(LN)的免疫荧光吸光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微小病变CKD患者的肾组织TIN-ag表达显着低于微小病变CKD患者,故TIN-ag在肾脏的生理病理意义上有着很大的探索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医药》期刊2018年07期)
黄鹏,王洁,黄美英,谭军华,邓高[5](2018)在《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尿液生物学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慢性间质性肾炎(chronic interstitial nephritis,CIN)患者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尿液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方法临床诊断为CIN的患者29例,采用甲基强的松为主的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指标的变化,以及尿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的变化。结果经过3个月治疗后患者肾功能指标整体改善,其中疾病好转11例,疾病稳定13例,恶化5例。患者尿液TGF-β1、MIP-1α和NGAL与治疗前比较显着降低(P<0.05),其中疾病恶化患者的尿液TGF-β1、MIP-1α和NGAL水平显着高于疾病好转和稳定患者。结论尿液生物学指标TGF-β1、MIP-1α和NGAL可以反映CIN的激素治疗效果,且其水平变化可以反映疾病进展情况,有助于评估患者疗效。(本文来源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韩世辉[6](2018)在《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验案一则》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主要病因为药物损害和慢性感染,病理特点为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临床症状表现为尿蛋白增高,中后期累及肾小球病变,致滤过功能下降。停用致敏药物,进行抗感染是治疗的第一步。2016年,我科采用中药辨证论治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1例,现就诊疗实践,介绍如下,方略之间,共参是异。(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8年01期)
盛晓茜[7](2016)在《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39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和研究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78例,将其按门诊挂号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3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科素亚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值相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值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测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应用于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治疗中,其能够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延缓患者病情发展,对提高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期刊2016年01期)
方东行,何立群,郑贤国[8](2015)在《中医药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研究概况》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VIP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检索工具收集2001年6月—2013年6月间的期刊文献50余篇入录"慢性间质性肾炎现代期刊文献数据库",其中涉及中医药、中西医结合的文献约占60%。在此基础上,对近1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初步的脉络梳理和分析,认为慢性间质性肾炎治疗主要是控制炎症反应,补肾活血,防止纤维化的发生。中医辨证多为脾肾两虚、肝肾气阴两虚、气滞血瘀等证。临床报道中治疗本病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可归纳为3类:1健脾益气类。如黄芪、山药等;2滋阴、补肝肾类。如熟地黄、黄精、淫羊藿、山茱萸、冬虫夏草制剂、蝉花等;3活血化瘀、通络类。如丹参、当归、益母草、桃仁、红花、莪术、地龙等。(本文来源于《中医学报》期刊2015年09期)
苗起芬,孙艳[9](2015)在《红景天对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血清TGF-β_1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分析红景天对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血清TGF-β1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04例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103例,对照组101例,对照组应用传统的口服强的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红景天,两组治疗周期3个月,同时选取25例正常人作为健康组,分别对叁组治疗前后的TGF-β1和24h尿蛋白值进行监测,并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TGF-β1和24h尿蛋白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GF-β1和24h尿蛋白接近于健康组人群。结论红景天在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的治疗中有显着的调整作用,并且价格低廉、应用方便,副作用小,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城乡企业卫生》期刊2015年01期)
于佳炜,陈利明,刘红,钟一红,滕杰[10](2014)在《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一例》一文中研究指出1临床资料患者女,24岁,因"发热3d,血清肌酐(sCr)升高1d"入院。患者于2011年10月25日晚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体温39.6℃,无畏寒、寒战、咳嗽、咳痰、尿频、尿急、尿痛、腹痛、腹泻等症状,自服可布洛伪麻分散片2粒,体温未下降。第2天早晨,血常规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2.46×109/L,中性粒细胞占0.87,嗜酸性粒细胞占0.001,经肌内注射复方氨基比林1支,口服酚咖片(商品名为加合百服宁)1片,静脉滴注头孢美唑2.0g治疗后,体温降至38℃,但当日中午患者出现频繁呕吐(本文来源于《上海医学》期刊2014年09期)
慢性间质性肾炎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慢性间质性肾炎大鼠模型肾脏病理变化,以及间充质干细胞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非治疗组。对照组大鼠饮用水灌胃12周,治疗组和非治疗组大鼠关木通水煎剂灌胃12周。第12周末,治疗组经尾静脉输入间充质干细胞,非治疗组和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注射后第8周末处死大鼠,留取血、尿、肾组织标本。肾组织连续切片,分别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及半定量逆转录PCR (RT-PCR)方法检测细胞角蛋白18 (CK18)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和治疗组相比,非治疗组肾损伤严重、肾间质纤维化明显,而治疗组肾组织损伤减轻、纤维化明显改善。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治疗组肾脏CK18阳性表达明显多于非治疗组,但仍低于对照组。RT-PCR检测显示,治疗组CK18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非治疗组CK18的表达明显减少甚至消失;肾脏Western blotting分析显示同样的变化趋势。结论间充质干细胞通过上调肾小管上皮细胞CK18的表达,减少肾脏肾小管上皮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从而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和肾间质纤维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慢性间质性肾炎论文参考文献
[1].李维,李优,姜红.间充质干细胞对慢性间质性肾炎大鼠转分化相关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解剖科学进展.2018
[2].李维,杨园园,姜红.间充质干细胞对慢性间质性肾炎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表型的影响[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8
[3].范平云,彭红伟.金蝉补肾汤结合盐酸贝那普利片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效果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
[4].赵晓兰.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抗原在慢性肾脏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8
[5].黄鹏,王洁,黄美英,谭军华,邓高.糖皮质激素对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尿液生物学指标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8
[6].韩世辉.中药治疗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验案一则[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8
[7].盛晓茜.柴苓汤结合金蝉补肾汤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39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
[8].方东行,何立群,郑贤国.中医药治疗慢性间质性肾炎研究概况[J].中医学报.2015
[9].苗起芬,孙艳.红景天对慢性间质性肾炎患者血清TGF-β_1的影响[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5
[10].于佳炜,陈利明,刘红,钟一红,滕杰.慢性肾小球肾炎合并药物所致急性间质性肾炎一例[J].上海医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