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法国政治现代化曲折过程的进步与保持

论现代法国政治现代化曲折过程的进步与保持

一、论近代法国政治现代化曲折进程的进步性和保守性(论文文献综述)

张迪[1](2019)在《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是政治体系中的两个独立系统,二者的发展遵循着各自的内在规律。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相互协调时,政治体系呈现出稳定发展的态势。当然,二者完全一致的理想状态不存在。然而只要二者的张力保持在一定限度内,良性的政治秩序就能成为现实。当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不一致性超过一定的限度,政治体系则呈现出动荡的局面。旧有的政治制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制度变革的主张就会随之出现。如果传统的政治文化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新政治制度建构的过程就会尤为艰难。即使是建构起来,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新型政治文化的支撑,也很难长久维持下去。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中的隐性结构,对政治制度的变革产生重要影响。主要通过三个方面体现:首先,在政治文化的传播广度上,表现为精英与大众的政治文化是否同步。当社会发生变革时,精英阶层的政治文化最先发生变化。如果他们倡导的政治文化能影响到大众,那么精英和大众的政治文化就具有一致性。政治制度的变革拥有了广泛的政治文化认同,就会较为顺畅。反之,变革很难成功。其次,在政治文化的整合效果方面,表现为传统的和外来的政治文化是否能完成融合。社会转型时期,政治文化往往呈现出多元并存状态。传统政治文化受到外来政治文化的冲击,开始消解;外来政治文化受到传统政治文化的抵制,很难稳固地在民众之间形成共识。如果传统和外来的政治文化能实现成功整合,政治制度变革成为顺理成章之事。反之,整合失败,政治文化呈现破碎状态,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很难成功。再次,在政治文化演变层次方面,表现为表层的政治思想是否完成向深层政治心理的转变。一般而言,以先进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社会精英阶层由于具有相对开放包容的态度,容易接受外来政治思想。而社会大众的政治心理是一种深层次的观念积淀,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转变。如果政治文化是在该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自然形成的,那么政治文化的深层次转变就较为容易发生,政治制度变革成果也随之巩固下来。相反,如果政治文化是从外国移植而来,与本国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差甚远的话,政治文化的深层次演变很难实现,政治制度的变革也因而很难成功。戊戌维新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旨在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变法运动,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然而维新派知识分子提出的制度变革目标却没有实现,君主立宪制度没有建构起来,君主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从这个角度来看,戊戌维新运动是失败的。政治制度变革的失败固然受到经济基础、政治博弈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然而从更为深层和长远的角度来审视,当时的政治文化状况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制度之间存在明显的脱节。传统政治文化占据主流地位,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新型政治文化又尚未成型完善,君主立宪制度因而难以深入人心。维新派知识分子主张在中国建构起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并提出设议院、兴民权、三权分立等具体举措,同时对君主立宪制度及其相配套的政治文化进行宣传。然而其政治思想的宣传范围仅限于知识分子和统治阶层等社会精英。普通民众对于其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并不了解,他们仍然固守着传统的政治文化。具体表现为求稳保守、反对变革、对皇权的依附和崇拜等,这些政治文化因素对君主专制制度形成稳固支撑。因此,戊戌维新在政治文化传播的广度上是极为有限的。戊戌维新时期,传统政治文化依然发挥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历经几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形成了自身严谨和完整的逻辑结构,并非和西方政治文化的简单融合就可以实现新型政治文化的内部契合。维新派对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多浮于表面,具有服务于现实政治变革的功利性。浮于表面的对中西政治文化的简单取舍并不能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维新派没有完成中西政治文化的融合任务。中国的现代化属于外源型模式。外国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现代化进程由此开启。但是由于封建社会历经长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相互配合,形成传统社会的超稳定结构。戊戌维新期间,小农经济仍然是主要经济形态,宗法制仍然是社会的主要结构,儒家政治学说和道德规范仍然牢固地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之中。因此,民众的臣民政治心理极为稳固,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改变。从政治文化的演变层次上来说,戊戌维新期间所倡导的新型政治文化仅仅停留在浅层次的政治思想方面,并没有演变为人们心中深层次的政治心理。本文在坚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戊戌维新这一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该运动在政治制度变革方面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戊戌维新在新型政治文化的宣传方面,影响范围有限,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没有完成,政治思想没有实现向政治心理的转变。因此,新型政治文化没有形成对君主立宪的稳固支撑,政治制度变革的主张没有成为政治现实。

卓健君[2](2019)在《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法国的政治转型,从1789年大革命开始,到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为议会共和制国家即民主制度基本稳定成型,前后历时近百年。在此期间,各种政治力量无情斗争,各类政体反复交替,虽最终也确立起了现代民主制度,但其过程之曲折,代价之高昂,却举世罕见。法国的政治转型,既有其成功的经验,更有其深刻的教训和启示,本文拟对此作专门探讨。文章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一、概述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的历史背景。其所面临的国际背景主要有第一次工业革命;霸权争夺;英、美革命的影响。其所处的国内背景主要有启蒙运动兴起;内部统治动荡;财政危机加剧;阶级矛盾尖锐;宗教争论激烈。二、梳理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的过程及其特点。法国政治转型过程非常曲折,先后经历了君主专制向君主立宪制转变、君主立宪向议会共和制转变、议会共和制向帝制转变、帝制向君主制转变、君主制向总统共和制转变、总统共和制转变为帝制、以及议会共和制的最终确立七个时期。法国政治转型的特点主要包括:思潮混乱多变性;政体确立艰难性;党派斗争残酷性;手段暴力、非妥协性;最终转型结果民主化五个方面。三、分析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过程的主要成就和问题。其主要成就是: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摧毁了封建专制;建成了民主制度三个方面。主要问题体现在:专制、民粹主义泛滥;暴力、恐怖统治盛行;专制、威权政体经常复辟;过程曲折、代价高昂四个方面。四、探讨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可以提供的启示。本文主要指出:必须反对专制、民粹主义,坚持自由民主思想;各方力量必须学会相互妥协和宽容;必须反对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制度;必须正确处理好民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四个方面。

赵伟[3](2019)在《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的教学内容与设计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世界现代化进程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仅仅将对民族解放运动理解为摆脱殖民主义,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显然是不够的。民族独立后追求民族政治、民族经济、民族思想文化等方面的重构并选择正确的发展道路开展现代化建设,已成为民族解放运动新的使命,也是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教学需要吸收和重点讲述的内容。符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要求。采取专题史与通史结合的方式对教科书的结构与内容进行编排,对民族解放运动问题进行有效梳理和教学研究,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认同感与使命感,可以在史学研究及教育不断发展创新的背景下,贯彻好中学历史教育塑造健全人格和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可以结合学术前沿引发学生对民族解放的新思考和新讨论。然而,现行诸版本教科书在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结构与内容编排以及教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其一,民族解放运动问题的内容分散且不成体系;其二,关于该问题的内容安排遗漏较多。教科书着重探讨反殖民与民族解放运动的过程,缺少必要的铺垫以及解放后国家何以持续发展的论述,不利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然而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今天,道路的选择与发展却是亚非拉一些国家亟需解决的问题,多种因素造成有些殖民地国家在独立后仍未解决好如何发展的问题,有的国家甚至仍处于经济萎靡,政治动荡的环境中,这些问题值得深思与研究。若在教科书结构及内容的编排方面融入民族解放运动视角,重新整合教科书,并以专题的形式呈现和讲述;在开展民族解放运动问题教学的过程中融入相关学术成果及历史学核心素养,并丰富相关问题的历史走向的叙述;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倡导重视国家独立后的发展道路选择与现代化建设问题,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史料实证以及历史解释等素养,还可重构对于民族解放运动问题的认识。

郭瑞[4](2018)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是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开放文明的现代社会,从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传统的专制主义社会转变为现代民主法治的社会,从一个等级森严、尊卑分明的伦理型社会转变为一个公平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受到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专制主义以及官僚买办势力的阻碍,步履艰难。进行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争取民族独立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首要的历史任务。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在封建社会中占据主导位置,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长期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一是儒学所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显着的变化,儒学所依附的封建政治制度逐步解体,意识形态上的儒学走向终结;二是社会结构、社会价值的变化带来人们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精神面貌以及行为方式的变化,儒学的地位及影响日渐萎缩,处在不断破解和碎片化之中,逐渐失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独尊位置。儒学面临着现代转化的压力,儒学现代化不仅关系到儒学自身的生存问题,还涉及到近代中国文化的出路。一个多世纪以来,伴随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儒学经历了一个失去权力庇护被逐渐边缘化的过程,直至从社会独尊位置跌落;儒学也经历了一个被质疑、被否定、被批判但又迎来发展机遇并重新焕发生机的过程。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对儒学发展以及儒学现代化的思考从未停止过。康有为托古改制、现代新儒家的理论构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吸收与借鉴都是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儒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儒学分别与西方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实现融合,在现代转化上进行了积极的尝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儒学现代化伴随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与社会的发展同步,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沿着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脉络,考察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儒学现代化的时代背景、根本任务、基本途径,准确把握儒学现代化的内在规律,也就能更好地推进儒学现代化,为构建社会主义新儒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与现实的启示。全文共分为七个组成部分。引言部分论述了选题缘起和主要探讨的问题、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主要的创新点以及面临的困难与不足等。第一章以社会转型的概念入手,对社会转型的涵义以及原因进行概括性的介绍,然后由社会转型引入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对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特点、历史任务以及中国革命与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关系分析,目的是为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的关系展开论证。社会转型必将带来社会结构、思想观念、文化意识的变化,作为封建意识形态的儒学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之中必然要适应转型进行现代转化。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决定了儒学现代化的方向,而儒学现代化曲折历程反映出中国近现代社会的艰难转型。第二章是封建社会瓦解与儒学意识形态的终结。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封建社会不断走向瓦解,传统儒学遭遇近代危机。洋务运动在儒学经世致用的逻辑中展开。甲午战败宣告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国家只有制度变革才有希望。康有为托古改制推行变法,以政治改良为目的对传统儒学的改造客观上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成为近代推动儒学现代化的第一人。但是,无论是改良还是改革,都挽救不了中国封建社会灭亡的命运,辛亥革命结束封建帝制,宣告封建社会终结,依附于封建政体的儒学解体。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辛亥革命没有彻底完成反封建专制的历史任务,封建文化残余仍然有社会基础,这是民国初年出现尊孔复辟逆流的思想基础。“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对孔子及儒学为代表的封建专制文化开展了彻底的批判,终结了儒学在意识形态上的独尊的地位。“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使儒学脱离封建专制的束缚,结束意识形态独尊的地位,儒学以它所具有的民族性、包容性的特点,成为建构新时期文化建设的思想资源。20年代开始出现的现代新儒学是儒学现代化思想重镇,诞生了一批汇通中西的现代新儒家,他们构造的现代新儒学思想体系,为推动传统儒学现代转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第四章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与吸收。“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马克思主义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中国传播,并与中国工人阶级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进程中不断探索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不仅要与中国的实践相结合,而且与中国历史文化,尤其是与儒家相结合而实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包含着将儒家文化中积极因素融入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从而使得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时代获得新的活力,促进了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马克思主义从儒家传统文化之中吸收到了儒家思想的精华,更加契合中国的现实,顺利实现中国化。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产生了第一次理论飞跃。毛泽东思想对儒学借鉴与吸收是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结合的典范,是儒学现代化的一种特殊形式。第五章是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新开展。新中国成立及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开辟广阔的道路,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正常进行的儒学研究在60年代受到“左”的思想干扰,打乱了儒学研究的正常进程,直至完全中断了大陆作为学术流派的儒学现代化。流亡海外的一批现代新儒家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继续推动儒学现代化,取得积极的学术成果,为扩大儒学的海外影响做出了贡献。80年代,海外现代新儒学的成果介绍到大陆,助推了大陆儒学热。在内地,大陆现代化建设取得显着的成效,“文化热”、“国学热”、“儒学热”以及新世纪的“儒学复兴”,儒学现代化重启。儒学现代化不仅成为学术研究热点,而且出现不同立场、观点与路向的现代化。结语部分通过对一百多年儒学现代化的考察,总结历史经验,结合当代实践,展望未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新儒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一种新形式与新形态,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主导形态,但它并不排除其他新儒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在价值上是多元的,在信仰上坚持自由原则,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需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要谨防儒学消极因素的渗入。

崔志林[5](2017)在《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现代西方社会发展为历史背景,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运用价值哲学和管理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多维的视角选取了发生在现代西方的三次政府价值转换,即权力与权利、自由与平等、效率与公平,系统梳理了不同历史阶段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外在动因(因何转)、内容梳理(如何转)、实践表现(转换后),以西方社会发展为史实依据,阐述了三次价值转换相互作用、相互融合、彼此消长的转换过程,通过对三次价值转换在社会历史领域和实践活动领域的挖掘和阐释,力求完整地还原现代西方政府在不同历史阶段下的价值选择,理性审视价值转换背后的历史意义和现实必要。在此基础上,论文从共时态的角度,理性审视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内在规律,即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尝试寻求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内在张力、维系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相对平衡、探索肯定性与否定性的辩证统一;从历时态的角度,总结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演进路径,即价值取向由“政治—经济—伦理”的演进和价值标准由“物—人”的演进;从内在动因的角度,考察推动政府价值转换的变量关系,即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政府与政党之间的互动关系对于政府价值转换的推动和影响。论文在反思的基础上,客观评价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优点和不足,即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具有时代的进步性和历史的局限性、发展的均衡性和选择的妥协性、主观的能动性和被动的适应性,最终论文以“扬弃”的视角提出了我国政府价值转换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期对我国政府价值转换有所裨益。

孙红军[6](2016)在《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并且要通过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来建设“法治中国”。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府,是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落实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战略、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一环。本文重点研究了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目标与路径问题。本文在结构上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地方政府法治化概述,主要阐述本文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法治与法治化;政府、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角色;法治政府、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等,主要是本文在后面的写作和分析要涉及到的一些概念。第二章为中西政府法治化历程与检视,主要是简要回顾和总结中国清末以前、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政府法制(治)化历程;简要回顾和总结英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国的政府法治化历程,并从中汲取值得我们今天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进程可资借鉴的经验。第三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现状、成就、实践困境和原因分析,主要是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取得的成就(这成为我们今天继续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现实基础),剖析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第四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目标:建成法治政府,并将建成法治政府的目标具体化为建成依法行政的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诚信政府、廉价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第五章为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路径选择,主要是从执政党与中央政府“下压”、社会大众“上推”与地方政府相关的上下左右联动、协同角度分析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动力机制,从地方政府主体自律、社会主体参与、政社互动等三个方面分析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程序机制,从观念更新(法律至上、以人为本、权利本位和公平正义)、制度创新(党政关系、央、地关系、吏治法治化)、和市民社会建设三个方面分析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具体实现路径。最后是简短的结论,本文认为,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最终目标是建成法治政府,而这是一个过程,并且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王洪刚[7](2015)在《权威理性化视域下的近代中国政制转型》文中研究说明政治权威的转变、政治权势的转移,既是政治、社会变动的必然产物,又极大地影响了政治和社会变动的进程。纵观近代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发展过程,政治权威理性化的演变是近代中国政治发展的一条主脉络。从太平天国革命、戊戌维新、清末新政到辛亥革命,政治建设、政治变革均因其制度选择和权威变化与西方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不符而遭失败。历史经验表明,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权威的理性化、世俗化发展是政治发展的先导和条件。任何一个稳固的政权,既要有足够强大的权力,也要有必需的权威。前者是建立在强制的基础上的,后者则是建立在自愿服从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一个政权在拥有强大的使人服从的强制性手段的同时,还应能赢得人们自愿的服从,这样才是稳固的、持久的。

张智[8](201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今天的中国,物质的丰裕已直追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生活曙光”也已经光芒万丈,但公民的“现代性”依然踯躅在艰难的转型路上。我们引进了先进的技术,移植了有效的管理,创制了完善的制度,兴建了现代化的都市,形成了强大的国家硬实力。而在具体的技术操作和经济运行背后,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方面的冲突和失范频现,国民的现代化水平同社会主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等领域的现代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人的建设”明显滞后于“物的建设”。人的现代化水平已成为制约和影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十字路口,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地认识到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承担着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现代化的时代重任,还肩负着推动人的观念需要、素质能力和行为方式的现代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历史重任。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领域和分支。国内外学者们对人的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动因、模式和结果等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究和阐释。人的现代化是与社会的意识形态和制度结构密切相关的。以社会形态为准,我们可以将人的现代化道路模式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中的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的人的现代化。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开启的人的现代化的征途,但是“以资为本”的现代化模式与人的现代化有着多重悖反,它并不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合理路径和最佳模式。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的继承者、替代者和超越者。科学的理论言说和历史的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是优于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世界现代化形态和模式。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模式,它是人的现代化的最佳模式设计和合理路径选择。从一般意义上探究人的现代化的内涵、本质、动因、模型、过程、结果、规律、经验的基本原理是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是一座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富矿。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是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理论指引和实践遵循。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以“现实的个人”为出发点,以“个人需求”为内驱动力,以“物质生产、人类自身生产、精神生产、社会关系生产”为基本前提和基础动力,以“普遍交往”、“联合劳动”为重要条件,以“自由个性”为重要标注和评价依据,摒弃“异化的人”的历史阵痛,最终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一个历史过程的科学理论体系。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打破了现代化即西方化、资本主义化的认识,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中人的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理论家和实践家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对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人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卓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指导,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特别是60多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雄辩地证实着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是指引人的解放、发展及现代化的科学学说,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的实现人的现代化和每一个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最佳道路和合理制度。人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目标。人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最佳选择和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总依据,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当代中国人的现代化的精气神。当前,处在“人的依赖关系”与“以物的依赖性为前提的个人独立性”并存阶段的中国人的现代化既面临着重重的现实阻滞和困境,诸如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民主政治制度或缺、社会阶层结构固化、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文化价值观念浮躁、生态环境恶化加剧、人口数量相当庞大等。同时,又存在着诸多利好的发展机遇和诱因,如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和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人的现代化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前提下,新时期新阶段中国人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充分发展与公正发展相统一、多元发展与立体发展相统一、优先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统一、高效发展与永续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实行人性化能力教育,促进中国人的观念行为现代化;坚持集约型经济增长,夯实中国人现代化的物质基础;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底线公平;完善参与型民主政治,健全中国人现代化的权利保障;发展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中国人现代化的机会公正;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村农民现代化赶进步伐;培育现代性文化价值,涵养中国人现代化的精神品质;建设可持续生态系统,优化中国人现代化的天人关系;利用全球化发展契机,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世界交往。

白利寅[9](2013)在《法国宪法变迁脉络与规律启示》文中研究表明法国宪法变迁及宪政制度进化的历史过程彰显了革命与稳定交替的发展特征。梳理宪法变迁历史和总结宪政制度进化特征是分析解读建构法国宪政制度社会条件的基础,而对宪政制度进化的社会条件分析则为法国宪政建构的社会规律性启示的总结提供了实践分析经验。法国宪政制度进化的经验表明,宪法产生及宪政制度实现需要与一定的社会条件相互作用,革命的理想设计需要回归到理性的制度运行,宪政制度才能完成进化目标。

白利寅[10](2012)在《近代法国宪法及宪政制度变迁分析》文中认为法国自1789年《公民权与人权宣言》颁布叩启近代宪政制度以来,十几部宪法的交替与筛选铸造了法国宪政制度建设的发展与完善。仔细梳理这段法国宪法变迁史,会发现法国宪政制度背后的成长逻辑及宪法的法国式道路的必然性。第五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式宪政道路的基本总结,标志着法国宪政制度的基本完善,对第五共和国宪政体制的分析是对法国宪政制度进化的一个总结与概括,也是更加深刻理解法国宪政之路的一个主要手段和环节。本文通过对法国宪法变迁历史的分析,梳理法国宪政道路进化的路径与原因,并以第五共和国为例分析其宪政体制,完成了对近现代法国宪法及宪政制度的进化研究分析,指出宪政的法国式道路的特征、原因及启示。本文结构如下:第一章“法国宪法及宪政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与历史过程”,对法国宪法的诞生背景与演变过程进行了历史分析,并作出逻辑梳理,探讨了各个时期宪法的成长背景、内容特征和变化规律,为下文的逻辑分析奠定了事实基础。第二章“从宪法形成角度分析第五共和国宪法产生的必然性要求”,首先从理论上分析宪法及宪政制度产生的基本条件,即经济、政治、文化与宪法互相作用,共同构成宪政制度的建设。然后以第五共和国为例分析其宪法产生的必然性要求。第三章“第五共和国宪法对公共权力的配置”,从政体、总统、议会、政府、司法机关、宪法委员会六大方面来分析第五共和国体制下的公共权力的配置,揭示第五共和国宪法体制“缩小议会权力、扩大总统权力”的价值取向与实际安排。第四章“第五共和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及保护实践”,梳理了法国宪法关于公民基本权利规定的变化轨迹,对第五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进行简要分析与评价,并对公民权利的实践保护方式进行了说明。第五章“宪法及宪政制度现代化的法国式道路总结”,分析法国宪政之路的特征、形成原因,得出法国宪政道路的启示。

二、论近代法国政治现代化曲折进程的进步性和保守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近代法国政治现代化曲折进程的进步性和保守性(论文提纲范文)

(1)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研究综述
        1.西方政治文化研究
        2.中国政治文化研究
        (二)政治文化与政治制度研究综述
        1.西方政治制度研究渊源及理论成果
        2.中国学界关于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二者关系的研究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和框架结构
第一章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一种理论视角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政治文化
        二、政治制度
    第二节 政治制度变革
        一、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变革的基本理论
        二、制度变革路径方式
        三、制度变革中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
        一、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路径:建构、维系、运行
        二、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过程
第二章 戊戌维新发生过程——一种实践分析
    第一节 康有为多次上书及1898 年上书成功
        一、第一次上书未果
        二、“公车上书”揭开了戊戌维新的序幕
        三、连续上书催生百日维新
    第二节 百日维新的开始和结束
        一、《名定国是》的颁布开启百日维新进程
        二、变法措施的施行情况及结果
        三、百日维新的成果和影响
    第三节 百日维新过程中的权力博弈
        一、帝党和后党的权力争夺以及后党的力量分析
        二、帝党和维新派知识分子结盟——百日维新的开始
        三、帝党力量
        四、维新派力量
        五、变法措施实施方式的冒进性
        六、外国对变法的态度
第三章 精英与大众政治文化分析
    第一节 维新派政治思想状况
        一、“变”——摆脱危机的必然出路
        二、“破”——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三、“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建构
    第二节 统治阶层政治思想状况
        一、慈禧——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实践者
        二、光绪——专制王朝强弩之末下的除旧布新者
        三、张之洞和翁同龢——具有变革思想的旧式官僚
    第三节 大众政治心理状况
        一、超稳定社会结构之下保守传统的臣民政治心理
        二、西方冲击背景之下的民族主义政治心理
第四章 传统与外来政治文化博弈
    第一节 传统政治思想
        一、天命观论证政治合法性
        二、大一统思想维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三、民本思想——民众评价君主统治效果的重要标准
    第二节 西方政治思想
        一、国家起源的目的:社会契约论
        二、以自由和平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宣言书:天赋人权
        三、政府建构的原则:分权制衡思想
        四、作为一种政制形式:民主
    第三节 维新派知识分子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过程和结果
        一、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的途径和流变
        二、维新派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成果——以《大同书》为例
第五章 表层和深层政治文化演变
    第一节 政治文化在层次方面的演变机制
        一、内生:以启蒙运动对法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为例
        二、外源:以西方政治学说在明治维新中的影响为例
    第二节 戊戌维新中政治文化演变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一、新式学堂——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二、现代报刊——启发民智的舆论场
        三、社会团体——变法力量的集散地
        四、政治社会化之效果分析
    第三节 戊戌维新失败的政治文化原因:臣民政治心理为何如此稳固?
        一、经济形态之小农经济
        二、社会结构之宗族宗法制
        三、完备的政治社会化方式
余论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期刊类
    三、报纸类
致谢

(2)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选题来源和意义
        1.选题来源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关于法国政治转型的背景研究
        2.关于法国政治转型的过程研究
        3.关于法国政治转型的成就和问题研究
        4.关于法国政治转型的启示研究
        5.国内外对法国政治转型研究的不足
    (三)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
        1.论文研究思路
        2.论文研究的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点
        1.视角新
        2.观点新
    (五)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梳理
        1.政治转型
        2.专制政体
        3.民主政体
二、法国政治转型的时代背景
    (一)国际背景
        1.第一次工业革命
        2.霸权争夺
        3.英、美革命的影响
    (二)国内背景
        1.启蒙运动兴起
        2.内部统治动荡
        3.财政危机加剧
        4.阶级矛盾尖锐
        5.宗教争论激烈
三、法国政治转型的过程
    (一)专制君主制向议会君主制转变时期(1789 年—1792 年)
        1.专制君主制的结束
        2.议会君主制的确立
        3.这一时期政治转型的主要特点
    (二)议会君主制向议会共和制的转变(1792—1804 年)
        1.吉伦特派时期
        2.雅各宾专政时期
        3.热月与督政府共和国时期
        4.这一时期政治转型的特点
    (三)议会共和制向帝制转变(1799——1815 年)
        1.拿破仑帝制的建立
        2.这一时期政治转型的主要特点
    (四)帝制向君主制转变(1814 年——1848 年)
        1.路易十八的二元君主立宪制(1814 年——1824 年)
        2.查理十世的专制君主制(1824 年——1830 年)
        3.议会君主制的再现(1830 年——1848 年)
        4.这一时期政治转型的主要特点
    (五)君主制向总统共和制的转变(1848 年——1852 年)
        1.短暂的总统共和制
        2.这一时期政治转型的特点
    (六)总统共和制向帝制的转变(1851 年——1870 年)
        1.波拿巴帝制的建立
        2.这一时期政治转型的主要特点
    (七)帝制向议会共和制的转变(1870——1875 年)
        1.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议会共和制的艰难确立
    (八)法国政治转型的特点
        1.思潮混乱多变性
        2.政体确立艰难性
        3.党派斗争残酷性
        4.手段暴力、非妥协性
        5.最终转型结果民主化
四、法国政治转型的成就和问题
    (一)成就
        1.传播了自由民主思想
        2.摧毁了封建专制
        3.建成了民主制度
    (二)问题
        1.专制、民粹主义泛滥
        2.暴力、恐怖统治盛行
        3.专制、威权政体经常复辟
        4.过程曲折、代价高昂
五、法国政治转型的启示
    (一)必须反对专制、民粹主义,坚持自由民主思想
    (二)各方力量必须学会相互妥协和宽容
    (三)必须反对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制度
    (四)必须正确处理好民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关系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3)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的教学内容与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综述
        (一)关于民族解放运动的研究
        (二)关于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念、内容及教学价值
    一、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念与内容
        (一)民族解放运动的概念
        (二)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
    二、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课标的要求
        (二)高考考查的需要
    三、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理解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道路
        (二)有助于深化对世界现代化进程的理解
第二章 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民族解放运动在三个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的体现
    二、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科书中民族解放运动内容比较分散且不成体系
        (二)有些章节中民族解放运动的内容安排较少
        (三)偏重于运动的过程而对国家独立后的发展关注较少
        (四)横向与纵向的联系和比较不足
第三章 改进民族解放运动教学内容与设计的策略
    一、将民族解放运动视角纳入教科书整体结构的编排
    二、适度增加民族解放运动历史走向与后续发展的叙述
    三、结合学术研究,促进有效教学
        (一)融入民族解放运动相关学术成果
        (二)挖掘并阐释“民族解放”的内涵
        (三)结合核心素养运用合适的教学模式
第四章 教学案例分析:非洲独立运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一)选题的由来
        (二)研究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的研究现状
        (二)儒学现代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本文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社会转型、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及儒学现化
    第一节 社会转型的界定
        一、社会转型的涵义
        二、社会转型的原因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一、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力
        二、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任务
        三、中国革命推动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
        四、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巨性与长期性
    第三节 儒学、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一、儒学及发展阶段
        二、儒学与中国封建社会
        三、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与儒学现代化
第二章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国封建社会
        一、清朝中叶以后封建社会危机与衰败
        二、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三、儒学古今之争与经世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洋务运动
        一、西学经世与洋务运动的逻辑展开
        二、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体用观
        三、传统儒学嬗变的失败与体制变革的呼声
    第二节 维新变法思想的兴起与传统儒学危机
        一、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对传统儒学的冲击
        二、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三、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派对传统儒学的抨击
    第四节 康有为托古改制启动儒学的现代转化
        一、康有为“托古改制”变革儒学思想的形成
        二、康有为给资产阶级学说穿上传统儒学外衣
        四、康有为将西方空想社会主义与儒家大同思想进行糅合
        五、康有为援西入儒推动儒学现代化评析
    第五节 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传统儒学的终结
        一、封建顽固守旧势力对资产阶级维新改良派的攻击
        二、新式教育与废除科举对儒学的冲击
        三、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与制度儒学的终结
        四、反封建的文化革命与资产阶级思想启蒙的呼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学现代化的展开
    第一节 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新变化
        二、民国初年尊孔复辟的逆流
        三、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学的批判
        一、新文化运动批判儒学的实质
        二、新文化运动“批孔”的认识与评价
    第三节 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一、现代新儒家产生的原因及背景
        二、现代新儒家重启儒学现代化
    第四节 冯友兰的新理学对儒学现代化的贡献
        一、冯友兰的新理学是程朱理学的“接着讲”
        二、冯友兰新理学形而上学
        三、冯友兰新理学的历史观
        四、冯友兰新理学的文化观
        五、冯友兰新理学的境界说
        六、冯友兰构建新理学思想体系的特点
    第五节 现代新儒家在儒学现代化上的特点
        一、现代新儒家对传统文化的执着
        二、现代新儒家引西援儒促进儒学现代转化
        三、现代新儒学对马克思主义的拒绝与排斥
        四、现代新儒学的唯心主义立场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儒学的批判吸收
    第一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一、“五四”爱国主义运动酝酿与爆发
        二、“五四”运动中先进知识分子对国家与民族出路的思考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背景分析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与内涵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对儒学的批判继承
        一、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现实斗争的需要
        二、批判继承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需要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儒学的批判与继承促进了儒学的现代转化
    第四节 毛泽东思想对传统儒学的批判与吸收
        一、对儒家经世致用、实事求是学风的继承和弘扬
        二、对儒家知行学说的改进与发展
        三、对儒家辩证思想的借鉴与吸收
        四、对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五、对儒家自强不息思想的继承与弘扬
        六、对儒家修身观与道德观的借鉴与应用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新开展
    第一节 建国后的文化建设与儒学研究的开展
        一、建国之初的文化建设方针
        二、儒学在学术上的研究与探讨
        三、儒学现代化进程的暂时中断
    第二节 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和儒学现代化的再认识
        一、海外现代新儒学的发展
        二、海外现代新儒家与儒学现代化
    第三节 社会主义主义现代化建设与儒学现代化的重启
        一、中国特色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儒学研究的恢复
        二、改革开放初期关于儒学与现代化的认识与争论
        三、改革开放进程中大陆传统文化复苏及儒学热
        四、现代化背景下的“儒学复兴”与儒学现代化路径
    第四节 儒学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基本经验
        二、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儒学的现代转化
    本章小结
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一、儒学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缺失的资源
        二、儒学蕴含可继承的积极因素和现代价值
        三、儒学可以为现代化的社会提供精神滋养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儒学现代化的基本原则
        一、儒学现代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新儒学为中国现代化服务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坚持批判继承的文化方针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基本途径
        一、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批判改造儒学促进儒学的现代转化
        二、系统研习传统儒学经典重新阐释儒学
        三、儒学吸收包括世界人类文明成果实现创新性的发展
        四、儒学通过自我革命实现创造性的转化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的儒学现代化警惕消极因素渗入
        一、 传统儒家伦理对经济行为与经济利益的排斥
        二、 传统儒家伦理对独立个性及自由压抑与漠视
        三、 传统儒家伦理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的背离
        四、 传统儒家伦理造就盲从与奴化意识等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致谢
科研成果与学术活动

(5)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和趋势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的不足及未来发展趋势
    三、研究难点和创新
        (一)研究难点
        (二)研究可能存在的创新
第一章 政府价值转换界说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政府”概念界定
        二、“价值”概念界定
        三、时间和空间的限定
    第二节 政府价值及转换的界定
        一、政府价值的内涵界定
        二、政府价值的基本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权力与权利的转换
    第一节 权力和权利价值转换的外在动因
        一、启蒙运动推动了西方权利观念的萌芽和觉醒
        二、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权利意识发展提供经济基础
        三、政治哲学蓬勃发展成为权力到权利价值转换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权力与权利价值转换的内容梳理
        一、专制到民主:权力向权利价值转换的政治领域表现
        二、人治到法治:权力向权利价值转换的社会领域表现
        三、管制到自由:权力向权利价值转换的经济领域表现
    第三节 基于权力与权利价值转换的政府实践行为表现
        一、政府模式的转换:威权模式到民主模式
        二、政府职能的转换:统治型职能到管理型职能
    第四节 权力与权利价值转换的理性审视
        一、内在张力:权力与权利之间的辩证关系
        二、历史必然:权力与权利价值转换的现实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自由与平等的转换
    第一节 自由和平等价值转换的外在动因
        一、经济危机和世界大战是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导火索
        二、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为西方政府价值转换奠定政治基础
        三、政治理论改良为西方政府价值转换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节 自由和平等价值转换的内容梳理
        一、放任自由到相对平等:西方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价值转换
        二、个人自由到社会平等:西方政府在社会领域中的价值转换
        三、消极自由到积极平等:西方政府在政治领域中的价值转换
    第三节 基于自由和平等价值转换的政府实践行为表现
        一、政府模式的转换:消极模式向积极模式的转化
        二、政府职能的转换:保护型职能向干预型职能的转化
    第四节 自由与平等的多维审视
        一、边界与范围:自由与平等的内涵差异
        二、统一到分化: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嬗变
        三、反思到救赎:自由与平等的价值转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效率与公平的转换
    第一节 效率和公平价值转换的外在动因
        一、经济动因:西方福利制度弱化带来的社会不公平现象
        二、社会动因:全球化带来的公平需要
        三、政治动因:政治意识形态的弱化
        四、理论动因:社会思潮的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撑
    第二节 效率与公平价值转换的内容梳理
        一、效率与公平价值转换的经济领域表现
        二、效率向公平价值转换的社会领域表现
        三、效率向公平价值转换的政治领域表现
    第三节 效率和公平价值转换的政府实践行为表现
        一、政府模式的转换:统治模式到治理模式
        二、政府职能的转换:管理型职能到服务型职能
    第四节 效率和公平价值转换的理性审视
        一、融合与发展:西方政府对于效率与公平的价值关系调节
        二、理想与现实: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实用主义倾向
        三、改良与修复:西方政府对于社会现实诉求的回应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理性审视
    第一节 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内在规律
        一、寻求合法性与合理性的内在张力
        二、维系应然性与实然性的相对平衡
        三、探索肯定性与否定性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内在动因
        一、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嬗变
        二、政府与市场的双重变奏
        三、政府与政党的内在张力
    第三节 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路径演进
        一、价值取向的演进:“政治—经济—伦理”
        二、价值标准的演进:“物---人”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认同与批判
        一、时代的进步性和历史的局限性
        二、发展的均衡性和选择的妥协性
        三、主观的能动性和被动的适应性
    第二节 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的启示与借鉴
        一、稳定与渐进:中国政府价值转换应保持相对审慎
        二、兼顾与平衡:中国政府价值转换应权衡各方利益
        三、公平与正义:中国政府价值转换应回应社会诉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6)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理由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和创新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地方政府法治化概述
    第一节 法治与法治化
        一、法治与法制
        二、法治的构成要件
        三、法治与人治
        四、法治与道德
        五、法治与改革
    第二节 地方政府角色定位
        一、政府概述
        二、地方政府概述
        三、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
    第三节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
        一、法治国家的内涵与特征
        二、法治政府的内涵与特征
        三、法治社会的内涵与特征
        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的关系
    第四节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
        一、依法治国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依法执政的涵义与特征
        三、依法行政的内涵与特征
        四、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与依法行政的协同关系
    第五节 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
        一、法治思维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法治方式的内涵及其特征
        三、法治思维与法治理念
第二章 中西政府法制(治)历程与检视
    第一节 中国政府法制(治)化进程
        一、清末宪政改革前的政府法制化历程与检视
        二、清末行政改革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政府法制化历程与检视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法治化历程与检视
    第二节 西方政府法制(治)进程检视
        一、英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二、美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三、法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
        四、德国政府从法制到法治进程及检视
    第三节 中西政府法制(治)化比较与检视
        一、历史推进中的关键条件差异
        二、法治进程中的核心动力差异
        三、法治发展的文化土壤不同
第三章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现状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实践
        一、地方政府的法治实践探索
        二、地政府政府法治实践的共同点
        三、地方政府法治实践的特色与个性
        四、地方政府法治思维的共同点
    第二节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成就
        一、法治政府建设氛围日渐浓厚
        二、政府决策水平不断提升
        三、制度建设质量切实提高
        四、社会公共服务能力不断增强
        五、行政执法行为不断规范
        六、行政争议解决机制不断完善
        七、行政执法监督效能不断提升
    第三节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实践困境
        一、各级地方政府仍然过于依赖行政手段,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够
        二、社会价值多元,社会心理失衡,对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提出新挑战
        三、新兴媒体成为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必须应对的全新课题
        四、地方政府立法“不良”与执法“不善”问题并存
        五、地方政府运作“财权”与“事权”界限不清
        六、地方政府监督的“体制内”与“体制外”双重软化
    第四节 制约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原因分析
        一、法律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制度供给不足
        二、人治影响根深蒂固,法治观念尚未全面确立
        三、政府角色定位尚不准确,角色错位、越位和不到位情况依然存在
        四、“以物为本”的观念影响仍然很深,“以人为本‘的理念尚未真正树立
第四章 法治政府: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
    第一节 从政策行政走向法治行政,建成依法行政的政府
        一、依政策治国理政已经成为我们的一种传统和习惯
        二、重政策、轻法律有特定的社会历史与现实背景
        三、依政策行政在我国特定的文化氛围中,有浓重的人治特质
        四、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必须实现从政策行政向法治行政的转变
        五、从政策行政走向依法行政的着力点
    第二节 从全能走向有限,建成有限政府
        一、有限政府是法治政府的内在要求
        二、权力有限:地方政府权力不是无边的
        三、职能有限:地方政府不是万能的
    第三节 从价值追求走向制度实践,建成责任、诚信、廉洁与服务型政府
        一、权责统一:建成责任政府
        二、诚实守信:建成诚信政府
        三、廉洁高效:建成廉价政府
        四、善政善治:建成服务型政府
第五章 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路径
    第一节 动力机制:上下互动与联动
        一、下压:执政党与中央政府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
        二、上推:民众权利意识觉醒和维权意识增强
        三、协力:上下联动推进地方政府法治化
    第二节 程序机制:主导律己、参与透明与环节细化
        一、地方政府律己严谨化
        二、社会主体参与明晰化
        三、政社互动程序规范化
    第三节 路径选择:出发点与归宿点的法治连贯
        一、理念更新: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前提
        二、制度创新:地方政府法治化的核心要求
        三、行为约束:地方政府法治化的关键所在
        四、社会自治:夯实地方政府法治化的社会基础
结论
    一、推进地方法治政府法治化、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过程、一个系统工程
    二、地方法治政府建设离不开执政党和中央政府的“下压”
    三、地方法治政府建设也离不开自治型市民社会的建设和民众的“上推”
参考文献
科研情况
后记

(7)权威理性化视域下的近代中国政制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一)太平天国是农民运动,它的发生与农民反对封建地主阶级剥削有关,这是广大农民群众加入太平天国运动中的最根本原因,这也是它的历史进步性所在,然而农民造反并不代表他们就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
    (二)根据现代化的理论,当一个典型的传统社会开始面临现代化的挑战并且再也无法回避时,广义上它便进入了现代化的长期过程。
    (三)清末,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清政府内外交困,封建统治千疮百孔难以为继,昔日“君权神授”的政治权威合法性也几乎荡然无存。
    (四)辛亥革命前,中国传统政治权威集中体现于皇朝体制。

(8)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本研究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二、本研究的研究历程与文献综述
    三、本研究的内容结构与研究方法
    四、本研究的主要创新及局限不足
第一章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人的现代化
    一、人的现代化基本原理概述
        (一) 人的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
        (二) 人的现代化的动因及模式
        (三) 人的现代化的过程和结果
        (四) 人的现代化的规律和经验
    二、资本主义与人的现代化的悖反
        (一) “物的人格化”与“人的物化”
        (二) “资本的增殖”与“人的贬值”
        (三) “物的依赖性”与“人的独立性”
        (四) “总体发展全面性”与“人的主体性”
        (五) “人的异化生存”与“人的自由本性”
    三、社会主义之于人的现代化的价值
        (一) 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世界现代化形态
        (二) 生产资料社会占有:人的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三) 生活资料按劳分配:人的现代化的生活保障
        (四) 人与自然和谐一致:人的现代化的生态条件
        (五)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人的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六)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现代化的终极旨归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渊流精要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形成源泉
        (一) 理论渊源:对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传统的承继
        (二) 现实根源:对资本宰制下的人的命运的关切
        (三) 方法论基源: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与继承
    二、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演进过程
        (一) 孕育期(1839—1843):承接和批判“抽象的人”
        (二) 雏形期(1843—1846):发现和立足“现实的人”
        (三) 成熟期(1847—1895):解放和发展“现代的人”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基本要义
        (一) “现实的人”:人的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二) “个人需要”:人的现代化的内驱动力
        (三) “物质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首要前提
        (四) “人类自身生产”:人的现代化的第一动因
        (五) “精神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动能
        (六) “社会关系生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保障
        (七) “普遍交往”: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八) “人的异化”:人的现代化的历史阵痛
        (九) “联合劳动”:人的现代化的本质力量
        (十) “自由个性”:人的现代化的重要标注
        (十一) “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现代化的理想目标
第三章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探索历程
    一、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人的现代化的创新与探索
        (一)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人的现代化理论的创新探索
        (二) 斯大林模式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人的现代化实践
    二、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人的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
        (一) 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与国民性改造思潮
        (二) 毛泽东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探索
        (三) 邓小平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创新
        (四) 江泽民人的现代化理论及其实践发展
        (五) 新世纪新阶段人的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三、社会主义人的现代化的历史经验与现实启示
        (一) 物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相统一
        (二) 类的现代化与个人现代化相统一
        (三) 社会现代化与个体现代化相统一
        (四) 理念现代化与制度现代化相统一
        (五) 党的现代化与群众现代化相统一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方位判定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人现代化的必由路
        (二)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人现代化的总依据
        (三) 中国传统文化特质:中国人现代化的精气神
        (四) 人的依赖与物的依赖并存:中国人的存在状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现实阻滞
        (一) 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二) 民主政治制度或缺
        (三) 社会阶层结构固化
        (四) 贫富差距持续扩大
        (五)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六) 文化价值观念浮躁
        (七) 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八) 人口数量相当庞大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发展诱因
        (一) 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二) 人民主体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三) 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四) 服务人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五) 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六) 为人民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建设策略
    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 坚持充分发展与公正发展相统一
        (二) 坚持多元发展与立体发展相统一
        (三) 坚持优先发展与均衡发展相统一
        (四) 坚持高效发展与永续发展相统一
    二、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测度指标体系
        (一) 国内外人的现代化测度相关指标体系概览
        (二) 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指标体系初探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的战略路径
        (一) 实行人性化能力教育,促进中国人的观念行为现代化
        (二) 坚持集约型经济增长,夯实中国人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三) 构建橄榄型分配格局,实现中国人现代化的底线公平
        (四) 完善参与型民主政治,健全中国人现代化的权利保障
        (五) 发展均等化公共服务,确保中国人现代化的机会公正
        (六)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农村农民现代化赶进步伐
        (七) 培育现代性文化价值,涵养中国人现代化的精神品质
        (八) 建设可持续生态系统,优化中国人现代化的天人关系
        (九) 利用全球化发展契机,推动中国人现代化的世界交往
结语 挑战与机遇: 13亿多人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法国宪法变迁脉络与规律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国宪法历史变迁和宪政制度进化特征
    (一)法国宪法历史变迁过程概述
        1.1791年至1870年的法国宪法
        2.1875年第三共和国宪法至1958年第五共和国宪法
    (二)革命与秩序的交替演进———宪政制度进化的变迁特征
        1. 人民革命运动对宪政建立的双重影响
        2. 宪法频繁变迁,宪政制度进步与倒退交织
        3. 政体的“华尔兹之舞”与宪政制度的磨合
        4. 宪政制度由动到静、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二、法国宪法变迁及社会条件分析
    (一)宪法产生和宪政制度形成的社会需要
    (二)法国宪政制度的社会条件解读
三、法国宪政建构的社会规律性启示
    (一)宪政之路无法超越历史传统与民族特性,理论设计要与社会现实结合
    (二)决定宪政的社会条件成熟才会有真正的宪政实践,否则只是为宪政进行酝酿的筹备活动
    (三)宪政追求稳定和权威,频繁变革只是宪政的过程而非目标

(10)近代法国宪法及宪政制度变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法国宪法及宪政制度变迁的历史背景与历史过程
    第一节 法国宪法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法国宪法的变迁及宪政制度的进化过程
第二章 从宪法形成角度分析第五共和国宪法产生的必然性要求
    第一节 由法国宪法的变迁考察宪法产生所需要的社会条件
    第二节 从宪法形成角度分析第五共和国宪法产生的必然性
第三章 第五共和国宪法对公共权力的配置
    第一节 半议会半总统的国家政体形式
    第二节 第五共和国宪法关于总统的规定
    第三节 第五共和国宪法关于政府的规定
    第四节 第五共和国关于议会制度的规定
    第五节 第五共和国关于司法机关的规定
    第六节 第五共和国宪法委员会
第四章 第五共和国宪法对公民权利的规定及保护实践
    第一节 第五共和国宪法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及简要评析
    第二节 法国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保护演变的历史回顾
    第三节 第五共和国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宪法实践
第五章 宪法及宪政制度现代化的法国式道路总结
    第一节 法国宪法及宪政制度现代化之路的特征
    第二节 法国宪政制度现代化道路的原因
    第三节 结语:法国式宪政制度进化道路之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四、论近代法国政治现代化曲折进程的进步性和保守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 ——以戊戌维新为例[D]. 张迪.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2]1789-1875年法国政治转型研究[D]. 卓健君.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3]高中历史民族解放运动的教学内容与设计研究[D]. 赵伟. 河南大学, 2019(01)
  • [4]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中的儒学现代化[D]. 郭瑞.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5]现代西方政府价值转换研究[D]. 崔志林. 黑龙江大学, 2017(05)
  • [6]中国地方政府法治化:目标与路径研究[D]. 孙红军. 苏州大学, 2016(08)
  • [7]权威理性化视域下的近代中国政制转型[J]. 王洪刚.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8]社会主义条件下人的现代化研究[D]. 张智. 兰州大学, 2014(01)
  • [9]法国宪法变迁脉络与规律启示[J]. 白利寅.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 [10]近代法国宪法及宪政制度变迁分析[D]. 白利寅. 山东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论现代法国政治现代化曲折过程的进步与保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