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羧酸论文_刘仕杰,李兴海,邵建富,李立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氨基羧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羧酸,氨基,丙烷,生物,晶体,水杨,氢键。

氨基羧酸论文文献综述

刘仕杰,李兴海,邵建富,李立坤[1](2019)在《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医用生物胶体液在急诊术后黏连性肠梗阻预防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医用生物胶体液在急诊术后黏连性肠梗阻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70例急诊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5例,分别给予0.9%氯化钠溶液和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医用生物胶体液术中应用,比较两组术后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腹胀缓解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黏连性肠梗阻发生率分别为22.35%、3.5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腹胀缓解及住院时间分别为(54.85±6.51)h、(54.85±6.51)h、(24.12±3.90)h、(16.93±2.42)d;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腹胀缓解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2.93±4.25)h、(50.17±6.52)h、(15.20±2.84)h、(12.03±1.87)d,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后48 h PCT、CRP、TNF-α水平分别为(39.55±5.72)ng/L、(17.30±3.56)mg/L、(3.76±1.80)ng/L,观察组为(17.30±2.39)ng/L、(10.74±2.18)mg/L,(1.22±1.46)ng/L,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结论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医用生物胶体液用于急诊术后患者可有效降低黏连性肠梗阻发生风险,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并有助于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本文来源于《实用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10期)

曾鸿耀,李丽,覃夯[2](2019)在《氨基磺酸催化的香豆素-3-羧酸的水相绿色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水作溶剂在70℃条件下氨基磺酸可以高效地催化水杨醛与麦氏酸一锅反应合成香豆素-3-羧酸。该方法具有催化剂和溶剂价格便宜,反应时间短,收率较高,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后处理方便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尚迪,张艳,徐志旭,李涛,高玉千[3](2019)在《1-氨基环丙烷-1-羧酸对食用菌-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在许多丝状真菌包括常见霉菌、菌根真菌和蕈菌等菌丝表面定殖,形成的真菌-细菌生物膜(FBB)已成为新型高效的生物肥料接种剂和生防制剂。然而,制备FBB耗时长、难以大规模生产,因此非常有必要探讨FBB的形成机理。FBB形成包括细菌趋化菌丝分泌物到达丝际(mycosphere)和细菌在菌丝表面定殖成膜等步骤。菌丝分泌物中的哪种成分是细菌趋化的关键趋化物还不清楚。在双孢蘑菇覆土中,恶臭假单胞菌能在双孢蘑菇菌丝表面形成菌膜,二者是适宜的FBB研究模式菌。我们研究发现,PDA平板培养双孢蘑菇菌丝,在菌丝尖端边缘处接种恶臭假单胞菌UW4以及其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脱氨酶(AcdS)基因缺失突变株,前者能够促进菌丝的生长,并在菌丝表面形成菌膜,而后者则抑制菌丝的生长,不能在菌丝表面形成菌膜。PDA平板培养双孢蘑菇表达细菌AcdS基因和表达反义ACC氧化酶基因的转化子,前者ACC分泌量减少,后者ACC分泌量增加,接种UW4与该2种转化子共培养,UW4可在双孢蘑菇表达反义ACC氧化酶基因的转化子的菌丝表面形成菌膜,而在双孢蘑菇表达细菌AcdS基因的转化子的菌丝表面不形成菌膜。趋化实验发现,UW4可趋化ACC,且趋化强度高于双孢蘑菇菌丝分泌物中的其他氨基酸和有机酸。而UW4 ACC脱氨酶基因缺失突变株不能趋化ACC。结果表明,ACC是恶臭假单胞菌在双孢蘑菇菌丝表面形成菌膜的关键趋化物质。(本文来源于《多彩菌物 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期刊2019-08-03)

康静[4](2019)在《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诱导小豆抗锈性机理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豇豆单胞锈菌(Uromyces vignae)引起的小豆锈病是小豆(Vigna angularis)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发病严重时导致小豆提前落叶,严重影响小豆的产量和品质。目前生产中常用的小豆主栽品种均高感锈病,其防治主要依赖化学农药,而长期使用化学药剂,存在病菌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等弊端。在缺乏抗性资源的背景下,实现小豆锈病绿色防控,是当前小豆生产面临的重要问题。应用外源类激素诱导提高植物自身免疫以抵抗病菌侵染被认为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潜在病害防治措施,选取适宜的外源诱导剂,明确其诱导抗性的效果及机理,可为小豆锈病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小组前期转录组测序发现,多个与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抗病品种接种锈菌后24 h显着上调表达,推测乙烯信号通路可能在小豆抗锈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研究选取乙烯生物合成前体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作为抗病诱导剂,研究其诱导小豆抗锈性的效果及其机理,取得以下研究结果:1.采用喷雾法以不同浓度ACC激发处理小豆真叶,于处理后2 d挑战接种锈菌夏孢子,结果表明,0.25 mg·mL~(-1) ACC可显着提高小豆抗锈病,与无菌水处理相比,病情指数下降了45.06%。夏孢子萌发试验表明,不同浓度ACC对锈菌夏孢子萌发均无显着抑制作用,表明ACC处理对小豆抗锈性的提高并非由于对病菌的直接抑制产生的抗侵入机制,可能由于小豆免疫力提高而产生了抗扩展机制。2.ACC激发处理除诱导小豆抗锈性提高外,还可引起小豆幼苗出现顶端弯钩、叶片卷曲及株高降低的乙烯“叁重反应”。利用qRT-PCR技术对ACC处理后小豆乙烯生物合成(MPK3、MPK6)及信号通路相关基因(EIN2、EIN3、ERF2、ERF5)的表达分析表明,与无菌水处理相比,ACC处理后MPK3和MPK6显着上调表达,乙烯信号通路核心正调节因子EIN2、EIN3于ACC处理后48 h显着上调,并激活其下游转录因子ERF2、ERF5等基因显着上调,表明ACC处理促进了小豆内源乙烯含量的积累,并激活乙烯信号通路致使小豆植株呈现乙烯叁重反应。3.为深入探索乙烯信号通路在ACC诱导小豆抗锈性中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分析ACC处理并接种后EIN2、EIN3、ERF2、ERF5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水处理对照相比,乙烯信号通路核心正调节因子EIN2、EIN3在病菌侵染早期(0-24 h)显着上调,侵染后期(48 h后)表达量开始显着降低。应用乙烯信号通路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与ACC共同处理并接种后发现,1-MCP单独处理并接种后,植株生长及抗性表型与水处理对照差异不显着,1-MCP与ACC共同处理并接种后,小豆植株的叁重反应消失,但植株仍表现明显的抗锈性。上述结果表明,ACC诱导小豆抗锈性提高并不完全依赖乙烯信号通路的激活。4.为初步明确ACC诱导小豆抗锈病机理,采用qRT-PCR技术分析了PR2、PR4及NPR1等防卫相关基因于ACC激发处理并挑战接种锈菌后不同时间的表达情况,与水处理并挑战接种锈菌的对照相比,PR2、PR4及NPR1等基因均于接种后24 h表达量达到峰值,随后有所下降,但表达水平仍显着高于对照。进一步对几丁质酶及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几丁质酶活性在ACC诱导并接种后48 h显着升高,β-1,3-葡聚糖酶活性接种后不同时间与对照无显着差异,表明ACC处理激活了PR2、PR4、NPR1等防卫基因,并显着提升了几丁质酶活性,小豆对锈菌侵染产生了抗扩展作用,进而提高了小豆的抗锈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期刊2019-06-01)

杨康,谭育慧,王宾,周海涛,李超[5](2019)在《基于5-氨基-1H-1,2,4-叁唑-3-羧酸的锌(Ⅱ)/锰(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5-氨基-1H-1,2,4-叁唑-3-羧酸(HAtca)为配体,通过水热法和溶液扩散法分别合成了2个新的配合物[Zn(Athy)Br]_n(1,HAthy=5-氨基-1H-1,2,4-叁唑-3-醇)和[Mn(Atca)_2(H_2O)_2](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和2分别属于正交和单斜晶系,结晶于Pbca和P2_1/c空间群。配合物1为2D层状结构,2是单核配合物。在配合物1中不存在氢键,而配合物2中含有丰富的氢键作用,并且通过氢键的作用形成了一个叁维的网格结构。同时在固态下,配合物1和2分别在360、462 nm和382、402 nm处有较强的荧光发射峰。(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陆婷婷,丁峰,陈斌,潘永飞,赵宝东[6](2019)在《3-氨基呋咱-4-羧酸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氰基乙酸甲酯为原料,经过取代、环化成盐、水解制备3-氨基呋咱-4-羧酸。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元素分析及质谱确证了产物结构,并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溶剂用量对环化成盐反应的影响及反应溶剂、pH、温度对酸化反应的影响,发现增加氢氧化钾用量、提高反应温度、降低体系pH有利于目标物收率提高。得到的最佳环化成盐反应条件为∶n(盐酸羟胺)∶n(氢氧化钾)∶n(2-氰基-2-肟基乙酸甲酯)=1∶2∶1,缩合温度25℃,缩合时间2h,环化温度80℃,环化时间2h,溶剂水50 mL;最佳酸化反应条件为:溶剂水30 mL,pH≤1,反应温度5℃,环化成盐反应和酸化反应的总收率为79.73%,高于文献报道的64%。(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9年08期)

周义杰,闫希焕,高亭豪,刘芳,杨明峰[7](2019)在《树莓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基因(RiACS)家族成员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树莓是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新兴水果,近年来中国树莓产业得到较大的发展,但树莓果实不耐贮存的特点成为制约树莓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ate synthase,ACS)是植物体内乙烯合成途径的限速酶,克隆树莓ACS基因家族成员可以推进树莓果实成熟分子机理的研究,为改善树莓果实不耐贮存的特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电子克隆方法和PCR技术获得ACS基因家族成员序列并对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理化性质、信号肽、亚细胞定位、蛋白结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克隆得到6条树莓ACS基因家族成员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它们编码的蛋白均不含信号肽,RiACS4为跨膜蛋白,RiACS1-3可能定位于细胞核,RiACS4-6可能分别定位于内质网膜、细胞质、高尔基体,RiACS1-6二级结构类似,根据叁级结构可分为2组,根据进化树可分为3组。【结论】为进一步研究树莓ACS基因的差异表达和树莓果实成熟机制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北京农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范广,张引莉,周彩华[8](2019)在《3-氨基吡嗪-2-羧酸镍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氨基吡嗪-2-羧酸(3-Hapzac)为配体合成了一个镍的配合物[Ni(3-apzac)_2(H_2O)_2],并利用元素分析、IR以及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配合物中,配位的水分子、羧基和与氨基都参与形成了氢键,通过强的氢键相互作用使配合物形成了叁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本文来源于《化学世界》期刊2019年03期)

王彬,周彦水,李亚南,王伯周[9](2019)在《3-氨基呋咱-4-羧酸的合成及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氰乙酰胺为起始原料,经亚硝化、加成、环化得到标题化合物,并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质谱、元素分析等鉴定了产物结构。初步探讨了环化反应过程,确定反应的最适宜条件为:采用冰醋酸为亚硝化反应的最佳催化剂,产率高达96%;加成反应中最佳投料比为n(2-肟基氰乙酰胺)∶n(盐酸羟胺)=1∶3,产率可达95%;环化反应反应时间为4 h,反应温度为65~70℃,产率为62%。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能耗低、操作简便、收率高的优点。(本文来源于《化学试剂》期刊2019年01期)

申高明,皇改革[10](2019)在《可降解氨基羧酸型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时,使用螯合剂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因为选择不可降解螯合剂会导致地下水和地表水出现二次污染。而在环保法规的影响下,全球各企业开始生产生物可降解螯合剂,因其安全性更高,所以逐渐取代了非生物降解型螯合剂,如DTPA、EDTA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19年01期)

氨基羧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用水作溶剂在70℃条件下氨基磺酸可以高效地催化水杨醛与麦氏酸一锅反应合成香豆素-3-羧酸。该方法具有催化剂和溶剂价格便宜,反应时间短,收率较高,条件温和,易于操作,后处理方便以及绿色环保等优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氨基羧酸论文参考文献

[1].刘仕杰,李兴海,邵建富,李立坤.聚氨基葡萄糖羧酸钠医用生物胶体液在急诊术后黏连性肠梗阻预防中的应用[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9

[2].曾鸿耀,李丽,覃夯.氨基磺酸催化的香豆素-3-羧酸的水相绿色合成[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尚迪,张艳,徐志旭,李涛,高玉千.1-氨基环丙烷-1-羧酸对食用菌-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C].多彩菌物美丽中国——中国菌物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2019

[4].康静.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诱导小豆抗锈性机理的初步研究[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9

[5].杨康,谭育慧,王宾,周海涛,李超.基于5-氨基-1H-1,2,4-叁唑-3-羧酸的锌(Ⅱ)/锰(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质(英文)[J].无机化学学报.2019

[6].陆婷婷,丁峰,陈斌,潘永飞,赵宝东.3-氨基呋咱-4-羧酸的合成[J].精细化工.2019

[7].周义杰,闫希焕,高亭豪,刘芳,杨明峰.树莓1-氨基环丙烷-1-羧酸合酶基因(RiACS)家族成员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9

[8].范广,张引莉,周彩华.3-氨基吡嗪-2-羧酸镍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J].化学世界.2019

[9].王彬,周彦水,李亚南,王伯周.3-氨基呋咱-4-羧酸的合成及表征[J].化学试剂.2019

[10].申高明,皇改革.可降解氨基羧酸型螯合剂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J].河南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前药的构成及释药机理的简单模型(a...含酰胺基团的对叔丁基硫杂杯[4]芳烃...多氨基羧酸盐类镧系螯合剂的结...合成样品(反应时间20 min)色谱图根据...氨基羧酸类阻锈剂对混凝土抗碳...氨基羧酸类螯合剂对香草醛产率的...

标签:;  ;  ;  ;  ;  ;  ;  

氨基羧酸论文_刘仕杰,李兴海,邵建富,李立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