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

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

崔邢涛[1]2004年在《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文中指出耕地占补平衡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最有效措施。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工作一直停留在数量平衡层面上,尽快实现由数量平衡向数量—质量综合平衡管理的升级,已成为当前社会的迫切要求。本文从众多急需研究的内容中切其一隅,在进一步理解农地分等和耕地占补平衡含义的基础上,研究了分等成果与耕地占补平衡之间的嫁接理论和方法,为占补平衡耕地质量测算工作中充分合理的利用分等资料,推动耕地占补平衡有数量型向质量一数量型升级提供参考。 文章分析论述了耕地占补平衡与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内在逻辑关系。对耕地占补平衡的定义做了进一步刻划,使其更适合新时期的要求,从数量型、数量—质量型、数量—质量—生态型、数量—质量—生态—人文型四个层次阐述了耕地占补平衡管理逐渐升级的层级关系,指出了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管理的重心正处在由“数量平衡”向“数量—质量平衡相结合”管理升级的时期。按照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的新要求,以农用地分等中的自然质量评价模块和土地利用系数为桥梁,构建了以因素组合—单位标准粮法为核心的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方法体系,围绕核心提出了以标准粮为基础的耕地占补平衡当量系数的计算方法和有针对性的因素指标选择原则、权重及分值测算方法。 本文以河北平原区有代表性的霸州市为例,开展了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实证研究: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建立了以有机质、表土质地、土壤盐渍化、灌溉保证率和土体构型为主导因素的指标集;认定了72个因素组合,分叁个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通过耕地自然质量分值与单位标准粮之间统计分析,证实了方法体系具有的可行性;用标准粮为依据将全市耕地划分出四个标准粮等别,并换算出四个等级之间的耕地占补平衡当量系数关系。得出了霸州市耕地标准粮等别评价结果:一等地,面积为16930.96公顷,占总面积的34.4%,主要分布在西部壤土区和中部粘土区;二等地,面积为15109.89公顷,占总面积的30.7%,主要分布在中部粘土区;叁等地,面积为13288.83公顷,占总面积的27.0%,主要分布在东部沙土区;四等地,面积为3888.21公顷,占总面积的7.9%,主要分布在东部偏西沙土区。

崔邢涛, 许皞, 薛保民, 郝娜[2]2004年在《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方法探讨——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依据农用地分等定级的理论及成果,充分考虑了我国耕地占补平衡中所存在的问题,对耕地质量占补平衡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并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确定了霸州市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体系及测算方法,为耕地占补平衡的顺利实施,土地的有偿使用,土地流转估价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刘玉[3]2008年在《河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粮食增产潜力以及未来粮食供求关系变化趋势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界和决策界的广泛关注。工业化、城市化一方面必将导致对粮食需求的增长,另一方面还将导致耕地面积的减少和水资源的不足,增加粮食供给的艰巨性。那么制止粮食增产潜力的下降,并花大力气大幅度提高我国粮食的增产潜力及生产水平,就成为中国世纪之交粮食发展战略的理性抉择。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核算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划定耕地保护重点区域和确定耕地整理时序,对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北省为例,构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的4个层次:理论产能、可实现产能、现实产能和实际产量,通过相应方法核算产能,在此基础上划分了耕地保护重点区域和整理优势区。其结果如下:(1)基于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核算成果,评价河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以及空间分布状况。2004年河北省耕地(140个县市)的理论产能为8.00×10~(10)kg,可实现产能为5.20×10~(10)kg,实际产能为3.61×10~(10)kg。耕地的平均理论单产为1.27×10~4kg/hm~2,单位面积的增产潜力为6.96×10~3kg/hm~2,表明河北省粮食安全的耕地资源保障程度较高。(2)在耕地综合产能分析的基础上,从耕地潜在生产能力、耕地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叁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将河北省耕地划分为四个保护等级。第一级别为国家级耕地保护区,综合评价分值为0.45~0.68,面积为2.02×10~6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2.1%;第二级别为省级耕地保护区,综合评价分值为0.35~0.45,耕地总面积为2.98×10~6hm~2;第叁级别,综合评价分值为0.25~0.35,占河北省耕地总面积的30.1%;第四级别,综合评价分值为0~0.25,占河北省耕地总面积的9.7%。通过耕地保护区域的划分,明确不同主体的保护职责,认真研究与完善耕地保护政策,对于稳定农业生产、确保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3)在耕地利用强度、利用潜力和农业社会经济评价的基础上,河北省耕地整理优势区划分为四级。近期整理区:耕地整理优势分值为0.60~0.80,面积为1.84×10~6hm~2,总理论利用潜力为1.05×10~(10)kg,总可实现利用潜力为2.47×10~9kg;中期整理区级区:耕地整理优势分值为0.40~0.60,面积为2.53×10~6hm~2,总理论利用潜力1.29×10~(10)kg,总可实现利用潜力为2.85×10~9kg;远期整理区:耕地整理优势分值为0.20~0.40,面积为1.20×10~6hm~2,分布较分散,总理论利用潜力3.63×10~9kg,总可实现利用潜力为9.13×10~8kg;非整理区:耕地整理优势分值为0.00~0.20,这一区域耕地整理潜力低,整理优势度最低。除滨海平原区外,其余七个二级指标区均有分布,面积为7.19×10~5hm~2。通过耕地整理时序的划分,明确了耕地整理的优先顺序,为河北省土地整理规划、土地整理项目确定和土地整理工作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提高土地整理规划水平、促进土地整理事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周亚鹏[4]2005年在《不同农业生态区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及测算方法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与可提供粮食生产的耕地数量急剧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解决人口高峰年的粮食安全问题,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而耕地占补平衡是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基础之一。从耕地占补平衡的层次性来看,逐渐从单纯的数量平衡、数量—质量综合平衡、数量—质量—生态平衡管理升级;从区域性来看,在实现同一农业生态区内的耕地占补平衡的基础上,实现不同农业生态区间的跨区域耕地占补平衡,进而实现全国范围的耕地占补平衡。本文从众多急需研究的内容中切其一隅,在进一步理解农用地分等和耕地占补平衡含义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不同农业生态区之间耕地质量占补平衡的理论和方法,为耕地的质量—数量综合平衡的实现提供参考。 本文对耕地占补平衡的涵义和基本特征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和刻划,并且论述了耕地占补平衡与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体系的内在逻辑关系。按照新时期我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需要,针对不同农业生态类型区实现占、补耕地质量—数量综合平衡的特殊要求,提出了以农用地分等成果中的自然质量评价模块和土地利用系数为嫁接点,以不同农业生态区相同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内耕地的自然质量分值与单位标准粮之间的函数模型为嫁接通道,构建以因素组合—自然质量分—单位标准粮法为核心的不同农业生态区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测算方法体系。并提出了以耕地生产力平衡为基础,通过单位标准粮作为测算依据的耕地占补平衡当量系数的计算方法。为实现跨区域的耕地占补平衡提供了一套较为科学、合理、简单易行的技术支撑体系。进而为实现全国范围内可持续发展的耕地占补平衡提供技术依据。 本文以河北省燕山山前平原区和冀西北间山盆地区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针对两区的实际情况,分别在两农业生态类型区建立了评价因素指标集,同时在冀西北间山盆地区认定了228个因素组合,在河北省燕山山前平原区认定了102个因素组合。以自然质量分值为依据将两农业生态区的耕地划分为四个耕地占补质量等别。采用了滑动平均法初步弱化了采样误差,通过数学统计分析,分别得到了两农业生态类型区相同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内耕地自然质量分值与单位标准粮之间的函数模型。燕山山前平原区:K_2=0.292 P_(12)=6.41C+31.34 R_2=0.93;K_3=0.426 P_(13)=4.78C+178.61R_2=0.84;K_4=0.54 P_(14)=2.26C+444.31 R_2_=0.63;K_5=0.628 P_(15)=3.14C+433.75 R_2=0.73;K_6=0.701 P_(16)=2.56C+555.81 R_2=0.86;K_7=0.813 P_(17)=4.83C+405.61 R_2=0.77;冀西北间山盆地区:K_1=0.143 P_(21)=1.22C+7.65 R_2=0.80;K_2=0.292 P_(22)=0.83C+80.23R_2=0.74;K_3=0.426 P_(23)=0.92C+138.24 R_2=0.72;K_4=0.54 P_(24)=0.98C+186.48R_2=0.61;K_5=0.628 P_(25)=1.08C+218.86 R_2=0.72;K_6=0.701 P_(26)=1.11C+254.09R_2=0.86;K_7=0.813 P_(27)=1.17C+313.7 R_2=0.81。并且以单位标准粮为测算依据,换算出了两农业生态类型区四个等别、七个土地利用系数等值区之间耕地占补当量系数关系。

马瑞明, 马仁会, 韩冬梅, 郧文聚[5]2018年在《基于多层级指标的省域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文中研究表明为了更好表征耕地质量的空间差异,服务耕地的保护与管理,合理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更为重要。省域尺度耕地质量评价现有思路与方法的改进,能够科学量化省域内耕地质量的分布,实现耕地质量省级统筹可比。该研究试图建立以表征气候影响的熟制为控制轴,以土地条件和工程条件为评价轴的评价体系,并且构建级别评价叁维魔方,创新评价结果查询模式。选择河北省内丘县为研究区进行试点评价,评价结果显示,1级地9 681.30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31.88%;2级地11 708.28 hm~2,占38.56%;3级地6 739.46 hm~2,占22.19%;4级地2 112.59 hm~2,占6.96%;5级地123.55 hm~2,占0.41%,多层级指标方法评价结果对内丘县域内耕地质量的分布规律有较好的表达,与县域自然地貌条件分布趋势基本一致。评价结果与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对比分析表明,多层级指标方法技术操作简捷,显化了整治工程因素,实现了省域耕地质量可比,可为土地整治、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保护及其他有关土地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邓航, 杨子生[6]2008年在《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内涵、理论基础着手,重点评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实施效果、耕地质量、区域平衡、影响因素、实现措施以及研究方法,认为当前研究存在相关成果与具体实践"不对称",忽略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的生态环境影响,政策实施中不注重将城市化所产生的现代生产要素转化到平衡区域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上,区域平衡缺乏理论与实践支持以及相关法规不配套等问题。因此,建立和完善实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技术支撑体系,系统构建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研究框架体系以及深入探讨耕地生态与社会价值及其成本核算体系等显得尤为重要。

陈卓[7]2015年在《基于农用地分等的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目标等别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粮食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源,耕地是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现阶段我国耕地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何对这些耕地后备资源加以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耕地资源紧缺和粮食安全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学者越来越多的认识到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对于耕地后备资源内涵的界定随着研究的深入也在逐步完善,大多数学者致力于耕地后备资源的适宜性评价和潜力分析,对于评价指标的构建和评价方法的选取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于开发后的耕地后备资源应该达到一种什么样的水平,则少有涉猎。本文在充分理解耕地后备资源内涵的基础上,对黄骅市未利用地现状以及影响黄骅市未利用地质量的因素指标进行分析,在遵循耕地后备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的原则下,选取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并构建指标体系,评价耕地后备资源宜耕的自然适宜性程度,确定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面积和空间分布情况,对影响耕地后备资源的因素进行可改造程度的分析,最终确定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目标等别,并用因素组合法的形式表达出来,得出如下结论:(1)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参考农用地分等的指标选取和分值确定,确定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自然适宜性评价指标,运用综合指数法对黄骅市未利用地进行耕地后备资源自然适宜性评价,将评价结果分为高度适宜、中度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4个自然适宜性等级。其中高度适宜性区域面积3301.15 hm2,占黄骅市未利用地总面积的4.96%;中度适宜区域面积为25764.28hm2,占黄骅市未利用地总面积的38.67%;勉强适宜区域面积为15974.24hm2,占黄骅市未利用地总面积的23.98%,不适宜区域面积共21580hm2,占黄骅市未利用地总面积的32.39%。对不适宜区域的未利用地暂不进行开发建设,因此得到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面积为45040.68 hm2。(2)通过对黄骅市的实地调查和总结前人研究的成果,对影响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和论证,将影响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的因素分为易改造和不易改造两类,其中土体构型、表层土壤质地、土壤pH值和土壤盐渍化程度为不易改造因素,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为易改造因素,通过分析和计算明确易改造因素的可提升程度,其中灌溉保证率可以达到77%,属于基本满足;排水条件可以达到丰水年积水2-3天的排水,属于基本健全;有机质含量可达到1.0-1.5%。(3)借鉴农用地分等成果中自然质量分和自然质量等的计算方法,对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自然等指数进行计算,并转化为对应的目标等别,并用因素组合法进行表达。可知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目标等别共分为8等~11等4个等别,其中10等地面积最大为29574.40 hm2,8等地面积最小为297.38 hm2。

张殿龙, 安祥生[8]2019年在《基于限制因素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研究——以阳泉市郊区为例》文中指出耕地是农业的核心资源,是保障国家粮食产量的重要要素。因此,探究影响耕地质量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改善土地质量是保障国家后备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基于2016年耕地质量等别更新成果,以阳泉市郊区为研究区,结合国家农用地等别分等规程以及阳泉市郊区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耕地质量有较大影响的土地利用条件、地形条件、灌溉条件以及土壤条件,通过构建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指数模型,反映出限制因素的制约程度与提等潜力,从而得出不同等别地块的耕地限制类型,依据地块限制类型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结果表明,阳泉市郊区共有23种限制因素的组合形式,其中,9等耕地以灌溉限制—地形坡度限制为主,10等耕地以灌溉限制为主,11等耕地以地形坡度—土层限制为主,12等耕地是以土层限制因素为影响耕地质量的主导因素。

参考文献:

[1]. 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 崔邢涛. 河北农业大学. 2004

[2]. 耕地质量占补平衡评价方法探讨——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J]. 崔邢涛, 许皞, 薛保民, 郝娜.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3]. 河北省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分析及应用研究[D]. 刘玉. 河北农业大学. 2008

[4]. 不同农业生态区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及测算方法研究[D]. 周亚鹏. 河北农业大学. 2005

[5]. 基于多层级指标的省域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构建[J]. 马瑞明, 马仁会, 韩冬梅, 郧文聚.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6]. 中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研究进展[J]. 邓航, 杨子生.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

[7]. 基于农用地分等的黄骅市耕地后备资源目标等别研究[D]. 陈卓. 河北农业大学. 2015

[8]. 基于限制因素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研究——以阳泉市郊区为例[J]. 张殿龙, 安祥生.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标签:;  ;  ;  ;  ;  

耕地占补平衡质量评价体系研究——以河北省霸州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