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管组织论文_岳喜军,朱绪华,雷胜友,刘继明,岳金梅

导读:本文包含了维管组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组织,多肽,果胶,乌拉尔,甘草,拟南芥,顶芽。

维管组织论文文献综述

岳喜军,朱绪华,雷胜友,刘继明,岳金梅[1](2019)在《浅议植物维管组织在隧道设计和真空管道设计中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维管组织中导管和隧道从结构和功能都有诸多相似之处,本文尝试借鉴植物维管组织中导管的结构优化复合衬砌隧道初期支护设计,尤其是在不良地质和特殊岩土地段的复合衬砌隧道初期支护设计可以借鉴植物导管次生壁的五种增厚结构形式。借鉴植物维管束类别和连接方式优化真空管道的管道设置和连接方式。(本文来源于《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下)》期刊2019-06-13)

李欣[2](2018)在《杨树类TDIF多肽基因家族对维管组织的发育调控》一文中研究指出导管分化抑制因子(Tracheary element differentiation inhibitory factor,TDIF)在植物维管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拟南芥的内源TDIF多肽由CLAVATA3/EMBRYO SURROUNDING REGION 41(CLE41)和CLE44基因编码,而杨树体内的TDIF和TDIF-like多肽分别由CLE基因PtTDIF1、2、3、4和PtTDIF-like1、2编码,两种杨树TDIF多肽的十二肽CLE保守结构域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不同。为探究PtTDIFs基因的体内功能对十二肽CLE保守结构域的依赖程度,本研究利用体外化学合成的TDIF和TDIF-like多肽分别处理了拟南芥幼苗,发现两种多肽对草本模式植物维管系统发育的多个方面具有类似的影响。但在35S:PtTDIF2、35S:PtTDIF3、35S:PtTDIF-like1和35S:PtTDIF-like2转基因拟南芥中,通过形态学和组织学切片分析,发现四种基因的过量表达结果具有显着差异。与PtTDIF3和PtTDIF-like2基因相比,PtTDIF2和PtTDIF-like1基因的过量表达对拟南芥维管组织的形态结构具有更明显的影响,这说明PtTDIFs基因的体内功能不完全依赖于十二肽CLE保守结构域。此外,WUSCHEL-related HOMEOBOX4(WOX4)和WOX14的表达水平在35S:PtTDIFs转基因拟南芥的下胚轴中显着提高,在35S:PtTDIFs转基因拟南芥的茎组织中显着降低,说明两个组织中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活性的不同,可能与WOX基因的差异性表达有关。为进一步探讨影响PtTDIFs基因体内功能的因素,本研究继续利用分别含有PtTDIFspro:GUS、35S:PtTDIFs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INRA717 1-B4杨树。经全基因组和半定量PCR鉴定,证明获得了相关的转基因植株。初步的形态学观察表明35S:PtTDIFs转基因杨树具有株高降低、茎直径减小的表型。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杨树类TDIF基因家族在植物维管组织发育调控中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深入探讨CLE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8-05-01)

刘君娣[3](2017)在《毛白杨维管组织发育和活动的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杨树为我国北方一种常见的木材树种,被广泛的作为一种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具有速生、丰产等特点,可作为建筑材料、造纸和生物能源材料,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亦可起到碳汇的作用。但由于杨树木质结构较为疏松、硬度低,且抗压抗弯曲能力较差,制约了杨树的栽培应用。为此本研究以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Carrière)为实验材料,对4月生长出离地30cm的萌条茎顶端向下分别取不同横截面,观察杨树的维管组织的连续发育过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果胶侧链的变化,利用基因表达变化等分子生物学的相关技术,并结合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方法,对毛白杨维管组织发生不同阶段的细胞发育和分子生物学机理进行了探讨,从而明确可能调控维管组织细胞壁发育的PME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高低来揭示杨树木材发育过程中影响木材结构和木材硬度的果胶甲脂酶基因变化的6个相关基因:Potri.014G117100.1,Potri.008G104800.1,Potri.003G076900.1,Potri.004G128900.1,Potri.018G068400.1,Potri.007G015700.1,以上6个基因均可能调节木材硬度变化的果胶甲脂酶基因。本研究为杨树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毛白杨萌条的维管组织连续切片观察,发现原形成层-形成层的发育过程是随着茎由上向下逐渐连续进行分化转变的过程。我们把发育时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原生维管组织阶段、发生层阶段、后生维管组织阶段、次生维管组织阶段。从原形成层到形成层分化是同一组织的的不同发育阶段,且该发育阶段是一个连续、渐进的过程。(2)通过对杨树PMEs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得到杨树中存在24个PME基因家族成员。染色体分布的定位信息结果表明,除12个基因:Potri.002G145700,Potri.003G076900,Potri.005G012800,Potri.007G015700,Potri.008G104800,Potri.013G008100,Potri.014G117100,Potri.015G110700,Potri.016G017700,Potri.017G054700,Potri.018G068400和Potri.T007200外,其他成员Potri.006G120100,Potri.006G137100,Potri.001G364200,Potri.001G365700,Potri.006G186000,Potri.006G186100,Potri.012G114900,Potri.012G112800,Potri.004G156300,Potri.T007200,Potri.004G128900,Potri.012G115200和Potri.004G033700均位于片段重复或串联重复区域,因此推测这12个成员有可能来源于反转录转座。通过GOEAST对杨树PME基因家族成员功能富集分析,采用KEGG通路分析表明,该家族成员主要富集分布在葡萄糖醛酸转换通路、戊糖、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当中。通过进化树分析发现杨树和拟南芥果胶甲酯酶基因家族具有进化上的最大相似性。(3)本研究利用识别果胶不同抗原决定基的四个单克隆抗体(JIM5,JIM7,LM5,LM6),对毛白杨维管形成层发生和活动不同阶段的维管组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中,JIM5和JIM7分别用来识别低甲酯化和高甲酯化的HGA,而LM5和LM6则用于识别RG-Ⅰ的半乳聚糖侧链和阿拉伯糖侧链。结果表明,在细胞分裂比较活跃的部位,JIM5标记很少,JIM5多出现在已分化了的木质部或韧皮部细胞的角隅处。伴随茎的向顶发育,这些高甲酯化的果胶被甲酯酶不断地脱甲酯,产生低甲酯化的果胶。这些低甲酯化的果胶细胞在细胞壁上失去分裂活性,逐渐分化成特定的细胞类型之后,就以低甲酯化的形式保留下来,所以在次生维管组织中,形成层区域平周分裂新产生的切向壁几乎看不到JIM5标记信号。新分化的木质部细胞的次生壁没有加厚,其切向壁和部分径向壁看不到JIM5标记信号,只在细胞间的角隅仍有标记信号,而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细胞壁上尤其是角隅处标记强烈。LM5总是标记原生木质部-次生木质部的连续发育过程,同时,LM6总是标记从原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的连续发育过程,在原形成层细胞开始进行平周分裂以后,果胶分布模式发生变化,因此相应的单克隆抗体JIM5、LM5和LM6可被用作区别原形成层迹阶段和发生层阶段分生组织细胞的标志物。LM5则可用作区别初生韧皮部和次生韧皮部,但始终标记木质部;LM6可以用来区别初生木质部和次生木质部,但在韧皮部始终有标记信号。免疫标记为次生维管组织发育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在维管组织最初开始发育时,其韧皮部和木质部细胞壁上的果胶成分就已有区别。(4)为了对HGA甲脂化程度和PME家族基因的表达之间关系作进一步分析。通过切向低温切片法分别对杨树的原生维管组织,发生层,后生维管组织,次生维管组织进行精确取材,使用高通量RNA-seq测序方法来获得调控细胞壁上果胶含量变化的果胶甲酯酶(PMEs)家族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表达量高低。最后筛选出可能调控维管组织发育的PME基因,其中:Potri.014G117100.1,Potri.008G104800.1,Potri.003G076900.1在初生维管组织里的表达量高于次生维管组织,而Potri.004G 128900.1,Potri.018G068400.1,Potri.007G015700.1在每个发育阶段都表达,但在次生维管组织里表达量较高。(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大学》期刊2017-11-01)

祝桂媛[4](2017)在《杨树PtSHRs基因调控顶芽和维管组织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GRAS家族是一类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由DELLA、HAM、LISCL、PAT1、LS、SCR、SHR和SCL38个亚家族组成,不同亚家族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不同功能。SHR亚家族主要影响植物内皮层细胞的分化、径向分裂和皮层的径向分裂,另外还调控一系列基因表达,介导许多重要信号途径,参与多种植物生理过程。为明确杨树PtSHRs基因的功能,本文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把PtSHR1和PtSHR2基因转入野生型杨树INRA717 1-B4中,对所得的转基因杨树进行半定量及荧光定量PCR分析,挑选表达量最高及表达量居中的转基因杨树进行移栽、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PtSHRs基因的过量表达导致杨树顶芽生长发育被抑制,植株生长缓慢;上述转基因杨树移栽8周后进行第3、6、9节间组织切片染色,结果表明PtSHRs基因的过量表达影响了杨树维管组织的发育;对移栽8周后转基因杨树的顶芽和维管组织发育密切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tSHRs基因通过抑制WUS基因的表达影响了转基因杨树顶芽的发育,通过抑制STM基因的表达影响了转基因杨树维管系统的发育,通过抑制PIN1基因的表达影响了转基因杨树的生长。为进一步验证PtSHRs基因的功能,本文利用农杆菌介导法把PtSHR1和PtSHR2基因转入拟南芥中,对所得的转基因拟南芥进行半定量及荧光定量PCR分析,挑选表达量最高及表达量居中的转基因拟南芥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PtSHRs基因的过量表达导致转基因拟南芥生长前期的顶芽生长发育受抑制、抽薹推迟、叶片增多、腋芽出芽率增加;对移栽2天转基因拟南芥顶芽进行半薄切片分析,结果表明PtSHRs基因的过量表达影响了茎尖分生组织的发育;对移栽40天转基因拟南芥的茎和下胚轴进行组织切片分析,结果表明PtSHRs基因过量表达影响了拟南芥维管组织次生木质部的发育。分别对移栽2天转基因拟南芥顶芽和移栽40天转基因拟南芥顶芽、下茎及下胚轴发育相关基因进行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PtSHRs基因通过抑制WUS基因的表达影响了转基因拟南芥顶芽的发育,通过抑制STM基因的表达影响了转基因拟南芥维管系统次生木质部的发育,通过抑制PIN1基因的表达影响了转基因拟南芥的生长。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过量表达PtSHRs基因的转基因杨树和转基因拟南芥的研究,进一步补充了SHR基因的功能并提供了实验依据,为植物顶芽和维管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也对改良木材结构提供了一定指导。(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7-05-01)

刘龙[5](2017)在《济南市维管处组织开展维修服务进社区活动》一文中研究指出元旦前后,济南市运管局维管处联合润华汽车服务连锁以"冬日送温暖"为主题,开展了"汽车维修服务进社区"系列活动之走进鲍德现代逸城等多个社区,免费为社区及周边社区居民的汽车提供检测、咨询服务。活动中,局维管处工作人员针对现场群众提出的关于汽车养护、汽车使用、汽车常见故障等问题,向社区居民进行了解答;同时润华汽车服务工作人员还免费提供了防冻(本文来源于《汽车维护与修理》期刊2017年02期)

杨兴玉,刘焕芳,魏守兴,覃新导,陈石[6](2017)在《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个体发育》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发育过程,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个体发育。结果表明,檀香维管组织的分化分为两个时期:入侵前和入侵后。吸器维管组织发育始于盘状吸器时期,起源于吸器基部具有分生能力的细胞,后分为两束。侵入前无向顶的分化,处于吸器基部。侵入后随吸管深入寄主根与寄主根维管束连通,形成具有吸收功能的维管组织。成熟吸器维管组织呈倒烧瓶结构,仅处于吸器烧瓶核心两边,由木质部组成而无韧皮部。檀香的吸器维管组织发育有两个因素诱导,一个是遗传因素,另一个为寄主。这些为檀香半寄生性特性研究提供了形态解剖学基础。(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刘石娟,王雪[7](2016)在《拟南芥维管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人工构建及活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组织特异性启动子驱动外源基因在维管中特异表达,可以更有效地发挥目的基因防治病虫害的作用。在本研究中,将维管组织特异性元件序列的串联拷贝与拟南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基因的缺失启动子融合,然后通过GUS报告基因检测串联拷贝及融合启动子活性。GUS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组织特异性元件的串联拷贝能够显着提高启动子活性,融合启动子在转基因拟南芥维管组织中特异性高效表达。GUS酶活分析和QRT-PCR实验进一步证实该融合启动子的高表达活性,从而为抗维管束病虫害植物基因工程提供优良的调控元件。(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6年12期)

张爱霞,陆嘉惠,李晓岚,牛清东[8](2015)在《不同耐盐性药用甘草幼苗根对Na~+的响应及其维管组织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甘草属2种耐盐植物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为材料,用不同浓度(50、100、150、200、250mmol·L-1)NaCl处理幼苗21d后,分析其生物量和根、茎、叶中的Na+、K+含量以及K+/Na+,计算根的离子选择吸收和运输系数,并应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比较二者的维管组织结构变化,以揭示2种药用甘草幼苗根对Na+的响应及其维管组织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甘草的耐盐机理。结果表明:(1)NaCl胁迫使2种甘草幼苗生物量均下降,在NaCl浓度为250mmol·L-1时,胀果甘草、乌拉尔甘草幼苗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53.34%、46.21%,胀果甘草耐盐性强于乌拉尔甘草。(2)随着NaCl浓度上升,2种甘草根积累的Na+显着增多,其中胀果甘草在所有盐处理下,根Na+含量均高于其它器官,说明其根对吸收的Na+具有显着截留效应;而乌拉尔甘草只在0~150mmol·L-1 NaCl范围内,根Na+含量显着高于叶片,当NaCl为200、250mmol·L-1时,叶片Na+含量显着高于根,说明乌拉尔甘草根对Na+的截留能力有限。(3)在相同盐处理下,胀果甘草离子选择吸收系数SAK,Na、离子运输系数STK,Na均大于乌拉尔甘草,胀果甘草根抑制Na+、促进K+向地上部运输的能力强于乌拉尔甘草。(4)乌拉尔甘草在NaCl为150、200mmol·L-1、胀果甘草在250mmol·L-1时,根结构对盐胁迫产生应激性响应,维管组织比例显着上升,有助于提高根向上的运输能力,减少盐害。研究表明,2种药用甘草根对Na+截留作用和向上运输时促K+抑Na+能力的差异,是导致其耐盐能力不同的主要原因,根对Na+的积累和截留作用的差异与根的结构响应相吻合,能较好地解释二者的耐盐性差异。(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5年08期)

韩惠宾[9](2015)在《SpCLE多肽调控拟南芥维管组织发育及其杨树CLE基因家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不断积累的研究表明,多肽小分子家族CLE(CLAVATA3/Endosperm Surrounding Region-related)多肽家族作为内部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然而关于CLE多肽调控韧皮部发育分子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同时关于木本植物发育中CLE多肽功能的研究也知之甚少,通过本文的研究将为研究CLE多肽调控韧皮部发育以及解析CLE多肽调控木本植物生长发育,尤其是调控维管发育提供理论知识和遗传材料。本论文首先解析了一个未被研究的CLE多肽——SpCLE多肽参与调控韧皮部发育的功能,并寻找SpCLE多肽调控韧皮部发育的潜在受体和下游信号组分,建立SpCLE多肽调控韧皮部发育的分子调控模型,为研究韧皮部发育提供理论支持。其次,本论文还对杨树CLE基因家族的结构和潜在的功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研究CLE多肽在调控杨树植物生长发育以及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信号中的功能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SpCLE多肽特异性的抑制拟南芥根韧皮部的分化,但不影响形成层和木质部的发育,表明SpCLE多肽作为一种新的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拟南芥韧皮部发育。而且CLV2作为SpCLE多肽可能的受体,介导SpCLE多肽信号抑制拟南芥根生长和韧皮部的分化,进一步研究表明转录因子WOX4、WOX1和HD-ZIP家族可能不是SpCLE多肽抑制韧皮部分化的下游信号组分,暗示存在未知的信号分子参与了 SpCLE-CLV2信号途径调控韧皮部发育,但其在韧皮部发育中的功能还需进一步研究。(2)从杨树基因组中挖掘了 50个CLE基因,与拟南芥CLE基因相比,杨树CLE基因在C端也存在类似的保守结构域和N端信号肽。基于序列相似性,50个杨树CLE基因被分为4个亚家族,每个亚家族均具有相似的CLE结构域,但个别位点氨基酸存在差异,可能与CLE多肽功能相关。结构分析表明,其中13个基因含有内含子。50个杨树CLE基因在染色体上有不同的分布,且具有类似或相同CLE结构域的基因分布在不同染色体上,反映了 CLE基因在进化中的复制。基于13个氨基酸的CLE结构域,并采用最大似然法构建拟南芥和杨树CLE进化树,结果表明某些杨树CLE与拟南芥CLE41/44,CLE9/CLE10,CLE45多肽有相同的CLE结构域,暗示这些基因可能存在相同的功能。芯片数据分析表明,杨树CLE基因在茎尖发育和维管发育中有重要功能。而且,杨树CLE基因在应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例如低氧胁迫,伤害胁迫,铝胁迫,水分亏缺,以及病菌入侵等胁迫中也发挥重要的功能。(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5-05-01)

王桂芹,郑玉华,胡顶超[10](2015)在《胡杨茎次生维管组织特点与生境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光学显微技术、电镜扫描技术和组织化学鉴定技术,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茎次生维管组织特性与生态适应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胡杨茎次生维管组织具有诸多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构特征及管状分子的特性。次生韧皮部与次生木质部厚度比是1/7,韧皮纤维发达;薄壁组织中含蛋白质的细胞丰富;胡杨的茎材中具有比较少、但直径较大、管壁较厚的导管,且管孔多为径向排列的复管孔;胡杨茎的次生木质部形成了以复管孔为主、管胞和束状管胞为辅的管状复合体;木射线残存或演变为纤维管胞;导管存在2种类型,主要为孔纹式,偶见梯纹—孔纹式导管,单穿孔板端壁平截,同时导管分子短。上述特点均说明胡杨次生维管组织结构和管状分子表现出了对特定生境的进化适应。(本文来源于《植物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维管组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导管分化抑制因子(Tracheary element differentiation inhibitory factor,TDIF)在植物维管系统的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拟南芥的内源TDIF多肽由CLAVATA3/EMBRYO SURROUNDING REGION 41(CLE41)和CLE44基因编码,而杨树体内的TDIF和TDIF-like多肽分别由CLE基因PtTDIF1、2、3、4和PtTDIF-like1、2编码,两种杨树TDIF多肽的十二肽CLE保守结构域中仅有一个氨基酸不同。为探究PtTDIFs基因的体内功能对十二肽CLE保守结构域的依赖程度,本研究利用体外化学合成的TDIF和TDIF-like多肽分别处理了拟南芥幼苗,发现两种多肽对草本模式植物维管系统发育的多个方面具有类似的影响。但在35S:PtTDIF2、35S:PtTDIF3、35S:PtTDIF-like1和35S:PtTDIF-like2转基因拟南芥中,通过形态学和组织学切片分析,发现四种基因的过量表达结果具有显着差异。与PtTDIF3和PtTDIF-like2基因相比,PtTDIF2和PtTDIF-like1基因的过量表达对拟南芥维管组织的形态结构具有更明显的影响,这说明PtTDIFs基因的体内功能不完全依赖于十二肽CLE保守结构域。此外,WUSCHEL-related HOMEOBOX4(WOX4)和WOX14的表达水平在35S:PtTDIFs转基因拟南芥的下胚轴中显着提高,在35S:PtTDIFs转基因拟南芥的茎组织中显着降低,说明两个组织中维管形成层细胞分裂活性的不同,可能与WOX基因的差异性表达有关。为进一步探讨影响PtTDIFs基因体内功能的因素,本研究继续利用分别含有PtTDIFspro:GUS、35S:PtTDIFs表达载体的农杆菌转化INRA717 1-B4杨树。经全基因组和半定量PCR鉴定,证明获得了相关的转基因植株。初步的形态学观察表明35S:PtTDIFs转基因杨树具有株高降低、茎直径减小的表型。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杨树类TDIF基因家族在植物维管组织发育调控中的功能进行了初步探讨,为进一步深入探讨CLE基因家族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维管组织论文参考文献

[1].岳喜军,朱绪华,雷胜友,刘继明,岳金梅.浅议植物维管组织在隧道设计和真空管道设计中的启示[C].2019世界交通运输大会论文集(下).2019

[2].李欣.杨树类TDIF多肽基因家族对维管组织的发育调控[D].天津大学.2018

[3].刘君娣.毛白杨维管组织发育和活动的机理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17

[4].祝桂媛.杨树PtSHRs基因调控顶芽和维管组织发育的分子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7

[5].刘龙.济南市维管处组织开展维修服务进社区活动[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7

[6].杨兴玉,刘焕芳,魏守兴,覃新导,陈石.檀香吸器维管组织的个体发育[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7

[7].刘石娟,王雪.拟南芥维管组织特异性启动子的人工构建及活性检测[J].植物生理学报.2016

[8].张爱霞,陆嘉惠,李晓岚,牛清东.不同耐盐性药用甘草幼苗根对Na~+的响应及其维管组织变化[J].西北植物学报.2015

[9].韩惠宾.SpCLE多肽调控拟南芥维管组织发育及其杨树CLE基因家族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5

[10].王桂芹,郑玉华,胡顶超.胡杨茎次生维管组织特点与生境之间的关系[J].植物研究.2015

论文知识图

真菌的嘌呤代谢途径[101]花粉在玉米柱头上的黏附、水合、萌发...新鲜树皮的解离细胞柑橘正常与缺B叶片维管组织结构缺Mg叶片维管组织结构对茎维管组织发育过程的影...

标签:;  ;  ;  ;  ;  ;  ;  

维管组织论文_岳喜军,朱绪华,雷胜友,刘继明,岳金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