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网络关系强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强度,关系,网络,社交,绩效,效应,同质性。
网络关系强度论文文献综述
肖阳,边燕杰[1](2019)在《社会网络对人职匹配的双重影响——基于关系强度和内外匹配的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人职匹配是衡量劳动力市场效率的重要内容。强弱关系纽带都有传递信息资源的优势;弱关系纽带传递的形式化信息提升求职者的外在人职匹配,而强关系纽带传递的非形式化信息有助于提升内在人职匹配。但是,强关系纽带的人情影响力也将降低外在人职匹配。弱关系通过传递外部信息,强关系通过传递内在的非形式化信息来减少劳动力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发挥了增加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效应。社会网络的这种积极效应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充满不确定性的转型时期非常有必要。(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9年04期)
綦好东,乔琳,曹伟[2](2019)在《基金网络关系强度与公司非效率投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我国2012—2017年持有A股上市公司的公募基金为样本,研究基金网络关系强度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可能导致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且该现象在短期持股基金样本组中更显着。进一步研究表明,股票错误定价在基金网络关系强度与公司非效率投资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即较强的基金网络关系加剧了股票市场的错误定价,导致了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产生;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能够缓解较强的基金网络关系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网络理论在基金信息效应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结论可为监管层引导基金投资行为提供有益参考。(本文来源于《财贸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王红贝[3](2019)在《关系强度对网络口碑传播效应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口碑在改变消费者态度和行为,以及影响消费者决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互联网和社交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口碑传播与扩散突破了原有的时空模式的限制,爆发出对于个体、企业乃至整个社会不可估量的影响力。当今人们在做消费决策时,也越来越依赖于人际之间的口碑信息,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强度对嵌入在社会网络中的口碑传播的影响日益扩大。本文旨在用量化研究的方式探究网络用户的关系强度对口碑效应的影响,探讨了消费者在口碑说服作用过程中的行为意愿变化。研究立足现实,在大量阅读钻研文献的基础上,基于传播说服理论和前人研究成果,构建关于关系强度影响口碑传播效应的理论模型,以电影业为切入点,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抽样调查,对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分析、效度分析、回归分析以及中介效应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关系强度对口碑说服效果和用户分享意向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强度对信任度、同质性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信任度和同质性在关系强度对口碑说服效果的影响过程中均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依据研究结果,在网络环境中,口碑发送者与接收者关系强度的感知体现在消费者对口碑信息的搜索、接收、再传播过程中,从而对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与口碑说服理论相吻合。并且根据本研究中的调查数据,关系强度作用于口碑效应的发挥相比同质性更依赖于信任度,另一方面口碑发送者与接收者的相似性也会影响消费者对口碑的信任。企业在针对大学生市场进行口碑营销时,可以通过对这几个变量进行监测,更加准确地预测大学生的行为意愿,为电影网络口碑营销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启示,力图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03)
王建平,吴晓云[4](2019)在《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竞合视角,以价值网络理论为基础,通过国泰安数据库CSMAR选取246家企业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回归分析以及Bootstrap方法,研究价值网络情景下中国企业网络关系强度影响绩效的内在机理及作用机制。同时,将竞争战略与合作战略界定为二维构念的竞合战略,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当前情境下,网络关系强度显着正向影响企业绩效;合作战略与竞争战略在其中均发挥中介效应,且合作战略的中介效应明显大于竞争战略;网络内部差异性显着强化了网络关系强度与合作战略间的正向关系,但对网络关系强度与竞争战略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则不显着。以上结果表明,在强网络关系下,企业应采用合作战略为主,竞争战略为辅的战略配置模式;在弱网络关系下,则应采取相反的战略配置。此外,企业在运用合作战略时,应特别注重网络内部差异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来源于《科研管理》期刊2019年01期)
刘斌,王孟飞,孙笑明,王春艳[5](2018)在《海外科研人才网络关系强度变化对其创造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90-2015年我国引进的海外高端科研人才论文合着数据,研究海外高端科研人才网络特征动态变化对其创造力的影响机理。假设提出在动态网络关系下,以往强关系数量所占比例与当前强关系数量所占比例呈正相关关系,并且以往强关系数量所占比例会抑制新关系的产生,也会对创造力产生抑制作用;结构洞对以往强关系所占比例和创造力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利用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以往强关系数量所占比例、当前强关系数量所占比例、新关系所占比例及其交互作用对创造力的作用机理。以3年为数据窗口样本,回归分析结果显着支持所有假设。研究结论有利于深化对高端海外科研人才创造力的认识,为相关机构制定人才引进与使用政策提供建议。(本文来源于《科技进步与对策》期刊2018年22期)
琚春华,陈彦,鲍福光[6](2018)在《融入网络结构与社交习惯的不对称用户关系强度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大量用户内容的创建和交换,社交网络平台中产生了大规模的互动数据和复杂的用户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现有对关系强度研究多是从用户特征属性相似度和社交行为两方面进行,忽略了网络结构对关系强度的影响,且并未考虑社交行为存在的方向性和习惯性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不对称的社交网络用户关系强度计算方法(DSTS-ATI),该方法融合用户特征属性相似度、网络结构连接强度、社交行为交互强度叁个维度来综合计算用户关系.在计算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强度时,不仅考虑了用户间邻居节点数,还考虑了邻居节点连接边数.社交互动行为发生的方向性和习惯性,会影响用户对关系强度的感知,因此本文计算出不同社交行为的贡献权重,从交互双方感知用户社交强度.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不对称用户关系强度的方法能够提高用户关系强度预测的准确性,有助于微博意见领袖的发现和信息传播机制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8期)
彭伟,李慧[7](2018)在《悖论式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机制——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与上下级关系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悖论式领导是一种运用矛盾和整合思维平衡和协调环境变化的新型领导风格。已有文献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然而悖论式领导影响员工主动行为的内在作用机理尚未明晰。本文基于58名直接上司和209名下属的配对调查数据,从社会网络的关系视角探讨了悖论式领导如何影响员工主动行为,并进一步考察了上下级关系对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与员工主动行为关系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悖论式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悖论式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来发挥作用;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与员工主动行为之间的关系受到上下级关系的影响,即上下级关系越强,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越弱。本研究的结论不但丰富了悖论式领导作用机制的研究成果,而且为企业有效激发员工的主动行为提供了实践参考。(本文来源于《外国经济与管理》期刊2018年07期)
陈月华[8](2018)在《网络关系强度、网络能力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企业等组织聚集化发展与创新模式网络化的背景下,怎样提高创新绩效是企业值得思考的课题,特别是汽车企业的成长。随着创新步伐的加快、繁杂的高难度技术的提高、创新的可变性上涨,增加了汽车行业创新的难度和风险,新研品的工艺改善须要许多的差异性领域的信息和技能。因此,如何构建良好的创新网络环境,能动地通过网络关系和网络能力提高创新绩效将是汽车产业产生竞争优势的另一途径。以中国汽车产业数据为基础,使用“网络关系强度”、“网络能力”、“创新绩效”量表,通过综述、理论、研究假设、小样本预测试及数据处理等,对创新网络中以中国汽车产业为焦点企业的网络关系强度、网络能力及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开展了论证。其研究目的是探索在中国汽车产业经营管理实践的背景下,处理创新网络关系、创造良好的网络关系环境等对汽车产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其中包括企业网络能力的中介作用,从而为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创新绩效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在整个研究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采用了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联合的方式。首先,综合国内外研究综述与相关理论基础,归纳总结已有研究成果与最新研究动态,展开对创新网络、网络关系强度、网络能力、创新绩效的研究;其次,并运用SPSS21.0、Amos21.0软件,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与效度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分析方式来验证各假设;最后,分析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与对策建议等。研究结果显示:(1)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网络能力具有正向影响。网络中成员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稳定合作,重视人力、资金、设备等的投入情况,有利于创新网络前景发展,提高企业的网络能力;(2)企业网络能力对创新绩效具有正向影响。公司通过对组织成员的管理、协调、掌控、优化等,加速创新网络的创新行为,提升新研品的成功率及市场分布率,提升自我乃至整个网络的创新绩效;(3)在网络关系强度与创新绩效的研究中,引入网络能力作为中介变量。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网络能力在网络关系强度对自我创新绩效的作用中起着部分中介效应,这同样是丰厚与完善有关网络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本文来源于《湖北大学》期刊2018-04-11)
王庆金,许秀瑞,袁壮[9](2018)在《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共生行为与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企业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对企业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基于共生理论,对共生行为在两者之间的作用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强度与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共生行为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软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穆翠[10](2018)在《社交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关系强度的多维度综合推荐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各种便利,但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也即海量数据下使得人们无从选择自己想要的信息,而推荐系统正是为了解决信息过载而产生。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来实现信息传播与共享,随着社交网络中用户规模的不断增长,社交网络所呈现的社会影响力日益巨大。因此,针对于社交网络中的用户关系所呈现的影响力来进行推荐分析,这已经成为各推荐研究专家的研究方向。当前基于社交网络的实体推荐是推荐研究的热点,另外社交网络的实体推荐目前是社交网络研究分析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推荐系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传统的推荐系统主要包括协同过滤推荐系统、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等,一些典型的推荐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有效的应用。然而,传统的推荐方法存在着一些问题,其未能将从社交网络中提取更多有用的信息,进而从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来进行实体的推荐,这势必会造成推荐结果的精确度较低。针对传统推荐系统研究的不足,本研究聚焦于社交网络中用户关系强度研究分析工作,提出了一种社交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关系强度的多维度综合推荐方法。论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在用户关系强度建模与分析中,给出了用户关系强度的估算的维度主要包括用户评论的稳定性、用户相互可靠度、用户交互的频率、用户共同邻居及相似社区;(2)在推荐因子建模与分析中,推荐因子主要包括实体相似度以及用户兴趣度,首先,给出了实体相似度的定义以及基于实体类型相似度、实体价位相似度、实体的评价相似度、实体销售额相似度来对实体相似度进行估算;其次,给出了用户兴趣度的定义以及对应的估算方法;(3)多维度综合推荐算法的实现。主要包括用户候选集算法、实体候选集算法、用户兴趣度算法和模块综合推荐算法;(4)实验表明,本研究所提出的社交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关系强度的多维度综合推荐方法与传统的推荐方法相比具有较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8-04-02)
网络关系强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我国2012—2017年持有A股上市公司的公募基金为样本,研究基金网络关系强度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基金网络关系越强,越有可能导致公司的非效率投资行为,且该现象在短期持股基金样本组中更显着。进一步研究表明,股票错误定价在基金网络关系强度与公司非效率投资之间发挥了中介作用,即较强的基金网络关系加剧了股票市场的错误定价,导致了公司非效率投资行为的产生;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和信息透明度的提高,能够缓解较强的基金网络关系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不利影响。本文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社会网络理论在基金信息效应领域的应用,相关研究结论可为监管层引导基金投资行为提供有益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网络关系强度论文参考文献
[1].肖阳,边燕杰.社会网络对人职匹配的双重影响——基于关系强度和内外匹配的视角[J].社会科学辑刊.2019
[2].綦好东,乔琳,曹伟.基金网络关系强度与公司非效率投资[J].财贸经济.2019
[3].王红贝.关系强度对网络口碑传播效应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2019
[4].王建平,吴晓云.竞合视角下网络关系强度、竞合战略与企业绩效[J].科研管理.2019
[5].刘斌,王孟飞,孙笑明,王春艳.海外科研人才网络关系强度变化对其创造力的影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8
[6].琚春华,陈彦,鲍福光.融入网络结构与社交习惯的不对称用户关系强度计算[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8
[7].彭伟,李慧.悖论式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机制——团队内部网络连带强度与上下级关系的作用[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8
[8].陈月华.网络关系强度、网络能力及创新绩效关系研究[D].湖北大学.2018
[9].王庆金,许秀瑞,袁壮.协同创新网络关系强度、共生行为与人才创新创业能力[J].软科学.2018
[10].穆翠.社交网络环境下基于用户关系强度的多维度综合推荐方法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