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原胶发酵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过程,流体,碳源,纤维素,动力学,油菜,恒温。
黄原胶发酵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崔艺[1](2015)在《搅拌对黄原胶类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发酵工业广泛采用机械搅拌反应器,气液分散尤对于黄原胶等高粘度好氧发酵而言十分重要,同时发酵液具有很高的粘性,如果当进气一定时间,整体气含率达到饱和状态,如果仍然维持高进气量,大部分随尾气放空,浪费大量能源。为此作者研究当气含率达到稳定时,停止通气,观察气含率的变化。使用图像处理方法和定义相对气含率,比较了不同粘度糖浆溶液的气含率变化得到了不同粘度气含率曲线,根据不同粘度对停气后行为的不同,提出了3个代表不同粘度停气后响应模型。黄原胶具有高粘度和剪切变稀的流变性质,同时发酵过程的气液分散尤为重要,为此本文模拟了不同浓度黄原胶在3层Inter-MIG搅拌桨下的气液混合。着重从黄原胶高粘度与流变性质以及与牛顿流体区别的角度,在同条件下对比牛顿流体甘油和不同浓度黄原胶的速度场,剪切速率与剪切力等流场情况的对比分析,同时进行了气含率分布,气泡尺寸等气液混合的比较。根据冷模实验黄原胶搅拌釜,按照工业压力容器标准设计,同时按照黄原胶发酵工艺要求,设计中式规模200L发酵罐,确定发酵罐基本结构与尺寸参数,确定发酵流程以及操作平台等。(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5-11-24)
王寿权,杜金锁,赵兴春,陈健,司书锋[2](2010)在《黄原胶分批发酵过程中补加碳源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黄原胶发酵的产量和黏度,本文研究了黄原胶分批发酵过程中补加蔗糖的工艺条件,并比较了发酵过程中发酵参数的变化。研究发现,黄原胶发酵蔗糖的初始最佳浓度为40g/L;补加蔗糖时最佳的方式为:在发酵24h时,每升发酵液补加20g蔗糖;比较一次补加蔗糖和多次补加蔗糖时发现,多次补加蔗糖对黄原胶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没有什么影响;比较补加蔗糖发酵和分批发酵发现,补加蔗糖发酵的最高菌体浓度、黄原胶产率、发酵液粘度都有了较大提高。(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0年09期)
张志国,陈洪章[3](2009)在《秸秆水解液发酵黄原胶过程和产物结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寻找秸秆资源环境友好且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转化途径,汽爆麦草酶水解液被用作黄原胶发酵的碳源。在优化了氮源和无机盐等条件的基础上,对发酵过程以及所得到的黄原胶结构特点进行了研究。絮凝改善了水解液的可发酵性,最佳的发酵条件为酵母粉4.00 g/L、MgSO_4·7H_2O 0.25g/L和Na_2HPO_4·12H_2O 0.10g/L;在最优条件下,黄原胶产量为20.70 g/L,葡萄糖和木糖同时参与了发酵代谢,碳源(葡萄糖和木糖)的转化率达到了0.62 g/g;通过与以葡萄糖为单一碳源发酵得到的黄原胶比较发现,水解液发酵得到的黄原胶显示了较高的侧链乙酰基含量(8.46%)和较低的粘均分子量(5.63×105Kd)。这些结果说明汽爆麦草水解液作为发家基质生产黄原胶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科技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09-01-09)
郑之明,杨守志,樊永红,姚黎明,余增亮[4](2006)在《黄原胶发酵过程中流变学行为和气液传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10L搅拌式发酵罐中,研究了黄原胶发酵的流变学行为和气液传质特征。发酵液呈现典型的假塑性行为,后期发酵液稠度系数K大于20Pa.snn,流变指数n低于0.2,随着胶浓度的提高,搅拌所带来的剪切力不够,使有效搅拌区域减小,发酵液几乎不随搅拌浆而转动。考察了表观粘度ηm、搅拌转速N和通气速率Ug对体积氧传质系数kLa值的影响,将kLa值与转速N和表观粘度ηm进行了无因次关联。实验条件较高搅拌下的高剪切,不仅能提高整体混合,而且能够促进细胞周边分泌的黄原胶粘液层向主体扩散,有利于强化传递。在所研究的气速范围内,通气速率的提高似乎对气液传质的贡献不大。具有较高剪切和较大有效搅拌区域的反应器被认为更适合于黄原胶发酵过程。(本文来源于《天然气化工》期刊2006年05期)
朱圣东,童海宝,陈大昌,谢德成[5](2005)在《分段控温黄原胶发酵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度是影响黄原胶发酵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优化黄原胶发酵过程的温度控制,在5 L通气式搅拌发酵罐中,非溶氧限制的条件下,对恒温黄原胶发酵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发酵温度为28℃时,在发酵稳定期有较高的菌体浓度,所得黄原胶的丙酮酸含量与表观粘度较高,但有较长的发酵周期。而发酵温度为33℃时,有较短的发酵周期,在发酵稳定期有较高的比产胶速率,但所得黄原胶的丙酮酸含量与表观粘度较低。实验测定了控制黄原胶发酵生长期温度为28℃,稳定期温度为33℃的发酵过程数据。结果表明,与恒温发酵过程相比,通过温度的分段控制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产胶浓度及改善胶的品质,分段控温是黄原胶发酵的一种方便有效的调节手段。(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期刊2005年04期)
尚海涛[6](2002)在《黄原胶发酵过程智能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一世纪将是生化工程迅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生物发酵工程的发展,人们在结合改进发酵工艺和设备的同时,越来越注意发酵过程的监测和控制。生物发酵过程的自动控制问题得到学术界、工业界的重视与关注,针对其控制问题产生了大量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然而,与其他工业过程相比较,生化过程的控制还远未成熟。 生化发酵过程是个复杂的大系统,包含有物理过程、化学过程和生物反应过程。每一个子系统的内部机理都相当复杂,这种复杂性反应为模型的不确定性、非线性以及控制对象各被控量之间的耦合性。对微生物发酵过程来讲,建立起相应的数学模型是件十分艰巨的工作。 本文以一种新型的SMG型气升式发酵罐为对象,探讨黄原胶发酵过程的控制问题,着重探讨温度、pH值、溶氧浓度和罐内压力等环境参量的调节与控制问题。温度控制是发酵过程中的关键,对于特定的微生物,都有一个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对温度必须严格地加以控制。发酵液的pH值直接影响到菌体的生长繁殖和代谢产物的合成,从而影响黄原胶发酵的产率和质量,因而对pH值控制要求也比较高。在好氧性生化反应中,氧是作为微生物生长必须的原料,若供氧不足,将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的进行,从而影响黄原胶生长的速度和质量,为此,在黄原胶生长的整个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溶解氧浓度。同时,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保证一定的罐压,避免因罐压过低而造成充气“染菌”现象或者因罐压太高而使发酵液中溶入过多的CO_2造成菌体中毒。在微生物浸没培养过程中,发酵液中往往产生一定数量的泡沫,这些泡沫的存在,容易造成局部菌体生长和产物合成的损害,甚至还可能渗入发酵罐排气管道,增加发酵过程被杂菌污染的机会或者出现逃液现象,因而须避免泡沫过多。 由于难以建立发酵过程的精确模型,仅靠常规的控制方法很难解决这些问题。智能控制是研究人的控制行为而最终用机器来替代人控制的一门学科,是一种能更好地模仿人类智能的、非传统的控制方法,其最大特点不是根据对象的数学模型,而是根据控制行为(如偏差及偏差变化率)来调整控制器的输出;其控制手段的出发点都是用控制器来模拟人的控制行为,可以较好的应用于工业过程的控制。 采用以发酵罐温度为主参数,夹套中水温为副参数的串级控制来控制发酵温度,面临着对象的精确模型不易建立的困难;模糊控制是一种以模糊集合论、模糊语言变量以及模糊逻辑推理为数学基础的新型计算机控制方法,实质是一种非线性控制,既具有系统化的理论,又有着大量实际应用背景。采用模糊控制具有不依靠对象的模型,控制动态响应好,超调小和鲁棒性强等优点。但由于模糊控制只取有限的控制等级, 摘 贾 限制了精度的提高,存在静差。为了保证系统既有好的动态响应同时义无静差,对发 酵温度采用了模糊P*+智能冈D复合控制。由于发酵过程属于慢过程,采样时间相对 较长,若完全采用模糊控制难以取得理想的控制精度。可以在参数变化剧烈成夹加较 大干扰时采用为模糊控制,偏差及其变化较小时切换为智能PID进行调节,控制松式 的切换由决策逻辑模块来完成。仿真实验表明,模糊控制与智能PID相结合的算法对 被控对象参数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同时保持良好的动态过程和期望的控制 精度。 pH值的变化通常呈严重非线性和时滞特性,对它的精确控制是公认的难题之一。 任何实际系统控制问题的解决,都不能单纯依靠控制理论,实际中启发式逻辑.’1有巫 要的地位。仿人智能控制属于专家控制的一种,是基下知识的智能控制技术,它实现 了解析规律与启发式逻辑的结合,使控制作用的描述得以丰富,使控制性能的满意实 现成为可能,较好地解决pH控制中存在的大惯性。大滞后及参数时变性问题。 系统通过送入的消毒空气的旋转补给氧气,提高溶解氧的浓度:调节排气阀以改 变罐内压力但同时也影响了溶解氧的浓度。也就是说,压力控制问路与溶解氧控制问 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我们知道,串级控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系统的滞 后和非线性,可以克服变化幅值较人的干扰。本文采川灵活的串级控制思想,可以把 压力控制回路看作是溶解氧控制回路的一个副问路,使压力近似保持恒定值;通过调 整消毒主气的流量来调节溶解氧浓度,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为了提高发酵罐的装料系数,减少消泡利的川量,系统实现了消泡的囱动化。双 位控制比较简单易行,是川于消泡控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发酵过程的许多参量,尤其足对于与微生物生K的密切相关的参数的测挝,没有 办法百按在线进行。众所周知,利川神经网络的函数逼近能力可以实现系统的辨识和 控制,特别对非线性系统的辨识和(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02-05-08)
常春,王根灿,方书起,李洪亮,马晓建[7](2001)在《黄原胶发酵过程的流变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黄原胶是由黄单孢菌发酵产生的一种多糖聚合物 .黄原胶在发酵过程中的流变学特性不仅影响着发酵过程中的质量、动量和能量的传递 ,还影响着动力学过程及最终产品的分离和性质 .考察了黄原胶在SMG发酵罐中的流变学特性随发酵周期的变化 ,结果表明 :发酵初期发酵液为牛顿性流体 ,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 ,黄原胶浓度的积累 ,发酵液转变为假塑性流体 ,且流变学参数K ,n可以描述为黄原胶浓度p的函数(本文来源于《郑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4期)
赵学明,马红武,黄霄,班睿[8](1997)在《氮源浓度对黄原胶流加发酵过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 黄原胶作为最重要的微生物多糖在食品、采油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黄原胶生产过程的经济性取决于黄原胶发酵的最终浓度,该浓度与生物反应器中诸多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其中氮源的种类及浓度对发酵过程均有重要影响,主要是影响细胞生长并通过细胞量的变化影响黄原胶合成。氮源可分为有机氮源和无机氮源,早期研究表明有机氮源要优于无机氮源,常用DDS(Distiller’s Dried Solubles)、CSL(Corn Steep Lique)、蛋白胨等。对浓度影响的研究也主要是针对有机氮源,但有机氮源组成复杂,常含某些未知因子影响细胞生长。此外,有机氮源还不利于黄原胶的分离回收,因此以组成确定的无机氮源考察氮源浓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更好。(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朱圣东[9](1992)在《黄原胶发酵的动力学模型及过程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5L 通气式搅拌发酵罐中,非溶氧限制的条件下,实验测定了间歇黄原胶发酵的过程数据,并建立了描述这一过程的动力学方程。菌体生长动力学方程(dC_b)/(dt)=0.2675C_b(1(-C_b/1.75))底物(碳源)消耗的动力学方程-(dC_s)/(dt)=0.14C_b(1-(C_b/1.75))+0.5806C_b~2/(1+0.06326C_p)产物(黄原胶)生成动力学方程(dC_p)/(dt)=0.4452C_b~2/(1+0.06326C_p)利用上述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生长期和稳定期的黄原胶发酵行为。(本文来源于《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期刊1992年02期)
黄原胶发酵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黄原胶发酵的产量和黏度,本文研究了黄原胶分批发酵过程中补加蔗糖的工艺条件,并比较了发酵过程中发酵参数的变化。研究发现,黄原胶发酵蔗糖的初始最佳浓度为40g/L;补加蔗糖时最佳的方式为:在发酵24h时,每升发酵液补加20g蔗糖;比较一次补加蔗糖和多次补加蔗糖时发现,多次补加蔗糖对黄原胶产率的进一步提高没有什么影响;比较补加蔗糖发酵和分批发酵发现,补加蔗糖发酵的最高菌体浓度、黄原胶产率、发酵液粘度都有了较大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原胶发酵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崔艺.搅拌对黄原胶类发酵过程的影响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5
[2].王寿权,杜金锁,赵兴春,陈健,司书锋.黄原胶分批发酵过程中补加碳源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
[3].张志国,陈洪章.秸秆水解液发酵黄原胶过程和产物结构初探[C].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科技论坛论文汇编.2009
[4].郑之明,杨守志,樊永红,姚黎明,余增亮.黄原胶发酵过程中流变学行为和气液传质的研究[J].天然气化工.2006
[5].朱圣东,童海宝,陈大昌,谢德成.分段控温黄原胶发酵过程[J].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2005
[6].尚海涛.黄原胶发酵过程智能控制研究[D].郑州大学.2002
[7].常春,王根灿,方书起,李洪亮,马晓建.黄原胶发酵过程的流变学研究[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1
[8].赵学明,马红武,黄霄,班睿.氮源浓度对黄原胶流加发酵过程的影响[J].化工学报.1997
[9].朱圣东.黄原胶发酵的动力学模型及过程模拟[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