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跃层深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南海,深度,声强,太平洋,季节,冲绳,热带。
温跃层深度论文文献综述
高晓倩,方越,祖永灿,塔娜,刘宝超[1](2016)在《热带太平洋温跃层深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ODA数据分析了20世纪70年代气候跃迁前后热带太平洋温跃层变化的季节特征,研究了NCEP/NCAR再分析资料中的风场变化与温跃层变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在1976—1977年气候跃迁之后,温跃层深度存在显着的年代际变化。在热带太平洋东部的秘鲁沿岸海域温跃层变深,而在10°S~10°N的热带太平洋其他海域温跃层均呈现变浅趋势;2)温跃层深度的年代际变化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总体表现为,温跃层变浅的最显着区域随着季节的推移由东太平洋逐渐移至西太平洋并且变浅的幅度增大;3)热带太平洋海表面风场的年代际变化导致的赤道西风异常及风场异常的散度场是温跃层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6年03期)
姜波,吴新荣,丁杰,张榕[2](2016)在《南海温跃层深度计算方法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1986-2008年的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再分析产品(CORA)气候平均海温资料,分别运用S-T法、垂向梯度法和最大曲率点3种温跃层定义计算了南海温跃层上界深度,揭示了南海温跃层季节变化特征。对3种不同定义确定的温跃层上界深度进行比较发现:采用不同定义计算南海温跃层上界深度存在差异,S-T法确定的温跃层上界深度最浅,垂向梯度法其次,最大曲率点法最深;在深水区(水深>200 m)运用S-T法计算的温跃层上界深度与垂向梯度法的结果比较一致,都与实际温跃层深度符合较好;在浅水区(水深<200 m),垂向梯度法和最大曲率点法可以准确判定无跃区,但对于温跃层深度计算,3种定义误差均较大。(本文来源于《海洋通报》期刊2016年01期)
高晓倩[3](2015)在《热带太平洋温跃层深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温跃层是海洋中海水温度铅直梯度较大的水层,是反映海洋温度场的重要物理特性指标,是物理海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温跃层的存在令上层海洋层结加强,这种热结构使得它与海洋环流、内波、水团、海气交换等分支学科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其中,温跃层在ENSO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ENSO作为热带太平洋地区海气相互作用最重要的现象和全球气候年际变化最强的信号,不仅对太平洋地区海洋和大气状况产生重大影响,还可以通过遥相关型对我国及亚洲、美洲乃至全球气候的异常产生显着影响。在典型的El Ni?o事件中,SST正异常首先出现在赤道东太平洋,而近二叁十年以来该SST正异常出现逐渐向西移的现象,从而形成“中部型”El Ni?o,同时ENSO的强度、周期和传播等特征也都发生了变化。而温跃层在ENSO的发生、发展和消亡过程中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研究热带太平洋温跃层的年代际变化将有助于全面掌握ENSO年代际变化的特征及其机制,从而为更好地预测ENSO在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未来发展趋势提供理论依据。目前关于热带太平洋温跃层的年代际变化虽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已有的研究更多地侧重于温跃层年代际变化空间分布的一般特征,而对温跃层年代际变化的季节特征少有研究。本文利用1958-2000年的SODA、NCEP再分析数据,通过1975年前后冷暖期相减(暖期减去冷期)的方法得到热带太平洋温跃层深度和海表面风场的年代际变化及季节特征,同时对与温跃层密切相关的海表面温度、混合层深度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CMIP5模式数据来预测未来几十年里温跃层和ENSO的变化趋势。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在1976-77气候跃迁之后,温跃层深度存在显着的年代际变化。在热带太平洋10°S-10°N海域内温跃层均呈变浅趋势,除了在热带太平洋东部的秘鲁沿岸很小范围海域内温跃层呈变深趋势。另外,温跃层变浅区域并不是关于赤道对称的,而是中心在赤道以南。同时,温跃层深度的年代际变化还存在显着的季节差异:温跃层变浅最显着区域随着季节的推移由东太平洋逐渐移至西太平洋,并且该区域的范围和变浅的幅度也逐渐增大。(2)热带太平洋上海表面风场的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赤道上的西风异常,另一方面是赤道外的向两极辐散风场异常。赤道上的西风异常使西太平洋处暖水向东回流,从而西太平洋海水抬升温跃层变浅,东太平洋海水堆积温跃层变深;赤道外向两极风异常形成的辐散场,在赤道海域产生上升流,海水抬升,温跃层变浅,并且辐散场不是关于赤道对称的,而是中心在赤道偏南。另外,这两方面都表现出异常显着区域随季节由东向西推移的特征,并且强度不断增强,所以温跃层的年代际变化及季节差异都是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3)热带太平洋海表面风场、温跃层、SST和MLD的年代际变化是一致的,且SST与MLD呈相反位相变化。热带太平洋东、西部SST为正异常,主要受风场异常的影响,风速减小,潜热释放减少,因此SST升高;中部SST降低主要是由温跃层变浅导致的。而热带太平洋东、西部MLD为负异常,主要是风速减小因此风引起的搅拌作用减弱,同时SST升高层结增强垂直混合减弱,所以MLD变浅;中部MLD为正异常主要是由于温跃层变浅,SST降低,海水密度增大垂直混合增强,MLD变深。另外,SST和MLD也具有年代际季节差异,但是与温跃层年代际变化季节差异的关系并不密切。(4)利用SODA数据计算得到在1967-1997年期间尼诺指数标准差与温跃层深度为相反的变化趋势,温跃层是变浅的,尼诺指数标准差是增大的,这与观测资料所示相同。对CMIP5中18个模式的温跃层深度与尼诺指数标准差变化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在1960-2000年期间最终有7个模式的变化趋势与观测结果一致,其中有4个模式显示在2000-2040年期间温跃层呈变深趋势,而在这4个中有3个模式Ni?o3指数标准差是减小的,因此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2040年期间温跃层很大可能性是变深的,而ENSO强度是减弱的。(本文来源于《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期刊2015-04-01)
方雪娇,王彩霞,徐佳佳[4](2013)在《南海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SODA数据、NCEP数据,初步分析了南海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El Nio事件期间的分布特征,剖析了El Nio事件中引起南海温跃层深度异常的主要原因。资料分析表明:南海温跃层深度存在显着的季节和年际变化规律。冬季温跃层深度比夏季深,春、秋季节处于过渡状态。在季风引起的Ekman输运作用下,冬季温跃层东南较浅,西北较深;夏季东南较深,西北较浅。秋季温跃层深度比春季深。在El Nio期间,从10月[0]到3月[+1]南海大部分海区温跃层深度呈现负异常,这与Nino3指数高值的时间范围基本一致。此后,在4月[+1]到6月[+1],温跃层深度转为正异常。El Nio期间影响南海温跃层深度的主要因素有:海表面净热通量,风应力搅拌作用,风应力旋度,Ekman输运。其中风应力搅拌作用以及净热通量的影响占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海洋湖沼通报》期刊2013年03期)
苏博,刘琳,李奎平,高立宝,于卫东[5](2013)在《印度洋赤道Kelvin波对安达曼海东部近岸温跃层深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安达曼海东部近岸温度跃层深度变化呈现半年周期特征,与局地风场年周期变化不同。分析结果表明,安达曼海内部环境场受到来自赤道印度洋的海洋波动信号的影响,赤道印度洋风场导致的赤道Kelvin波沿赤道印度洋东传,并在印度洋东边界反射北传,从而将热带印度洋信号传输至安达曼海,作用于近岸海水,导致安达曼海近岸海水温跃层变化呈现半年周期的双峰状结构。年际时间尺度上,厄尔尼诺和印度洋偶极子事件是影响安达曼海东岸温跃层年际变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这对理解年际尺度的气候异常事件对近岸生态系统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13年03期)
方雪娇[6](2013)在《南海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水温度是物理海洋学研究中的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要素,其中海温的垂向分布又显得特别重要。温度跃层是指海洋中海水温度垂向梯度较大的水层,位于混合层之下。海洋温度跃层的研究是物理海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温度跃层是反映海洋温度场的重要物理特性指标。研究和掌握温度跃层的基本特征对于海洋渔业、海军潜艇的活动、海洋中光和声波的传播、水下通讯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并与海洋环流、内波、水团、海气交换等分支学科关系密切。因此,在物理海洋的发展过程中,海洋温度跃层的调查和研究,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目前对于南海温度跃层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前人的研究是关于南海温跃层的季节或季节内变化特征的分析,以及少量关于南海混合层年际变化的研究,而对于南海温跃层的年际变化规律的研究工作较少。本文将利用1958-2000年SODA同化数据、NCEP数据,使用小波分析、EOF分析、趋势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通过对六次El Ni(?)o事件中,南海温跃层深度、风场和热通量的分析,研究南海温跃层深度的年际变化特征,及其与El Ni(?)o事件的关系,以及影响南海温跃层深度年际变化的物理机制。本文得出的结论如下:(1)EOF分析的第一模态空间场表现为整个南海温跃层深度的变率基本上呈同相位分布的特征。这一模态对应的时间序列及其小波分析结果显示,主周期为6-7年。从第一模态空间分布型与时间序列中可以看出,南海温跃层年际变化主要是由于热带太平洋年际变化对季风和海面热通量年际变化的影响。EOF分解得到的第二模态空间场可以看出,南海东南部与西北部温跃层深度呈反相分布,这可能是由于风应力产生的Ekman输运和Ekman抽吸作用引起的。这一模态对应的时间序列及其小波分析结果显示,周期为4年。(2)1958-2000年,Nino3指数与南海温跃层深度异常基本呈负相关关系。尤其是在1965/1966,1972/1973,1982/1983,1986/1987,1997/1998这五次El Ni(?)o事件期间,当Nino3指数发生正异常时,南海温跃层深度总是相应出现显着的负异常。(3)在El Ni(?)o事件发展过程中,从十月[0]到叁月[+1]南海大部分海区温跃层深度呈现负异常,这与Nino3指数高值的时间范围基本一致。此后,在四月[+1]到六月[+1],温跃层深度转为正异常,六月份[+1]后接近正常值。影响温跃层深度的主要因素有:海表面净热通量,风应力搅拌作用,风应力旋度,Ekman输运。其中风应力搅拌作用和海面净热通量对El Ni(?)o期间南海温跃层深度分布起决定作用。风应力旋度和Ekman输运对温跃层深度的影响较小,基本被其他因素掩盖。(4)El Ni(?)o事件发展过程中,南海大部分海区秋、冬季东北季风减弱,而春、夏季西南季风加强。秋、冬季[0],风速比正常年份减小,使南海温跃层深度变浅。同时,风速减小导致潜热通量正异常,从而增加海面净热通量。反之,春季[+1],风速比正常年份增大,导致风应力对海水的搅拌作用增强,南海温跃层深度比正常年份加深,同时,风速增大导致潜热通量负异常。(5)El Ni(?)o事件发生时,南海和西太平洋出现异常下沉气流,云量减少,所以短波辐射增强,海面净热通量增加。El Ni(?)o期间的秋、冬季[0],由于风场减弱,导致潜热通量正异常,也会增加海面净热通量。此时,南海大部分海区净热通量持续保持正异常,使温跃层深度比正常年份浅。反之,在El Ni(?)o期间的春季[+1],风速增大导致潜热通量负异常,南海净热通量呈现负异常,最终使南海温跃层深度比正常年份加深。(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13-06-04)
高大治,王宁,王好忠,刘进忠[7](2012)在《声强干涉结构监测浅海温跃层深度起伏》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海声场声强谱存在干涉结构,在声源和接收器固定的情况下,声强干涉谱与海洋环境参数存在对应关系.应用声强干涉结构信息监测浅海温跃层深度起伏,在温跃层初始深度已知的情况下(温盐深仪或声速仪测量得到),利用单水听器记录宽带信号干涉谱的时变结构反演得到浅海温跃层深度随时间变化.数值仿真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应用于05黄海内波与锋面声传播起伏实验(AEYFI-05:Acoustics Experiment of Yellow Sea Oceanic Front and Internal Waves2005)数据.考虑传播路径的水平变化特性,引入绝热近似修正使得反演精度明显提高,温跃层深度起伏反演结果与温度链实测结果吻合良好.该方法可用在夏秋季环境下的强温跃层深度时变特征监测.(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期刊2012年02期)
兰健,鲍颖,于非,孙双文[8](2006)在《南海深水海盆环流和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受南海季风和复杂地形的影响,南海环流场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和明显的季节变化,同时此海域又是中尺度涡多发海域,这些特征必然对南海温跃层深度的水平分布及季节变化有显着影响。首先,基于GDEM(General-ized Digital Environmental Model)的温、盐资料和利用P矢量方法计算并分析了南海的表层环流和多涡结构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南海温跃层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南海环流和多涡结构对南海温跃层具有显着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科学进展》期刊2006年04期)
张秀芝,李江龙,王东晓[9](2001)在《热带海洋温跃层深度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关系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了 1 975~ 1 999年南海夏季风强度指数 ,针对季风强、弱年进行太平洋至印度洋 2 0℃等温面的深度 (温跃层深度 )距平场合成分析 ,得到强、弱季风年温跃层深度距平的 4种分布形式 .使用历年季风强度指数与各月温跃层深度距平作相关计算 ,发现孟加拉湾和赤道中太平洋的深度距平与季风强度具有很好的正相关 ,台湾以东海域呈较高的负相关 ,可作为季风预测的重要因子 .(本文来源于《海洋学报(中文版)》期刊2001年03期)
王吉良[10](1998)在《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温跃层深度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温跃层作为研究海水叁维空间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逐渐成为古海洋学研究的一个热点。最近,Andreason和Ravelo利用太平洋中的189个表层样品,根据其中的浮游有孔虫组合,结合现代的温跃层深度的分布情况进行数学分析,建立了计算温跃层深度的转换(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1998年03期)
温跃层深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1986-2008年的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再分析产品(CORA)气候平均海温资料,分别运用S-T法、垂向梯度法和最大曲率点3种温跃层定义计算了南海温跃层上界深度,揭示了南海温跃层季节变化特征。对3种不同定义确定的温跃层上界深度进行比较发现:采用不同定义计算南海温跃层上界深度存在差异,S-T法确定的温跃层上界深度最浅,垂向梯度法其次,最大曲率点法最深;在深水区(水深>200 m)运用S-T法计算的温跃层上界深度与垂向梯度法的结果比较一致,都与实际温跃层深度符合较好;在浅水区(水深<200 m),垂向梯度法和最大曲率点法可以准确判定无跃区,但对于温跃层深度计算,3种定义误差均较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跃层深度论文参考文献
[1].高晓倩,方越,祖永灿,塔娜,刘宝超.热带太平洋温跃层深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原因[J].海洋科学进展.2016
[2].姜波,吴新荣,丁杰,张榕.南海温跃层深度计算方法的比较[J].海洋通报.2016
[3].高晓倩.热带太平洋温跃层深度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原因[D].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2015
[4].方雪娇,王彩霞,徐佳佳.南海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J].海洋湖沼通报.2013
[5].苏博,刘琳,李奎平,高立宝,于卫东.印度洋赤道Kelvin波对安达曼海东部近岸温跃层深度的影响[J].海洋科学进展.2013
[6].方雪娇.南海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3
[7].高大治,王宁,王好忠,刘进忠.声强干涉结构监测浅海温跃层深度起伏[J].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2
[8].兰健,鲍颖,于非,孙双文.南海深水海盆环流和温跃层深度的季节变化[J].海洋科学进展.2006
[9].张秀芝,李江龙,王东晓.热带海洋温跃层深度与南海夏季风强度关系探讨[J].海洋学报(中文版).2001
[10].王吉良.冲绳海槽北部全新世温跃层深度的变化[J].第四纪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