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汉语方言的纵向研究

西北地区汉语方言的纵向研究

一、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之纵向考察(论文文献综述)

楚妍霞[1](2021)在《凉州方言词语与民俗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方言承载着一定的民俗文化,而民俗文化又体现着方言的内涵。凉州地处甘肃河西走廊地区,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重镇,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和特殊的方言习惯。近年来,对凉州方言本体的研究已渐趋成熟,对当地方言与民俗相结合的研究还有待补充和深入。论文以凉州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方言词语为研究对象,深入探求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并挖掘凉州方言词语与其民俗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横向比较和纵向分析两个角度对凉州方言民俗词语进行集中阐释,并探讨其所反映出的社会民众的思想观念及性格特征。文章共分为三个大的部分。引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凉州地理历史及其方言概况,其中涉及凉州方言的归属及当前的使用情况;其次梳理了全国方言与民俗、西北方言与民俗以及凉州方言与民俗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当前研究的成绩与不足;最后指出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意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法,并对其语料来源及当地方言音系作了详细的补充说明。正文部分分为四章内容。第一章研究的是凉州方言词语与人生礼仪文化,其中包括从怀孕、分娩到庆贺的生育礼仪,从婚前、结婚到婚后的婚姻礼仪以及从初丧、吊丧、发丧、安葬到祭祀的丧葬礼仪等,并结合具体的方言词语阐释说明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意义以及其中所反映的男尊女卑、封建迷信、重道重孝、趋吉避凶等思想观念。第二章研究的是凉州方言与饮食文化,主要从凉州方言中的日常饮食、节日饮食和饮食器具等词语来分析其民俗文化内涵。独特而精美的食物集中体现了当地特有的饮食习俗及生活风貌,同时也反映了凉州人热情淳朴的性格特征,而且进一步展现了饮食活动在情感交流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第三章研究的是凉州方言与服饰文化,主要是从头衣、体衣和足衣三个方面入手,从衣着方面反映出凉州人的精神面貌及文化心态,从中窥探出凉州人崇尚艰苦朴素、追求朴实自然的性格特征。第四章从凉州农业生产中的生产工具和生产习俗探究其民俗文化,揭示了自古以来凉州地区以农业为主导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人们思想性格及社会风气形成的影响,表现出凉州人任劳任怨、精炼能干的品质特征,同时还表现出人们对农事活动的重视以及科技的发展对当地农业生产变革所产生的影响。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点明了本次研究的收获与不足,论文认为:凉州方言是凉州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其本身也是构成凉州地域民俗文化不容忽视的元素之一。凉州民俗方言词语中蕴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是当地民俗文化的凝练和总结,集中展示了当地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性格特征等等,体现了人们创造掌握语言的能力。方言蕴涵的民俗文化在人们追求物质与精神生活的过程中不断丰富,但也有随着时代变化而消失的迹象。凉州方言民俗词语是凉州民俗文化的忠实记录者,也是研究凉州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因此凉州方言与民俗相结合的研究,既是对凉州方言的传承与保护,也能够更好地探究方言词语背后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

樊琛琛[2](2021)在《阳城方言“着”字句、“跟”字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阳城位于山西省东南部,阳城方言属晋语区上党片,极具地方特色。本文以山西阳城方言的“着”字句、“跟”字句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描写和分析,勾勒出两种句式的语言特色,并探讨“着”表示被动、“跟”表处置的语法化来源,从而充实阳城方言语法方面的研究。全文包括绪论和结语在内,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梳理了阳城和阳城方言的概况及特点,交代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对象和范围,并介绍本文的语料来源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着重描写阳城方言的“着”字句。分别对“着”字被动句和“着”字使役句的结构形式、句法成分、语义色彩进行描写,并与普通话进行比较,分析其句式的用法和特点。第三部分主要探讨阳城方言“着”的语法化过程。梳理“着”的历时发展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阳城方言“着”字的意义和用法,通过句法条件、语义转化等,推出其推衍路径应该为“附着——接触——放置——使役——使役、被动兼用——被动标记”,为被动标记“着”来源于使役义提供了方言佐证,丰富了阳城方言语法方面研究的个案。第四部分着重描写阳城方言的“跟”字句。对阳城方言“跟”字处置句的结构形式、句法特点和语用色彩进行描写,并与普通话进行比较。结构形式主要包括基本句式结构、省略句式结构、与被动句套用、代词复指式等;句法方面,宾语一般是有定的对象,谓语不能是光杆动词,能愿动词和否定副词的位序可以不固定等;语用方面,阳城方言“跟”字处置句用于处置、致使、责备、讽刺、夸张或者出乎意料等语义色彩。第五部分主要探讨阳城方言“跟”的语法化过程。梳理“跟”的历时发展和前人研究成果,结合阳城方言“跟”字的意义和用法,通过语义功能、句法环境等,得出阳城方言“跟”可能有三条语法化路径:一是名词、跟随动词(嫁给动词)>伴随介词(关联、比较)>连词;二是伴随介词>人物方向>(受益*)>处置;三是伴随介词>人物方向>处所方向>经由介词。第六部分是结语,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指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做出一些展望。

李红兰[3](2021)在《北非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以甘肃高校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跨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际学中重要的内容,也是全球跨文化语境中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值得展开深入研究。跨文化适应主要指个体进入一种全新的文化后所产生的一系列变化,包括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内容,是一种双向发展的动态过程。当个体离开自身所熟悉的环境而进入另一种文化环境时,不可避免地面临两种文化体系的碰撞,适应便是剥离与个体融为一体的文化记忆而重建一种秩序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平衡的过程。从个体角度而言,跨文化适应内部是一个复杂问题,旅居者具有不同的个体差异,其认知、情感与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表现出不同的适应状况,而研究者需要从不同的个体行为中分析其共同的特征,找出普遍性规律,从而解决旅居者面临的各种行为与心理问题。本研究选择甘肃各高校的北非留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量化研究与质性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一群体的饮食、语言与环境三个方面的适应情况展开调研。量化研究使用数据统计分析软件SPSS(25.0)版,通过描述性分析、差异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学生适应状况的各方面做出解释;质性研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形式,将语音转为文字,对语言材料进一步分析。基于调查研究,本文的结构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本章主要对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问题进行说明,并对本文所涉及的重点概念进行阐释。第二章聚焦于北非留学生的饮食适应,主要包括四个部分,分别为甘肃饮食文化介绍、北非留学生饮食适应总体现状描述、不同群体饮食适应的差异性分析、访谈结果与分析。第三章针对学生的语言适应展开分析,主要分为课堂语言、人际交往语言与公共语言环境三个方面。首先对甘肃特别是兰州的语言文化介绍,其次为北非留学生语言适应总体现状描述与不同群体语言适应的差异性分析,并对课堂语言、人际交往语言和公共语言环境适应之间的相关性进行阐释,最后是访谈结果与分析。第四章聚焦于环境适应,并将其分为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共包括五部分。分别为甘肃地理文化环境介绍、北非留学生环境适应总体现状描述、不同群体适应性差异分析、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适应的相关性分析以及访谈结果与分析。第五章为北非留学生在甘肃高校中的跨文化适应成因与影响因素分析,并针对其原因与影响因素从城市、高校与学生方面提出建议。第六章为结语,在进一步阐释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可取之处以及未来展望的同时也提出论文最终的落脚点:跨文化适应研究并非为了彰显差异,而是寻求人类共性,消除误解,促进共同发展。通过调查发现,北非学生在甘肃高校的跨文化适应状况相对良好,总体倾向于“满意”,并以融合性的适应模式为主,饮食适应与环境适应略好于语言适应。北非国家70%以上的人信奉伊斯兰教,在宗教信仰、饮食习惯以及日常行为等方面有较多禁忌,这些禁忌是北非留学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饮食方面,北非国家多以面包为主食,口味偏清淡,所以与甘肃饮食习惯存在较多差异,但西北各类面食在北非留学生中接受度较高,均表示非常喜欢。语言方面,甘肃处于西北方言区,各地方言差异较大,导致留学生与当地的人际交往语言出现不少问题。汉语与阿拉伯语在本质上属于两种不同语系,汉语为孤立语,而阿语为屈折语,无论是语音还是语法都存在较多差异,使得两种语言运用以及各自所承载的文化也呈现出不同的差异。环境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自然环境中,北非国家大部分为热带气候,即使最冷时也在15度以上,而甘肃由于其特殊地理位置,冬天多为零下摄氏度,成为学生的一大适应难点。另外,由于甘肃各地穆斯林数量较多,在宗教与饮食方面为北非留学生提供了较多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所以总体来讲,北非留学生在甘肃高校的文化适应问题较小。在进一步探索中,本研究认为地域文化差异与阻隔、高校与学生之间信息不对称是北非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的主要成因,而人格、留学动机与人口统计学因素,身份认同、社交媒体是影响其跨文化适应的内外部因素。

丁斯甘[4](2021)在《《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通报》(T’oung Pao)创刊于1890年,是一份颇具影响力的专业汉学刊物,其中刊载了大量关于中国研究的论文与书评,具有很高的汉学研究价值。期刊如实反映出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沙畹、伯希和等法国着名汉学家的治学策略,是法国汉学史的缩影和真实写照。通过梳理期刊1890-1944年的论文、书评、纪事信息,对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作整体认识的尝试。文章首先重建《通报》的总体办刊背景,包括期刊19世纪法国在华活动、19世纪法国专业汉学的建立、出版技术的更新、交通运输条件等多方面因素。文章逐一分析《通报》与其前身《远东杂志》的承接关系、《通报》的期刊定位栏目设置、期刊主编对《通报》办刊的影响、《通报》的发行情况、撰稿人群体等基本情况。从研究领域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主题索引”为依据,整理《通报》自1890-1944年的各类文章,证明《通报》对汉学各领域都有涉猎,每个领域的研究程度各不相同,专业汉学不断深入又相互隔绝的特点。从研究地区角度考察,以《通报》的《补充索引》中“地区索引”为依据,可以发现《通报》尤为关注西域地区和西藏地区的考察与研究,刊载的文章多以文献释读为主,通过文献进而深入其他研究领域,与法国汉学发展趋势一致。《通报》积极引入了西方历史语言学、语音学、考古学、碑铭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先进研究方法,充实汉学的研究领域,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20世纪上半期的法国专业汉学正如《通报》所显示的一样,研究涉及汉学领域各个方面,研究方法有了全新发展,法国专业汉学进入鼎盛时期并对20世纪后期的国际汉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积极使用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将碑铭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等新的研究方法引入汉学领域,积极与中国学界交往,学术自觉性不断加强,充分体现出沙畹、伯希和鲜明的个人学术特色,重点梳理沙畹与伯希和的文章、书评为法国汉学研究理清学术思路、推动法国汉学研究具有较大的参考意义。

冀晶娟[5](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吴丹丽[6](2020)在《基于词汇语音距离的汉语方言计算分析》文中认为本文收集248个汉语方言语档材料,以方言核心词的词汇语音形式为研究基础,以ASJP数据库计算模式为工作程序,计算248种汉语方言的语音相似度距离,形成距离矩阵并绘制汉语方言系统发育树图和系统发育网络图,观察分析248种汉语方言的距离远近与亲疏关系。通过比较研究,发现:汉语方言可以分为以晋方言和官话方言为代表的北方方言和以吴方言、客家话、赣方言、闽方言、平话和粤方言为代表的南方方言。北方方言中官话方言整体距离较近,方言差异较小,同质性较高,官话方言内部互相接触程度较深,区分下级次方言较难;晋方言分为山西省内晋方言和晋北、省外晋方言两支:山西省内晋方言因其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语言演变速度较慢,受周边方言影响较小,内部差异较大,同质性较低,另外山西省内晋方言与晋南方言亲缘关系更近;晋北、省外晋方言受周围官话方言影响较大,发展速度快,差异较小。南方方言整体距离较远,方言差异较大,同质性较低,其中闽方言和吴方言距离最远、差异最大,赣方言、徽语和湘方言过渡特征明显。平话与粤方言距离较近,其中相比于桂北平话,桂南平话与粤方言的相似程度更高;客家话与赣方言距离较近,有共同的分化节点,早期经历共同发展阶段,随后整齐分为两支,为独立发展演变的状态。

罗维玮[7](2020)在《甘肃景泰方言语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景泰县地处甘肃省中部,其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与兰州相接壤,北毗邻内蒙古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景泰方言内部存在明显的分歧,结合其地理特征和语音特点,主要分为西北和东南两片。本文选取景泰县喜泉、正路和红水为调查点,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主要以喜泉镇语音系统为研究对象,介绍景泰方言的语音特点。运用历时对比和共时比较法对景泰方言的语言系统进行全面分析和描写,从而展示景泰方言的语音特征。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景泰县人文概况以及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同时说明了本论文方言调查点选择原则、语料来源及发音合作人。第二章着重描写了景泰县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两字组连读变调规律。第三章罗列景泰方言的单字音表。第四章主要以表格的形式,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展现景泰方言与中古音的关系,从而进行历时的纵向观察。第五章着力于总结景泰方言内部异同特点总结,并将其与兰州方言进行比较,以展现景泰方言语音的共时演变状况。最后一章为结语,总结归纳景泰方言语音特点。

任彦艳[8](2020)在《陇东小片方位词研究》文中指出陇东地区位于甘肃省东部,陕甘宁三省交汇处。本文选取了陇东地区的陇东小片作为研究对象,描写了该方言片的方位表达及其所反映的空间特征,对这些方位表达在陇东小片中的意义和使用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描写,并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的方位词作了对比,以期为西北方言的研究提供材料。本文的正文部分包括六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第二章研究了陇东小片的基本方位词,第三章对陇东小片中趋向词表方位进行了描写和分析,第四章主要研究了陇东小片中身体部位词表方位,第五章对陇东小片方位表达的特点进行了概括,第六章是结语。各章节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陇东地区的地理特征和方言区划。按照新编《中国语言地图集》的划分,陇东地区的方言大部分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其内部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其次,从地理特征的角度分析了陇东地区方言的形成和发展。再次,对陇东小片的研究概况和基本特点做了简要的说明和概括。最后,总结了学界对于现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中的方位词的研究概况,介绍了本文研究的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主要介绍了陇东小片中的基本方位词。按照语素和方位义的不同对陇东小片中的“头”类方位词、方位词后缀“里”、“边”、“傍”以及表上、下义的方位词等进行了分析,主要描写了这些方位词在陇东小片中表达的方位义,并与普通话和其他汉语方言进行了简单的对比,然后对陇东小片基本方位词的表现形式、分布特点等进行了总结。第三章主要介绍了趋向动词表方位的用法。结合陇东地区的地形特征,对陇东小片中趋向动词表方位的两种形式,即“上、下、过+地名”和介趋结构“往/朝/向+趋向动词”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第四章以陇东小片中身体部位名词表方位的用法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本义及在方言中发展出的方位义。身体部位名词与空间方位有密切关系,在世界很多语言中都用方位介词与身体部位名词共同构成一个表示空间方位的词语,其中一些身体部位词语法化为空间指示词。第五章从地形、参照物两个方面对陇东小片中的方位表达的特点进行了描写和总结,分析得出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影响人们空间认知心理以及参照物的选择,反映在语言表达上就形成了陇东小片如今的方位表达系统。正文的结语部分,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总结出陇东小片的方位表达的形式丰富,除了常见的方位词,还有趋向动词和身体部位名词。在陇东地区不同地形区,这些方位表达的分布和使用情况有所差异,特定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人们的方向感,同一方位词在不同地区所指示的方位有所不同。

赵莎莎[9](2019)在《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腔作为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剧种,是整个梆子腔体系的代表。明清以来,生长于民间的传统秦腔经过长期演出实践,由无数民间艺人积累创造,形成了题材丰富、类型多样的剧目,承担着娱人娱神、祈福还愿、人际交往等多重社会功能,是西北地区民众性格、世俗人情、地域文化的集中展现。“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是一项牵涉面较广的课题,本文着力于在戏曲学研究视域下对传统秦腔剧目进行综合性、全面性考察,融传统秦腔剧目的基本特征、发展流变、创作形态、文学特色、舞台呈现、民俗文化、地域流播等多方面的研究于一体。本文从传统秦腔剧目的概况研究开始,从“概况”、“分类”、“命名”三方面对剧目进行系统梳理。重点聚焦剧目的创作形态演变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剧目的文学特色与舞台呈现,并延展到传统秦腔剧目在西北地区的流播。力图构建一个立体多元的传统秦腔剧目研究框架。第一章“传统秦腔剧目概况”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介绍,主要考辨传统秦腔剧目的出现时间,探析其生成机制、传承方式及剧本体制特征,分析民间艺人集体创作特征及创作阶段,研究代表性文人创作剧目的秦腔移植,统计剧目数量并梳理存目、存本情况。第二章“传统秦腔剧目分类”按研究视域的不同,从戏曲研究的常规视角和传统秦腔剧目的本体特征两个维度出发,对剧目的分类进行系统梳理与细化评述,总结剧目分类的价值与意义。第三章“传统秦腔剧目的命名”关注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内容,从剧目命名方式的多样性出发,重点分析纷繁复杂的多名与重名现象,探究传统秦腔剧目命名背后的民间性特质。第四章“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形态及其演变”是第五章“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与第六章“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的研究基础。第四章从演员中心制为主导的剧目创作形态出发,梳理传统秦腔剧目从口头剧本形态的路头戏到有固定文本形态的定本戏的嬗变轨迹。第五章分析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重点关注剧目文学与地域文化、民众心理之间的关系。探讨叙事共生体背景下剧目的多元化题材来源,分析英雄演义、世俗传奇和神怪故事这三种传统秦腔剧目的主要题材类型对秦人性格、西北民风、甘陕民俗等秦地文化的展现。探究传统秦腔剧目的故事内涵对民众心理的体现以及集体愿望的表达,分析传统秦腔剧目中王侯将相、英雄人物的塑造所体现出的平民阶层的想象特征,分析“同姓一家”心理主导下演出剧目的民俗禁忌。在上述论述基础上概括传统秦腔剧目所具备的俗文学特质,重点分析经典剧目《五典坡》与《打金枝》中的世俗民情展现。第六章研究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传统秦腔剧目的编演将舞台效果放在第一位,特技使用的目的是为了在舞台上艺术化地塑造人物、表现情绪、展现剧情。名角优秀的舞台表现力成就了一批经典剧目,二者之间形成了繁荣共生的关系。而传统秦腔剧目之所以适宜场上演出,和剧目所具备的剧场性密切相关。从南戏《琵琶记》与秦腔《铡美案》的对比分析可见,根植于民间的传统秦腔剧目具备更强的剧场性,更适合舞台演出。第七章是传统秦腔剧目的衍生研究。秦腔在西北地区的广泛流播使其具备了西北文化的共性特质,但不同地区依据不同的实际情况,秦腔班社和艺人在组织方式、擅演剧目上各有不同,剧目的流播也呈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传统秦腔剧目由此更为丰富多元。余论部分是传统秦腔剧目研究的延展性讨论。关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戏改工作对剧目造成的影响,并引入“戏曲剧种文化生态”的概念探讨新时期以来秦腔的命运。

张海荣[10](2019)在《正宁(榆林子镇)方言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正宁县隶属于甘肃省庆阳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正宁方言属于中原官话秦陇片陇东小片。本文以正宁(榆林子镇)方言语音为研究对象,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正宁县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及人口概况,正宁方言的研究现状,本选题的研究意义、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以及发音合作人等。第二章描写了正宁(榆林子镇)方言声韵调和同音字汇,并据此归纳出声韵配合规律,得出声韵调配合表。第三章在前两章的基础上,对正宁(榆林子镇)方言的音变现象进行了描写与分析。其中包括两字组连读变调、语法功能词的变调、文白异读等。两字组连读时,无论阴阳上去作前字还是后字,均有发生变调的情况;语法功能词“的、了、子、头”作后字时,根据四声的不同发生变调;文白异读表现为声母的异读、韵母的异读和声韵的异读;同时,榆林子镇方言中还存在合音、同化、异化等音变现象。第四章将正宁(榆林子镇)方言声韵调与北京话声韵调进行共时的比较,揭示正宁(榆林子镇)方言的语音特点。声母方面,榆林子镇方言比北京音多v、tθ、tθ‘、θ、t∫、t∫、∫‘、3、(?)、(?)共10个声母;韵母方面,榆林子镇方言比北京音韵母在数量上少2个,北京音中的o、y韵母在榆林子镇方言中统读(?)韵母;榆林子镇方言中零声母不与合口呼韵母相拼;声调方面,除阳平之外,阴平、上声和去声与北京音在调值与调型上均差异较大。第五章将正宁(榆林子镇)方言声韵调与以《切韵》为代表的中古音声韵调进行历时的比较,揭示正宁(榆林子镇)方言的音韵特点。声母方面,古全浊声母仄声今部分读送气声母,微母今读v声母,泥来母部分合流,疑母与影母合流,云母和以母也合并为一组,精组和见晓组在今细音前读音不同,古知系声母字读音分化为三组:ts组、ts组和t∫组,日母分化为z、3、(?)共3个声母;韵母方面,果开一、果合一见系与咸山宕摄开口一等入声大多数字今韵母合流,均读u(?)韵母,遇合三知系与止开三庄章组今韵母合流,均读1韵母,止开三帮组字今大部分读i韵母,流摄帮系有一部分字的韵母今读为效摄韵母,效摄开口一等豪韵帮母个别字读成流摄韵母;声调方面,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古清和古次浊入归阴平,古全浊入阳平。此外,我们对榆林子镇方言中不符合语音演变规律的例外字进行了整理,并对造成例外的原因作了简单的分析,以便往后进一步研究。第六章是结语,综合以上几个方面的描写与分析,对正宁(榆林子镇)方言的语音特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二、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之纵向考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之纵向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1)凉州方言词语与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凉州地理历史及其方言概况
    (二)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对象、意义及方法
    (四)语料来源及方言音系
一、凉州方言词语与人生礼仪文化
    (一)凉州方言词语与生育礼仪文化
        1.怀孕
        2.分娩
        3.庆贺
    (二)凉州方言词语与婚姻礼仪文化
        1.婚前
        2.结婚
        3.婚后
    (三)凉州方言词语与丧葬礼仪文化
        1.初丧
        2.吊丧
        3.发丧
        4.安葬
        5.祭祀
    (四)小结
二、凉州方言词语与饮食文化
    (一)凉州方言与日常饮食文化
    (二)凉州方言与节日饮食文化
    (三)凉州方言与饮食器具文化
    (四)小结
三、凉州方言词语与服饰文化
    (一)凉州方言与头衣文化
    (二)凉州方言与体衣文化
    (三)凉州方言与足衣文化
    (四)小结
四、凉州方言词语与农业生产文化
    (一)凉州方言与生产工具文化
    (二)凉州方言与农业生产习俗
    (三)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2)阳城方言“着”字句、“跟”字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阳城概况
    (二)研究概况
    (三)研究目的及意义
    (四)研究对象及范围
    (五)语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阳城方言“着”字句
    (一)“着”字被动句
        1.结构形式
        2.句法成分
        3.语义色彩
    (二)“着”字使役句
        1.结构形式
        2.句法分析
        3.语义分析
    (三)“着”字被动句与使役句的分辨
        1.句法分析
        2.语义分析
        3.歧义分辨
    (四)与普通话的比较
        1.阳城方言“着”字被动句与普通话“被”字句的比较
        2.阳城方言“着”字使役句与普通话使役句的比较
    小结
二、阳城方言“着”的语法化
    (一)历时梳理
        1.春秋战国
        2.魏晋南北朝时期
        3.隋唐五代
        4.宋代
        5.元代
        6.明代
        7.清代
    (二)阳城方言“着”字的意义和用法
        1.助词“着”
        2.动词“着”
        3.介词“着”
    (三)阳城方言“着”的语法化过程
        1.主要观点
        2.语义基础
        3.句法条件
        4.语法化过程
    小结
三、阳城方言“跟”字句
    (一)“跟”字处置句
        1.结构形式
        2.句法特点
        3.语义分析
    (二)与普通话的比较
        1.相同点
        2.不同点
    小结
四、阳城方言“跟”的语法化
    (一)历时梳理
        1.汉代
        2.隋唐五代
        3.宋代
        4.元代
        5.明代
        6.清代
    (二)阳城方言“跟”字的意义和用法
        1.名词“跟”
        2.动词“跟”
        3.介词“跟”
        4.连词“跟”
    (三)阳城方言“跟”的语法化过程
伴随介词(关联、比较)>连词'>1.名词、跟随动词(嫁给动词)>伴随介词(关联、比较)>连词
人物方向>(受益*)>处置'>2.伴随介词>人物方向>(受益*)>处置
人物方向>处所方向>经由介词'>3.伴随介词>人物方向>处所方向>经由介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阳城方言用字表
附录B 阳城方言调查例句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3)北非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以甘肃高校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设计
第二章 饮食适应
    2.1 甘肃饮食文化特色
    2.2 饮食适应总体分析
    2.3 饮食适应差异性分析
    2.4 访谈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第三章 语言适应
    3.1 甘肃语言与文化
    3.2 语言适应总体分析
    3.3 语言适应差异性分析
    3.4 访谈结果与分析
    3.5 小结
第四章 环境适应
    4.1 甘肃地理文化环境
    4.2 环境适应总体分析
    4.3 环境适应差异性分析
    4.4 访谈结果与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北非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成因与影响因素分析
    5.1 成因分析
    5.2 影响因素
    5.3 建议
第六章 结语
    6.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启示
    6.2 本研究的可取之处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北非来华留学生在甘肃高校的跨文化适应调查问卷
    访谈提纲
附录二 跨文化适应相关图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4)《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及意义
    二、概念界定与研究范围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第一章 《通报》创立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文化格局
        一、19 世纪中后期法国在中国的活动
        二、19 世纪后期的实践性汉学家
    第二节 19 世纪法国本土的汉学格局与《通报》的创立
        一、19 世纪法国专业汉学机构和汉语教学
        二、《通报》的创立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通报》概况
    第一节 《通报》的前身——《远东杂志》
        一、考狄的《远东杂志》概况
        二、《远东杂志》的文章梳理
        三、《远东杂志》与《通报》
    第二节 《通报》概况
        一、《通报》的关注范围
        二、《通报》的栏目设置
        三、《通报》的历任主编
        四、《通报》的发行情况
    第三节 《通报》的作者群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通报》的内容(上)——《补充索引》中的主题研究
    第一节 《通报》目录索引中的研究主题分布
        一、《通报》目录索引
        二、《通报》的主题内容与研究领域分布
        三、《通报》汉学主题分类
    第二节 《通报》的文献学研究
        一、语言比较研究
        二、碑铭及各种考古材料的使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通报》的内容(下)——《补充索引》的地区研究
    第一节 《通报》西域地区研究
        一、西域地区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域史地探险纪事
    第二节 《通报》的“Tibet”研究
        一、“Tibet”文章分类
        二、《通报》西藏探险纪事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通报》的发展与20 世纪上半期的法国汉学
    第一节 《通报》汉学地位的确立
        一、《通报》的撰稿人特征
        二、《通报》的汉学定位
        三、开放的汉学交流平台
        四、《通报》的影响力
    第二节 20 世纪上半期法国专业汉学的发展
        一、专业汉学范围的专精
        二、研究领域的拓展和深入
        三、不断完善的研究方法和持续加强的学术自觉
        四、法国学界与中国学界的交往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6)基于词汇语音距离的汉语方言计算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汉语方言比较研究现状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第一节 研究材料
    第二节 研究程序及算法
        2.2.1 ASJP数据库计算模式
        2.2.2 编辑距离算法
    第三节 理论模型
        2.3.1 系统发育树
        2.3.2 系统发育网络图
第三章 汉语方言语档系统发育树分析
    第一节 汉语方言系统发育树描述
        3.1.1 汉语方言系统发育树总体情况
        3.1.2 官话区内部距离
        3.1.3 闽、吴、徽、湘等方言距离
    第二节 晋方言内部距离及与官话的关系
        3.2.1 晋方言内部距离
        3.2.2 晋南方言与晋方言的关系
        3.2.3 晋北及省外晋方言与晋中方言、官话方言的关系
    第三节 客家话、赣方言内部距离及相互关系
        3.3.1 客家话内部距离
        3.3.2 赣方言内部距离
        3.3.3 客家话与赣方言的关系
    第四节 平话内部距离及与粤方言的关系
        3.4.1 平话内部距离
        3.4.2 平话与粤方言关系
第四章 汉语方言语档系统发育网络图分析
    第一节 汉语方言系统发育网络图描述
    第二节 北方方言语档接触情况及分析
        4.2.1 晋方言接触情况及分析
        4.2.2 官话方言接触情况和分析
    第三节 南方方言语档接触情况及分析
    第四节 以分区结果为基础的汉语方言距离比较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甘肃景泰方言语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景泰县人文概况
    1.2 研究现状、意义及方法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 方言调查点及发音合作人
        1.3.1 方言调查点
        1.3.2 发音合作人
        1.3.3 特殊符号
第一章 景泰方言音系及连读变调
    1.1 景泰方言音系
        1.1.1 声母
        1.1.2 韵母
        1.1.3 单字调
    1.2 景泰方言音系特点
        1.2.1 声母特点
        1.2.2 韵母特点
        1.2.3 声调特点
    1.3 景泰县方言单字音表
    1.4 景泰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及特点
        1.4.1 景泰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
        1.4.2 景泰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特点
第二章 景泰方言同音字汇
第三章 景泰方言与中古音的比较
    3.1 声母比较
        3.1.1 古全浊声母今读
        3.1.2 端精见组合流和泥来母的演变
        3.1.3 知庄章组及日母今读
        3.1.4 疑影微母字今读
        3.1.5 见系开口二等字的演变
        3.1.6 今声母来源表
    3.2 韵母比较
        3.2.1 阴声韵今读
        3.2.2 韵尾的脱落
        3.2.3 韵类的合并
        3.2.4 今韵母来源表
    3.3 声调比较
        3.3.1 单字调的演变
        3.3.2 入声的归并
第四章 景泰方言内部比较以及与兰州方言比较
    4.1 景泰方言内部比较
        4.1.1 声母的比较
        4.1.2 .韵母的比较
        4.1.3 声调的比较
    4.2 景泰方言与兰州方言比较
        4.2.1 声母的比较
        4.2.2 韵母的比较
        4.2.3 声调的比较
    4.3 景泰方言语音特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8)陇东小片方位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陇东地区概况
        1.1.1 地理特征与方言区划
        1.1.2 陇东小片的特点及研究概况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和意义
    1.3 研究方法和材料来源
第2章 陇东小片基本方位词
    2.1 “头”类方位词在陇东小片中的意义
        2.1.1 表“上”义
        2.1.2 表“前”义
        2.1.3 表“里”义
        2.1.4 方位词后缀“首”
    2.2 方位词后缀“里”
    2.3 边、傍
        2.3.1 边
        2.3.2 傍
    2.4 “上”“下”义方位词
        2.4.1 方位词“上”、“下”在陇东小片中的虚化
        2.4.2 “地上”与“地下”
        2.4.3 底
    2.5 小结
        2.5.1 陇东小片中基本方位词的表现形式
        2.5.2 陇东小片基本方位词的句法功能和意义
        2.5.3 陇东小片基本方位词的分布
第3章 趋向动词表方位
    3.1 陇东小片中的趋向动词
    3.2 趋向动词表方位
        3.2.1 “上、下、过+地名”指示方位
        3.2.2 “来”和“去”
    3.3 介趋结构表方位
        3.3.1 进、出
        3.3.2 过
        3.3.3 回
        3.3.4 起
        3.3.5 开
    3.4 复合趋向动词表方位
第4章 身体部位名词表方位
    4.1 身体部位名词与空间方位关系的研究
    4.2 陇东小片中身体部位名词表方位
        4.2.1 掌
        4.2.2 背
        4.2.3 腰、肚
        4.2.4 脚
    4.3 从表方位到表时间
第5章 陇东小片方位表达的特点
    5.1 不同地形区方位表达
    5.2 参照物的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传统秦腔剧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传统秦腔
        2、剧目与剧本之辨析
        3、研究范围
    三、研究综述
        1、秦腔剧种演变史研究
        2、传统秦腔文学研究
    四、文献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来源
        2、研究方法
第一章 传统秦腔剧目概况
    第一节 剧目出现时间
        一、明初说
        二、明中叶说
        三、剧目出现时间推测
    第二节 剧目生成机制、传承方式及剧本体制
        一、生成机制
        二、传承方式
        三、花雅之争背景下传统秦腔剧本体制的定型
    第三节 民间艺人与集体创作
        一、创作主体及创作特征
        二、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阶段
    第四节 清代剧作家李芳桂“十大本”与秦腔移植
        一、李芳桂生平及“影戏”简述
        二、“十大本”及其秦腔移植
    第五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数量与现存情况
        一、剧目数量
        二、现存情况
第二章 传统秦腔剧目分类
    第一节 戏曲研究常见分类标准
        一、体制规模
        二、角色行当
        三、题材类型
        四、演出习俗
        五、其他分类方式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研究主流分类标准
        一、故事朝代
        二、版本形态
        三、禁演与否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分类的意义
        一、故事题材丰富广泛
        二、传统秦腔演出繁盛
        三、传统秦腔作为独立剧种的成熟性
第三章 传统秦腔剧目命名
    第一节 命名方式
    第二节 多名与重名之探析
        一、一剧多名(同目异名)
        二、多剧一名(同名异目)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命名的民间性特质
        一、口语化、通俗化
        二、类型化
第四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创作形态及其演变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创作的原始形态:路头戏
        一、从台州戏班的路头戏讲起
        二、秦腔剧目创作的原始形态:路头戏
    第二节 民间艺人对演出剧目的整理:演出抄本
        一、演出抄本产生的背景
        二、演出抄本的三种类型
    第三节 经典剧目的书坊刻印本与定本戏
        一、经典剧目刻印本:曲词固定的定本戏
        二、定本戏评述
第五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文学特色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题材分析
        一、“叙事共生体”与多元化题材来源
        二、题材类型与秦地文化之关系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民众心理表达
        一、类型戏故事内涵:世俗心理的表达
        二、平民化王侯英雄:草根阶层的想象
        三、“同姓一家”的民众心理与民俗禁忌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的俗文学特质
        一、俗文学特质概说
        二、个案分析:《五典坡》与《打金枝》中的世俗民情
第六章 传统秦腔剧目的舞台呈现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与表演特技
    第二节 经典剧目与名角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与场上演出
        一、“填词之设,专为登场”
        二、对比研究:南戏《琵琶记》与秦腔《铡美案》
第七章 传统秦腔剧目在西北地区的流播
    第一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陕西的流播
        一、中路秦腔(西安乱弹)
        二、东路秦腔(同州梆子)
        三、南路秦腔(汉调桄桄)
        四、西路秦腔(西府秦腔)
    第二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甘肃的流播
        一、中路秦腔
        二、东路秦腔
        三、南路秦腔
    第三节 传统秦腔剧目在新疆、宁夏、青海等地流播
        一、新疆秦腔
        二、宁夏秦腔
        三、青海秦腔
余论
    一、戏改对传统秦腔剧目的影响
        1、西北地区传统秦腔剧目审查与整理工作报告
        2、戏改的影响
    二、新时期以来秦腔的命运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正宁(榆林子镇)方言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正宁县概况
        1.1.1 地理位置
        1.1.2 历史沿革
        1.1.3 人口概况
    1.2 研究现状
        1.2.1 甘肃方言语音研究概述
        1.2.2 正宁方言归属及语音研究概述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方法
    1.5 发音合作人
    1.6 特殊符号说明
2 正宁(榆林子镇)方言声韵调和同音字汇
    2.1 声韵调
        2.1.1 声母
        2.1.2 韵母
        2.1.3 声调
    2.2 同音字汇
    2.3 声韵调配合关系
        2.3.1 声韵配合关系
        2.3.2 声韵调配合表(单字音表)
3 正宁(榆林子镇)方言的音变
    3.1 语流音变
        3.1.1 两字组连读变调
        3.1.2 语法功能词变调
        3.1.3 合音
        3.1.4 同化
        3.1.5 异化
    3.2 文白异读
        3.2.1 声母的异读
        3.2.2 韵母的异读
        3.2.3 声韵均异读
4 正宁(榆林子镇)方言语音与北京话语音的比较
    4.1 声母的比较
    4.2 韵母的比较
    4.3 声调的比较
5 正宁(榆林子镇)方言语音与中古音的比较
    5.1 声母的比较
    5.2 韵母的比较
    5.3 声调的比较
    5.4 例外字
        5.4.1 声母例外字
        5.4.2 韵母例外字
        5.4.3 声调例外字
        5.4.4 例外字成因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硕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致谢

四、西北地区汉语方言之纵向考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凉州方言词语与民俗文化研究[D]. 楚妍霞. 延安大学, 2021(12)
  • [2]阳城方言“着”字句、“跟”字句研究[D]. 樊琛琛.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3]北非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 ——以甘肃高校为中心的考察[D]. 李红兰. 兰州大学, 2021(02)
  • [4]《通报》与20世纪上半期法国汉学[D]. 丁斯甘. 兰州大学, 2021(09)
  • [5]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6]基于词汇语音距离的汉语方言计算分析[D]. 吴丹丽.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甘肃景泰方言语音研究[D]. 罗维玮. 青海师范大学, 2020(06)
  • [8]陇东小片方位词研究[D]. 任彦艳.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9]传统秦腔剧目研究[D]. 赵莎莎.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正宁(榆林子镇)方言音系研究[D]. 张海荣.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西北地区汉语方言的纵向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