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纪念性园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纪念性园林,白园,空间营造
纪念性园林论文文献综述
张跃伟,陈茜,李楠[1](2019)在《以洛阳白园为例浅析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纪念性园林以怀缅、纪念历史人物,记录历史事件为主要目的,常采用直述或抽象的叙事性设计手法。洛阳白园是依托白居易墓冢建设而成的纪念性园林。为了更好地展示白居易的文化、思想和精神,白园采用多样的叙事性设计手法进行表达。该文对白园这一纪念性园林进行了研究,并从观瞻序列、山水格局、楹联匾额和园林君子比德思想四个方面对其纪念性园林空间营造的特点进行了剖析。(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05期)
郑永莉,高飞,王婷婷,徐潇[2](2018)在《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探索——以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园景观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园景观设计为例,通过研究其历史背景、整体设计和功能分区,探索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问题,重点分析了文脉、人脉、水脉、绿脉等4项纪念性园林设计理念,提出了空间创造、景观营造、功能打造、精神塑造等4项设计要点。(本文来源于《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王智勇,李纯[3](2018)在《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探讨——以李时珍陵园景区规划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纪念性园林是风景园林学中一类特殊的设计类型,贯穿于整个风景园林发展历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表现出人文主义的当代特征。李时珍陵园依托"李时珍传说"与《本草纲目》的文化积淀,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该文基于李时珍陵园景区规划设计实践,探讨纪念性园林地域性与普适性的设计模式。(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8年09期)
房赛赛,张乘风[4](2018)在《景观体验在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纪念性园林中人的体验角度出发,通过探讨人在纪念性景观中的体验行为和方式表达问题,努力寻求纪念性景观空间下人们心理需求的设计方法,不断探索人性化与纪念景观的有机统一,强调场所塑造与情感意向是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的关键。(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8年06期)
宋金[5](2016)在《纪念性园林的景观功能拓展研究——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室外环境改造设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着成就,但在红色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却相对滞后。为了更好地发挥缅怀伟人、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开展廉政教育等作用,市委、市政府决定提升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周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本文首先对纪念性园林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从景观功能拓展的角度探讨纪念性场馆园林设计,并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项目建成后对提升纪念馆游客的承载力和接待能力、完善纪念馆文化服务功能等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9-23)
马本和,王英[6](2016)在《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古至今,人类对植物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古人造园常寄情于植物,寓义赋景、陶冶情操。在现代纪念性景观中,植物也是极其重要的设计元素,在营造纪念氛围和发挥生态效益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工业设计》期刊2016年04期)
全利[7](2016)在《论川西祠宇园林的纪念性氛围营造——以杜甫草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川西祠宇园林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重要类型,也是川西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杜甫草堂为例,从构成园林物质环境的建筑、山水、花木园林造景叁要素入手,结合对杜甫其人其诗等精神文化要素的研究,探讨杜甫草堂纪念氛围的营造特色与手法,以期为川西园林研究和现代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装饰》期刊2016年03期)
单良,段蕾,王义君,邵峰,闫鹏飞[8](2016)在《纪念性园林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以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景观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驻马店市杨靖宇将军纪念馆园林植物的实地调查,查阅纪念性园林文献资料、驻马店市植物文化等相关资料,对纪念性园林植物种类,植物应用方式进行分析,总结了驻马店市纪念性园林常见植物种类,植物选择的特点及应用方式,探讨了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景观区植物应用的成功之处以及纪念性园林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本文来源于《现代园艺》期刊2016年01期)
刘雨逍[9](2015)在《西蜀名人纪念园林及其纪念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植根于西蜀地区的西蜀名人纪念园林,是其历史文化土壤的产物,也在中国古典园林建设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主要通过对西蜀名人纪念园林的研究现状、分布情况、主要类型和代表园林作出分析,探讨纪念性在西蜀名人纪念园林中的作用和地位。(本文来源于《住宅与房地产》期刊2015年19期)
戴婕娉[10](2015)在《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在带有纪念性意义的园林都有“伦理教化”、“传承文明”和“引导思考”的社会功能,因此也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具体展现形式,也是精神和历史的结合。“纪念”是人类的一种情感,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园林,以其特有的功能与艺术内涵为人类留下的珍贵历史遗产。彼得·沃克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景观大师之一,作品分布在世界各地,在园林界有着巨大的贡献,彼得·沃克通过各种形式和工作,创造出充满意义和值得留恋的室外空间。本文以“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研究”为题,主要目的是以纪念的角度作为基本出发点来对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作品的主题、叙事、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进行深度的研究与探讨,再通过搜集文献和分析案例的方法,最后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出其主题的类型和表达方式;叙事的方法;空间形态的构成以及作品中运用到的设计手法,从而对我国今后的纪念性园林设计有所借鉴。本文通过对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作品研究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通过归纳纪念性园林的主题,结合彼得·沃克的园林作品的纪念性园林主题类型有:事件型、人物型、陵墓型叁大主题;彼得·沃克在其纪念性园林中的主题表述方式有:象征和隐喻两种,并通过数字象征和朝向象征展现出来;(2)彼得·沃克对纪念性这一主题明确的园林形式拥有自己的叙事方式,分析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作品——9.11国家纪念馆中利用记载史实和追求永恒阐述了9.11国家纪念馆的叙事背景,又通过分析得出有静态叙事和动态叙事两种叙事手法。(3)通过分析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空间组合形态的构成得出有叁种空间序列:轴线式、分散式、阶梯式;在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中的空间要素有硬质要素和软质要素;空间组合形态的手法有对接与错接、层次与参透、引导与暗示、过渡与衔接。(4)彼得·沃克通过空的联想、平的对比、少就是多叁种设计手法打造独特的纪念性园林空间。希望可以通过以上分析的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的结论能够为我国今后的纪念性园林设计提供更好的借鉴和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5-06-01)
纪念性园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园景观设计为例,通过研究其历史背景、整体设计和功能分区,探索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问题,重点分析了文脉、人脉、水脉、绿脉等4项纪念性园林设计理念,提出了空间创造、景观营造、功能打造、精神塑造等4项设计要点。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纪念性园林论文参考文献
[1].张跃伟,陈茜,李楠.以洛阳白园为例浅析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J].华中建筑.2019
[2].郑永莉,高飞,王婷婷,徐潇.纪念性园林景观设计探索——以中国青年志愿垦荒纪念园景观设计为例[J].林业科技.2018
[3].王智勇,李纯.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探讨——以李时珍陵园景区规划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18
[4].房赛赛,张乘风.景观体验在纪念性园林规划设计中的研究[J].美术大观.2018
[5].宋金.纪念性园林的景观功能拓展研究——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室外环境改造设计为例[C].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2016
[6].马本和,王英.中国古典园林植物造景手法在现代纪念性园林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16
[7].全利.论川西祠宇园林的纪念性氛围营造——以杜甫草堂为例[J].装饰.2016
[8].单良,段蕾,王义君,邵峰,闫鹏飞.纪念性园林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以杨靖宇将军纪念馆景观区为例[J].现代园艺.2016
[9].刘雨逍.西蜀名人纪念园林及其纪念性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5
[10].戴婕娉.彼得·沃克的纪念性园林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