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质特异性论文_余丹,邹成义,李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质特异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基质,特异性,烷烃,蛋白酶,污泥,突变,诱导。

基质特异性论文文献综述

余丹,邹成义,李斌[1](2013)在《禽类蛋壳基质特异性蛋白——ovocleidin-17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ovocleidin-17(OC-17)是第1个被分离和鉴定出的禽类蛋壳基质所特有的蛋白质,在禽类蛋壳基质方解石晶体的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能与蛋壳的抗菌作用有关。本文综述了OC-17的分子结构、同源蛋白质及其生理功能,并对OC-17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盛亮[2](2004)在《根虫瘟霉基质特异性胞外蛋白酶的诱导表达及与毒力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胞外蛋白酶是昆虫病原真菌入侵寄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毒力因子,在降解表皮结构蛋白、激活酚氧化酶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不同种类的胞外蛋白酶具有不同的基质特异性,对不同的寄主也表现为不同的毒力。本研究通过转寄主各世代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菌株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毒力测定、各世代菌株在不同培养液中蛋白酶种类和活力的检测及其与毒力的关联分析,发现了寄主基质对菌株毒力相关胞外蛋白酶的诱导作用,初步探明了菌株在适应新寄主过程中毒力变化的部分机制,明确了基质特异性胞外蛋白酶在提高菌株毒力方面的重要地位。 菌株的转寄主传代及毒力变化 经F99101和ARSEF1342两菌株分别以各自的最适剂量接种后,小菜蛾的死亡率均大幅上升。F99101致死的虫尸很少弹射分生孢子,未能成功传代;在少数虫尸体内发现有大量休眠孢子,证明小菜蛾体内的基质不适合菌株F99101的发育与繁殖;ARSEF1342的原始菌株R_0致死的部分虫尸体表密布分生孢子梗,并向周围弹射大量分生孢子,以此可逐代分离出菌株R_1~R_4,且随着传代的进行,菌株对小菜蛾的毒力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经过四代次的适应,在250个分生孢子/mm~2的接种剂量下,菌株接种小菜蛾后8d内的累计死亡率由原来的14.9%升至27.3%;小菜蛾死亡高峰出现的时间也由原先的第5d提前至第2d,说明菌株对新寄主的入侵有所上升。 胞外蛋白酶系的诱导表达及与毒力的关联 不同寄主来源菌株在萨氏培养液中产生的胞外蛋白酶各不相同。ARSEF1100、ARSEF1136和ARSEF2699均有分子量为162kD的保守条带,ARSEF1100另外还有153kD和较微弱的148kD两条基质特异性蛋白酶,而ARSEF1136和ARSEF2699仅分别有153kD和148kD一条带;而F99101则产生218kD和207kD的两种蛋白酶。菌株的总酶活与对小菜蛾的毒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如产酶水平最低的ARSEF1342对小菜蛾的毒力显着低于其它菌株,产酶高峰与寄主死亡高峰间也存在对应关系,但两者的相关性未达显着水平(r=0.76)。在萨氏培养液中,ARSEF1342原始菌株(R_0)经转寄主传代培养后,丢失了原有的148kD条带,只产生162kD和153kD两条蛋白酶条带,其中153kD条带随着转寄主传代数增加逐步趋于明显。以小菜蛾虫尸粉培养液诱导菌株产酶,也产生相同的效果。而在菜粉蝶虫尸粉培养液的诱导下,148kD重新产生并大量表达。该现象说明菌株在不同寄主基质的特异性诱导下,能根据需要对蛋白酶系采取选择性表达。不同的蛋白酶系与菌株对寄主的毒力间的相关性大相径庭。在萨氏培养液中,两者相关系数为0.784;在小菜蛾虫尸粉培养液中,两者极显着正相关(r一0.9763,F=61 .1 786,p<0.01)。而在菜粉蝶虫尸粉培养液中,两者相关性较差(r=0.3675,F=O.4684,尸=0.5429)。这证明了各种蛋白酶在面临不同寄主时的作用和地位会有变化,只有基质特异性蛋白酶对毒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菌株能在转寄主过程中逐渐增加针对新寄主的基质特异性蛋白酶的表达,从而更适应对新寄主的入侵及致病。(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4-05-01)

叶芬霞,李颖[3](2002)在《有机废物两相厌氧消化的基质特异性及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两相厌氧消化在各种有机废物处理上的基质特异性和应用 ,简要分析了两相厌氧消化的研究动态 ,并指出了当前两相厌氧消化在有机废物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沼气》期刊2002年03期)

孙国凤[4](1993)在《基质特异性酯酶立体构造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天野制药公司与加拿大 Alberta 大学生化学系医学研究所 Z.S.Derewenda 共同用 X 线结晶分析查明了天野制药公司新发现的部分甘油酯特异性脂酶的立体构造。由于用曲菌的基因重组技术分泌生产,所以获得高纯度的酶。天野公司正在国内外进行实用化(商品名为"脂酶 G")。估计它有合成单酸甘油酯和纯化油脂(降低甘油二酯的含量)等多种用途。目前,已开始供应利用没有重组基因的亲株培养生产的(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1993年11期)

刘祖同,Gordon,H,Sato[5](1988)在《烃发酵的基质特异性及其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利用烃类生长的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突变株SD_1的基质特异性,其在C_(10)~C_(18)单一烃上的生长速率随基质链长的增加而增加,而世代时间则随基质链长的增加而减少,当pH 为5.5时,最短的世代时间是生长在十八烯-1上,为3.6小时,最长的世代时间是生长在癸烷上,为9.0小时,最高的二羧酸产量是DC_(10),其次为DC_(11),当培养基中基质浓度为5~15%时,它们的产量随基质浓度的增加而增高,而在相同浓度下C_(12)以上二羧酸的产量却无明显变化。培养基条件的变化如pH 及基质浓度的改变能引起突变株SD_1基质特异性的改变。几乎癸烷与所有不同链长的正烷烃(C_(11)~C_(18))组成的双烷与多烷混合发酵都能促进烷烃转化为二羧酸,最好的总酸促进者为C_(13)及C_(14),而最佳的DC_(10)促进者为C_(16)与C_(17)。突变株SD_1的无细胞系统能转化C_(10)为DC_(10)。(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1988年02期)

基质特异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胞外蛋白酶是昆虫病原真菌入侵寄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毒力因子,在降解表皮结构蛋白、激活酚氧化酶系等方面发挥着关键的作用。而不同种类的胞外蛋白酶具有不同的基质特异性,对不同的寄主也表现为不同的毒力。本研究通过转寄主各世代根虫瘟霉(Zoophthora radicans)菌株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的毒力测定、各世代菌株在不同培养液中蛋白酶种类和活力的检测及其与毒力的关联分析,发现了寄主基质对菌株毒力相关胞外蛋白酶的诱导作用,初步探明了菌株在适应新寄主过程中毒力变化的部分机制,明确了基质特异性胞外蛋白酶在提高菌株毒力方面的重要地位。 菌株的转寄主传代及毒力变化 经F99101和ARSEF1342两菌株分别以各自的最适剂量接种后,小菜蛾的死亡率均大幅上升。F99101致死的虫尸很少弹射分生孢子,未能成功传代;在少数虫尸体内发现有大量休眠孢子,证明小菜蛾体内的基质不适合菌株F99101的发育与繁殖;ARSEF1342的原始菌株R_0致死的部分虫尸体表密布分生孢子梗,并向周围弹射大量分生孢子,以此可逐代分离出菌株R_1~R_4,且随着传代的进行,菌株对小菜蛾的毒力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经过四代次的适应,在250个分生孢子/mm~2的接种剂量下,菌株接种小菜蛾后8d内的累计死亡率由原来的14.9%升至27.3%;小菜蛾死亡高峰出现的时间也由原先的第5d提前至第2d,说明菌株对新寄主的入侵有所上升。 胞外蛋白酶系的诱导表达及与毒力的关联 不同寄主来源菌株在萨氏培养液中产生的胞外蛋白酶各不相同。ARSEF1100、ARSEF1136和ARSEF2699均有分子量为162kD的保守条带,ARSEF1100另外还有153kD和较微弱的148kD两条基质特异性蛋白酶,而ARSEF1136和ARSEF2699仅分别有153kD和148kD一条带;而F99101则产生218kD和207kD的两种蛋白酶。菌株的总酶活与对小菜蛾的毒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如产酶水平最低的ARSEF1342对小菜蛾的毒力显着低于其它菌株,产酶高峰与寄主死亡高峰间也存在对应关系,但两者的相关性未达显着水平(r=0.76)。在萨氏培养液中,ARSEF1342原始菌株(R_0)经转寄主传代培养后,丢失了原有的148kD条带,只产生162kD和153kD两条蛋白酶条带,其中153kD条带随着转寄主传代数增加逐步趋于明显。以小菜蛾虫尸粉培养液诱导菌株产酶,也产生相同的效果。而在菜粉蝶虫尸粉培养液的诱导下,148kD重新产生并大量表达。该现象说明菌株在不同寄主基质的特异性诱导下,能根据需要对蛋白酶系采取选择性表达。不同的蛋白酶系与菌株对寄主的毒力间的相关性大相径庭。在萨氏培养液中,两者相关系数为0.784;在小菜蛾虫尸粉培养液中,两者极显着正相关(r一0.9763,F=61 .1 786,p<0.01)。而在菜粉蝶虫尸粉培养液中,两者相关性较差(r=0.3675,F=O.4684,尸=0.5429)。这证明了各种蛋白酶在面临不同寄主时的作用和地位会有变化,只有基质特异性蛋白酶对毒力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菌株能在转寄主过程中逐渐增加针对新寄主的基质特异性蛋白酶的表达,从而更适应对新寄主的入侵及致病。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质特异性论文参考文献

[1].余丹,邹成义,李斌.禽类蛋壳基质特异性蛋白——ovocleidin-17的研究进展[J].动物营养学报.2013

[2].盛亮.根虫瘟霉基质特异性胞外蛋白酶的诱导表达及与毒力的相关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4

[3].叶芬霞,李颖.有机废物两相厌氧消化的基质特异性及其应用[J].中国沼气.2002

[4].孙国凤.基质特异性酯酶立体构造的分析[J].生物技术通报.1993

[5].刘祖同,Gordon,H,Sato.烃发酵的基质特异性及其相互作用[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88

论文知识图

接枝共聚物在37℃1/15MKH2PO4/Na2...携带胺基的荧光核-壳聚合物结构及特异...+PLL组织化学染色+组胶原包裹细胞微球的组织化学染...STRBP8 PCR 扩增产物电泳重组改构PA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

标签:;  ;  ;  ;  ;  ;  ;  

基质特异性论文_余丹,邹成义,李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