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使用价值论文-吴丽娟

非使用价值论文-吴丽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使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条件价值法,支付意愿,非使用价值,五台山风景名胜区

非使用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吴丽娟[1](2019)在《基于CVM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非使用价值评估——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条件价值法(CVM),通过支付意愿(WTP)调查,于2018年对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评估。研究结果表明:69.3%的受访者愿意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支付一定费用,支付意愿值为24.6元/年。由此得出,五台山风景名胜区非使用价值为236.96亿元,其中存在价值81.51亿元、选择价值68.96亿元、遗产价值86.49亿元。受访者的性别、月收入、游览经历与支付意愿呈显着负相关。性别对支付意愿具有较大影响。受访者的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游览经历与WTP值呈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肖建红,高雪,胡金焱,王敏,赵玉宗[2](2019)在《不同资源类型不同非使用价值——四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黄渤海区的山东长岛、东海区的浙江舟山和南海区的海南叁亚的6009份居民和游客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公众为保护4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的差异,结果表明:(1)公众为保护4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具有显着差异性,即不同资源类型非使用价值的支付意愿不同;(2)公众不但能够感知到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存在,还能够识别出不同类型海洋旅游资源差异化的非使用价值;(3)公众为保护海洋相对稀缺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比海洋相对充裕型旅游资源要高;(4)公众为保护海洋人文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比海洋自然旅游资源要高。本文为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也为将非使用价值纳入到中国海洋旅游资源保护或恢复工程成本-收益分析中提供了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旅游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肖建红,高雪,胡金焱,丁晓婷,赵玉宗[3](2019)在《群岛旅游地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偏好研究——以山东庙岛群岛、浙江舟山群岛和海南叁亚及其岛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条件价值评估法(CVM),基于黄渤海区——山东庙岛群岛、东海区——浙江舟山群岛和南海区——海南叁亚及其岛屿的6 426份问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公众对保护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的偏好。结果表明:①公众保护庙岛群岛海洋地质遗迹、舟山群岛海洋文化、叁亚及其岛屿珊瑚礁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51元/人、359元/人、266元/人,消除样本组之间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社会特征差异,调整后的两个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45元/人和271元/人、360元/人和353元/人、258元/人和257元/人。②公众保护庙岛群岛海滩、舟山群岛海滩、叁亚及其岛屿海滩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01元/人、298元/人、250元/人,消除样本组之间受访者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人口社会特征差异,调整后的两个平均支付意愿分别为205元/人和219元/人、299元/人和279元/人、257元/人和241元/人。③公众保护海洋相对稀缺型旅游资源(海洋地质遗迹、海洋文化、珊瑚礁)非使用价值比保护海洋相对充裕型旅游资源(海滩)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高。④公众保护海洋人文旅游资源(海洋文化)非使用价值比保护海洋自然旅游资源(海滩、海洋地质遗迹、珊瑚礁)非使用价值的平均支付意愿高。本文揭示了我国公众保护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偏好,为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在我国的存在提供了实验证据,同时为在我国海洋旅游资源保护或恢复工程成本—收益分析中考虑非使用价值起到了推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8期)

龚志强,谢金慧,古丽[4](2019)在《基于条件价值法的红色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井冈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评估红色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对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科学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以条件价值法(CVM)为依据设计问卷,并对井冈山游客进行面访调查,研究发现:2017年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估算为10.84亿元,其中遗产价值、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分别为5.86亿元、4.26亿元0.72亿元,游客的年龄、月收入、婚姻状况、政治面貌、旅游满意度和对革命精神的认知程度与支付意愿、支付意愿值显着相关。研究结果说明,当今社会人们十分重视对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同时也从经济学的角度反映出红色旅游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看不见"的潜在价值,未来带给人们的福祉可能远远超过当前直接或间接开发利用带来的现实收益。(本文来源于《红色文化资源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张霄霖[5](2019)在《基于条件价值法的旅游资源资产非使用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如何在发展旅游经济的同时,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成了大家关注的重点,旅游资源资产价值的研究已经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成为资产价值评估中的热点之一。本文出于完善旅游资源资产价值评估体系的目的,针对旅游资源资产的非使用价值进行研究。旅游资源资产价值主要由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两部分构成,其中非使用价值作为暂时还未被人们所利用的价值,在旅游开发制定合理门票价格、合资开发旅游资源资产折算股份等情况下可能会被忽略,导致旅游资源资产的价值被低估。之所以选取宏村古村落进行实证研究,是因为目前国内的学者大多是对古村落进行定性的研究,对古村落的定量研究不多,希望通过本文可以给其他类似的古村落旅游资源资产的非使用价值评估提供参考。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旅游资源资产价值评估领域、古村落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对旅游资源和古村落旅游资源的定义、分类以及价值特点进行了概述,同时还对旅游资源资产的价值进行了分类;分析了非使用价值的影响因素,从价值影响因素的角度对传统评估方法、旅游资源价值领域专用方法进行适用性分析,得出条件价值法适用于旅游资源资产的非使用价值评估。结合国内外对条件价值法的相关研究,发现条件价值法主要通过构建一个假想市场,以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人们在一些设定的假想情境下的意愿支付情况,并以此来估算价值。其中,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真实的支付意愿情况是采用条件价值法能准确估算价值的关键。为尽可能的获得真实的支付意愿,本文提出了使用条件价值法的原则和实施要点,使用原则主要有:问卷的整体设计要合理、面访是最可靠的调查方式、预调查是重要环节、WTP指标比WTA更为优越,实施要点主要有:合理设计问卷、核心估值问题的设置以及总体样本量的确定,其中总体样本量的确定受非使用价值影响因素的影响。本文选取宏村古村落景区进行实证研究,对宏村古村落景区发展历程、发展优势和非使用价值构成情况进行简要的介绍,对宏村古村落是否属于公共物品(被评估物品是公共物品是使用条件价值法的前提)进行了分析,以条件价值法作为评估方法、意愿支付值(WTP)作为关键技术指标,设计合理的支付卡式调查问卷。在利用西弗尔公式确定问卷调查的最低样本数为204份后,采用结合实地问卷调查和网络问卷调查两种方式,通过筛选,共得到259份有效数据。利用Excel表格记录这些原始数据,了解游客对宏村古村落的意愿支付情况以及游客的相关要素;将收集到的意愿支付值原始数据作为灰色GM(1,1)模型的原始数据,进行灰建模,消除数据波动带来的影响,从而得到较为真实的意愿支付值;从非使用价值影响因素—知名度的角度分析,出于谨慎性考虑,选择以江浙沪皖四个省市的就业人口作为总体样本量;以问卷调查得出的意愿支付率作为整体样本的意愿支付率,从而得到宏村古村落风景区的非使用价值约为7.2亿元。利用SPSS软件对影响游客意愿支付率的要素进行相关分析,得出游客的满意程度、偏好程度与意愿支付为极显着相关,游客的到访次数与意愿支付为显着相关,游客的月收入与意愿支付为较显着相关,游客的性别、年龄、职业与意愿支付无关,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宏村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建议主要是从保护古村落以及提高游客的满意度角度出发。论文的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此次研究存在的不足。(本文来源于《云南财经大学》期刊2019-06-12)

谢金慧[6](2019)在《基于CVM的红色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4年我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以来,全国各地红色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活动不断深入展开,取得了显着的政治、文化、社会和经济效益。红色旅游资源的总经济价值分为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在当前红色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人们普遍重视对其使用价值的开发,而往往忽略了其非使用价值。红色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包括选择价值、遗产价值和存在价值,强化对其非使用价值的认识,有利于实现红色旅游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以往的红色旅游资源研究中,较多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而定量研究较少,关于红色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研究更是鲜有。采用CVM评估红色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不但可以为红色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利用提供借鉴意义,而且相对丰富了红色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的理论成果。以CVM为依据,结合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特性,设计评估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游客调查问卷。利用数据统计软件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游客的年龄、职业性质、月收入水平、政治面貌类型、旅游满意度以及对革命精神的认知程度是影响支付意愿(WTP)和支付意愿值(WTP值)的重要因素。(2)2017年井冈山红色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评估为274.07亿元,其中遗产价值、存在价值和选择价值分别为148亿元、106.89亿元和19.18亿元,说明人们比较重视红色旅游资源的遗产价值,存在价值次之,选择价值最小。为了更好地提高红色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未来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深挖红色文化,优化红色旅游产品;(2)完善旅游设施,提高服务水平;(3)挖掘精神内涵,强化红色基因传承;(4)强化保护力度,促进良性发展。(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19-05-29)

王中可,张洁[7](2019)在《“绿水青山”自然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几何?——广西德天瀑布景区非使用价值调研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绿水青山"自然旅游资源不仅是旅游目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游客旅游体验实现的依托,其非使用价值——存在价值、遗产价值和选择价值对于景区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宣传引导中提升游客的资源保护意识、提升景区的管理能力对于资源保护有着重要作用。通过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广西德天瀑布的游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影响其非使用价值的因素及存在问题,并对其建设"绿水青山"景区提出各地政府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时,强化对居民资源保护意识的培养;加强景区内部管理,宣传资源保护内容;景区营销在立足于现状的前提下加强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宣传。(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期刊2019年05期)

周罡,李京梅[8](2019)在《基于二分式问卷的青岛浒苔绿潮灾害对滨海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影响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海洋藻华灾害对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其中对滨海旅游经济及景观资源非使用价值(non-use value)的影响,无法从市场中得到直接评估。在对这部分非使用价值的评估中,条件评价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也称条件价值法)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主要方法。该方法通过社会调查,以问卷方式收集被访者的信息,通过社会经济学的计算方法对目标资源的非使用价值受影响程度进行定量评价。本文利用CVM中的二分式实证问卷,以浒苔绿潮灾害对青岛滨海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影响为目标,调查在浒苔绿潮发生期内游客对改善滨海景观的支付意愿(WTP)信息,通过二值选择模型(Logit回归模型)计算,将浒苔绿潮灾害对青岛滨海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影响进行货币化评估,得出了该影响的大致范围,以直观的方式评价了浒苔绿潮灾害对青岛滨海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影响。这一方法可以作为海洋藻华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为政府及相关组织对海洋藻华灾害的预防、治理以及更合理和有效的应急处置提供灾害经济影响部分的决策依据。(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张枫怡[9](2019)在《溶洞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旅游洞穴景区(景点)现已达708处,年均接待游客量约4000万人次,直接收入数十亿元,在百花齐放的中国旅游产业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强大的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如何平衡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合理利用和保护溶洞旅游资源是溶洞旅游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作为重要的自然旅游资源和遗产资源的溶洞旅游资源,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存在价值、选择价值和遗产价值等非使用价值。但是,溶洞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长期处于被人们忽视的状态,这是溶洞旅游开发与保护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重视体现近期经济利益的直接使用价值,忽略支撑溶洞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间接使用价值与非使用价值。并且,在溶洞旅游资源的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属权、管理权、特许经营权的归属情况,经营管理者在遗产旅游资源的发展和保护中更有主动权和决定权,而游客和当地居民处于被动的弱势地位,这种地位的不平等导致游客和当地居民在溶洞旅游资源保护中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对溶洞非使用价值的研究就成为溶洞旅游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世界自然遗产、我国5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重庆市芙蓉洞为案例地,以芙蓉洞景区的游客、当地居民和经营管理者为调查对象,以双边界二分式的问卷形式收集数据,通过建立多项Logistic模型,计算得出叁种主体的平均支付意愿和基于不同主体的芙蓉洞溶洞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最后通过分析叁种主体平均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提出保护溶洞旅游资源的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不同主体对芙蓉洞旅游资源的平均支付意愿相差较大。游客对芙蓉洞旅游资源的平均支付意愿为260.90元;居民对芙蓉洞旅游资源的平均支付意愿为94.66元;经营管理者对芙蓉洞旅游资源的平均支付意愿为144.73元。(2)不同主体对芙蓉洞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评估不同。基于游客的芙蓉洞溶洞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6428万元,基于居民的芙蓉洞溶洞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114.68万元,基于经营管理者的芙蓉洞溶洞旅游资源的非使用价值为2.13万元。(3)不同主体的芙蓉洞旅游资源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差异较大。游客的芙蓉洞旅游资源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初始投标值、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非使用价值的了解程度、遗产责任意识和遗产责任内容认知水平;居民的芙蓉洞旅游资源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初始投标值、职业类型、受教育水平、受益度、遗产责任意识、遗产责任内容认知水平;经营管理者的芙蓉洞旅游资源支付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始投标值、工作年限、遗产责任内容认知水平。(4)溶洞旅游资源的保护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提高游客和居民对溶洞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认识;增强居民受益度,调动保护主动性;提高游客和居民的遗产责任意识;增强游客、当地居民、经营管理者对遗产责任内容的了解,多方合力,共同保护。(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3-23)

张纯,肖景义,唐仲霞[10](2019)在《藏传佛教寺院景区非使用价值动态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塔尔寺景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景区非使用价值动态评估是协调景区保护与开发、促进文旅融合的重要途径。基于条件价值法(CVM),依据调查问卷,借助SPSS21.0软件,以塔尔寺景区为案例地开展非使用价值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塔尔寺景区非使用价值由2014年的6.18×10~7元增长为2017年的14.44×10~7元。其中,存在价值>遗产价值>选择价值,表明人们对资源环境的保护不仅考虑了代内的持续利用,更加注重代际之间公平、有效的分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具有长远性、非功利性特征。(2)游客支付意愿均受性别、收入、受教育程度和游客对景区了解程度影响。其中,男性支付意愿高于女性,但女性支付意愿增长率高于男性;游客对景区产生的情感依恋和精神认同得到不断增强,由最初的"政府有责"演变为"人人有责"。(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19年06期)

非使用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基于黄渤海区的山东长岛、东海区的浙江舟山和南海区的海南叁亚的6009份居民和游客问卷调查数据,研究公众为保护4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的差异,结果表明:(1)公众为保护4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具有显着差异性,即不同资源类型非使用价值的支付意愿不同;(2)公众不但能够感知到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存在,还能够识别出不同类型海洋旅游资源差异化的非使用价值;(3)公众为保护海洋相对稀缺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比海洋相对充裕型旅游资源要高;(4)公众为保护海洋人文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而支付的意愿比海洋自然旅游资源要高。本文为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的存在提供了证据,也为将非使用价值纳入到中国海洋旅游资源保护或恢复工程成本-收益分析中提供了理论支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使用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1].吴丽娟.基于CVM的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非使用价值评估——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为例[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2].肖建红,高雪,胡金焱,王敏,赵玉宗.不同资源类型不同非使用价值——四种典型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研究[J].旅游科学.2019

[3].肖建红,高雪,胡金焱,丁晓婷,赵玉宗.群岛旅游地海洋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支付意愿偏好研究——以山东庙岛群岛、浙江舟山群岛和海南叁亚及其岛屿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9

[4].龚志强,谢金慧,古丽.基于条件价值法的红色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以井冈山为例[J].红色文化资源研究.2019

[5].张霄霖.基于条件价值法的旅游资源资产非使用价值评估[D].云南财经大学.2019

[6].谢金慧.基于CVM的红色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研究[D].南昌大学.2019

[7].王中可,张洁.“绿水青山”自然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几何?——广西德天瀑布景区非使用价值调研报告[J].商业经济.2019

[8].周罡,李京梅.基于二分式问卷的青岛浒苔绿潮灾害对滨海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影响评估[J].海洋环境科学.2019

[9].张枫怡.溶洞旅游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D].西南大学.2019

[10].张纯,肖景义,唐仲霞.藏传佛教寺院景区非使用价值动态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塔尔寺景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9

标签:;  ;  ;  ;  

非使用价值论文-吴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