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新(吉林省通化县图书馆,吉林通化)
【摘要】随着信息网络的蔓延扩散,图书馆作为知识文化传播的中介,也已进入新时代气息的全新工作状态。对于外借流通工作更是彻底的革新转换。随着数字网络的逐渐深入,对传统服务模式的突破已处于白热化,如何日益完善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服务工作的创新,是拭目以待的。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网络;外借服务;影响
前言:在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环境的影响下,图书馆的外借服务工作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人们对信息的需求迅速膨胀,获取文献资源的渠道愈来愈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挑战,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读者服务工作,提高工作人员的信息技能,提升素质服务建设理念,是充分发挥图书馆复合功能的必要前提和发展意义。
1数字网络在图书馆外借工作中的意义
首先,在借阅流通环节方式上为读者提供了便利、快捷的新通道。书籍是知识与信息的载体,其存在宗旨是将信息开发出来,传播出去,为广大读者提供不同层次、多种形式的文献资源,而图书馆作为其传播的中介,为了更好、更快地满足读者获取知识的需求,紧紧追随网络技术的发展步伐,将数字化延伸到图书馆各项工作之中。目前,依然保留着纸质文献和馆舍为主实体图书馆传播方式,借阅工作已经转为计算机模式,包括相关续借,预约,损毁、逾期罚金等,甚至读者信息及目录查询;办、退、补证;采编著录等。较之前的手动模式已然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随着网络发展,面对全球的信息交流以及每天涌现的大量信息,读者对信息的需求逐渐多样化和个性化,仅凭印刷书刊已经捉肘见襟,对信息的传播呈现局限性。数字化图书馆的建立和免费开放,拓宽了读者获取知识的渠道,使之不再受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开馆时间等的制约,也避免了图书缺页,开天窗、偷窃等情况发生。例如,通化县图书馆实施免费开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公共空间设施场地,设有读者外借处;读者成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读者自修室;电子阅览室;科技咨询部;技术服务部;多媒体报告厅;展厅等9个服务窗口,全部对外免费开放。二是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健全:有文献资源借阅;新书与专题推荐;读者自修与导读;文献检索与咨询;基层辅导与培训;公益性讲座与展览;影视欣赏;网上阅读数字图书馆资源:如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视听文献,浏览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所有资源等。为保障基本职能实现的一些辅助性服务:如办证、验证及存包等全部免费。
在借阅服务方式上为读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新理念。读者是与图书馆密不可分的整体,图书馆有着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赢得读者热情的支持,除了简单的阅读管理和导读服务之外,立处信息时代,还要突出其特征,即适应性和创造性。图书馆资源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其概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目前服务工作已经由原来的馆内服务发展至馆内外相结合的新服务方式,即外延服务,且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例如,通化县图书馆在开展读者服务工作中,基于馆舍偏远、完成自动化建设时间尚短等诸多因素,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展外延服务。使馆藏文献利用率通过基层图书分馆(室)、服务站、流通点、图书流动服务车等平台得以充分利用,书刊文献年外借82,034万余册次;其中,馆外流动服务点(含图书流动车)年书刊借阅5,369册次。年度总流通155,572人次,持证读者5,762人次,人均年到馆27次。此外,为方便和满足特殊读者的阅读需求,随时随地进行专程送书上门服务。还利用下基层辅导、图书流动服务、集体借书等服务机会和采取热线电话沟通、代借代还等方式进行特殊服务。如为快大茂镇赶马河村残疾村民XXX提供送书到炕头服务;为农民工提供种植技术咨询服务;为乡村留守老人捐赠种植、养殖科普图书服务;为敬老院老人打扫卫生送关怀、送快乐服务;为青少年专题采购了少年文学、科普等书籍和期刊。给予了正确检索图书及阅读方法的指导。组织他们集体阅读、博览群书,通过写学习心得、读后感等。提高了青少年写作能力和水平。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呈现了“走进来,零门槛阅读无障碍、走出去,零距离服务促繁荣”的喜人局面。
2数字网络在图书馆外借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数字化”在图书馆外借工作中已然有了深刻的影响,发展到现阶段,图书馆基本处于传统阅读与电子共存的时代之中,“新”“旧”工作模式和观念在转变的过程中,自然会有固有的沉积,尤其立处二者并存的阶段,相互对立的东西还是有很多的,这就限制了数字发展的脚步。目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1服务方式与服务观念尚未完全兑变。
外借服务工作人员主动性还有待提高,在竞争压力不是特别巨大和工作相对稳定的环境下,外借服务工作人员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借书、还书、上班下班的状态,缺少进行深层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即使每天的管理工作相对比较烦琐,在一线服务工作的人员也需要重视和完善自身素养。由于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文化、年龄的不同导致服务观念的差异,有些陈旧观念依然存在,即重视书的保管,忽视读者的需求。读者的需求受到个人主观意识的影响,这些主观意识包括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并受读者知识水平的影响,这些因素就导致读者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2.2专业网络技术人员和专业图书馆学的服务人员严重缺乏。
现代图书馆建设所需要的信息人才是具备多学科知识,掌握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具有图书情报专业能力的创造性、开拓性、复合型人才。通过网络信息建设,将图书馆的综合性,多元化服务方式展现给更多的读者,加大图书馆信息平台引导文化教育传递功能的影响,收集和关注读者的信息需求及正确引导读者对信息发展带来的盲目性,通过网络上的交流,增进工作人员对读者的服务理念,然而目前这种双学位人才、高学历人才,是不会到图书馆来工作的,这是因为图书馆的社会地位不高,职业发展前途等的一些差距而导致的。要想改变这种局面还要经过一个长期的、繁琐的工作历程。
【参考文献】
[1]金燕.浅谈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J]网络论文中心,2010(06).
[2]张雪航.浅谈网络环境下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创新[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08)
[3]宋占茹.图书馆事业与城市繁荣[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