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线刚度论文_杨书琰,张川

导读:本文包含了割线刚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割线,刚度,矩阵,钢筋混凝土,斜压,切线,几何。

割线刚度论文文献综述

杨书琰,张川[1](2018)在《考虑混凝土受拉塑性应变割线刚度法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MCFT是钢筋混凝土剪扭分析中一种有效且重要的分析方法。为了改善基于MCFT的不考虑混凝土受拉塑性应变割线刚度有限元法对滞回剪切板、剪力墙等膜结构的分析能力,需要在分析中引入混凝土受拉塑性应变。通过借鉴前述方法分析结果中混凝土主方向上割线刚度的变化规律和改善混凝土滞回本构程序中应变路径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混凝土受拉塑性应变的割线刚度有限元法。(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8年10期)

文颖,李特,孙明文,曾庆元[2](2016)在《基于增量割线刚度的平面梁几何非线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增量-迭代技术背景下几何非线性分析耗时长、代价大的问题,通过颠倒U.L.(更新的拉格朗日)列式隐含的自然变形-刚性运动过程,建立了平面梁全新势能列式,由卡氏定理推导了显式增量割线刚度矩阵.与U.L.列式相比,割线刚度矩阵不仅使表达式得到简化且具有通过刚体运动检验、免于薄膜闭锁和保持对称性等特点.应用增量割线刚度作为几何非线性分析典型迭代步"预测"和"校正"算子,建立了基于柱面弧长约束方程的直接迭代算法,提出了非比例加载下荷载因子取舍算法.算例表明:增量割线刚度法追踪较陡路径能有效地避免路径回溯及迭代发散问题;与牛顿-拉夫逊法相比,减少了增量步数和机时,提高了分析效率.(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4期)

郑治祥[3](2014)在《基于割线刚度的钢筋混凝土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受力时表现出了复杂的非线性性能,随着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有限元法作为强大的数值模拟手段被各国学者广泛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的非线性分析中,以期能够比较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的受力非线性特性。本文以本研究组前期二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为基础,参考了多伦多大学Vecchio研究团队的分析思路,建立了采用割线刚度迭代法基于修正斜压场理论的钢筋混凝土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算法。主要完成了如下几方面工作:①建立了适合于修正斜压场理论的叁维单元模型。修正斜压场理论认为开裂的钢筋混凝土是一种正交各向异性的裂缝均匀分布的连续固体介质,通过试验可以量测到该“新材料”的平均应力和平均应变之间的关系。采用修正斜压场理论进行叁维有限元分析时,就需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单元模型,用修正斜压场理论描述单元平均应力与平均应变之间的关系。②完善了叁维位移加载控制计算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和结构试验一样,在加载控制方式上有力加载和位移加载两种。通过力加载模式,可以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变形关系的“上升段”曲线。而通过位移加载模式却可以得到结构力变形关系的全过程曲线。因此,采用位移加载可以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受力后期性能进行深入研究。③提出了解决割线刚度迭代数值问题的计算起点平移算法。本文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采用的是割线刚度迭代法,鉴于钢筋混凝土本构模型的复杂性,在进行叁维有限元分析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割线刚度异常产生的数值问题,只有解决这些数值问题,才能得到合理的分析结果。④解决了叁维滞回分析历史变量继承问题。在进行钢筋混凝土叁维滞回分析时,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的滞回本构模型。滞回模型中需要存储大量的历史变量,对于叁个方向的叁套历史变量,就存在着历史变量的继承问题。在钢筋混凝土叁维滞回有限元分析时,该问题直接影响着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正确性。通过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①基于本文提出的有限元分析算法和单元模型,编制了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有限元程序。②运用本文的程序对弯扭组合受力的梁、剪切板和带翼缘的剪力墙进行了单调和滞回分析,取得了良好的模拟效果,同时验证了本文程序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4-05-01)

王天英,邓长根[4](2008)在《结构切线刚度矩阵与割线刚度矩阵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结构的总势能泰勒级数展开式出发,推导了结构的切线刚度矩阵和割线刚度矩阵之间的数量关系。其结果可用于结构非线性稳定性分析,并且不仅可用于有限元法,还可用于瑞利-李兹法(Rayleigh-Ritz method)、伽辽金法(Galerkin method)等。(本文来源于《强度与环境》期刊2008年02期)

吴琳强[5](2006)在《钢筋混凝土二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割线刚度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的材料非线性,一直是影响其性能的重要原因。外荷载作用过程中,由于历史加载的影响,使得混凝土和钢筋的力学性能发生显着的变化;尤其是反复荷载作用下,如何模拟混凝土开裂,如何模拟混凝土和钢筋的加、卸载,一直是非线性性分析工作者关注的问题。通过Collins、Vecchio等研究者的努力,对钢筋混凝土的非线性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来武清在Vecchio提出的MCFT(Modified Compression Filed Theory)的基础上,编制了NAP程序,初步实现了对钢筋混凝土二维构件在单调和反复荷载作用下考虑压、弯、剪共同作用的受力性能的分析,本文针对NAP程序存在的问题,做了一系列的改进工作。并为后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的工作:①分析全量割线刚度和切线刚度在非线性单调分析中的优缺点。②分析弹性割线刚度运用于钢筋混凝土非线性滞回分析的原理和方法。③运用割线刚度应用原理,改进来武清的非线性迭代整体思路。④完善混凝土滞回本构,并分析不同本构对分析结果的影响。⑤将来武清能量收敛准则改为割线刚度收敛准则。⑥根据新的割线刚度方法,编制了新的分析程序NAP。⑦运用修改后的程序,对大量的墙、板做了单调、滞回分析。⑧根据分析结果,与试验曲线和来武清分析结果进行对比,确定进展。通过本文的工作,获得了如下的结论:①采用新的弹性割线刚度分析二维钢筋混凝土构件比采用切线刚度具有更好的收敛性和稳定性。②采用完全旋转裂缝模型比采用朱伯龙建议的“象限法”更接近试验结果。③采用割线刚度收敛准则比采用能量收敛准则能够更真实的反应单元的收敛性,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④采用直线加、卸载滞回本构分析板时,能够很好的预测板的承载力,但是不能准确模拟板的耗能性能。⑤采用位移控制法能够获得良好的分析结果,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⑥采用割线刚度法和四边形单元分析钢筋混凝土的非线性性能,当采用合适的钢筋、混凝土本构时,能够获得较好的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06-05-09)

曾友金,章为民,王年香,徐光明[6](2003)在《按桩的割线刚度确定深厚覆盖土层中普通桩有效桩长》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提出的基桩有效桩长定义基础上,提出了桩的割线刚度控制法来确定有效桩长,并采用线弹塑性荷载传递函数,将其应用于确定深厚覆盖土层中普通桩有效桩长。分析了桩土刚度比K,桩径D,桩顶沉降量So,桩侧土极限位移Um,桩端土弹性模量与桩周土弹性模量比值Ko及土层泊松比μ对普通桩有效桩长的影响,其结果表明,除Ko和μ外,其余均有一定或较大地影响。为了将理论分析应用到工程桩中,对参数的取值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03年05期)

李少泉,沙镇平[7](2003)在《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割线刚度分析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进行抗震分析,并根据钢筋混凝土框架及抗震墙模型的试验数据,确定各变形阶段框架及抗震墙的割线刚度,分析了多高层建筑结构侧移的成分,以及引起震害的侧移。将不同变形阶段框架及抗震墙的割线刚度、目标位移的控制值与引起震害的侧移值相联系,对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结构进行分析。预估结构遭遇本地区多遇地震、设防烈度地震及罕遇地震时的弹塑性变形和弹塑性内力的重分布,以便了解和把握地震时结构的行为。为基于性能/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提供了新的分析途径。(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3年08期)

王永跃,吴德伦[8](1996)在《刚架分析的割线刚度弧长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割线刚度引入弧长法进行计算,以求解非线性有限元问题。这个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不必计算各增量步引起的初始内抗力项,与原弧长法相比较计算量较小,程序也易于编制,可广泛用于求解非线性问题。(本文来源于《重庆建筑大学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叶英华,刁波[9](1995)在《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截面非线性分析的割线刚度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用叁次多项式分段模拟混凝土和钢筋的非线性本构关系的方法,以平截面假定为基础,利用截面内力平衡关系,对钢筋混凝土弯压构件任意形状截面进行了非线性分析,推导出截面割线刚度矩阵的表达式以及截面内任意点应变、应力与截面变形、截面力之间的关系,刚度矩阵中系数可用格林积分公式和高斯数值积分法计算.(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期刊1995年04期)

王新敏[10](1993)在《几何非线性分析中的割线刚度矩阵与切线刚度矩阵及其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T、L描述法,详细推导了几何非线性分析中的割线刚度矩阵和切线刚度矩阵一般表达式,并给出了两者之间的数学关系。本文的结果对于结构的几何非线性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期刊1993年04期)

割线刚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增量-迭代技术背景下几何非线性分析耗时长、代价大的问题,通过颠倒U.L.(更新的拉格朗日)列式隐含的自然变形-刚性运动过程,建立了平面梁全新势能列式,由卡氏定理推导了显式增量割线刚度矩阵.与U.L.列式相比,割线刚度矩阵不仅使表达式得到简化且具有通过刚体运动检验、免于薄膜闭锁和保持对称性等特点.应用增量割线刚度作为几何非线性分析典型迭代步"预测"和"校正"算子,建立了基于柱面弧长约束方程的直接迭代算法,提出了非比例加载下荷载因子取舍算法.算例表明:增量割线刚度法追踪较陡路径能有效地避免路径回溯及迭代发散问题;与牛顿-拉夫逊法相比,减少了增量步数和机时,提高了分析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割线刚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杨书琰,张川.考虑混凝土受拉塑性应变割线刚度法的实现[J].山西建筑.2018

[2].文颖,李特,孙明文,曾庆元.基于增量割线刚度的平面梁几何非线性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3].郑治祥.基于割线刚度的钢筋混凝土叁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D].重庆大学.2014

[4].王天英,邓长根.结构切线刚度矩阵与割线刚度矩阵之间的关系[J].强度与环境.2008

[5].吴琳强.钢筋混凝土二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割线刚度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6

[6].曾友金,章为民,王年香,徐光明.按桩的割线刚度确定深厚覆盖土层中普通桩有效桩长[J].岩土力学.2003

[7].李少泉,沙镇平.钢筋混凝土多高层建筑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割线刚度分析法[J].土木工程学报.2003

[8].王永跃,吴德伦.刚架分析的割线刚度弧长法[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6

[9].叶英华,刁波.钢筋混凝土双向偏压构件截面非线性分析的割线刚度法[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1995

[10].王新敏.几何非线性分析中的割线刚度矩阵与切线刚度矩阵及其关系[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1993

论文知识图

的定义Fig.3-18Definitionofparam...的定义Fig.5-18Definitionofparam...割线刚度Ks与桩的长径比l/d关系土的弹性模量对割线刚度的影响桩土刚度比Ep/Gavg对割线刚度的影...不可压缩桩情况下割线刚度与长径...

标签:;  ;  ;  ;  ;  ;  ;  

割线刚度论文_杨书琰,张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