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具启迪智慧

让学具启迪智慧

——谈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学具的使用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277100

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是人的一种活动,如同游泳一样,要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我们也必须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所谓的“做数学”,我的理解是:我们要让学生在自己的活动中体会、理解数学,这也正如当今新的教学理念中所阐明的:“只有做了,学生才理解了,才记住了。”显而易见,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其学具的使用显得极为重要。半年的一年级数学教学,让我体会深刻的是,正是学具的使用,启迪了孩子们的智慧,也就是说:在学具的使用中,孩子们听讲、感悟、实践、创新。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浅显体会。

一、以学具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

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学生对自己喜欢的事总是乐此不疲。而摆弄学具正是他们所喜爱的,根据这一特点,教师以学具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能激起学生善于思索、主动探究的强烈欲望,形成一种努力钻研的氛围。这时,教师把问题放给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或让他们小组互助解决,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都留给学生,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以各自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尝试、去摆、去算、去写。

例如,我在教学“摘果子”一课时,我根据教材配图,编了一个故事:小丽家里来了客人,妈妈说‘小丽,你能帮妈妈到果园里,摘些西红柿招待客人吗?’小丽高兴地提着篮子,来到果园里,看到一棵西红柿树上结了5个大大的果子,小红摘走了一些,放进篮子里,高兴地回到家。故事讲完了,我让学生把学具盒里的5个西红柿图片摆在课桌上,这时,我给学生提出要求,根据故事和图片,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极为活跃,提出了各种问题:这一棵西红柿树上结了几个果子?小丽摘了几个果子?还剩下几个果子?等等。我接着让学生去分析,小丽可能摘几个果子,再让他们利用学具摆一摆。摆的时候,学生有的拿走一个果子、有的拿去2个、3个、4个,还有的全部拿走,说是小丽把果子全摘了。我接下来引导他们,按照你们自己的想法,要想知道还剩下几个果子,你能写出算式,并且算一算结果吗?学生在小组交流之后很快地写出:5-1=4;5-2=3;5-3=2;5-4=1;5-5=0。就这样,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正是他们动脑的过程,也是学生增长智慧的过程,也正是这操作的经历,新知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以学具操作,优化课堂教学,拓展学生知识的空间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年龄越小,这种特点就越突出。做10以内的加减法,他们需要数自己的手指也正是这一特点的突出反映。那么,借助学具使学生建立抽象的数的概念,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不能省去任何学生需要操作的过程。

如教学“猜豆游戏”时,要求学生数豆、分豆、猜豆,每一个环节都不可忽略。教学时,同桌两人,我分给他们7粒红豆,两人合作,先数,再引导他们两人分,该怎么分呢?有几种分法?这时,学生兴高采烈,热烈地讨论、积极地探求,默契地配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通过具体分豆,抽象出数的概念,明确了1+6=7;2+5=7……7-1=6;7-2=5……这些算式的含义,虽然可能每个小组分的过程不同,思路不同,方式、方法也不同;也可能有的小组思维空间不是太广阔,但是在他们通过交流之后,知识空间得到了拓展,接下来的猜豆便水到渠成。恰当的学具操作,对于优化课堂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杠杆作用。

三、以学具操作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也正是他们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生活经历所决定的,这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教学时,学具操作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好办法。例如100以内的加减法,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非常抽象的。如果能让学生用小棒代替教学情境中的具体事物,通过摆一摆,数一数,算一算,再抽象出算式,学生就能够真正地理解算理,从而掌握算法,培养学生的抽象能力。

综上所述,学具操作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启迪学生智慧的重要手段。万不可因为怕麻烦而忽视。

标签:;  ;  ;  

让学具启迪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