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蓣皂甙元论文_朱小燕,雷新荣,严春杰,沈翔

导读:本文包含了薯蓣皂甙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薯蓣,皂甙,开环,黄姜,生物碱,甘薯,澳洲。

薯蓣皂甙元论文文献综述

朱小燕,雷新荣,严春杰,沈翔[1](2014)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薯蓣皂甙元》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快捷测定、控制黄姜薯蓣皂甙元产品纯度的方法。采用色谱柱:ZORBAX SB-C18(4.6mm×150mm,5μm),流动相V(水)∶V(乙腈)=10∶90(等梯度),柱温28℃,进样量10μL。ELSD:气流流速1.2mL/min,漂移管温度80℃。在0.1~0.4mg/mL范围内,薯蓣皂甙元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6,5次RSD 1.2%。与常规应用的HPLC分析方法对比表明,利用HPLC-ELSD检测更简单、快速、准确,学生更加能理解HPLC测试方法。(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4年04期)

张晓菲[2](2014)在《利用薯蓣皂甙元完整骨架合成Osladin和Polypodoside A甙元》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合理利用甾体皂甙元项目的一部分,本论文集中考察了以薯蓣皂甙元完整骨架为甾体甜味剂osladin和polypodoside A甙元的合成,取得如下结果:发展了以乙酸酐-叁氟化硼乙醚为活化体系,叁乙基硅氢为氢源直接选择性还原打开甾体皂甙元螺环缩酮E环的方法,所得产物为22(S)构型,但与目标天然产物osladin所需构型相反。叁氟化硼乙醚/叁乙基硅氢还原打开薯蓣皂甙元的F环得22-R产物后,采用分子内活化接力过程使EF环重组(开E环和关F环)得以高效地实现。以此为基础从薯蓣皂甙元醋酸酯出发,经五步反应以63%的总收率合成甜味剂osladin关键中间体,实现osladin的形式合成,并进一步完成osladin和polypodoside A甙元的合成。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展了两种互补的打开甾体皂甙元E环的方法,可分别得到22S构型的四氢吡喃环和22R构型的六元内酯产物,拓宽了皂甙元完整骨架的使用模式。同时,通过分子内活化亲核开环策略得到易于改造的六元内酯和C16α-碘代物,为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了契机,也将在我们后面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拓展和充实。(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4-03-01)

吴晶晶,史勇,田伟生[3](2013)在《通过接力性溴代迭氮化反应转化薯蓣皂甙元成为澳洲茄胺》一文中研究指出甾体生物碱是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也是许多中药和植物药的活性成分.有许多甾体生物碱的甙元,如澳洲茄胺(Solasodine)、番茄烯胺(Tomatidienol)、蜀羊泉碱(Solandulcidine)等与甾体皂甙元结构十分相似.如何合理利用甾体皂甙元合成甾体生物碱是资源化学的研究工作内容之一,也为发展新药和中药现代化所需求.本文以澳洲茄胺合成为例,通过接力性溴代迭氮化关键反应,给出了转化甾体皂甙元成为相应的甾体生物碱的高效合成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期刊2013-10-17)

张晓菲,吴晶晶,史勇,林静容,田伟生[4](2013)在《利用薯蓣皂甙元完整骨架合成天然甜味剂Osladin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甾体皂甙Osladin(1)和Polypodoside A(2)是捷克化学家Herout等人[1,2]于1967年和美国化学家Kinghorn等人[3]于1988年分别从水龙骨属蕨类植物Po1ypodium vulgare和Polypodium glycyrrhiza的根茎中分离得到的两种天然甜味剂,它们的甜度分别是蔗糖的500倍和600倍.为了确定Osladin的立体化学,Cerny等人[4]于1975年从澳州茄胺出发完成了22S,25R,26R-Osladin甙元的合成.1995年,Nishizawa等[5,6]以大豆甾醇为原料,完成了Osladin和Polypodoside A的合成,并修正了它们C-22,C-25,C-26的立体化学为:22R,25S,26S.比较Osladin、Polypodoside A甙元与薯蓣皂甙元结构,不难发现它们具有相同碳原子数和相似碳骨架,它们之间差别仅在于C-5(6),C-22,C-25和C26的氧化态和立体化学.如何充分利用资源性化合物发展高效的有机合成策略和方法一直是我们课题组追逐的目标,为此我们考察了薯蓣皂甙元分子氧化还原反应,并利用薯蓣皂甙元碳骨架和官能团,通过环醚卤代开环-内酯化关键反应实现了Osladin甙元的高效合成.(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期刊2013-10-17)

沈晖,赵丛丛,刘曾,曾凡骏[5](2013)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薯蓣皂甙元含量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薯蓣皂甙元含量,确定薯蓣皂甙元的最大吸收波长为452 nm,最佳实验条件为: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的加量0.2 mL,高氯酸溶液的加量0.7 mL,水浴温度80℃,水浴时间15 min,放置时间20 min。精密度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123%,加标回收率实验的平均回收率为99.5%。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稳定性好、灵敏度高、重现性好等优点。(本文来源于《食品研究与开发》期刊2013年07期)

朱荣莉,刘波,赖普辉[6](2012)在《薯蓣皂甙元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研究新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这篇文章综述了针对薯蓣皂甙元(俗称为皂素)制取传统工艺产生大量废水和发酵过程产生的有机质,对环境,尤其是水质产生严重污染。2008年以来在薯蓣皂甙元清洁制备工艺和综合利用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对皂素生产企业开发清洁生产新工艺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2年06期)

李晓倩[7](2012)在《甘薯中薯蓣皂甙元的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生产国,相对于其他水果甘薯具有低脂、低热量和高纤维等优点,除了含有大量淀粉以外,还含有胡萝卜素、VB1、B2和VC,以及钙、钾、硒、铁等元素。近几年研究发现,甘薯中含有脱氢表雄酮,即DHEA,该物质具有多种保健功能,是循环系统中最为丰富的甾体激素之一,而据报道在植物体内DHEA以其前体物质—薯蓣皂甙元的形式存在,而薯蓣皂甙元作为一种重要的甾体中间体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工业生产。本课题主要针对河北省农科院甘薯组选育的新品种,进行甘薯中薯蓣皂甙元的提取工业研究;对检测方法进行对比优化;并对甘薯膨大期到成熟期薯蓣皂甙元在甘薯根、茎和叶中的含量进行了检测。为河北省新品种甘薯的推广种植和综合加工利用提供依据,并带动河北产业经济。本课题研究了分光光度法检测甘薯中薯蓣皂甙元的条件极其稳定性研究,通过对比叁种显色剂,最终确定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高氯酸溶液作为显色剂效果最佳,显色稳定条件为加入0.2 mL高氯酸,在80℃下水浴20 min,静置30 min。最终测得的薯蓣皂甙元特征吸收波长在540 nm。本课题考察了膨大期甘薯中基础物质和薯蓣皂甙元的变化关系及相关性。通过试验可知,在膨大期随着淀粉含量逐渐增加,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增加趋势也越明显。块根中的薯蓣皂甙元含量随着生长周期的延长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而薯皮中的薯蓣皂甙元在前期增长趋势明显,后期含量增加不明显,并且薯块中的薯蓣皂甙元含量明显高于薯皮。本课题采用了索氏提取法和超声波辅助方法对薯蓣皂甙元进行提取。两种方法比较而言,超声波辅助提取方法,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等优点,第叁次提取率能达到97.54%。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获得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优条件:酸浓度1 mol/L、酸解温度100℃、酸解时间3 h、pH值为5、溶剂提取时间1h。最佳提取条件下的二次提取率达到了 92.80%。硅胶纯化甘薯中薯蓣皂甙元的粗提液最佳的洗脱溶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1:1,纯化后的样品纯化度能达到82.56%。RP-HPLC法定性定量检测纯化后的薯蓣皂甙元,并确定了最佳检测条件,流动相:乙腈:甲醇:水=8:1:1;流速:0.7 mL/min;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10 nm,检出时间为:15 min左右。(本文来源于《河北科技大学》期刊2012-05-22)

沈晖,赵丛丛,曾凡骏[8](2012)在《菊叶薯蓣皂甙元清洁化生产工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菊叶薯蓣预发酵清洁化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对预发酵过程中的发酵温度、pH、酵母接种量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5℃、pH5.0、酵母接种量0.2%,根据优化条件进行验证实验,总糖消耗率与淀粉利用率分别为81.48%和62.44%,薯蓣皂甙元得率较传统直接酸水解法提高了5.9%,酸解废水体积减少了56.42%,废水中COD、BOD、TOC分别降低79.90%、98.99%与86.83%。(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2年05期)

沈晖,赵丛丛,刘曾,曾凡骏[9](2011)在《菊叶薯蓣皂甙元醇提法的前处理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薯蓣皂甙元醇提法的皂甙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对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乙醇浓度在单因素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实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50℃,料液比为1:14,提取时间为7h,乙醇浓度为70%,根据最优条件进行验证实验,薯蓣皂甙平均提取率可达91.81%。(本文来源于《食品与发酵科技》期刊2011年05期)

李光,蔡志辉,方晓兰[10](2011)在《黄姜薯蓣皂甙元的提取工艺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工厂提取薯蓣皂甙元采用的是直接酸水解法。该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反应温度高、水解条件剧烈、产率较低。本文探索了复合酶法酶解黄姜的工艺,分别讨论了各个单因素,如发酵初始pH值、酶用量、酶解时间、酶解温度等因素对薯蓣皂甙元产率的影响。该方法与直接酸水解法相比,反应条件相对温和,产物收率提高了38%,纯度上也有相应的提高。(本文来源于《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薯蓣皂甙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合理利用甾体皂甙元项目的一部分,本论文集中考察了以薯蓣皂甙元完整骨架为甾体甜味剂osladin和polypodoside A甙元的合成,取得如下结果:发展了以乙酸酐-叁氟化硼乙醚为活化体系,叁乙基硅氢为氢源直接选择性还原打开甾体皂甙元螺环缩酮E环的方法,所得产物为22(S)构型,但与目标天然产物osladin所需构型相反。叁氟化硼乙醚/叁乙基硅氢还原打开薯蓣皂甙元的F环得22-R产物后,采用分子内活化接力过程使EF环重组(开E环和关F环)得以高效地实现。以此为基础从薯蓣皂甙元醋酸酯出发,经五步反应以63%的总收率合成甜味剂osladin关键中间体,实现osladin的形式合成,并进一步完成osladin和polypodoside A甙元的合成。通过上述研究,我们发展了两种互补的打开甾体皂甙元E环的方法,可分别得到22S构型的四氢吡喃环和22R构型的六元内酯产物,拓宽了皂甙元完整骨架的使用模式。同时,通过分子内活化亲核开环策略得到易于改造的六元内酯和C16α-碘代物,为进一步结构改造提供了契机,也将在我们后面的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拓展和充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薯蓣皂甙元论文参考文献

[1].朱小燕,雷新荣,严春杰,沈翔.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薯蓣皂甙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

[2].张晓菲.利用薯蓣皂甙元完整骨架合成Osladin和PolypodosideA甙元[D].上海师范大学.2014

[3].吴晶晶,史勇,田伟生.通过接力性溴代迭氮化反应转化薯蓣皂甙元成为澳洲茄胺[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2013

[4].张晓菲,吴晶晶,史勇,林静容,田伟生.利用薯蓣皂甙元完整骨架合成天然甜味剂Osladin的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有机化学学术会议暨首届重庆有机化学国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5).2013

[5].沈晖,赵丛丛,刘曾,曾凡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薯蓣皂甙元含量的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

[6].朱荣莉,刘波,赖普辉.薯蓣皂甙元清洁生产和综合利用研究新进展[J].广东化工.2012

[7].李晓倩.甘薯中薯蓣皂甙元的提取工艺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2

[8].沈晖,赵丛丛,曾凡骏.菊叶薯蓣皂甙元清洁化生产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2

[9].沈晖,赵丛丛,刘曾,曾凡骏.菊叶薯蓣皂甙元醇提法的前处理工艺研究[J].食品与发酵科技.2011

[10].李光,蔡志辉,方晓兰.黄姜薯蓣皂甙元的提取工艺改进[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论文知识图

盾叶薯蓣-图269-3 盾叶薯蓣皂甙元的...薯蓣皂甙元的标准曲线穿龙薯蓣野生资源的保护、利用及引种栽培-...薯蓣皂甙元红外光谱薯蓣皂甙元的循环伏安(a)和动态...水解时间对薯蓣皂甙元含量的影...

标签:;  ;  ;  ;  ;  ;  ;  

薯蓣皂甙元论文_朱小燕,雷新荣,严春杰,沈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