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中会[1](2021)在《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及城市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支撑引领城市发展的助推器,也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深刻影响了社会经济领域的诸多方面。当前,受国内外社会环境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层面启动“新基建”计划,城市轨道交通基建项目已成为地方政府重点投资领域。地方政府竞相大力发展轨道交通,以图在城市竞争中占据优势。那么,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否能带来要素集聚并促进产业集聚?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如何?是否存在显着的产业与区域异质性?围绕这些问题,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研究:(1)系统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并探讨要素集聚在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产业集聚过程中的传导作用;(2)将城市竞争力作为研究目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和产业集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因此,本文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要素集聚、产业集聚及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分析。基于产业集聚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构建城市轨道交通对产业集聚及城市竞争力影响的研究框架,揭示城市轨道交通对产业集聚效应的作用机制,以及要素集聚的传导路径,并进一步探析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作用机理。第二,要素集聚、产业集聚和城市竞争力指标构建与测度。首先构建以劳动力集聚、资本集聚和技术创新集聚为核心的城市要素集聚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6—201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要素集聚水平。其次,基于区位熵衡量产业集聚水平,重点测度城市制造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等产业集聚度。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各城市竞争力大小。第三,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要素集聚、产业集聚的实证研究。选取代表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的线路长度、配置车辆数、车站数等指标,基于2006—2018年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运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别实证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定量解析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影响效应。进一步根据中介效应检验方法,以要素集聚为中间变量,构建城市轨道交通、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城市轨道交通通过要素集聚影响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第四,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以及两者的交互关系,构建PSM-DID模型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开通对城市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并进行了有效性检验、共同支撑假设检验、改变时间宽度来分析政策对时间变化的敏感性程度等反事实检验,证明模型选择的合理性及排除其他政策或者因素对被解释变量产生的噪声影响。最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产业异质性,并对区域异质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归纳如下:第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与测度结果表明:我国东部地区沿海地区的主要城市和中、西部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会城市的轨道交通发展和投资规模较大,其余地方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较为滞后。当前,我国城市要素集聚在时间上具有动态变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城市要素集聚均值呈现出不断变化且递增的基本趋势。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城市产业集聚水平也呈现出相似的分布特征。第二,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影响为正向效应。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有效吸引劳动力集聚、资本集聚、技术创新集聚;影响系数分别为0.1209、0.1021和0.0355,且均在5%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城市轨道交通配置车辆数有效吸引劳动力集聚、资本集聚、技术创新集聚;影响系数分别为0.1827、0.1123、0.1403,在5%或1%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有效吸引劳动力集聚、资本集聚,但对技术创新集聚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第三,城市轨道交通对产业集聚影响为正向效应,但对不同产业存在异质性。其中,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对建筑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公共服务业集聚均呈现出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影响系数在1%或5%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对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具有抑制作用。城市轨道交通配置车辆数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消费性服务业、公共性服务业集聚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且影响系数在1%的显着性水平显着;对制造业集聚、建筑业集聚呈现出抑制作用。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对建筑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公共性服务业集聚正向促进效应,且影响系数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对制造业集聚、城市消费性服务业集聚存在抑制作用。第四,城市轨道交通能够通过吸引要素集聚来促进产业集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长度能够通过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创新集聚有效吸引城市制造业集聚、城市建筑业集聚、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但无法通过劳动力集聚吸引公共性服务业集聚;城市轨道交通配置车辆数能够通过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创新集聚有效吸引城市制造业、城市建筑业和服务业集聚;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能够通过要素集聚来促进城市制造业、建筑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消费性服务业集聚,但无法有效促进公共性服务业集聚。第五,城市轨道交通能够提高城市竞争力,但存在区域异质性;另外,产业集聚对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存在显着的产业异质性。公共服务业的集聚能够显着促进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其他产业的集聚对城市竞争力并没有显着影响。同时,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发挥的调节效应也有所差异,制造业集聚会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则会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均能够提高城市竞争力,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回归系数较显着,均在1%的显着性水平下显着;西部地区城市轨道交通促进效应较弱且没有通过显着性检验。本文研究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框架。通过探究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影响机理,深入阐释了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要素集聚,进而要素集聚促进产业集聚的理论机制。第二,拓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产业集聚的研究视角。现有研究主要以城市轨道交通与劳动力集聚或资本集聚的单一视角为主,本文将城市轨道交通、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作为三个子系统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并构建理论模型,定性和实证解析城市轨道交通与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的关系,深化了对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和产业集聚作用机制的认识,为推动和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要素集聚与产业集聚三者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第三,丰富了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和城市竞争力的实证研究。构建PSM-DID模型,探究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制,剖析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实证解析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和两者交互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效应,丰富和拓展了交通经济、产业经济与城市竞争力的交叉研究。
汪徽[2](2020)在《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国民经济有了很大提高,但与此同时,社会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国内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越加凸显。低收入问题是我国民生问题的短板,关注低收入群体,坚持公平正义,不仅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城市空间不断重构和扩张、现代交通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个体移动性大大增强,个体的日常活动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中国城市的社会空间研究呈现更多的复杂性。以往社会空间分异主要关注居住空间,忽略个体因工作、学习、社交、娱乐、私事等目的利用的城市其他空间,从居民日常生活上看,仅从居住空间分析社会空间分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本研究基于个体时空间行为的微观视角,从个体日常行为规律和活动空间特征、城市空间利用、公共服务设施可达等三个方面,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比低收入群体和非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的差异,试图勾勒出我国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空间分异现状,总结低收入群体当前社会空间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公平正义的城市策略提出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时间地理学的方法总结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从时间、空间、移动三个方面对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特征进行总结。在时间分配上,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在工作中会穿插更多其他活动,其活动节奏呈现出“破碎化”的特征;在空间特征上,离家1km范围内区域是低收入群体最常利用的城市空间,和非低收入群体相比,低收入群体的工作活动更集中在老城、内城和家附近空间;在移动性上,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距离较短,单程出行耗时少且出行花费较低,出行频率较低,且日常出行高度依赖公共交通,体现出低收入群体移动性和机动性的不足。(2)从活动空间特征和城市空间利用两方面分析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现状。一方面,基于“四个维度,六个指标”的分析框架对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上,相较于非低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活动范围小,户外活动时间偏少,户外活动空间单调,出行高度依赖交通工具;社区层面,老城传统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和非低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差异不显着,内城单位社区内不同收入群体的活动空间在广度和强度上有一定差异,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不同收入群体在活动空间的四个维度上都有明显异质性。另一方面,对不同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总体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在内城空间的利用上差异没有统计上的显着差异,但是郊区空间的使用上差异显着;分社区层面,内城传统社区的不同收入居民在城市空间使用上差异不明显,单位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对本地空间更加依赖,保障房低收入居民在三类社区中最依赖本地空间。建立逻辑回归模型对居民利用城市空间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并非是影响所有居民使用城市空间的显着因素,内城收入居民即便收入不同,在城市空间利用上并没有显着差异,但是收入却是影响郊区居民城市空间利用的显着因素,说明郊区不同收入群体存在明显的活动空间分异。此外,社会经济属性和建成环境也是影响了居民日常活动空间和城市空间利用的重要因素。(3)基于个体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框架分析低收入群体社会排斥现象。从个体微观视角构建设施可达性的量化评估方法,从总体和社区两个层面对低收入群体的设施可达性进行评估。总体层面上看,低收入群体对设施和服务的整体获取水平明显低于非低收入群体,在调查的15类公共服务设施中,低收入群体使用公共交通和商业设施的机会显着低于非低收入参与者。值得注意的是,交通设施是问卷调查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日常生活设施,实际也是提高居民移动能力的最重要设施,公共交通设施获取机会不足会直接增加低收入群体被社会排斥的风险。社区层面,不同收入群体对设施的可达性有一定的差异,老城传统邻里和内城单位社区居民的设施可达性显着高于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郊区保障房社区的低收入居民在所有设施的可达水平均为最低。构建回归模型对影响个体公共服务设施总体可达水平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收入只影响郊区保障房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利用机会,居住在郊区的低收入居民社会机会获取不足,日常生活遭受了明显的社会排斥,相较之下,居住在老城和内城的低收入群体在利用公共服务设施上相对公平。研究揭示了居住区位对个体利用城市机会、避免被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包括:第一,构建了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个体行为视角下的社会空间分异在国内外学界才刚起步,相关研究成果较少,已有的研究大多基于时空行为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本研究在对社会空间分异、社会排斥、活动空间、时间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等相关理论详细阐释的基础上,构建了“三个方面,两个层面”的时空行为下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框架,拓展社会空间研究思路。第二,优化了微观视角下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的量化分析方法。一方面,提出基于个体日常活动出行日志和POI数据,构建了基于个体的设施可达性的量化研究技术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个体之间的不同类型设施和总体设施可达性对比、还适用于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设施可达性对比。另一方面,区别以往时空研究中在分析影响因素时多采用的简单线性回归模型,本研究在建模分析上做了模型选取、自变量因变量选取、分析策略三方面的优化,提高了分析精度,区分了收入、区位及其他因素对居民时空行为的影响,研究结论更加精细化。第三,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我国低收入群体虽然都有收入低下这一共性特征,但是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低收入群体的成因非常复杂,将低收入群体作为均质群体分异难以解释其内部不同亚群的时空需求和社会空间特征。本研究在对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分析时,不仅考察整体层面和非低收入群体之间的差异,还基于区位和社区类型将受访者分为不同亚群,比较其活动空间和与城市空间利用差异,研究结论说明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存在内部和外部的双重异质性,深化了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的结论。
纪玉俊,冯阔[3](2020)在《双重政府博弈下的大国海洋产业集聚: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文中研究表明海洋产业集聚是区域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发挥地区海洋产业集聚优势与政府行为有着密切关系。基于大国的经济分权特征,通过构建完全信息与不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模型,对我国双重政府博弈下的区域海洋产业集聚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在经济利益与政治晋升激励下,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博弈使得地区之间海洋产业集聚难以实现合意性,从而导致资源环境条件恶化,发展不可持续;另一方面,尽管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中可以通过加强宏观调控实现海洋产业集聚度最优,但需要满足完备的信息传递机制、长期充裕的财政投入等苛刻条件。因此,产业集聚视角下的我国区域海洋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激励机制,加强综合管理与调控,通过集聚实现区域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张智一[4](2020)在《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和运输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海水鱼类作为能为人类提供高级蛋白质的食材,正在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接受。在捕捞资源持续衰退的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业作为海水鱼类生产供应的重要部分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尽管现阶段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使用了工厂化养殖模式及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但使用比例较低,大部分养殖生产活动仍处于较为粗放的传统养殖阶段。同时,由于此产业的发展对资源环境依赖度较高,往往容易产生产业集聚,这种集聚也衍生出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在绿色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当前的养殖模式发展难以为继,为使产业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产业亟待进行符合生态经济发展的革新以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革新的基础在于对现存海水鱼类养殖业现实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分析,途径在于最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进行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的革新。摸清我国海水鱼类养殖模式应用和产业集聚现状是进行符合生态经济发展革新的基础,研究产业集聚区域各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估其生态经济绩效是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的基本前提。本研究以促进海水鱼类养殖业绿色发展为切入点,使用海水鱼类养殖主要生产区域相关数据,分析和测度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主要养殖品种和不同养殖模式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使用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结合实地调研结果,对产业集聚区域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生产活动生态经济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梳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并利用实地调研数据对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的两个方面(生态经济效率和生态经济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以两方面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其生态经济绩效进行全面评价。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博弈模型推演与讨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工厂化养殖模式下产量最高的大菱鲆主要在辽宁省和山东省形成了产业集聚且辽宁省集聚更为明显;池塘养殖模式下产量最高的海鲈鱼在广东省形成了产业集聚;普通网箱养殖模式下大黄鱼产量最高,其在福建省形成了产业集聚;深水网箱模式主要生产品种为卵形鲳鲹,其在海南省与广西省形成了产业集聚且广西省养殖专业化程度更高。(2)通过因果关系分析发现:(1)养殖相关技术领域和企业的资金扶持以及税收减免政策的增加,能够通过降低养殖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生产收益和养殖投资,但养殖生产、鱼药和饵料投放以及各类资源应用的增加能够使化学成分排放增加;(2)政策规定的可用养殖面积变动能够通过影响新增养殖场建设投资对养殖生产收益、化学成分排放、地下水资源损失、土地占用面积、空气污染程度以及区域捕捞资源衰退造成影响;(3)规定的可用养殖面积的增加以及对可持续发展养殖模式的养殖设施建设的资金扶持,能够促进产业养殖模式革新,提高养殖生产收益和养殖投资,降低养殖生产化学物质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结合养殖生产实际,对不同养殖模式养殖生产系统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流向进行分析,发现:(1)养殖阶段饲料投喂是造成各模式养殖生产活动生态经济绩效受到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但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和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因养殖模式特性,受此类影响极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2)工厂化养殖养殖面积受政策影响较大,养殖尾水的排放以及高浓度矿物质反冲地下水均会对区域水域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进而影响下期养殖的食品安全与产品价格以及区域捕捞资源;(3)普通池塘养殖模式在土地租用周期内受到影响较小,其养殖排放在区域水环境吸收富营养物质超出环境修复能力的情况下,会对下期养殖产品质量和价格造成影响;(4)普通网箱养殖模式养殖生产直接在水环境中进行,养殖尾水的排放对区域水域环境造成一定污染,进而影响下期养殖的食品安全与产品价格以及区域捕捞资源;(5)深水网箱养殖模式在建造时有国家资金支持,因主要在距岸较远的海域分布,造成的环境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3)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如下:(1)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测度中53.13%的样本综合得分高于平均值,样本规模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在不考虑养殖规模的情况下:山东省的生态经济绩效表现在三省中为最佳,尽管在规模效率方面表现较差,但其纯技术效率及平均综合得分均为最高;辽宁省位列第二,河北省表现排名最低。在考虑养殖规模的情况下,小规模养殖户整体生态经济绩效表现较规模养殖户有一定差距,尽管小规模养殖户的规模效率较高,但其纯技术效率及平均综合得分较低。(2)普通池塘养殖模式整体生态经济绩效综合得分48.72%高于平均值,样本纯技术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小规模养殖户尽管生态经济效率较高,但在考虑成本利润率和边际贡献率时,生态经济绩效表现较规模养殖户有一定差距。(3)普通网箱养殖模式整体生态经济绩效综合得分22.58%高于平均值,样本规模效率对生态经济效率促进作用较大,规模养殖户生态经济绩效表现显着优于小规模养殖户。(4)深水网箱养殖模式不仅在生态经济效率测度中体现出了较其他模式而言的优势,还在生态经济绩效的评价中表现优越。但需要看到的是,深水网箱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效率受到高昂建造费用和运营费用的影响,在生态经济效率受到了一定制约,总体绩效虽呈现较好的综合表现,但效率仍待进一步提高。(4)从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发展现状来看,促进其绿色发展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提高现存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绿色发展的阻碍为其对地下水的严重依赖严重依赖和威胁以及极高的自然资源消耗,其养殖投喂饵料多为鲜活饵料,不仅容易导致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还极易影响产品品质。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能否进行养殖尾水无害化处理,以尽量减少养殖尾水中氮、磷和COD等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化学成分的排放。普通网箱绿色发展的主要问题是鲜活饵料的使用和近岸区域高密度网箱分布,这两者不仅造成近岸水体富营养化及鱼病高发风险,还使得近岸底泥集聚加剧,危害近岸水体环境。深水网箱养殖模式虽对环境危害较小,但高昂的养殖设施建设成本和运营费用限制了模式应用和推广。本文的主要创新点为:(1)前人对我国海洋渔业产业集群发展、大菱鲆养殖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与成因等方向进行了研究,本文则创新性地对我国海水鱼类各主要养殖品种以及主要养殖模式的产业集聚分布情况展开研究,拓展了我国海水鱼类养殖业产业集聚研究领域的研究范围。(2)前人对于海水鱼类养殖的研究往往针对养殖业的某个具体部分展开,研究缺乏整体性,本文创新性地以系统的视角对生态学与经济学的交叉部分进行研究,将海水鱼类养殖生产活动各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分析,从新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生态经济领域的分析研究,拓宽了海水鱼类养殖经济领域研究的角度。(3)前人对于海水鱼类养殖的生态经济研究较少且缺乏实证研究,本文在对产业集聚区域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的生态经济绩效分析中,不仅扩展了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领域的研究范围,还创新性地使用了实证分析的方法开展生态经济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突破。基于研究,本文提出的主要对策建议有:(1)对工厂化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以政策资金扶持为主、以政府引导为辅的方式促进工厂化循环水模式推广利用;(2)加大科技研发投入,降低工厂化循环水模式使用成本;(3)加强配合饲料的研发,提高配合饲料使用率;(4)引导健康消费,促进产业健康发展。(2)对池塘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加强饲料研发及应用指导,降低饵料投喂引起的养殖富营养化成分;(2)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促进尾水处理设施的推广使用;(3)提高天气观测水平,保障产业发展;(4)建立健全金融服务体系,降低产业运行风险。(3)对网箱养殖模式的主要建议:(1)持续扶持深水网箱建设,鼓励中小型养殖户进行合作投资;(2)引入正规金融服务,保障产业稳健发展;(3)创新养殖经营模式,引导产业绿色转型;(4)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以市场带动模式推广;(5)科学合理规划深水网箱养殖区域,加强扶持绿色生态深水网箱建设;(6)着力开发特种渔业保险,切实帮助养殖户增强风险抵御能力。
刘勰,孟勇[5](2020)在《市场化进程如何影响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来自中国高技术行业的经验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构建了产业集聚、市场化水平与产业创新绩效的研究模型并分析其作用机制,运用随机效应模型对2009—2016年高技术产业和地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产业集聚对产业创新绩效存在倒U形影响关系。市场化程度对产业集聚和产业创新绩效的倒U形影响关系具有显着正向调节作用。集聚度加强了区域内的网络关系,形成规模效应,促进产业创新;当集聚达到一定程度,网络关系密度过高产生拥挤、过度竞争等效应,导致要素、管理等各类成本增加,阻碍了产业创新绩效。市场化水平既可能促进集聚网络活跃度,又加剧了网络密度过高下的关系不稳定性。
王彦芳[6](2019)在《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与国际分工的不断深入发展,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升级问题已然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凭借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形成的国内分工体系融入全球分工网络,通过采取“干中学”与竞争性模仿策略,实现了经济起飞和快速工业化。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与技术复杂度也已经远超过同等收入国家,甚至接近于高收入国家的水平。然而,由于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比较优势参与垂直分工,加之“技术封锁”、“市场限制”、“贸易壁垒”等因素,国内代工企业被“俘获”于GVC中低创新能力的低附加值环节,无法向价值链高端跃升。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要着力推动我国产业向GVC中高端迈进,加快培育若干具有世界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同时也明确指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区域之间与区域内部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依然是我国未来发展的主旋律。诚然,中国作为发展中的转轨大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凸显,贫富差距扩大,将加剧社会矛盾与不安定因素。从各地区融入国际专业化分工与国内分工的实践不难发现,GVC与国内价值链(Natiaonl Value Chain,NVC)分工有效对接机制的缺失将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例,其低附加值的GVC嵌入模式主要是以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供给为前提与基础的,与中西部地区的分工协作被限制在初级生产要素的供给层面,并没有很好地履行GVC与NVC之间的二传手功能。不仅东部地区自身没有形成专业化分工与经济增长的长效机制,而且也限制了其经济扩散效应与技术溢出效应,不利于欠发达地区摆脱低端技术路径依赖的贫困陷阱。这在一定程度将加剧区域经济差异与不平衡问题,致使我国面临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当前,“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上升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中国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将难以为继,更加迫使我国加快价值链升级进程,并从双重价值链分工的视角探索协调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可行路径。由此,我们不禁思考,NVC与GVC分工是如何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GVC与NVC分工之间的对接态势如何?如何通过GVC与NVC双重价值链的对接互动缩小区域经济差异?对于以上问题的思考与探索是促使本文展开相关研究的重要出发点。本文基于克鲁格曼提出的新经济地理理论框架,尝试从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出发,为协调我国地区差距、破解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提供新的思路与对策。具体而言,本文的逻辑思路在于首先对现有相关研究及理论进行梳理与计量分析,然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及参与NVC和GVC分工的程度及演变态势进行全面系统地测度与把握,在此基础上,将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考察国内外价值链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与机制,以及GVC与NVC双重价值链对接互动对于协调地区差距的作用路径,最后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论文主要包括八章,每一章的主要内容及结论简要概括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相关背景、理论及现实意义、研究框架、主要方法、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等方面,并基于此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第二章为范畴界定及文献综述。在这一章,本文先基于现有文献对于区域经济差异、GVC与NVC的研究范畴进行了界定,而后运用Cite Space软件进行了文献计量分析,最后从区域经济差异、价值链分工、双重价值链对接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概括及综述。第三章是关于中国各地区经济差异现状的典型事实。本章测度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演变态势,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考察了我国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区域差异。我们发现,各省市之间的人均GDP差异呈现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动趋势,大多数省份内部的经济差距呈现不同程度的缩小,运用夜间灯光数据的测度结果与官方统计数据大体不差。第四章是对不同地区参与GVC和NVC分工的测度。本章主要基于现有GVC分工的理论框架及分解逻辑,将中国省际间投入产出表整合到世界投入产出表中,考察我国各省区在双重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及演变。研究表明,部分东部省份参与NVC的程度明显下降,而参与GVC的程度有所上升;省际中间品贸易规模趋于扩大,分工日益密切;国内贸易增加值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国外贸易;大部分地区的生产链不断延伸,但以纺织业为代表的传统优势产业仍处于微利运营阶段。第五章是关于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实证研究。本章主要基于新经济地理和区域专业化分工构建了理论框架,并通过计量模型检验了NVC分工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及潜在机制。结果显示,各区域之间的简单NVC分工与区域经济差异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GVC分工对于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调节效应并不确定,简单NVC分工对于GDP增长率的贡献存在明显的地区与产业偏向性。第六章为GVC分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经验检验。本章首先对GVC框架下中间品关联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进行了机理分析,然后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中间品前向及后向关联指数,在此基础上检验了中间品关联对地区差距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间品进口的前向关联弱化了经济集聚效应,有利于提升欠发达地区企业的生产率,进而缩小区域差距;中间品出口的后向关联则强化了本地市场效应,加剧了要素市场扭曲,倾向于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第七章为GVC与NVC双重价值链对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本章基于国际分工收益分配理论,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个维度分析了双重价值链对接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协调路径,提出相关假设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与基础设施水平的不断提升有利于促进GVC与NVC的有效对接,而双重价值链的对接互动能够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同质竞争,进而缩小地区差距。第八章为主要结论与对策建议。根据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深化NVC分工体系、优化GVC中间品关联及促进双重价值链对接三个方面提出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对策建议。总而言之,相比于现有文献,本文对价值链分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首先,将中国省区差异及价值流纳入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框架,同时考察GVC与NVC分工及其对接互动对于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并运用现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与实证检验,这有别于只考虑NVC或仅关注GVC的研究。其次,将现有研究中笼统的“国外(或境外)”或“国内”进一步细分到国内各个省市和主要贸易伙伴国,以期更准确细致地把握不同省市在GVC与NVC分工系统中的融入程度及地位演变。第三,本文立足于价值链“低端锁定”困局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矛盾,提出通过构建GVC与NVC的有效对接机制,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突破了以往研究关注因果关系忽视实际问题的限制。
强欢欢[7](2019)在《个体择居与结构变迁: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演化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文中认为
徐堃[8](2019)在《京津冀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资本、人力资源、知识溢出、技术进步等要素在国家及地区间的转移和二次分配使得全球的宏观经济朝着“服务型经济”的方向不断迈进。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已成为城市群内部经济结构重塑的主要推动力。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提到,要完成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就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尤其是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等一系列高知识型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区域经济高效、有序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现代服务业在城市群空间中的集聚与溢出效应,对于指导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空间格局变化过程、产业集聚的过程和态势、溢出效应的影响与结果;探究作用于京津冀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和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并对提升三地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促进其有序分工和合理链接,提出优化路径和政策建议。本文首先通过对现代服务业相关国内外研究的文献梳理,总结出现代服务业的内涵、一般特征以及发展趋势,并对本文中的“现代服务业”进行了概念界定。对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和演变趋势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通过构建空间回归计量模型探究地理因素、政府干预、投资水平、人力资本、科技创新等因素对京津冀城市群现代服务业及其溢出效应的影响与作用机制。基于上述的研究内容,本文得到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是现代服务业是有别于传统的新兴服务业,既包含传统服务业的升级改造形成的,又包括伴随着科技技术产生的新兴的高技术行业,具有科学技术密集性、大都市集聚性、高人力资本聚集性这三个特征;二是京津冀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产业增加值持续高位增长,且行业发展具有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三是2006-2016年期间京津冀城市群内部现代服务业的空间演化呈现明显的“核心-外围”特征;四是京津冀投资水平对区域内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具有显着的负向影响,政府财政支出则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政府的支出有效带动了现代服务业的提高,而企业投资相对低效,说明京津冀地区市场化水平欠佳,经济发展方式仍主要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来推动;五是京津冀城市群内各城市现代服务业之间有反向影响,具有负的溢出效应,京津冀区域内部经济虹吸现象明显,仍处于极化发展阶段。
王超[9](2019)在《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现状研究》文中认为智慧体育源于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源于智慧地球,智慧体育是智慧地球在体育领域的具体实现,在政府高度重视智慧城市建设的背景下,智慧体育的建设也日渐成熟。智慧体育通过利用现代化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帮助政府部门、公司企业、群体和个人在体育领域更深刻地理解市场变化趋势及需求、更高效地分析数据及信息,并鉴于此采取相对应的行动。目前,无锡市智慧体育的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智慧体育产业正蓬勃发展,智慧体育生态体系基本成型。本文为了能够有效地推动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并且带动体育事业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逻辑分析法对无锡市的智慧体育建设现状、建设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建设的对策进行研究分析,归纳总结出了建设过程中不足之处为:信息资源分散,缺乏高效整合;体育企业薄弱,科技融合不足;存在安全隐患,市场行业杂乱等。针对无锡市智慧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对策有: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运营模式;加强政策支持,保障经费投入;加强信息安全,营造良好氛围,从而对我国其它城市智慧体育的建设给予参考借鉴,使智慧体育更好地造福人类。
李亚男[10](2019)在《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成长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着经营模式、交易方式等经济活动中的基本元素,对全球经济的转型升级发挥着突出作用。其中,提供电子商务服务的企业和团体组织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已是必然趋势。加强电子商务产业集聚空间建设,构建电子商务产业集聚载体,促进电子商务跨界融合,已经成为增强经济竞争力的有效措施。本文从空间集聚的视角出发,拓展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研究领域,同时以电子商务服务业区域空间集聚发展案例为支撑,探寻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途径及驱动因素,为产业发展和区域集聚发展提供有效借鉴。全文共分为七章,主要通过理论和实证来分析论证。第一章主要对整篇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案进行阐述,主要解决研究什么、为什么研究和怎么研究的问题。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为后文“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内容的确立做好理论铺垫。第三章对电子商务服务业集聚进行系统阐述,提出“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总结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构成要素和特征。第四章主要阐明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是如何形成并发生作用的,并通过形成模式、作用途径和驱动因素三个方面加以阐释。第五章主要进行经济中心和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案例分析。第六章从发展方向、发展战略、发展对策三个方面给出电子商务空间集聚的发展路径,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参考。第七章对本文的研究内容进行总结,给出创新点和不足,提出日后电商服务业集聚的研究方向。
二、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及城市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目标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内涵 |
2.1.1 城市轨道交通 |
2.1.2 要素集聚 |
2.1.3 产业集聚 |
2.1.4 城市竞争力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竞争优势理论 |
2.2.3 产业关联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城市轨道交通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
2.3.2 要素集聚及其影响效应的相关研究 |
2.3.3 产业集聚及其影响效应的相关研究 |
2.3.4 交通条件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
2.3.5 研究评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理论分析 |
3.1 城市轨道交通的现状分析 |
3.1.1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整体层面分析 |
3.1.2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层面分析 |
3.2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要素集聚的机理分析 |
3.2.1 城市轨道交通与劳动力集聚 |
3.2.2 城市轨道交通与资本集聚 |
3.2.3 城市轨道交通与技术创新集聚 |
3.3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产业集聚的机理分析 |
3.3.1 城市轨道交通、劳动力集聚与产业集聚 |
3.3.2 城市轨道交通、资本集聚与产业集聚 |
3.3.3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创新集聚与产业集聚 |
3.4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要素集聚、产业集聚与城市竞争力指标构建与测度 |
4.1 城市轨道交通评价指标概述 |
4.2 城市要素集聚指标构建与测度 |
4.2.1 城市要素集聚测度指标构建 |
4.2.2 城市要素集聚测度分析 |
4.3 城市产业集聚指标构建与测度 |
4.3.1 城市产业集聚测度指标构建 |
4.3.2 城市产业集聚测度分析 |
4.4 城市竞争力指标构建与测度 |
4.4.1 城市竞争力指标构建 |
4.4.2 城市竞争力测度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轨道交通对要素集聚的影响研究 |
5.1 广义矩估计方法(GMM) |
5.1.1 GMM基本思想 |
5.1.2 动态面板GMM概述 |
5.2 实证模型构建 |
5.2.1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
5.2.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
5.3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5.3.1 变量选择和指标说明 |
5.3.2 描述性统计 |
5.4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要素集聚的实证结果与解析 |
5.4.1 城市轨道交通路线长度影响要素集聚的实证解析 |
5.4.2 城市轨道交通配置车辆数影响要素集聚的实证解析 |
5.4.3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数影响要素集聚的实证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轨道交通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
6.1 实证模型构建 |
6.1.1 静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
6.1.2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
6.1.3 中介效应模型构建与变量设计 |
6.2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6.2.1 变量选择和指标说明 |
6.2.2 数据来源说明 |
6.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3.1 城市轨道交通影响产业集聚的实证解析 |
6.3.2 城市轨道交通、要素集聚影响产业集聚的实证解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研究 |
7.1 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方法(PSM-DID) |
7.1.1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 |
7.1.2 双重差分方法(DID) |
7.2 实证模型构建 |
7.3 指标选取与数据说明 |
7.3.1 变量选择与指标说明 |
7.3.2 数据来源说明 |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7.4.1 城市轨道交通开通效应的初步检验 |
7.4.2 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分析 |
7.4.3 稳健性检验 |
7.4.4 城市地区异质性解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
致谢 |
(2)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城市社会空间进入快速转型阶段 |
1.1.2 贫富差距加大和新城市贫困阶层的产生 |
1.1.3 坚持公平正义,关注低收入群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
1.1.4 时空行为是透视城市社会空间分异的重要视角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相关概念解析 |
1.3.1 城市低收入群体 |
1.3.2 时空行为 |
1.3.3 社会空间 |
1.3.4 社会空间分异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5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和文章结构 |
1.6.1 技术路线 |
1.6.2 文章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和框架构建 |
2.1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 |
2.1.1 社会分层理论 |
2.1.2 中国低收入群体所在社会阶层及资源占有 |
2.1.3 社会分层和社会空间分异 |
2.1.4 社会空间分异理论启示和小结 |
2.2 社会排斥理论 |
2.2.1 社会排斥理论内涵 |
2.2.2 社会排斥和贫困 |
2.2.3 个体可达性和社会排斥 |
2.2.4 社会排斥和社会空间分异联系 |
2.2.5 社会排斥理论启示和小结 |
2.3 时空行为方法论 |
2.3.1 行为地理学理论 |
2.3.2 时间地理学理论 |
2.3.3 活动分析法 |
2.3.4 时空行为方法论小结 |
2.4 活动空间理论 |
2.4.1 活动空间的概念 |
2.4.2 活动空间分异理论 |
2.4.3 活动空间的刻画 |
2.4.4 活动空间和个体可达性测度 |
2.4.5 活动空间理论小结 |
2.5 基于时空行为的大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理论框架 |
第三章 案例选择、社会调查和数据库构建 |
3.1 中国低收入群体居住空间发展 |
3.1.1 民国时期南京居住空间分异 |
3.1.2 计划经济时期(1949-1987) |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型期(1987-至今) |
3.1.4 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小结和启示 |
3.2 案例选择 |
3.2.1 研究范围和南京城市空间划分 |
3.2.2 调研社区的选择 |
3.3 社会调查及数据库建立 |
3.3.1 问卷调查实施和数据获取 |
3.3.2 低收入时空活动数据库的建立 |
3.4 样本社会经济属性和分层特征 |
3.4.1 社会经济属性 |
3.4.2 社会分层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空特征 |
4.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间特征 |
4.1.1 基于地理空间的日常活动节奏特征 |
4.1.2 基于汇总统计的时空节奏分析 |
4.1.3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时间分配 |
4.2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空间特征 |
4.2.1 低收入群体日常活动在城市空间上的分布 |
4.2.2 低收入群体非在家活动的时空特征 |
4.3 城市低收入群体移动性特征 |
4.3.1 日常活动总体出行特征 |
4.3.2 城市低收入群体通勤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低收入群体城市空间利用和社会空间分异研究 |
5.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5.1.1 活动空间特征指标构建 |
5.1.2 城市空间利用方法构建 |
5.1.3 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5.2 不同收入居民的活动空间特征 |
5.2.1 总体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
5.2.2 社区层面活动空间特征 |
5.3 基于城市空间使用的社会空间分异 |
5.3.1 不同城市空间利用 |
5.3.2 不同活动时间分配和城市空间关系 |
5.3.3 不同活动离家距离和城市空间关系 |
5.4 不同收入居民利用城市机会影响因素分析 |
5.4.1 模型构建及变量筛选 |
5.4.2 逻辑回归模型结果及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低收入群体公共服务设施可达和社会排斥研究 |
6.1 研究思路和数据来源 |
6.1.1 研究思路 |
6.1.2 数据来源 |
6.2 社区周边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2.1 老城传统邻里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2.2 内城单位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2.3 外城保障房社区周边主要公共服务设施概况 |
6.3 基于活动空间的设施可达性评估方法构建 |
6.3.1 设施重要程度评估 |
6.3.2 构建基于个体活动空间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计算方法 |
6.4 基于活动空间的低收入设施可达性分析 |
6.4.1 总体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
6.4.2 分社区层面的公共服务设施可达性 |
6.5 影响因素分析 |
6.5.1 模型构建及解释变量 |
6.5.2 影响因素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收入群体活动空间形成机制及发展策略 |
7.1 低收入居民活动空间和社会空间形成机制 |
7.1.1 宏观层面 |
7.1.2 中观层面 |
7.1.3 微观层面 |
7.2 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面临问题 |
7.3 提升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发展的策略 |
7.3.1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保证居住弱势群体获得充分居住选择权 |
7.3.2 以开放与共享的公共空间促进社区融合 |
7.3.3 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机动性和设施可达性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8.1.1 社会调查相关结论 |
8.1.2 不同收入群体日常活动的时空特征 |
8.1.3 活动空间分异特征 |
8.1.4 基于活动空间的社会排斥特征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1 问卷一、南京市居民出行时空特征研究社会调查 |
附录2 问卷二、公共服务设施重要性评分 |
作者简介 |
后记 |
(3)双重政府博弈下的大国海洋产业集聚:一个理论分析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基本假定与博弈模型构建 |
(一)基本假定 |
1、研究背景假定 |
2、博弈模型假定 |
(1)a、b地方效用函数 |
(2)中央政府效用函数 |
(二)博弈模型构建 |
三、博弈模型求解及模型均衡讨论 |
(一)完全信息情况下博弈模型求解及模型均衡讨论 |
(二)不完全信息情况下模型均衡求解及均衡讨论 |
1、分离均衡 |
2、混同均衡 |
四、结论及启示 |
(4)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概念界定、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5 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二章 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 |
2.1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研究进展 |
2.1.1 海水鱼类养殖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2 海水鱼类养殖产业集聚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3 海水鱼类养殖产业经济领域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4 海水鱼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5 小结 |
2.2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产业集聚理论 |
2.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3 产业生态学理论 |
第三章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不同养殖模式产业集聚现状研究 |
3.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养殖业发展概况 |
3.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
3.2.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
3.2.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
3.2.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工厂化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
3.2.4 小结 |
3.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
3.3.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
3.3.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
3.3.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池塘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
3.3.4 小结 |
3.4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产业发展现状 |
3.4.1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面积变动 |
3.4.2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产量变动 |
3.4.3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网箱养殖模式发展困境 |
3.4.4 小结 |
3.5 海水鱼类主要生产区域养殖产业集聚分布测度 |
3.5.1 研究方法 |
3.5.2 主要养殖品种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
3.5.3 工厂化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
3.5.4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
3.5.5 网箱养殖模式产业集聚分布测度结果 |
3.5.6 小结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 |
4.1 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
4.1.1 系统动力学研究方法应用概述 |
4.1.2 研究问题 |
4.1.3 研究方法 |
4.2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
4.2.1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
4.2.2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
4.2.3 网箱养殖模式要素因果关系分析 |
4.3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影响因素的要素流向分析 |
4.3.1 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
4.3.2 普通池塘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
4.3.3 网箱养殖模式要素流向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
5.1 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1.1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
5.1.2 海水鱼类养殖生态经济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5.2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
5.2.1 数据来源 |
5.2.2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效率 |
5.2.3 大菱鲆工厂化流水养殖模式主要生产区域生态经济绩效 |
5.2.4 讨论与小结 |
5.3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
5.3.1 数据来源 |
5.3.2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
5.3.3 广东省海鲈鱼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
5.3.4 讨论与小结 |
5.4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
5.4.1 数据来源 |
5.4.2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
5.4.3 广西省卵形鲳鲹普通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
5.4.4 讨论与小结 |
5.5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 |
5.5.1 数据来源 |
5.5.2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效率 |
5.5.3 海鲈鱼普通池塘与网箱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 |
5.5.4 讨论与小结 |
5.6 本章小结 |
5.6.1 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 |
5.6.2 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评价结果对比 |
第六章 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绿色养殖发展路径研究及对策建议 |
6.1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
6.1.1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转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
6.1.2 海水鱼类工厂化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
6.2 海水鱼类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
6.2.1 普通池塘养殖尾水处理政府与养殖户间的博弈 |
6.2.2 普通池塘养殖尾水处理养殖户之间的博弈 |
6.2.3 海水鱼类普通池塘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
6.3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绿色发展路径研究 |
6.3.1 风险共担的深水网箱模式经营模式探索 |
6.3.2 海水鱼类网箱养殖模式绿色发展对策建议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市场化进程如何影响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来自中国高技术行业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献综述 |
1.产业集聚与产业创新绩效 |
2.市场化进程对产业集聚与产业创新绩效的调节作用 |
二、理论模型与假设 |
1.理论模型 |
2.研究假设 |
三、研究数据和方法 |
1.数据来源 |
2.研究变量 |
(1)因变量 |
(2)自变量 |
(3)调节变量 |
(4)控制变量 |
3.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1.描述性统计 |
2.相关系数检验 |
3.回归结果 |
五、结论与对策 |
1.结论讨论 |
2.理论启示 |
3.实践启示 |
(6)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主要研究背景 |
1.1.2 理论及现实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2.1 基本思路 |
1.2.2 主要方法 |
1.3 研究创新与研究不足 |
1.3.1 可能的创新点 |
1.3.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研究范畴界定与相关文献综述 |
2.1 范畴界定与相关理论 |
2.1.1 区域经济差异的界定 |
2.1.2 全球价值链的界定 |
2.1.3 国内价值链的界定 |
2.2 相关文献的计量分析 |
2.2.1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文献计量分析 |
2.2.2 关于价值链分工的文献计量分析 |
2.3 文献梳理及综述 |
2.3.1 区域经济差异与协调发展 |
2.3.2 价值链分工及其分析框架 |
2.3.3 GVC与 NVC对接互动 |
2.3.4 GVC与 NVC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 |
2.3.5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及演变 |
3.1 区域经济差异的识别及测算 |
3.2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测度及演变 |
3.2.1 中国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
3.2.2 中国区域内部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 |
3.3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区域经济差异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NVC与 GVC分工测度 |
4.1 GVC与 NVC分解的理论框架 |
4.1.1 改进的投入产出模型 |
4.1.2 GVC与 NVC的分解框架 |
4.1.3 GVC与 NVC产业微笑曲线的检验 |
4.2 投入产出数据整合及说明 |
4.2.1 多国(区域)投入产出表的整合 |
4.2.2 投入产出数据归并及处理 |
4.3 国内各地区GVC与 NVC分工测度 |
4.3.1 GVC与 NVC中间品关联网络 |
4.3.2 双重价值链分工的参与程度 |
4.3.3 双重价值链的收益率与产业微笑曲线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VC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
5.1 理论框架 |
5.1.1 模型假设 |
5.1.2 均衡分析 |
5.1.3 存在NVC分工的情形 |
5.2 模型设定与数据说明 |
5.2.1 计量模型构建 |
5.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
5.3 实证检验与估计结果 |
5.3.1 散点图趋势分析 |
5.3.2 基准估计 |
5.3.3 倒U型及GVC调节效应检验 |
5.3.4 内生性检验 |
5.4 进一步分析及检验 |
5.4.1 对不同区域GDP增长的影响 |
5.4.2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5.4.3 对要素流动及市场一体化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GVC分工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基于中间品关联视角 |
6.0 作用机理与假设分析 |
6.0.1 中间品关联对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机理 |
6.0.2 中间品关联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中介效应 |
6.1 模型设定与指标说明 |
6.1.1 基准模型设定 |
6.1.2 中间品前后向关联测度 |
6.1.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
6.2 实证结果分析与检验 |
6.2.1 基准回归 |
6.2.2 稳健性检验 |
6.2.3 内生性检验 |
6.3 作用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GVC与 NVC对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 |
7.1 内在机理与研究假设 |
7.1.1 理论框架 |
7.1.2 直接效应假设 |
7.1.3 间接效应假设 |
7.2 分析方法及指标说明 |
7.2.1 GVC与 NVC对接态势的评价方法 |
7.2.2 作用路径的分析方法选取 |
7.2.3 相关指标选取及说明 |
7.3 实证分析及路径检验 |
7.3.1 GVC与 NVC对接态势的评价结果分析 |
7.3.2 GVC与 NVC对接影响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路径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
8.1 主要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2.1 深化NVC分工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8.2.2 优化GVC中间品关联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8.2.3 促进GVC与 NVC有效对接以缩小区域经济差异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致谢 |
(8)京津冀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 |
2.1.1 发展水平测度方法 |
2.1.2 影响因素 |
2.1.3 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
2.2 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
2.3 现代服务业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
2.4 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 |
2.5 现代服务业发展模式 |
第3章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
3.1 现代服务业概念界定 |
3.1.1 现代服务业内涵 |
3.1.2 现代服务业特征 |
3.1.3 现代服务业发展趋势 |
3.2 基础理论综述 |
3.2.1 产业结构理论 |
3.2.2 空间结构理论 |
3.3 空间统计理论 |
3.3.1 空间相关性检验 |
3.3.2 空间权重矩阵 |
3.3.3 空间外溢性 |
3.3.4 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
第4章 京津冀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现状分析 |
4.1 现状分析 |
4.1.1 现代服务业构成 |
4.1.2 我国现代服务业现状 |
4.1.3 京津冀现代服务业现状 |
4.2 京津冀现代服务业集聚态势分析 |
4.2.1 区位熵 |
4.2.2 数据来源 |
4.2.3 结果与分析 |
4.3 现代服务功能空间相关性分析 |
4.3.1 Moran’s I指数 |
4.3.2 全局Moran’s I指数检验 |
4.3.3 局部Moran’s I指数检验 |
第5章 现代服务业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
5.1 指标选取 |
5.2 空间计量模型的构建 |
5.3 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第6章 政策建议 |
6.1 加强顶层结构设计 |
6.2 建立和完善公共交通运营与管理体系 |
6.3 打造雄安新区优质现代服务业集聚地 |
6.4 完善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 |
6.5 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支撑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智慧体育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
1.2.3 国内相关研究概述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访谈法 |
2.2.3 实地调研法 |
2.2.4 逻辑分析法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3.1 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的基础理论 |
3.1.1 智慧体育的概念 |
3.1.2 智慧体育的特点 |
3.1.3 智慧体育的技术架构 |
3.1.4 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的主要板块 |
3.2 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现状 |
3.2.1 无锡市智慧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
3.2.2 无锡市体育政务管理智慧化建设现状 |
3.2.3 无锡市全民健身智慧化建设现状 |
3.2.4 无锡市竞技运动训练智慧化建设现状 |
3.2.5 无锡市体育产业智慧化建设现状 |
3.3 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3.3.1 信息资源分散,缺乏高效整合 |
3.3.2 体育企业薄弱,科技融合不足 |
3.3.3 存在安全隐患,市场行业杂乱 |
3.4 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的对策 |
3.4.1 强化组织领导,创新运营模式 |
3.4.2 加强政策支持,保障经费投入 |
3.4.3 加强信息安全,营造良好氛围 |
4 结论 |
5 主要参考文献 |
6 附件 |
7 致谢 |
(10)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成长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案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2.相关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增长极理论 |
2.1.2 产业集聚理论 |
2.1.3 产业协同理论 |
2.1.4 服务生态系统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电子商务服务业的相关研究 |
2.2.2 产业空间结构的相关研究 |
2.2.3 电子商务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
2.2.4 文献评述 |
3.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内涵 |
3.1 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概念 |
3.2 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构成要素 |
3.2.1 基本要素 |
3.2.2 发展要素 |
3.2.3 保障要素 |
3.3 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特征 |
3.3.1 集聚网络的系统动态性 |
3.3.2 集聚主体的开放多元性 |
3.3.3 集聚区发展差异日益缩小 |
3.3.4 集聚区服务领域不断延伸 |
4.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形成路径 |
4.1 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形成模式 |
4.1.1 政府政策引导模式 |
4.1.2 龙头企业驱动模式 |
4.1.3 中小企业集中模式 |
4.2 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驱动因素 |
4.2.1 内生因素 |
4.2.2 外在因素 |
4.3 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作用途径 |
4.3.1 市场化改革 |
4.3.2 资本积累 |
4.3.3 结构优化 |
4.3.4 服务创新 |
5.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案例分析 |
5.1 经济中心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案例分析 |
5.1.1 电子商务服务业技术服务集聚——以深圳腾讯为例 |
5.1.2 电子商务服务业平台服务集聚——以杭州阿里巴巴为例 |
5.1.3 电子商务服务业网红服务集聚——以武汉斗鱼为例 |
5.2 县域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案例分析 |
5.2.1 县域电商服务业典型行业集聚案例分析——以遂昌模式为例 |
5.2.2 县域电商服务业核心产业集聚案例分析——以沙集模式为例 |
5.2.3 县域电商服务业综合性集聚案例分析——以福建省为例 |
6.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发展路径 |
6.1 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发展方向 |
6.1.1 传统电子商务服务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 |
6.1.2 本土企业与跨境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的联合发展 |
6.1.3 龙头企业引领与区域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的协同发展 |
6.2 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发展战略 |
6.2.1 政府调控引导战略 |
6.2.2 区域竞合关系互惠共赢战略 |
6.2.3 创新产业成果战略 |
6.2.4 服务功能延伸战略 |
6.2.5 标准体系建设战略 |
6.3 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发展对策 |
6.3.1 拓展供应链服务 |
6.3.2 完善电商配套服务 |
6.3.3 集聚电商人才 |
7.结论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点和不足 |
7.3 未来研究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致谢 |
四、产业集聚形成机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轨道交通、产业集聚及城市竞争力研究[D]. 李中会.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基于时空行为的城市低收入群体社会空间分异研究[D]. 汪徽. 东南大学, 2020(02)
- [3]双重政府博弈下的大国海洋产业集聚:一个理论分析框架[J]. 纪玉俊,冯阔.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4]产业集聚背景下海水鱼类不同养殖模式生态经济绩效研究[D]. 张智一.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1)
- [5]市场化进程如何影响地区产业集聚的创新绩效——来自中国高技术行业的经验证据[J]. 刘勰,孟勇. 经济经纬, 2020(01)
- [6]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研究 ——基于GVC与NVC对接的视角[D]. 王彦芳. 东南大学, 2019(01)
- [7]个体择居与结构变迁:进城务工人员居住空间演化研究 ——以南京市主城区为例[D]. 强欢欢. 东南大学, 2019
- [8]京津冀城市群现代服务业空间溢出效应研究[D]. 徐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9(07)
- [9]无锡市智慧体育建设现状研究[D]. 王超. 苏州大学, 2019(04)
- [10]电子商务服务业空间集聚的成长路径研究[D]. 李亚男.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