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热物性参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物性,参数,系数,矿井,表面张力,因素,正交。
热物性参数论文文献综述
李璐,周存龙,刘丽晶,王强,李杰[1](2019)在《HRB400钢热物性参数对小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模型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热物性参数的取值直接影响数值模拟连铸凝固传热计算精度的问题,以某钢铁公司小方坯连铸段生产线为参考,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HRB400钢的小方坯连铸过程温度场,比较了传统方法,日本学者早期低碳钢试验数据及商用金属材料性能软件JMatPro等3种热物性参数选取对模拟精度的影响,并对铸坯凝固过程温度变化分析,结果表明:(1)采用JMatPro相平衡计算出的HRB400热物性参数可使模拟值与实测值相对误差控制在5%范围内,满足分析精度要求;(2)在明确热物性参数选取方法后,分析了在现行工艺条件下,小方坯在连铸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及壳厚变化趋势,提出了解决角部温降的措施及提高拉速的方法。通过对连铸过程的数值模拟,对连铸过程的优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连铸》期刊2019年05期)
蒋康涛,景宝金,王自力,谷家扬,魏世松[2](2019)在《LNG热物性参数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计算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目前对液化天然气(LNG)迁移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都很不充分,在系统总结以甲烷为代表的超临界液化天然气热物性参数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多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以状态方程法为重点的热力学性质计算。分析发现,对应态方法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计算精度高;应用对应态方法和经验关联式开展LNG迁移性质计算。(本文来源于《江苏船舶》期刊2019年04期)
罗洋,周伟国,贾云飞[3](2019)在《LNG热物性参数的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液化天然气(LNG)是多元混合物,其热物性参数的计算不能按照理想状态处理。引入各参数相应混合规则,分别介绍了LNG导热系数、动力黏度、密度及定压比热容的计算方法,并且以某气源为例,用Matlab编程计算出不同温度下LNG的这四种基本热物性参数,并和HYSYS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计算方法可行。(本文来源于《上海煤气》期刊2019年04期)
宋小庆,江明,彭钦,熊沛文[4](2019)在《贵州主要岩石地层热物性参数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岩石热物性是地表、地球内部温度分布及热传递研究不可缺少的参数,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均尚未开展过系统性、区域性的岩石热物性参数研究工作。为给贵州及相邻区域开展地热、油气成藏以及岩土工程等研究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本次采集了贵州主要地层的14种岩类,共计433件岩石样品,并进行热导率、比热容及热扩散率的测试,分析了不同岩石的热物性参数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贵州地区岩石热导率的实测平均值在1.516±0.264~5.066±0.521W/(m·K)之间,比热容的实测平均值在0.272±0.042~0.603±0.096kJ/(kg·℃)之间,热扩散系数的实测平均值在0.752±0.331~2.854±0.368mm2/s之间。区内岩石热物性与其矿物成分、结构、含水量等因素有关,其中,岩石年龄越老,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越高;岩石的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与高热导率矿物含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比热容则相反;随着岩石中矿物颗粒粒度的增大,岩石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也随之增加,而比热容与矿物颗粒粒度的关系则不明显;含水量对岩石的热物性影响较大,饱水条件下岩石的热导率比干燥条件下的热导率增加幅度在2%~17%,热扩散系数增加的幅度集中在1%~16%,而比热容则减少,减少幅度在3.08%~21.79%。(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郭东杭,王林[5](2019)在《基于线热源模型岩土热物性参数计算方法——以贵阳市开磷城项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源热泵系统,最主要的就是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而地埋管换热器的关键,就是确定岩土的热物性参数。结合贵阳开磷城地源热泵系统,基于线热源模型探讨地源热泵系统热响应测试的原理、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分析得出区域内岩土导热系数为10.49W/(m·℃),容积比热容为6.36×106J/(m3·℃);钻孔延米换热量夏季为137.48W/m,冬季为72.85W/m。数据显示该项目适宜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05期)
孙潮[6](2019)在《纳米燃油热物性参数及悬浮液滴蒸发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流体是指将粒径为10~100nm的纳米尺度固体粒子均匀稳定地分散于流体中所形成的固液两相混合流体。纳米粒子的加入可以显着改变流体的粘度、导热系数、传热传质系数等基础特性参数,被广泛应用于高效热交换系统、光热转换、相变蓄冷、减摩润滑及温控印刷等领域。在燃烧领域,纳米粒子的高催化特性以及较强的储氧能力能够促进发动机的燃烧、降低污染物的生成。本文选用具有较高导热率、储氧能力以及催化性能的20nm和50nm的CNT、CeO_2以及Co_3O_4纳米粒子,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作为活性剂,采用两步法,分别配制浓度为50mg/L、100mg/L和150mg/L的纳米燃油。探究纳米粒子种类、粒径及浓度对纳米燃油物化特性和悬浮液滴蒸发特性的影响,以及纳米粒子与液体燃料在热力学过程中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为纳米燃油清洁高效燃烧提供基础数据。全文主要工作如下:(1)采用恒温热重法研究纳米燃油的热动力学特性。基于Arrhenius方程、Langmuir和Antoine方程、Clausius-Clapeyron方程计算纳米燃油蒸发过程的活化能、蒸气压和蒸发焓。纳米粒子具有很大的比表面积,需要较多的能量使吸附于粒子表面的燃油分子脱离,因此纳米燃油蒸发需要更大的活化能,且随着纳米粒子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此外,在燃油蒸发过程中,纳米粒子的加入降低了基液的比热容,会加快液滴表面吸收的热量向液滴中心传递,延缓了液滴表面燃油的挥发,阻滞了液相分子的扩散,因而降低纳米燃油的蒸气压,其中浓度为50mg/L的20nmCeO_2纳米燃油较C14降低了6.71%。由于燃油分子与纳米粒子之间的范德华力及氢键作用,纳米燃油蒸发所需的蒸发焓升高,浓度为150mg/L的20nmCeO_2纳米燃油较基液增大了13.87%。(2)采用悬滴法测量并分析纳米燃油的表面张力。在100~140℃温度范围内,探究纳米粒子物质种类、粒径、质量分数以及环境温度对柴油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由于纳米粒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基液分子之间形成内聚力,增大基液表面自由能,因此增加了基液的表面张力,且随着纳米粒子质量分数增大以及粒径增大而增大;当温度升高时,液体分子的动能增大,分子运动加快,减小了分子间作用力,相互吸引力减弱,液体分子内聚能减小,因此基液燃油以及纳米燃油的表面张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且与温度呈线性关系;不同纳米粒子对燃油的表面张力影响也不同,相比于CeO_2以及Co_3O_4纳米粒子,CNT的体积密度较小,相同质量分数下纳米粒子数目较多,因此CNT纳米燃油表面张力较CeO_2以及Co_3O_4纳米燃油增加较大。(3)采用悬浮液滴蒸发装置研究纳米燃油的蒸发特性。探究纳米燃油液滴的蒸发变形行为,以及纳米粒子种类、粒径、浓度和温度对基础燃油蒸发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基液和纳米燃油液滴蒸发遵循D~2定律。温度较低时,纳米燃油的表面张力较大,纳米粒子的加入延缓了燃油液滴的蒸发,随着温度的升高,纳米燃油的表面张力降低,导热性较基液逐渐升高,因此液滴蒸发时间缩短。在100℃下,浓度为50mg/L的20nmCNT纳米燃油的蒸发速率较基液蒸发速率降低了1.12%;而180℃时,纳米燃油的蒸发速率增加了0.39%。同一浓度的纳米燃油,蒸发速率随纳米粒子粒径的增大而减小。此外,由于不同物质种类的纳米粒子具有不同的密度、极性和导热率等理化属性,对应的纳米燃油亦表现出不同的蒸发速率,其中CNT纳米燃油的蒸发速率最大,CeO_2以及Co_3O_4纳米燃油较小。本文研究了纳米燃油蒸气压、蒸发焓、蒸发过程活化能和表面张力等热力学参数,分析了纳米粒子对燃油液滴蒸发过程形态变化和蒸发速率的影响机理,为优化纳米燃油的雾化燃烧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江苏大学》期刊2019-05-01)
程佳会[7](2019)在《黏土热物性参数的灰色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源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土壤常年温度相对稳定的特性,通过埋入建筑物底下的地埋管与建筑物内部完成热交换的装置。土壤的热学性质是影响热泵系统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测定土壤的热物性参数(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和分析土壤热物性参数在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变化规律是较为重要的问题。土壤是复杂的多孔多相介质,本文介绍了土壤的热物性参数及其内部的传热机理,按照不同原理对测定土壤热物性参数的方法进行分类,并对影响土壤热物性参数的因素进行特征分析。采用叁因素四水平的正交试验法对影响黏土的热物性参数进行试验设计,利用DRE-III多功能快速导热系数测试仪测定黏土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的热物性参数。将影响因素与热物性参数联系起来,运用正交试验极差法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探讨影响因素对黏土热物性参数的影响程度。为当地岩土体的热性能和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提供数据参考。结果表明,在不同因素、不同水平组合时,黏土的热物性参数有不同的变化。黏土导热系数随着干密度和固结压力的增大而增大,而随着含水率增大导热系数的增长率呈现减小的趋势,且逐渐趋于稳定。黏土的热扩散系数随着干密度的增大大致呈指数关系增长趋势,随着含水率增大到20%时,黏土的热扩散系数会出现一个极大值,随后,热扩散系数趋于稳定。当以热物性参数作为参考序列,其他试验条件作为比较序列时,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对黏土导热系数影响最大的是含水率,其次为干密度和固结压力,此结论与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的结果保持一致;影响黏土热扩散系数的主要是干密度,其次固结压力对热扩散系数的影响要强于含水率。在正交试验极差分析法中,含水率的对热扩散系数的影响要大于固结压力,但是其主要因素干密度对热扩散系数的影响最大与灰色关联分析法结论保持着一致性。(本文来源于《湖北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程夕明,唐宇,王寿群[8](2019)在《锂离子电池热物性参数测量方法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锂离子电池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是电池热管理系统建模、仿真与控制的必要的热物性参数,是决定模型性能的关键因素。采用参数集总平均方法计算的电池热物性参数依赖电池的化学物理成份、机械结构、材料尺寸和制造工艺等,其准确性和适应性存在问题。通过文献调查,归纳总结锂离子电池的比热容和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电池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常采用独立的试验进行测量,可分为标准仪器(程序)法和自制测量装置法,成本、复杂性、测量误差存在差异。电池比热容和导热系数受到包括电芯材料、形状、容量、SOC、SOH和温度等的影响,比热容与电池形状密切相关,而导热系数受到SOH的影响更严重。测量锂离子电池的热物性参数的方法应具有可重复标定、低成本、装置体积小、结构简单和影响因素充分考虑的特点。(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朱佳丽,张辉[9](2019)在《原粮表观热物性参数及含水率的快速测量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粮食的热物性参数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采用圆柱型一维径向导热装置对粮食的导热系数,热扩散系数,比热容和吸热系数等热物性参数进行了有效测量,利用软件拟合可知粮食的含水率和吸热系数(λρc)~(1/2)关系的线形度更好,拟合得到的方程为y=150.42x-640.58。在此基础上设计了新型的探针测量装置,根据探针的孔壁的过余温度与时间关系可以直接得到吸热系数(λρc)~(1/2),根据此前实验得到的粮食的热物性参数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即可快速得到粮食的含水率。(本文来源于《建筑热能通风空调》期刊2019年02期)
周西华,唐小煜,宋东平[10](2019)在《主动隔热巷道隔热层热物性参数对隔热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主动隔热巷道隔热层热物性参数对隔热效果的影响规律,建立了主动隔热巷道风流与围岩的气—固耦合传热模型。选取8种建筑保温材料的热物性参数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论巷道是否构建有隔热层,巷道围岩的散热量都与通风时间呈正幂指数关系;巷道构建隔热层后,减少的围岩散热量与隔热层的导热系数呈负幂指数关系,同一地点的风流温度降低值与隔热层的导热系数呈负指数关系。隔热层导热系数是影响其隔热效果的主要因素,隔热层的导热系数越小,隔热效果越明显。(本文来源于《矿业安全与环保》期刊2019年01期)
热物性参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由于目前对液化天然气(LNG)迁移性质的实验和理论研究都很不充分,在系统总结以甲烷为代表的超临界液化天然气热物性参数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多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以状态方程法为重点的热力学性质计算。分析发现,对应态方法通用性好,适用范围广,计算精度高;应用对应态方法和经验关联式开展LNG迁移性质计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物性参数论文参考文献
[1].李璐,周存龙,刘丽晶,王强,李杰.HRB400钢热物性参数对小方坯连铸凝固传热模型影响的研究[J].连铸.2019
[2].蒋康涛,景宝金,王自力,谷家扬,魏世松.LNG热物性参数在温度和压力变化下计算方法研究[J].江苏船舶.2019
[3].罗洋,周伟国,贾云飞.LNG热物性参数的计算[J].上海煤气.2019
[4].宋小庆,江明,彭钦,熊沛文.贵州主要岩石地层热物性参数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地质学报.2019
[5].郭东杭,王林.基于线热源模型岩土热物性参数计算方法——以贵阳市开磷城项目为例[J].西部探矿工程.2019
[6].孙潮.纳米燃油热物性参数及悬浮液滴蒸发特性研究[D].江苏大学.2019
[7].程佳会.黏土热物性参数的灰色关联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9
[8].程夕明,唐宇,王寿群.锂离子电池热物性参数测量方法综述[J].机械工程学报.2019
[9].朱佳丽,张辉.原粮表观热物性参数及含水率的快速测量方法[J].建筑热能通风空调.2019
[10].周西华,唐小煜,宋东平.主动隔热巷道隔热层热物性参数对隔热效果的影响[J].矿业安全与环保.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