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牙齿发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牙齿,臼齿,生长发育,斑马,化石,现代人,外胚层。
牙齿发育论文文献综述
周海玲,谢艾伦,周楠,刘超,肖晶[1](2019)在《牙间充质中Fgf8激活导致小鼠牙齿发育异常的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牙齿的发育是上皮与间充质相互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包含了一系列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的基因和信号通路。Fgf8在正常小鼠牙上皮中表达,而当Fgf8在神经嵴来源的间充质中激活能够维持其细胞的多向分化能力并促进成牙能力。然而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Osr2-cre;Rosa26R-Fgf8小鼠中,在牙胚间充质中激活Fgf8基因,发现小鼠出现牙齿发育异常,以阐明Fgf8在牙齿间充质(本文来源于《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9-10-11)
郑雪丹,杨其芬,徐智云,杨德琴[2](2019)在《外胚叶发育不全基因及其受体在斑马鱼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外胚叶发育不全(EDA)基因及其受体(EDAR)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咽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受精后48 h(48 hpf)的斑马鱼胚胎总RNA,之后逆转录合成cDNA,以该cDNA为模板,特异性扩增斑马鱼咽齿特异性标记基因dlx2b、Ed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eda及edar基因片段,用TA克隆试剂盒将这3个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pGEMT载体上,将对应质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线性化,以PCR线性化做模板,选择相应的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dlx2b、eda及edar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收集36、48、56、60、72、84 hpf的斑马鱼胚胎,运用全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da及edar基因在斑马鱼咽齿发育部位的表达分布。比较原位杂交结果eda及edar表达区域与斑马鱼咽齿特异性标记基因dlx2b所指示咽齿部位的关系。结果获得了dlx2b、eda及edar基因的反义m RNA探针。原位杂交结果显示,48~72 hpf时eda及edar在鳃弓牙齿相应部位可见强棕褐色阳性信号,与dlx2b所指示咽齿部位吻合。结论 Eda信号通路配体与受体在斑马鱼咽齿早期发育过程中即牙齿发生至形态发生阶段于咽齿部位特异性强表达,这一结果显示该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斑马鱼咽齿早期发育的调控。(本文来源于《华西口腔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4期)
郑雪丹[3](2019)在《Hedgehog信号在斑马鱼牙齿发育及再生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牙齿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牙齿的正常发育也是颌面部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牙齿发育缺陷以及龋病、牙周疾病、外伤、肿瘤等所造成的牙齿缺损、缺失对人体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严重的影响。牙齿缺失后无法在体内自行修复再生,临床多采用种植、义齿修复等手段恢复缺失牙形态与功能。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牙齿组织工程再生研究虽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但仍存在如何最大程度地诱导出种子细胞的成牙潜能、如何通过基因操控加速发育过程等问题需要解决。牙齿的发育由上皮与间充质的相互作用完成,Hedgehog信号通路是介导这一过程的其中一条信号通路。以小鼠为模式动物的研究集中在Hedgehog信号通路在牙齿发育中的作用,发现该通路不仅参与调控牙齿早期发生,且在后期形态发生过程也有重要作用,但关于Hedgehog信号通路在牙齿再生中的作用没有报道。哺乳类模式动物的局限性阻碍了对牙齿发育调控机制的深入研究。斑马鱼具有与哺乳动物牙齿结构和发育均有极大相似性的咽齿,同时具有活体成像追踪和原位研究的优势。本课题组前期建立了转基因鱼Tg(dlx2b:Dendra2-NTR),利用Mtz/NTR系统构建了咽齿体内损伤再生模型。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定损伤再生的咽齿牙位,并利用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对咽齿发育和再生过程进行处理,初步探索该信号通路在斑马鱼咽齿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的作用,以期为完善牙齿发育调控机制和组织工程牙再生提供实验依据和支持。目的:探索Hedgehog信号通路在斑马鱼咽齿发育和再生中的作用。方法:50μM 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环巴胺(cyclopamine,Cya)处理不同时期的斑马鱼,通过原位杂交、茜素红染色、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等方式,观察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后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及咽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以及咽齿的发育变化。用12 mM Mtz处理转基因鱼Tg(dlx2b:Dendra2-NTR)3-5 dpf(受精后天数,days post fetilization)后,获得咽齿体内损伤模型,撤去Mtz后,研究咽齿再生过程,利用原位杂交、茜素红染色、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抗体染色等相关实验方法,充分明确了损伤及再生的牙位,并在再生过程中使用50μM Cya处理,随后运用茜素红染色、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等观察斑马鱼咽齿再生变化情况。结果:(1)利用50μM Cya处理斑马鱼胚胎30-56 hpf(受精后小时数,housr post fetilization),原位杂交结果显示Hedgehog信号通路配体基因shha(sonic hedgehog signaling molecule a)在咽部表达范围缩小,受体基因smo(smoothened)表达略有减弱,受体ptch1(patched 1)、ptch2(patched 2)表达完全消失,即咽部Hedgehog信号通路受到抑制。(2)50μM Cya处理斑马鱼胚胎30-56 hpf后,牙上皮标记基因fgf3(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3)表达消失,咽齿特异性基因scpp5(secretory calcium-binding phosphoprotein 5)和fth1b(ferrintin,heavy polypeptide 1b)表达消失,显示咽齿早期发育受到抑制。咽齿发生的标记基因pitx2(paired-like homeodomain 2)表达消失,提示在处理时间点即30 hpf以前的牙齿发生过程中需要Hedgehog信号通路的参与。(3)在36-100 hpf用50μM Cya处理胚胎后,不能检测到矿化咽齿的发生;48-100 hpf处理后,咽齿形态较对照组小且不规则,鳃弓矿化受抑制,双光子下可见4V~1咽齿较对照组小,且基底部不规则,3V~1和5V~1发育较正常滞后;60-100 hpf处理后,咽齿基底部矿化未完全,双光子下可见4V~1牙齿仍较对照组小,3V~1发育接近正常,但5V~1发育滞后;72-100 hpf处理后,咽齿矿化发育接近正常,双光子下叁颗咽齿发育均接近正常。(4)转基因鱼Tg(dlx2b:Dendra2-NTR)咽齿损伤再生过程中,原位杂交显示基因scpp5在药物处理后表达消失,咽齿再生过程中表达恢复,茜素红染色也可观察到腹侧列位置3和5的咽齿损伤后完成再生,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在细胞级别观察到了腹侧列位置3和5的咽齿硬组织结构的损伤与再生,抗体染色可见信号在咽齿腹侧列位置3和5的消失与再表达。(5)在咽齿再生过程使用50μM Cya处理后,茜素红染色及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下均未见腹侧列位置3和5的咽齿再生。结论:Hedgehog信号通路参与斑马鱼早期30 hpf前的牙齿发生和早期发育以及形态形成;基于转基因鱼Tg(dlx2b:Dendra2-NTR)和Mtz/NTR系统构建的斑马鱼咽齿损伤再生模型中,确定损伤后可再生的牙位是腹侧列咽齿3和5,在其再生过程中Hedgehog信号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曾小可,林燕青,黄思凡,孟祥继,董林晓[4](2019)在《不同氟浓度对小鼠牙齿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的氟环境对小鼠磨牙牙胚发育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氟中毒动物模型,待小鼠出生后观察其牙齿萌出的时间,以及测量新生小鼠固定时间段牙齿的长度。结果:浓度越高,小鼠的牙齿萌出时间越晚,牙齿长度比同期对照组的稍短。(P<0.05),高浓度实验组出现了明显的氟斑牙。结论:氟的摄入可延迟小鼠牙胚的发育,其影响与浓度成正相关。(本文来源于《饮食科学》期刊2019年06期)
卜叶[5](2019)在《东亚古人类牙齿生长发育研究获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见习记者卜叶)牙齿的生长发育对了解人类生活史的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副研究员邢松等与国外研究人员合作,完成了中国河北许家窑古老型人类幼年个体的牙齿生长发育研究,相关结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科学—进展》。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1-22)
李大庆[6](2019)在《新研究发现许家窑人牙齿发育与现代人相似》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北京1月17日电 (记者李大庆)中外古人类学家第一次把先进的同步辐射技术用在古人类化石的研究中。结果显示:中国河北的许家窑古老型人类尽管形态还比较原始,但从牙齿生长发育规律上看已经步入到现代人的变异范围内。相关论文17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1-18)
毛方园,郑晓廷,王孝理,王元青,毕顺东[7](2019)在《侏罗纪燕辽生物群贼兽类牙齿发育双出齿和异时发育的证据(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贼兽是一已绝灭的哺乳动物型类,它们与多瘤齿兽和相关类群的系统关系尚存争议,很大的原因在于这类动物的牙齿和头骨形态的特征呈哺乳动物冠群和似哺乳动物之间的镶嵌状态。通过显微CT和平板CL技术,对辽宁省侏罗纪燕辽生物群4种真贼兽的8件标本的牙齿形态、磨损状况和牙齿替换信息进行观察和描述,并与贼兽已发表属种牙齿替换进行对比,对二出齿这一被认为可能与哺乳和亲代养育行为演化有关的重要特征在贼兽中的存在与否进行了讨论。结果显示,所有贼兽的颊齿数恒定,在任何萌出的臼齿下均无齿胚保存,且无替换证据,可以确定为单出齿。前臼齿具一次替换,为典型的哺乳动物二出齿。所有真贼兽只有一对下门齿,一对上门齿,仅玲珑仙兽例外,其在增大的I2内侧,有一残留的I1。神兽和仙兽上下颌骨中,都不具有门齿牙胚,而树贼兽和翔齿兽的上下颌骨中,都具有替换牙胚。其中上门齿齿胚具2–3个齿尖,位于萌出的乳门齿背后方;下门齿齿胚根部始于m2下方,齿尖向前延伸至乳门齿的后背方;牙胚随着不同个体发育阶段向前推进的位置不同,较成熟的个体,齿根有逐渐愈合的现象。门齿的替换应晚于最后臼齿的完全萌出,显示了明显的滞后性,相比其他贼兽的门齿替换应为异时发育。牙胚的形态、相对颊齿大小和后端位置与神兽和仙兽已萌出的门齿更为相近,而较树贼兽和翔齿兽已萌出的门齿显得更大且更复杂,因此神兽和仙兽的门齿更可能为恒齿,贼兽类的门齿则更可能为二出齿。树贼兽和翔齿兽极度膨大的前臼齿很可能加长和推迟门齿的替换过程,甚至影响了替换的发生,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最后臼齿的萌出和功能作用。树贼兽和翔齿兽的这些特征显示它们可能具有某种特殊的食性,更倾向于强调前臼齿对食物的摄取和咀嚼处理。而贼兽具有的典型的哺乳动物二出齿特征、稳定的齿式和高度分化的牙齿等,增加了其为哺乳动物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古脊椎动物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刘哲,连文伟[8](2018)在《在牙齿发育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Wn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音猬因子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牙齿发育过程中,多种通路在上皮-间充质间传递信息,共同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存活和凋亡。其中主要为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Wnt、音猬因子通路。目的:对牙齿发育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Wnt、音猬因子4种主要信号通路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干细胞牙向分化研究提供参考。方法:由第一作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平台和PubMed数据库检索所需文献。检索时间为2004年至2017年,检索关键词分别为"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Wnt,音猬因子,牙齿发育,牙发生""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 Fibroblastgrowthfactorpathway, Wntprotein, Sonichedgehog, Tooth development,Toothorganogenesis"。纳入与牙齿发育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Wnt、音猬因子信号通路相关的研究,选择近期发表且内容描述详实、严谨,观点明确的文章。结果与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Wnt、音猬因子信号通路作用范围广,几乎涵盖了牙胚发育起始、形态发生及细胞分化等各个方面。此外,4种信号通路间联系紧密,彼此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复杂的网络。拮抗因子的逆向调控机制是该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牙齿最终准确形成至关重要。(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8年36期)
管兆兰,尹小青,张年保[9](2018)在《外胚层发育不良致患儿牙齿发育缺陷的病耻感调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外胚层发育不良致患儿牙齿发育缺陷的病耻感状况和应对方式,以探讨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58例外胚层发育不良致牙列部分或全部缺失的患儿进行社会影响量表和医学应对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外胚层发育不良致患儿牙齿发育缺陷的病耻感得分为55.75分,处于中等水平;倾向于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面对方式得分与病耻感呈负相关(P <0.05);屈服方式得分与病耻感呈正相关(P <0.05)。结论口腔专科护士应关注外胚层发育不良致患儿牙齿发育缺陷的病耻感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儿积极面对,减小病耻感对患儿心理健康的影响,促进患儿融入社会。(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上旬刊)》期刊2018年11期)
陈旭[10](2018)在《伴有全身表现的儿童牙齿发育异常病例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些全身发育性疾病除了有全身症状外,还会在口腔颌面部出现表征,出现牙齿、牙列以及颌骨的异常表现。本讲座通过临床病例讲解,重点介绍伴有全身表现的先天缺牙、多生牙、过大牙、过小牙、牛牙样牙、锁骨颅骨发育不全等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多学科治疗,希望对口腔医生的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口腔学术研讨会汇编》期刊2018-10-31)
牙齿发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外胚叶发育不全(EDA)基因及其受体(EDAR)基因在斑马鱼早期咽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牙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受精后48 h(48 hpf)的斑马鱼胚胎总RNA,之后逆转录合成cDNA,以该cDNA为模板,特异性扩增斑马鱼咽齿特异性标记基因dlx2b、Eda信号通路相关基因eda及edar基因片段,用TA克隆试剂盒将这3个基因片段分别连接到pGEMT载体上,将对应质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线性化,以PCR线性化做模板,选择相应的RNA聚合酶体外转录,合成dlx2b、eda及edar基因的反义mRNA探针。收集36、48、56、60、72、84 hpf的斑马鱼胚胎,运用全胚原位杂交技术检测eda及edar基因在斑马鱼咽齿发育部位的表达分布。比较原位杂交结果eda及edar表达区域与斑马鱼咽齿特异性标记基因dlx2b所指示咽齿部位的关系。结果获得了dlx2b、eda及edar基因的反义m RNA探针。原位杂交结果显示,48~72 hpf时eda及edar在鳃弓牙齿相应部位可见强棕褐色阳性信号,与dlx2b所指示咽齿部位吻合。结论 Eda信号通路配体与受体在斑马鱼咽齿早期发育过程中即牙齿发生至形态发生阶段于咽齿部位特异性强表达,这一结果显示该信号通路可能参与斑马鱼咽齿早期发育的调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牙齿发育论文参考文献
[1].周海玲,谢艾伦,周楠,刘超,肖晶.牙间充质中Fgf8激活导致小鼠牙齿发育异常的机制研究[C].2019第九次全国口腔生物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9
[2].郑雪丹,杨其芬,徐智云,杨德琴.外胚叶发育不全基因及其受体在斑马鱼牙齿早期发育中的表达[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9
[3].郑雪丹.Hedgehog信号在斑马鱼牙齿发育及再生中的作用[D].重庆医科大学.2019
[4].曾小可,林燕青,黄思凡,孟祥继,董林晓.不同氟浓度对小鼠牙齿发育的影响[J].饮食科学.2019
[5].卜叶.东亚古人类牙齿生长发育研究获进展[N].中国科学报.2019
[6].李大庆.新研究发现许家窑人牙齿发育与现代人相似[N].科技日报.2019
[7].毛方园,郑晓廷,王孝理,王元青,毕顺东.侏罗纪燕辽生物群贼兽类牙齿发育双出齿和异时发育的证据(英文)[J].古脊椎动物学报.2019
[8].刘哲,连文伟.在牙齿发育过程中骨形态发生蛋白、Wnt、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音猬因子信号通路的作用及机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8
[9].管兆兰,尹小青,张年保.外胚层发育不良致患儿牙齿发育缺陷的病耻感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
[10].陈旭.伴有全身表现的儿童牙齿发育异常病例解析[C].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口腔学术研讨会汇编.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