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经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马立新[1]2004年在《经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文中研究说明首先,回顾了近年来经筋疗法的临床应用。在治疗时,“以痛为腧”是治疗经筋病的基本取穴原则,还要注意经穴的配合。针法上,燔针劫刺是治疗经筋病的一种基本方法,此外还有“合谷刺”、“分刺”等特殊针法。其次,从十二经筋的生理、病理和治疗等方面加以总结。十二经筋的循行分布与十二经脉基本相同,不入脏腑,向心性循行,结、聚、交、合,分布范围大;十二经筋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具有连缀、维络、约束、护卫的作用。在病理上,经筋的病理变化为筋急、筋纵、筋痿,其病症与相应的经脉病证不同,多表现在各条经筋所过部位的筋肉、关节的运动障碍及疼痛,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筋病。最后,总结了自己在临床中治疗经筋病的心得体会,认为面瘫、腕踝关节运动功能障碍、肩背部肌筋膜炎从经筋论治能提高疗效,并就“以痛为腧”引发的一些问题与大家探讨。

柯敬莲[2]2012年在《经筋理论现代文献计量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十二经筋为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经筋理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尤其对经络学说研究具有实质的意义,而且经筋病的范围涉及较广,除一些运动神经系统疾病外,临床上一些疑难病症在经筋理论指导下治疗也取得很好的疗效。然而,经筋理论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关于经络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关于经筋的研究相对较少。近年来由于民族特色疗法的兴起,特别是壮族医生运用经筋理论治疗疾病取得很好的疗效,且相关研究报导也较多,逐渐引起人民的关注。随着关注度的增加,相关的临床试验及研究报道文章也日益增多,证实经筋疗法的有效性。关于经筋理论的生理病理等有不同的观点,且在学术上也没有达成共识,临床运用方法也日益增多,目前尚没有经筋理论现代文献的科学系统研究。目的及意义随着经筋理论研究的发展,国内发表了大量与经筋理论相关的文献,但文献和资料都是零碎未经梳理。纵观国内这方面的研究论文中,尚缺乏该领域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未能对经筋理论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作总体把握。本研究就是采用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方法,对经筋理论的现代文献进行归纳统计分析,研究经筋的理论及临床运用,比较经筋运用的方法等,以丰富经络理论系统,完善经筋理论,进一步探讨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及临床运用,以便于更好指导科学研究及临床运用,同时为今后对该学术的研究工作提供一些思路和依据。研究内容及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采用定量手段,通过对1984年到2011年期间国内公开发表的经筋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分析其年代文献量、文献地区分布、期刊载文量、临床研究状况等指标,并重点研究经筋理论的临床运用状况。研究结果及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经筋理论的文献量持续增长,特别是2009年以来,研究经筋处于相当活跃的阶段,跟2009年经筋学会成立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学会的成立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同时可以预测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内有关经筋理论的研究将不断深入,相应的文献量将持续增加。文献的地区分布呈明显的不均衡状态,除广西外,文献主要产地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西部地区的文献量明显少,一方面提示经筋病的发病率可能存在地区差异,另一方面也提示对经筋理论科研投入存在地区差异。说明这方面科研活动的活跃程度与当地的科研环境、经济实力有着相当大的关系。其中北京处于领先地位,发文主要出自于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经筋病研究室。而广西仅次于北京,主要以黄敬伟带头研究的壮医经筋疗法为主,也是这一学科的热点。追踪这些核心地区机构的选题导向,从而可了解经筋研究的重点和发展趋势。国内刊物收录经筋理论的文献中,排名前9种刊物的载文量占总载文量近叁分之一,其中,7种为中医药类杂志,另外两种是中国针灸学会经筋诊治专业委员会论文集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从中可以看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对经筋的研究处于较热地位,这些刊物也是获取经筋理论信息的重要来源,是该领域必不可少的参考工具。另外排名靠前刊物为2种针灸杂志,这些杂志是经筋理论发表成果的主要阵地。分析经筋理论运用的优势病种,骨科是经筋理论运用所占病种最多的学科,274篇文献中涉及的病种有39种,骨科22种,且所占的文献量最多105篇,52.5%。其中常用于颈椎病及膝关节炎,文献量分别为27篇、25篇。其次为内科,以神经内科为主,中风后遗症是经筋理论运用的优势病种,包括有中风后四肢痉挛状态、中风后肩痛、中风后肩手综合症及中风后叁角肌萎缩。经筋理论临床运用方法主要两大方面,针刺及推拿手法;针具方面则有传统毫针、火针、锋勾针、圆刃针、圆利针、小针刀六种;其中以毫针使用最为广泛,这跟锋勾针、圆刃针、圆利针、小针刀需要较强的解剖基础外,还需要较高的操作能力;另外由于这些操作较疼痛,有时需要局部麻醉的铺助,患者接受程度相对较低,这两方面影响这些方法的推广及运用。

颜富雄[3]2016年在《经筋系统—人体十二条运动力线的探讨与临床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依人体十二条运动力线来解析十二经筋,并以此为主体发展生物电讯息传递,透过经筋的体脏反射,来归正人体功能的HRS(Human Rehabilitation Science)人体科学重建系统。研究目的十二经筋是人体筋肉系统,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循行于筋肉间,两者是相互关联的体系。其主要作用,是约束骨骼,调控关节的屈伸活动,以保持人体正常的运动功能。本研究目的为:以十二条运动力线来剖析十二经筋,在临床中进一步分析如何运用经筋系统,透过力学原理归正人体结构,恢复经络功能,让经络系统可顺利滋养经筋系统。透过对人体的观察与实际操作,找出经筋理论与科学接轨的证据,建立观察与使用『经筋』理论的科学架构。研究方法本研究采取文献整理法,整理中医经筋理论文献,比对现代的解剖学理论以及肌群运动所产生的运动力线,探讨经筋结构与功能,并剖析身体动作与十二经筋走向之间生物力学、电学、化学的关系。并以人体病候反应,运用经筋手疗来恢复人体功能。以「手中有悟、术中有理、修于自然、化于当然」为目标,建立出「人体科学重健HRS手疗体系」,第一套以手疗(含针刺与生物电)为施治方式的人体健康诊治体系。并建立此体系的中西医理论依据。研究结果经筋系统相当于运动系统,十二经筋构成十二运动力线。功能形塑结构。回归到人类生活面,运动系统才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主体。经络与经筋的相互关系是:经络(客体)提供养份涵养经筋(主体),让人体拥有运动能力的目的而存在。「经筋系统—运动系统」可作为串连中、西医学的桥梁。本研究运用「多媒体」的方式,将肌肉如何附着在骨骼上,一块一块呈现出来,运用实体图像呈现肌肉与肌肉的连接,以此来呈现12条经筋运动力线路径,以便学习者、施治者易于上手诊治。案例及经筋十二运动力线均附VCD影带,目的是运用「现代科技」将超越「现代科学」的中国文明「黄帝内经」,运用「数字科技」加以呈现。将「黄帝内经」对人体超越当时最少2000年之久的前瞻性理解,以现代人可理解的方式呈现,并因此对临床应用有所帮助。结论透过「讯息能量医学」与「量子医学」的概念,由徒手或针刺来调整经筋系统,并藉由调整经筋系统,恢复经络以及脏腑功能。临床中,实际以手疗证实「类经」八虚以侯五脏的理论,配合针灸将负电位传导到人体中,补足人体的电荷。透过毫针,传递讯息至肌筋膜网络,让细胞质电位拥有足够的负电位,以修正细胞膜内外电位,而产生有秩序的组织排列组合。并运用正常细胞蛋白质等电点(p I)理论,恢复组织正常的酸碱值,让机体恢复应有的电磁场效应,验证此理论可以在临床诊疗中实践。

李旻炯[4]2012年在《经筋针刺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文中研究说明肩关节周围炎Peri arthritis(简称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临床以肩部疼痛和肩部功能的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一般女性多于男性,左侧较右侧多见,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肩部疼痛可分为阵发性或持续性,急性期时疼痛剧烈,夜间加重,活动与休息时均可出现,严重者有触痛,疼痛难耐,不得安睡,部分病人疼痛可向前臂或颈部放射。肩关节活动受限,尤以外展、外旋、后伸障碍显着,病情严重者不能刷牙、洗脸梳头、脱衣、插衣兜等,甚至局部肌肉萎缩。肩周炎的发病首先发生在一侧肩部,以疼痛、酸痛或跳痛为主,夜间痛甚,初起因畏痛而不敢活动,久则产生粘连和挛缩,活动受限,尤以外展、上举、背伸时明显,甚者肩关节失去活动能力,最后形成“冰结状态”。现今对肩周炎的中医治疗方法主要有针刺、艾灸、穴位注射、中药贴敷电针、激光等。但本论文是在经筋理论指导下,应用经筋疗法来治疗肩周炎通过临床上的应用,观察此法的疗效本论文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其中包含(1)肩周炎的概述:包括中医(病因病机、常用针刺法等)及西医(发病原因、病理改变、鉴别诊断等)对肩周炎的认识和治疗。(2)经筋理论:经筋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经筋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3)经筋与肩周炎的关系:主要以经筋疗法对肩周炎的治疗为主。第二部分为临床体会:在临床上挑选二例肩周炎的患者进行经筋疗法的治疗。一例为:典型肩周炎表现的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右肩部疼痛不适,伴有右颈项不适。另一例为:长期上肢高举工作后出现右肩上部酸痛,伴有腋下疼痛。此二例病例皆用“经筋疗法”治疗,治疗3次,分别记录每次治疗前的症状、疼痛程度、改善程度等,观察分析针刺点、针刺方法及临床疗效

施雯馨[5]2009年在《内经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文中研究表明1目的十二经筋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筋学理论对于中医基础理论,尤其是经络学说和中医外治研究,具有实质的意义.同时,经筋病症所涉及的病种非常广泛,除了一般的神经、运动系统疾病之外,还包括一些现代临床可见的疑难杂症,而这些疾病大多属于针灸、推拿治疗的适应证.不过,长期以来,经筋理论一直远不及经脉理论为人重视.在沉寂了千年之后,经筋理论如今开始崭露头角,不仅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相关的临床试验报导与理论研究文章也日益增多,证实适当运用经筋理论辨证施治能收到较快、较佳的疗效.由于目前仍未见中医学界发表有关经筋方面的共同看法或权威意见,故本论文拟为现阶段与经筋理论相关的文献做一大略的总结,以利日后更进一步的探讨.2方法以“经筋”为关键词或题名,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进行检索,筛选从1979年至2008年发表于医学期刊上与经筋有关的学术论文,并延伸阅读,共约有论文二百叁十余篇.再加上相关着作二十余部作为基础研究资料,藉以归纳总结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情况.3结果目前关于经筋的研究已经具备有理论的规模与架构,包括了经筋的组织结构体系形态学论述、经筋的生理功能,经筋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证候、检查诊断、治疗原则与施治方法等的详细论述.有个别医家依以其临床经验和学习领悟,对经筋提出了同中有异的独创理论,这些思想均可作为具有共识性的中医经筋理论的重要参考数据.此外,尚有多方面与经筋理论相关的学术研究发表,还有许多医师根据《灵枢·经筋》篇的叙述,在临床应用上发挥具有中医特色的诊治方法,丰富了中医学的内涵.4结论经筋学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之一,深入探讨之,有助于对经络学说、诸多经络现象,以及各类中医疗法的全面认识与理解.经筋理论一方面深刻揭示了骨骼贾涞哪谠诹?为软组织损伤提供了定位诊断的依据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反映出中医学对神经科疾患,特别是某些复杂的神经疾病,有整体的、本质的认识和正确的归类.经筋理论作为临床整体辨证施治的参考依据,对现代针灸科、骨科、神经科、疼痛科的临床和学术研究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同时,藉由现代医学对软组织学及神经学的认识,可以更进一步丰富经筋学的内容,提高、完善经筋学的理论与临床实践,能更自然地体现中西医结合的医学本质,又可以真正特有的中医理论拓展相关学科的理论与实践空间.因此,重视发展经筋理论,无论是对中医的继承与发展,或是对中西医结合的促进与深入,还是对科研、临床结果的提高与效益,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蔡宗翰[6]2010年在《经筋动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文中研究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腰椎间纤维环退变或外伤发生裂隙,在外力作用下,髓核等椎间盘组织向后或后外方膨出或突出,刺激、压迫脊髓神经根,进一步导致神经根炎症,营养障碍及传导性损害。继而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甚至明显的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其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及劳动均可造成很大的影响。研究目的:在经筋理论指导下,应用经筋疗法配合运动刺法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通过临床上的应用,观察此法的疗效。研究方法:分为二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献综述:分为①腰椎间盘突出症:包括中医及西医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②经筋疗法:以经筋理论、经筋疗法,及经筋疗法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叁方向整理概述。③运动刺法:主要以运动刺法、及其在临床应用二方向归纳总结。第二部分为临床体会:在临床上挑选二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经筋动刺法的治疗。其中一例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腰部疼痛,伴臀部后方及下肢后方放射痛者;另一例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腰部疼痛,伴臀部外侧及下肢外侧放射痛者。分别应用“经筋动刺法”治疗,疗程为3次,并分别记录每次治疗前的症状、疼痛程度、改善程度等,及每次治疗计划,观察分析此法的疗效。结论:①经筋动刺疗法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上,效果是明显的。比一般常规针法疗效上更为突出。②经筋动刺法因配合运动肢体,故具有快速得气及增加气聚之效果。③经筋动刺法于肢体运动时,针体随之摇动,有助其行针之效。④经筋动刺法除医者施以的针刺法外,再藉由患者的肢体活动,而主动地行另一种针刺法,如此更能增加整体治疗效果。⑤由患者舌象的改变,及治疗后患者疼痛、麻木感减轻,且改善夜间加剧等证,可得知经筋动刺法,具有活血去瘀、舒筋活络、行气散寒之效。⑥在临床观察中经筋动刺疗法有较明显的镇痛效果,可推测其具有改善神经根周围的微循环,消除炎性介质,解除肌痉挛,减轻或消除神经根炎症、水肿,松解粘连的作用。⑦上述二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的部位及走行,基本与足太阳经筋、足少阳经筋走行相符合。⑧肌肉损伤的好发点基本位于肌肉起点、中点、止点;肌肉附着于骨骼处;肌肉相交处、会合处。

王常海[7]2007年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及步态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骨性关节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难治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致残。它多发生于全身负重大关节,其中,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最常见,在诸多病因中,生物力学因素是该病最确切的病因。由于外伤、劳损、感受外邪等因素,使膝关节周围软组织发生病变,引起膝关节内部应力失衡,最终造成关节软骨的损害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由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多存在膝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因此,对该病的认识,以往人们过多地关注其骨性改变,治疗上也以针对骨赘为主。但往往难以取得较好疗效,而且骨性改变与其临床症状也多不相符。因此,近年来,一些医家以经筋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经筋疗法,本着“骨正筋柔”、“治筋以正骨”的原则,对膝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从临床上验证了经筋病变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病和疾病进程中的重要作用。经筋理论源于《内经》。《灵枢》专立“经筋”篇,详细描述十二经筋的循行和病候特征,在诊疗上,提出了“以痛为输”和“以知为数”的原则。后世医家对此进行了详细注释和发挥,逐步形成了经筋理论体系。生理上,经筋“主束骨”、“利关节”、“为刚为墙”,即具有连缀、约束、维护等功能;病理上,经筋的病理变化为筋急、筋纵、转筋、筋痿等,多表现在经筋循行所过部位的筋肉、关节的运动障碍和疼痛;诊断上,多采用“候痛所在”、“按其处,应在中而解”、“必先按而在久应于手”的手触查诊法,并总结出一系列“筋结”点;治疗上,运用多种针具针法,“解结”、“除灶”,并十分重视“按跷”等主动功能锻炼。当代医家结合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知识,对经筋理论进行了继承发展。一般认为,经筋的解剖实体,可对应于肌肉、肌腱、韧带、筋膜、滑膜和部分神经,近似于现代医学的软组织;经筋与生物力学关系密切,经筋的病变造成人体局部及整体力学平衡的失调。然而,关于膝关节周围经筋病变与膝骨性关节炎的关系,目前尚无系统的探讨;对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和经筋病灶调查的研究,开展很少;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经筋病变导致膝关节力学改变进而引起和促进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客观化测量研究,还未见报道。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影响了人们接受并推广这一有效疗法。本研究立足于中医诊断学经络辨证部分的经筋辨证,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经筋证型和经筋病灶分布进行了临床研究,并结合人体运动学、动力学和先进步态分析技术设备,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经筋病变和经筋证型进行了客观化研究,将有助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和中医经筋理论的继承发扬。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膝骨关节炎与经筋病变的关系探讨及其经筋辨证;第二部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研究,采用现代生物力学手段,对膝骨性关节炎的经筋辨证进行客观化研究。第一部分,膝骨关节炎与经筋病变的关系探讨及其经筋辨证。该部分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理论研究部分首先对古代文献进行了综述,从十二经筋的生理、病理和治疗叁方面加以总结。之后探讨了膝骨关节炎与经筋病变的关系,重点针对现代膝关节经筋研究中的难点和盲区—膝关节经筋病变如何导致下肢力线异常和膝关节内部应力分布失衡的问题,运用生物力学知识进行了研究,从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经筋病变的关系、膝骨性关节炎的症状与经筋病变的关系及膝关节的经筋病变在膝骨性关节炎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等角度,论证了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经筋疾病,从而为从经筋辨治膝骨性关节炎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临床研究部分,调查了7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经筋证型分布和各经筋线上经筋病灶出现频次。研究发现,虽然急性损伤和外受风寒等可以引起足太阳经筋病变,但在所调查病例中,未发现单一的足太阳经筋证型。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主要在于膝关节长期的屈伸、内外旋等运动中,由于过用、劳损所致。由于解剖学和运动学上的原因,足阳明经筋的病变最广,提示应重点关注该经筋病变的治疗。虽然未发现单一的足太阳经筋病变,但它常于其它经筋病变相复合,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足叁阴经筋的病变均可能连带出现足太阳经筋的病变,因而治疗时同样不可忽视。本研究还总结出常见经筋病灶点的出现频次。上述这些研究,可以为运用经筋理论和经筋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进行治疗提供重要参考。第二部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步态分析研究。经筋病变导致运动的不协调和关节活动障碍,外在表现是步态的异常;观察患者的步态指征,可以反映其经筋病变情况。因此,本研究以生物力学先进的步态分析技术为手段,对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进行了客观化研究。该部分也分为理论研究和临床研究。理论研究部分概述了步态分析技术和设备,对步态分析技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运用步态分析技术在膝骨性关节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本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了叁项临床研究。临床研究1,膝骨关节炎患者足底压力各阶段时间分布及地面垂直反力研究,该研究发现,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单足承重期时间减少,缓冲时间缩短,缓冲力系数降低,患者确实存在力学上的异常,为经筋病变导致的膝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在本研究中,借鉴了工程学中半功率点的思路,提出了缓冲力系数的指标,是一项有意义的创新。本研究的结果,可以为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临床研究2,膝骨关节炎患者不同经筋病变的步态特征研究。该研究接着上一项研究,并紧扣整个研究的主题—经筋病变,调查了足阳明经筋、足少阳经筋和足叁阴经筋各自不同的步态特征,研究发现,同样的膝内侧间室骨关节炎患者,由于经筋病变不同,其步态指征有异,为经筋病变在膝骨性关节炎发生中的作用提供了客观依据,该研究最后总结出膝关节不同经筋病变的步态指标,该研究结果可能可以作为膝骨性关节炎经筋证型的诊断依据,同时,对于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也具有参考价值。上述研究1和研究2,均填补了国内该研究领域的空白,其中研究2的思路和方法,在国际上也未见报道。临床研究3,理筋手法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结合第一部分经筋病灶研究结果和第二部分的结论,运用理筋手法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无论在公认的膝关节功能评分(JOA标准),还是在步态指标上,均优于常规针灸对照组,验证了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经筋疾病的观点,步态分析可以应用于膝骨关节炎的诊断和疗效评价及中膝关节经筋证型的客观化研究。该研究取得如下成果:1、膝骨关节炎患者存在广泛的经筋病灶,经筋病变导致膝关节生物力学的改变。因此,持续的疼痛、存在诸多经筋病灶、具有生物力学步态指标改变,不论是否有骨性改变,都可以认为是处于膝骨关节炎前期或超前期,这对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具有有益的参考价值;2、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由于具有不同的膝关节经筋病变,其步态特征不同,这对于膝关节经筋疾病的诊断和经筋病证的分型具有参考价值;3、经筋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效果,步态分析可用于该病疗效的评价。该研究具有如下创新:1、提出膝骨关节炎是经筋疾病,分出经筋证型,并提出经筋证型的客观化研究,是学术思想的创新;2、经筋疾病的诊断,传统采用手触诊方法。本研究提出并采用现代步态分析方法,进行膝关节经筋疾病的客观化诊断研究,是技术方法的创新;3、运用生物力学知识和足底压力测量系统,研究膝骨关节炎的力学特征,不同经筋证型的步态分布特点;仿照工程学中半功率点思路,提出并研究膝骨关节炎患者缓冲力系数,是技术方法的创新。

李季叔[8]2009年在《“柔筋养精”推拿学术思想在退行性膝关节炎干预治疗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研究通过系统文献回顾,并进行分析归纳,通过临床研究,对“柔筋养精”思想在膝关节OA的治疗中的疗效进行评价和探讨。针对目前膝关节OA治疗方法现状,为膝关节OA的消除和减轻症状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疗法。方法:1.资料来源本课题在韩国首尔市叁星洞叁星医院选择90名志愿患者作为本实验的对象,中医辨证分型均为肝肾亏虚,寒湿痹阻型。随机分为叁组:治疗组共计30例,完成27例,脱落3例,对照1组共计30例,完成28例,脱落2例。对照2组共计30例,完成26例,脱落4例。2.实验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退行性膝关节炎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退行性膝关节炎中医肝肾不足证,或寒湿阻络证。③签署进入研究知情同意书。3.治疗方法(1)治疗组:柔筋推拿法、中药熏洗和中医运动处方,连续治疗3个疗程。(2)对照1组:常规推拿治疗方法。连续治疗3个疗程。(3)对照2组:口服西乐葆,连续治疗3个疗程,每疗程中间休息2天。4.临床疗效观察:选择简式MPQ疼痛问卷表、“Lequesne MG”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计分标准、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JOA)和健康调查简易表MOS SF—36结果:1.对总体疗效比较、MPQ疼痛问卷评价、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改善程度的评价,结果显示治疗组优于对照1组、2组;对照1组和2组比较中总体疗效和MPQ疼痛问卷评价,二者无差异;对照1组在膝骨关节炎严重程度改善程度的评价中优于对照2组。2.叁组在膝骨性关节炎治疗效果判定标准(JOA)中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显着降低(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和对照1组、2组比较均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5);对照1组、2组无显着差异;叁组在对疼痛(步行)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着差异,但叁组治疗后对对疼痛(步行)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在疼痛(上下楼)改善上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2组对照组治疗后对疼痛(上下楼)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对照1组在膝关节屈曲角度上治疗前后有显着差异(P<0.05),分别和对照2组相比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1组在膝关节屈曲角度上改善相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在肿胀改善上有明显差异(P<0.05),和2组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对照1组和2组在治疗前后肿胀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通过对生存质量的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4周治疗组和2个对照组生存质量调查比较,PF、RP、VT和M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它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1组和对照2组生存质量调查比较,PF、RP、V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优于对照2组,其余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12周叁组生存质量调查比较,VT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其它维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周叁组前后生存质量改变比较,组内比较对照1组GH、MH,对照2组PF、GH、VT、MH无明显差异性改变(P>0.05),其余均有差异性改变(P<0.05)。治疗组和对照1组、2组比较PF、RP、BP、VT、MH有明显差异性改变(P<0.05),RP,SF、RE无明显差异性改变。对照1组和2组比较PF、RP、VT有明显差异性改变(P<0.05)。治疗后12周叁组前后生存质量改变比较,组内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RP、BP、VT、RE均有差异性改变(P<0.05),其他则无明显差异性改变。组间比较治疗组和对照1组、2组在VT上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均无明显差异性改变。结论:(1)阐明“柔筋养精”法对膝关节OA的作用的立论成立。(2)通过对疗效评价,确定了“柔筋养精”法对膝关节OA的临床疗效。(3)为膝关节OA的的消除和减轻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思想和方法。在“柔筋养精”的学术思想指导下对膝关节OA进行综合治疗是简便易行、具有较好疗效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曾沁[9]2014年在《关刺、输刺颈椎横突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肩胛区疼痛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分为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1.文献综述:通过阅读大量文献,主要阐述了古代中医文献关于颈型颈椎病的病名、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与脏腑经络的关系及治疗。现代西医方面,探讨了本病的致病因、病机、病理改变及解剖基础。关刺、输刺的特点和临床应用。2.临床研究:目的通过观察按关刺及输刺法针刺颈椎横突后结节治疗颈型颈椎病肩胛骨内侧缘疼痛的临床疗效,探索出起效更快、疗效更好、简便易行的针刺镇痛方法,为该种针刺方法提供一定的临床依据。方法对80例颈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采用关刺及输刺颈椎横突后结节,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针刺颈夹脊穴治疗。每周治疗2次,治疗10次为1疗程。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视觉模拟评分表进行疼痛评分(VAS评分),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自拟的症状、体征评分以观察病情变化,以NPQ积分按尼莫地平法计算以判定疗效。最后用Excel软件收集数据,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NPQ评分、症状评分及体征评分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治疗前后有差别;两组治疗前后评分的差值d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均数大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分值下降的大,疗效更优。2.共80例患者,治疗组40例,脱落3例,痊愈8例,显效26例,好转3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40例,脱落5例,痊愈2例,显效10例,好转2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疗效有显着性差异(P<0.05)。3.治疗组的症状治疗前后的评分经统计分析,该种针刺方法对颈项肩背部及肩胛骨内侧缘疼痛的效果最好,其次是斜方肌颈肩结合部疼痛和颈项肩背部沉僵,最差的是上肢疼痛。结论1.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颈型颈椎病伴肩胛骨内侧缘疼痛上,都有确切的疗效,且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本课题研究的刺法不仅对肩胛骨内侧缘的疼痛疗效显着,而且斜方肌颈肩结合部疼痛和颈项肩背部沉僵的疗效也明显,但是对上肢疼痛疗效不满意。

王妍妍[10]2016年在《颈部经络系统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络诊察的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络诊察是传统中医中针灸临床过程的重要一环,本文着眼于颈部经络系统循行,在总结其规律后,继而对颈部多发代表疾病的经络诊察进行研究。针灸技法历史悠久,灵活多变,适用症广泛,疗效突出。多部古代经典文献中都有相关记载,其中首推《黄帝内经》,书中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与理论,为后世研究提供了文字依据。通过检索、整理、归纳、总结循行经过颈部的一些经络系统的规律特点,深层剖析相关疾病(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例,以下简称甲亢)诊疗过程中经络诊察的应用方法等,结合现代理论和临床经验,以期探索出更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提高疗效。正文主要包括叁大部分,分别是文献综述、理论依据、数据分析。文献综述部分分别就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针灸治疗近况和经络诊察的古今认识进行了讨论,通过归纳并分析针灸治疗的优势以及经络诊察在临床中的突出作用,来体现本研究的重点。经络诊察作为针灸临床的重要诊断手法,同时又指导针灸治疗,是现代中医临床中不可或缺的诊断方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络诊察是对经络系统进行“审、切、循、扪、按”等,以发现有无颜色、形态、温度、感觉等异常改变。将这些异常改变作为病理依据,诊断疾病并分析病性和病位,继而采取相应治疗针灸措施。理论依据部分主要对循行经过颈部的经络系统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涉及的经络系统和病症进行归类和分析。将经络系统的循行规律谙熟于心是临床医生做经络诊察的前提条件,无规律则无从下手。其次,熟悉经络系统的病候有助于临床诊断疾病,有助于对病性和病位做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古代文献中记载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相关临床表现,对这些相关病症的描述和治疗进行总结和阐述,发掘其病症与经络系统病候间的共性,有助于将脏腑、经络、病症紧密结合,丰富疾病诊疗思路。数据分析部分分别对古今文献中采取穴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条文进行摘录,归纳穴位频次及归经,通过分析讨论经脉、部位、穴位各自之间的规律,来发现古今临床治疗本病的异同。最终得出结论,总结了临床常用的经脉、部位、穴位,以指导临床经络诊察和治疗。通过以上论述,重点突出了经络诊察在针灸临床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以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为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确切的结论来指导和规范临床经络诊察的实际操作。方法从8本古代经典文献、15本后世针灸文献和11本现代核心期刊文献中检索针灸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所有涉及到穴位的条文,统计经穴及其频次,在对其进行归经,总结其在经脉和人体各部位的分布规律。对比古今变化,总结其演变特点,为临床定经脉、定部位、定穴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检索到古代文献108条原文,涉及11条经脉,32个穴位,157穴次。现代有效文献79篇文章,涉及14条经脉,100个穴位,651穴次。通过对比分析初步得出,古今文献中,针刺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使用频率较高(次数比例均>8%)的经脉均有手阳明大肠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任脉。常用部位是头面部、上肢部和下肢部;常用穴位有内关、足叁里、叁阴交、合谷、水突。结论结合古今文献检索结果分析得知,古今临床均重视使用阳经穴位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其中足叁阳经和阳明经穴位分布最多。阳经多主实证、热证,说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常可见到一些实热性质的临床表现。此外,有一些穴次比例变化明显的经脉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穴次比例有下降趋势的经脉中,手太阴肺经的变化是最明显的。人体的气机是左升右降,肺居上,主肃降,在治疗中取手太阴肺经穴位,可肃降厥逆之气。穴次比例有上升趋势的经脉中,一条是任脉,任脉循行于人体阴面正中,总司人体阴经;另一条是足少阴肾经。现代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选取的经脉中新增了3条阴经,且穴次比例较大。阴经在病程晚期使用频次较多,且多在配穴中使用,辅助治疗。对于疾病发展到病性属虚的阶段,临床多采取针药结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独使用针灸治疗。古代临床首选胸腹部穴位,现代临床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注重远端取穴,体现“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取穴原则。古代针灸经典文献及某些现代临床医家反复强调针刺前要辨别经络的虚实,然后施治,并指出用作经络诊察的经脉可以用来治疗疾病,反之亦成立。结合临床表现和经络系统所对应的病候特点辨别虚实,病机多实提示首察阳经;病机多虚提示首察阴经。如果是实证,其次要再辨别是在哪一条阳经,在采取精确定位选穴进行经络诊察。

参考文献:

[1]. 经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D]. 马立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2]. 经筋理论现代文献计量学研究[D]. 柯敬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

[3]. 经筋系统—人体十二条运动力线的探讨与临床应用[D]. 颜富雄.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6

[4]. 经筋针刺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体会[D]. 李旻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

[5]. 内经经筋理论的现代发展[D]. 施雯馨.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6]. 经筋动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体会[D]. 蔡宗翰.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0

[7].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经筋辨证及步态分析研究[D]. 王常海.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7

[8]. “柔筋养精”推拿学术思想在退行性膝关节炎干预治疗中的应用[D]. 李季叔.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9

[9]. 关刺、输刺颈椎横突法治疗颈型颈椎病—肩胛区疼痛临床疗效观察[D]. 曾沁.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

[10]. 颈部经络系统及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经络诊察的规律研究[D]. 王妍妍.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  ;  

经筋理论在临床中的应用体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