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印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文学,乌托邦,印尼,侨民,祖籍,异族,新华。
印华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闫美萍[1](2004)在《家园乌托邦》一文中研究指出1965年以后的印华文学作品中,“故乡”的含义发生了转变。它超越了实体性故乡的层面,具有了精神文化归依的含义。印尼华人已经走出了祖辈们对中国原乡神话的迷恋,更加关注他们在印尼当下的、实际的人生。 观念的变化也带来了华人创作基点、创作内容的转变。在文本中,华人的实体性故乡由早期华侨文学中的中国故乡,转向赋予他们鲜活生活记忆的现实家园——印尼,展现印尼本土生活经验是1965年后的印华文学作品共同呈现的特色。在文化上,印尼政府推行的强制同化政策使中华传统文化渐渐退出华人生活,广大华人承受着文化失忆的危机。由此,“故乡”衍生了第二个含义:华人的文化家园,它表达了华人在文化融合的基础上保留族群文化特质的愿望。 在印华作家对“故乡”的写作中,时时纠缠着孤独、无奈、漂泊的意味。漂泊,仍是华人的生活状态和心理状态。“故乡”的上述写作特点,与当时的社会语境具有密切关系。“故乡”,是印华作家从源头对族群身份的梳理,它在历史之维度维护自始源而来的文化情感,在现实之维度承认属性受现实经济、文化情景的制约。 在具体的表达方式上,由于对获得归属感的强烈渴望和印尼现实语境的制约,印华作家塑造了与现实相对的、乌托邦化的“故乡”。通过这种写作方式,华人纾解了种种禁忌给内心带来的过度负荷,同时亦期待未来命运的转变。(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4-04-01)
颜敏[2](2004)在《七十年代末以来印华文学中的异族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异族“他者”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主体自身的诉求和思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印尼华人本土化程度的加深,“原住民”成为其族性建构的重要参照系。本文尝试对该时期印华文学中的异族(原住民)叙事进行分析,在剖析这种文学想象的特点之同时亦欲呈现印尼华族在特定时期的成长变迁。 一方面,种族政治依然给予华人族群极大的压力,作为一个受歧视的少数民族,华人的本土性和族群性有着内在的紧张,另一方面,随着工商社会的进程,作为聚居都市的经商民族,华人更集中的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前一纬度中,异族作为象征本土的符号体系,异族叙事成为缓减政治压力的文学诉求,后一纬度中,异族作为华人都市处境的参照物,异族叙事成为华人对“传统与过去”的诗意沉思方式。前一种话语中,隐藏着华人对异族的偏见和自我的优越感,同时,也使文学因负荷了太多政治压力而枯涩;后一种话语中,则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华人对异族的肯定和对自身的质疑,也表现出较为可贵的对话意识和开放度。 从这两类异族叙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印尼华族在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双重蜕变中自我建构的强烈意志和复杂心态。(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4-04-01)
杨怡[3](2003)在《印华文学的历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认为印尼华文文学是在中国新文学的影响下,逐步走上本土化,并形成自己的特点。在肯定印华文学贡献的同时,也指出存在问题,还探讨未来的走向及前景。(本文来源于《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2期)
彭程[4](2003)在《1965—2000年印华文学的溯“源”想象》一文中研究指出1965年以后,印尼政府对印尼华人进行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的压制。主流社会不仅否定华人作为历史上的移民群体在血缘、文化、传统上来源,也否认华人在印度尼西亚落地生根、长期本土化的历史,否定在此历史形成过程中华人在本土现实中逐渐获取的一切行动方式及思维模式的来源,这致使华人丧失了“本土少数民族”的政治身份,自身种姓特征的传承也面临极大挑战,传统和精神世界出现极大断裂。巨大的现实压力迫使印华文学承载了新的历史使命,以缓和印尼华人的精神危机。 印华文学渴望将一种想象的一致性赋予历史,为印度尼西亚华人创造出一个连贯、稳固、合理的本土源头,从而缓解现实中的生存压力,而溯“源”想象就是印华文学在特殊历史意识的驱使下重构历史主要方法。出于对无法获得的本土地位的极大强调,印华文学的溯“源”想象将以一种新的再现说明华人的本土身份作为最主要的任务,它决不是指类似于文化“寻根”的行为,而是指寻求华人本土历史和身份的想象性的文学写作。为确认华人的本土身份,溯“源”想象主要从历史渊源的角度说明华人在印尼社会存在的合理性,从而为华人在印尼本土的生存谋求较为宽松的空间;但是,为保留印尼华人群体在文化上的延续性,溯“源”想象无法逃离“中华文化传统”的视野,于是,它便将融合对立的“本土”和“华人”两方,创造华人既可以获得稳固的本土身份,又可保留华人的信仰的、作为印尼合法少数族裔的“华裔印度尼西亚人”的想象,视为其最终理想,从而为华人在本土的生存提供有利的思想和历史根源。 在现实世界的强烈干预下,印华文学表现出较强的紧迫感和焦虑感,具有较大的目的性,而共同的创作使命又使印华文学成为共性大于个性的集体性写作。(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03-04-01)
东瑞[5](2003)在《新时期印华文学概述(1996~2002)》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新时期印华文学的概念和定义、大文化环境下迅速发展的印华文学、新时期印华文学的特征和优势、印华文学的主题 ,以及报刊扮演的角色及其得失等方面 ,较为全面地对新时期印华文学做了一次总结性概述 ,既指出了新时期印华文学所取得的骄人成就 ,也切中肯綮地指出了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03年01期)
老兵[6](2003)在《试谈印华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前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印尼“侨生马来由文学”、“华侨文学” ,以及“印华文学”叁个阶段的概括性叙述中 ,对百余年来的印尼华人华侨文学的发展历史做了一次具有重要史料意义的回顾 ,既展示了印华文学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丰硕成果 ,又对新时期印华文学存在的问题与发展的前景做了分析和探讨。(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03年01期)
黄万华[7](2003)在《语言心灵视野中的印华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印尼华文被禁绝的 3 0余年中 ,华文文学作为华族的本源性语言而成为印华作家们的精神原乡基石。以语言的存在形态作为作家自身存在的方式的情况 ,给印华文学带来了丰富的心灵历程。独异的语言积累储备机制 ,在多个层面上对华文的艰难保存 ,对印尼本土生活语言源泉的开掘 ,都保存拓展着印尼华族的语言心灵空间。而这一生存形态的丰富 ,都让人感到 ,印尼华族将永远是千岛之国一个有无尽生命力的民族。(本文来源于《广东社会科学》期刊2003年01期)
萧成[8](2002)在《关于“东瑞的印华文学批评”谈片》一文中研究指出东瑞关于印尼华文文学的文学批评是一种以公平为原则 ,建设为目的的“为人生”的批评。其特点是极为强调批评的经验 ,注重个人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故而 ,使其文学批评的风格便自然而然带有某种鲜明的主观色彩 ,既“印象的强调”和“鉴赏的盘旋”。这是其优点和长处 ,但同时 ,却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其批评的理论的明晰度和深度。(本文来源于《华文文学》期刊2002年06期)
庄钟庆[9](2001)在《巴人与新华、印华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巴人,是我国着名的作家、文学理论家,不但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过巨大的作用,同时也对海外主要是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华文文学作出了独特的贡献。巴人在新加坡及印尼期间,以自己的笔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及荷兰殖民主义的统治,取得了显着的成绩。他在新加坡及印尼期间写的作品,大概有二类,一类是当时或稍后发表或演出的,如《邻人们——"风下之国"散记之一》~([1])、《水客和工头——"风下之国"散记马来亚之什》~([2]),文论如《关于反侵略文(本文来源于《巴人先生纪念集》期刊2001-10-01)
庄钟庆[10](2001)在《巴人与新华、印华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评价了巴人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时期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着述及文学活动 ,评价了他对海外华人文学(主要是新华、印华文学 )的独特的贡献。(本文来源于《丹东师专学报》期刊2001年03期)
印华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异族“他者”的叙述,实际反映了主体自身的诉求和思索。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以来,随着印尼华人本土化程度的加深,“原住民”成为其族性建构的重要参照系。本文尝试对该时期印华文学中的异族(原住民)叙事进行分析,在剖析这种文学想象的特点之同时亦欲呈现印尼华族在特定时期的成长变迁。 一方面,种族政治依然给予华人族群极大的压力,作为一个受歧视的少数民族,华人的本土性和族群性有着内在的紧张,另一方面,随着工商社会的进程,作为聚居都市的经商民族,华人更集中的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前一纬度中,异族作为象征本土的符号体系,异族叙事成为缓减政治压力的文学诉求,后一纬度中,异族作为华人都市处境的参照物,异族叙事成为华人对“传统与过去”的诗意沉思方式。前一种话语中,隐藏着华人对异族的偏见和自我的优越感,同时,也使文学因负荷了太多政治压力而枯涩;后一种话语中,则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华人对异族的肯定和对自身的质疑,也表现出较为可贵的对话意识和开放度。 从这两类异族叙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印尼华族在本土化与现代化的双重蜕变中自我建构的强烈意志和复杂心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印华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闫美萍.家园乌托邦[D].暨南大学.2004
[2].颜敏.七十年代末以来印华文学中的异族叙事[D].暨南大学.2004
[3].杨怡.印华文学的历程[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
[4].彭程.1965—2000年印华文学的溯“源”想象[D].暨南大学.2003
[5].东瑞.新时期印华文学概述(1996~2002)[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
[6].老兵.试谈印华文学的历史发展与前景[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3
[7].黄万华.语言心灵视野中的印华文学[J].广东社会科学.2003
[8].萧成.关于“东瑞的印华文学批评”谈片[J].华文文学.2002
[9].庄钟庆.巴人与新华、印华文学[C].巴人先生纪念集.2001
[10].庄钟庆.巴人与新华、印华文学[J].丹东师专学报.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