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

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

徐琳瑜[1]2003年在《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具有整合性与系统性的特征。在这个系统中,人与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城市人群及其活动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而资源与环境是维系和支持这个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城市的发展建立在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能力的基础之上。大量理论与实践证明,面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单纯研究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对此,本文提出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用以表征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与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叁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进而对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的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具体包括:(1) 结合目前城市发展趋势,从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特点出发,阐述了城市生态系统承载力在城市生态学各研究领域的地位与作用。并以自然生态系统的种群承载力为起始点,总结了承载力概念引入到人类生态学的历程,分析国内外学者在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生态承载力方面的研究成果。(2) 辨析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特征。通过构建“蛋体模型”分析城市生态系统的有机复合结构,并针对城市生态系统核心—“人”的需求分别辨析了城市生态系统基本功能及其服务功能特征;结合城市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分析结果,从社会、经济和自然等角度对城市生态系统进行了分类,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复合承载力的研究;论述城市生态系统自校稳态机制,并探讨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发展演变规律。(3) 提出了一种计算城市适度人口的“双向寻优”模型。该模型适用于经济较发达、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在该类型城市中,人口规模受城市规划的影响较大,对资源环境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资源消耗及废弃物排放,而舒适水平则主要取决于人均资源使用量。将该模型应用于广州市,计算了其老城区适度人口规模。(4) 提出了“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概念,并从其客观性、有机性、层次性、整体性、阶段性、阈值性和动态稳定性等方面阐述其特点与内涵。与传统的承载力概念相比,本文的定义增加了社会经济系统的发展能力部分,且更强调其动态特征,以其与压力的动态平衡来阐明城市生态系统的内在稳定机制。这也决定了复合承载力具有上下两个阈值。(5) 利用生物免疫学理论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理论模型,认为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的物质基础是由城市生态库构成、其主要功能是提供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其大小由城市生态系统天然承载力与获得性承载力共同决定,而其服务对象则是人。该理论模型明确了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的承载基体与承载对象及其承载作用机制。(6) 根据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的理论模型,参考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指标与可持续发展

相震[2]2006年在《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首先,在分析城市普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特别是我国城市环境污染现状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承载力概念的产生、演变与应用。根据城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生态系统理论进行较全面的理论解析。通过城市生态系统基本问题、城市化发展趋势、城市发展面临的环境问题的理论解析,概括了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的特征与功能以及城市化过程中城市发展的主要源动力。其次,提出了城市复合承载力的概念,阐述其内涵、特征以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第叁,建立了较实用、具有一定普适意义的、以现实环境容量为主要依据的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以及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系数的判别方法。第四,将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理论运用于西宁市的实证研究,充分利用我们自身以往对西宁市环境保护科研所取得的成果和长期、丰富的监测资料积累的基础上,通过对西宁市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分析,特别是在详细调查能源、资源、污染源以及对主要污染因子历史状况分析和现状监测的基础上对西宁市城市环境系统的主要影响因子和综合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明确了重要资源要素的质、量和时空分异特征,揭示了西宁市城市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梳理出了影响城市发展的主要环境制约因素,理清了环境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五,应用多种合理模式测算了西宁市的空气、地表水和土壤环境容量。同时,应用城市复合环境承载力测算模型计算分析了西宁市水、气、土壤的承载现状和城市环境复合承载状况,明确了生态支持系统的支撑能力。借助协调度模型测算和判断了西宁市环境资源、人口与经济协调的现实状况。最后,从环境复合承载力评价和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安全分析出发,通过对制约西宁市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的辨析,从解决目前西宁市生态安全存在的焦点问题入手,以提高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张娴[3]2008年在《可持续发展与协调性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它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各部分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关系密切但不能因此将两者同日而语,否者不仅有失偏颇,更可能使城市未来的发展偏离正确的方向。因此正确地区分两者,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研究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并结合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对武汉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并将其结果与协调发展评价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索性地对两者间的联系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分析,具体内容包括:(1)本文通过对武汉市生态系统的基础分析构建了一套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将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UECCC(Urban Ecosystem Complex Carrying Capacity)评价模型、压力UEPI (Urban Ecosystem Pressure Index)评价模型和可持续发展度评价模型进行结合对武汉市1988—2005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状况由原来的不可持续正逐步转变为可持续发展的轨道上来。(2)根据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运用效益理论和平衡理论建立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武汉市1988—2005年的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城市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压力。(3)运用相关分析对武汉市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联系做出了一定的分析,得出武汉市协调发展程度与相对承载能力呈正相关性,但是武汉市协调发展程度与相对承载能力年际变化的相关性不明显;表明提高武汉市协调发展程度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仅靠提高城市的协调性不能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4)运用灰色关联理论,分别筛选出武汉市可持续发展与协调发展的重要影响因子。在此基础上,利用BP人工神经网络对武汉市总体规划期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及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模拟预测,得出未来武汉市继续延续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城市处于协调发展状况,但协调度不高,到2020年未达到良好协调发展状况。最后根据预测结果提出未来武汉市可持续发展及协调发展的一系列建议与对策。

张辽[4]2010年在《辽宁省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一个时代的经济、政治、社会、科学、文化、综合环境发展和变化的焦点和结晶体。伴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的经济活动对综合环境造成的压力日益凸显,因此,城市的发展需要能够持续的支撑能力,只有依靠这种强大的支持系统才能实现社会、经济和自然叁者组成的复合系统的正常运转,进而实现城市系统与环境系统的协调状态。本论文以辽宁省的十四个城市为研究对象,从维持城市综合系统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城市综合系统承载力定量指标,构建了城市系统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然后,在此基础上揭示城市复合系统的内在本质结构和特征。最后的研究结构显示,辽宁地区的城市人均水资源数量较少,城市空气环境质量在近些年的逐渐得到改善,但是土地资源不断恶化,主要是因为城市扩张建设大大减少了耕地面积,特别是工程建筑、基础设施建设对土地的大量占用。根据城市系统综合承载力理论模型和评价模型,结合辽宁省城市系统结构和功能特征,建立了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的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评价了辽宁省城市系统承载力,分析了变化情况,计算的结果表明,在辽宁省城市复合系统中的支撑力表现稳定,助推力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就意味着城市复合系统的结构比较合理,功能逐渐得到完善。此外,支撑力的水平高于助推力,因而自然系统的运行态势良好,环境的破坏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发展水平较缓慢,社会经济组织运行效率相当滞后,不能实现城市复合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但是,系统承受的内部压力指数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说明了社会经济活动对城市系统产生的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得出的城市复合系统的综合承载力指数的变化(指数从0.91下降到0.84),表明了目前辽宁地区城市复合系统基本处于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针对城市综合承载力这一概念在国内外并没有形成一致结论,本文通过总结承载力的起源和发展,并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在其他学者的研究基础上评价辽宁省城市的综合承载力状况。

滕宇思[5]2016年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土地资源不仅是人类维持生产生活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人口增多、耕地减少、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城市领域的土地系统带来巨大压力,甚至使其出现超负荷状态。因此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不仅对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合理制定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本文结合可持续发展、系统科学、资源稀缺、土地综合承载安全等相关理论,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评价和预测。首先,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进展做出了归纳总结,对现有研究方法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然后结合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依据承载客体的不同将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分为四个子系统,由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技术、社会发展子系统组成。根据西安市实际发展特点,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构建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对西安市1994~2013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现状和动态变化进行评价分析。其次,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模型,并对其进行检验与修正。根据灵敏度分析结果设定五种仿真方案,分别为现状延续、经济优先、资源集约、环境保护和协调发展。采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 DSS 5.8对系统模型进行动态仿真预测和方案优选,从而分析出西安市未来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最佳发展模式。最后,结合西安市的土地利用现状和不同政策的影响因素,根据仿真结果为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提升和土地可持续利用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第一,本文选定城市领域的土地综合承载力为研究对象,拓展了土地承载的主体和客体。由于城市系统的复杂性,使其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研究必须具有系统性,其承载主体从以往以耕地为主的单一土地利用类型拓展到更多类型,包括耕地、其他农用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等。土地的承载客体也由以往以粮食生产、人口规模为主的单一要素扩展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尤其同时考虑到水土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因素对城市土地承载力的影响,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详细分析,为国内相关研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第二,本文以动态、发展的研究视角对城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和预测研究。现有对土地承载力的研究大多以静态分析为主,主要集中在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现状进行评价研究,往往缺乏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分析,忽略了系统的流动性和反馈性。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关注土地综合承载力系统的动态性,及其构成要素的流动性,同时考虑不同政策的发展因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依托Vensim构建以城市区域为主体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动态仿真预测和方案优选,从而能够更加准确的观察研究区未来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发展趋势,并为其制定出符合土地可持续利用和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对策和措施,探索了系统动力学研究的新领域。第叁,本文使用同一评价指标体系和计算方法,将评价与预测有机结合,建立了较为完整、科学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研究方法。首先,现有的研究大多单独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现状评价或未来预测,较少将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综合起来进行分析。本文将仿真预测的结果代入现状评价的计算方法中,评价与预测互为引导,清楚展现研究区不同历史阶段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状态,使研究结果更具统一性和完整性。其次,目前对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的评价,大多采用AHP、德尔菲法等,此类方法主观性较强,很难客观的反映研究区的土地综合承载力状态。本文结合均方差决策法与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更完备的反馈关联,对于目标的评估与预测更科学有效。另外,由于各子系统对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影响并非简单的求和或取均值,而是互相影响、共同耦合而成的,为了同时兼顾实用性与合理性,本文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对子系统取平均值求得综合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在系统模型中根据各子系统的权重值最终确定土地综合承载力,使评价结果更具准确性。第四,本文从各子系统存在的具体问题分别提出解决措施使对策研究更具针对性。以往的研究通常从总体出发,提出的对策和建议较为笼统、宽泛,缺乏针对性,本文通过对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现状模式进行分析,分别从水土资源、生态环境、经济技术、社会发展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且结合不同的政策发展因素,根据仿真方案的预测结果从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两个方面分别对西安市未来不同发展模式下的土地承载潜力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了对策建议的可行性。本文设定了五种仿真方案对西安市未来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与其他方案相比,协调发展方案是最合理的发展方案。在该方案中,西安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在2025年将达到0.9091,趋近于1,处于高级状态,但其水土资源承载力仅为0.7872,介于0.6~0.8之间,处于较高级状态。表明西安市未来在水土资源利用方面应侧重提高资源利用率,适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特别是建设用地规模,并更加合理的进行城市发展规划,提高其水土资源和社会发展承载力;同时还应大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地、林地等生态用地面积,增强其生态环境承载力。通过各类子系统承载力水平的不断优化,完成对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提升,这将是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及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石永林[6]2006年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当前,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为目标的生态化运动正在世界范围内展开,并向多方面渗透。城市建设已由单纯的追求环境优美转向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以健康、高效、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城市正成为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代表着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已成为人类共同的呼声。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规范的生态城市建设方法或指南。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城市生态学为基础理论,以城市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并对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本论文是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的《哈尔滨市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研究》项目基础上而完成的。论文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城市的研究与建设现状,指出了当前国内外在生态城市各主要研究领域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并阐述了建设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重大意义。介绍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包括城市生态学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内涵,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和建设原则,阐明了进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在分析现有城市发展模式缺陷的基础上,根据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结构,构造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概念模型,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系统分为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和基础设施四个子系统。根据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运行理论,对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系统运行进行了定义,提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空间和时间运行体系。在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概念模型指导下,研究了该系统的信息反馈机制、平衡机制、可持续发展机制及驱动力机制。提出了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依据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复合系统的内容,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系统的目标分成四部分,社会生态可持续、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基础设施生态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综合评价法和生态足迹法进行了有益的改进,为进行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分析和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哈尔滨市为对象进行了实例分析,对哈尔滨市与其

李巧辉[7]2016年在《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是判断资源型城市发展现状,衡量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指导资源型城市科学发展,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资源型城市发展已成为我国战略层面的重大问题。目前,国家持续加强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及转型的支持力度,投资建立一系列重要能源后备基地,调节资源型城市整体发展态势。本文立足于资源型城市的现实发展需求,对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有助于为相关部门制定资源型城市发展方案提供理论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际意义。本文在对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相关概念分析的基础上,以系统科学理论、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主体功能区划理论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推理分析、系统分析等定性研究方法与数理统计、变异系数法、灰色关联TOPSIS法等量化分析技术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介绍了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相关研究成果,设计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并对支撑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分析。其次,分析了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发展现状,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等四个方面总结了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现存问题。并从压力、弹性了两方面剖析了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子,构建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压力-弹性因子综合作用模型。再次,设计了包含3各层次,4大类别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基于灰色关联TOPSIS法的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与障碍度模型,对我国典型资源型城市焦作市进行综合承载力评价与指标障碍度测算,并从综合承载力指数变化、分类承载力指数变化、主要障碍因素、分类指标障碍因素等四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说明。最后,分别从资源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等视角设计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提升路径,以期促进我国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的可持续发展。

周建东[8]2009年在《城市风景名胜公园环境容量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针对城市风景名胜公园环境的特点,建立符合其环境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各项容量标准进行细化:将游憩空间分为建筑内部空间、室外集散空间、游览道路空间和水上游览空间等几个主要部分;将内部设施细分为停车场、公厕、游船、坐凳、茶室、餐厅等几类;将生态容量细分为大气生态容量、水体生态容量和固体垃圾生态容量等;将社会经济环境容量细分为当地居民心理容量、住宿接待容量、交通设施容量和餐饮接待容量等分项容量。分别确定量化评价标准,从而使评价结果更加准确。随后,建立以寻找环境可持续发展主要“限制性因子”为主要目的的风景名胜公园环境容量评价模型,提出利用环境容量容载率,判断可持续发展限制性影响因子的评价方法,以扬州瘦西湖风景名胜公园为例进行实例研究,分别测算出空间容量、生态容量、内部设施容量和社会经济容量及各分项容载率、综合容载率。经测算,扬州瘦西湖风景名胜公园的综合容载率,一年中大部分时间处于“严重弱载”的水平,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其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子包括:游览道路空间容量、内部餐厅接待容量、水体和大气生态容量、城市餐饮和住宿接待容量等。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和发展对策。

张萌[9]2015年在《资源型城市分类及生态调控机理与过程》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制定了我国资源型城市分类体系,选取112个资源型城市作为研究样本,研究运用极差法对各个指标数据进行了初步的规范化处理,消除各指标数据之间的量纲不统一引起的不可比性;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可持续性和协调性为切入点,在经济、社会、环境叁个维度上,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多情景分析的方法,消除指标权重误差导致的评价结果偏差;结合可持续性及协调性的评价结果,将资源型城市进行分类:新生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并结合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研究资源型城市演替的主要驱动力,针对处于不同时期的资源型城市,提出不同的生态调控策略,并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指导和建议。其次,在资源型城市分类结果的基础之上,本文以唐山市为例,进行了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格局变化的研究。本文以叁期唐山市LANDSAT-7 TM遥感影像(1990,2000和2010)及最新1:10000彩色地形图为原始数据,对唐山市1990、2000、2010年的LANDSAT-7 TM遥感影像处理与解译,结合唐山市土地利用特点,采用二级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基于唐山市土地一级类型解译标志对唐山市预处理后的叁期TM影像执行监督分类,然后重新进行彩色定义,得到土地利用/覆被分类专题图,对土地利用现状信息和景观格局信息进行提取,并以此为基础利用土地利用/覆被转移矩阵等数学模型,同时对唐山市进行了野外生态调查,结合实际分析了唐山市1990-2010年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和景观格局演变过程的规律、特点。在获取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数据之后,本文基于生态足迹理论和生态承载力理论,建立了生态压力、生态占有率、生态-经济协调性和生态可持续性4个指数,构建了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并利用唐山市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复合的多源基础数据库,分析计算1990-2010年期间唐山市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可持续的动态变化。该模型不仅诠释了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理论,并且为其加入了社会维度和经济维度,使其更加符合“问题导向性”原则;同时,该模型将生态足迹与能源足迹、碳足迹相结合,以更全面的角度来分析城市系统的构成,精确定位资源型城市存在的问题,以期为资源型城市的生态调控策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在此基础之上,本文开展了基于城乡梯度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价。在空间尺度上,本文基于城市行政区划、城市不透水层、城市通勤辐射理论,将唐山市划分为城市核心区、郊区、农区叁个子系统;时间尺度上,我们结合所得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得到城市核心区、郊区、农区叁个子系统在1990-2010年期间相对应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运用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人类福祉理论,建立起以“供给服务-调控服务-文化服务”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服务指标体系,同时选取了8个与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紧密相关的指标,利用多情景分析的方法,在时空尺度上对唐山市生态系统服务变化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在探明唐山市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承载力变化的机制基础之上,我们采用invest模型对生态系统服务进行价值估算,采用30m×30m分辨率数据核算了研究区内11种生态系统服务,包括3种支持服务(生境质量、净初级生产力、植被覆盖度),3种供给服务(产水能力、作物生产、肉类生产)、4种调节服务(氮元素净化、磷元素净化、碳储量、土壤保持),一级1种文化服务(城市绿地空间可达度)。此外,本文利用1990年、2000年和2010年叁期土地利用数据,对研究区2020年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格局进行模拟,并对叁次土地利用模拟结果计算其kappa指数,通过利用不同年份数据区模拟同一年份的土地利用空间格局来验证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终点针对唐山市可能的情景发展模式,构建四种不同情景,对唐山市2020年土地利用空间分布格局变化进行模拟,以期为唐山市生态调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文章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资源型城市可划分为新生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资源型城市四中类型,其演替的主要驱动力为资源开采强度及资源利用率。其中新生型、成熟型、衰退型、再生型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性呈现递增趋势,而按照协调性从大到小的顺序,则依次为再生型、新生型、成熟型、衰退型资源型城市。针对资源型城市在各个阶段所呈现的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以促进资源型城市平稳的向再生型过度,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2.唐山市生态系统服务呈现明显的城乡梯度,表现为农区>郊区>城市核心区,然而具体的特定的生态系统服务时,这种梯度可能呈现逆向梯度,例如文化服务。城市不透水层所带来生态系统服务丧失,是城市核心区生态系统服务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城市化进程中不合理的土地规划,是造成时空尺度上生态系统服务下降的最主要驱动力。3.唐山市在1990-2010年期间能源足迹增量及增长速率均为最大,唐山市矿区和海岸带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造成生态承载力下降的最主要原因。与此同时,唐山市在环渤海一体化中扮演的角色,决定了其能源输出城市的功能定位,因此相对应的能源补偿、生态补偿政策应及时制定并实施,局部城市的生态失调会导致区域可持续性的下降,并带来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4.基于1990-2000年和2000-2010年模拟区间的参数调整和模型检验,证实clue-s模型适用于唐山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基于invest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估值也很好的模拟了唐山市城市化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波动。在此基础之上,本文构建的2011-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4种不同目标情景,基本实现了情景设定的预想。其中情景叁、四中实现了大片耕地的退耕还林、还草,其模拟结果,可以识别出适宜退耕还林还草的区域,对唐山市生态调控具有指导作用。而根据不同情境模拟后的土地利用特征对唐山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重新估值,并确定最优化生态调控策略,对我国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左长安[10]2010年在《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CBD作为一个高度集聚的空间形态,是一个人工非自律生态系统,在发展进程中一直是一个生态挑战与绿色探索相结合的过程。论文借鉴生态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原理与城市规划设计相结合,在绿色视野下分析当代CBD的生态发展趋势与挑战,解析绿色CBD概念模型及特征,探讨了CBD绿色发展关注的核心问题、规划设计方法与内容,探索如何在城市规划中实现CBD可持续发展。借鉴CBD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在生态学原理,建构一个绿色视野下的CBD研究模型,在分析其生态特征、运行机制与关注的核心问题以及综合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探索当代信息社会下,CBD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其绿色规划原理与方法。(第二章、第叁章)在绿色视野下CBD的规划设计内容与方法,包括:基于能源资源集约利用的规划设计——通过土地与空间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低碳交通体系的建构,低能耗低排放的绿色建筑设计以及水资源、垃圾废弃物的循环和新能源的利用,并利用信息技术对CBD资源能源利用进行模拟,促进CBD的资源能源循环利用并提高利用效率(第四章);基于环境品质与健康宜居的规划设计——在高效集约的状态下,通过空间形态规划,塑造健康宜居的CBD微观气候与生态绿化系统,促进并提倡健康的出行、生活与工作方式(第五章);基于经济、社会、文化活力的规划设计——在效率和高品质的环境下,通过提升CBD空间经济效益完善经济功能与绿色转型等提升经济活力,通过促进人际交往的公共空间形态与时间规划等保障社会活力,通过延续文化结构塑造信心社会下的地域特征等延续文化活力(第六章);基于综合防灾减灾的规划——通过CBD灾害特征与挑战,提出分析CBD空间规划的综合防灾减灾策略(第七章)。并介绍天津大学与卡迪夫大学联合进的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CBD的绿色规划与评估体系研究(第八章)。

参考文献:

[1]. 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D]. 徐琳瑜. 北京师范大学. 2003

[2]. 城市环境复合承载力研究[D]. 相震. 南京理工大学. 2006

[3]. 可持续发展与协调性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D]. 张娴. 华中科技大学. 2008

[4]. 辽宁省城市综合承载力问题研究[D]. 张辽. 辽宁大学. 2010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与预测研究[D]. 滕宇思. 西北工业大学. 2016

[6].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 石永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6

[7]. 资源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D]. 李巧辉. 河南理工大学. 2016

[8]. 城市风景名胜公园环境容量研究[D]. 周建东. 南京林业大学. 2009

[9]. 资源型城市分类及生态调控机理与过程[D]. 张萌.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2015

[10]. 绿色视野下CBD规划设计研究[D]. 左长安. 天津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  ;  ;  

城市生态系统复合承载力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