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腰-硬,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VAS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论文文献综述
张赛娟[1](2019)在《腰-硬联合麻醉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VAS评分及苏醒时间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手术治疗患者96例,依据麻醉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 <0. 05);观察组术后2h、12h、24h 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 <0. 05);与对照组20. 83%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 25%明显降低(P <0. 05);与对照组75. 00%相比,观察组醉满意度93. 75%明显提高(P <0. 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手术治疗患者,患者满意度较高。(本文来源于《实用糖尿病杂志》期刊2019年06期)
石亚丽[2](2019)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2019年4月我院就诊的90例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全方位康复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及跛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踝肱指数及跛行距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采用全方位康复护理方式能全面改善患者的踝肱指数及跛行距离,极具临床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5期)
孙吉峰,范海静,刘玮,徐兆训[3](2019)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狭窄治疗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介入术后狭窄患者施予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肿瘤)医院收治的ASO介入术后狭窄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施予球囊扩张术治疗,观察组施予PTAS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跛行距离、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QOL评分、跛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99、4.030,P=0.040、0.047)。观察组β2-M、TNF-α以及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75、37.848、3.687,P=0.044、0.020、0.048)。观察组足背动脉和胫动脉ABI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87、5.436,P=0.044、0.042)。结论经皮腔内支架成形术应用于ASO介入术后狭窄的患者,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行走能力,减少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梁丽丽,潘文,何志铿[4](2019)在《MRA与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MRA与CT血管造影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0例,行MRA检查与CT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后,再进行DSA病情确诊和治疗。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A和CTA检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符合率、高估率以及低估率;统计下肢动脉血管病变分级情况,以DSA结果为参照,比较MRA和CTA对病变血管检测的一致性。结果:MR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符合率为98.81%,高于CTA的97.62%,但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高估率和低估率分别为0.6%、0.6%,均低于CTA的1.2%、1.2%,但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与CT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Kappa值均高于0.75,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MRA与CTA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一致性,在临床上具有一定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创新》期刊2019年32期)
寇威,刘蔚,孟庆江,饶德新[5](2019)在《中药泡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泡足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在接受严格的血糖控制之后,对照组患者仅使用前列地尔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中药泡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彩超结果显示,其动脉闭塞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泡足结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有积极的意义,在临床中应该大力推广。(本文来源于《光明中医》期刊2019年21期)
陈晴,胡静葩[6](2019)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管功能(髁肱指数、血管内径、动脉血流速度)、并发症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髁肱指数、血管内径和动脉血流速度均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 <0.05)。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78.00%(P <0.05)。结论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管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工程》期刊2019年11期)
郭明金,刘兵[7](2019)在《西洛他唑与氯吡格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成本-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西洛他唑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西洛他唑组(n=75)和氯吡格雷组(n=75),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小板聚集率、成本-效果,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西洛他唑组患者静息痛、冷感、麻木、溃疡及间歇性跛行治疗有效率与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显效率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西洛他唑组患者治疗静息痛、冷感、麻木、溃疡及间歇性跛行的成本-效果比(C/E)均低于氯吡格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与氯吡格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各种症状疗效相当,但西洛他唑成本相对更低。(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9年10期)
李全成,苏少飞,张忠梅[8](2019)在《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联合血管内支架置入术(PTAS)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单侧下肢ASO患者84例,所有患者采用PTA或联合PTAS进行介入治疗,检测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手术成功率及术后1、6、12个月踝肱指数(ABI)、血管开通率。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2.86%。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患者hs-CRP水平[(2.72±0.64)mg/L vs (5.31±1.53)mg/L]及RutherfordⅣ级(33.33%vs 7.14%)、Ⅴ级(14.29%vs 2.38%)、Ⅵ级(11.90%vs0)比例明显降低(P<0.05,P<0.01)。术后1、6、12个月ABI和血管开通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且术后1、6、12个月ABI呈明显升高趋势(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疗效的危险因素(95%CI:0.801~0.993,P=0.037)。术前hs-CRP是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95%CI:1.053~4.174,P=0.035)。结论经皮腔内介入治疗下肢ASO效果显着,年龄是影响手术效果的主要因素,术前hs-CRP是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冯平,陆玉芳[9](2019)在《延续性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患者介入治疗术后行延续性护理的效果,并分析其对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护理效果的具体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ASO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到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ASO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出院指导,实验组术后采取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服药依从性、护理效果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差异不显着(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下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93.33%)、护理满意度(10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80.00%)(P<0.05)。实验组随访2个月、6个月及12个月的血管再狭窄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ASO患者经介入治疗术后行延续性护理,可提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突出护理效果,增加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9期)
黄江涛,王刚[10](2019)在《早期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估应用早期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50例下肢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介入治疗应用动脉扩张球囊导管(4.0 mm~8.0 mm×40.0 mm~200.0 mm)及动脉自膨式血管支架(5.0 mm~6.0 mm×80.0 mm~200.0 mm)。结果 50例患者介入成功48例(96%),治愈35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1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4%。术后未见介入相关严重并发症,无截肢、死亡病例。结论应用早期介入治疗下肢ASO安全可靠,临床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2期)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效果。方法以2017年6月~2019年4月我院就诊的90例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患者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全方位康复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踝肱指数及跛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踝肱指数及跛行距离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采用全方位康复护理方式能全面改善患者的踝肱指数及跛行距离,极具临床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论文参考文献
[1].张赛娟.腰-硬联合麻醉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后VAS评分及苏醒时间的影响[J].实用糖尿病杂志.2019
[2].石亚丽.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管支架置入术后的功能锻炼与康复护理[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3].孙吉峰,范海静,刘玮,徐兆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后狭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
[4].梁丽丽,潘文,何志铿.MRA与CT血管造影在诊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9
[5].寇威,刘蔚,孟庆江,饶德新.中药泡足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
[6].陈晴,胡静葩.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9
[7].郭明金,刘兵.西洛他唑与氯吡格雷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成本-效果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
[8].李全成,苏少飞,张忠梅.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
[9].冯平,陆玉芳.延续性护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行介入治疗术后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10].黄江涛,王刚.早期介入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