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博物观念及其知识分化

中国古代的博物观念及其知识分化

论文摘要

中国古代很早就产生博物的观念,即强调通晓众物、见多识广、知识渊博,但在"观"物时更多将重心放在观察外物对人事的"作用"方面,如关注事物的善恶祯祥、强调自然外物对人情志的感发等。博物学早期并无明确的知识划分,内容相对浑融,但至汉代,伴随着图书整理的全面展开以及名物训诂文字之学的成熟,博物学知识体系开始逐渐分化,以更明确清晰且多元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名物之学与格物致知的观念系统;辨物、劾物的知识、技术和思想系统;以铺陈体物来逞才炫博的汉赋创作等。尽管汉代观察、记录、解释、呈现外物的渠道各有分野,但从整体看,仍保持着鲜明的人文艺术色彩,展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民族心理和文化特点。

论文目录

  • 一、古代博物观念的两种含义
  • 二、辨物、相物、劾物之术与志怪炫博
  • 三、名物之学与“格物致知”
  • 四、汉赋:类书、字书与体物之文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郗文倩

    关键词: 博物,劾物,名物,体物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2019年03期

    年度: 2019

    分类: 社会科学Ⅱ辑,基础科学

    专业: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

    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浙西学术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秦汉文体史”(项目号:15BZW089)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 N91

    DOI: 10.16240/j.cnki.1002-3976.2019.03.020

    页码: 113-122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199K

    下载量: 222

    相关论文文献

    • [1].铝合金形体物倍受青睐[J]. 中国金属通报 2016(10)
    • [2].论知识产权与其载体物间的权利冲突[J]. 科学经济社会 2014(01)
    • [3].体物与精微——中国美学思想中的另一种景观[J].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02)
    • [4].陆机“赋体物而浏亮”与中国抒情传统中“体物”诗学诗艺的建构[J]. 兰州学刊 2015(03)
    • [5].芦苇及深处的软体物[J]. 诗选刊 2016(09)
    • [6].古代妇女体物寄意诗词的曲折表达[J]. 昌吉学院学报 2011(06)
    • [7].试析《小山词》中女性形象描写的“体物性”[J].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5(02)
    • [8].探求浮力问题[J]. 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 2010(01)
    • [9].近人情,体物情[J]. 意林 2013(19)
    • [10].玄对山水:中国诗与中国画中的审美性认知[J]. 人文杂志 2012(06)
    • [11].辞赋:咏物兴起的契机[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2].刘勰“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新论——六朝体物思潮兴起的佛道省察[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02)
    • [13].“再现”与“体物”——主客关系视阈下的中西文论话语建构比较[J]. 社会科学战线 2019(02)
    • [14].明眸善睐,体物得神——谈作文的形象化处理[J]. 考试周刊 2011(27)
    • [15].料仓内粉粒体物料重力流对卸料口尺寸的影响[J]. 石油化工设计 2012(03)
    • [16].汉赋“象体”论[J]. 文学评论 2020(01)
    • [17].汉代体物大赋对《楚辞》语词的接受[J]. 安顺学院学报 2016(03)
    • [18].佛禅思想与南朝体物诗的范式研究[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5)
    • [19].论建安动物赋的兴寄[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 [20].从老子的“有”“无”哲学思想到交互媒体的“无”设计[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4(10)
    • [21].古代茶赋研究[J]. 农业考古 2011(02)
    • [22].苏轼、李清照咏物方式之比较[J].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23].黄庭坚文赋浅论[J].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04)
    • [24].宴游赋与我国传统体物审美经验的形成[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 2020(02)
    • [25].赋体与图像关联的文学原理[J]. 天中学刊 2019(02)
    • [26].泗水边的《中庸》[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8(09)
    • [27].中国古代物体系建构方式与赋体书写策略之生成刍议[J]. 巢湖学院学报 2017(01)
    • [28].钩沉吊古 体物写志——赏析《念奴娇·赤壁怀古》艺术特色[J]. 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2008(05)
    • [29].“体物”之人类学观察[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 [30].“体物”思潮与六朝山水诗的勃兴[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3(15)

    标签:;  ;  ;  ;  

    中国古代的博物观念及其知识分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