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原地三级跳远技术特点

浅析原地三级跳远技术特点

一、浅析原地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论文文献综述)

廖龙[1](2021)在《单侧肢体抗阻训练对体育高考生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在全国各个省份的体育高考考试项目里,许多下肢运动主要或完全是以单侧肢体发力的形式呈现,比如跑、跳、投等。然而在日常训练中,教练员以及学生更多的是运用双侧肢体支撑的练习为主要训练手段,这会造成体育高考生部分考试项目的动作模式的缺失,使得训练效果并不显着,而且下肢双腿蹬伸的力量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基于此,本研究在体育高考生教学训练中引入功能性训练理念下的力量训练—单侧肢体抗阻训练,探讨单侧下肢不同强度的力量训练能否在提高体育生的下肢力量和平衡能力素质的基础上提高考试项目成绩,进而深化人们对单侧肢体训练的理解和认识,丰富中学训练队的力量训练内容体系。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完成了对30名体育高考生,为期8周、相同负荷但不同动作模式的下肢抗阻力量训练,其实验组采用单侧肢体练习,对照组采用双侧肢体练习。本研究选取了下肢力量指标(包括原地双腿垂直纵跳、原地单腿垂直纵跳、立定三级跳远、1RM负重双腿蹲、1RM负重单腿蹲、40%1RM深蹲力竭);下肢平衡能力指标(包括“左前侧蹲起”、“左后中侧蹲起”、“左后外侧蹲起”、“右前侧蹲起”、“右后中侧蹲起”、“右后外侧蹲起”的距离),以及三项考试项目成绩指标(包括100m跑、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并使用SPSS 24.0软件对两组受试者的前后测试数据进行组内与组间的样本T检验。结果:1、8周的单侧肢体抗阻训练干预后,在下肢力量测试方面,对照组的原地双腿垂直纵跳、立定三级跳远以及1RM负重双腿蹲这三项数据指标与干预前相比出现了显着性变化。而实验组的六项指标数据均出现了显着性变化。2、在YBT平衡测试中,组间对比表明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左前侧蹲起的指标数据与右前侧蹲起的指标数据出现了显着性差异。3、在体育高考考试项目成绩测试方面,对照组与实验组的100m跑的指标数据组间对比变化具有显着性差异。结论:1、单侧肢体抗阻训练可以有效提高体育高考生的下肢力量,其训练方式也更加符合体育高考考试项目专项力量的要求。2、进行单侧肢体抗阻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从而对其整体动力链的工作效率也有显着的促进作用。3、运用单侧肢体抗阻训练和双侧肢体抗阻训练均能提高三项考试项目成绩,但与双侧肢体抗阻训练组相比较,单侧肢体抗阻训练组的效果更优。4、相对于双侧肢体抗阻训练,单侧肢体抗阻训练难度较大些,动作易变形,需及时进行提醒与纠正。

李子红[2](2021)在《弹性阻力训练对13-15岁女子跨栏运动员运动成绩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跨栏运动是一项对身体素质如速度、力量、柔韧等有着高要求的田径项目,随着刘翔等运动员在国际田径比赛中的优异表现,以跨栏为代表的田径赛事逐渐在大众视野中展现,更多的人群开始关注我国的田径赛事,无疑推动了体育事业与体育产业的良好发展。伴随国内外对于田径项目关注度上升,更多的教练员也在吸收新的训练理念,这一背景下,我国田径训练体系逐步国际化、科学化、系统化发展。我国教练在跨栏的运动训练过程中,也为发展出科学合理的训练体系共同努力。青少年运动员作为高水平运动员甚至国家队运动员的后备力量,尤其随着中国田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荣获奖项的次数逐渐增多,这一重要群体更加成为重点培养的对象,其选材、训练专业化程度也逐步提升。体能是青少年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关键,而力量则是体能的基础,并且力量强度、负荷、发展顺序等对这一时期青少年各项素质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力量作为跨栏训练中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其下支分类如基础力量与专项力量之间互相促进的关系也逐步在训练中得到印证。跨栏专项力量训练是掌握跨栏步技术和其他专项素质发挥作用的关键所在,并且栏间跑、“跑跨”结合等对躯干、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力量有着较高要求,要求多种肌群协同完成动作,这就意味着专项力量训练对跨栏跑的决定性作用。本文使用弹性阻力作为训练手段,结合跨栏专项技术和参与跨栏的主要肌群进行针对性训练,意在发展跨栏专项力量,夯实专项能力,从而为优化专项技术奠定良好的力量基础,以达到提高运动成绩的目的。本研究选取文献综述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针对13-15岁短跨女生运用弹性阻力结合跨栏专项技术进行力量训练,实验分为三个阶段,每阶段为一个月,遵循力量发展原则进行训练。每周三、周五实验组进行弹性阻力训练,对照组按照与实验组相同强度进行传统力量训练。研究结果如下:1.12周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速度、力量素质测试结果经过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后抛实心球p<0.05,呈显着性差异。立定三级跳远、六十米和100米不存在显着差异,p>0.05。纵向对比,实验组对照组配对样本t检验后p值均<0.05,存在显着差异。2.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专项力量独立样本t检验后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实验组实验前后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后p<0.05,存在显着性差异,对照组专项力量配对t检验后p>0.05,不存在显着性差异。3.实验后两组平跑速度利用率不存在显着性差异,跨跑结合能力、栏间跑技术和跨栏步技术结合能力独立样本t检验后p均<0.05,存在显着差异。4.实验后实验组对照组技术评价横向对比,p值<0.05,呈显着性差异,100米栏成绩横向对比未成显着性差异,p>0.05,但实验组提升成绩百分比为2.89%,对照组为1.38%,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提升效果较好。根据研究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运用弹性阻力进行跨栏专项力量训练对发展跨栏专项力量有显着作用,使用弹性阻力器材并紧密结合技术动作能有效培养专项能力。2.运用弹性阻力进行跨栏专项力量训练和传统训练都能发展跨栏跑的速度利用率,但弹性阻力训练在跨栏跑的跨跑结合能力、栏间跑技术和跨栏步技术结合能力方面提升效果明显。3.运用弹性阻力进行跨栏专项力量训练后运动员的运动成绩和技术评价都优于对照组,说明经过弹性阻力训练能够有效改进、优化跨栏技术和提高跨栏运动成绩。4.经过跨栏运动成绩相关性分析后得出运用弹性阻力进行跨栏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后速度、力量及专项力量的发展在跨栏运动成绩起到了积极作用,促进了运动成绩的提高。

邓雨楠[3](2021)在《增强式训练对高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内篮球体育赛事发展迅速,更多高中篮球联赛开始在校内或校外展开,越来越多的高中学生参与到篮球比赛中去,并且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专项训练。篮球项目具有一定的对抗性特点,所以对参与者的力量尤其是下肢力量要求较高。当今对于篮球体能训练的关注度也在增加,国内对篮球的实验研究也在逐年增加,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将目光聚焦到体能训练中来。但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查阅,针对篮球下肢专项力量训练的实验研究却并不丰富。在一部分实验研究中发现增强式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专项力量能力,在国外的资料中已经证实此训练方法效果显着。增强式训练被定义为训练时在离心收缩后立刻接爆发性向心收缩的快速且有力的动作;这是通过拉长-缩短周期或离心-向心耦合阶段来完成的。离心-向心耦也被称为综合运动表现模式。增强式训练刺激身体的本体感觉以及激发肌肉的弹性势能;在美国运动学会运动表现训练指南中指出:在最短时间内输出最大力量的训练称为增强式训练。此训练方法已经被证实可以有效的提高相关项目的运动能力,是一种可以提高运动表现,避免运动损伤的训练方法。本文研究方法是: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德尔菲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北京五十四中16名篮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实验分为两个组别,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对测试指标试验前后分析发现:尽管常规力量训练对测试者下肢半蹲训练效果优于增强式训练,但是增强式训练对于篮球下肢专项力量提高效果更为明显。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前后的数据对比与分析,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增强式训练有效的增强了学生相关的下肢专项能力,增强式训练可以作为提升篮球男子学生下肢专项力量的有效手段。进行增强式训练有助于将训练效果向专项迁移,从而提高专项力量。(2)通过十二周的干预训练,实验组的相关下肢专项力量测试指标:1.立定跳远成绩2.单腿深蹲3.原地纵跳高度4.立定三级跳远5.助跑纵跳高度五项指标实验后均出现显着性差异。增强式训练与常规力量训练相比,可以更好的提高篮球项目的专项力量和专项表现。(3)通过十二周的训练干预,实验组的单腿深蹲成绩出现显着性变化,说明增强式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单腿深蹲能力。(4)实验组的杠铃半蹲成绩并未显着性变化,说明增强式训练对于提升杠铃半蹲效果并不显着,而对照组的杠铃半蹲出现显着性差异,说明提高杠铃半蹲常规力量训练效果优于增强式训练。

张珈铭[4](2021)在《两种地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高中体育生跳跃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现代运动技术理念的进一步发展,运动训练的技术方法也在不断的更新改革,快速伸缩复合训练作为一种爆发力训练手段,相对传统纯力量训练方式来说可以有效节约时间,利用更短时间提高肌肉的快速力量,对运动员跳跃能力的发展有着极大地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外针对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下肢力量训练研究较多,但针对各类人群在不同地面进行训练的研究较少,基于各界专家学者对该方向的研究情况,本文决定以此为研究方向,希望通过实验得出两种地面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高中体育生的跳跃能力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主要运用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等方法进行论文的撰写,实验中选用30名高中体育生为实验对象,分别是对照组无干预慢跑组,实验A组塑胶地面训练组、实验B组沙土地面训练组,每组10人。训练过程中均采用下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方法,实验训练动作共包括原地类的跳跃动作,连续的单双腿跳跃动作以及跳箱运动和其它跳深组合运动,并借助跳箱、栏架、小障碍物等辅助器械完成练习。通过为期9周的实验训练分析整理数据得出以下结论:1.对照组实验前后各项测试指标成绩均并无显着性差异,实验后各指标成绩均明显低于实验两组成绩,由此可知,慢跑对肌肉的刺激强度不能引起下肢肌肉力量的显着提高,因此实验前后运动员的跳跃能力没有明显变化。2.实验两组的五项测试指标成绩与实验前测试成绩相比都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且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9周塑胶地面和沙土地面训练对高中体育生的跳跃能力均有显着性提高。3.实验结束后,实验A组的二级蛙跳和立定三级跳远成绩明显好于实验B组,与实验B组呈非常显着性差异,在立定跳远和助跑单腿纵跳摸高成绩上均有显着性差异。塑胶地面训练时与沙土地面相比双脚与地面之间接触时间更短,因此9周塑胶地面训练对二级蛙跳、立定三级跳远、立定跳远和二级蛙跳的能力提升更好。4.实验后,实验B组半蹲纵跳摸高成绩明显好于实验A组,与实验A组呈非常显着性差异。因此沙土地面训练双脚蹬伸时间更充分,在向上跳跃过程中能产生更大的蹬地力量,9周沙土地面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提高半蹲纵跳摸高成绩方面要优于塑胶地面组。

石雷[5](2021)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挺身式跳远专项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挺身式跳远是本科体育专业的必修课程,该项目的特点是速度与力量高度结合,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要想在跳远项目上取得不错的成绩,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本文以首都体育学院52名体育教育专业女生为实验对象进行挺身式跳远项目的教学实验,探究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应用在挺身式跳远教学中对学生专项素质的影响,对比传统教学训练方法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学生专项素质影响的差异情况。本文研究主要运用实验法,在体育教育专业挺身式跳远课堂中加入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并选取首都体育学院2019级10班和11班两个女生班为实验对象,10班为对照组,11班为实验组,两组学生教学安排大体一致,但在专项准备活动部分分别进行不同的训练方法,实验组在专项准备活动中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练习,对照组按教学计划进行传统的专项准备活动,整个实验分为两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基础阶段,使学生初步熟悉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第二阶段为提高阶段,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在实验前通过专家访谈筛选出了五项跳远专项素质指标,并在实验前后对学生的专项素质指标进行测试,对比两组学生实验前后专项素质指标的差异,得出实验结论如下:1、实验后实验组挺身式跳远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成绩都有所增长,实验前后的测试成绩在专项速度指标上不具有显着性差异,但在专项力量指标、专项跳跃指标上,两组学生均呈现显着性差异,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挺身式跳远专项素质。2、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能通过利用肌肉的弹性和牵张反射机制,动员更多的运动单位,使肌肉产生更大的收缩力量,从而促进专项力量素质的提高,同时能通过加快脚触地后的起跳的速度,促进学生专项跳跃素质的提高。3、采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起跳上板时的积极性,改善学生起跳时踏板缓慢无力的情况,从而促进学生跳远专项成绩的提高。

冯书丹[6](2021)在《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是高考的重要部分,高考的不断改革助推了体育专业考试在选拔专业体育人才的方式方法上稳健发展,继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建国初至今,体育考试目的、意义、方式方法、内容和切实性均是国际国内高度关注的热点、难点,国家以云南为体育试点改革,更是标志着体育考试跨上了一个新台阶,推进体育向更契合国家教育的紧密、健康、多元发展已是蓄势待发、刻不容缓。基于此,从研究回顾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发展历程,以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为切入点,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的考试概况、考试安排情况、考试项目评分标准、考试规则构成、考试方式和组织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得出:贵州省体育特长生选拔考试趋于多元,涵括术科测试内容在内的考试方式适合当下部分领域体育专业人才的选拔,但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还一直沿用传统的招生模式和评分方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考生人数大幅度增加,但只对四项素质进行测试,对全面考察考生的专业能力存局限性;考试组织管理工作方面较完善与规范,但多种间接因素仍对考生成绩有明显差异性影响;体育术科招生最低投档分数门槛不高,有效促进了升学率的提升,但对社会体育人才长足发展埋下隐患等。针对以上问题,为促进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长足健康发展提出相应建议:一是从考试内容改革入手,增设四项素质测试项目及抽考法;二是从长远发展角度入手,以“一般身体素质+专项技能水平”考核模式结合;三是从考试场地入手,压缩整体考试时长、引入室内考点;四是从考试规范入手,增加考试监督设备(如:指纹识别、面部识别、封闭检录区);五是从考试装备入手,划定合理考试装备使用;六是从录取方式改革入手,针对性提升术科录取分数及比重;七是从考前辅导入手,强化教练训练技能;八是从优化视角入手,多方合力并举优化引导考生;为进一步完善和规范考试,为达至更切合贵州体育专业人才选拔的考试制度建言。

李明[7](2020)在《功能性训练的介入对体育高考生体育成绩影响的研究》文中指出功能性训练最初作为一种恢复手段被应用于运动康复领域,康复师根据患者的受伤情况设计出针对性的动作练习,用以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得到有效性验证之后,功能性训练被引入到竞技体育领域。功能性训练在优化训练过程、提高训练效果、促进机体再生与恢复、预防运动损伤和延长运动生涯上均有显着效果。本研究基于功能性训练的诸多特征,将其引入到高考体育训练,旨在纠正学生不良动作模式,加强学生功能性运动能力,提高训练效果,为今后高考体育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功能性训练的介入对体育高考生体育成绩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贵州省普定县第一中学高一年级40名男性体育高考生为实验对象,实验组采用常规体能训练与功能性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体能训练,实验为期16周。实验前对前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实验后对前、后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下:1、实验后,对两组学生技能评定成绩进行显着性分析,发现两组学生原地推铅球技评成绩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两组学生立定三级跳远技评成绩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2、实验后,对两组学生高考体育四项成绩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两组学生百米、原地推铅球以及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具有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800则不具有显着性差异(P=0.25)。3、对照组学生旋转稳定性前后成绩存在显着性差异(P=0.02),其他6项不存在(P>0.05);实验组学生稳定俯卧撑前后成绩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8),其他六项存在(P<0.05)。对照组与实验组学生功能性筛查前后成绩有3项存在非常显着性差异(P=0.00),有3项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有1项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6)。4、对两组运动损伤人数进行统计,发现对照组有4名学生出现运动损伤,实验组有1名。由此得出以下结论:1、相比较传统的常规训练课,增加功能性训练的常规训练课能更显着的提高学生原地推铅球和立定三级跳远的技能评定成绩。2、增加功能性训练的常规训练课相比较传统的常规训练课能更显着的提高学生百米、原地推铅球和立定三级跳远的成绩。3、功能性训练能有效的提高体育高考生身体的稳定性、平衡性以及灵活性,增强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还可以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

吴超群[8](2020)在《12周跨步跳训练对100m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基于短跑专项技术设计的跨步跳训练方法手段,将短跑100m途中跑的专项技术特征相互结合,为百米跑与跨步跳训练的研究提供实践参考。通过对短跑运动员进行12周的跨步跳训练实验,深入分析12周跨步跳训练实验前后运动员身体素质、途中跑技术指标的变化,探求跨步跳训练中着地支撑的刚性支撑效应,进而提高运动员短跑成绩。研究方法:选取武汉体育学院2019级运动训练专业田径专项班20名短跑二级运动员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入学百米成绩随机分配成实验组(TRAIN)和对照组(CON)。实验组10名,对照组10名,使用Vicon三维动作分析技术对测试过程中所采集的步长、步频等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步长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提升较为明显;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步频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步频提升的幅度大于对照组。(2)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30m短跑成绩均有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实验后30m短跑成绩提升效果显着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60m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实验后60m速度提升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100m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100m成绩提升的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立定跳远成绩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的显着性差异最大;实验组实验后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的增加幅度较大。(3)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重心水平速度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重心水平速度提升较为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单步时间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其中实验组的差异性最为显着;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时间均高于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距离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增加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腾空距离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训练后提升效果最大。实验组和对照组腾支距离比在训练后均无显着差异。(4)通过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发现,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腿膝角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支撑腿膝角变化幅度较大;实验组实验后支撑腿平均伸髋角有显着差异,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腿平均伸髋角无显差异;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伸髋角速度均有非常显着的差异,且实验组的检验结果变化幅度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支撑腿膝角速度均显着高于实验前,且实验组支撑腿膝角速度变化较大;实验组实验后支撑腿平均踝角均有非常显着差异,且实验组支撑腿平均踝角在训练前后变化较大;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摆动腿平均踝角均有非常显着差异,且实验组在训练后摆动腿平均踝角变化较大。研究结论:(1)12周跨步跳训练后,运动员30m、60m、100m成绩和立定跳以及立定三级跳的运动成绩明显提高,且实验组训练效果较为明显,增加幅度最大。因此,跨步跳训练能够有效改善运动员身体爆发力、协调性和腾空时身体力量的转换能力,同时使运动员的反应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使运动员起跑时更具优势。(2)12周跨步跳训练使运动员途中跑单步整体运动学特征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运动员重心水平速度变快、单步时间减少,支撑距离和腾空距离增大,步长和步频明显增加等一系列综合素质的提高。(3)12周跨步跳训练使运动员部分肢体运动学参数得到优化。主要表现为运动员支撑腿膝角降低、支撑腿伸髋的角度以及伸髋角速度增大、支撑腿膝角速度增加以及踝角的减小。

许成成[9](2020)在《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研究》文中指出掷标枪是一项结合轻型器械的多轴性旋转投掷运动项目,优秀的标枪运动员不仅需要掌握复杂的专业技术,更要不断提高体能水平。近年来,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主教练十分重视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然而,与其它省份相比,河北省标枪组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成效较低。因此,本文结合“数字化体能”与“模式训练法”的训练理念,以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运动员为监控对象,建立“数字化”监控、评价、反馈体系,实施“数字化控制”体能训练模式,以提升其体能训练的有效性,并总结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运动员体能训练效果欠佳的具体缘由,提出解决方案,最终提升其体能水平与专项成绩。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调查法、因子分析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式,参考学界研究成果,在确定标枪运动员体能素质以及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北省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模式。以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需要参加的比赛时间为依据,将为期40周的“数字化”训练监控过程分为三个训练阶段,即准备期、第一竞赛期、第二竞赛期。循环往复地监控、测评运动员的力量、速度、投掷能力等相关数据,总结运动训练规律。将“数字化”测评结果反馈到各个阶段的训练过程中,调整训练目标,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体能水平。初步证实“数字化”监控训练模式的有效性。本研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建立并完善了关于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监控体系、评价体系、反馈体系。在主教练的指导下,提出调整的时机与策略,充分发挥评价、监控、反馈体系的作用。最终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确定计时30米跑、30米持枪跑、肩负杠铃下蹲、抓举、仰卧头后拉杠铃、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后抛铅球、助跑双手头后投球、上三步投标准枪等为标枪运动员专项体能测评指标。根据十项指标的相关性,将其分为专项速度、最大力量、下肢爆发力、专项投掷能力四类专项能力,并且结合标枪运动的特点分析了四类专项能力的重要程度,依次为:专项投掷因子>最大力量因子>专项速度因子>下肢爆发力因子。(2)运动员体能训练以准备期、第一竞赛期、第二竞赛期为时间节点进行三轮数据监控。第一轮,3名运动员的30米加速跑、30米持枪跑、抓举、三级跳远4项体能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平均偏差幅度分别为10.71%、6%、18.35%、15.38%。第二轮,4名运动员的立定跳远、三级跳远、后抛铅球3项体能指标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平均偏差幅度分别为13.27%、5.88%、17.95%。第三轮,4名运动员的30米加速跑、抓举、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未能达到预期目标,平均偏差幅度分别为8.64%、17.9%、8.35%、10.88%。三轮监控中,每轮都会针对该轮次监控结果,分析原因、提出相关调整方案,然后将调整措施应用到下轮的训练中。(3)经统计全年训练数据得出:窦瑞琳、杜思梦、江攀、武森四名运动员的年度训练目标完成率分别为76.67%、76.67%、73.33%、93.33%;专项速度、最大力量、下肢爆发力、专项投掷能力等四类专项能力的年度训练目标完成率分别为79.17%、88.89%、58.33%、86.11%;准备期、第一竞赛期、第二竞赛期三个训练阶段的年度训练目标完成率分别为87.5%、77.5%、70%。(4)“数字化”控制模式下进行的40周的训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与专项成绩均得到了提高。窦瑞琳、杜思梦、江攀、武森等人的体能总得分分别提高了170分、192分、181分、89分,相应增长幅度分别为126.87%、52.03%、95.77%、37.24%。专项成绩分别提高了3.89米、1.9米、6.33米、4.34米,相应增长幅度分别为10.48%、4.12%、10.32%、7.91%。(5)分析、总结4名运动员体能目标的完成情况,进一步指出运动员未完成某个阶段性训练目标的具体原因,有针对性地从完善训练计划、加强运动员监督、调整训练目标等三方面提出训练方案的优化策略。

和亚强[10](2020)在《身体功能训练方法对高中体育特长生100米项目训练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身体功能训练方法对运动员成绩的提高和降低运动损伤以及对运动能力的可持续性发展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将身体功能训练方法运用到高中田径100米训练中,有效实现身体功能训练在高中田径100米训练中的应用,将会进一步丰富高中田径100米训练内容,并且为高中田径训练的完善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鉴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身体功能训练在高中田径训练过程中的具体地位展开全面深入的探讨,为身体功能训练方法切实应用到高中田径100米训练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在本文中运用了以下几种方法:首先是文献资料法,其次是对比实验法,再次是数理统计法,最后是逻辑分析法。本研究中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为邯郸市第三十一中学高二体育特长班1班,实验过程中选取该班的60位学生,经过100多天的训练,通过纵向和横向比较得出一些结论:(1)通过16周的实验干预,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30米和行进间60米成绩实验后较实验前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无论是身体功能训练还是传统训练都表现出显着的提高,但总体来说身体功能训练提高的效果更好。(2)通过16周的实验干预后,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原地后抛铅球、立定跳远两项测试指标实验后出现显着性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实验后的成绩总体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身体功能训练的效果更好。(3)实验后100米成绩和技评成绩较实验前都有显着性变化,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提升更加明显(P<0.05)。这说明身体功能训练相对于传统训练,在田径训练中效果更好。(4)与传统训练相比,身体功能训练更注重运动中动作的整体质量,设计更合理的动作训练模式,更加注重神经对肌肉系统的支配能力以及核心柱的练习能力,在此过程中动力链工作效应得到了强调,在跑动过程中动作更加协调放松、节奏感增强,躯干稳定是运动中上下配合运动的桥梁,使上下肢配合更加协调,跑姿更加舒展协调。

二、浅析原地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析原地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单侧肢体抗阻训练对体育高考生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体育高考考试项目特征研究
        1.3.2 关于力量训练的研究
        1.3.3 关于平衡能力的研究
        1.3.4 关于单侧肢体抗阻训练的研究
        1.3.5 单侧肢体抗阻训练应用于体育高考生的可行性研究
        1.3.6 小结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研究结果
        3.1.1 两种不同的训练形式对体育高考生下肢力量的影响
        3.1.2 两种不同的训练形式对体育高考生YBT-LQ的影响
        3.1.3 两种不同的训练形式对体育高考生考试项目成绩的影响
    3.2 分析
        3.2.1 两种不同的训练形式对体育高考生下肢力量的影响分析
        3.2.2 两种不同的训练形式对体育高考生YBT-LQ的影响分析
        3.2.3 两种不同的训练形式对体育高考生考试项目成绩的影响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附件 1 受试者基本情况调查
    附件 2 知情同意书
    附件 3 专家访谈提纲
    附件 4 实验的相关照片

(2)弹性阻力训练对13-15岁女子跨栏运动员运动成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弹性阻力
        1.1.2 跨栏步
        1.1.3 专项力量
        1.1.4 青少年
    1.2 跨栏项目的相关研究
    1.3 跨栏专项力量的相关研究
    1.4 关于弹性阻力训练的相关研究
    1.5 关于青少年力量训练的相关研究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实验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二维摄像法
        2.2.6 影像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两组测试指标对比分析
    3.2 实验后身体素质对比分析
        3.2.1 速度、力量素质对照组实验前后对比分析
        3.2.2 速度、力量素质实验组实验前后对比分析
        3.2.3 速度、力量素质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对比分析
    3.3 实验后专项力量对比分析
        3.3.1 专项力量对照组实验后对比分析
        3.3.2 专项力量实验组实验后对比分析
        3.3.3 专项力量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后对比分析
    3.4 实验后平跑速度利用率、跨跑结合能力、栏间跑技术和跨栏步技术结合能力对比分析
    3.5 实验后全程栏成绩及技评对比分析
    3.6 跨栏跑各影响因素与运动成绩相关性分析
        3.6.1 速度、力量素质与跨栏跑运动成绩相关性分析
        3.6.2 专项力量与跨栏运动成绩相关性分析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访谈提纲
附录2:实验组训练照片
附录3:对照组训练计划
附录4:对照组训练方案
致谢

(3)增强式训练对高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2.文献综述
3.研究对象
4.研究方法
    4.1 文献资料法
    4.2 专家访谈法
    4.3 德尔菲法
    4.4 实验法
        4.4.1 实验对象
        4.4.2 实验流程
        4.4.3 干扰因素控制
        4.4.4 实验地点
        4.4.5 实验器械
        4.4.6 测试器械
    4.5 数理统计法
5.研究结果与分析
    5.1 德尔菲法测试指标选取结果分析
    5.2 实验计划设计
        5.2.1 训练负荷设计
        5.2.2 增强式和常规训练方案
    5.3 增强式训练对原地弹跳高度影响的研究结果
        5.3.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测试数据分析
        5.3.2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原地纵跳摸高度比较
        5.3.3 增强式训练对原地起跳高度的影响分析
    5.4 增强式训练对助跑起跳高度影响的研究结果
        5.4.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测试数据分析
        5.4.2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助跑起跳高度比较
        5.4.3 增强式训练对助跑起跳高度的影响分析
    5.5 增强式训练对负重杠铃半蹲重量影响的研究结果
        5.5.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测试数据分析
        5.5.2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负重杠铃半蹲重量比较
        5.5.3 增强式训练对杠铃半蹲重量的影响分析
    5.6 增强式训练对单腿深蹲次数影响的研究结果
        5.6.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测试数据分析
        5.6.2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单腿深蹲次数比较
        5.6.3 增强式训练单腿深蹲次数的影响分析
    5.7 增强式训练对立定跳远成绩影响的研究结果
        5.7.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测试数据分析
        5.7.2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立定跳远距离比较
        5.7.3 增强式训练对立定跳远距离的影响分析
    5.8 增强式训练对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影响的研究结果
        5.8.1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测试数据分析
        5.8.2 实验组、对照组实验前、后助跑起跳高度比较
        5.8.3 增强式训练对立定三级跳远距的影响分析
    5.9 总结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

(4)两种地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高中体育生跳跃能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概述
        1.4.2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相关研究
        1.4.3 不同界面进行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研究
        1.4.4 跳跃能力的相关研究
        1.4.5 运用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发展跳跃能力的研究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实验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实验前各组间基本情况和测试指标的差异性对比分析
    3.2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前后跳跃能力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3.2.1 对照组实验前后跳跃能力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3.2.2 实验A组实验前后跳跃能力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3.2.3 实验B组实验前后跳跃能力指标测试结果分析
    3.3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跳跃能力指标测试结果差异性分析
        3.3.1 实验后各组间立定跳远成绩对比分析
        3.3.2 实验后各组间立定三级跳远成绩对比分析
        3.3.3 实验后各组间二级蛙跳成绩对比分析
        3.3.4 实验后各组间原地半蹲纵跳摸高成绩对比分析
        3.3.5 实验后各组间助跑单腿纵跳摸高成绩对比分析
    3.4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和启示
        3.4.1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注意事项
        3.4.2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发展跳跃能力的启示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附件七
附件八

(5)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挺身式跳远专项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1.1 我国田径项目的发展
        1.1.2 跳远项目及其在国内外的发展
        1.1.3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应用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1 选题目的
        1.2.2 选题意义
    1.3 研究任务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概念
        2.1.2 专项素质概念
    2.2 跳远专项素质的研究
    2.3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相关研究
        2.3.1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的生理学原理
        2.3.2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应用在各个运动项目中的研究
        2.3.3 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应用跳远中的研究
3.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实验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实验结果
    4.1 .实验对象调查结果
        4.1.1 实验组和对照组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1.2 学生接触跳远项目情况的分析
    4.2 实验前学生专项素质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2.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速度指标对比
        4.2.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力量指标对比
        4.2.3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专项跳跃指标对比
    4.3 实验后学生专项素质测试数据对比分析
        4.3.1 实验后对照组和实验组专项速度指标对比分析
        4.3.2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专项力量指标对比分析
        4.3.3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专项跳跃指标对比分析
    4.4 实验后对照组与实验组跳远专项成绩对比分析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6 参考文献
附件一 基本情况调查问卷
附件二
附件三 问卷效度调查
附件四
附件五
附件六

(6)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体育招生考试评分方法的研究
    2.2 体育招生考试模式的研究
    2.3 体育招生考试项目的研究
    2.4 体育招生录取方法的研究
    2.5 其它省份体育专业考试办法研究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分析法
        3.2.5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现状分析
        4.1.1 考试概况
        4.1.2 2016 年至2020 年考试安排情况统计分析
        4.1.3 考试项目评分标准情况
        4.1.4 考试规则构成分析
        4.1.5 考试项目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影响分析
        4.1.6 考试中组织管理与录取分数线分析
    4.2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存在问题的思考
        4.2.1 考试项目设置方面
        4.2.2 考试组织管理方面
        4.2.3 考试优化视角反思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2.1 优化现有考试项目
        5.2.2 增设考试内容
        5.2.3 制定针对性录取原则
        5.2.4 优化场地布局及监考设施
        5.2.5 优化考试装备
        5.2.6 强化教练训练技能
        5.2.7 从多方优化学生考试视角
6 创新与研究不足
    6.1 创新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考生调查问卷
附录 2 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育专业考试考生带队教练调查问卷
附录 3 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 4
致谢

(7)功能性训练的介入对体育高考生体育成绩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1 选题的目的
        1.2.2 选题的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研究
        2.1.1 功能性训练的概念
        2.1.2 功能性动作筛查
        2.1.3 核心力量的相关概念
        2.1.4 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课统一考试
        2.1.5 体育高考生的概念
    2.2 功能性训练的研究
        2.2.1 功能性训练的起源与发展
        2.2.2 功能性训练的结构与内容
        2.2.3 功能性训练的特点
    2.3 功能性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2.4 功能性训练对高中生运动能力的影响
    2.5 小论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专家访谈法
        3.2.4 逻辑分析法
        3.2.5 实验法
        3.2.6 数理统计法
4 实验设计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假设
    4.3 实验对象与分组
    4.4 实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
    4.5 实验时间和地点
    4.6 实验所需器材
    4.7 实验设计原则
    4.8 实验流程安排
    4.9 实验内容安排
    4.10 体能训练原则
    4.11 实验测试指标
    4.12 实验控制
5 结果与分析
    5.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基本情况比较与分析
        5.1.1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身体基本信息比较与分析
        5.1.2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高考体育四项成绩比较与分析
        5.1.3 实验前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技能掌握情况比较与分析
        5.1.4 实验前两组学生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5.1.5 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低分动作分析与纠正
    5.2 实验组实验前后和对照组实验前后高考体育四项成绩比较与分析
        5.2.1 对照组实验前后高考体育四项成绩比较与分析
        5.2.2 实验组实验前后高考体育四项成绩比较与分析
    5.3 对照组实验前后和实验组实验前后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5.3.1 对照组实验前后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5.3.2 实验组实验前后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5.4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与专项技能掌握情况、高考体育四项成绩和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5.4.1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专项技能掌握情况比较与分析
        5.4.2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高考体育四项成绩比较与分析
        5.4.3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功能性动作筛查测试成绩比较与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致谢
8 参考文献
9 附录
10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8)12周跨步跳训练对100m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短跑专项力量的相关研究
        2.1.1 短跑专项力量的概念界定
        2.1.2 短跑专项力量训练的重要性
        2.1.3 百米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的方法与手段
    2.2 短跑途中跑运动学研究
        2.2.1 途中跑技术整体运动学参数研究
        2.2.2 途中跑肢体环节运动学参数研究
    2.3 跨步跳的相关研究
        2.3.1 跨步跳的定义
        2.3.2 国内外关于跨步跳技术的相关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实验法
        3.2.3 运动学测试分析法
        3.2.4 数据标准化处理法
        3.2.5 数理统计法
4 结果
    4.1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步长、步频的影响
        4.1.1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步长比较
        4.1.2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步频比较
    4.2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运动素质的影响
        4.2.1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30m、60m、100m的影响
        4.2.2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运动的影响
    4.3 训练前后100M整体运动学测试的影响
        4.3.1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单步时间的比较
        4.3.2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单步空间的比较
    4.4 训练前后肢体运动学测试的影响
        4.4.1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支撑腿膝角比较
        4.4.2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支撑腿平均伸髋角比较
        4.4.3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伸髋角速度比较
        4.4.4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支撑腿膝角速度比较
        4.4.5 跨步跳训练前后实验对象的踝角比较
    4.5 分析与讨论
        4.5.1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步长、步频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5.2 跨步跳训练对运动员基本运动素质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5.3 实验前后100m整体运动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4.5.4 实验前后肢体运动学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研究现状
        1.1.1 关于标枪体能的研究
        1.1.2 关于“数字化”在体育训练领域的应用研究
    1.2 国外研究现状
        1.2.1 关于标枪体能的相关研究
        1.2.2 关于“数字化”体能的相关研究
    1.3 关于已有研究的思考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调查法
        2.2.3 数理统计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体能评价指标的筛选
        3.1.2 男子标枪运动员体能评价标准的建立
        3.1.3 女子标枪运动员体能评价标准的建立
    3.2 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监控体系的建立
        3.2.1 监控时间与任务
        3.2.2 监控内容与方法
    3.3 河北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反馈体系的完善
    3.4 河北省田径队标枪组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应用与分析
        3.4.1 “数字化”控制标准的确定
        3.4.2 “数字化”训练过程的监控与记录
        3.4.3 “数字化”训练结果的阶段性评估与反馈
        3.4.4 “数字化”训练的年度总结与分析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身体功能训练方法对高中体育特长生100米项目训练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功能
        2.1.2 训练
        2.1.3 功能训练
        2.1.4 功能性训练
        2.1.5 身体功能训练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3 身体功能性训练应用于100米训练的科学理论依据
        2.3.1 身体功能训练的依据
        2.3.2 身体功能性训练与传统训练的关系
    2.4 身体功能训练的原则
        2.4.1 最优化原则
        2.4.2 循序渐进原则
        2.4.3 针对性原则
        2.4.4 整体性原则
    2.5 100米技术的技术特征分析和解剖学特征分析
        2.5.1 100米技术的技术特征分析
        2.5.2 100米技术的解剖学特征分析
    2.6 影响100米成绩的因素分析
    2.7 100米运动项目测试指标体系研究
第3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逻辑分析法
        3.2.3 数理统计法
        3.2.4 对比分析法
        3.2.5 实验法
    3.3 实验方案
        3.3.1 实验时间和地点
        3.3.2 实验对象的选取与分组
        3.3.3 实验指标的选取
        3.3.4 六项指标测试的方法
        3.3.5 实验器材
        3.3.6 训练计划的安排与实施
        3.3.7 实验变量的选择
        3.3.8 实验过程控制和干预
        3.3.9 实验过程
第4章 实验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4.1 实验前两组各项测试结果对比分析
        4.1.1 实验前两身体形态测试结果横向对比分析
        4.1.2 实验前两组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横向对比分析
        4.1.3 实验前两组100米成绩测试结果横向对比分析
    4.2 实验后两组专项身体素质和100米成绩指标测试结果横向对比分析
        4.2.1 实验后两组专项身体素质测试结果的横向对比分析
        4.2.2 实验后两组100米成绩测试结果的横向对比分析
    4.3 实验前后两组专项身体素质和100米成绩指标测试结果纵向对比分析
        4.3.1 实验组实验前后专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纵向对比分析
        4.3.2 实验组实验前后100米成绩指标测试结果纵向对比分析
    4.4 分析与讨论
        4.4.1 身体素质成绩变化分析与讨论
        4.4.2 100米成绩与技评成绩的变化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四、浅析原地三级跳远的技术特点(论文参考文献)

  • [1]单侧肢体抗阻训练对体育高考生下肢力量及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D]. 廖龙. 首都体育学院, 2021(12)
  • [2]弹性阻力训练对13-15岁女子跨栏运动员运动成绩影响的研究[D]. 李子红.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增强式训练对高中男子篮球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影响的实验研究[D]. 邓雨楠.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2)
  • [4]两种地面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高中体育生跳跃能力影响的研究[D]. 张珈铭.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9)
  • [5]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对挺身式跳远专项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 石雷. 首都体育学院, 2021(09)
  • [6]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招生考试调查研究[D]. 冯书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1)
  • [7]功能性训练的介入对体育高考生体育成绩影响的研究[D]. 李明. 广州体育学院, 2020(06)
  • [8]12周跨步跳训练对100m运动员成绩的影响研究[D]. 吴超群. 武汉体育学院, 2020(11)
  • [9]河北省田径队标枪运动员体能训练数字化控制研究[D]. 许成成.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10]身体功能训练方法对高中体育特长生100米项目训练效果影响的实证研究[D]. 和亚强.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标签:;  ;  ;  ;  

浅析原地三级跳远技术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