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化时间论文-邢睿睿,陈美华,邹昱

晶化时间论文-邢睿睿,陈美华,邹昱

导读:本文包含了晶化时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合成翡翠,高压高温,溶胶-凝胶法,合成时间

晶化时间论文文献综述

邢睿睿,陈美华,邹昱[1](2019)在《晶化时间对高压高温合成翡翠品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翡翠颜色艳丽,结构细腻,受到国人的追崇。近年来,由于天然原料的短缺,人工合成翡翠的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本文就高压高温下合成翡翠的时间对其品质影响进行探讨。实验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合成原料,在1 100~1 500℃、4.0~6.0 GPa的高压高温条件下合成1~10 h,实现非晶态向硬玉晶体的转化。合成翡翠样品的基本宝石学特征、红外光谱及紫外-可见光谱与天然翡翠的基本一致。随着合成时间的延长,合成翡翠样品的透明度增加,由微透明向半透明转变;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表明,合成翡翠中的硬玉衍射峰高而窄,合成时间越长其结晶纯度越高;SEM及偏光显微镜观察结构特征表明,延长晶化时间有利于晶粒生长、结构致密,有利于获得优质合成翡翠。(本文来源于《宝石和宝石学杂志》期刊2019年01期)

吴红,刘飞,曹建新[2](2018)在《ZSM-5预晶化时间对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物化性质及MTO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原位两步晶化法制备了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考察了SAPO-34分子筛合成体系的晶化pH,进一步研究了ZSM-5预晶化时间对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物化性质及MTO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BET和NH3-TPD等手段对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ZSM-5预晶化不同时间合成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的结构、形貌和催化性质有较大影响。预晶化时间为6 h制得复合分子筛SZ-ZSM-5(6 h)形成紧密的复合相结构,表现出丰富的微-介孔的多级孔分布和适宜的弱酸位和中强酸分布等特性,在MTO反应中甲醇转化率为98. 4%,低碳烯烃选择性为93. 4%,催化寿命达1400 min,具有较优越的催化性能。(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汤简赫,刘冬梅,王海彦[3](2018)在《晶化时间对Hβ分子筛结构及噻吩烷基化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偏铝酸钠为铝源,氢氧化钠为钠源,硅胶为硅源,在不同晶化时间下水热合成了Hβ分子筛。采用X射线衍射(XRD)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BET)法、氨程序升温脱附法对Hβ分子筛结构性质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晶化时间对分子筛结构和对噻吩烷基化性能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当晶化时间为120 h时,有利于Hβ分子筛的合成,合成的Hβ分子筛形貌规则且均匀、表面呈略粗糙的截顶八面体颗粒状,表面积和孔体积较大,酸性适中,且没有产生丝光沸石杂晶,纯度最佳。噻吩烷基化反应结果表明:晶化120 h得到的分子筛具有较高的噻吩转化率(93.2%),此时该催化剂上1-己烯对噻吩的选择性为76.7%。(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与应用》期刊2018年04期)

宋赛楠,张严,卢雯馨,李宏铨,吴华东[4](2018)在《晶化时间对Beta-KIT-6复合介微孔合成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微孔复合材料因其较大的孔径及适宜的酸性得到了人们广泛的研究,考察了Beta微晶晶化时间对Beta-KIT-6复合介微孔材料合成过程的影响,采用XRD、FTIR、SEM及TEM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了详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较适宜的Beta微晶晶化时间为24h。(本文来源于《山西化工》期刊2018年01期)

王亚男,闫瑞一,李增喜[5](2016)在《晶化时间对Cs-La/SBA-15催化丙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丙酸甲酯(MP)和甲醛(FA)缩合反应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是一条绿色可持续的生产MMA的工艺路线,该路线的关键是开发高效的催化剂,而载体的性质直接影响着催化剂的性能.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晶化时间不同的SBA-15,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负载型的Cs-La/SBA-15催化剂.利用XRD、SEM、IR、BET和TPD等手段对载体和催化剂进行表征,并评价相应的催化剂活性.结果表明,当晶化时间为24 h时,由于载体具有稳定的孔结构(孔径为6 nm左右)和大的比表面积(1 000 m~2/g左右),且催化剂表面的中等强度碱性活性位的数量较多,导致催化剂的活性最好.当原料配比为MP/FA=1/1时,反应转化率达到30.9%,选择性达到90.3%.(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赵辉,王志强,张晶晶,齐亚军,吕双双[6](2016)在《晶化时间对ZnO-BaO-B_2O_3-SiO_2-TiO_2系统玻璃析晶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ZnO-BaO-B_2O_3-SiO_2系统玻璃可作为钛酸盐功能材料的烧结助剂来使用,通过研究ZnO-BaOB_2O_3-SiO_2-TiO_2玻璃析晶性能,可进一步研究其作为钛酸盐功能材料的烧结助剂所起到的作用。采用XRD、SEM等测试方法,对ZnO-BaO-B_2O_3-SiO_2-TiO_2系统玻璃析晶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不同的晶化时间对该系统玻璃的析晶行为、微观结构、热膨胀性能及其化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玻璃中析出的是TiO_2晶体,随着晶化时间的加长,由单一的圆球状晶体转变为针状,晶化时间为18h时,TiO_2晶体颗粒发生团聚。晶化时间的延长,玻璃的热膨胀系数及特征温度降低,化学稳定性变好。(本文来源于《大连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侯英键,陆金驰,闫健,聂泽斌,谢小妍[7](2016)在《晶化时间对高岭土负离子微晶玻璃负离子释放功能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岭土为主要原料,掺入一定比例的电气石,制备出具有负离子释放功能的微晶玻璃。通过DTA、XRD、SEM等测试技术,探讨了不同的晶化时间对高岭土负离子微晶玻璃的负离子释放量及抗弯强度、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负离子释放量逐渐减少;抗弯强度和抗压强度则呈现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晶化时间为90 min时,抗弯抗压强度分别达到最大值。(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6年01期)

马志军,张威,刘蕊桑,王俊策,苏文贵[8](2015)在《高压下晶化时间对天然沸石制备介孔材料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阜新天然丝光沸石为原料,氟化铵为结构破坏剂,叁乙胺为模板剂,在碱性条件下,室温静置陈化后置入晶化反应器,270℃晶化12 h、24 h、36 h、48 h、60 h、72 h,后经过洗涤、烘干及煅烧,最终得到介孔材料。利用比表面积测定仪(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对产品进行表征,研究了在高压条件下,晶化时间对介孔材料孔径及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晶化时间的延长,沸石孔径逐渐增大,比表面积逐渐减小,60 h为最佳晶化时间,制得介孔材料平均孔径为3.124 nm,比表面积为91.154 m2/g,孔容为0.040 m L/g。(本文来源于《非金属矿》期刊2015年05期)

刘旗,李奕怀,燕溪溪,汪玲玲,吴敏昌[9](2015)在《晶化时间对SAPO-34分子筛合成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法以二乙胺为模板剂合成SAPO-34分子筛,考察了不同晶化时间对SAPO-34晶体结构、形貌的影响,并研究了用SAPO-34分子筛在氮气气氛下碳化的样品制备修饰玻碳电极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不同晶化时间合成的SAPO-34分子筛晶形差异较大,较佳晶化时间为2.5 h;延长晶化时间,SAPO-34晶体相对结晶度变化不大。晶化时间为2.5 h的SAPO-34样品以弱酸为主,并且经过碳化处理后制备的修饰电极对甲醛具有较好的催化氧化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02期)

李航,刘立强,井敏,王志刚,张圣斌[10](2015)在《晶化时间对硅渣微晶玻璃析晶和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硅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了Ca O-Mg O-Al2O3-Si O2-Ti O2(CMAST)体系微晶玻璃,并借助差热分析(DTA)、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研究了不同晶化时间对硅渣微晶玻璃的晶相含量、显微结构、析晶机理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主晶相是透辉石(Ca Mg Si2O6)和铁板钛矿(Fe2Ti O5)的复合晶相,次晶相是钙长石[Ca(Al2Si2O8)]相和尖晶石(Mg Al2O4)相;晶粒均为球状结构。在最佳晶化时间为1.5 h,试样抗折强度为270 MPa,维氏显微硬度为834.8 MPa,化学性能优良。(本文来源于《中国陶瓷》期刊2015年05期)

晶化时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原位两步晶化法制备了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考察了SAPO-34分子筛合成体系的晶化pH,进一步研究了ZSM-5预晶化时间对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物化性质及MTO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BET和NH3-TPD等手段对分子筛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ZSM-5预晶化不同时间合成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的结构、形貌和催化性质有较大影响。预晶化时间为6 h制得复合分子筛SZ-ZSM-5(6 h)形成紧密的复合相结构,表现出丰富的微-介孔的多级孔分布和适宜的弱酸位和中强酸分布等特性,在MTO反应中甲醇转化率为98. 4%,低碳烯烃选择性为93. 4%,催化寿命达1400 min,具有较优越的催化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晶化时间论文参考文献

[1].邢睿睿,陈美华,邹昱.晶化时间对高压高温合成翡翠品质的影响[J].宝石和宝石学杂志.2019

[2].吴红,刘飞,曹建新.ZSM-5预晶化时间对SAPO-34/ZSM-5复合分子筛物化性质及MTO反应的影响[J].人工晶体学报.2018

[3].汤简赫,刘冬梅,王海彦.晶化时间对Hβ分子筛结构及噻吩烷基化反应的影响[J].石化技术与应用.2018

[4].宋赛楠,张严,卢雯馨,李宏铨,吴华东.晶化时间对Beta-KIT-6复合介微孔合成影响的研究[J].山西化工.2018

[5].王亚男,闫瑞一,李增喜.晶化时间对Cs-La/SBA-15催化丙酸甲酯与甲醛缩合反应的影响[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6

[6].赵辉,王志强,张晶晶,齐亚军,吕双双.晶化时间对ZnO-BaO-B_2O_3-SiO_2-TiO_2系统玻璃析晶和性能的影响[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16

[7].侯英键,陆金驰,闫健,聂泽斌,谢小妍.晶化时间对高岭土负离子微晶玻璃负离子释放功能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6

[8].马志军,张威,刘蕊桑,王俊策,苏文贵.高压下晶化时间对天然沸石制备介孔材料的影响[J].非金属矿.2015

[9].刘旗,李奕怀,燕溪溪,汪玲玲,吴敏昌.晶化时间对SAPO-34分子筛合成及性能的影响[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5

[10].李航,刘立强,井敏,王志刚,张圣斌.晶化时间对硅渣微晶玻璃析晶和性能的影响[J].中国陶瓷.2015

标签:;  ;  ;  ;  

晶化时间论文-邢睿睿,陈美华,邹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