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图式论文_倪璐璐,周民权

导读:本文包含了意象图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图式,意象,认知,理论,罗斯,罗伯特,语料库。

意象图式论文文献综述

倪璐璐,周民权[1](2019)在《基于意象图式的俄汉换译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换译机制研究离不开认知学,其认知基础是意象图式。意象图式理论涉及人的主观与客观互动获得经验的认知过程,可以很好地阐释换译的替代运行机制。根据认知关联要求,意象图式相似时,换译遵循相关性原则,意象图式相异时,换译以象似性为替代原则。(本文来源于《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俊鹏,于琰[2](2019)在《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认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唐诗、宋词解析为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开拓了新视野,为中西方文学思想交融提供了新方法。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结合路径图式、容器图式,基于射体、界标和路径分析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共产生16个意象图式,其中路径图式9个、容器图式7个,总结出宋词具有多维性,其中包括描写性、联系性、对比性、推理性和动态变化性,对未来中国诗歌鉴赏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本文来源于《绥化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岳好平,徐明辉,黄钰涵[3](2019)在《意象图式理论下介词in、on、at的空间隐喻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而意象图式是隐喻的认知基础,在概念域的映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空间隐喻对人类概念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同时表现为一种意象图式。In、on、at作为常用的空间介词,最直接地体现了空间动静态关系。意象图式与隐喻映射是介词in、on、at语义拓展的认知机制。介词in、on、at从空间概念的始源域映射到非空间概念的目的域,即从空间域拓展到时间域、状态域、范围域、方式域以及其他域。(本文来源于《长沙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魏梦婷[4](2019)在《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隐喻分析与意象图式的构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诗人用诗歌抒情言志,而隐喻作为诗歌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其解读和意义的构建受到了越来越多语言学家的重视。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CMT)和概念整合理论(MIT)为基础,从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叁首诗A Girl’s Garden、Leaves Compared wit h Flowers和Desert Place中选取了在其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分析了诗歌中的隐喻,探讨了隐喻含义的构建过程,继而建立了"植物——人"和"动物——人"这两个意象图式框架。(本文来源于《文学教育(上)》期刊2019年11期)

刘元粉,孟俏[5](2019)在《从意象图式的视角解读柳宗元的《初秋夜坐赠吴武陵》》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诗词的表达蕴含丰富的意象,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单从语义和修辞的角度解读诗词是不够的。该研究以唐代诗人柳宗元的诗《初秋夜坐赠吴武陵》为例,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为指导对其进行解读赏析,尝试分析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意向图式,有助于读者对古诗词的主旨有更深入的理解,为柳宗元诗歌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31期)

余海洋[6](2019)在《论唐诗的始源——路径——目标意象图式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象与图式相结合,形成意象图式。意象图式以空间为基础的认知结构,注重的是人身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的互动。作为意象图式的始源—路径—目标意象图式包含特定的成分和关系。运用始源—路径—目标意象图式组织安排内容的唐诗,由于诗人表达不同情感需要,始源—路径—目标意象图式中的成分和关系会得到不同的凸显,形成对路径的弱化、省略和对目标的弱化等语言表达。(本文来源于《大观(论坛)》期刊2019年10期)

彭柔[7](2019)在《基于NLTK情感测试及意象图式的英语程度副词与情感域动词搭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英语程度副词与情感域动词的搭配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基于自然语言工具包(NLTK)的情感倾向测试程序,探究学习者在使用程度副词修饰情感域动词时的影响因素及动态过程;然后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对其不同类型的搭配做出意象图式阐释;最后为英语学习者提出在使用英语程度副词表达情感态度可供参考的使用技巧。(本文来源于《软件》期刊2019年10期)

周红,赵绍惠[8](2019)在《意象图式理论下英语介词的多义分析及其教学启示——以介词“into”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意象图式理论,即通过介词原型意义的静态和动态图示进行语义的拓展,从具体域到抽象域的隐喻投射,揭示介词多义性的形成过程。这一理论对于英语介词的教学具有重要意义。介词是英语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类词,因此使用意象图式理论来探讨介词的语义,帮助多义介词的教与学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意象图式理论角度对"into"的多义范畴结构进行了剖析,尝试从认知语义学角度探究介词多义的现象。(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0期)

徐永顺,刘渊,周宇,李春华[9](2019)在《意象图式视角下的智能电视界面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研究明确意象图式在智能电视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解决智能电视用户界面设计创新性与包容性的矛盾,推动智能电视交互界面设计的理论研究,并为设计师提供一种创新性、高效的设计思路。方法在充分解读智能电视交互界面基本元素及基本交互模式的基础上,运用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并结合认知心理学,通过观察、出声思维、深度访谈等方法提取用户在智能电视界面操作中的图式,结合具体案例将提取的图式应用到用户与智能电视的交互界面设计中,通过效果评估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与创新性。结论综合运用左—右、上—下、部分—整体、路径及空间图式进行智能电视交互界面设计,不仅能够提高智能电视操控的用户体验,还能解决创新性与包容性的矛盾,对提升设计师的效率也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包装工程》期刊2019年18期)

常娜[10](2019)在《实义动结式“V上”的意象图式及语义连接》一文中研究指出动结式"V上"的语义有实义和虚化之分,实义动结式"V上"多表示客体空间位置的变化,其语义受空间意象图式的驱动。本文通过描写该结构所表达的意象图式来解构其语义,寻找不同语义对动词的选择限制,进而分析其与动趋式"V上"和虚化动结式"V上"的语义联系,并从认知角度探寻其不同语义之间的连接机制。(本文来源于《华文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意象图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国内认知语言学视角下唐诗、宋词解析为中国古典文学鉴赏开拓了新视野,为中西方文学思想交融提供了新方法。文章运用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结合路径图式、容器图式,基于射体、界标和路径分析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共产生16个意象图式,其中路径图式9个、容器图式7个,总结出宋词具有多维性,其中包括描写性、联系性、对比性、推理性和动态变化性,对未来中国诗歌鉴赏奠定了理论分析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意象图式论文参考文献

[1].倪璐璐,周民权.基于意象图式的俄汉换译机制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

[2].王俊鹏,于琰.意象图式理论视角下《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认知分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9

[3].岳好平,徐明辉,黄钰涵.意象图式理论下介词in、on、at的空间隐喻拓展[J].长沙大学学报.2019

[4].魏梦婷.罗伯特·弗罗斯特诗歌的隐喻分析与意象图式的构建[J].文学教育(上).2019

[5].刘元粉,孟俏.从意象图式的视角解读柳宗元的《初秋夜坐赠吴武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6].余海洋.论唐诗的始源——路径——目标意象图式表达[J].大观(论坛).2019

[7].彭柔.基于NLTK情感测试及意象图式的英语程度副词与情感域动词搭配研究[J].软件.2019

[8].周红,赵绍惠.意象图式理论下英语介词的多义分析及其教学启示——以介词“into”为例[J].英语广场.2019

[9].徐永顺,刘渊,周宇,李春华.意象图式视角下的智能电视界面设计[J].包装工程.2019

[10].常娜.实义动结式“V上”的意象图式及语义连接[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9

论文知识图

语义删减类语法隐喻的意象图式语义扩充类语法隐喻的意象图式四对基本参数项的意象图式down和“下”的静态空间关系意象图的原型意象图式意象图式之间的相互关系

标签:;  ;  ;  ;  ;  ;  ;  

意象图式论文_倪璐璐,周民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