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承式拱桥论文-鲁昭

下承式拱桥论文-鲁昭

导读:本文包含了下承式拱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下承式拱桥,吊索,张拉力

下承式拱桥论文文献综述

鲁昭[1](2019)在《高速铁路下承式拱桥吊索张拉力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高速铁路对桥梁的受力状态、线型、刚度等要求非常高,本文对下承式拱桥在成桥状态下吊索合理内力的确定和施工阶段张拉控制力的计算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以国内某高速铁路系杆拱桥的设计、施工过程为例,重点介绍了刚性吊杆法、影响矩阵法的计算原理及过程,并将影响矩阵法的计算结果与正装法、倒装法、无应力状态法进行了对比,可为类似桥梁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高速铁路技术》期刊2019年03期)

胡成,周力,李霞[2](2019)在《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下承式拱桥吊杆张拉次序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太和叁桥为主跨152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张拉施工时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以成桥时吊杆实际内力与设计值的误差小于2%为目标。由于系杆拱桥吊杆长度较短,张拉时锚头拔出量或回缩量不易控制,容易产生较大误差,提出将伸缩量换算为张拉力进行施工控制,并对不同的吊杆张拉次序进行对比分析,确保结构整体受力合理、张拉过程安全。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4种张拉方案下的成桥吊杆力、拱肋位移、系梁位移、拱肋应力和系梁应力。结果表明,四种方案的成桥吊杆力与设计成桥吊杆力都相当接近,相比较而言,方案3的成桥拱肋线性良好,系梁位移及应力值在张拉过程中变化相对平缓一些。(本文来源于《安徽建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范冰辉,陈宝春,吴庆雄[3](2019)在《中、下承式拱桥考虑强健性的变权技术状况评定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有技术状况评定方法中缺乏考虑结构强健性的问题,提出考虑强健性的变权技术状况评定方法.基于定量计算的强健性指标,得到吊杆与桥道系的强健性权重,以此调整部件权重;根据强健性好坏建立不同的评定方法体系;引入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部件权重分析模型,采用专家群决策方法得到更为合理的部件初始权重.以某桥改造前后的两种桥道系结构为例,分别按照现有评定方法和本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针对强健性问题突出的中、下承式拱桥,本方法更能反映实际技术状况,更适合于作为桥梁维护决策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王剑[4](2018)在《改善下承式拱桥的一种有效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桥梁有着向多功能化和重载化发展的趋势,建设了许多公铁两用、多车道、多线路铁路拱桥,提高拱桥的承载力成为了特大跨度拱桥设计的重点。传统下承式柔性吊杆拱桥在活载作用下拱肋和主梁变形大的特点,尤其对于重载的铁路桥梁,限制拱肋和主梁的位移变形,提高结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是必须注重的问题,因而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一种改善下承式柔性吊杆拱桥的新桥型来解决上述问题。该新桥型基于传统柔性吊杆的基础上增加6个A型撑。其主要特点是,单片拱肋增加3个A型撑,A型撑的位置分别在拱肋1/4处、1/2处、3/4处。A型撑的顶端与拱肋相接,两个底端连接主梁,构成叁角形稳定结构。本文重点介绍了新桥型的结构形式和力学原理。通过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对新型拱桥和普通拱桥的结构强度、刚度、稳定特性、动力性能及温度响应以及疲劳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对新型拱桥在不同的矢跨比、A型撑面积以及A型撑夹角进行力学性能的研究。研究表明,由于增加了A型撑,因此其结构传力路径发生了较大变化,新增的6个A型撑具有较强的抗变形性能,对拱肋和主梁的变形进行了有效约束。大量算例分析表明,该桥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用于修建对刚度、动力性能要求高的桥梁。(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8-12-01)

范冰辉,陈宝春,吴庆雄[5](2018)在《考虑强健性的中、下承式拱桥技术状况评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现行技术状况评定体系无法体现中、下承式拱桥强健性影响的问题,提出考虑悬吊桥面系强健性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以某中承式钢管混凝土拱桥为背景,针对以横梁受力为主的3种桥面系结构,分别按现行规范和考虑强健性的评定方法对该桥上部结构进行技术状况评定。结果表明:不考虑桥面系强健性时,该桥按照《公路桥梁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T H21-2011)评定的结果是纵梁数量越多结构得分越低,按《城市桥梁养护技术标准》(CJJ 99-2017)评定的结果是3种结构均为"不合格级",这都是不合理的;考虑桥面系强健性时,该桥的评定结果为其余条件相同时强健性越好的结构其技术状况也越好;考虑强健性的技术状况评定方法更能反映桥梁的实际状况,适应维护管理的需求。(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8年05期)

谢康,苏谦,王牧麒,徐金辉,刘宝[6](2018)在《下承式拱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及纵向力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梁轨相互作用原理,针对下承式拱桥的受力特点,建立下承式拱桥上无缝线路纵向力计算模型,分析了6种不同的铺轨方案,并从中比选出最佳的铺设方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拱肋、吊杆、荷载工况、墩台刚度等对纵向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连续梁左端布置1组单向钢轨伸缩器且尖轨位于拱桥左边跨时,钢轨纵向力最小;拱肋、吊杆对钢轨伸缩力影响较大,对钢轨制动力和断缝值影响较小;计算钢轨制动力时建议选取拱桥全跨布载,计算断缝值时建议在连续梁梁端附近设置断轨,计算结果具有较大的安全储备;列车运行时拱肋受拉,建议下承式拱桥拱肋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本文来源于《铁道建筑》期刊2018年09期)

钱坤[7](2018)在《基于摄动理论的下承式拱桥吊杆损伤识别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下承式拱桥的吊杆损伤进行识别诊断,依托摄动理论,根据测点在吊杆损伤前后的位移差进行曲率的计算,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汇总,最终得出了一种下承式拱桥吊杆损伤的识别方法。利用叁维有限元软件midas对一座下承式拱桥进行有限元分析和损伤模拟,确定出吊杆的损伤位置以及不同的损伤状况,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随着吊杆损伤程度的增加,表现在图形上的位移差曲率越大。该方法操作简单,精度较好,适用性较强。(本文来源于《宿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许旭卯[8](2018)在《下承式拱桥索力调整对桥面线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下承式钢箱拱桥具有跨越能力较大、外形美观、构造较简单、施工技术成熟等优点,下承式钢箱拱桥在施工过程中索力的大小直接影响到桥梁的成桥线形及结构的应力分布。今以杭州市某下承式钢箱拱桥为例,阐述在成桥线形纵坡大于理论值时,如何在保证索力、应力满足结构安全的条件下通过调整索力来控制桥面线形,以便桥面线形达到较为理想的状态。(本文来源于《浙江建筑》期刊2018年07期)

龚兰[9](2017)在《不同设计参数对下承式拱桥吊杆疲劳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本文中,将拱桥吊杆设计参数作为切入点,主要包括吊杆的间距和吊杆截面积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影响吊杆疲劳性能的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进行数值计算的时候,需要对通用有限元计算软件进行充分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四川水泥》期刊2017年08期)

沈伟康[10](2017)在《下承式拱桥吊索构件的病害分析与检测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下承式拱桥吊索构件的常见病害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多座在役下承式拱桥吊索构件的检测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将吊索构件的主要病害划分为索体防护措施的常见病害、锚固系统的常见病害、索体的常见病害以及其他类型的常见病害共4种病害类型,并重点分析了每一类常见病害的病害特征、产生原因及主要危害。最后,介绍了各种病害的检测技术,分析了每种技术的优缺点。(本文来源于《中外建筑》期刊2017年07期)

下承式拱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太和叁桥为主跨152 m的下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吊杆张拉施工时采用无应力状态控制法,以成桥时吊杆实际内力与设计值的误差小于2%为目标。由于系杆拱桥吊杆长度较短,张拉时锚头拔出量或回缩量不易控制,容易产生较大误差,提出将伸缩量换算为张拉力进行施工控制,并对不同的吊杆张拉次序进行对比分析,确保结构整体受力合理、张拉过程安全。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分析4种张拉方案下的成桥吊杆力、拱肋位移、系梁位移、拱肋应力和系梁应力。结果表明,四种方案的成桥吊杆力与设计成桥吊杆力都相当接近,相比较而言,方案3的成桥拱肋线性良好,系梁位移及应力值在张拉过程中变化相对平缓一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承式拱桥论文参考文献

[1].鲁昭.高速铁路下承式拱桥吊索张拉力研究与应用[J].高速铁路技术.2019

[2].胡成,周力,李霞.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的下承式拱桥吊杆张拉次序优化[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9

[3].范冰辉,陈宝春,吴庆雄.中、下承式拱桥考虑强健性的变权技术状况评定方法[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4].王剑.改善下承式拱桥的一种有效方法[D].广西大学.2018

[5].范冰辉,陈宝春,吴庆雄.考虑强健性的中、下承式拱桥技术状况评定[J].桥梁建设.2018

[6].谢康,苏谦,王牧麒,徐金辉,刘宝.下承式拱桥上无缝线路设计及纵向力影响因素分析[J].铁道建筑.2018

[7].钱坤.基于摄动理论的下承式拱桥吊杆损伤识别诊断[J].宿州学院学报.2018

[8].许旭卯.下承式拱桥索力调整对桥面线形的影响[J].浙江建筑.2018

[9].龚兰.不同设计参数对下承式拱桥吊杆疲劳性能的影响[J].四川水泥.2017

[10].沈伟康.下承式拱桥吊索构件的病害分析与检测技术[J].中外建筑.2017

标签:;  ;  ;  

下承式拱桥论文-鲁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