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Higgs粒子是标准模型基本粒子中被最后观测到的粒子。通过自发对称破缺,费米子以及其它规范玻色子获得质量。2012年,欧洲核子中心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上(LHC)发现一个新粒子,它很可能是Higgs粒子,它的产生和衰变特征与标准.模型的Higgs玻色子一致。新粒子的发现为深入研究电弱对称破缺机制打开了新的大门,精确理解Higgs的性质(如质量、自旋、耦合系数等),确定它是否是标准模型预测的粒子,以及探究是否存在其它Higgs态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最近,实验上通过h→bb过程,直接研究了Higgs玻色子和底夸克的相互作用。许多超标准模型中预测了 Higgs粒子,对Higgs粒子的精确测量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该模型以及限制其中的参数。通过引入一个SU(2)L Higgs二重态是标准模型扩展的简单方式,被称为双Higgs 二重态模型。在此模型中得到5个物理Higgs粒子:h0,H0,H±,其中h0一般被认为与标准模型中预研的Higgs粒子一致。本论文主要围绕标准模型Higgs以及奇异Higgs伴随产生进行研究,主要研究pp →bbφk过程,其中φk→bb和φk→T+T-。研究该过程主要有一下几个优点:第一该过程容易被实验研究和探测,第二该过程可以深入研究Yukawa相互作用,为进一步理解Higgs性质提供理论依据。近年来,实验上对奇异Higgs玻色子进行广泛的研究,对奇异Higgs粒子的质量以及相互作用参数给出了进一步的限制条件,对于双Higgs二重态模型的参数空间给出了可以存在范围的预言。本论文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包括:b-tagging是目前LHC上寻找新的重共振态产生的一个重要工具,我们用b-tagging方法研究中性Higgs与底夸克对的伴随产生,完成了信号过程与主要背景过程的探测器模拟,其中Higgs衰变到bb或τ+τ-。对于SM Higgs,bbh过程由于存在大量的背景过程,所以在LHC 14TeV很难观测到;但是对于奇异重Higgs,bbH和bbA 产生可以通过tanβ增加。我们发现加完所有限制条件后,bbτ+τ-道的信噪比比bbbb道的信噪比大,τ-tagging或许是寻找重粒子共振态的另一有用的工具。我们的工作说明,在LHC和未来的对撞机中,bbbb和bbτ+τ-过程在寻找奇异Higgs产生以及其它重共振态粒子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黄文涛
导师: 李洪蕾
来源: 济南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物理学
单位: 济南大学
分类号: O572.214
DOI: 10.27166/d.cnki.gsdcc.2019.000540
总页数: 67
文件大小: 3628K
下载量: 5
相关论文文献
- [1].极低温下物质的奇异行为[J]. 科学世界 2017(03)
- [2].W玻色子极化的蒙特卡罗研究[J].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8(05)
- [3].左右双higgs模型中higgs玻色子衰变和产生[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2)
- [4].超高精度实验证实光子是玻色子[J]. 物理 2011(02)
- [5].用双参数变分法研究自旋-玻色子模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8(08)
- [6].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有生之年得见他猜想的玻色子[J]. 英语文摘 2012(09)
- [7].自旋-玻色子模型单模情况下的严格数值解[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07)
- [8].最大纠缠两玻色子在一维光晶格中的量子行走[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4)
- [9].CERN实验观测到疑似Higgs玻色子的粒子[J]. 物理 2012(07)
- [10].LHC实验中双玻色子W~(±)Z产生截面测量(英文)[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1(01)
- [11].强子对撞机上荷电Higgs玻色子的研究[J].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8(06)
- [12].多轨道Hubbard模型的隶玻色子数值算法研究[J]. 物理学报 2012(01)
- [13].在LHC上探测Higgs玻色子的反常规范耦合[J]. 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 2011(04)
- [14].Higgs理论及其面临的生成论挑战[J]. 现代交际 2017(17)
- [15].玻色子序曲[J]. 世界科学 2015(12)
- [16].ILC上Z玻色子与荷电top-pion对联合产生过程的研究[J]. 物理学报 2012(04)
- [17].单声子模自旋-玻色子模型的定态演化[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01)
- [18].探索质量起源与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J]. 科技导报 2013(34)
- [19].新词新知[J]. 时事报告 2012(08)
- [20].2维和4维时空温度弦模型中暗能量玻色子星质量和物态参量的计算[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6)
- [21].偶偶核结构相变的微观相互作用玻色子模型方案的分类与特征[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22].在KLOE/KLOE-2实验中寻找暗传播子(英文)[J].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2016(07)
- [23].偶~(96~106)Ru中U(5)-O(6)激发演化的微观识别[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6)
- [24].奇质量核的超越平均场玻色子费米子模型描述(英文)[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18(04)
- [25].非平坦时空中相对论性的玻色子和费米子[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26].微腔对玻色子-费米子混合体系隧穿动力学的影响[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27].左右双Higgs模型中Higgs玻色子协同顶夸克对的产生[J]. 电子测试 2013(05)
- [28].自旋-玻色子模型单模情况下的数值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01)
- [29].SO(4)/SO(3)对称破缺的Goldstone玻色子有效拉氏量的构造[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30].分子中自旋相反电子成对的解释[J]. 德州学院学报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