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绘画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海派,益州,徐悲鸿,中国,画论,风格,史论。
绘画史论文文献综述
汪兰[1](2019)在《五代两宋:中国绘画史上的成都丰碑》一文中研究指出五代两宋时期的成都,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宫廷画院西蜀画院,还诞生了中国绘画史上明确记载的第一个“画派”黄筌画派。成都是五代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中心之一,也是影响全国的文化高地,对中国绘画的影响延续至今。一部传世画作窥见了影响中国历代绘画的黄筌(本文来源于《成都日报》期刊2019-11-22)
吴山明[2](2019)在《只有两类画家会在绘画史上留下痕迹》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绘画发展的方式与西方不一样,以代代传承的方式进行,这种传承方式包含着对本体特征的坚持,对发展脉络的注重。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传统,都会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时代经济发展以及内外交流的影响,还会受到统治者思想的支配,促使画家风格的变革,每次成功的变革都会成为原有传统的补充,而对下一个历史(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31期)
林木[3](2019)在《中国绘画史上的伟大传奇——20世纪张大千研究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的张大千注定要成为2000年中国绘画史上最杰出、最具传奇色彩的画家之一。张大千在今天的中国画史研究中是道奇特的景观。我们在传统型大家如"四大家""吴齐黄潘"(即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中找不到张大千;我们在"融合派"大家如徐悲鸿、林风眠那里也找不着张大千。这两大类大家中(本文来源于《艺术市场》期刊2019年11期)
赵成清[4](2019)在《波西尔与中国古代绘画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绘画的研究是早期西方汉学家尤为关注的一点,这既得益于流入西方的中国绘画收藏以及相关展览,又源自于汉学家的自身经历。他们或从文学及思想角度切入,寻找绘画图像作为文本参照;或研究伊始即独立萌发了对中国绘画的兴趣。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涌现出了宾雍、韦利、皮(本文来源于《荣宝斋》期刊2019年10期)
张见[5](2019)在《从高居翰《图说中国绘画史》看我国绘画史的海外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高居翰是20世纪中后期欧美中国艺术史研究学科化的奠基人之一,《图说中国绘画史》是"高居翰作品系列"的代表力作,成为西方及亚洲研究中国晚期绘画史的典范,它的出版发行扩大了中国绘画在海外的传播和影响。高居翰从西方的视角,立足中国绘画传统,秉承"学术为公"宗旨,采用跨文化研究方式,构建了"高居翰式"的中国绘画史书写方式,树立了全球视域观照下的中国绘画海外传播的光辉形象。(本文来源于《出版发行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何劲松[6](2019)在《禅宗绘画史上的“言意之辩”》一文中研究指出禅宗绘画史上曾出现过绘画艺术能否表现人的"本来面目"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实际上是禅宗不立文字的语言文字观在绘画领域中的反映。一派认为绘画艺术的"言"不能真正表达"本来面目"这个内在的"意",另一派认为绘画艺术仍不失为认识和把握"本来面目"的工具和途径。从时间上来讲,这场讨论上自中晚唐,下至明清,可谓旷日持久。虽然讨论的双方最终也没有得出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却深化了人们对绘画艺术的本质,特别是对绘画本体论、绘画创作论和绘画鉴赏论的认识,因而有其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文化》期刊2019年04期)
张敏,魏葵[7](2019)在《魏葵:画家应该直面的,是永不完结的绘画史》一文中研究指出情感是艺术美的基础"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境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境界"一说,历来被文艺批评家广泛使用。在此段中,王国维所说的"真"不仅仅是真切的一己之情,而是从创作者自身出发的"自己之感"和人类基本普遍感情相通。(本文来源于《艺术品鉴》期刊2019年22期)
陈建宏[8](2019)在《国画教学改革与现代转型——评《海派绘画史》》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艺术史上出现了一批被称为上海学派或海事学校的画家,其以上海为活动中心,吸收并引领了江苏、浙江、安徽乃至更大地区的艺术力量。而其变革时代的威望和深远影响已经超越了以往所有的地方画作。但是,如果使用严格的流派概念来梳理艺术景观,那么就会出现令人困惑的问题,即它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绘画类型,不是由该地区的性质所定义,而是以模糊、多元化和无法改变为特征。卢甫圣先生着作的《海派绘画史》一书是迄今全面梳理海派各种绘画形式及其勾连共生消长规律的高屋建瓴之作。该书分为八章内容和(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学刊》期刊2019年08期)
余姚人[9](2019)在《线的力量:结构于中国绘画史的关键词》一文中研究指出美术史研究,其核心是对美术史关键人物和关键词的研究,尤其对关键词的研究,才能展开对古代美术领域美学风貌、技术成因及其影响的探索。美术在见证历史中的作用远远大于文字语言。文字语言在历代政权的操持中往往失去描述事态与事件的自主度与真实性,而美术作品因具有实用性和象征意(本文来源于《荣宝斋》期刊2019年07期)
高杨[10](2019)在《《并非衰落的百年:19世纪中国绘画史》书评》一文中研究指出纵观晚清时期的绘画史,没有任何一位受过西方文化思想的画家在创作风格上不受西方画家影响,尤其是从十八世纪开始,中国画家的作品,尤其是油画具有自己特殊的方法与趣味:他们从西方学习过透视、结构与光影的知识等,竟毅然保留了中国人特有的处理手法与视觉习惯,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9年07期)
绘画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绘画发展的方式与西方不一样,以代代传承的方式进行,这种传承方式包含着对本体特征的坚持,对发展脉络的注重。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传统,都会受到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时代经济发展以及内外交流的影响,还会受到统治者思想的支配,促使画家风格的变革,每次成功的变革都会成为原有传统的补充,而对下一个历史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绘画史论文参考文献
[1].汪兰.五代两宋:中国绘画史上的成都丰碑[N].成都日报.2019
[2].吴山明.只有两类画家会在绘画史上留下痕迹[J].艺术品鉴.2019
[3].林木.中国绘画史上的伟大传奇——20世纪张大千研究印象[J].艺术市场.2019
[4].赵成清.波西尔与中国古代绘画史研究[J].荣宝斋.2019
[5].张见.从高居翰《图说中国绘画史》看我国绘画史的海外书写[J].出版发行研究.2019
[6].何劲松.禅宗绘画史上的“言意之辩”[J].世界宗教文化.2019
[7].张敏,魏葵.魏葵:画家应该直面的,是永不完结的绘画史[J].艺术品鉴.2019
[8].陈建宏.国画教学改革与现代转型——评《海派绘画史》[J].中国教育学刊.2019
[9].余姚人.线的力量:结构于中国绘画史的关键词[J].荣宝斋.2019
[10].高杨.《并非衰落的百年:19世纪中国绘画史》书评[J].中国文艺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