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调查若干问题分析

抽样调查若干问题分析

一、抽样调查若干问题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侯恩宾[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步推进,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人士已逐渐成为中国新的社会阶层。中国共产党如何正确引领民营经济人士,使其成为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始终紧密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重点聚焦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为进一步完善我国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的方针政策、指导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提供切实的经验与建议。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开展整体性研究。首先,阐释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其次,系统论述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纵深发展。再次,明确了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态势、历史经验。最后,指出了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需要优化加强的四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内容如下:第一,界定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内涵,并探讨其功能。依据政策界定的四重维度,即政策对象、政策制定主体、政策目标、政策领域,本文认为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是党和国家制定的,以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为目标,围绕着民营经济发展与民营经济人士成长,通过运用特定的方法,稳定民营经济人士信心,营造民营经济发展良好环境,团结民营经济人士的一系列方法与法规的总和。本文将方针政策主要内容界定为政治认识和政治引导两类。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具有政治引导、政治吸纳、政党调适三种功能。政治引导以实现“两个健康”为中心,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价值观、企业经营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政治吸纳既是党开展统战工作,落实统战方针政策的重要形式,又承担着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巩固党的领导的重要功能。政党调适是政党主动调整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面对着新生的社会阶层,党及时制定统战方针政策,开展统战工作,积极吸纳民营经济人士,进行组织建设调整以及阶层关系调适,促使党在时代发展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第二,系统论述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演进历程,将其概括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日益完善以及纵向深化。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制定了“八字方针”,明确了工商联管理和引导民营经济的新使命。党的十四大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民营经济人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两个健康”“两个毫不动摇”等政治引导方针政策相继提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进一步深化了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习近平总书记作出“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的论断,深化了对“两个健康”的认识,提出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等。第三,总结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总体态势以及七条经验。在政策价值理念上,方针政策的服务倾向明显;在政策对象地位的变化上,民营经济人士地位越来越高;在政策落实效果上,治理效能越发突出。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历史演进可以得出,我国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七条重要经验: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社会舆论是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国际环境是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利益是方针政策的重要内容;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方针政策协同推进。第四,进一步提出民营经济统战方针政策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优化和加强:从时代发展进程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着交接班的现实需要。“民二代”交接班面临着三重考验。党和国家要强化对企业交接班的重视程度;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注重政治引导的方式与内容;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建立导师制度,有效提升“民二代”自身的企业管理能力;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积极建立相应的行业协会组织。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重要机制来看,政治安排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严格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标准;政治安排要凸显企业的差异性;发挥民营经济人士民主监督作用。从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视角出发,统战部门需要结合当下民营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国内外形势,积极制定相应的政治引导方针政策。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存在的问题;弘扬企业家精神;保障互联网企业从业者的劳动权益;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功能。从统战方针政策落实的组织依托来看,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仍需要进一步完善。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问题;全面认识党组织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关系;根据民营企业的发展需要,科学发挥民营经济党组织联系性、协调性、示范性作用;提升民营企业党组织活力。

郑臻[2](2020)在《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优化研究》文中提出统计工作是为国家经济运行与社会发展状况提供重要依据的工作,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建国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为统计数据质量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如何顺应新型政府统计工作发展,健全与之相适应的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可靠,为国家各项决策部署提供科学支撑,成为当下党中央高度重视的任务之一。本文基于此背景开展研究,以闽侯县作为案例,分析探讨其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首先阐述了论文涉及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内涵及适用性。然后对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实施现状及成效进行介绍评估。接着结合闽侯县第四次经济普查的具体案例,提出现行的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统计数据审核的主动性不强、统计执法手段软化,统计普法形式传统、统计主体间联动与信息共享稍显薄弱、统计调查员费用补助发放标准不一致等问题,并分析了导致问题的成因,包括统计法治建设、统计体制、统计部门职能、工作落实以及队伍建设的深层次因素。结合案例中体现的问题,提出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的优化对策,一是发挥统计主动性与乡镇力量,强化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机制;二是加大统计执法普法力度,健全统计法治约束机制;三是促进统计各主体联动,加强沟通交流机制建设;四是增加统计调查员绩效考核,优化费用补助发放机制。

谢琦[3](2020)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综合表现为以公共价值的生产为目的,在执政党的领导、政府部门的负责下,涵盖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彼此合作的“一核多元”党政引领型跨部门协同。从结构层面上来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是指执政党、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等不同治理主体之间结成的互动关系、合作关系,涉及权力配置、空间设定、组织安排、制度建设、环境形态等五个方面。从过程层面上来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涉及治理单元再造、民主协商开展、府际行政发包、外包服务探索、治理技术应用等方面。本文建立一个“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力求科学、合理地解释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核心要素与具体运作。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在结构、过程层面上呈现出多重趋势。一方面,从结构上来看,空间结构上呈现出从封闭式治理走向开放式治理的趋势;组织结构上呈现出从党社一体化走向“一核多元”的趋势;制度结构上呈现出从非正式制度走向正式制度为主、非正式制度为辅的趋势。另一方面,从过程上来看,呈现出从指令式治理走向协商治理的趋势;从政党全能型治理到党建引领型治理的趋势;从管理式治理到服务式治理的趋势。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呈现出政党整合、社会吸纳、空间再造、技术支撑等四重逻辑。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开展跨部门协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再生产;有助于克服社区治理的碎片化;有助于应对棘手问题的复杂性;有助于提高部门能力的进阶性。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将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分为政府与经济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政府与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经济部门与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以及政府部门、经济部门、第三部门之间的跨部门协同,等四种类型。从结构和过程两个层面把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问题,综合发现:在结构层面上还存在权力配置的行政化;空间设定的管控性;组织体系的碎片化;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治理环境的不适应,等等。在过程层面上还存在治理重心下移过程中的责任转移;社区协商议事过程中的保障不足;府际行政发包过程中的基层失范;外包服务探索过程中的行政主导;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流于形式,等等。为了将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结合起来,本文选取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上海的“基本管理单元”、杭州的“上城经验”等三个典型案例,它们都是较为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基层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创新实践,共同反映了十八大以来推动治理重心下移,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水平以及推动跨部门协同的重要探索。这些经典案例在党建引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技术支撑等方面能够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过程中的跨部门协同运行提供一些共性的经验启示。基于对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反思和案例总结,推动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需要结合结构与过程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从结构层面上来说,优化权力配置,推动城市社区赋权增能;推动空间治理,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弹性;弥补组织缝隙,探索条块协同保障机制;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治理体系规范运作;保持治理调适,适应动态化的治理环境,是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从过程层面上来说,厘清纵向行政链条的责任分配;保障社区协商议事的规范开展;加强府际行政发包的过程规制;优化外包服务中的政企社合作;推动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融合,是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

马金[4](2020)在《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河口渔业资源抽样调查设计比较与优化 ——以长江口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渔业资源调查是开发和保护渔业生物资源的基础,是掌握渔业资源动态的前提,对渔业资源保护、管理策略的制定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有关抽样调查设计优化的研究仅有潮间带底栖生物断面抽样调查比较、长江口鱼类群落定点抽样调查设计的评价,仍缺乏不同抽样调查设计在不同渔业资源生物类群抽样调查上的比较研究,长江口渔业资源科学调查体系仍待完善。所以,有必要从抽样调查设计优化方面开展长江口渔业资源抽样调查设计的相关研究,以满足“十年禁渔”等“长江大保护”政策逐步实施背景下的科学研究、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需要。因此,本文使用2006-2017年长江口渔业资源定点拖网调查数据,选择资源密度为调查目标,基于模型预测的资源密度值作为“真实”总体的假设,运用计算机模拟方法比较了三种经典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SRS)、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Sy S)、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St S)在各季节长江口拖网调查总种类、鱼类、虾类和蟹类抽样调查中的表现,并分析了连续抽样努力量(站位)对最佳抽样调查设计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影响;同时,基于河口盐度梯度变化特征划分抽样断面,分析研究了整群抽样在河口渔业资源抽样调查中的应用,并从实际采样方案设计角度,探讨分析了适于假设采样站位数量的断面—站位数量组合。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口渔业资源生物种类组成及环境特征。各年度,在各季节渔获生物中,鱼类的种类数最多,其次为蟹类和虾类,软体动物等其他渔业资源生物种类数较少。各季节,长江口水温在夏季最高,然后依次为春季、秋季和冬季。春季,长江口水温介于17?24°C之间,平均水温为21°C;夏季,长江口水温范围为26?31℃,平均水温为28℃;秋季,长江口水温介于10?20°C,平均水温为14°C;冬季,长江口水温范围为6?11°C,平均水温为7°C。2006-2017年各季节,自西向东(即口内向口外),长江口盐度未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但121°48′E以西的研究水域,其盐度皆为0,而在121°48′E以东的研究水域盐度变化较大,存在盐度高值(>20)和盐度零值。以2017年四个季节的盐度观测值为例,121°48′E以东的水域,高盐度水域主要分布在研究水域的北部,长江口南支及其自然延伸水域盐度较低。(2)长江口渔业资源生物类群资源密度时空分布特征。以渔业资源总种类为研究对象,时间尺度上,2017年冬季,长江口渔获生物的资源密度最低,秋季最高,春季和夏季次之;空间分布上,各季节,在长江口南支的自然延伸水域存在渔获生物资源密度的相对低值,资源密度的相对高值出现在31.5°N以北的研究水域范围;总体上,除冬季外,资源密度在其它三个季节皆呈现出北支河口略高于南支河口的现象;各季节,在121°50′E以东的研究水域,渔业资源密度预测值相对较高,长江口外侧水域的资源密度高于长江口内侧水域。以鱼类资源为研究对象,时间尺度上,2017年夏季,长江口鱼类资源密度最高,其它三个季节的鱼类资源密度相对较低;空间分布上,各季节,在长江口南支的自然延伸水域存在鱼类资源密度的相对低值,在崇明岛外围、向海自然延伸方向的水域则存在鱼类资源密度的相对高值;总体上,除冬季外,鱼类资源密度在其它三个季节皆呈现出北支河口略高于南支河口的现象。以渔获虾类为研究对象,时间尺度上,2017年秋季,长江口虾类资源密度最高,冬季虾类资源密度最低;空间分布上,各季节,在长江口南支及其自然延伸水域存在虾类资源密度的相对低值,虾类资源密度的相对高值出现在31.5°N以北的研究水域范围;总体上,除冬季外,虾类资源密度在其它三个季节皆呈现出北支河口略高于南支河口的现象;各季节,在121°50′E以东的研究水域,虾类资源密度预测值相对较高,长江口外侧水域的资源密度高于长江口内侧水域。以渔获蟹类为研究对象,时间尺度上,2017年秋季,长江口蟹类资源密度最高,其它三个季节的蟹类资源密度相对较低,冬季最低;空间分布上,各季节,在长江口南支的自然延伸水域存在蟹类资源密度的相对低值,蟹类资源密度的相对高值出现在31.5°N以北的研究水域范围;总体上,除冬季外,蟹类资源密度在其它三个季节皆呈现出北支河口略高于南支河口的现象。(3)长江口拖网渔业资源抽样调查设计比较。选择资源密度为调查目标,以相对误差(relative error,REE)、相对偏差(relative Bias,RB)和抽样效率(design effect,deff)为评价指标,比较了SRS(Design1)、Sy S(Design2)和基于比例分配、平均分配和抽样成本最优分配方式的St S(分别记作Design3、Design4和Design5)共5种抽样方法在抽样站位数量为12、15和18时对各渔业资源生物资源密度总体的模拟抽样表现。总体上,在估计各渔业资源生物类群资源密度总体均值时,5种抽样调查设计的deff顺序为Design2>Design3>Design4>Design5>Design1,即Sy S>St S>SRS,但在估计秋季虾类和春、秋季蟹类资源密度总体均值时,Sy S的deff比St S略差。总体上,Design2在估计各渔业资源类群资源密度总体均值时有相对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REE值相对较小),而后依次为Design3>Design4>Design1>Design5;但在估计秋季虾类和春、秋季蟹类资源密度总体均值时,Design2的精密度和准确度比分层抽样调查设计中的Design3略差。对于不同调查目标,Design1和Design3的RB值均呈现围绕0对称分布状态,对估计值不存在高估或低估;对于总种类和鱼类,Design2的RB值的四分位区间多分布在-5%?2%的范围,相对来讲,易造成对估计值的略微低估,而对于虾类和蟹类,Design2的RB值的四分位区间皆分布在-7%?0%的范围,易造成对估计值的低估。所以,不同季节不同渔业资源生物类群的最佳抽样调查设计是不同的,建议根据调查对象和季节实施动态的调查设计。(4)长江口不同渔业资源生物类群抽样调查设计最佳抽样努力量。对于总种类、鱼类、虾类(春季、夏季和冬季)和蟹类(夏季和冬季),采用Sy S进行模拟抽样,通过模拟计算得到不同采样努力下(8?30)100次REE值分布变化趋势。总体来说,REE随抽样努力量n的变化可分为8<n<15、15<n<20、20<n<30三个区间阶段:当8<n<15时,REE随n的增加逐渐减小至10%;当15<n<20时,REE随n的增加基本稳定在10%上下;当20<n<30时,REE随n的增加多数呈现逐渐减少趋势,但减小幅度不大;REE在15<n<20范围的变化趋势说明,随着站位数的增加,系统抽样的抽样准确度稳定且相对高效。对于虾类(秋季)和蟹类(春季和秋季),采用了基于比例分配方式的St S进行模拟抽样,总体来说,当8<n<20时,REE值随着抽样努力的增加减小较快,而当20<n<25时,REE值随着抽样努力的增加减小程度不明显,当25<n<30时,REE值基本趋近于5%或7.5%的数值水平。这一变化趋势说明随着抽样努力的增加,分层抽样的抽样准确度逐渐增加,但在20<n<25的抽样努力区间上,已经达到了相对较高和稳定的准确度水平。因此,针对现行调查方式,15?20个站位数量可作为长江口渔业资源调查的最佳采样站位数量参考范围,但在受天气、海况、预算成本等实际情况影响,选择略少的站位数量也能保证实际调查的精度。(5)断面抽样在长江口渔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基于盐度梯度变化进行断面划分,适宜于不同季节不同渔业资源生物资源密度的断面—站位数量组合是不同的。模拟抽样结果发现,基于划分的31个断面,抽取15个断面时,整群抽样的抽样精度已较高且稳定;对于不同季节不同渔业资源生物类群,REE和RB随断面和站位数量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抽样估计所需要的适宜断面—站位数量组合也不同;如假设进行10?30个站位数量的实际采样,研究发现,对于不同季节和不同渔业资源生物类群,与假设采样站位数量相适宜的断面—站位数量组合是不同的,但从抽样调查总站位数量上来说,10?20的假设采样站位数量范围内应抽取至少14个站位数,而在20?30的假设采样站位数量范围内应抽取至少24个站位数。在调查设计中很难确定一个最优的调查方案来满足所有的调查目标,因此,在调查中应针对不同的调查目标综合考虑,成本可行的前提下首先满足最重要的调查目标。

叶勒丹·马汉[5](2020)在《简单抽样与复杂抽样对不同患病率估计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在大型抽样调查研究中,比较不同患病率情况下简单抽样与复杂抽样对患病率估计的准确性和抽样误差的大小,为研究者在调查研究中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估计患病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地州参加全民健康体检>15岁的常住人口381499人作为抽样总体,选择患病率不同的三种疾病(高血压22.35%,糖尿病13.86%,贫血0.95%),从总体中分别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简单抽样)和分层三阶段PPS抽样(复杂抽样)模拟抽样100次。通过患病率的估计,比较患病率和总体率、抽样误差和95%置信区间(CI)包含总体参数的概率,评价两种抽样方法的适用性。结果:1.患病率为22.35%的情况下,简单抽样患病率估计的均值为22.11%,有一定低估;复杂抽样采用传统分析方法(不考虑抽样权重,方差估计采用wald法)时患病率估计的均值为21.65%、抽样误差为0.65%、95%CI包含总体率的概率为54%,出现了明显的低估;复杂抽样采用泰勒法(考虑抽样权重,方差估计是通过线性化获得统计量的线性近似值来估计方差)和刀切法(考虑抽样权重,方差估计是通过删除样本将剩余的样本构建为刀切样本,由这些刀切样本估计方差)时患病率估计的均值与总体率没有差异,泰勒法的抽样误差和95%CI包含总体率的概率有低估。2.患病率为13.86%的情况下,采用简单抽样患病率估计的均值为13.91%,与总体率没有差异;复杂抽样采用传统分析方法时患病率估计的均值为14.79%,出现了明显的高估,而抽样误差为0.42%、95%CI包含总体率的概率为38%,出现了明显的低估;复杂抽样采用泰勒法和刀切法时患病率的估计与总体率没有差异,泰勒法的抽样误差和95%CI包含总体率的概率有低估。3.患病率为0.95%的情况下,采用简单抽样患病率估计的均值为0.93%,与总体率没有差异;复杂抽样采用传统分析方法时患病率估计的均值为1.07%,出现了明显的高估,而抽样误差为0.03%、95%CI包含总体率的概率为26%,出现了明显的低估;复杂抽样采用泰勒法和刀切法时患病率估计的均值与总体率没有差异,泰勒法的抽样误差和95%CI包含总体率的概率有明显的低估。结论:大型抽样调查中,在高患病率疾病情况下,研究者应当采用复杂抽样设计,在中、低患病率情况下采用简单抽样也有较好的参数估计结果;在复杂抽样中应当避免使用传统分析方法,方差估计的方法优先选择刀切法。

黎晗[6](2019)在《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老龄化的深入发展和生育政策的变革调控,居民代际人口构成也在发生结构性演变,城市集合住居需要进行全方位调适,为协调代际矛盾、促进代际融合提供空间环境动力。实态调查表明,我国在短期内快速建设的居住设施,在不同层面或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结构、行为、价值等方面的代际融合问题。国内外文献研究表明,在社会学、人口学等领域受到普遍关注和认同的代际融合相关理论,越来越多地被建筑学者用来研究集合住居对于代际关系的正向促进作用。而我国的相关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研究视域还多局限于集合住宅层面,对于代际关系和集合住居的系统化整合研究,尚待从理论和实证层面深入拓展,而对于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则尚处于相对的空白状态。其根本原因在于此研究领域涉及建筑学与社会学的交叉,关键在于如何直面这一设计研究领域迫切的前瞻性需求,为城市集合住居促进代际融合的优化设计提供客观的认识论思维和可靠的方法论工具。本文从住居学的多维视域出发,按照理论思辨及框架建构、典型调查及质性分析、抽样调查及量化分析、方法归纳及应用实践的学理逻辑,提出了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基础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建构了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和优化设计策略集,针对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不同代际融合圈层系统化地凝练了优化设计原则、策略与手法,具体研究内容及创新成果如下:理论研究方面,以住居学理论为指导,从交叉研究视角,分别解析了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与代际融合的相关理论与类型特质。并有选择性地开展实地项目调查、相关案例解析与专家访谈。结果表明,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与代际融合在社区、邻里、居室等空间环境层面存在紧密关联。基于此,经过住居学研究视域、生活圈层次划分和代际融合的关系匹配等理论推演过程,建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代际融合圈域,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框架,并明确主要研究视域和主要研究层次。其中,主要研究视域包含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代际融合行为和代际关系,主要研究层次包含社区代际融合圈层、邻里代际融合圈层和居室代际融合圈层。实证研究方面,在定性研究阶段,借用环境行为学研究思路与工具,首先采用系统观察、参与式访谈和入户调查等方法开展集合住居典型调查,深入调研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内的代际融合行为。进而,基于典型调查结果,系统的归纳分析代际融合行为的年龄组合、内在需求、组织层次和行为模式等内容,建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情境模型,并凝练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包含40组代际融合情境要素和14项代际融合圈层特质。在定量研究阶段,开展城市集合住居抽样调查,重点对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空间环境的多代使用情况进行统计调查。进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计算、筛选与分析得出6种代际融合情境类型,同时筛选与重构38组代际融合情境要素,并通过权重计算明确要素之间的权重比例,通过回归分析确定要素重要程度与代群年龄类型的关联程度。据此,从代际融合圈域分层和情境分类两个维度,梳理代际融合圈层特质和情境要素的相关要因、汇总定性与定量研究成果,作为建构优化设计策略集的重要素材。设计研究方面,以代际融合圈域层次和代际融合情境类型为依据,分别建构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框架和情境优化设计框架,对应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整体优化设计阶段和重点优化设计阶段。进而,分级整合得出了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的主体框架,并凝练提出了14项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和38条代际融合情境优化设计策略,从而整合建构了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以此为依据,分三个章节全面系统地对优化设计原则和策略进行详细论述,遵从前文在理论与实证研究基础上建立的研究脉络,丰富拓展研究内容的同时对前文的研究从实践层面加以印证和示范。本文的研究贯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主观与客观互相印证的学术态度和研究立场,立足于居住建筑设计研究领域,融汇运用实证研究的质性及量化方法,从整体上建构了以促进代际融合为导向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框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设计原则、策略和应用手法,为城市集合住居的代际融合能力评定奠定了研究基础,亦为有益代际关系的住居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方法借鉴。同时,在设计应用层面,为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提供系统化的指导原则、决策依据和设计工具,并有助于强化住区建筑设计中的居住者本位意识,以期通过城市住居空间环境的逐步改善,对代际关系起到积极引导和正向激励作用,从而为促进多层次代际融合、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创建和谐社会贡献相应的专业学术价值。

谭玮[7](2017)在《法治社会评价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法治评价被视为“可量化的正义”。自本世纪以来,为顺应国际潮流,基于“以评促建”的理念思维,我国各地开展法治评价的实践探索。2012年,习近平首次提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命题;2014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法治社会建设的实施思路。法治社会评价作为全新命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围绕“为什么要评价→谁来评价→评价谁→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的逻辑思路,构建法治社会评价体系是法治社会评价的内在要求。从评价学的角度,法治社会评价涉及法学、管理学、政治学与技术科学,以及理论、技术、实证三个层面,属于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领域。本文研究基于学科融合的理念,借鉴国内外经验,结合规范与量化研究方法,重点探讨法治社会评价体系构建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评价主体,二是指标体系,因为从某种意义说,评价主体决定评价的公信力,指标体系决定评价的科学性。之后将评价体系运用于广东省的实证中,取得“法治广东”年度指数,旨在评估水平,肯定成绩,发现问题,提出改进建议。研究的主要结论:首先,法治社会评价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以评促建”符合科学原理。近几年中国内地有关法治评价主要针对法治政府,本质上为体制内部的目标式考评;其次,基于法治的属性与价值,以第三方为评价主体,构建由科学立法、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评价维度,包括15个客观指标、8个专家评议指标和13个公众满意度指标组成的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最后,利用上述体系,对2015年度法治广东评价结果显示,年度指数为75.23,21个地级以上市差距较为明显,说明法治广东建设已有较好的基础,但与社会期待存在明显的距离。本文的创新:一是聚焦法治社会,涉足全新领域,融合了多重研究方法;二是构建了第三方评价法治社会的指标体系,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此领域研究的空白;三是以广东省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取得2015年度法治广东指数,既检验了评价体系的可行性,也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提供量化依据。当然,作为探索性研究,法治社会评价涉及复杂的理念与技术问题,如功能定位、评价主体与主客观指标的匹配关系,本文探讨并不深入,尤其是对客观指标数据的处理过于理想化,这也是未来研究改进的方向。

董大伟[8](2017)在《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文中研究说明本文所称的非公有制经济,界定为我国的个体私营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发展已经走过了将近四十年的历程。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成分,在我国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仍有发展的必要。抚今追昔,以史为鉴,系统梳理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对于今后完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抛开同类题目开篇即纵论原典理论的范式,秉持以史带论的写作风格,分阶段进行实证论述,最后加以总结,理论从历史而出。虽然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所处背景复杂多因,但本文为抓主线叙事,不再赘述前人之思,主要从经济背景入手,探看中共每一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最重要动因,展示各项经济政策的演进与成效,并在分析各阶段非公有制经济人士阶层特征的基础上,梳理分析相应的统战政策,从而使文章更加饱满,也为最后的逻辑总结铺设了较为全面的历史基础。本文可分三大部分、九个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独立成篇。主要论述文章的选题初衷与基本价值,界定与说明正文所涉及的重要复杂概念,回顾前人成果,确立本文创新的着力点。第二部分为正文,从第一章到第七章,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第一章题目为“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在具体叙述中分成两阶段,一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二是“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第二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主要论述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以及党初步调整相关政策的过程,并分析了这一时期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第三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主要论述南方谈话与十四大的非公有制经济有关理论及十四大后的政策发展,分析在政策作用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走上正轨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然后论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第四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主要论述十五大至十六大期间中共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及其后续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具体政策的历程,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阶段的特征,以及该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第五章题目为“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主要论述十六大到十七大期间中共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的宏观历史过程,在此基础上阐述党的政策支持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发展以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特征,最后阐述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第六章题目为“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主要论述十七大到十八大之间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具体政策的新发展,得益于党的政策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际金融危机大环境下不仅逆势增长,而且为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亮眼表现作出突出贡献,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此期间有了新特征,党对他们的统战政策也有条不紊地推进。第七章题目为“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主要论述十八大及之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具体政策,在党的政策推动下非公有制经济取得的新进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出现的新变化,以及这一阶段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工作发展。在第二部分,由于历史原因,第一章和第二章的结构与后面几章并不相同,正因如此,更可直观感受到1992年在非公有制经济及其政策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第三部分就是结语章“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为史后之论。本章的论述完全是基于前面几章内容自然而出,既是总结,也是提升。主要论述三个问题:一是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三是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简予繁[9](2017)在《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与统计调查方案研究》文中提出统计是政府进行宏观管理和调控的基础,是监测、指导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作为一系列约束统计活动参与方行为的规则体系及实施保障机制,有助于维持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及激励活动主体,并有利于减少统计活动的机会主义行为和不确定性,实现统计标准的约束功能,从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产业统计制度作为收集产业发展状况、产业发展问题、产业发展趋势的制度与方法基础,对产业发展而言至关重要。鉴于广告业于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民经济发展“十二五”期间广告业发展的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建立中国广告业的统计调查体系。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产业融合进程加速,目前广告产业统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广告产业边界的模糊导致广告产业统计制度当中重要的概念内涵与产业实际发展趋势相差甚远,例如广告产业与公关、促销、营销咨询等其他营销传播服务领域正在逐步走向融合。第二,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广告产业组织产生变革,从而导致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与产业实际发展状况相偏离。在广告产业组织变革的背景下,新型的业务模式例如数据分析、精准用户定位、程序化广告投放等业务模式颠覆了传统的设计、制作、发布等业务流程。第三,随着广告产业发展规模迅速扩大,现行的统计核算内容、统计核算方法以及指标体系远不能满足我国广告各界的需求。在技术发展、产业融合与产业结构重组的大环境背景下,现行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突显出众多问题与缺陷,亟需进行优化。即便现状如此,当前我国鲜少有学者研究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致使规范性的文献资料较为稀缺。因此,基于国民经济统计理论的视角与方法,展开对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全面的梳理及现行统计制度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的探索,具有较强的现实价值,并能填补相关领域的理论空缺。本研究主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第一,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具体问题;第二,设计符合当前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特征的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第三,基于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科学可行的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基于这三个核心问题,研究由此展开。本研究具体的研究框架为:首先将论述科学的产业统计研究思路,因此在第二部分对产业统计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继而阐释了产业统计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基础以及相关研究综述;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为解决本研究第一个核心问题开展具体而详尽的研究,其中包括对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发展历史及现实检视等内容,还包括国外权威的行业分类标准中,广告产业的统计制度现状,以及与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比较研究,并基于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的现实特征,提出了广告产业统计制度中具体存在的问题;本研究第五章、第六章及第七章,为解决本研究第二个核心问题,即基于德尔菲法、遵循科学的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原则及框架,最终形成了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本研究第八章基于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以及广告产业经济核算的三项重点内容,设计了广告产业统计分类调查方案。通过详实的文献分析,以及作者的实地调查访谈,本研究梳理了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发展历程及现实状况。由于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工作开展得较晚,缺乏制度化的统计工作安排,相关的二手资料非常稀缺,本研究通过对湖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统计局与税务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的深度访谈,收集了有关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与现实统计工作状况的珍贵资料,就此展开了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发展历史的梳理。最终的梳理内容包括我国统计工作中对广告及广告产业之内涵理解的演变;影响着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工作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文件;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范围、统计分类标准以及统计核算内容与方法的历史演变等内容;进而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广告产业统计范围、统计分类标准、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最终总结了影响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演变的因素及统计制度的演变特征,为优化我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作了铺垫。基于对联合国《所有经济活动之国际标准行业分类(修订4版)》与北美《北美产业分类体系》(NAICS 2012)以及其配套统计用产品分类当中,广告产业的统计范围界定、统计分类标准以及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的梳理,以及基于我国学术界有关广告产业现实发展特征的相关研究成果并结合对广告产业主体以及相关管理单位的调查与访谈,发现我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的问题与缺陷。最终发现,我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当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现行统计制度中,广告产业统计口径的混乱;第二,广告媒体界定过于芜杂、广告公司界定过于笼统;第三,对广告服务的认知过于狭隘、现行广告产业统计分类体系过于模糊以及其具有相互矛盾之处、现行的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根本无法与国外相关标准相衔接;第四,现行制度中,广告产业总产值与增加值核算的问题以及投入产出核算的缺失、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中部分指标缺失;最后,在我国广告产业实际的统计工作中,还存在着广告产业统计调查主管单位的矛盾以及广告产业统计调查主体的乱报问题。设计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及优化广告产业经济核算方法的前提是对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概念的准确界定,如此方可确定广告产业的统计范围与统计主体。因此,本研究基于德尔菲法,通过三轮专家调查问卷,最终拟定了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的概念,即“广告是由商品经营者或服务提供者承担费用,通过一定的媒介或形式,以与消费者沟通为目的的营销传播活动”,这个概念将多种营销传播活动纳入了广告的范畴内,例如公共关系、直效广告、包装设计、标识设计、展示设计等活动。在确定了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的概念后,本研究基于该概念界定,进而对产业统计视角下的广告服务、广告产业进行了概念界定,旨在为广告产业统计主体与范围的确定奠定基础。本研究认为,广告服务指向广告主提供广告活动的创意与实现的全过程服务,包括提供广告活动过程中的所有辅助服务。其中,广告活动的创意与实现的全过程服务指广告创意服务、广告策划服务、广告设计服务、广告制作服务、广告发布服务、广告代理服务、直效广告服务、独家广告服务、公共关系服务以及其他广告服务;广告活动过程中的辅助服务指与广告活动相关的调研、咨询、效果监测、数据研究、软件设计及其他信息技术等多种服务。广告产业,指通过一定的媒介或形式,为广告主提供广告活动的创意与实现的全过程服务,包括提供广告活动过程中的所有辅助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广告社团的集合。广告产业的统计主体继而确定为:通过一定的媒介或形式,为广告主提供广告活动的创意与实现的全过程服务、包括提供广告活动过程中的所有辅助服务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与广告社团。广告产业统计范围为:在各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单位与税务单位备案的、在经营范围当中(包括主营与兼营)填写了以上所列明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广告服务的企业;持有《广告经营许可证》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杂志社等事业单位;在各地各级工商行政管理单位与税务单位备案的、在经营范围当中(包括主营与兼营)填写了以上所列明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广告服务的个体工商户与广告社团组织。其中,印刷广告材料、制造与安装显示板、电器制造、机械、金属板指示牌制造、邮寄广告材料、独立的软件开发、独立的数据分析与数据管理、独立的市场调查、独立的营销咨询、会议会展组织与管理、包装服务、独立的经纪人活动、没有包含企业、产品或品牌信息的艺术品的概念化与生产或者图形设计、多媒体设计与动画设计、独立的摄影活动、出版广告材料排除在广告产业统计范围之外,从属于其所对应的国民经济行业。基于第五部分提出的问题,以及第六部分产业统计视角下重要概念界定,重新设计了我国广告产业的统计分类标准。本研究遵循国民经济中,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设计必须基于相关的产业发展指导文件,因此本章首先研究了《广告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当中对广告产业发展目标的归纳,进而阐释了广告产业统计标准设计的原则、目的与框架。而后,根据以上原则与框架,并基于上述部分的研究结论,形成了初步的三级结构分类;为了减少分类标准主观因素过强的缺陷,本研究继而通过专家调查法,将初步拟定的分类标准发送给目标专家并通过深度访谈,将统计分类标准调整至7大类服务,26种中类服务,42种小类服务,最终编制了广告产业统计分类表以及其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2011)》的具体行业及代码;并将新旧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进行了比较,以示新标准所作出的具体调整与改变。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是基于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根据广告产业经济核算的目的而设计。因此,本研究对广告产业三项重要的核算内容及方法、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与方案进行了研究,并对我国广告产业现实统计工作提出了三项建议。首先通过相关权威的产业总产值与增加值核算方法的述评,确定了广告产业总产值与增加值的核算具体方法,其中包括广告产业增加值核算的三种方法研究、现价、可比价增加值的核算方法、经济普查年份与非经济普查年份广告产业增加值核算的方法等内容。研究还通过借鉴旅游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模式,对广告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提出了一套“剥离系数”方法,并对如何使用“剥离系数”编制包含广告产业的投入产出表进行了详细地论述;而后分析了如何使用广告产业投入产出表分析相关问题。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之上,根据广告产业总产值、增加值与投入产出核算的指标需求,设计了广告产业统计调查三级指标体系及统计调查方案,并对广告产业统计调查的各个三级指标进行了界定与说明。在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设计中,研究分别从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法与统计资料的来源与整理两方面进行了研究,最终提出了一套解决方案。广告产业统计作为广告产业理论研究的基础性内容,且在广告产业统计实际工作中,也亟需一套既能反映产业发展现实特征,又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实践价值的统计分类标准与统计调查方案,因而本研究基于详实的一手资料与相关文献积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所得研究成果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具备较高的价值。

国晓光[10](2016)在《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文中认为本文的核心任务是以政党适应性理论和法团主义理论为理论资源,研究国家为何以及如何对市场化进程中产生的私营企业主群体进行政治整合,并关注政治整合产生的影响。本文通过自上而下地观察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的政治整合策略,分析国家如何在推进经济市场化的同时,将私营企业主群体整合进政党国家的权力结构之中,从而避免其成为游离于体制外的独立性甚至是对抗性力量。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变迁的基本线索。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革命结束了旧的分裂秩序,建立了中国共产党一党执政的一元化政治秩序,并开启了由国家主导的现代化进程。现代化需要政治秩序,然而现代化本身又是挑战政治秩序和削弱政治权威的力量,这在中国集中表现为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市场化改革使经济和社会领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多元化格局,这种多元化格局造成的结构分化,又对政党国家体制下的政治秩序形成了挑战,这种挑战可能冲击以政党国家为核心所建构的政治秩序。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政治生活的一条主线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保持国家权力作用于经济社会生活的有效性,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于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影响力。在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崛起的私营企业主群体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特征的力量,对这一群体的政治整合,是巩固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维持既有政治秩序的必然选择。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整合策略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政权组织为载体的整合;一类是以行会商会等经济类社团为载体的整合。组织是国家权力网络的依托,正是通过组织网络,国家在横向和纵向上实现了对整个社会的管控。国家意识形态的适应性变革赋予私营经济以合法的政治地位,赋予私营企业主以合法的政治身份,这为政治整合提供了前提。组织开放使私营企业主有机会加入党组织,基于政治忠诚、经济实力和社会声望等标准的政治安排,使少数有影响力的企业主有机会进入人大、政协等政权组织。私营企业的党建工作实现了政党组织在私营经济部门的拓展和渗透。当私营企业主群体伴随市场化改革而发展壮大时,国家通过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类社团建构起与私营企业主的法团式联系。行会商会聚集了各企业的领导者,是国家联系私营企业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国家整合私营企业主的重要场域。经济类社团的生成方式、监管模式均呈现了法团主义的基本特征,它们在国家政治整合中承担了规训会员企业主、表达企业主的利益诉求等功能。行会商会等社团组织与行政机关脱钩的改革,并不意味着这类社会团体获得了独立自主的发展空间,因为政府在减少行政权力干预的同时,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类社团的党组织覆盖,以党的组织性权力填补了行政性权力退出之后形成的国家权力真空,政党权力取代政府权力成为管控行会商会的手段,维持了国家对行会商会的权力控制。在国家政治整合的策略之下,这类社团很难成为公民社会发展的重要象征进而成为民主化的基础。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产生了重要影响,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重构。政治整合加深了私营企业主内部的分化性,增加了其开展集体行动的困难;政治整合增强了国家对私营部门和私营企业主的控制能力;政治整合建构了合作互嵌的国家—社会关系;政治整合增强了政体的包容性、政权的合法性与政党的适应性,促进了中国政党国家体制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在国家整合社会的领域,动态的制度改进和灵活的政策调整,已经使这一体制较为有效地应对了经济市场化和社会多元化所带来的冲击。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整合策略实现了国家权力的重新组合和重新布局,这些整合策略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挑战。市场化改革解构了国家全能主义的政治形态,但并未推动这一格局转向社会制衡国家,而是走向了国家整合社会的法团主义格局。此外,在国家政治整合的策略中,政治参与机会向私营企业主群体倾斜,相应地压缩了其他社会阶层的政治空间,造成了不平等的参与机会和不平等的政策结构。资本和权力的融合增强了资本的支配力,对国家自主性造成了消极影响,并增加了权力腐败的机会。在当代中国,民族资本家的消失和私营企业主的再崛起深受政治权力的影响。私营企业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参与是国家整合策略的产物,是国家主动选择政治开放的结果,他们的政治地位具有极强的赋予性,他们政治参与的空间和方式已被整合到了政党国家的制度框架内。

二、抽样调查若干问题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抽样调查若干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研究
        (二)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研究
        (三) 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一) 论文创新点
        (二) 论文难点
第一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概念、渊源与功能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统一战线
        二、民营经济
        三、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思想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统一战线思想
        二、列宁新经济政策蕴含的对资产阶级统战思想
        三、毛泽东关于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联盟的思想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的三重功能
        一、政治引导功能
        二、政治吸纳功能
        三、政党调适功能
第二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初步探索(1978-1992)
    第一节 民营经济产生与党对民营经济人士初步认识
        一、改革开放政策出台与民营经济产生
        二、“看一看”方针
        三、邓小平对民营经济人士群体的判断
    第二节 民营经济发展波动与民营经济人士选择
        一、治理整顿与左倾思想抬头:民营经济发展波动
        二、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境遇表现:红帽子与假集体
    第三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正式出台
        一、制定统战工作“八字方针”
        二、赋予工商联新历史使命
第三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日益完善(1992-2012)
    第一节 促进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完善的因素
        一、南方谈话破除社会主义传统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群体新需要
        三、民营经济发展引发新争议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的突破
        一、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身份再认识
        二、民营经济人士可以入党
        三、政治安排扩大民营经济人士政治参与渠道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渐完善
        一、坚定公有制经济与民营经济共同发展
        二、首倡“两个健康”
        三、协调劳动关系助力和谐社会建设
        四、民营企业党组织建设提上日程
        五、推进光彩事业引导先富帮后富
第四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纵深发展(2012——)
    第一节 推动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深化的多重因素
        一、十八大以来党的重大方针政策调整
        二、“民营经济离场论”引发热议
        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
    第二节 党对民营经济人士政治认识深化
        一、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家都是自己人
        二、“两个始终”
    第三节 政治引导方针政策日益深化
        一、“两个健康”新阐释
        二、信任、团结、服务、引导、教育
        三、光彩事业助力精准扶贫
        四、民营企业党建出现多种形式
    第四节 新课题: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一、政商关系畸形的三重因素
        二、新型政商关系内涵
        三、构建政商交流常态化机制
第五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回顾总结
    第一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总体态势
        一、政策价值理念的调整
        二、政策对象的地位变化
        三、政策实施效果突出
    第二节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的经验启示
        一、使命型政党特质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决定性因素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制定的国情依据
        三、社会舆论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助推器
        四、国际环境是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
        五、必须关注民营经济人士的自身利益
        六、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七、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协同发展
第六章 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优化完善
    第一节 创新“民二代”统战政策
        一、“民二代”交接班的三重考验
        二、提高对“民二代”交接班的重视程度
        三、根据“民二代”自身特点进行政治引导
        四、助推“民二代”企业管理能力成长
        五、关注“民二代”的政治成长
    第二节 优化对民营经济人士的政治安排政策
        一、严格政治安排标准
        二、凸显政治安排差异性
        三、发挥民营经济人士的监督作用
    第三节 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一、重视互联网民营经济发展问题
        二、弘扬企业家精神
        三、保障互联网从业者劳动权益
        四、强化工商联服务民营经济的统战功能
    第四节 完善统战方针政策的组织依托
        一、聚焦小微企业党组织设置
        二、全面认识党组织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三、科学发挥党组织的结构性功能
        四、提升党组织活力
结语: 基于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演进历程的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与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统计数据质量
        2.1.2 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
    2.2 理论基础
        2.2.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理论
3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现状与成效
    3.1 闽侯县统计工作总体概况
    3.2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现状
        3.2.1 全过程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3.2.2 统计法治约束机制
        3.2.3 统计主体沟通协调机制
        3.2.4 统计调查员费用补助发放机制
    3.3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的实施成效
        3.3.1 统计数据质量有所保证
        3.3.2 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调查成本
4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以第四次经济普查为例
    4.1 闽侯县第四次经济普查案例
        4.1.1 案例背景
        4.1.2 必要性分析
        4.1.3 可行性分析
    4.2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统计数据审核的主动性不强
        4.2.2 统计执法手段软化,统计普法形式传统
        4.2.3 统计主体间联动与信息共享稍显薄弱
        4.2.4 统计调查员费用补助发放标准不一致
    4.3 问题成因分析
        4.3.1 统计法治建设程度低
        4.3.2 统计管理体制仍待完善
        4.3.3 统计部门职能划分不清
        4.3.4 统计工作落实存在不足
        4.3.5 基层统计队伍建设不到位
5 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优化对策
    5.1 总体优化思路
    5.2 具体优化路径
        5.2.1 发挥统计主动性与乡镇力量,强化全过程的数据质量控制机制
        5.2.2 加大统计执法普法力度,完善统计法治约束机制
        5.2.3 加强各部门联动,健全统计主体沟通协调机制
        5.2.4 增加绩效考核,优化统计调查员费用补助发放机制
6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3)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城市社区治理的理论视角
        (二)城市社区治理的理念原则
        (三)城市社区治理的实证分析
        (四)城市社区治理的权力问题
        (五)跨部门协同与城市社区治理
        (六)对既有研究的述评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二)个案研究法
        (三)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相结合
    四、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可能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构建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城市
        (二)社区与城市社区
        (三)城市社区治理
        (四)跨部门协同
    二、分析框架的理论基础
        (一)政党适应性理论
        (二)跨部门协同理论
        (三)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四)资源依赖理论
    三、分析框架:一个结构和过程的分析框架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结构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过程
        (三)结构与过程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结构层面
        (一)空间结构:从封闭式治理走向开放式治理
        (二)组织结构:从党社一体化走向“一核多元”
        (三)制度结构:从非正式制度走向正式制度为主、非正式制度为辅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过程层面
        (一)从指令式治理走向协商治理
        (二)从政党全能型治理到党建引领型治理
        (三)从管理式治理到服务式治理
    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历史发展的“体用”机制
        (一)常规机制为体:党政的科层化运作
        (二)辅助机制为用:小组机制、外包机制、竞赛机制、项目机制、运动式治理机制
第三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的意义、逻辑及类型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意义
        (一)有助于推动公共服务的再生产
        (二)有助于克服社区治理的碎片化
        (三)有助于应对棘手问题的复杂性
        (四)有助于提高部门能力的进阶性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逻辑
        (一)政党整合的逻辑:党建引领社区治理
        (二)社会吸纳的逻辑:打造社区治理共同体
        (三)空间再造的逻辑:再造新的治理单元
        (四)技术支撑的逻辑:运用各种治理技术作为辅助
    三、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类型
第四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结构层面
        (一)权力配置的行政化:行政主导下的治理错位
        (二)空间设定的管控性:刚性空间下的弹性不足
        (三)组织体系的碎片化:条块分割下的合力不足
        (四)制度建设的滞后性:治理情境下的规范不足
        (五)治理环境的不适应:治理调适下的相对滞后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问题分析:过程层面
        (一)治理重心下移过程中的责任转移
        (二)社区协商议事过程中的保障不足
        (三)府际行政发包过程中的基层失范
        (四)外包服务探索过程中的行政主导
        (五)治理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流于形式
第五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案例分析
    一、研究设计:案例选择与资料来源
        (一)案例选择:北京、上海、杭州
        (二)资料来源:实地调研与网络搜集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典型案例
        (一)案例一:北京的“街乡吹哨、部门报到”
        (二)案例二:上海的“基本单元管理”
        (三)案例三:杭州的“上城经验”
    三、案例总结: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经验启示
        (一)党建引领
        (二)政府负责
        (三)社会协同
        (四)技术支撑
第六章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
    一、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结构层面
        (一)优化权力配置,推动城市社区赋权增能
        (二)推动空间治理,提高城市社区治理弹性
        (三)弥补组织缝隙,探索条块协同保障机制
        (四)完善制度体系,确保治理体系规范运作
        (五)保持治理调适,适应动态化的治理环境
    二、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路径:过程层面
        (一)厘清纵向行政链条的责任分配
        (二)保障社区协商议事的规范开展
        (三)加强府际行政发包的过程规制
        (四)优化外包服务中的政企社合作
        (五)推动线上治理与线下治理融合
结论与进一步讨论 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再思考
    一、结论:基于“结构—过程”的分析框架解释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
    二、进一步讨论: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再思考
        (一)认真对待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理论研究
        (二)认真对待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跨部门协同的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河口渔业资源抽样调查设计比较与优化 ——以长江口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抽样调查设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基于模型的抽样调查设计
        1.2.2 抽样调查及基本抽样方法
        1.2.3 计算机模拟在抽样调查设计比较与优化中的应用
        1.2.4 我国在渔业资源抽样调查设计中的研究现状、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框架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长江口渔业资源种类组成、环境及其季节变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数据来源
        2.1.2 研究方法
    2.2 结果
        2.2.1 长江口渔业资源生物种类分类学组成
        2.2.2 长江口渔业资源生物种类数季节变化
        2.2.3 长江口水温和盐度特征及季节变化
    2.3 分析与讨论
        2.3.1 种类组成与季节变化
        2.3.2 水温和盐度
第三章 基于GAM模型的长江口渔业资源时空分布预测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
        3.1.2 GAM
        3.1.3 资源密度分布预测
    3.2 结果
        3.2.1 预测变量的共线性检验
        3.2.2 模型选择及资源密度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
        3.2.3 最佳模型的预测性能
        3.2.4 资源密度时空分布预测
    3.3 分析与讨论
        3.3.1 GAM方法分析
        3.3.2 长江口渔业资源生物资源密度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第四章 经典抽样方法在长江口渔业资源抽样调查设计中的应用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
        4.1.2 渔业资源生物类群资源密度“真实”分布
        4.1.3 抽样调查设计方案
        4.1.4 抽样调查设计评价指标
        4.1.5 模拟过程
    4.2 结果
        4.2.1 不同抽样调查设计的抽样效果
        4.2.2 不同抽样调查设计的相对误差
        4.2.3 不同抽样调查设计的相对偏差
    4.3 分析与讨论
        4.3.1 最优抽样调查设计
        4.3.2 抽样努力量对抽样调查精度的影响
        4.3.3 调查目标的选择
第五章 基于经典抽样调查方法的最佳抽样努力量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分析方法
    5.2 结果
        5.2.1 基于系统抽样的相对误差和相对偏差
        5.2.2 基于分层抽样的相对误差和相对偏差
    5.3 分析与讨论
        5.3.1 基于系统抽样的最佳抽样努力量
        5.3.2 基于分层抽样的最佳抽样努力量
第六章 断面抽样在长江口渔业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分析方法
    6.2 结果
        6.2.1 断面数优化结果
        6.2.2 断面—站位数量优化结果
        6.2.3 采样站位数量已知的情况下适宜断面—站位数量组合
    6.3 分析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简单抽样与复杂抽样对不同患病率估计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基本概念
        2.1 抽样总体、抽样框与抽样单元
        2.2 总体参数与统计量
        2.3 统计量方差与抽样误差
        2.4 抽样权重与设计效应
        2.5 简单抽样与复杂抽样
        2.6 与单元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
    3 样本量计算
        3.1 简单抽样
        3.2 复杂抽样
    4 疾病诊断标准
        4.1 高血压
        4.2 糖尿病
        4.3 贫血
    5 研究方法
        5.1 抽样方案
        5.2 抽样方法的评价标准
    6 质量控制
    7 统计方法
    8 技术路线图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导师评阅表

(6)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集合住居代际融合问题的原因与趋势
        1.1.2 集合住居的代际结构融合问题反思
        1.1.3 集合住居的代际功能融合问题反思
        1.1.4 集合住居的代际情感融合问题反思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
        1.3.2 代际融合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研究现状
        1.4.2 代际融合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综合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第2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基础框架研究
    2.1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基础研究
        2.1.1 住居学理论和住居研究概述
        2.1.2 集合住居概念辨析
        2.1.3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特质解析
    2.2 代际融合基础研究
        2.2.1 代际融合理论概述
        2.2.2 代群年龄划分解析
        2.2.3 集合住居代群特质解析
        2.2.4 集合住居代际关系解析
    2.3 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2.3.1 集合住居的社区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2.3.2 集合住居的邻里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2.3.3 集合住居的居室空间环境案例分析
    2.4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建构
        2.4.1 代际融合圈域建构过程概述
        2.4.2 基于专家访谈的关联途径和研究要点梳理
        2.4.3 基于住居学理论的空间环境研究视域聚焦
        2.4.4 基于生活圈理论的空间环境研究层次划分
        2.4.5 基于代际融合理论的代际关系研究层次匹配
    2.5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圈域解析
        2.5.1 代际融合圈域的主要构成维度
        2.5.2 代际融合圈域的基础框架结构
        2.5.3 代际融合圈域的圈层划分模式
        2.5.4 代际融合圈层的初步类型划分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典型调查与指标要素集建构
    3.1 典型调查的整体情况概述
        3.1.1 典型调查的整体目的与样本选取
        3.1.2 典型调查的主要方法与实施过程
    3.2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3.2.1 社区空间环境总体分析
        3.2.2 社区交通出行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2.3 社区文娱活动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2.4 社区老幼照料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2.5 社区管理服务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2.6 社区教育培训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3.2.7 社区日常采买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3.3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3.3.1 邻里空间环境总体分析
        3.3.2 邻里休闲共享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3.3 邻里老幼活动空间环境定点分析
        3.3.4 邻里步行联系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3.3.5 邻里近宅服务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3.3.6 邻里多维治理空间环境对比分析
    3.4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的环境行为调查分析
        3.4.1 居室空间环境入户调查分析
        3.4.2 居室空间环境多代居住模式分析
        3.4.3 居室空间环境多代使用现状分析
    3.5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行为综合分析
        3.5.1 代际融合行为的代群分龄特征分析
        3.5.2 代际融合行为的代群组合关系分析
        3.5.3 代际融合行为的作用途径与内在需求分析
        3.5.4 代际融合行为的组织层次分析
        3.5.5 代际融合行为模式与空间环境关联分析
    3.6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建构
        3.6.1 代际融合圈层的共性影响因素归纳
        3.6.2 代际融合情境的模型建构与要素解析
        3.6.3 基于焦点小组法的代际融合指标要素集建构
        3.6.4 代际融合圈域整体分层验证与重点分类思考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抽样调查与设计策略集建构
    4.1 抽样调查的整体情况概述
        4.1.1 抽样调查与量化分析的整体路线
        4.1.2 抽样调查表格的设计完善过程
        4.1.3 抽样调查的主要实施过程
    4.2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主成分分析
        4.2.1 主成分分析基本原理
        4.2.2 适用性检验
        4.2.3 主成分数目确定
        4.2.4 代际融合情境类型提取
    4.3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的权重分析
        4.3.1 权重计算原理与过程
        4.3.2 要素权重的分级质性转化
        4.3.3 要素权重的圈层与类型统计分析
    4.4 代际融合情境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回归分析
        4.4.1 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原理
        4.4.2 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回归分析过程
        4.4.3 要素与代群年龄的关联程度解析
    4.5 代际融合指标要素的圈域分层汇总解析
        4.5.1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4.5.2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4.5.3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特质汇总分析
    4.6 代际融合指标要素的情境分类汇总解析
        4.6.1 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6.2 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6.3 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6.4 代际共治共建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6.5 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6.6 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要素汇总分析
    4.7 促进代际融合的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建构
        4.7.1 优化设计研究相关逻辑关系梳理
        4.7.2 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框架建构
        4.7.3 代际融合情境优化设计框架建构
        4.7.4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策略集建构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5.1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5.2 社区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5.2.1 社区空间结构分级开放原则
        5.2.2 社区代群比例均衡渐进原则
        5.2.3 社区空间功能适度复合原则
        5.2.4 社区人群密度合理调制原则
        5.2.5 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分层集约原则
    5.3 社区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3.1 全龄综合活动空间多元聚合
        5.3.2 老幼正式交流空间多主题开拓
        5.3.3 休闲健身场地动静环境协调
        5.3.4 地缘文化空间鼓励代际传承
    5.4 社区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4.1 老幼福祉支援体系长效完善
        5.4.2 老幼福祉设施多维复合联动
        5.4.3 医疗空间环境的互助疗愈支持
    5.5 社区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5.1 慢行交通体系全龄保障
        5.5.2 多代生活型街道多元拓展
        5.5.3 交通转换节点混龄复合
    5.6 社区代际共治共建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6.1 社区多代共建共治机制建构
        5.6.2 社区多代参与式治理空间营建
    5.7 社区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7.1 商业服务设施全龄体验优化
        5.7.2 公益支援空间互馈形制建构
    5.8 社区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5.8.1 社区职住空间平衡互促
        5.8.2 社区就业与培训空间普适设计
    5.9 本章小结
第6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6.1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6.2 邻里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6.2.1 邻里空间环境多代共属原则
        6.2.2 邻里空间形态老幼易识别原则
        6.2.3 邻里空间微气候多代适宜原则
        6.2.4 邻里多代居民共居协同原则
        6.2.5 邻里户型组群物理邻近原则
    6.3 邻里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3.1 日常生活共享空间灵活拓展
        6.3.2 老幼健身场地正向激励
        6.3.3 多代休憩交流设施缩微植入
    6.4 邻里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4.1 非正式老幼照料空间集约嵌入
        6.4.2 邻里老幼自然监护氛围营建
    6.5 邻里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5.1 步行空间通达组织和交往拓展
        6.5.2 楼栋交通路径的老幼代疏散设计
        6.5.3 楼栋立体廊道的过渡场所塑造
    6.6 邻里代际共同治理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6.1 邻里多代群策式共治模式建构
        6.6.2 建设更新环节多代参与及关系传序
    6.7 邻里代际生活服务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7.1 小型商业空间多维灵活布局
        6.7.2 小微便民共享设施功能完善
    6.8 邻里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6.8.1 代际学习中心的创新模式开拓
        6.8.2 邻里多代互助培训空间组织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集合住居空间环境的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
    7.1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整体概述
    7.2 居室代际融合圈层优化设计原则
        7.2.1 户型结构长效演变原则
        7.2.2 家庭多代居需求匹配原则
        7.2.3 居室空间组织加龄通用原则
        7.2.4 居室物理环境老幼适居原则
    7.3 居室代际休闲互动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7.3.1 近宅半开放空间过渡渗透
        7.3.2 居室多代起居空间复合平衡
    7.4 居室代际老幼护航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7.4.1 社会照料服务入户拓展
        7.4.2 照料抚育空间环境适宜度提升
        7.4.3 居室主动式老幼安全监护设计
    7.5 居室代际混合通行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7.5.1 居室通行空间无障碍回游组构
        7.5.2 居室空间联系设施潜伏设计
    7.6 居室代际共同治理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7.6.1 户型菜单式个性定制机制建构
        7.6.2 居室重点空间互助更新组织
    7.7 居室代际能力互促类情境优化设计策略
        7.7.1 在宅办公的代际融合意义重构
        7.7.2 在宅工作及学习空间自调节设计
    7.8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B1 基础研究阶段的专家访谈信息汇总
    B2 典型调查阶段的居民访谈信息汇总
    B3 典型调查阶段的入户访谈提纲
    B4 抽样调查阶段的问卷调查表
    B5 抽样调查阶段的现状调查表
    B6 抽样调查阶段的调查地点实况汇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7)法治社会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主要概念
    一、法治社会、法治政府与法治国家
    二、法治评价与法治社会评价
    三、评价体系
    四、评价主体与指标体系
    五、第三方评价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法治社会”与“法治社会评价”的研究
    二、关于法治社会评价方法与基本问题
    三、关于法治社会评价实践探索
    四、文献评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结构 第二章 价值导向:法治社会评价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三个一体建设”中的法治社会建设
    一、“三个一体建设”理论
    二、法治社会建设的内涵
    三、法治社会建设的目标
第二节 我国法治建设历程及法治社会建设推进
    一、早期探索时期:1949 年至1978年
    二、重视健全时期:1978 年至1997年
    三、成熟转折时期:1997 年至2012年
    四、全面推进时期:2012 年至今
第三节 以法治社会评价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
    一、法治社会评价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价值导向
    二、法治社会评价为法治社会建设提供动力支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具理性:法治社会评价的方法论
第一节 法治社会评价的工具理性
    一、法治社会评价采用学科融合的方法论
    二、法治社会评价反映依法治国方略理念
第二节 法治评价的境内外实践经验
    一、境外法治评价经验
    二、境内的法治评价探索
    三、境内外法治评价特点
第三节 基于中国实际的法治社会评价方法论
    一、境外法治评价方法上的局限性
    二、法治评价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三、开展中国法治社会评价的方法探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评价主体:法治社会评价的公信力
第一节 评价主体决定法治社会评价的公信力
    一、评价主体基本理论
    二、评价主体划分及依据
    三、国内外法治评价主体
    四、评价主体对评价的影响
第二节 作为组织管理手段的法治社会考评主体
    一、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与体制内考评的关系
    二、体制内考评主体的主要特点
    三、体制内考评主体的现实矛盾
第三节 第三方评价法治社会的意义、功能与实践
    一、第三方评价的特点
    二、第三方评价法治社会的理论分析
    三、基于实践经验培育第三方评价的外部环境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指标体系:法治社会评价的科学性
第一节 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总论
    一、指标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
    二、指标体系构建模式及技术路径
第二节 领域层结构及内容
    一、领域层确立的理论分析
    二、领域层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终端指标遴选、权重与评分
    一、终端指标遴选
    二、指标权重分配
    三、指标评分标准
第四节 指标体系构建结果
    一、理想方案
    二、现实方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研究:2015 广东省法治社会评价结果
第一节 评价说明
    一、区域概况
    二、数据来源
    三、评价周期
    四、标识说明
第二节 总体评价结果
    一、基本结果
    二、主要特点
第三节 评价结果结构分析
    一、按领域层分类结果
    二、按具体指标分类结果
    三、按评价对象区域分类结果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对策建议:完善评价体系与提升法治社会指数思路
第一节 影响法治社会评价指数的因素分析
    一、评价体系内部
    二、外部社会因素
第二节 完善评价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一、现有评价体系存在问题及原因
    二、完善评价体系的思路
    三、完善评价体系的建议
第三节 提升法治社会指数的思路和对策
    一、广东法治社会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
    二、提升广东法治社会指数的思路
    三、提升广东法治社会指数的对策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法治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专题咨询调查问卷 附录2 2016 广东公众法治社会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3 法治社会评价各地市专业人士评议本市量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一) 选题缘由
        (二) 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及说明
        (一) 非公有制经济
        (二)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
        (三) 对概念处理的说明
    三、研究现状
        (一) 总体概况
        (二) 基本观点
        (三) 研究的不足
    四、创新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 创新点
        (二) 难点
        (三)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在探索中发展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8)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初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78-1984)
        一、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问题
        二、城乡改革起步与个体经济萌芽
        三、支持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政策
        四、个体户发展面临的主客观问题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1984-1988)
        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的个体经济政策
        二、个体户发展的基本情况
        三、党对个体户政治整合的继续探索
        四、推进个体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五、突出问题与相关应对
第二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波动与调整(1988-1992)
    第一节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波动
        一、治理整顿的背景
        二、政治风波前治理整顿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三、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收紧从严
        四、政治风波后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在政治上处境困难
    第二节 初步调整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延续并稳定基本理论判断
        二、调整经济政策
        三、调整政治政策
    第三节 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基本特征与待解问题
        一、在经济上,非合理高收入和非健康高消费特征明显
        二、在政治上,参政意识提升,参政目的单一,参政实践无序
        三、在心理上,积极与消极并存,自卑与忧虑为主
第三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稳定与发展(1992-1997)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稳定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南方谈话与十四大提供新机遇
        二、十四大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入正轨
        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走上正轨
        一、丰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参与的制度性安排
        二、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调查研究,加强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三、重视并吸纳工商联调研意见,为制定相关政策奠定基础
        四、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系统化
第四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实现历史性突破(1997-2002)
    第一节 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一、背景:新的争论与挑战
        二、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基本经济制度
        三、落实十五大非公有制经济新理论的具体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新变化
        一、新的发展特点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统战政策
        一、党的执政理论系统阐释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政治身份
        二、拓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参政议政渠道
        三、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
        四、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提上日程
第五章 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巩固与深化(2002-2007)
    第一节 巩固与深化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及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十六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理论的新发展
        三、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大政方针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的非稳定增长及社会贡献持续提升
        一、非公有制经济相关数据变化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理论
        二、在原有渠道内创新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性政治参与
        三、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渠道更加广泛
        四、进一步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
第六章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稳步推进(2007-2012)
    第一节 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下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
        一、基本背景
        二、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和政策
    第二节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数量增长及经济贡献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征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工作
        一、新形势下关于工商联工作与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理论发展
        二、平稳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制度内政治安排
        三、思想政治工作稳中有进
第七章 十八大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新进展(2012-2016)
    第一节 十八大以来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新理论和新政策
        一、十八大前非公有制经济面临的基本形势与问题
        二、十八大以来关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新理论
        三、十八大以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政策
    第二节 十八大以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非公有制经济平稳发展
        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阶层特点
    第三节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统战政策
        一、统战理论新发展
        二、丰富多彩、持续深入的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三、光彩事业新发展
        四、先进表彰活动新发展
        五、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政议政
        六、开辟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局面
结语 基于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历程的一些思考
    一、非公有制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动力系统
    二、非公有制经济终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特殊组成部分
    三、有关非公有制经济政策的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与统计调查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2.1 中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1.2.2 设计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
        1.2.3 设计中国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
    1.3 研究的意义、目的及创新点
        1.3.1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2 研究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整体分析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产业统计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产业统计的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业统计概念
        2.1.2 产业统计的类型与内容
        2.1.3 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概念
        2.1.4 产业统计调查的相关概念
    2.2 产业统计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经济统计理论
        2.2.2 产业经济学理论
    2.3 产业统计的制度基础
        2.3.1 国家宏观统计制度
        2.3.2 国内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
        2.3.3 产业统计报表制度
    2.4 产业统计的研究综述
        2.4.1 产业统计界定综述
        2.4.2 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综述
        2.4.3 产业统计调查研究综述
        2.4.4 产业统计相关研究总结
3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历史与现实检视
    3.1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历史演变
        3.1.1 统计中对广告相关概念认识的历史演变
        3.1.2 与广告产业统计相关的政策与制度的历史演变
        3.1.3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范围、分类标准及统计调查方案的历史演变
    3.2 中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研究
        3.2.1 中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报表制度
        3.2.2 中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调查方案
    3.3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检视
        3.3.1 影响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演变的因素
        3.3.2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制度的演变特征
4 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的中外比较
    4.1 ISIC REV.4及其配套标准中有关广告产业的统计分类
        4.1.1 ISIC Rev.4及其配套标准对广告产业的定义及定位
        4.1.2 ISIC Rev.4及其配套标准中广告产业的统计范围及统计分类
    4.2 NAICS 2012及其配套标准中有关广告产业的统计分类
        4.2.1 NAICS 2012及其配套标准对广告产业的定义及定位
        4.2.2 NAICS 2012及其配套标准中广告产业的统计范围及统计分类
    4.3 联合国与北美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
        4.3.1 联合国SNA核算体系概述
        4.3.2 北美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制度概述
        4.3.3 北美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概述
    4.4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及统计调查方案的中外比较
        4.4.1 广告产业统计界定与统计范围的中外比较
        4.4.2 广告产业统计范围与分类标准的中外比较
        4.4.3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的中外比较
5 中国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制度之问题
    5.1 广告内涵之争议及广告产业现行统计口径混乱
        5.1.1 广告内涵的争议
        5.1.2 广告产业统计口径的混乱
        5.1.3 广告产业统计界定的难点
    5.2 广告产业主体发展特征及现行统计范围局限
        5.2.1 广告媒体发展特征
        5.2.2 广告公司发展特征
        5.2.3 广告产业统计范围的局限
    5.3 广告服务发展特征及现行统计分类体系的粗略
        5.3.1 广告服务的类型及特征
        5.3.2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体系的粗略
    5.4 广告产业现行统计调查方案的缺陷
        5.4.1 广告产业经济核算内容与方法的问题
        5.4.2 广告产业多项统计指标的缺失
    5.5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工作的现实阻碍
        5.5.1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主管单位的矛盾
        5.5.2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主体的乱报问题
6 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概念的德尔菲研究
    6.1 德尔菲法与研究过程概述
        6.1.1 德尔菲法概述
        6.1.2 德尔菲法应用于本研究的适切性
        6.1.3 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概念的德尔菲研究过程
    6.2 德尔菲三次专家问卷的结果
        6.2.1 德尔菲第一次专家问卷的结果
        6.2.2 德尔菲第二次专家问卷的结果
        6.2.3 德尔菲第三次专家问卷的结果
    6.3 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服务与广告产业界定
        6.3.1 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服务概念界定
        6.3.2 产业统计视角下广告产业概念界定
        6.3.3 广告产业统计主体与统计范围的确定
7 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
    7.1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的基础及框架
        7.1.1 标准设计的政策依据:《广告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7.1.2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的原则及目的
        7.1.3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设计的框架
    7.2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初步拟定
        7.2.1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层级结构
        7.2.2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各层级的内容拟定
    7.3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最终确定
        7.3.1 基于专家调查法的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修正
        7.3.2 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对应《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及代码(2011)》
        7.3.3 广告产业新旧统计分类标准的对比
8 基于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设计
    8.1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方案设计的基础与具体内容
        8.1.1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基础
        8.1.2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案包含的内容
    8.2 广告产业总产值与增加值核算
        8.2.1 广告产业总产值核算方法
        8.2.2 广告产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8.3 广告产业投入产出核算
        8.3.1 广告产业投入产出内容
        8.3.2 广告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8.4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及统计调查方法
        8.4.1 基于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的广告产业统计调查范围确定
        8.4.2 基于总产值、增加值与投入产出核算的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建构
        8.4.3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方法
    8.5 广告产业实际统计调查工作建议
        8.5.1 促进广告产业统计核算与会计核算的结合
        8.5.2 促进税务、工商与统计单位工作的协作
        8.5.3 制定法人单位配合统计调查工作的激励政策
9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研究的缺陷及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1: 广东省广告产业统计报表
附录2: 中国2007年42部门投入产出流量表
附录3: 广告产业统计调查指标体系的三级指标释义

(10)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国家中心主义的研究范式
        (二)新政治经济研究方法
        (三)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四、论文结构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政治秩序
        (二)政治吸纳
        (三)政治整合
        (四)政治权力
    二、理论基础
        (一)政党适应性理论
        (二)法团主义理论
    三、分析框架
第二章 政治秩序与现代化: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动力
    一、共产主义革命与政治秩序重建
        (一)帝制秩序解体与总体性危机:革命因何发生
        (二)革命后的全能主义政治与革命式现代化:困境及转型
    二、现代化、市场力量及其对政治秩序的挑战
        (一)政治秩序:推进现代化的重要条件
        (二)现代化:挑战既有秩序的力量
        (三)现代化的中国逻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三、经济转型与私营企业主群体的崛起
        (一)从取缔到鼓励:中国私营经济地位的合法化
        (二)中国私营企业主的崛起:来源及其社会能量
第三章 组织吸纳和渗透: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组织化整合
    一、组织开放: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一)从排斥到接纳:私营企业主入党的争论
        (二)“三个代表”:打开私营企业主入党的通道
    二、政治安排:政权体系对私营企业主的吸纳
        (一)政治安排的体系:人大、政协与工商联
        (二)政治安排的标准:政治忠诚、经济实力与社会声望
    三、组织渗透:私营企业的党组织建设
        (一)由点到面:组织渗透的不断拓展
        (二)组织渗透的策略:抓大放小、典型塑造与关键少数
第四章 经济类社团的建构及运作:国家与私营企业主的法团式联结
    一、经济类社团的产生原因及主要类型
        (一)市场经济、政府转型与国家规制:经济类社团的产生
        (二)民办、官办与混合:经济类社团的三种类型
    二、经济类社团管理体制和运作方式的法团主义特征
        (一)生成模式:国家权力发挥重要影响
        (二)监管模式:双重负责的管理体制
        (三)社团党建:经济类社团中的党组织覆盖
    三、经济类社团在政治整合中的法团主义功能
        (一)规训功能:约束会员企业主的思想和行为
        (二)表达功能:代表会员企业主的利益
        (三)管理功能:承接政府下放的经济管理权
第五章 权力重构与资本支配: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影响
    一、权力重构:国家对私营企业主政治整合的影响
        (一)政治整合加深了私营企业主群体内部的分化性
        (二)政治整合增强了国家对私营企业主和私营部门的控制能力
        (三)政治整合建构了合作互嵌的国家—社会关系
        (四)政治整合增强了政体的包容性、政权的合法性与政党的适应性
    二、资本支配:政治整合与日益增强的资本力量
        (一)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社会公平的影响
        (二)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国家自主性的影响
        (三)资本力量参与政治过程对官员腐败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抽样调查若干问题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方针政策历史演进研究[D]. 侯恩宾. 山东大学, 2021(11)
  • [2]闽侯县统计数据质量保障机制优化研究[D]. 郑臻.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3]中国城市社区治理中的跨部门协同研究[D]. 谢琦.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基于计算机模拟的河口渔业资源抽样调查设计比较与优化 ——以长江口为例[D]. 马金.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3)
  • [5]简单抽样与复杂抽样对不同患病率估计的比较研究[D]. 叶勒丹·马汉.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促进代际融合的城市集合住居空间环境优化设计研究[D]. 黎晗.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7]法治社会评价体系研究[D]. 谭玮.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8]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非公有制经济政策演进研究(1978-2016)[D]. 董大伟.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9]中国广告产业统计分类标准与统计调查方案研究[D]. 简予繁. 武汉大学, 2017(06)
  • [10]秩序、吸纳与权力重构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家对私营企业主的政治整合研究[D]. 国晓光. 吉林大学, 2016(03)

标签:;  ;  ;  ;  ;  

抽样调查若干问题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