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初中数学;实验教学;新课程
一、初中数学实验的基本特征
作为数学实验,首先会具有一般科学实验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作为数学学科,又有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特色,这又决定了数学实验应当具有数学学科的特征,此外,鉴于初中学生的特殊性,比较于大学数学实验、高中数学实验,初中数学实验又应与初中期间相适应。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实验的特征应是科学实验、数学学科特色、初中学生特色三个方面的有机联系。
1.实验用具具有直观性和丰富性
直观性是主要的教育准则之一,教师在教育中恰当地使用教具、教育手段能够加强教育的主观性,下降学生的思想难度,进步教育效果。初中数学试验多借助于对什物的操作,少数借助于对计算机数学软件的操作,前者表现了实物直观,后者表现了图像直观。这符合初中生的年龄特征和常识储藏,考虑到初中生思想正处在由“经历型”向“理论型”过渡的特别期间,他们的笼统才能正要开始开展,但相对对比单薄,此期间的学生在认知开展水平上正处于具体运算期间向方式运算期间过渡的期间,因而,初中数学实验在实验东西的挑选上,多选用学生能够承受的、为他们所了解的实物模型,或许借助于操作较为简略的数学软件,来协助学生了解较难了解的概念、定理、出题,从而使笼统的常识直观化、形象化、简略化。
2.实验课题具有情境性和趣味性
数学通常发生于疑问,而疑问通常经过详细的数学情境来展现,数学情境是发生数学行动的一种外部环境。学生在进入讲堂前己有自个的日子经验和日子领会,教育应从详细的、学生所了解的事物开端,这样学生承受起来更简单。传统的数学教育多经过温故而知新或许开宗明义的方法引进新课,数学实验教育则较为重视情境在数学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数学常识通常是嵌套在疑问情境中,跟着疑问的处理,自然地把握常识。
3.学生思维具有参与性和创新性
从某一特定的程度上来讲,数学实验一定要和数学知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在数学实验当中不但需要学生都观察,同时还需要学生对实验做一个很好的分析,有直观形象思维,也有抽象的逻辑思维,从实验实施前的数学猜想,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积极思考,以及对数学实验结果的概括总结,都是在有意识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种数学思维。总之,数学实验教学不仅发生在学生的手上,它一定要发生在学生的思维中。
二、初中数学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数学实验具有诸多教育功能,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将数学实验教学融入到传统的数学教学中,而设计一个好的数学实验教案是上好一堂数学实验课的前提,唯有教案设计的好,才能在课堂中有本可依,才能使教学有条不紊,才能应对课堂中的突发状况,才能得到精彩的生成。
1.操作与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参与到课堂中来是上好数学实验课的关键,这一点在设计数学实验时应尽量凸显。因为,认知主体在操作的过程中,会将所学知识内化为认知结果,实现意义建构,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动手实践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但数学是思维的科学,仅仅通过动手操作,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这其中必然要有思维成分的参与。因此,在实验设计时,应适时引导学生挖掘操作背后所蕴含的数学方法、数学原理,适时对直观的操作进行抽象,挖掘数学本质。客观地讲,实践性和操作性是数学实验的外部特征,通过实验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才是数学实验的目的和最终归宿。因此,在设计数学实验时,应将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相结合,将操作和思维相统一。
2.实验与论证相结合的原则
实验和论证是研究数学的两种不同方法,很多数学猜想往往是通过实验的方法才得以发现,而数学结论的产生则往往通过对猜想进行严谨的逻辑论证。要想将课本上完美无缺的结论,还原成它最初的样子,让学生也感受前人的发现之路和验证之路,就要在设计数学实验时将实验与论证相结合。所谓的“实验”,就是尝试性的操作活动,设计中要能体现这个尝试的过程,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体会知识的来源,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对知识的直观感知,得到数学猜想。所谓“论证”,就是逻辑的推理和验证,数学毕竟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实验的方式往往存在误差,一个好的数学实验不能仅停留在动手操作层面,它必然还要经过逻辑的论证,才能检验猜想的正确性,最后形成结论。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与相关概念有关的一些数学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验,以及学生的观察及交流,抓住一些概念的本质,掌握概念的定义以及相关的体系。
参考文献:
[1]谢云荪,张志让.数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尚春虹.数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闭[J].数学教育学报,2012(8).
[3]殷红,李忠海.中学数学实验的教学模式探讨闭[J].数学教育学报,2011(8).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莲塘第六中学3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