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钟通气量论文_张历,赵发启,王明春

导读:本文包含了分钟通气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气量,机械,原因,输出量,全身,呼吸机,血气。

分钟通气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历,赵发启,王明春[1](2018)在《心肺复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呼吸机分钟通气量与气道高压报警值设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呼吸机分钟通气量和气道高压报警值的设置值对心肺复苏持续胸外按压效果的影响。方法:收治呼吸心搏骤停需行心肺复苏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潮气量及气道高压报警设置,观察组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满足通气,适当增加分钟通气量目标值及提高气道高压报警设置,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心肺复苏10 min后,观察组p H值、血氧分压(PaO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HCO3-、血氧饱和度(SaO2)及血乳酸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肺复苏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吸气峰压(PIP)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接受心外复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的患者提高呼吸机分钟通气量,上调气道高压报警值,治疗效果较好,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中国社区医师》期刊2018年31期)

吴展陵,钟敏华,谢志斌,彭清臻[2](2016)在《分钟通气量恢复时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中的运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钟通气恢复时间(VER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6例,均通过自主呼吸实验后准备撤机,根据撤机结果分组,成功撤机者为成功组,撤机失败者为失败组,记录2组一般资料、撤机前动脉血气参数、呼吸力学参数、VERT,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成功撤机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VERT预测撤机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成功组51例(77%),失败组15例(23%);2组年龄、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前动脉血气参数、呼吸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VE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R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7,cut-off值为10.5 min,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0.85。结论在各观察指标中,VERT是影响撤机成败的唯一指标,其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性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李军[3](2015)在《分钟通气量与动脉血气变化相关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时分钟通气量(MV)与动脉血气变化的相关性,为患者设置合适的分钟通气量,避免通气不当。方法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220例,常规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机械通气,将其依分钟通气量随机分为四组:60m1/kg, 70m1/kg,80ml/kg和90ml/kg,常规监测生命体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和气道峰压(Ppeak)等指标,并于通气3Omin(T1).60min(T2).90min(T3).120min(T4)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结果分钟通气量与动脉血气的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且分钟通气量70ml/kg时患者的血气结果(pH,PaC02,BE)基本维持正常。(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期刊2015-10-25)

杨晓春,蔡宏伟[4](2015)在《全麻下不同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对病人呼吸和循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麻手术中机械通气时不同分钟通气量对病人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将全麻下拟行择期手术患者75例完全随机分为5组,每组15例:A组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50 ml·kg-1,B组MV=60 ml·kg-1,C组MV=70 ml·kg-1,D组MV=80 ml·kg-1,E组MV=90 ml·kg-1。机械通气5、30、60、120 min及手术结束前记录气道平台压(Ppla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 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 CO2),同时抽取动脉血测血气分析观察动脉血氧分压(Pa O2)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 CO2)等值。结果:随着分钟通气量的增加,Pplat、p H值逐渐增加,Pet CO2、Pa CO2逐渐降低,各分钟通气量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Pa O2、Sp O2、MAP、HR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血气分析B、C和D组的Pa CO2结果均在正常值范围内(35~45 mm Hg),A组患者有通气不足的表现,E组患者有通气过度的表现,5组循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机械通气中较为合适的MV是60~80 ml·kg-1。(本文来源于《现代医学》期刊2015年08期)

李博,潘旗开[5](2013)在《机械通气中患者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原因分析及其参数与模式合理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机械通气使用过程中呼吸机钟通气量低限报警的常见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计数方法归纳分析145例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情况。结果 323例次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主要原因依次:连接回路16(50.46%)、导管气囊充气不足42次(13.00%)、导管气囊破裂24次(7.43%)、呼吸参数配置不合理41次(12.69%)、患者原因30次(9.29%)、其他23次(7.12%),结论呼吸机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是呼吸机报警最常见的原因,由呼吸机机器因素造成的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中最为常见。(本文来源于《2013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创伤急救护理学组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13-06-21)

刘琼,黄纪坚,徐昉[6](2011)在《分钟通气量对NICO心输出量测定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的分钟通气量对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NICO)心输出量测定准确性的影响,为重症监护病房(ICU)更好地应用此监测仪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重庆地区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麻醉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接NICO,应用部分CO2重复吸入法测定无创心输出量(CORB);同时经右颈内静脉插入肺动脉漂浮导管,以热稀释法测定有创心输出量(COTD)。改变机械通气参数设置,分别在分钟通气量12.0L/min、6.0L/min条件下用两种方法同时测定心输出量,并对两种方法所测心输出量进行自体配对相关性研究。结果配对t检验示:分钟通气量为12.0L/min时,CORB为(5.38±1.65)L/min,COTD为(5.31±1.62)L/min,CORB和COT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RB和COTD的偏差、精确性分别为0.19和1.07,相关系数为对0.89,容许范围为(-1.76~+2.24)L/min;分钟通气量设置为6.0L/min时,CORB为(4.32±1.23)L/min,COTD为(5.48±1.51)L/min,CORB较COTD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的偏差、精确性分别为-1.78和1.14,相关系数为0.75,容许范围为(-3.76~+1.56)L/min。结论应用NICO测定的无创心输出量与经典热稀释法测定的有创心输出量相关性良好,但分钟通气量对前者心输出量测定具一定影响,较小分钟通气量控制通气时,CORB和COTD相关性降低。(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设备》期刊2011年12期)

杨晓春[7](2011)在《全麻下机械通气时合适分钟通气量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全麻手术中机械通气时的合适分钟通气量方法:将全麻下拟行择期手术患者75例完全随机分为A组:分钟通气量(Minute Ventilation,MV)=60ml/kg;B组:MV=70 ml/kg;C组:MV=80 ml/kg;D组:MV=90 ml/kg;E组:MV= 100 ml/kg;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调节潮气量及呼吸频率达到预定的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5min、30min、60min、120min及手术结束前记录气道峰压(Peak),平均气道压(Pmean),平台压(Pplat),HR,MAP,SPO2和PetCO2,并计算肺顺应性,包括:动态肺顺应性(Cdyn)=潮气量/(Peak-Peep),静态肺顺应性(Cstat)=潮气量/(Pmean-Peep),同时抽取动脉血测血气分析观察Pa02及PaCO2等值。结果:1.呼吸力学及肺顺应性的变化A、B、C、D、E五组组内Ppeak、Pmean、Pplat、Cdyn及Cstat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五组组间Ppeak、Pplat、Pmean、Cdyn及Cstat随着分钟通气量的增加都有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2. SPO2、PetCO2、血气分析值(PH、PaO2、PaCO2)的变化各组组内、组间SPO2、PaO2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PH在同一时间点上随着分钟通气量的增加而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D四组患者PH值在正常范围,E组PH稍大于正常值,血液偏碱性。5组患者在机械通气期间PetCO2、PaCO2在各组间同一时间(T1、T2、T3、T4)点比较随着分钟通气量的增加明显降低(P<0.05)根据PaCO2结果A组、B组和C组的分钟通气量比较理想,均在正常值范围内,可能是临床中较为合适的分钟通气量,D组和E组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均有通气过度的表现。各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时,PetCO2、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机械通气中较为合适的分钟通气量是60-80ml/kg(中值70ml/kg)(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5-01)

槐永军,张俊丽[8](2009)在《有创机械通气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阐述有创机械通气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采用计数方法归纳分析295例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情况。结果578例次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主要原因依次为:病人435次(75.26%)、连接回路88次(15.22%)、呼吸机参数或模式设置不当53次(9.17%)、导管原因2次(0.35%)。结论呼吸机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是呼吸机报警的常见原因,而病人原因在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中最为常见。因此临床医生熟练掌握呼吸机的应用及对呼吸机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常见原因的正确分析和及时处理,对提高机械通气病人的呼吸治疗和抢救成功率十分重要。(本文来源于《临床军医杂志》期刊2009年03期)

刘琼[9](2009)在《分钟通气量对部分二氧化碳重复吸入无创心输出量测定准确性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的分钟通气量对部分CO2重复吸入无创心输出量测定准确性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用重庆地区健康雄性杂种犬8只,麻醉后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接无创心输出量监测仪(本文来源于《第叁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期刊2009-05-22)

槐永军,马壮,王晓晨,赵立,盛红霞[10](2007)在《167例有创机械通气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阐述有创机械通气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采用计数方法归纳分析167例有创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情况。[结果]323例次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主要原因依次为:连接回路163次(50.46%)、气管导管66次(20.43%)、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合理41次(12.69%)、病人原因30次(9.29%)、其他23次(7.12%)。[结论]呼吸机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是呼吸机报警最常见的原因,而回路问题在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中最为常见。(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07年06期)

分钟通气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分钟通气恢复时间(VER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48 h以上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6例,均通过自主呼吸实验后准备撤机,根据撤机结果分组,成功撤机者为成功组,撤机失败者为失败组,记录2组一般资料、撤机前动脉血气参数、呼吸力学参数、VERT,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成功撤机的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VERT预测撤机结果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成功组51例(77%),失败组15例(23%);2组年龄、APACHEII评分、机械通气时间、撤机前动脉血气参数、呼吸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VE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RT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7,cut-off值为10.5 min,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和0.85。结论在各观察指标中,VERT是影响撤机成败的唯一指标,其预测撤机失败的敏感性高,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钟通气量论文参考文献

[1].张历,赵发启,王明春.心肺复苏持续胸外心脏按压时呼吸机分钟通气量与气道高压报警值设置的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

[2].吴展陵,钟敏华,谢志斌,彭清臻.分钟通气量恢复时间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中的运用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

[3].李军.分钟通气量与动脉血气变化相关性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

[4].杨晓春,蔡宏伟.全麻下不同分钟通气量机械通气对病人呼吸和循环的影响[J].现代医学.2015

[5].李博,潘旗开.机械通气中患者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原因分析及其参数与模式合理应用[C].2013年河南省外科现代护理理论与循证实践新进展学习班——创伤急救护理学组分会场论文集.2013

[6].刘琼,黄纪坚,徐昉.分钟通气量对NICO心输出量测定的影响[J].中国医疗设备.2011

[7].杨晓春.全麻下机械通气时合适分钟通气量的临床研究[D].中南大学.2011

[8].槐永军,张俊丽.有创机械通气分钟通气量高限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J].临床军医杂志.2009

[9].刘琼.分钟通气量对部分二氧化碳重复吸入无创心输出量测定准确性影响的实验研究[C].第叁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2009

[10].槐永军,马壮,王晓晨,赵立,盛红霞.167例有创机械通气分钟通气量低限报警原因分析及处理[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7

论文知识图

分钟通气量变化受试者戴呼吸面罩与IMU惯性测量单元呼吸...组与传统模式组患者分钟通气量一8不同时间点各组每分钟通气量(...麻醉期间每分钟通气量和呼气末为了获得理想分钟通气量,ASV采用...

标签:;  ;  ;  ;  ;  ;  ;  

分钟通气量论文_张历,赵发启,王明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