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食管胃结合部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SI-L,EBV,食管胃结合部腺癌,MSS
食管胃结合部癌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MSI-L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介于MSI-H与MSS之间的一种中间类型》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月17~19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在美国旧金山隆重召开,本届大会主题为"多学科治疗、个体化治疗、最理想的结果"。作为胃肠道领域的顶级学术盛典,ASCO-GI 2019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胃肠道专家,分享最前沿的研究进展,探讨最新的临床实践经验。会议期间,一项日本的研究对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食管胃结合部癌的特征进行了阐释。关于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的研究较多,该标志物往往意味着肿瘤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有效,但微卫星低度不稳定(MSI-L)的意义却鲜有研究关注。该研究旨在揭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MSI-L肿瘤的特征。研究选用372例未接受过化疗的食管胃(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期刊2019年11期)
郑民华,臧潞,马君俊,薛佩,李树春[2](2019)在《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腔镜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一文中研究指出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是位于食管和胃贲门交界区腺癌,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5])。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统计资料表明,AEG在胃腺癌中所占的比例从20世纪中叶的2.3%增至本世纪初的10.3%,其中Siewert Ⅱ型AEG在AEG中的比例从28.5%上升至57.3%~([6])。国内关于AEG发病率的报道较少。一项单中心数据显示,1988—2012年,AEG在作者中(本文来源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蒿汉坤,洪军[3](2019)在《全腔镜时代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清扫及重建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胃癌是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仍然是目前惟一可能治愈的手段~([1])。1994年,Kitano等~([2])首先报道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从此胃癌根治术进入了腹腔镜时代。1999年,Uyama等~([3])首先报道了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totally laparoscopic total(本文来源于《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严倩,郑佳彬,李勇[4](2019)在《全腹腔镜Siewert Ⅱ型胃食管结合部癌根治术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胃食管结合部癌(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发病率近年来明显增加,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恢复慢,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在AEG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研究表明,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手术创伤小、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较高,同时在淋巴结清扫及生存获益上不劣于开腹手术。笔者从全腔镜全胃切除、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的目前现状进行简要阐述。(本文来源于《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5期)
胡文庆,崔鹏,张晋杰,王杰,牛瑞龙[5](2019)在《经腹食管裂孔入路下纵隔淋巴结清扫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发病率上升,受到国际学界广泛关注。AEG的淋巴结转移具有双向性,SiewertⅡ、Ⅲ型AEG食管受侵距离>2cm时,需进行下纵隔淋巴结清扫,AEG食管受侵距离<4cm时,采用经腹食管裂孔入路可有效、安全地完成该手术;以心下囊为解剖标志,有助于下纵隔淋巴结的完整清扫;全系膜切除理念可以提高下纵隔淋巴结清除率,提高肿瘤学安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石道宏[6](2019)在《阿帕替尼治疗胃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阿帕替尼治疗胃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方法研究对该院收治的100例胃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伴肝转移患者进行了观察,患者收治时间为2014年1月—2019年1月,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采用给与手术治疗+常规化疗,一组在此基础上给与阿帕替尼治疗,分别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43例),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8%(34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74,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8例),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20例),两组不良反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3,P<0.05)。结论阿帕替尼治疗胃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伴肝转移疗效比较显着,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且不良反应较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确保患者遵医嘱展开治疗,值得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世界复合医学》期刊2019年10期)
贾建光,李靖,李雷,姚廷敬,张晨嵩[7](2019)在《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LAPG)和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LATG)在SiewertⅡ、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治疗效果。方法:分析腹腔镜手术的62例Ⅱ、Ⅲ型AEG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经LAPG 32例(LAPG组),经LATG 30例(LATG组),比较2组手术操作时间、清扫淋巴结的数目、操作过程中的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围手术期及出院后的并发症情况;随访了解生存及生活质量、血清癌胚抗原(CEA)情况。结果:2组术中出血量、肿瘤大小、TNM分期、近期并发症和术后12个月血清CEA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LAPG组平均清扫的淋巴结数目为(19.7±4.6)枚,较LATG组(22.9±6.7)枚少(P<0.01),手术时间长于LAPG组(P<0.01),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40.0%)多于LAPG组(3.0%)(P<0.01)。结论:LAPG和LATG治疗SiewertⅡ和Ⅲ型AEG安全性相当,LATG淋巴结清扫数目更多,远期并发症少。对于进展期的AGE建议行LATG。(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韩伟峰,费伯健,高其忠,蒋晖,金留根[8](2019)在《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LAPG)与腹腔镜辅助全胃切除术(LATG)治疗SiewertⅡ或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SiewertⅡ或Ⅲ型AEG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采取LAPG(LAPG组),40例采取LATG(LATG组)。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和预后。结果 LAPG组的手术时间少于LATG组[(196.6±16.7) min vs.(239.3±27.1) min](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进食流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学检查提示,LAPG组肿瘤的远端切缘距离短于LATG组[(5.1±0.6) cm vs.(14.4±2.1) cm](P<0.05),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少于LATG组[(19.7±4.8)枚vs.(25.8±4.2)枚](P<0.05)。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相仿(23.5%vs.17.5%)(P>0.05),LAPG组术后晚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于LATG组(44.1%vs.10.0%)(P<0.05)。两组3年生存率相仿(73.5%vs.75.0%)(P>0.05)。结论 LAPG和LATG治疗SiewertⅡ或Ⅲ型AEG均安全、可行,但选择LATG更为合适。(本文来源于《江苏医药》期刊2019年09期)
徐钰婷,李金,熊文俊,罗立杰,郑燕生[9](2019)在《腹腔镜手术治疗>5 cm食管胃结合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5 cm食管胃结合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疗效,探讨其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广东省中医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GIST的50例食管胃结合部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GIST大小≤5 cm(n=33)及>5 cm(n=17)的病人的相关信息,比较两组患者的短期疗效及长期预后。结果两组病人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全流饮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时间为34(5~62)个月。两组的RFS(P=0.243,P>0.05)和OS(P=0.414,P>0.05)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5 cm食管胃结合部胃肠间质瘤是安全可行的。(本文来源于《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期刊2019年03期)
闫静波,卫茹,刘登湘,刘晓丽,齐蕾[10](2019)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微血管密度(MVD)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58例AEG患者的AEG组织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另选取130例胃黏膜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51例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7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VEGF表达情况和MVD,并对VEGF表达和MVD与AEG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和MVD均低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和AEG组织;AEG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和MVD均高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弥散型及混合型、浸润肌层和有淋巴结转移AEG患者AEG组织中VEGF表达情况高于高分化、肠型、浸润黏膜层和无淋巴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浸润肌层和有淋巴转移AEG患者的AEG组织中MVD值分别高于高分化、浸润黏膜层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EG组织中,VEGF表达水平与MVD值呈正相关(r=0.491,P﹤0.05)。结论 AEG组织中VEGF和MVD表达升高,并且与AEG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9年17期)
食管胃结合部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denocarcinoma of esophagogastric junction,AEG)是位于食管和胃贲门交界区腺癌,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5])。日本国立癌症中心统计资料表明,AEG在胃腺癌中所占的比例从20世纪中叶的2.3%增至本世纪初的10.3%,其中Siewert Ⅱ型AEG在AEG中的比例从28.5%上升至57.3%~([6])。国内关于AEG发病率的报道较少。一项单中心数据显示,1988—2012年,AEG在作者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食管胃结合部癌论文参考文献
[1]..MSI-L是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中介于MSI-H与MSS之间的一种中间类型[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
[2].郑民华,臧潞,马君俊,薛佩,李树春.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腔镜手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版)[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9
[3].蒿汉坤,洪军.全腔镜时代SiewertⅡ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清扫及重建策略[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4].严倩,郑佳彬,李勇.全腹腔镜SiewertⅡ型胃食管结合部癌根治术现状[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9
[5].胡文庆,崔鹏,张晋杰,王杰,牛瑞龙.经腹食管裂孔入路下纵隔淋巴结清扫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9
[6].石道宏.阿帕替尼治疗胃癌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伴肝转移患者的临床应用分析[J].世界复合医学.2019
[7].贾建光,李靖,李雷,姚廷敬,张晨嵩.SiewertⅡ型和Ⅲ型食管胃结合部腺癌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和全胃切除疗效比较[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
[8].韩伟峰,费伯健,高其忠,蒋晖,金留根.腹腔镜辅助近端胃切除术与全胃切除术治疗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9
[9].徐钰婷,李金,熊文俊,罗立杰,郑燕生.腹腔镜手术治疗>5cm食管胃结合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应用价值[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9
[10].闫静波,卫茹,刘登湘,刘晓丽,齐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微血管密度在食管胃结合部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癌症进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