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收作眼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围岩,数值,稳定性,采矿工程,工作面,岩层,固体。
收作眼论文文献综述
李猛,张吉雄,巨峰,刘世伟,曹远威[1](2016)在《充填采煤面收作眼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充填采煤面收作眼断面大、难支护及撤架困难等难题,采用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收作眼围岩变形破坏规律,提出了滑架通道锚(索)网加强支护、"井"字型木垛封闭灌浆的临时支护和收作眼空间注浆永久支护相结合的围岩控制技术方法,优化设计了"井"字型木垛形成的混凝土墩柱支护参数。结果表明:混凝土墩柱间排距均为2 000 mm时,墩柱承载能力可满足临时支护的要求。该技术在淮北矿业集团杨庄煤矿进行了应用,通过监测工作面上方垂距约为80 m的巷道变形,其巷道累积下沉量仅为60 mm,表明收作眼围岩变形控制效果显着。(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赵东[2](2010)在《综采工作面收作眼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综采末期矿压显现规律,采用离散元分析软件UDEC,对收作眼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提出了顾北煤矿综采1232(3)工作面收作眼在不同时段的围岩控制方案及合理的收作眼位置,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显着的社会与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0年06期)
徐金海,缪协兴,浦海,曹胜根[3](2004)在《综放工作面收作眼合理位置确定与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停采线位置预掘收作眼,可大幅度提高综放工作面搬迁速度。由于受到工作面前方移动支承压力和基本顶周期来压的持续影响,收作眼的维护比一般回采巷道更困难。基于综放末采期间矿压显现和覆岩运动规律,通过相似模拟实验研究覆岩结构失稳对工作面前方巷道变形与破坏的影响,从而得到最佳的收作眼位置;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系统,对收作眼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并对其支护设计方案进行了优选。研究成果应用于济叁煤矿4303综放面,实现了采场与收作眼的安全对接和综放工作面的安全快速收尾,并根据井下实测数据,对收作眼的使用效果及其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12期)
徐金海,缪协兴,卢爱红,邢承庆[4](2003)在《收作眼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预掘收作眼,无轨胶轮车直接进入工作面搬运设备,使撤面速度大为提高,形成了无轨胶轮车快速搬面新技术,由于受到工作面动压的持续影响,选择收作眼合理位置和支护方式是该技术的关键,在研究综放末采期间矿压显现和覆岩运动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相似模拟实验寻找最佳的收作眼位置,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选择合理的支护方式,保证了收作眼围岩稳定,为综放工作面的安全快速收尾奠定基础,这项技术应用于工程实践,实现了采场与收作眼的安全对接和工作面的安全快速收尾,取得了十分显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学报》期刊2003年05期)
收作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综采末期矿压显现规律,采用离散元分析软件UDEC,对收作眼围岩稳定性进行了数值计算与分析,提出了顾北煤矿综采1232(3)工作面收作眼在不同时段的围岩控制方案及合理的收作眼位置,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显着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收作眼论文参考文献
[1].李猛,张吉雄,巨峰,刘世伟,曹远威.充填采煤面收作眼围岩变形控制技术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6
[2].赵东.综采工作面收作眼围岩稳定性及支护技术研究[J].煤炭技术.2010
[3].徐金海,缪协兴,浦海,曹胜根.综放工作面收作眼合理位置确定与稳定性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
[4].徐金海,缪协兴,卢爱红,邢承庆.收作眼围岩稳定性分析与支护技术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