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准量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词,名词,抽象,图式,语义,现代汉语,意象。
准量词论文文献综述
耿晓波[1](2015)在《临时量词与准量词的关系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学界提出的临时量词和准量词这两个量词小类概念的关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区分。本文通过梳理这两个概念的研究历史与现状,分别分析了二者的内涵和外延,推测其立类理据,得出了二者之间比较合理的关系。在本文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我们对相关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首先回顾了临时量词和准量词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并指出了其关系问题。临时量词从丁声树(1961)开始已有,随后无论就其内含还是外延,学界对其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我们则根据所考查资料将临时借用名词作量词来用的这类词称为临时名量词,在其词性上认为这类临时量词本质是属于名词的。准量词的研究也早已有之,虽没有临时量词那么广泛,但也都从内涵外延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就准量词的词性进行了现状考察,根据目前存在的叁种说法进行分析。在对这两类术语的分析研究中,发现这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某些一致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结合我们对临时量词和准量词这两个量词小类立类理据的分析,我们提出了对这两个概念关系问题的解决方案。其一,我们认为准量词这一术语已在停留在语言学的历史进程中,现在只是临时名量词中的一类,统称为临时名量词。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可以将其归在临时量词的下位类中,并将这一独立分类的术语取消。同时,我们认为临时名量词从实质上来说是一类在特定情况下具有量词功能的特殊名词。其二,我们为了统一规划,仍对这两类术语单独立类,只是在其外延上将准量词中的一类并到临时名量词中。根据本文对临时量词和准量词关系问题的解决方案,我们对相关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对临时名量词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考察,主要针对教师自身和对外汉语教材及工具书中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以教师为主、教材为媒介的教学策略,即以教师为主,加强课堂的教学实践的有效性;同时以教材为辅,强化学生对临时名量词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本文的研究解决了汉语量词研究中临时量词和准量词这一组概念的关系问题,加深了对相关语言现象的认识,得出了更为合理的结论,并运用这一结论改进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相关语言现象的教学策略,既具有理论意义,也具有实践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5-05-23)
赵秋盈[2](2011)在《简介汉英准量词的抽象计量》一文中研究指出该文将名量词分为一般量词和准量词,计量性弱、修饰效果丰富为准量词的主要特征。在意向图示和映射理论理论的框架下,对现代汉英语中准量词抽象计量所表达的语义、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介绍,借此推动汉英语量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学界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1年03期)
赵秋盈[3](2011)在《汉英准量词抽象计量的认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日益发达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汉英语中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抽象名词搭配的量词。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此类量词的计量功能减弱,对物质量化已不再是其主要功能,其主要作用在于表达形、态、情、色彩等修辞效果,我们称这类量词为准量词,而且国内外极少学者从认知语言学角度探讨此类准量词。本文主要以认知语言学中的意象图式理论和映射理论为视角,对现代汉英语中准量词抽象计量所表达的语义、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借此推动汉英语量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学界提供参考。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主要介绍论文的意义、方法以及组织结构,并提出论文的工作假设。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介绍汉英量词和准量词的研究现状。第叁章主要介绍论文所涉及的意象图式和映射等相关理论背景。第四章根据汉英语中准量词的语义特征对其进行归类。第五章在前一章的基础上,结合意象图式和映射理论,分析汉英语中准量词抽象计量表达的语义、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第六章对汉英准量词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第七章为结论。通过分析探讨,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从认知语言学的类典型范畴理论来看,汉英准量词是量词范畴中的非典型成分,既具有典型量词的部分特征,同时又具有名词或动词的部分特征,而且汉英准量词均可分为个体类准量词、系统类准量词、专职类准量词以及容器类准量词,这些准量词在汉英语中并无质的不同,更多的是量的差异。其次,在汉英准量词抽象计量的表达中,量词的使用表达了使用者对抽象名词的认知过程,名量之间的搭配关系所反映的是人们对抽象名词所代表的范畴的理解和认识,是两个意象之间的映射关系,而准量词恰恰反映了使用者观察事物的一种视角。再次,不管是量词标记型的汉语系统还是单复数标记型的英语体系,其中的表量结构名量之间的搭配关系遵循着同样的形成机制,即隐喻机制、转喻机制以及隐转喻机制,但是,无论是何种形成机制,类比延展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换言之,隐喻、转喻、隐转喻和类比延展是形成汉英准量词结构的重要机制。在此研究中,本文发现,同一种类的准量词也遵循着同样的认知规律,即汉英个体类准量词、系统类准量词和专职类准量词多半使用隐喻机制,容器类准量词通常采用转喻机制,但有时则使用转隐喻机制,类比延展对这些新语义和新结构进行巩固并进一步推进,导致汉英准量词结构的进一步丰富。最后,不同的形成机制,其认知规律不尽相同:隐喻涉及两个不同概念域之间的关系,隐喻机制中的突显是域际突显,是在差异中突显潜在的相似性,是认知主体主观判断的结果,因此,隐喻中的突显是一种主观突显;转喻一般涉及同一个概念域的事物之间的关系,转喻的突显是域内突显,通过一个突显的概念域去阐述和理解另一个相邻的概念域,事物具有的某种特征是其客观条件,因此,转喻中的突显是一种客观突显,基于事物之间的相邻关系;转隐喻涉及多个概念域之间的关系,转隐喻机制中的突显是域际和域内的结合,我们称之为交域突显,同时也是一种主客观突显的结合,主要基于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联关系;而类比延展机制是在前叁者的基础上来源于人们的类比思维。(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1-01-10)
赵秋盈[4](2010)在《汉英准量词概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物质生活的日益发达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出现了越来越多与抽象名词搭配的量词。通过观察发现,量词计量功能减弱,将物质量化已不再是此类量词的主要功能,此类量词的重要功能在于表达形、态、情、色彩等修辞效果,同时我们称这类量词为准量词。文章在介绍汉英量词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映射理论,界定汉英准量词并对其语义特征作简要的分析。(本文来源于《四川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秦志华[5](1984)在《“准量词”一题》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汉语中,有这么一类词,如“年、天、国、省、季……”等,它们的词类归属,存在一些问题。赵元任先生和丁声树等先生把它们称作“准量词”。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研室编的《汉语知识》(1963年版)和江苏省四所师范院校合编的《现代汉语》,都将“年”、“天”等认作是“表示时间的名词。”而吕叔湘先生则认为,(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学院学报》期刊1984年01期)
赵桂玲[6](1984)在《准量词“人”的探讨——从唐人小说的用例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汉语的特点之一就是许多名词都具有其特定的量词,用以表示事物的数量。研究量词的来源、发展、使用范围、语法作用等是研究汉语的重要课题。探讨量词的发展过程,断代研究也是个途径。刘世儒同志经(本文来源于《语言教学与研究》期刊1984年01期)
准量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该文将名量词分为一般量词和准量词,计量性弱、修饰效果丰富为准量词的主要特征。在意向图示和映射理论理论的框架下,对现代汉英语中准量词抽象计量所表达的语义、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介绍,借此推动汉英语量词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并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学界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准量词论文参考文献
[1].耿晓波.临时量词与准量词的关系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策略[D].沈阳师范大学.2015
[2].赵秋盈.简介汉英准量词的抽象计量[J].海外英语.2011
[3].赵秋盈.汉英准量词抽象计量的认知分析[D].宁波大学.2011
[4].赵秋盈.汉英准量词概论[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
[5].秦志华.“准量词”一题[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84
[6].赵桂玲.准量词“人”的探讨——从唐人小说的用例谈起[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