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芬(昆明市晋宁县人民医院云南晋宁650600)
【摘要】目的:探究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层级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选取22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实施中层级管理前后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安全措施评分(92.6±1.7)分明显优于实施前(71.5±1.8)(P<0.05);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100%(22/22)明显高于实施前89.17%(19/22)(P<0.05)。结论:将中层级管理应用在心内科护理过程中,可明显提高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各方面护理质量,进而有利于提高患者对我科室的护理满意程度,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层级;效果【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9753(2016)3-0150-02
层级管理指的是将预定的程度应用于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将护理人员的不同层级具备的工作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使每一名护理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1]。我院心内科在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实施层级管理模式,现作一详细报道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选取我院心内科的22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管理的实施,层级管理的实施时间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实施层级管理前,我院心内科的护理管理模式为常规模式。年龄最小的护士为19岁,年龄最大的护士为46岁,平均年龄为(29.62±2.14)岁;职称情况:2名助理护士,13名护士,4名护师,3名主管护师;学历情况:10名中专学历,10名大专学历,2名本科学历。
1.2方法1.2.1组建层级管理模式以我院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案》、《护理人员分层级管理方案》作为参考,以护士长为主要的领导者,对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进行组建,主要分为三层:(1)护理组长;(2)责任护士;(3)辅助护士,并根据不同层级进行层级管理结构图的建立。并综合考虑该科室的病床数、患者的疾病特点等进行病区的划分,分为普通病区以及监护病区,两个病区分布设立1个护理组,每组均设立1名护理组长,由组长负责领导组内成员开展层级护理模式[2]。
1.2.2护士层级的合理设置护士层级的分层原则主要是结合护理人员的学历、年资、职称以及专科工作能力等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对我科的护士资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后,采用优势互补、优化组合的方式,合理搭配人力资源,设置相应的护理岗位。其中,责任护士:该岗位的担任人员应为具有1年以上的工作年限的注册护士,在护理部培训及科室培训中考核合格者。主要工作职责是由护理组长带领,将本组的基础护理、治疗完成,实施护理评估,对患者的所有护理以及治疗工作进行负责等[3]。
1.2.3实施层级管理(1)动员所有人员加强学习,强化考核:我科动员所有护理人员对该模式的相关知识与要求进行学习,积极组织会议及讲座,提高护理人员的认识,使护理人员了解层级管理模式的管理方法、明确自身职责等。(2)加强考核,建立层级管理体系后完善考核制度,而且结合评价的综合结果,对护士层级进行合理调整,有效利用人力资源。(3)护士管床责任制的实施:在采用层级管理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梯队为主要的护理人员结构,患者的护理由责任制小组中各个层级的护理人员共同完成。在一定的周期内,责任制小组的人员保持相对固定,共同来完成层级护理的实施,将护士管床责任制落实于实际护理工作中。(4)完善薪酬待遇:在薪酬及绩效的分配上,我科除了采用医院的绩效分配方案外,还结合护理人员的层级岗位要求进行分配,包括层级岗位、专业性岗位、绩效岗位等,对各项因素进行考虑,结合责任风险、技术强度、护理工作量等,采用综合量化考核标准合理分配岗位薪酬,岗位薪酬的比例系数结合护理人员的层级进行划分。
1.3疗效评定标准(1)采用我院制定的护理质量监控表从危重患者管理、基础护理、优质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技能、书写护理文书以及护理安全这七项评价护理质量,各项均为100分。(2)护理满意度。护理部自拟患者、医生对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展开调查,该调查满分为100分。
1.4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全部数据结果通过SPSS19.0软件分析,采用(±s)、百分比形式分别表示计量资料以及计数资料,并且分别通过t、卡方检验,P<0.05表示对比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2.1对比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实施后的护理质量七个指标评分都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
其中,实施后的安全措施评分(92.6±1.7)分明显优于实施前(71.5±1.8)(P<0.05);实施后的书写护理文书(94.5±2.8)分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92.6±2.5)分(P<0.05)。此外,危重患者管理评分由实施前(67.2±2.6)分提高至实施后(89.5±1.3)分(P<0.05);基础护理评分由实施前(72.5±1.1)分提高至实施后(92.5±2.4)分(P<0.05);优质护理评分由实施前(69.8±1.3)分提高至实施后(88.9±0.4)分(P<0.05);专科护理评分由实施前(76.5±1.6)分提高至实施后(93.4±1.7)分(P<0.05);护理技能评分由实施前(78.6±3.4)分提高至实施后(95.9±2.6)分(P<0.05)。
2.2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满意度实施后的护理满意度100%(22/22)明显高于实施前89.17%(19/22)(P<0.05)。此外,实施后无护理差错,实施前出现1例护理差错以及1例护理纠纷,因此实施后不良事件发生率0%(0/22)明显低于实施前9.09%(2/22)(P<0.05)。
3.讨论在心内科中,以老年患者居多,且心内科患者的心肺功能差、病情变化快且较为复杂、视力听力明显下降、生活自理能力差等,导致患者容易发生烫伤、坠床、摔倒、压疮、体位性低血压等意外,加之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年轻化等因素,导致护理质量较差。可见,探究提高心内科护理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中,实施后的护理质量七个指标评分都明显优于实施前(P<0.05)。
导致这情况的原因在于,在心内科开展层级管理后,能够均衡分配各个班次的护理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力资源,将年轻护士与护理组长搭配;在上级护士的督导下,下级护士完成基础护理,而责任护士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心理动态变化进行有效掌握;组织护理查房,能够有效解决疑难问题,促进医嘱的有效跟进,避免机械执行医嘱,对护理工作进行预见性、目的性地实施,从而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将层级管理应用于心内科,具有提高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优点,可将其作为护理管理的有效措施。
参考文献:[1]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9(20):1836-1838.[2]付婕.三级医院优质护理中的中层管理人员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2,3(10):430-431.[3]陈婧婧,李旭兰,郑秋霞.分组分层级管理模式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8(10):1135-1136.作者简介:王建芬(1968年3月—)汉族,云南晋宁,专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护理专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