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初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山东淄博市临淄区第二中学张强

一、存在现状

现如今,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尤其是毕业在即的初四学生,俨然一种提前进入高中的感觉.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高,更谈不上主动去学习和把数学的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体验,更有甚者,学生完不成作业,就抄袭别人的或者干脆就不做,久而久之,在数学的学习上就落下后遗症,学期初刚接手的两个班数学成绩一般化,但是经过一个月的“调教”,学生精神面貌有所改善,并渐渐走入主动学习的正规.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一个人如果讨厌一件事情或者很不情愿去做,那么当他接受这件事情的时候就已经失败了,所以说从提高学生兴趣这一点入手是当务之急.

(一)做好情感沟通,拉近师生距离

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初四第一节课,我并没有急于给学生讲解知识,而是从我自身学习数学的经历谈起,从小学的数学学困生到中学的成绩进步,到大学的专业选择,最后谈到研究生的考试,我这样对学生说:“一个人不是被困难吓倒,而是被自己击败,我这样一个笨的人都能学好数学,更何况你们这些聪明的呢?”于是接着和同学们介绍学习数学的方法,其中我重点强调了“做一个永远赶在老师前面的学生,学会预习的学生”,一节课就在我所谓的“演讲”中很快结束,同学们表现的出奇的认真,从他们的眼神中,我可以发现,想学习数学的星星之火已经点燃.同时由于自己毕业只有三年时间,和学生的沟通显得很方便和直接,课前总是早去,一方面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和学生说说话,谈谈心,不只限于数学,久而久之,学生把我当成自己的良师益友,为自己的以后教学奠定了情感上的基础.有了情感基础,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学生更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二)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用激情点燃学生

数学的学习不像语文的诗意,英语的情境,也不像物理化学的实验催化剂,他更显的枯燥、乏味、呆板.在这种大背景下,老师还是一味的讲解知识,学生不免“身在曹营心在汉”了,更谈不上课堂的高效.针对这种情况,我除了精心备课以外,更侧重学生情感的调动,比如课前有的时候给学生读一段《读者》、《青年文摘》上励志的故事或感恩的片段,并让学生点评这篇文章,从中领悟了什么;有的时候课前放一段视频,如马云经典语录,俞敏洪的《橡树一样活着》等,点燃学生的奋发、求知、向上的积极情感,认为这节数学课了要好好珍惜;有的时候为了奖励学生的表现,课前和学生约定:“如果这节课同学们的课堂达标率达到90%,那么我会给大家放一段搞笑视频”,学生这节课不用再老师强调,求知欲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以上种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使学生喜欢数学课,愿上数学课.当每位学生都与教师的情绪产生共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时,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才能得以发挥,进而转化成自觉自愿的学习行为.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有了上面的感情铺垫,剩余的任务就是老师自身了,如果一个老师没有“真功夫”,学生是不会信服的,于是,我从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己课堂.

(一)课前做好准备工作,思路清晰的走进课堂

1.备教材

现在的课本,内容、形式、知识框架、甚至编排都与以前的有很大的区别,这就给了我们很多施展的空间,课前在研究课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精心制作课件,有时候整合章节,根据学习需要、实际情况来设计教学,不拘泥于教科书.不再是照本宣科,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2.备学生

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基础,我采取因生施教.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如果一节课下来,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这是我最想看到的,课前我设定不同类型的题目让学生给你去做,而且使优等生“吃的饱”,学困生“吃的了”,尽量使每位学生得到展示的机会,求知欲得到满足.

(二)课堂教学师生共展才华

1.充分利用小组积分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对学生分层次,进行梯度教学.任何一个学生,他的智力和学习状态都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分层提高,让尖子生迈大步,后进生不落伍,这样学生才能有积极性.按照人数相等、整体实力均等的原则,将班级分为六个小组,每组八人,制定小组积分制度,选举产生小组长,课堂中无论是学生之间的评比还是小组之间的较量都通过小组积分来实现,这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时候展示问题,我故意让每个小组的七号、八号来回答,每当遇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小组长和本小组的成员积极帮助他们,争前恐后的推举他们展示,这在某种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每周评选十名积分靠前的学生,并给与物质奖励.

2.课堂教学跌岩起伏高潮不断

要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忘记时间,不考虑还有几分钟下课,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这就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掌握技巧,使学生的心始终在课堂,始终有满足感和成就感,不想下课,还想“表演”.一方面,我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学、主动地学.另一方面,不吝啬"激励语言".因为正确运用"激励"策略,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倍增,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上数学课时,可以采用不断变换"激励"策略的方法来使学生感到“新”,以常“新”来促使学生常“主动”.首先,对敢于发言,哪怕是说错了的学生;对一贯纪律很差,但在本课中表现较好的学生,给予大张旗鼓的表扬.对好学生,教师要把握好时机适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全班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方面,正确使用网络语言,现在的初中生都是90后,上网,潮流的东西他们总是第一个知道,当学生在课堂上回答好的答案时,我给出的评语是“太给力了!”,当有的同学回答不上问题来,而恰有其他同学急着想回答时,我会说:“你回答不上来,某某同学快hold不住了!”,当学生听见老师说这样话的时候,不免觉得老师不会和他们产生代沟.总之,正确使用激励策略,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励其主动学习的欲望.

四、转变教师角色

(一)教师应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应把“学生发展为本”作为基本的课程理念,以此来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教师作为组织者,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足够的时间与空间.教学中,阅读、独立思考、倾听、动手实践、交流、小组合作、全班讨论等,都是新课程中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精心选用合适的形式组织教学.

(二)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引导者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教师不是学习活动的主导者,而是引导者,学生应在教师的引导和组织下,进行有目的、有趣的学习.学生的知识、能力不够时,不可能让他们一开始就当主人,而需要教师多指点、引导.引导是引而不发、开而不达的引导,引导不是指导.当学生“迷路”时,发现“火花”时,交流发生争执时,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直接指引方向,而应引导他们辨明方向、找依据、找理由,多鼓励.教师绝不能主导教学,但也不能什么都讨论,什么都合作,而应重视学生的独立学习的培养和引导.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合作者

教师应真正的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在学生思考、实践、交流、合作时,教师可以倾听、观察,甚至还可以亲自参与他们的讨论、交流,这样可以更加充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征、思维方式,这样能使教学活动更好的开展.学生喜欢的是平等、融洽的课堂,教师成为合作者,就更能创造出这样的气氛,也能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如果教师能很好的成为学生的合作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那么教学活动就能很好的开展,反之学生就不能很流畅的学习,不能自主的学习,学习就带有很大的被动性.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放下一颗“恐惧”教不好心,学生也要放下一颗“恐惧”学不好的心,只要教师能深挖自身因素,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就一定能实现由学生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伟大转变,使学生真正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但愿每上完一节数学课,教师乘兴而来,成兴而归;学生:上完这节课觉得充实和满足就是令人开心的事情.

标签:;  ;  ;  

初探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